教案:花兒因為春天而這樣紅
發(fā)布時間:2021-07-29 春天來了教案 幼兒園春天教案 春天幼兒園教案花兒就是這樣的紅,紅的好像娃娃的臉,花兒就是這樣紅,紅的好像秋天里的蘋果。我們喜歡春天,我們喜歡春天播種下希望,等到秋天的時候,豐富的果實是我們最好的成績?!?/p>
教案前言
花兒在春天的時候含苞怒放了,四季的希望時節(jié),春姑娘打扮著美麗的地球媽媽,處處開始變綠色,處處開始變紅色,春天色彩斑斕的體現(xiàn)在大家面前。通過本次幼兒園教案讓孩子感覺到春天的色彩。
教案目標
1、體驗參加活動的樂趣。
2、初步了解花在生活中的作用。
3、感受花的美麗芳香。
教案準備
1、請家長向幼兒介紹有關(guān)花的用途。
2、收集各種花制品,如干花、花茶、花書簽等,在班級里布置“花寶屋”。
教案過程
1、說說花的用途。
組織幼兒參觀“花寶屋”,啟發(fā)幼兒看一看、說一說“花寶屋”里有什么。引導幼兒說一說花兒有哪些作用。
2、感受花的用途
引導幼兒自選“花寶屋”里的物品開展活動。鼓勵幼兒互換活動內(nèi)容,并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
3、了解花的用途
引導幼兒談論:為什么花兒可以吸引蝴蝶和蜜蜂?蜜蜂釀蜜離不開誰?通過討論,讓幼兒進一步了解花兒的用途。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春天在這兒
春天在這兒
春天來了,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周圍的事物都在發(fā)生著變化。小河里的冰融化了。柳樹換上了嫩綠的春裝,小草發(fā)芽了,桃花開了,小燕子飛來了……
在一次《春天的秘密》主題活動中,我結(jié)合詩歌的內(nèi)容,讓孩子們了解春天里有哪些秘密?孩子們爭先回答。我和孩子們一起到戶外從多個角度觀察春天的變化,并引導、鼓勵他們自由討論、大膽表達自己找到春天的景象。孩子們認真的觀察著、討論著,我問孩子們:“你們誰來說說春天在哪兒呢?你們找到春天了嗎?”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說:“老師,春天在這兒,有一只花蝴蝶肥來了?!?/p>
“老師,春天在這兒,小草發(fā)芽了?!?/p>
“老師,我找到春天了,小蟲子出來了,小螞蟻也出來了。”
瞧,孩子們都找了春天,春天無處不在,在溫暖的春天里,孩子們感到特別的幸福,他們歡笑著,歌唱著,跳躍著,沉浸在春天的溫暖里。而在每一個孩子的眼里,春天又是多么色彩斑斕,五彩繽紛。春天正和孩子們一起快樂成長。
因為融合而感到幸福
帶蒙氏小班已經(jīng)將近半年了,這半年和小朋友朝夕相處,和家長也熟知更有默契了。孩子們慢慢的成長、快樂并進步著。家長朋友和老師之間也仿佛是多年的好友一樣。最近我的感觸特別多:從學期初班級的剛剛建成家長們就自由組織要搞聯(lián)誼和戶外活動,家長的熱情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實現(xiàn),但是卻在我們的每次活動當中傾心付出和相互合作著。圣誕節(jié)的前夕,很多家長打電話詢問要買什么東西,我沒有答復任何人,但是他們卻給孩子們置辦好了禮物、圣誕樹、圣誕老人、圣誕帽、和許多好吃的,元旦的時候也是不用分說的主動前來裝飾教室。我為之感動,有了你們的支持和幫助,我們心里暖暖的,有了更大的工作動力。當外面寒氣逼人,而我們的教室中卻因為我們的歡樂融合而變得溫暖。當看到元旦活動中大家開心的笑容,我忽然覺得原來幸福是這么簡單的事情。小蒙氏班因為有了孩子們才會變得熱鬧,因為孩子們我們和家長也聚到一起,彼此認識熟悉,這種感覺真好。心中有無數(shù)的謝謝想說,但是說出又怕感覺變得生疏。其實,這樣不是很好嗎?我們因為融合而快樂幸福,新的一年了祝愿小朋友們和爸爸媽媽身體健康,合家幸福!
