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不文明用語的出現(xiàn)和消失
發(fā)布時間:2021-06-09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教育教學隨筆最近我們班的小朋友總是喜歡說一些不文明的話,比如:我去、牛逼、什么狗……還有一些小朋友一邊念念叨叨不文明的話一邊玩一些手指游戲什么“雞蛋鴨蛋手榴彈……王八蛋”。每一次我聽到這種話,就會制止他們,然后,好像效果并不是很大,于是我改變了策略。每一次聽到不文明的話,我都會眼睛先看過去,看一看是哪些人帶頭說的,然后,我把他(樂樂)叫了過來。“你為什么講這個話?”他說:“很好玩啊,大家都喜歡玩的?!蔽艺f:“那你知道這些話是不文明的話么?”他一臉的茫然。
小朋友們還不知道什么是文明的話、什么是不文明的話,在他們看來,只有不好玩、好玩、很好玩的區(qū)分吧。我又問他:“你這些都是和誰學的?”他說:“姐姐每天回家都誰說的,姐姐在小學。”就這樣,我知道了問題的根源,我就對他說:“姐姐的這些話是不文明的,乖乖的小朋友才不會這樣的,那么你是乖孩子么?”他說點了點頭。而后,我聯(lián)系了他的媽媽,和她交流了這些情況,她的媽媽也很配合工作,同意回家和姐姐談一談,和弟弟一起改掉壞習慣,學說文明的話。
就這樣,找到了根源,然后對癥下藥,不文明的話慢慢在班級里消失了。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教育隨筆:發(fā)現(xiàn)不開心的你
中班開學的第一個月,發(fā)現(xiàn)孩子們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變得更懂事,也更能干了,可是也有一些孩子不僅沒有進步,反而更加焦躁了。因為有新老師的加入,再加上這些孩子可能本來就有點兒開學綜合征,所以每天上學都悶悶不樂的,他們不哭也不鬧,但是他們就是不開心,一個人默默地縮在自己的位子上。
第一個發(fā)現(xiàn)的不開心寶寶是陳沫言,他每天早上都自己一個人默默地走進教室,不哭不鬧也不和老師打招呼,我和他講話他也沒有反應(yīng),發(fā)現(xiàn)這個情況以后,我就故意去逗逗他,問他是不是不開心,他一開始不肯說,后來才開始說自己想回家,我很老套的和他說:“小朋友們要上學就像爸爸媽媽要上班一樣的呀。”這些話以前已經(jīng)說過無數(shù)次了,可是這次卻還是發(fā)揮了神奇的效果,我仔細想了想真正發(fā)揮效果的應(yīng)該不是我說話的內(nèi)容,而是我發(fā)現(xiàn)了陳沫言在不開心,并且因此去安慰他,所以他感受到了老師對他的重視,就變得快樂起來了。接下來第二天早上他就和我打招呼了,我繼續(xù)和他玩,和他講話,他慢慢地恢復了以前上學的狀態(tài)。
發(fā)現(xiàn)第一個不開心寶寶以后,第二個第三個我也一個接一個的把他們找了出來。接著發(fā)現(xiàn)的是李雨萱,然后是于俊楠,最近發(fā)現(xiàn)的一個是張智熠。發(fā)現(xiàn)他們生活在不快樂中,我就故意去逗他們開心,撓撓癢癢,一起玩呼啦圈,讓他們知道老師很關(guān)心他們,比起哭鬧的孩子,他們更容易被忽視掉,我也很慶幸能發(fā)現(xiàn)他們的不快樂,幫助他們盡快的走出這種心靈的亞健康狀態(tài),對整個班級的精神狀態(tài)也是一個很好的調(diào)整,每一個孩子都喜歡老師,才會配合老師,才會讓中一班變得更好。
教育隨筆:不愛表現(xiàn)的孩子
教育隨筆:不愛表現(xiàn)的孩子
我班幼兒田田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他心里都明白,但是幾乎從來不主動舉手發(fā)言,即使老師請他,他也不愿意把自我明白的告訴大家,但是與小朋友在一起時,又說又笑,由此看來其實他并不是很不內(nèi)向。
遇到這樣的幼兒,經(jīng)過仔細分析,我實施了如下方法:首先搞好師幼關(guān)系,只有建立良好的師幼關(guān)系,使幼兒心目中產(chǎn)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做幼兒的知心朋友,構(gòu)成良好的教育基礎(chǔ),幼兒就會喜歡老師,并愿意與老師溝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在學習、生活中多關(guān)心、體貼孩子,孩子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那份愛、那份關(guān)懷,自然也會和教師溝通。
再是家園合作共同培養(yǎng),家長就應(yīng)用心配合老師,進一步訓練幼兒的說話潛力,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壓抑孩子天真的本性,給孩子創(chuàng)造表達表現(xiàn)的機會,提高幼兒主動表達的興趣。讓幼兒享受成功的快樂,塑造自信。
