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分享是件快樂的事
發(fā)布時間:2021-07-02 教育隨筆 什么是教育筆記 小班教育隨筆分享是件快樂的事
分享行為是幼兒親社會行為的一種表現(xiàn),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幼兒的各種行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表現(xiàn):兩個孩子為了同一件玩具發(fā)生爭吵甚至打斗;有的孩子寧愿自己拿著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讓與別人玩;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總想占為己有,幼兒們總會因為各種爭搶而沖突不斷。然而,這些行為都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
一次,晨間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個別小朋友在玩桌面玩具時,總是吵吵鬧鬧、爭搶不斷,甚至小朋友會因此而打起來??偸菚牭叫∨笥巡煌5卣f:“老師,他搶我玩具。老師,他拿我玩具?!蔽視托牡馗嬖V小朋友:“玩具是大家的,小朋友要一起分享玩具?!笨墒菬o論我怎么開導,他們都憋著小嘴,很不開心。
就好像自己心愛的東西被別人搶了一樣。老師怎么調(diào)節(jié)都不高興。甚至,有小朋友拿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就去搶,搶不到就打。有些小朋友拿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就把玩具全部撒到地上,好像再說:“我沒有玩具,大家也都不要玩”。這讓老師很是頭疼,經(jīng)常為此而發(fā)火。但總這樣也不是辦法。有一次,我去隔壁班老師那借東西,就看到這位老師在給小朋友講《小豬的野餐》,這是一個關于分享的故事。我仔細聽了下去,發(fā)覺故事很有趣,便給小朋友們分享了這個故事。并請小朋友將自己喜歡的東西分享給自己的好朋友,幼兒們在游戲和故事中了解到了分享的快樂。在之后的看書、桌面玩具等活動中,在老師的提醒下,爭搶的行為很少再出現(xiàn),甚至發(fā)現(xiàn)有的小朋友們已經(jīng)會主動的將自己的玩具、書本分享給同伴了。
在日常生活中老師要鼓勵幼兒主動去和他人交往,主動與幼兒進行交流,讓他們主動地與同伴交換玩具、書本等東西,培養(yǎng)幼兒的分享意識。在適當?shù)臅r候,老師要及時鼓勵、贊許、獎勵幼兒的分享行為,讓幼兒充分體驗分享帶來的快樂。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教育隨筆:分享的快樂
教育隨筆:分享的快樂
早晨,左左帶來了一本走迷宮書,色彩豐富,內(nèi)容生動有趣。小朋友都圍過來看,我不禁說了一句:“左左,你這本書真好看!”左左笑咪咪地告訴我:“這本書是我媽媽給我買的?!闭f完就得意的將書揣在了懷里,生怕被周圍的小朋友碰壞了。這時,有幾個小朋友唧唧喳喳地說:“哇,走迷宮書啊,我也有一本,你的和我的一樣嗎?”“左左,給我看一下好不好?”“給我看,給我看!”“不行不行,都不給你們看。”左左毫不猶豫的回答。東東又問道:“那我們一起看,好不好?”“也不行,這是我的書呀,我不給你看?!边@時,東東向我投來了求助的目光。于是,我走了過去問:“左左,你和東東坐到一起,你來翻書,讓東東在旁邊看,這樣可以嗎?”“不行,他要看可以讓他媽媽買”見左左非常的固執(zhí),小朋友便掃興的離開了。看著左左那小氣的樣子,我暗暗在想引導他的辦法。
午餐過后,剛吃完飯的左左拿著小椅子朝我興沖沖的走來。突然,我靈機一動“有了”。我知道左左最喜歡玩橡皮泥了,就連忙把橡皮泥抱在了懷里。果然,左左一走過來就向我來要橡皮泥。于是,我說:“今天我要給大方的孩子玩橡皮泥”。左左一下子愣住了,不響。這時,剛好東東也來要橡皮泥,于是我故意說:“東東每次拿玩具來都愿意和大家一起玩,有好東西和大家一起分享,所以老師也和你分享,給你一盒橡皮泥玩”。接著,我給了他一個。站在一邊的左左看見后,連忙說:“老師,我給你和小朋友看我的書,你也給我橡皮泥好不好?”“好的”聽到他的話我高興的回答道。
