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隨筆:教師批評孩子也要講究藝術(shù)
發(fā)布時間:2021-07-09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 教師教育隨筆記錄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教師批評孩子也要講究藝術(shù)
午餐后,我?guī)Ш⒆釉趹敉馔?,一會兒文文小朋友跑過來說:“老師,靚靚打我!”我一瞧,靚靚撅著嘴,一臉的不高興。我走過去:“靚靚,注意點啊!”顯然我的語氣有些不耐煩,因為靚靚平時總愛招事。
又過了一會兒,凡凡小朋友跑過來對我說:“老師,靚靚擰我?!薄霸趺从质庆n靚?!蔽倚睦镟止?。當(dāng)我看到她時,她只是低著頭,象是等待著我的批評。我捫心自問:“我是否應(yīng)該采用另一種教育方式呢?”于是,我輕輕叫過靚靚:“靚靚,剛才怎么了?”她理直氣壯地說:“他們都搶我手里的玩具,我不給,他們就搶。我就不給!”我看看她手里的玩具:“呀,真好看,我也想跟你玩,好嗎?”她高興地點點頭。我一邊和她玩,一邊自言自語:“如果想跟你玩的小朋友都加入進來,咱們更開心了?!膘n靚聽了我的話,很快就把剛才那幾個孩子找來一起玩了起來。聽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我為剛才的教育取得成功感到很欣慰,同時我也意識到:這又是一次良好的教育契機。于是,我對孩子們說:“玩具好玩嗎?”孩子們齊聲說:“好玩?!薄办n靚有玩具讓大家玩兒,咱們謝謝她吧?!庇谑牵S多幼稚的聲音一起說:“謝謝靚靚……”靚靚低下頭不好意思地笑了。
這件事讓我思考著自己平時的教育行為,我們每天可能都在處理類似的問題,但每次我都沒有認真想過:我平時的教育行為是否有問題?是否讓孩子接受?孩子是迫于老師的嚴厲接受的,還是心甘情愿接受的?“靚靚,你注意點??!”這句常說的話不是批評卻暗含批評,暗中已經(jīng)將程程放在“犯錯誤”的位置上。一時的效應(yīng)換來的卻是孩子與你的陌生感,這樣的教育不能深入孩子的內(nèi)心,我們教師將最終不能與孩子和諧共處。在大力提倡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我們確實要思考:批評不要隨便出口,批評也是一門藝術(shù)。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教育隨筆:批評孩子之后
批評孩子之后,您再次關(guān)注孩子的情緒了嗎?
孩子們陸續(xù)吃完飯,開始擦嘴、漱口。我則站在活動室與盥洗室中間的門口看他們漱口。帶了一上午的班,口干舌燥,于是我接了杯水一邊喝水一邊看漱口。在我一抬頭喝水的一剎那,丫丫趁我不注意,把一大杯水倒進了垃圾桶。我非常生氣,和她理論,她不但不聽還很倔強的跑走了,我找到她,讓她靠邊坐著反思,懲罰她不許玩手頭玩具。她哭了,大聲說:“我不倒了還不行!”總之,這次我的態(tài)度讓她也很吃驚,并且真得很傷心。
下午,我不帶班,看著每個孩子都很可愛。看到丫丫,我想起了上午的事,我笑著問他:“你有什么想法嗎?”她笑了說沒有。我知道,我的意思她其實沒懂。但我把這件事放在了心上,心想:不能讓她這樣的心情離開幼兒園。我利用在臥室做玩具的機會,把她叫了進來想和她溝通一下,了解一下她的想法。結(jié)果她說:“我不應(yīng)該往垃圾桶里倒水,您下午都跟我笑了!”我吃驚的同時,感到很高興。她竟然沒有在意我批評他的話,而是記住了我和她的一個微笑,真是謝天謝地,因為我實在不想因為這樣的事情讓孩子心里有陰影!
