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唱童謠學英語做好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1-06-21 幼兒園好孩子說課稿 孩子上幼兒園學什么 兩學一做幼兒園工作計劃

小孩子學習新事物的時候,要注重方式,同樣一種知識,不同的學習方式就會有不同的學習效果。其中童謠是孩子愛唱,也容易記住,易于學習的一種方式。

虎子小時候,不是那種很容易入睡的孩子,睡覺前他必須得聽兒歌、童謠、唐詩等一切有節(jié)奏有韻律的東西,于是我這個當媽的就很辛苦,得一首一首地把自己知道的那點兒朗朗上口的唐詩兒歌翻來復去地念個遍,直到他睡著為止。有時我都昏昏欲睡了,可虎子的精神頭還大得很,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拉著你的手說:“嗯!”那意思是還要聽,而且還不能總聽重復的,害得我整天翻《唐詩三百首》《幼兒歌謠》等,只恨自己記得住的童謠詩歌太少!

現(xiàn)在一想,這大概就是我給他的最原始、最樸素的語言和音樂教育吧,知道了奧爾夫教學法后,覺得自己的這種做法還是滿符合奧爾夫教育的思想的,因為,奧爾夫就強調一切從兒童出發(fā),選擇最符合兒童天性的民歌、童謠、諺語等教學素材于兒童音樂教學中。

事實上,童謠和詩歌,作為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運用在語言和音樂教育上的歷史已經很久,不論哪個國家,哪個民族,兒童的最初啟蒙大多是從童謠、兒歌等開始的。因為通常兒歌童謠短小精悍,有歡快的節(jié)奏或旋律,歌詞壓韻,朗朗上口,學習的環(huán)境也很輕松,小孩子們和媽媽一起快樂地興致勃勃地唱著歌,不知不覺地就學習了語言和常識,更為奇妙的是,由此獲得的知識更豐富,也更不易忘記。另外,很多流傳很久的童謠還能激發(fā)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虎子大了,不滿足于唱那些他很熟悉的中文童謠了,媽媽也覺得是讓他開始接觸英語的時候了。以前媽媽總想讓他把母語發(fā)展好了再學英語,所以沒有刻意地教他英文,但發(fā)現(xiàn)他對語言學習很感興趣。媽媽了解了奧爾夫教學法,又到當當媽那兒“取了經”,當當媽把我這個“徒弟”領進門,我就開始認真修行了,我發(fā)現(xiàn)用童謠的形式教孩子英語很有效,真的是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于是就熱衷于搜集各式各樣的英文兒歌,真是“不看不知道,兒歌真奇妙”,我這個媽媽經過“現(xiàn)學現(xiàn)賣”,細心琢磨,也開始操練起來。

先是從虎子比較熟悉的曲子開始。比如“兩只老虎”這首兒歌,虎子早就唱得很好了,那就在他早上起床時給他放一首“Areyousleeping”吧,曲調和兩只老虎一樣,虎子很快就會了,于是每天早上他一睜眼,就開始唱“Areyousleeping,areyousleeping,BrotherJohn,BrotherJohn,morningbellsareringing,dingdingdong”,有時還把“BrotherJohn”改成”Mymommy”,我回唱的時候就換成他的名字,很有意思的。

在送他去幼兒園的路上,我們倆也樂此不疲地玩一些騎馬的游戲,比如:Thisisthewaytheladiesride,一邊玩一邊就能感受女士、男士還有小BABY騎馬的不同節(jié)奏;再比如”Horsyhousycarryme”,當一說到”Horsyhorsydropme!”時小虎子就主動地蹲在地上以表示“drop”,高興得哈哈大笑,惹得周圍的人都看我們。

在坐汽車的時候也是唱歌謠的良好時機。我會和虎子玩“Headshoulderskneesandtoes”,一邊唱一邊指身體上的不同部位,小虎子現(xiàn)在英語說得最“遛”的就是身體上的部位,這首歌就幫了不少忙。他還愛唱與這首歌曲調相同的“LondonBridgeisfallingdown”,邊用小手搭成小橋邊唱,樣子很可愛呢。