下午放學,離爸爸媽媽來接還有五六分鐘的時候,我看見左左一邊看書一邊在等媽媽來接。還主動的請同桌的小朋友一起看。我表揚他:“左左,真是乖孩子,愿意把自己的書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大家都喜歡你!”我看見,左左的小臉笑得更甜了,說:“老師,我下次還要帶書來給小朋友看,還要帶玩具,也給小朋友玩”我看著左左,不由自主的笑了。
左左的性格很內(nèi)向,在班里也不算活躍,和小朋友交往的不多,這次的分享行為一下子拉近了他和小朋友之間的距離,原來和小朋友竟有那么多的話題,可以一起走迷宮,一起玩。現(xiàn)在的教室里總是能看到左左和小朋友快樂的身影。從左左的身上我看到,孩子在和同伴分享的時候,自己也獲得了快樂的情緒,感受到和大家一起玩是那么有趣、快樂。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家中獨苗,在家里被幾個人圍著轉(zhuǎn),想要什么有什么,而且在家人際關系少,交往的人少,所以孩子都是以“自我中心”的。家里的玩具、書、零食都是自己一個人的,孩子可獨霸一方。而到了幼兒園里,大家誰都不讓誰,自己帶來的東西自己玩,沒有分享的意識。像左左這樣的孩子很多,作為老師,我們應盡量多給幼兒創(chuàng)造機會,鼓勵幼兒參與集體活動,啟發(fā)他們互相交流、磋商、協(xié)調(diào),引導他們把自己的書和玩具拿出來與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看。在看看、玩玩的過程中,讓孩子充分感受到分享的樂趣。當孩子之間發(fā)生矛盾時,首先要求他們應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想想,使他們學會考慮別人的需要,形成換位意識,從而克服以我為中心,養(yǎng)成與人共享的品質(zhì)。循序漸進,正確的引導孩子,讓孩子在社會交往實踐中逐步感受到與人分享的快樂,慢慢建立自覺的分享意識。
當左左不愿意和小朋友分享的時候,我沒有直接批評他,而是用另一個方法,讓他體驗到了“不分享”與“分享”所產(chǎn)生的不同效果。然后在此基礎上引導他:“大家愿意和你分享,你愿意與小朋友分享嗎?”“如果你能夠和小朋友一起看,那老師就更喜歡你了!”最終,“分享”的快樂戰(zhàn)勝了“不分享”的不良后果。通過具體事實來引導孩子學會分享。當左左愿意和小朋友分享的時候,我及時表揚了左左,后來的幾天,左左只要有玩具、圖片帶來,都會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看。左左的媽媽告訴我,“左左最近老是掛念著班里的小朋友,家里一有好東西就想帶到幼兒園來,給小朋友看,而且回來還會把幼兒園里高興的事情講給我聽,說要和我分享幼兒園里的事。懂事了,也更開朗了。我真是很高興!”當孩子從一個分享行為里感受到自己帶給他人的快樂,以及因他人快樂而帶給自己的快樂,體驗良好情緒,孩子才真正建立起健康的分享意識。
教育隨筆:分享快樂
和孩子們在一起相處已經(jīng)有兩個多月的時間了,在朝夕相處的這段時間里,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一些幼兒會流露出以“自我為中心”的現(xiàn)象,他們“霸道”地認為:“我喜歡的東西就是我的”,這種想法顯然是不好的,也不會受集體歡迎的,更不利于他們健康的成長。
今天下午,小朋友們都在玩創(chuàng)造性游戲時,我發(fā)現(xiàn)然然小朋友又和大家鬧得不愉快了,開始哭起來了,不管我怎么調(diào)節(jié)他都不滿意,我問了和他一起玩游戲的小朋友,他們對我說:“然然強玩具,他不愿意給我們玩,玩具都抱在自己身上,我們都不玩不到了?!边€有一個小朋友告訴我,我都說謝謝他了,他都不愿意給我玩。聽這么一說,我明白了,原來是他把玩具都攬到自己的手里,不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這樣小朋友都不敢接近他。