因為天真,所以快樂
一、特殊的問候
今天是“五·一”節(jié)后第一天上班,與這幫小家伙分開了3天,竟還真的有些想他們呢。所以,特地早起了些,比平時早了十來分鐘來到幼兒園,發(fā)現(xiàn)班內(nèi)已有4位小家伙先我而到了,看到我,擠在門口高喊著“老師!老師!”,我微笑著向他們揮手問好,可待我停好車趕到活動室,卻不見了一個人影,正當疑惑時,“嗨,老師早!”聲從活動室各個角落傳來,把我嚇我一跳,原來,是在和我躲貓貓呢!
二、俏皮的關(guān)心
在家休息了三天的孩子紀律略微有些松散,所以,一個上午除了和孩子們進行了一個語言活動、一個藝術(shù)活動外,穿插了好幾個“片段”的常規(guī)教育,有在孩子自由活動時間內(nèi)的隨機教育,有在孩子用餐點時的……估計是今天話說的特多,事做的也多,肚子提早唱起了“空城計”,在協(xié)助阿姨給孩子們分午餐時無意提起“今天真餓呀”的話,卻不知被幾個“小靈精”聽見了,一個小女孩竟端著自己的那份飯菜說:“老師,你最喜歡吃雞翅膀了,給你吃好了!”一個小男孩和旁邊的伙伴說道:“老師要餓死了,怎么辦呀?”在一旁的我哭笑不得。
回想起剛?cè)雸@是這幫小家伙哭哭鬧鬧的場面,還真不敢恭維,經(jīng)過了一個多學期的幼兒園生活,發(fā)現(xiàn)他們不僅個頭都長高,而且一個個都懂事了不少,學會了與人相處、分享,學會了關(guān)心他人……午睡時,凝視著一張張熟睡的小臉龐,我心中蕩起了濃濃的甜絲絲的感覺,雖然他們有時很調(diào)皮,有時很任性,有時“拎不清”,但我可以很坦白地告訴你,我還真的很喜歡這群小家伙!
教育隨筆:這樣的幼兒該怎樣培養(yǎng)
教育隨筆:這樣的幼兒該怎樣培養(yǎng)
我班的佳佳小朋友從小班一直到大班這兩年多的時間里,各方面的能力都比其他幼兒表現(xiàn)得較弱。在小班期間,他媽媽的意思是孩子說話比較晚,走路也比同齡幼兒晚走。他上面還有一個姐姐,媽媽對于這個孩子的要求也并不高,她說比起人家有問題的孩子,佳佳是不錯的了,最起碼生活自理能力還是有的,長大后只要在廠里找份工作,自己能夠賺錢養(yǎng)活自己就行了??粗麐寢屵@樣的想法,人各有志,想想也對。對于他自理能力差的問題,家長也沒重視,所以我們在給他進行個別輔導幫助的時候發(fā)現(xiàn)也收效甚微。
在中班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他對手工剪紙還是和小班的時候一樣是一竅不通,我也曾經(jīng)對他的媽媽交流過,在家讓他多練習使用剪刀??蓮乃棠痰目谥械贸黾依锏募舻抖甲屗麄儾仄饋砹耍驗橛袝r候孩子拿著一把剪刀亂剪,所以家長采取了強硬措施,讓他眼不見為凈。我和何老師也采取了這樣的措施,為了讓他和幾個剪紙能力弱的幼兒能夠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在晨間區(qū)域活動的時候?qū)λ麄冞M行重點的個別輔導,其他幼兒的手工能力倒是上去了,可是佳佳進步甚小,對使用剪刀明顯不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看到他媽媽的態(tài)度也有所改變,我想家長給予配合,也許能夠讓他在這方面能力有所進步。所以我就把在小班時候多余的手工材料紙讓她媽媽帶回家輔導。但是不見效果,她媽媽對手工動手能力也不是特別給予支持,只是認為孩子沒耐心,在家里也坐不住,可能是認為孩子還小,所以這能力可有可無。