英文兒歌之所以受小孩子的喜愛,除了因為這些兒歌曲調簡單易記節(jié)奏感強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內容和小孩子的每日生活或他們所喜歡的事物息息相關。比如有涉及各種動物的,象小鴨子、大象、小老鼠、小羊羔等,各種交通工具,比如FIRETRUCK,AEROPLANE,TRICYCLE,TRAIN等等,小虎子最喜歡的就是“Herecomesthetrain”(火車快飛),這首歌也有中文版,我們常常是一會兒中文一會兒英文,自己跑來跑去假裝是火車,嘴里還“嗚,轟隆轟隆”地學火車的聲音,一會兒聲音大了表示火車近了,一會就漸漸地小了表示火車開走了,常常是玩得累了才停止。很多英文兒歌還需要配上很多動作,比如”Comeonandjoinintothegame”,“Ifyouarehappy”,“Fly,don’tbotherme”等,這就讓孩子邊游戲邊親身體驗不同形式的動作,感受不同的韻律,這樣孩子會有大量的視覺、聽覺和觸覺的感受。

有了英文童謠,我家虎子很容易且愉快地接受了與他母語完全不同的語言,有了一定的語感,他現(xiàn)在常常見到什么他不會用英語說的東西就問我:“媽媽,這個英語怎么說?。俊闭f明他知道,除了他每天講的漢語外,還有一種叫做“英語”的語言,讓他能通過這個語言,更好地看世界,了解世界。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從聽童謠開始學英語


從聽童謠開始學英語

幼兒英語如果開展?讀繪本、看動畫片、上興趣班這些因人而異,至少都是不錯的選擇。經過這段時間的整理,我覺得還非常有必要把英語童謠(兒歌)單獨列出來說說。

一、童謠不太能聽懂

把這一點列出來或許大家非常好笑,不過卻往往是實情。就以我自身情況為例,雖然我聽VOA之類的問題不大,但是碰到聽童謠,不得不找出歌詞對照,才知道到底唱的是什么。聯(lián)系上學時看過洪恩英語上面講解,提到聽《我心依舊(Myheartwillgoon)》最后一句:Myheartwillgoonandon時,你怎么聽都是goneandon,因為goon連讀成gone了。除了連讀,還有弱讀、爆破音、口語化單詞等等,因為比較專業(yè),我也不能說得很詳細??傊啾容^而言,因為聽歌曲比聽一般材料的難度大,越早接觸無疑是對孩子越好。

仔細想想,之所以大部分家長贊同幼兒學英語,主要還是聽說方面,以后成人很難超過孩子。成人學英語常常是啞巴英語,倒不一定就是教學方法、教材等等的問題,而是成人本身已經沒有幼兒那種呀呀學語的精神。對一個幼兒來說,他的大腦之前反正是空白的多,那他學會發(fā)一個音會感到非常興奮,覺得慢慢可以和其他人交流了。而成人一看heart不就是“心”嗎?我一次能記憶上百個單詞,十幾個句型,為啥我要花個一整天天練習[a:],還是發(fā)音不標準?成人畢竟不是幼兒,有學業(yè)、工作、婚姻的壓力,沒有心思從頭學嘴學舌。是成人學英語的心態(tài)讓成人學英語欲速而不達,從而總想著從語法、單詞入手先突破。此外,聽的能力又直接影響了說的能力,如果學習的人都聽不出兩個音的區(qū)別,那他怎么能發(fā)好呢?

二、童謠的韻律適合兒童心理

我們通常喜歡教幼兒一些兒歌幫助孩子們學習母語,因為兒歌的韻律、重復對孩子有很好的吸引力,甚至我們還喜歡說些繞口令來練習發(fā)音,比如:四是四,十是十,四十是四十,十四是十四。這些在英語童謠里同樣也有體現(xiàn)。比如《FiveLittleMonkeys(五只小猴子)》

Fivelittlemonkeysjumpingonthebed,

Onefelloffandbumpedhishead.

Mamacalledthedoctor,andthedoctorsaid,

"Nomoremonkeysjumpingonthebed!"