我看了看坐在旁邊繼續(xù)嚎啕大哭的然然,我輕輕地走到他的面前,蹲下來問:“然然你看一看,別的小朋友玩得開不開心?”(開心)那你開心嗎?(我不開心,他們都愿意和我一起玩,還要我手里的玩具),然然那你看一看,你的幾個小伙幫伴在干什么呢?他告訴我說:“在那里說話呀!”他們有東西玩嗎?沒有(這時他地下頭),看著自己手里的玩具很不高興,我想請你把你手上的玩具和大家一起玩,好嗎?他說得時候自己還是低著頭。這時我對著其他的小朋友說:“瞧,然然現(xiàn)在要和大家一起玩了,你們高興嗎?”高興!其他幾個小朋友一起回答我,這時的然然愿意把自己手里拿的玩具,分給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了。
事后,我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利用然然的這件事,把然然說到我的故事中去,這樣讓然然知道自己這樣做不對,最后,小朋友知道然然愿意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耍,和小伙伴們一起分享玩具,我問其他小朋友,你們愿意和然然一起做游戲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愿意!”然然的小臉上也有了微笑,這時,我們一起唱了才會學會不久的《找朋友》這首歌,有很多孩子都愿意主動地去找然然做好朋友。第二天,然然還從家里帶來好吃的糖果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利用故事把這件事說給大家聽,讓孩子們知道,只有懂得和別人分享的孩子才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歡,如果不愿意和伙伴們分享,小朋友們是不會歡迎的。還運用了《找朋友》這首歌,讓然然知道周圍的小伙伴都有同情心和愛心。當你孤獨的時候,大家都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在玩玩具的時候去鼓勵孩子,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讓他們主動地交換玩具,這樣對培養(yǎng)他們的分享意識時,有很大的幫助。
教育隨筆:學會分享快樂
教育隨筆:學會分享快樂
菲兒是我們班一位非常可愛的小女孩,一開始的時候,也是我們班出了名的小女孩,因為她每天來了都哭,從早上能哭到中午,又從中午再哭到下午,就這樣哭了兩個星期,終于,菲兒有些覺悟了,她不再哭鬧。而且還很懂事,知道去哄別的小朋友,進步非??臁?/p>
可是,菲兒自己是不哭了,但是有時一想起什么來,或是別人碰到她,他還是會哭,菲兒對于自己的任何東西,看的都非常的緊,她的衣服,她的筆,她的橡皮泥,別人碰都不能碰,就更不用說讓別人用一用了,只要別人一碰,她就開始哭。
后來,和菲兒的媽媽商量了一下,早上來的時候,會在菲兒的小書包里,放上一張貼畫,讓菲兒來發(fā)給小朋友,在發(fā)完的時候,小朋友都對菲兒說謝謝,小朋友都很高興,看的出來,菲兒也很高興,在這時我又表揚了菲兒,小朋友都很高興,說自己明天也要帶。這時菲兒的情緒很激動,說自己明天還要帶。
第二天,菲兒來的時候,告訴我,她今天帶糖來給小朋友吃了,媽媽告訴我,今天是她自己要帶的,和昨天一樣,發(fā)完的時候,小朋友都謝謝她,他很高興,覺得她還挺開心的,就這樣,小菲兒體會到了和大家分享的快樂,現(xiàn)在,菲兒已經(jīng)是一個很大方的小姑娘了,愿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再也不會因為別人碰自己的東西而哭了。
教育隨筆:80分的快樂
現(xiàn)在一家就一個孩子,這一個孩子的身上承載了家長們對他無限的期望,因此孩子每天穿梭于各種特長班之間也是常見的事。很多家長說:“我沒想讓他學出什么?就是讓他去玩玩?!蓖盹堖^后特長課的老師又來接孩子了,可是看著孩子們?nèi)缥浵佉粯优腔苍诟鞣N特長班之間,我都覺得有點累了,這同樣會給孩子們帶來一種無形的壓力。我不禁想問:孩子們?nèi)绻迅鞣N才藝都學會了,難道就一定能成才嗎?如果孩子們學不會那些才藝就一定要落人于后嗎?
優(yōu)秀的定義有很多百分百的優(yōu)秀就如在馬的額頭掛一個胡蘿卜一樣,兩者之間永遠只差一步。這用要求對孩子來講是不是有點太苛刻了。其實除了百分百的優(yōu)秀之外還有一種選擇叫良好的優(yōu)秀,如果百分百的優(yōu)秀100分的話那么良好的優(yōu)秀就是80分。80份的優(yōu)秀有可能得不到獎狀,卻能得到許多輕松的時光,試問有什么比快樂更為重要的呢!