跨入大班的教室門,家長的心態(tài)也在慢慢發(fā)生著改變。佳佳的媽媽對孩子的要求也從玩轉(zhuǎn)入到了學習上。每次晨間入園的時候,總是把他領(lǐng)到數(shù)學區(qū)讓他寫字,而避開了她認為純粹是玩的區(qū)域——建構(gòu)區(qū)??匆娖渌⒆佣寄軌?qū)憯?shù)字和名字了,她也開始著急了。在家也經(jīng)常讓他寫寫畫畫,可是孩子在寫簡單數(shù)字的時候,手指的小肌肉就是不聽使喚。要知道孩子平時連鞋子還是經(jīng)常會穿反,讓他換過來穿,他還是脫下鞋子按照反的穿上,對他說了無數(shù)次就是不曉得。和家長溝通了,家長也不重視,好像認為孩子大了自然會知曉,這個不重要。對于這樣的弱勢幼兒,我們在生活中給予了特殊照顧,讓能力強的幼兒給予幫忙,結(jié)果是像伺候個“小少爺”。每次手工課都是沒有辦法完成手工作品的,但是我們也會放低要求,只要他能夠按照輪廓剪下來就給予表揚。對于寫數(shù)字和名字這樣的高標準嚴要求壓根兒沒想要求他能夠完成。我想關(guān)鍵還是順應孩子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畢竟孩子身體各方面的協(xié)調(diào)能力都無法達到和同齡幼兒該達到的標準。如在騎小車、玩跳跳球的時候,都明顯不如其他幼兒。
讓孩子從各方面提高動手能力,這樣才能夠為入小學打下基礎(chǔ)??吹搅思议L的著急,我有時也有些焦急了,是不是一味的放低對孩子的要求,孩子得到鍛煉的機會就會少呢,但是如果要求和其他幼兒一樣,孩子又無法達到標準。面對這樣的幼兒,該如何培養(yǎng)他各方面的能力,請大家暢所欲言,給予良策!
這樣教寶寶認字
我們知道,漢字是基于圖形的,我們對于漢字的認知是基于圖形的認知,認識一個字,是認識一個圖形,幼兒對于圖形的認識能力在6個月大時已經(jīng)完全建立,認字的時機是從孩子會說話開始。下面為大家介紹幾種方法,我們在實踐中效果都很不錯。
1、相關(guān)性識字:在教孩子們識字的時候,你可以把相同部首的字放在一起,比如三點水旁的放一塊,象“江”、“?!?、“河”等等,告訴他們這些都是和水有關(guān)的;再如,把足字旁的放一塊,“跑”“跳”等等,這些字都是和腳有關(guān)的,“雞”、“鴨”、“鵝”這些字里都有一個“鳥”字,而這些東西也都和鳥兒長得很像,都屬禽類;還有提手旁,人字旁等等。把這些字歸歸類,這樣不是能提高孩子們的觀察力和分析能力嗎?
2、環(huán)境識字: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在相應的實物上附上文字,或口頭說明,如在冰箱上、電視上貼上寫著“冰箱”、“電視”這些漢語和拼音的紙片,外出時如看到來來往往的汽車就說“車”(汽車、火車、卡車、警車……);看到樹就說“樹”(楊樹、柳樹、松樹、大樹……)。這些有意識的動作會讓孩子對每天接觸到的東西產(chǎn)生字面的理解,從而加深了印象。
3、動作識字:父母可以通過做動作來讓孩子認識字。父母給孩子穿衣服的時候,就可以拿出寫著"穿"字的卡片,然后做"穿"的動作,并讓孩子也來做做"穿"的動作,達到讓孩子既動手又動腦的效果。
4、兒歌識字:朗朗上口的兒歌、詩歌,是孩子喜歡并容易接受的。父母可以先教孩子念兒歌,讓孩子把他喜歡的兒歌背出來,再慢慢地一個一個把兒歌里的漢字教給寶。
5、圖片識字:父母可以自己制作許多圖文并茂的識字卡片,或收集一些教孩子識字的圖片。在日常生活中,時不時地通過卡片,以游戲的方法來教孩子認識漢字。孩子學得輕松,父母教得也輕松,更重要的是,能加深孩子對漢字的印象。
6、引誘孩子識字:成人與成人說話,故意相互問字,教字,寫字,猜字謎考字,談得津津有味,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引誘孩子主動來看來問,積極參與識字活動。
教育隨筆:小紅花,我該怎樣來愛你?