孩子做錯了事,我們經(jīng)常會批評孩子,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但我們要認真對待這件事,不要亂發(fā)一陣火就算了,我們的表情和態(tài)度會給孩子造成不小的影響,尤其是心理上的。所以,每次批評完孩子以后,我們要記得給孩子釋懷,不要讓他們把這些事堆積在心里,時間長了,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沒有好處。
教育隨筆:喝水要講究
中午吃完飯,是入廁漱口時間,我?guī)Ш⒆觽冞M洗手間。孩子們漱完口后陸陸續(xù)續(xù)回座位上去了,但我仍在廁所里照看最后幾名幼兒。
這時王**突然跑來告××的狀,說××把漱口時喝剩下的水倒進保溫桶里,我輕聲的把××叫過來詢問:“漱口之后,你為什么把喝剩下的水倒進保溫桶里?”他緊張的抬頭對我說:“老師,你不是要節(jié)約用水嗎?我接的水太多,漱口之后我喝不了,又不能直接倒掉?!甭牭竭@話,我不禁一笑,把他摟在懷里,多么可愛的孩子啊!于是我一邊擁抱他一邊和他說:“節(jié)約用水是對的,但是喝剩下的水再倒進桶里,是很不衛(wèi)生的,因為其他小朋友還要喝,如果你今天生病了,又把喝不掉的水倒入桶內(nèi),這樣細菌就會通過你倒的水進入其他小朋友的身體內(nèi),他們就容易生病了。”聽了這話,他著急起來:“老師,這該怎么辦?我今天有點流鼻涕,會不會別的小朋友也會???”看他著急的樣子,我趕忙安慰他說:“不用擔(dān)心,我待會和阿姨說下,把水換掉就可以了?!彼@才安下心來。皺著眉頭對我說:“以后我再也不往保溫桶里倒水了!”
午睡起床后,我給孩子們觀看了一些“如何講衛(wèi)生”的視頻,孩子們頗有感觸,他們針對自己平時的行為作出總結(jié):原來夏天不能吃太多的冷飲;蔬菜水果要清洗干凈才能吃;地上的食物不能再吃等等,通過此事,我們班小朋友互相監(jiān)督,將飯前便后這樣的好習(xí)慣持之以恒。
對于孩子這些可愛的“缺點”,我們教師不能僅僅看到是“可愛”,還要學(xué)會幫助他們養(yǎng)成好的習(xí)慣。
教育隨筆:批評不要隨便出口
批評不要隨便出口
今天陽光燦爛,孩子們在戶外玩,一會兒陸秋彤跑過來說:孫老師,朱致遠打我!我一瞧,朱致遠撅著嘴,一臉的不高興。我走過去:朱致遠,注意點?。★@然我的語氣有些不耐煩,因為朱致遠平時總愛招事。又過了一會兒,邵敏琪跑過來對我說:孫老師,朱致遠擰我。怎么又是朱致遠。我心里嘀咕著。當(dāng)我看到他時,他只是低著頭,像是等待著我的批評。我捫心自問:我是否應(yīng)該采用另一種教育方式呢?于是,我輕輕叫過朱致遠:朱致遠,剛才怎么了?他理直氣壯地說:他們都搶我手里的玩具,我不給,他們就搶。我就不給!我看看他手里的玩具:呀,真好看,我也想跟你玩,好嗎?他高興地點點頭。我一邊和他玩,一邊自言自語:如果想跟你玩的小朋友都加入進來,咱們更開心了。朱致遠聽了我的話,很快就把剛才那幾個孩子找來一起玩了起來。聽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我為剛才的教育取得成功感到很欣慰,同時我也意識到:這又是一次良好的教育契機。于是,我對孩子們說:玩具好玩嗎?孩子們齊聲說:好玩。朱致遠有玩具讓大家玩,咱們謝謝他吧。于是,許多幼稚的聲音一起說:謝謝朱致遠朱致遠低下頭不好意思地笑了。
這件事讓我思考著自己平時的教育行為,我們每天可能都在處理類似的問題,但每次我都沒有認真想過:我平時的教育行為是否有問題?是否讓孩子接受?孩子是迫于老師的嚴厲接受的,還是心甘情愿接受的?朱致遠,你注意點啊!這句常說的話不是批評卻暗含批評,暗中已經(jīng)將朱致遠放在犯錯誤的位置上。一時的效果換來的卻是孩子與老師的陌生感,這樣的教育不能深入孩子的內(nèi)心。我們確實要思考:批評不要隨便出口!