五只小猴子在床上跳來跳去,

一只掉下床,撞傷了腦袋。

媽媽叫醫(yī)生,醫(yī)生說:

其他猴子不要再在床上跳了。

Fourlittlemonkeysjumpingonthebed,

Onefelloffandbumpedhishead.

Mamacalledthedoctor,andthedoctorsaid,

"Nomoremonkeysjumpingonthebed!"

四只小猴子在床上跳來跳去,

一只掉下床,撞傷了腦袋。

媽媽叫醫(yī)生,醫(yī)生說:

其他猴子不要再在床上跳了。

Threelittlemonkeysjumpingonthebed,

Onefelloffandbumpedhishead.

Mamacalledthedoctor,andthedoctorsaid,

"Nomoremonkeysjumpingonthebed!"

三只小猴子在床上跳來跳去,

一只掉下床,撞傷了腦袋。

媽媽叫醫(yī)生,醫(yī)生說:

其他猴子不要再在床上跳了。

Twolittlemonkeysjumpingonthebed,

Onefelloffandbumpedhishead.

Mamacalledthedoctor,andthedoctorsaid,

"Nomoremonkeysjumpingonthebed!"

兩只小猴子在床上跳來跳去,

一只掉下床,撞傷了腦袋。

媽媽叫醫(yī)生,醫(yī)生說:

其他猴子不要再在床上跳了。

Onelittlemonkeysjumpingonthebed,

Hefelloffandbumpedhishead.

Mamacalledthedoctor,andthedoctorsaid,

"Nomoremonkeysjumpingonthebed!"

一只小猴子在床上跳來跳去,

它掉下床,撞傷了腦袋。

媽媽叫醫(yī)生,醫(yī)生說:

其他猴子不要再在床上跳了。

這首童謠不僅僅是每一句最后的單詞押韻,而且看起來是講五只小猴子,每一段的內容其實一樣,就是第一句的第一個單詞不同而已,幼兒通過這種不停的簡單重復和押韻,完成了最初的語言啟蒙。類似的還有:Abigblackbugbitabigblackbearandmadetheblackbearbleedblood.一只黑色大臭蟲咬了一只黑色大狗熊,把他咬出血了。試想如果孩子從小就能把這些說好,聽力和表達能力就要容易多了。

灰色童謠為何不能唱


北京的教育界人士開始對灰色童謠口誅筆伐了,諸如“祝你一路順風,半路失蹤!”、“頭頂白菜,腰纏海帶,你是衰神二代!”、“朝辭白帝彩云間,李白坐在馬桶間……”等等一律都在禁止之列。更有專家為禁絕行動激動不已:“這是民間文化從娃娃抓起的典型,北京民謠后繼有人,民間文化搶救工程有了試驗田……”云云。

所謂童謠,指的就是孩童間流行的歌謠,其實是很簡單的概念,何必一定要與民間文化扯上關系呢?至于“灰色”,肯定是成人美其名曰的,孩童的世界里并不存在這些具有特殊意義的“黃”、“黑”、“灰”的概念。其實,與其忙不迭地定性,教育者們倒不如花些時間來品評所謂的灰色童謠:“一路順風”之后來個“半路失蹤”,雖讓出行者悚然一驚但也著實無傷大雅;“頭頂白菜,腰纏海帶”之類,倘若放在作文里,絕對是對衣衫襤褸、不修邊幅者的精彩描寫;至于“李白坐在馬桶間”這樣的玩笑話固然俚俗,但是或許正能引導孩子參透詩仙醉態(tài)后的性格。這些童謠能夠在孩子中間流傳,就證明其是有生命力的;既然有生命力,粗暴的扼殺就顯得殘酷。