[背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diào)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fā)展,提高教育質(zhì)量的必要手段?!?/p>
每個星期五下午,我們幼兒園里都會開展一次幼兒評比活動,老師會結(jié)合孩子一周里生活、學習、游戲等各方面的表現(xiàn),評出每個班的“紅花寶貝”,并發(fā)一朵小紅花作為獎勵。所以,每個星期五家長來接孩子離園時問的第一句話就是:“你有沒有得到小紅花呀?”得到的自然是高高興興把家還,沒有得到的,孩子垂頭喪氣,大人臉上無光,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具體過程]:
星期五,下午放學時,大部分家長都拉著胸前貼著小紅花的孩子高高興興回家,不時還能聽到家長給孩子的承諾,“寶貝,晚上帶你去吃肯德基!”“好孩子,明天帶你去買新衣服!”等等。這時,我聽到活動室里面?zhèn)鱽硪晃粙寢尯屠蠋煹恼勗?,媽媽問:“老師,這個星期我們家明明為什么沒有得到小紅花呀?”老師摸了摸孩子的頭說:“這個星期,老師認為明明在做游戲時候的表現(xiàn)還可以更好一些,對不對?下個星期老師想看到你做得更棒,好嗎?”孩子心有不甘地點點頭。不一會兒,媽媽帶著孩子走出活動室,滿臉不高興,邊走邊罵起了孩子:“你怎么搞的,笨死了,別人能得到,你怎么得不到,丟人死了,再這樣下次就不來接你了……”孩子怯怯的看著媽媽,眼淚都快掉下來了。這時,旁邊一位奶奶插話了:“哎,沒什么大不了的,我家亮亮都好幾個星期沒有得到了,不就是一個小紙片嘛。”接著,慈祥的奶奶安慰自己垂頭喪氣的小孫子說:“沒關(guān)系,奶奶帶你到超市里買東西吃?!绷亮谅犃四棠痰脑挘樕像R上由陰轉(zhuǎn)晴,蹦蹦跳跳地跟著奶奶奔向超市……
[案例分析]:
“小紅花”評比活動是我園開展的對孩子的教育評價活動一部分,目的就是希望通過評比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和進步,挖掘幼兒的潛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做為家長因“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孩子都有著很高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他所在的團體中是最棒的,并能夠得到老師和周圍人群的認可和肯定,甚至把孩子的成功當成是自己炫耀的一個資本。所以,通過我一段時間的觀察了解后發(fā)現(xiàn),在對待“小紅花”事件上,家長對小紅花的得失心比孩子更重。得到了就高高興興,并對孩子承諾各種物質(zhì)獎勵;得不到覺得臉上無光,認為孩子或自己很失敗,把一腔怨氣全撒在孩子身上;或者還有少部分家長,特別是爺爺奶奶,出于對孩子的溺愛,而無視獎勵對于孩子的價值等等。而孩子的看法和大人是不一樣的,他們看待得失常常是以大人的情感為取向,他們在乎的是父母和老師是否喜歡他,如果大人會因為孩子得到獎勵而喜歡他,或是因為不得到獎勵而生氣,那么久而久之,孩子會為了討大人的歡喜而患得患失。只要是來自他所重視的人,任何一句話、一個動作或一個眼神,都會對孩子產(chǎn)生引導作用。
[反思交流]:
那么,做為家長應如何正確看待孩子的“小紅花”呢?