教育隨筆:老師也要講衛(wèi)生
教育隨筆:老師也要講衛(wèi)生
我班有的家長經(jīng)常反映說:孩子在家飯后不愿意洗手;衣服臟了不肯換。所以,今天早上我組織了一次個人衛(wèi)生大檢查。
“小朋友,現(xiàn)在老師檢查衛(wèi)生,看哪個小朋友最講衛(wèi)生,最聽老師的話,把手洗得最干凈,把臟衣服換掉了。”小朋友們聽我一說,都爭先恐后伸出小手。我邊檢查邊聽見幾個小朋友低聲嘀咕什么?!靶∨笥颜f什么,大聲點告訴老師。”孩子們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不吭聲了?!罢l最勇敢告訴老師”我鼓勵著,終于大膽又調(diào)皮的于志瀚小朋友站出來說:“郭老師,你也要講衛(wèi)生洗干凈,你的衣服后面也很臟?!蔽掖蟪砸惑@,這是今天早上我剛換的工作服呀。我趕忙對著鏡子回頭一看,的確,工作服的后下擺處有斑斑點點的污漬,原來是早上蹲著洗刷廁所時濺上的。
我趕緊說:“小朋友說得對,老師應(yīng)該把衣服洗干凈,再穿上。小朋友給老師提出來,老師很高興,下班后就把衣服洗干凈?!毙∨笥崖犃撕蠖脊钠鹫苼?,掌聲響了很長時間。
很多時候,老師無需用很多言語來要求孩子,只要你自己做到了,就不必擔(dān)心孩子做不到。正如前蘇聯(lián)教育家加里寧說過的:"一個教師必須好好檢點自己。她應(yīng)該感到,她的一舉一動都處在最嚴格的監(jiān)督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沒有受著這樣嚴格的監(jiān)督"。因此,老師必需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以自身的行為來引導(dǎo)孩子的行為。從這以后,我不管什么場合更注意要以身作則了。
幼兒園教育隨筆:甜甜的批評
最近一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班上有幾個孩子,愛從家里帶一些零零碎碎的東西入園,有時還是一些不安全的小東西,如珠子,鞭炮,火柴等。集體活動時他們不但不參與,還召集周圍的小朋友玩他們的東西。特別是舒心,我給他說過很多此,叫他不要帶來,他就是不聽,也曾沒收過他的東西,還是不管用,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今天早上,舒心的媽媽對我說:“李老師,她感冒了,我叫她不要來幼兒園,但她一定要來,請你多關(guān)注他,發(fā)現(xiàn)有什么不對的就給我打電話?!蔽也粫r的走過去詢問她舒服嗎?要喝水嗎?一會兒摸摸她的頭,看看燙不燙。孩子見我對他這樣關(guān)心,滿臉歡喜。
中午休息時間,當(dāng)孩子們躺下時,我開始來回巡視給他們蓋被子,來到舒心的身旁,發(fā)現(xiàn)窗戶是開著的,外面天氣很冷。我輕輕地關(guān)上窗子,伏在舒心的耳邊悄悄地說:“今天天氣冷,開窗睡覺容易感冒,以后不能開窗睡覺知道嗎?”“嗯,知道了。”孩子小聲說。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許多孩子都進入了夢鄉(xiāng),只有舒心還在那里瞪著他的大眼睛,一點睡意都沒有。我小聲問:“舒心,睡不著嗎?”孩子點點頭。“那你起來吧!”“不,我怕影響別人。”“你悄悄地走出去,就不會影響別人了?!薄袄蠋熌阏婧茫乙院舐犜?,再也不帶危險東西來幼兒園了”舒心邊走邊說。
看著舒心的背影,我思緒萬千,這不是我一直想要但用批評教育不管用的結(jié)果嗎?是什么東西讓孩子變化這么大呢?是愛,是我對孩子的愛讓他感動,是我對他的關(guān)懷讓他受到感染。所以說要教育好孩子就必須先愛孩子。
教育隨筆:讓孩子也來評理
謝力翱哭喪著臉來告狀:奚海霞抓我。我說:知道了,把奚海霞喊上來。謝力翱去叫她時,她氣鼓鼓地不搭理,于是我示意她來到我身邊。她極不情愿地拖著緩慢的步子上來了,撅著嘴巴說:“他坐了我的位置。”我說:“是他坐錯了嗎?”她搖搖頭;“是他想在你的位置上玩一會兒嗎?”她還是搖搖頭。于是將謝力翱也叫上來,兩個小朋友輪流說了事情的經(jīng)過。原來他倆本是同桌,謝力翱跑到奚海霞的座位坐了一下(不知為何去坐),奚海霞二話沒說,對著謝力翱的臉就抓。