在阻擊了灰色童謠之后,北京的教育專家們開始硬生生地為孩子造童謠。比如有個孩子就用童謠告訴他媽媽北京的區(qū)縣劃分是“東西崇宣,朝海豐石,通順平懷密,房門大昌延”,孩子能夠把沒有美感、也不見得有什么文化意義的地理概念的組合背個滾瓜爛熟,真是太了不起了。還有“眼望對方面帶笑,跟人說話有禮貌。聽人講話要專心,東張西望可不好。求人幫助說聲‘請’,事后道謝別忘掉”之類的童謠,說教的色彩太濃重,這樣的道德教化倘若能讓孩子們在課后樂此不疲、爭相傳唱,那就真是咄咄怪事了。

客觀地講,教育兒童時,成人還是要更多地進行換位思考、逆勢思維。有時候不妨想一想,不讓孩子說唱他們喜歡的灰色童謠,與“壅其口”有何本質區(qū)別?不讓孩子穿“暴走鞋”,與“斫其足”有何分別?不讓孩子的天性得到張揚的空間,不就是在干“夭梅病梅”的壞事嗎?

兒童英語歌曲歌謠推薦


1.Two little blackbird

推薦理由:

這是一首適合3歲以下小寶寶的手指游戲兒歌,整首兒歌段落較少,曲調簡單,易于哼唱。標準地道的發(fā)音,能夠促進寶寶對英語的感知,激發(fā)寶寶學習英語的興趣。家長要帶領寶寶做相應的手指游戲,幫助寶寶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而且邊唱邊做也能促進寶寶的全腦發(fā)育。這個手指游戲的具體做法如下:

Two little blackbird (豎起大食指)

Sitting on a hill,

One named Jack,(一只手伸向前)

And one named Jill.(另一只手伸向前)

Fly away, Jack,(一只手放背后)

Fly away, Jill,(另一只手放在后)

Come back, Jack,(抽回一只手)

Come back, Jill.(抽回另一只手)

歌詞大意:

在山上有兩只黑色的小鳥,

一只叫杰克,一只叫吉爾。

杰克飛走了,吉爾飛走了,

杰克飛回來,吉爾飛回來。

2.clap your hands

試聽視頻:

推薦理由:

這是一首簡單的動作歌謠,節(jié)奏輕松簡單,歌詞重復出現(xiàn)。不斷重復的音律有助于寶寶更快的記憶,家長可以教寶寶做一些簡單的動作。比如:

Clap,clap,clap your hands,

as slowly as you can.

Clap,clap,clap your hands,

as slowly as you can. (一邊念一邊拍手,語速要慢)

Clap,clap,clap your hands,

as quickly as you can.(語速加快,拍手的速度也跟著加快)

這里的clap your hands可以依次改成shake your hands(擺手),

roll your hands(拳頭握起來平放在胸前,前后交替移動),

wiggle your fingers(十個手指一張一合),

pound your fists(握起拳頭互相輕輕敲打)等,以此來訓練寶寶的音樂節(jié)奏感。

歌詞:

Clap, clap, clap your hands, as slowly as you can.

Clap, clap, clap your hands,

as quickly as you can.

Shake, shake, shake your hands, as slowly as you can.

Shake, shake, shake your hands,

as quickly as you can.

Roll, roll, roll your hands, as slowly as you can.

Roll, roll, roll your hands,

as quickly as you can.

Wiggle, wiggle, wiggle your fingers, as slowly as you can.

Wiggle, wiggle, wiggle your fingers,

as quickly as you can.

Pound, pound, pound your fists, as slowly as you can.

Pound, pound, pound your fists,

as quickly as you can.

歌詞大意:

拍,拍,拍你的手,盡可能的慢。

拍,拍,拍你的手,盡可能的快。

搖,搖,搖你的手,盡可能的慢。

搖,搖,搖你的手,盡可能的快。

轉,轉,轉你的手,盡可能的慢。

轉,轉,轉你的手,盡可能的快。

擺動,擺動,擺動你的手指,盡可能的慢。

擺動,擺動,擺動你的手指,盡可能的快。

敲打,敲打,敲打你的拳頭,盡可能的慢。

敲打,敲打,敲打你的拳頭,盡可能的快。

和孩子唱英文歌學英語要注意什么


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是一種溝通工具是眾所周知的,英語其實也是一種藝術。想想來看,無論是從內容的表意、節(jié)奏的抑揚頓挫還是精神溝通層面來講,語言都和音樂有著不可否認的關聯(lián)性。