1、積極的肯定和鼓勵
“鼓勵”是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的原動力。對于孩子的優(yōu)點,以及他的努力、進步,家長應給予正面的鼓勵與肯定,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欣賞他的好行為及以他為榮的心意。但像上面案例中描述的大部分家長對于孩子的進步多是以物質(zhì)獎勵為主,而忽略了對孩子精神上的肯定和贊美。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認為得到小紅花,就可以跟爸爸媽媽進行物質(zhì)交換,這樣,孩子的努力就會帶上一種“功利色彩”,反而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不良的影響。所以,當孩子通過自身的努力,取得進步,家長通過適當?shù)馁澝篮凸膭睿尯⒆又饾u肯定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進而建立自信心,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獎勵”。
2、適當?shù)睦斫夂蛯捜?/p>
當孩子沒有得到小紅花時,建議家長首先自己應該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如果家長對孩子的表現(xiàn)太過在意,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給他設(shè)定的目標,家長就大聲斥責,甚至采取一些懲罰措施,就像案例中明明媽媽的做法,那無形當中會給孩子增加很大的壓力,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但也不能一味地維護孩子,不去正視孩子的缺點,像案例中亮亮的奶奶一樣,只會讓孩子在家長的放縱和溺愛中失去正確的價值判斷能力。這種時候,家長應告訴他,雖然這件事做得不夠好,但并不表示他沒有能力或永遠都做不好,幫助孩子重新樹立起信心。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其能力發(fā)展完全不同,父母要無條件地接納孩子可能的缺點、及其他特點,讓孩子隨時感受到:“無論我的表現(xiàn)如何,父母都一樣愛我、關(guān)心我”。
《綱要》指出:“管理人員、教師、幼兒及家長均是幼兒園評價工作的參與者,評價過程是各方共同參與、互相支持與合作的過程”。其實,家長作為幼兒園評價工作的參與者,以一份正確的心態(tài)來對待孩子的小紅花,給予孩子更多的肯定、鼓勵、理解和寬容,才能幫助孩子形成健康積極的個性,讓孩子更茁壯的成長。
教育隨筆:我教幼兒這樣看書
看圖書,是開發(fā)幼兒智力的一種重要途徑。去年,我們幼兒園為了達標晉級,在園內(nèi)經(jīng)費特緊張的情況下,園領(lǐng)導還是咬緊牙為孩子們購買了各種圖書。開始我想:有了圖書,幼兒的智力就會很好地得到發(fā)展。于是,我手捧一大摞圖書,逐個給孩子發(fā)完便了事,誰知再回過頭來看看孩子,有的三兩下翻完了、有的從后往前翻、有的竟將書倒著看。看到孩子們這樣看書,我一氣之下將圖書收放了起來,好久都沒有發(fā)給他們看。
現(xiàn)在,孩子們已經(jīng)升入了大班。各方面的認知能力都大有提高,很多孩子還識得了不少漢字,我想,那些豐富的圖書再不給孩子們看,真是枉費園領(lǐng)導的一片苦心,太可惜了。于是、我經(jīng)過仔細分析,想了幾種不同的發(fā)書方法諑一實踐,果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我發(fā)書時,將書的正面朝上,按幼兒的視看方向遞過去,遞時并告訴幼兒書的名稱。
2、我發(fā)書時,諑一向幼兒報書名,想看該書的幼兒舉手上來領(lǐng)取,如果有幾個幼兒想看同一本書,可幫他們排好看書的順序,讓他們輪流看。
3、我將所有的圖書擺在桌子上,老師和幾名幼兒做圖書員,讓幼兒自己上來借書看。
經(jīng)過以上三種不同的發(fā)書方法,我發(fā)現(xiàn)很多幼兒對自己手中的圖書都很感興趣,下課時都不想交出圖書、有的能將自己所看圖書的內(nèi)容講給對方聽,真正的起到了以圖書開發(fā)幼兒智力的作用。