一旁的吳佳薇聽了說:“奚海霞不對。”我一聽,何不讓孩子們一起來評理呢?于是待幼兒安靜后,讓他們各自將經(jīng)過給大家再說一遍。剛才的吳佳薇又在那兒大聲說:奚海霞不對,謝力翱對??珊娃珊O家玫睦钆d彪?yún)s說:奚海霞對,謝力翱不對,因為謝力翱不該坐奚海霞的椅子。這下可好了,由于奚海霞的“人緣兒”較好,許多孩子都跟著說奚海霞是對的。奚海霞漸漸得意起來。吳佳薇一看急了,站起來大聲說:是奚海霞不對,她不該打人。于是我故意說:謝力翱把他的位置占了呀!這時許多幼兒在思考:那到底是誰錯了?一些幼兒說話了:謝力翱坐了她的位,也不該打他,應(yīng)該喊她走。“怎樣喊他走?”我引導(dǎo)幼兒說出后面的話。苗苗說:“請你讓一下,我自己要坐?!薄澳撬€不走怎么辦?”許多幼兒都接話了:“告訴老師,告訴阿姨,反正不能打人。”在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議論中,奚海霞漸漸收起了得意之色,低下了小腦袋,很不好意思地站在那兒。
我看孩子們議論得差不多了,就問奚海霞說:“現(xiàn)在該怎么辦?”奚海霞低聲說:“給謝力翱說對不起?!眱蓚€象仇人一樣的孩子又成為了好朋友。
幼兒之間每天都會發(fā)生許多的小矛盾,他們也有是非觀念,這些觀念要在成人的引導(dǎo)下趨于完善和理性。所以在發(fā)生矛盾后,孩子的自評、互評,老師的點評,能使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強,印象也特別深刻。
教育隨筆:了解后再批評孩子
錢孝杰喜歡玩水,常常有事沒事就去盥洗室玩水,弄得渾身濕淋淋的,為這沒少挨我的批評。
好幾次我親眼看到,也有時聽到保育員老師向我反映:他去玩沖廁的水籠頭,讓水嘩嘩流。我忙叮囑保育員老師:以后看到他再去玩沖廁開關(guān),一定要嚴厲批評他,我也叮囑他不能再去玩沖廁開關(guān)了。
可有一次我親身經(jīng)歷了孩子開沖廁開關(guān)并了解真相后,才發(fā)現(xiàn)他并不是在玩水,而是好心辦壞事。
那天剛好我值班,剛巡視到衛(wèi)生間時,從窗口看到一個小小的身影在沖廁開關(guān)旁,我第一個反映:“他又在玩水了?”沖進一看,果然是他,他一打開水籠頭,一扭身就想跑,正好被我逮個正著。我黑著臉問:“我不是告訴你不能玩沖廁開關(guān)了嗎?怎么不聽話?”我邊說邊關(guān)了水籠頭。“廁所很臭要洗。”他看我仍黑著臉,又說了句“尿尿要沖水呀。”哦!聯(lián)想在平時,我總是要求幼兒小便完要沖廁所的,要不廁所很臭,而他也總是很自覺地壓下沖水開關(guān).但他不知道幼兒園的開關(guān)開完不會自己停的,再加上老師的批評,所以壓下沖水開關(guān)完就想溜,造成了水嘩嘩流。針對這一情況,我引導(dǎo)他看“幼兒園的沖廁開關(guān)是阿姨在用的,開關(guān)開了還要再關(guān).
針對這一案例,反觀我們平時的教育,我們在批評孩子時,不也常常是就事論事嗎?而很少去深入了解孩子做出這一行動背后的真正動機,只是想當(dāng)然地設(shè)想了他的動機,然后去進行教育,其實不然,有時孩子是由于好心辦壞事的。我們只有深入地了解孩子做出這一行動背后的真正動機,才能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教育,才能真正讓孩子心服口服。
教育隨筆:我也要做個好孩子
我班上有一個叫鑫燚的小朋友,他非常聰明。不知怎么,最近幾天,孩子們都來告鑫燚的狀。
“老師鑫燚擰了我的胳膊”寶元說。
“老師鑫燚抓了我的小辮子”冰潔說。
“老師鑫燚踩了我的腳”。對鑫燚我也采取了各種措施,但收效甚微,該怎么辦呢?對此,我找了鑫燚的媽媽,向家長反映了鑫燚在幼兒園的行為,媽媽告訴我,鑫燚從小就調(diào)皮、好動,希望老師多操心教育。我和鑫燚的媽媽說:“希望你們家長也要配合老師一起共同教育孩子。
根據(jù)鑫燚好動的特點,我引導(dǎo)他把精力用在為班級,為小朋友做好事上。安排他為小朋友發(fā)圖書,接下來又安排他做衛(wèi)生檢查小組長,結(jié)果他忙碌著并快樂著,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fā)現(xiàn)鑫燚有了很大進步。我向家長反映了鑫燚在園的表現(xiàn),家長滿意地笑了。
但有一天,鑫燚又擰了小朋友的胳膊。我就在鑫燚的旁邊輕輕地蹲下,對他說:“鑫燚,你不是老師心中的好孩子嗎?今天是怎么啦?”這時,鑫燚站起來拉住我的手說:“老師,我錯了,以后再也不打小朋友了。
孩子的多動與調(diào)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家長和教師必須正確面對,根據(jù)孩子的特點,讓他們“忙”起來,把他們多余的精力轉(zhuǎn)成另一種學(xué)習(xí)的方式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