孩子們把椅子搬回了座位,站在孩子們的面前我欣賞著這些可愛的孩子們,我很滿足。我發(fā)現(xiàn)80分的優(yōu)秀,對孩子而言剛剛好,用那20分來換孩子們快樂的生活我想這是超值的。童年只有一次,過去就不再從來!我要讓孩子們童年充滿了快樂。
教育隨筆:我是快樂的孩子王
教育隨筆:我是快樂的孩子王
每年七月,有相當一部分大班的孩子都準備上學了,園領導為了均衡全園各班幼兒數(shù)量,都要對幼兒進行初步調(diào)班,今年也不例外。記得那天,正趕在我是晚班,按照慣例,我要通知那些提前調(diào)班的孩子家長,準備第二天將孩子送到新班里。這時候,大門馬上就要開了,門口已經(jīng)聚集了很多家長,我則還是不停的在孩子們面前叨嘮著“你們已經(jīng)長大,中班的知識也全學會了,需要學習大班知識,你們愿不愿意升入大班呀”,“愿意”孩子們一口同聲的回答我。之所以我總不停的反復這幾句話,就是怕出現(xiàn)向往年一樣,孩子雖然高高興興升班了,卻又要經(jīng)過一段“情緒危機期”。這樣,第一、無形中又給老師增加了很大工作量不說,第二、對幼兒的傷害及影響也是有目共睹的。就在這時,家長像離弦的箭一樣,已經(jīng)沖到我們班門口,他們在教室門口稍加停頓,看到我寫的通知后,就已經(jīng)走到了我的面前,今天他們沒有著急叫自家的孩子,而是非常急切地問到“怎么明天就要升班了”,“這么快,我們還沒有一點心理準備”,“為什么,這么著急讓孩子們升班”……家長們略帶責怪的一連串的提問,已經(jīng)使我措手不及,我則急忙給家長解釋調(diào)班的原因。孩子們看到家長,已經(jīng)暫時忘卻了一切,他們像飛燕一樣,各自奔向了自己的家人。有些家長帶著孩子問這問哪;有些家長則簡單的說了一些告別的話語,領著孩子走了;更有幾位家長牽著孩子的手,走到我面前,讓孩子給我深深地鞠了一個躬,并說了一句“謝謝*老師”,聽到這句話,我的眼圈濕潤了,家長還在一邊幫孩子說“非常感謝三位老師一年來對孩子的關心、教育和幫助”。聽完這幾句深情的話語,我再也抑制不住兩行不爭氣的淚水,淚珠已經(jīng)落在腮下。這時,除了還能聽到孩子們的嬉笑聲以外,大人們已經(jīng)全部沉浸在不言中,我們也只能吟咽著簡單的告了別。家長和孩子們走得差不多了。我再回頭看了一眼另一位老師,她也在一邊擦拭著眼淚。這次令我沒想到的是,由于我們事先的工作做得非常充分,所以孩子們在情緒上沒有出現(xiàn)大的波動,反而家長倒使我很是感動。這也是我參加工作十幾年來,可以說,到目前為止,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次送行。這不免,讓我又有了幾分反思、及不安。家長是這樣的信任我們,而我們哪。在平時,難免會有一些情緒帶在工作中,通過這次送行,我學會了很多以前沒有的東西,我知道,要把百分之二百的愛心交給孩子,才對得起家長那兩句使我終生難忘的語言。經(jīng)過這件事以后,更堅定了我終生做一名“孩子王”的信念。這種快樂,是其他任何工種也無法體會得到的。
我有很多幼教時的同學都沒從事幼教工作,我們在一起相會時,曾經(jīng)有人問我:“天天和一群無知的孩子在一起,心里不煩嗎?這群孩子真的這么值的你去愛嗎?”,“你每天和別人的孩子在一起,回家以后,還有心思、有耐心教育自己的孩子嗎?”如果說從來沒煩過,那是假話。一個母親帶一個孩子都有不少心煩的事,更何況我們面對的是幾十個來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個性的幼兒。每一位幼兒都有不同的氣質(zhì)性,所以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也有很大區(qū)別。相同的事情,在不同的家庭中表現(xiàn)出來的態(tài)度也有天壤之別,這就要求我們、一位現(xiàn)實代的老師,要具有豐富的工作經(jīng)驗,有過硬的心理素質(zhì)。其實,我也曾經(jīng)放棄過,試著去從事其他工作,可是在工作生活中,我發(fā)現(xiàn),我始終無法擺脫作幼兒園老師的角色。記得有一次,我出去辦事,再換乘公共汽車時,要走出很遠,我看到,有幾位幼兒在路邊玩,而幾位家長則在另一邊悠閑的聊著天。正當我走到這群孩子身邊的時候,突然有一位幼兒摔了一跤,我則下意識的跑到孩子旁邊,鼓勵他站起來,幫助他撣了撣身上的土,家長聽到孩子的哭聲,快步地走了過來,對我表示了謝意后,拉著孩子走開了。曾經(jīng)有人笑過我這是職業(yè)病,在路上特別愛觀察孩子,只要是關系到孩子,就特別愛多管閑事。我就不這樣認為,我覺得我是真的愛他們,我已經(jīng)離不開他們了。正是因為我愛他們、離不開他們,所以我才喜歡觀察他們、關心他們,所以我才又走了回來,重新踏上了幼教的工作崗位。這輩子,可能注定我要從事幼教工作,不斷的學習、進修,我不厭其煩。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深深的銘記:教育是事業(yè),事業(yè)的意義在于奉獻;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chuàng)新。對教師來說,修養(yǎng)是教育的載體,境界是教育的起點,熱愛是教育的風帆。
過去已然過去,新的挑戰(zhàn)已經(jīng)開始。我也深知“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終身學習應成為我們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所以,在以往的知識不能滿足未來發(fā)展需求的時候。我要與時俱進,勤奮讀書,充實自己,要努力使自己成為一條源遠流長的大河,常流常新!