一位語言學家說過“學習外文就像攻堡壘,我們要從四面八方沖擊它”。必然,唱英文歌就是其中“戰(zhàn)略”之一啊。唱英文歌擴展孩子的詞匯量、建立孩子的英語韻律感、增強孩子的英語語言連貫性等等等,這些好處想必精通語感啟蒙的家長們都已爛熟于心了,可是作為家長或者老師到底要怎樣和孩子一起唱歌,和孩子唱歌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1、選擇能調動孩子各種已有技能的歌,以增加孩子們在唱歌過程中的自信度。拿我們最熟悉的“Head,shoulders, knees and Toes”為例,唱歌的同時孩子們能跟著老師摸不同的身體部位,帶領孩子摸身體部位的動作一是為了幫助孩子們學習各個身體部位的詞匯,同時,如果有的孩子英語水平還沒達到清清楚楚的唱出歌詞的階段,那么能跟著做簡單的動作,孩子會覺得我還不能唱但我能做,唱歌也不是那么難的事嘛!這樣孩子不會對唱英文歌有抵觸感,隨著他們對詞匯的熟悉度的增高,他們也會越來越自信!

2、準備歌曲相關的書或玩具。唱歌前看和書相關的書或玩與書相關的玩具,可以幫助孩子實現(xiàn)熟悉各種的某些關鍵詞,降低歌曲的難度;唱歌后看這些書或者玩這些玩具,能起到復習的作用。

3、練習你的 “唱功”--對歌曲的熟悉程度。家長有必要在想讓孩子唱歌之前自己先練習。即便你不懂英語,如果你每天都看一會英文節(jié)目的話,孩子就會覺得英語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樣;你不需要有多么甜美的嗓音,只要你能和孩子一起唱就行。

4、讀與歌曲配套的書或玩相關玩具。先和孩子一起看看書,或者有歌曲中提到的玩具,也可以給孩子準備出來在唱歌前玩。這些都會讓孩子在唱歌之前事先有個鋪墊,唱的過程就會容易很多,永遠記住,太困難的事情,孩子是不會喜歡做的。

5、尊重孩子的唱與不唱“時間表”。有的媽媽會問,如果事先準備了玩具,孩子就有可能不想唱直接玩上了。如果真是這樣,請尊重孩子的選擇,讓孩子先玩會兒,然后再唱,否則即便孩子在家長的強迫下唱了也沒有任何意義,很可能還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6、 遇到生詞的時候不要過多解釋。本來孩子對美妙的音樂很感興趣,孩子聽的正是興頭上呢,家長突然給停了,還要講這個詞什么意思那個詞什么意思,一下就可能沒了興致。這樣的歌可以多唱幾遍,編一些動作來解釋,不用擔心孩子覺得你的動作傻,任何動作都可能對他們有意義。老師課上帶孩子們唱歌的時候,經常是自己課前想好了動作,課上的時候就用了孩子們發(fā)明的動作。

7、多表揚孩子。無論孩子們唱的好與壞,都要對他們的參與給予表揚,同時對他們唱的好的部分要著重指出,具體的表揚有更強的激勵效應。

8、重復一首歌不是問題。如果孩子就喜歡聽一首英文歌,沒問題,那就滿足孩子的要求,其實看似他們是在做同樣一件事,但每次他們都可能聽出不同的效果來,小則多聽出來一個單詞,多則會聽出其中的韻律甚至是詞與詞之中的自然連讀。

9、泛聽很重要。有的媽媽跟我說,平時孩子課很多沒時間聽英文歌,其實孩子可以聽歌的時間是很多的,比如他們玩玩具的時候、洗澡的時候、甚至是拉粑粑的時候都可以。

興趣帶孩子學好英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我們都聽說過,也都明白其中的道理。不管學習什么,興趣永遠是最重要的。學習外語也不例外,孩子有了興趣,學習才見效率。