幼兒園春天教案:愛琴海的春天
春天就是這樣悄悄的來到了我們的身邊,我們還沒來得及看到幾場白雪,春天的路邊,樹木就開始發(fā)芽了,春天的色彩就開始彌漫著整個城市了。春天的樣子越來越豐富,春天的人們開心的開始“踏青”了。
教案前言
春天將溫暖帶給了愛琴海,魅力的海水在春天里輕輕地飄蕩,這是春天帶給大海最好的禮物,海水緩慢的掠過沙灘,魅力的愛琴海是旅游的季節(jié)。通過本次幼兒園教案讓孩子們看到春天的樣子,感受春天的無線風采。
教案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布拓印畫《春天的樹林》,感受綠色樹林的美麗,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2、初步學習用布拓印的方法作畫,體驗不同工具材料繪畫活動的樂趣。激發(fā)幼兒對美術(shù)活動的興趣愛好。
教案準備
1、布拓印畫《春天的樹林》。
2、錄音機、配樂散文磁帶(音樂選用《愛琴?!罚?/p>
3、幼兒繪畫紙、廢報紙(墊在繪畫紙下)、油畫棒、水粉顏料(檸檬黃、草綠、翠綠)、拓印用布團、抹布等。
教案過程
一、師生共同創(chuàng)作,體驗不同工具材料繪畫的樂趣。
1、示范布拓印的繪畫方法:
①用棕色(或深色)油畫棒畫樹干、樹枝,要用力一點,盡量畫濃一點。
②用布團蘸水粉顏料拓印,輕輕拍在樹干和樹枝周圍。先用檸檬黃,再用草綠色,最后用翠綠。每種顏色要集中一點。印的時候要拍(不能拖),顏料印完后再蘸色繼續(xù)印,直到畫紙印滿。
2、幼兒練習,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注意。
①先用油畫棒畫樹干、樹枝,要盡量用力畫濃些。
②蘸色時先淺后深(檸檬黃——草綠——翠綠)。
二、感受作品的美,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欲望。
1、展示作品《春天的樹林》,引導幼兒感受作品的造型美和色彩美。
①畫上有什么?看上去怎樣?你覺得畫上畫的是什么季節(jié)呢?
②這幅畫上的樹林用了哪些顏色?什么顏色用得最多?
③這幅畫上的樹桿是怎么畫的?看上去覺得怎么樣?
④看到這幅畫你會想到什么?
⑤小結(jié):這是一幅春天樹林的畫,看上去很寧靜、很美。樹桿的線條比較直、有力,看上去像人一樣很有精神。春天,樹木都長出了新葉,嫩嫩的、綠綠的。小草也長出來了,一片嫩綠。整幅畫用了很多的綠色,有的綠色較深,看起來像老樹葉;有的綠色淺一些,像長出不久的新葉;有的還是檸檬黃色的,像剛長出的嫩芽。樹林好像很深,可以一直走進去,給我們一種想象:這美麗的樹林深處還會有什么呢?……春天的樹林是多么的迷人。
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展示作品,引導欣賞。老師以提問啟發(fā)幼兒思考、議論,讓幼兒對這幅畫的表現(xiàn)手法有了初步的了解。老師的小結(jié)幫助幼兒理清思路,進一步加深體驗,更深地理解作品的美。在思考和議論的過程中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智能。同時通過欣賞《春天的樹林》的美,培養(yǎng)幼兒熱愛大自然,發(fā)展自然觀察者智能。
⑥配樂散文欣賞《春天的樹林》:
小朋友,剛才我們認真地欣賞了這幅畫,現(xiàn)在請閉上眼睛,讓自己走進畫里,邊聽邊用心去感受一下春天樹林的美(播放配樂散文《春天的樹林》錄音)(附配樂散文)。
通過配樂散文所創(chuàng)設(shè)的意境美:舒緩優(yōu)美的音樂,如詩如畫般美麗的樹林,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引導幼兒進一步感受作品的寧靜和諧美。同時還給幼兒提供了想像的空間:樹林里還會有什么?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欲望。欣賞完配樂散文時,孩子們陶醉了,情不自禁地發(fā)出了贊嘆:“?。√懒?!”通過配樂欣賞優(yōu)美的音樂,不僅讓幼兒心情愉悅,同時也提高了幼兒的音樂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