我為我選擇做一名“快樂的孩子王”,而自豪,而驕傲、而無怨無悔。
教育隨筆:享受游戲的快樂
教育隨筆:享受游戲的快樂
進入大班后孩子們總是會讓我們更為操心些,他們已不再是只有小中班時的乖巧、可愛,這時的孩子們已經(jīng)長大,已經(jīng)不再滿足于“現(xiàn)狀”,不再滿足于固有的一些習慣,有了自己的獨立意識,更多了自己的主意。尤其是我們的小男子漢們,總會不停勸告地在室內(nèi)打鬧,總會使我們倍加注意他們。
幼兒園午餐后的時間,是幼兒自主活動或散步的時間,這個時候我們會給予孩子更大的空間,更多的自由,讓他們享受更多的快樂。對于這寶貴的自由活動,孩子們非常喜歡。他們可以玩自己帶來的各種玩具、書籍,或者與自己的好朋友圍在一起做喜歡的游戲,這時,也是我最為關注他們的時候。
今天午餐是鹵面,這香噴噴的面食是孩子們最喜歡吃的,很多孩子都會吃上兩大碗。小軒軒同往常一樣又是第一個吃完,他整理桌面、擦嘴、漱口一系列活動有序進行。不過,今天不同的是他并沒有直接跑去活動區(qū)域玩,而是倚在門框上,看著班內(nèi)的小伙伴。康康小朋友剛好要出門漱口,被軒軒在門前給堵住了,康康來回走,軒軒也來回堵,康康生氣的就往軒軒身上撞,軒軒就是不理睬,也不后退。這時,趙憶彤小朋友也吃完了,準備出去,看見堵在門口的軒軒竟出其不意地在軒軒的額頭上輕輕地摁了一下,嘴里還發(fā)出“芝麻、芝麻快開門”的聲音,馬上,軒軒就“嘻嘻”一笑閃開了,彤彤出去了。
看見彤彤出去,康康也準備趁機出去,卻被機靈的軒軒發(fā)覺,又攔了下來,有些焦急的康康氣得臉紅紅的,警告軒軒要告訴老師,軒軒這才到了一邊,讓康康過去。不過,軒軒還是不離開,等有小朋友再來時,他還是倚在門邊,還真有小朋友模仿彤彤的樣子在軒軒的額頭上摁鈴,只要是摁鈴的小朋友,他們都會說出不同的“暗語”,這讓更多的小朋友也開始效仿起來,就連剛走開的康康也再次過來,大聲地說了聲:“報告,我是奧特曼?!避庈幐吲d地馬上閃開,并做了一個“出發(fā)”的手勢,然后兩人就高高興興地跑出去玩了。
看到這一幕,我不禁被孩子的舉動逗笑了,連忙去與吳老師分享我的發(fā)現(xiàn)。本是孩子的調(diào)皮之舉,卻也讓我看到了孩子對游戲的渴望,這樣的簡單的游戲規(guī)則,也會讓孩子玩得很開心。靜下來,想一想,很多時候為了防止孩子們出現(xiàn)意外,我們總是過多的去束縛孩子,要求孩子這不可以,那不可以,條條框框反而束縛了孩子的思維。就像今天,如果我當時阻止了軒軒的舉動,就不會出現(xiàn)孩子們可愛的模樣了。
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更多的關注孩子們,給孩子們寬松的環(huán)境,讓孩子們自由的進行游戲,希望我們的孩子能保持著探索的興趣,發(fā)現(xiàn)出更多的快樂源泉。
教育筆記:《快樂分享》
教育筆記:《快樂分享》
分享行為是幼兒親社會行為的一種表現(xiàn),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幼兒的各種行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表現(xiàn):兩個孩子為了同一件玩具發(fā)生爭吵甚至打斗;有的孩子寧愿自己拿著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讓與別人玩;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總想占為己有,幼兒們總會因為各種爭搶而沖突不斷。然而,這些行為都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