目前許多家長雙休日為孩子報學習班的首選是英語學習班,于是孩子們紛紛加入到學英語的行列中,學習英語的年齡呈現(xiàn)出越來越小的趨勢。孩子年齡越小,語言學習就越容易。家長讓孩子從小學英語,其出發(fā)點是好的,但由于許多家長不懂幼兒學習語言的特點,強制孩子認字母背單詞,結果是自己教得筋疲力盡、火冒三丈,孩子學得枯燥無味、沒有感覺。特別是在家長火冒三丈大聲訓斥孩子的時候,孩子會漸漸失去信心,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這種結果是最可怕的,因為它有可能影響孩子今后的學習態(tài)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殊不知“磨刀不誤打柴功”,興趣是幼兒進行一切活動的起點和動力,是幼兒最好的老師,《論語》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著名的教育學家福祿貝爾也曾說過“兒童就像饑渴的小苗需要水分和養(yǎng)料一樣,天然渴望在適宜的環(huán)境里自然而茁壯的成長,他們需要活動的認識,需要興趣得到喚起和培植,他們要主動的發(fā)展自己”。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一致認為,一個人如果對某一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便會自覺地去鉆研學習,并使其以專注的精力、忘我的精神從事這一活動。幼兒對英語有了興趣,便會覺得學習英語是一種樂趣而不是負擔,這便真正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教育目的,所以進行英語教育活動的最終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幼兒對英語的興趣是否被喚起。

心理學家認為:興趣具有動力作用,也就是說興趣可以轉化為激發(fā)人們進行某種活動的推動力。幼兒期的兒童,由于注意力等心理因素發(fā)展不夠成熟,他們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帶有明顯的情緒化傾向,當兒童對學習有濃厚興趣和好奇心時,便會產生情感上的需求。對孩子來說,英語學習是新的認知點,家長更應考慮孩子情感上的需求,采用生動活潑、有趣味的形式來吸引他們。

孩子學習英語,重要的是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家長要有意識地把英語學習和游戲結合起來,家長在教孩子學英語時,要不斷地變換形式,采用模仿小動物、敲榔頭、敲門、開火車、擊鼓傳花、聽故事、表演等來愉悅兒童學習的過程,使孩子學得興趣盎然。

俗話說合則情生趣有,不合則情失趣無。教孩子學習英語對父母來說既是一種耐心的培養(yǎng),更是智慧的挑戰(zhàn)。

希望我們的寶寶學英語能越學越聰明,越學越高興!

學齡前孩子學英語好嗎


英語是一種國際通用語,不懂英語,在信息交流方面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時研究還表明,學外語會促進智力的發(fā)展。美國耶魯大學的一位心理學家通過分析研究認為,講兩種語言的幼兒比僅會講一種語言的幼兒,在腦子的靈活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均有優(yōu)勢。語言刺激是促進大腦細胞生長發(fā)展的要素。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在這個時期對幼兒給予兩種語言的刺激,能促進幼兒大腦兩半球之間的協(xié)調,加強神經細胞之間的聯(lián)系。因此,幼兒期的英語訓練對孩子是大有益處的。

那么,幼兒什么時候學英語最好呢?不少專家認為,幼兒期,特別是6歲以前,是獲得外語的最佳期。

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幼兒知覺發(fā)展中,首先成熟的是形象思維能力。幼兒認漢字也好,認英文也好,實際上都是一種信息刺激的活動,他們把字形當成某一具體形像,像記糖果、玩具、人的相貌一樣記住它們。經過多次反復,這種特殊的“形象”就儲存到大腦中去了。因此幼兒學外語與成人學外語有很大差別。同時,6歲以前,幼兒對聲音的敏感度較高,且右腦控制發(fā)音器官的能力較強,聲帶、舌唇等運動神經的調節(jié)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這時練習說話,更容易掌握發(fā)音的技巧。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能力會逐步下降,給學外語帶來困難。

幼兒學英語還具有許多成人不具備的優(yōu)勢,例如,他們不擔心考試,可以在寬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沒有壓力地“玩”著學,即使講錯了,也不會遭到別人的譏笑。又如幼兒未來的時間很長,授課時并不急于增加詞匯量,因此他們有更多的機會來練習說講。再加上兒童都是天生的語言學家,如果他們學英語的積極性被激發(fā)出來,其潛力很快就會表現(xiàn)出來的。

要使幼兒的英語學習取得成效,關鍵是要有正確的教學方法。在幼兒英語學習中,我們反對“成人式”的英語教學,而主張以環(huán)境熏陶、無意識記憶為主的“橫式化”教學。如果把成人英語學習中的“讀課文,解釋詞義和句子,強化練習”的模式搬到幼兒的課堂上來,不僅不能提高教學效果,相反還會使幼兒厭惡英語,為將來學好英語設置障礙。教幼兒學英語,應當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讓幼兒如同學習母語(本民族的語言)一樣掌握英語。幼兒學英語主要以反復地說、認字母為主,由于幼兒手部肌肉尚未發(fā)育成熟,因此,并不要求幼兒去書寫。選擇什么樣的方法,要以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為依據(jù),比如幼兒期,兒童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分散,那么教師應善于運用多種方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游戲、歌曲、故事等等,讓幼兒融入其中,進而啟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此外,幼兒學英語還要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1.選擇一本好教材。我們所說的教材,既包括書報、畫冊,也包括錄音、錄像和電視節(jié)目。教材的形式和版本可以五花八門。選擇教材要慎重,種類不宜過多,最好是錄相或電視節(jié)目,然后按這本教材系統(tǒng)地學到底。

2.注意發(fā)音。幼兒學英語,家長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學習極為關注,并為孩子創(chuàng)設積極的英語會話氣氛,對孩子的學習是大有好處的。但有些父母的英語是“中國式”的,如果不加糾正地教給孩子,容易使孩子發(fā)音不準,到大時就難以糾正了。因此,父母教孩子要注意發(fā)音,如果自己說不準,應盡量讓孩子跟老師或電視學。

孩子學英語越早越好嗎?


鄰居家有個三歲的小女孩,媽媽是個老師,相對比較重視孩子的教育,不但教孩子從小認字還教孩子說英語。不時聽見她們"臉face魚fish"那樣演練,感覺很熟悉。就好象又回到了我們從小學英語的那套模式里——一個一個的單詞,從漢語到英語。

雖然孩子從很小就接觸,相對而言會及早成績斐然,可是到底是多繞了很迂回的一條道路不是?記得看過一些關于學外語的篇章,都并不贊成這樣的翻譯式教學。尤其是小孩子,說漢語就是漢語,英語就是英語,因為漢語是中式思維,英語是英式思維。

所以建議想讓孩子從小學英語的爸爸媽媽不妨給孩子提供一些英文兒歌和動畫的視聽環(huán)境,讓他除了有一個天然的漢語環(huán)境,還可以有一個人為的英語環(huán)境。

《哈佛女孩劉亦婷》一書里提到劉亦婷的學英語令我印象很深刻,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并沒有今天豐富的英語教學環(huán)境。媽媽也沒有刻意為之,只是劉亦婷從1歲八個月住在姥姥家開始收看央視每天18:30的學英語節(jié)目。小亦婷很喜歡看那個節(jié)目,堅持了下來,從一歲八個月到三歲。三歲以后跟著媽媽,沒有電視,就中斷了。

這個當時不可見的成果或說效應在劉亦婷入學后的學英語中終于顯現(xiàn)出來,因為在別的一些孩子面對英語頭疼不已的時候,劉亦婷卻對英語表示出了非常的興趣,并興致勃勃地對她媽媽說:媽媽,我一點不覺得學英語很難,我很喜歡學英語,我覺得它就像我的另一個母語一般。

這個從小看過一年多英語節(jié)目的孩子把英語當成了她的第二母語。

再說另外一個例子,央視十套的希望英語欄目有一期探討怎樣學英語效率高。嘉賓除了貨真價實的海歸洪晃還有兩個英語說得和母語一樣溜兒的女孩。我只記得其中一個女孩 ( 她是一個高中二年級生,不是大學生哦 ) 因為用英語與洪晃可以有很好的交流而成了忘年交。大家包括洪晃最初都以為她要么是ABC,要么是在國外待過,可是女孩說她從沒去過國外。