一次,晨間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個別小朋友在玩桌面玩具時,總是吵吵鬧鬧、爭搶不斷,甚至小朋友會因此而打起來。總是會聽到小朋友不停地說:“老師,他搶我玩具。老師,他拿我玩具?!蔽視托牡馗嬖V小朋友:“玩具是大家的,小朋友要一起分享玩具?!笨墒菬o論我怎么開導,他們都憋著小嘴,很不開心。就好像自己心愛的東西被別人搶了一樣。老師怎么調(diào)節(jié)都不高興。甚至,有小朋友拿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就去搶,搶不到就打。有些小朋友拿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就把玩具全部撒到地上,好像再說:“我沒有玩具,大家也都不要玩”。這讓老師很是頭疼,經(jīng)常為此而發(fā)火。但總這樣也不是辦法。有一次,我去隔壁班老師那借東西,就看到這位老師在給小朋友講《小豬的野餐》,這是一個關于分享的故事。我仔細聽了下去,發(fā)覺故事很有趣,便給小朋友們分享了這個故事。并請小朋友將自己喜歡的東西分享給自己的好朋友,幼兒們在游戲和故事中了解到了分享的快樂。在之后的看書、桌面玩具等活動中,在老師的提醒下,爭搶的行為很少再出現(xiàn),甚至發(fā)現(xiàn)有的小朋友們已經(jīng)會主動的將自己的玩具、書本分享給同伴了。
在日常生活中老師要鼓勵幼兒主動去和他人交往,主動與幼兒進行交流,讓他們主動地與同伴交換玩具、書本等東西,培養(yǎng)幼兒的分享意識。在適當?shù)臅r候,老師要及時鼓勵、贊許、獎勵幼兒的分享行為,讓幼兒充分體驗分享帶來的快樂。
教育隨筆:讓孩子們分享五一的快樂
放假回來,小朋友們一來到教室,興高采烈的,就連晨間活動也是嘰嘰喳喳說個不停。他們的高興樣好像還在假期中,有的小朋友說道高興處還手舞足蹈的。我想:“小朋友們的這個假期肯定過得特別快樂,等晨間活動完了,讓小朋友們說說自己的高興事?!?/p>
第一節(jié)上課的時候,小朋友們比平時也聽話了,坐得端端正正的等著我上課。我說“這一節(jié)課咱們就來說說在假期中的高興事?!边€沒等我把話說完,小朋友們已經(jīng)把手舉得高高的,而且比平時坐得端正。舉手的小朋友明顯比平時多了?!拔液桶职謰寢屓O武湖玩了,還去那里劃船了呢。”蔣**第一個起來說,邊說邊用手比劃船的大小?!巴娴酶吲d嗎?”我問,蔣**說:“很高興。”臉上露出幸福的表情。蔣**剛坐下,小朋友們又把手舉了起來,司**起來說:“我?guī)蛬寢寬叩亓??!毙∨笥褌兌枷蛩冻隽速澰S的表情,還伸出大拇指表揚了司**。成**小朋友起來接著說:“放假的時候我和媽媽去了水簾洞?!薄澳谴龝涯憧吹降乃煻吹臉幼赢嫵鰜砗貌缓冒。 蔽医又f。成**點了點頭坐下了。蔣**小朋友起來說:“我在家看小弟弟了,我媽媽給我生了個小弟弟?!蔽疑斐鍪直頁P了蔣**,她不好意思地笑了。
小朋友們還在興高采烈地說著,我想趁著熱乎勁沒過,讓小朋友把假期里發(fā)生的高興事用畫筆畫出來。這一次,小朋友畫得特別認真,也畫得特別好。
以后要多舉辦這樣的活動,這樣一來,小朋友之間的高興事可以相互分享,即鍛煉了小朋友的語言能力,還鍛煉了小朋友的畫畫能力,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