她的英語就是看純粹的英文電影、VCD學來的。有時一天可以連看八部外語片子。

這充分證明了給孩子提供一個英語的視聽環(huán)境對孩子學好英語有多么重要

相關推薦

  • 從聽童謠開始學英語 從聽童謠開始學英語 幼兒英語如果開展?讀繪本、看動畫片、上興趣班這些因人而異,至少都是不錯的選擇。經過這段時間的整理,我覺得還非常有必要把英語童謠(兒歌)單獨列出來說說。 一、童謠不太能聽懂 把這一點...
    2020-11-26 閱讀全文
  • 灰色童謠為何不能唱 北京的教育界人士開始對灰色童謠口誅筆伐了,諸如“祝你一路順風,半路失蹤!”、“頭頂白菜,腰纏海帶,你是衰神二代!”、“朝辭白帝彩云間,李白坐在馬桶間……”等等一律都在禁止之列。更有專家為禁絕行動激動不...
    2020-12-04 閱讀全文
  • 童謠傳唱主持稿收藏 在日新月異的現(xiàn)代社會中,需要使用主持稿的情境愈發(fā)增多,主持稿具有語言過度自然、大方,符合場景和現(xiàn)實情況的特點。那么,怎么去寫主持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主持兒童節(jié)目的主持稿(精選1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童謠傳唱主持稿 篇1男主持: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晚上好!歡迎您走進x...
    2024-12-08 閱讀全文
  • 兒童英語歌曲歌謠推薦 1.Twolittleblackbird 推薦理由: 這是一首適合3歲以下小寶寶的手指游戲兒歌,整首兒歌段落較少,曲調簡單,易于哼唱。標準地道的發(fā)音,能夠促進寶寶對英語的感知,激發(fā)寶寶學習英語的興趣。...
    2021-06-01 閱讀全文
  • 和孩子唱英文歌學英語要注意什么 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是一種溝通工具是眾所周知的,英語其實也是一種藝術。想想來看,無論是從內容的表意、節(jié)奏的抑揚頓挫還是精神溝通層面來講,語言都和音樂有著不可否認的關聯(lián)性。 一位語言學家說過“學習外文就...
    2021-06-07 閱讀全文

從聽童謠開始學英語 幼兒英語如果開展?讀繪本、看動畫片、上興趣班這些因人而異,至少都是不錯的選擇。經過這段時間的整理,我覺得還非常有必要把英語童謠(兒歌)單獨列出來說說。 一、童謠不太能聽懂 把這一點...

2020-11-26 閱讀全文

北京的教育界人士開始對灰色童謠口誅筆伐了,諸如“祝你一路順風,半路失蹤!”、“頭頂白菜,腰纏海帶,你是衰神二代!”、“朝辭白帝彩云間,李白坐在馬桶間……”等等一律都在禁止之列。更有專家為禁絕行動激動不...

2020-12-04 閱讀全文

在日新月異的現(xiàn)代社會中,需要使用主持稿的情境愈發(fā)增多,主持稿具有語言過度自然、大方,符合場景和現(xiàn)實情況的特點。那么,怎么去寫主持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主持兒童節(jié)目的主持稿(精選1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童謠傳唱主持稿 篇1男主持: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晚上好!歡迎您走進x...

2024-12-08 閱讀全文

1.Twolittleblackbird 推薦理由: 這是一首適合3歲以下小寶寶的手指游戲兒歌,整首兒歌段落較少,曲調簡單,易于哼唱。標準地道的發(fā)音,能夠促進寶寶對英語的感知,激發(fā)寶寶學習英語的興趣。...

2021-06-01 閱讀全文

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是一種溝通工具是眾所周知的,英語其實也是一種藝術。想想來看,無論是從內容的表意、節(jié)奏的抑揚頓挫還是精神溝通層面來講,語言都和音樂有著不可否認的關聯(lián)性。 一位語言學家說過“學習外文就...

2021-06-0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