其次,正面引導幼兒,讓幼兒獲得自信心,讓幼兒在支持、鼓勵中去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相信更適宜。用自我的一顆愛心,一雙慧眼,及時發(fā)現(xiàn)像尹中玉這樣帶有某種自我抑制孩子的表現(xiàn)欲。幫忙他們樹立自信心,克服膽怯心理。例如老師說:“沒什么,試一試,錯了也沒關(guān)系?!比鐚τ變赫f:“你真棒,回答的真好?!薄澳闶沁@樣認為的。”孩子會有“老師支持我”、“我能行”的喜悅與自豪感,最終會主動的表達。還能夠用獎勵小紅花等方法激發(fā)孩子去表現(xiàn),再者孩子需要時也能夠給他一點提示。
教育隨筆:批評不要隨便出口
批評不要隨便出口
今天陽光燦爛,孩子們在戶外玩,一會兒陸秋彤跑過來說:孫老師,朱致遠打我!我一瞧,朱致遠撅著嘴,一臉的不高興。我走過去:朱致遠,注意點啊!顯然我的語氣有些不耐煩,因為朱致遠平時總愛招事。又過了一會兒,邵敏琪跑過來對我說:孫老師,朱致遠擰我。怎么又是朱致遠。我心里嘀咕著。當我看到他時,他只是低著頭,像是等待著我的批評。我捫心自問:我是否應(yīng)該采用另一種教育方式呢?于是,我輕輕叫過朱致遠:朱致遠,剛才怎么了?他理直氣壯地說:他們都搶我手里的玩具,我不給,他們就搶。我就不給!我看看他手里的玩具:呀,真好看,我也想跟你玩,好嗎?他高興地點點頭。我一邊和他玩,一邊自言自語:如果想跟你玩的小朋友都加入進來,咱們更開心了。朱致遠聽了我的話,很快就把剛才那幾個孩子找來一起玩了起來。聽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我為剛才的教育取得成功感到很欣慰,同時我也意識到:這又是一次良好的教育契機。于是,我對孩子們說:玩具好玩嗎?孩子們齊聲說:好玩。朱致遠有玩具讓大家玩,咱們謝謝他吧。于是,許多幼稚的聲音一起說:謝謝朱致遠朱致遠低下頭不好意思地笑了。
這件事讓我思考著自己平時的教育行為,我們每天可能都在處理類似的問題,但每次我都沒有認真想過:我平時的教育行為是否有問題?是否讓孩子接受?孩子是迫于老師的嚴厲接受的,還是心甘情愿接受的?朱致遠,你注意點?。∵@句常說的話不是批評卻暗含批評,暗中已經(jīng)將朱致遠放在犯錯誤的位置上。一時的效果換來的卻是孩子與老師的陌生感,這樣的教育不能深入孩子的內(nèi)心。我們確實要思考:批評不要隨便出口!
教育隨筆:我的牙長不出來了
教育隨筆:我的牙長不出來了
幼兒園大班的孩子,開始逐漸換牙。一天在戶外活動時,琳凡的一顆牙快要掉下來了,她用手一拔掉了下來,凱凱給他拿著,她自己去漱口。過了一會兒,一位小朋友著急地跑來說:“老師,琳凡的牙讓凱凱給弄丟了,張琪哭了?!蔽亿s忙走過去,孩子們正著急地滿地找牙呢,琳凡更是慌得不知所措。琳凡哭著說:“媽媽說了,上牙要往床低處扔,下牙要朝房頂上扔,這樣,牙才會長出來。瞧我這顆牙,就是因為弄丟了到現(xiàn)在還沒長出來。”說完,又哭了起來。我笑著正要解釋,凱凱遞過一顆牙,另一只手捂著自己的嘴。原來正巧他也有一顆牙正要脫落,一狠心拔下來要還給琳凡。
我告訴孩子,新牙長得慢不是因為弄丟了舊牙,原因有很多,如缺鈣呀、牙床較厚呀、營養(yǎng)不良呀等等。老師小時候也和你們一樣這么認為,老師當時也弄丟過牙,你們看,老師的牙不還是長得好好的嗎?聽了這話,琳凡和凱凱如釋重負地笑了。
后來,我進一步了解到,班里絕大多數(shù)小朋友都有這樣的錯誤認識,而這些都源于他們家長的錯誤觀念。我意識到,在保教過程中,不僅要根據(jù)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身心特點給予細心呵護,而且還要結(jié)合家長的認識水平,進行有針對性的溝通,提高家長的認識,家園配合,共同培養(yǎng)。
教育隨筆:發(fā)現(xiàn)冰
教育隨筆:發(fā)現(xiàn)冰
自冬至后,天氣越來越冷,孩子們的早操活動調(diào)整成了跑步。在今天的晨鍛煉時間,我班幾個孩子沒有跟隨大部隊跑步,而是聚集到了小二班空調(diào)底下。悅興奮地跑來拉著我說:“劉老師!劉老師!你過來看!”她指著空調(diào)下滿滿一桶水說。我以為她是要告訴我,桶里的水滿了,讓我去倒掉。我走了過去,看到有四五個孩子蹲在那,用手在水桶里攪來攪去。我驚訝的問:“你們不冷呀?怎么在這兒玩水?”
“劉老師,你快看,桶里有冰。”說話間,怡迅速將手伸進水桶,摸了摸,不一會兒就撈出了好大一塊冰,舉到了我面前,又伸出手摸了摸,“好冷呀!”原來孩子們發(fā)現(xiàn)了一些之前沒有過的現(xiàn)象。
“就像教室窗戶上的玻璃一樣!”銘看著怡手里的冰片說,說完她還特意跑到小二班教室窗戶邊摸了摸玻璃又跑回來。這時,邊上的諾也拿起了一塊兒冰,又因為太冷一下子縮回了手,冰唰的一下掉到了地上,碎了。一些小的冰塊慢慢的融化了,又過了一會幾塊比較大的冰也慢慢變小了。銘和清一起說道:“它變了,變成水了!”銘高興地笑了:“原來這是水做的玻璃呀!”說完,她和清不約而同的又將手伸進了桶里,不停地攪著、撈著。盡管小手凍得通紅,可咯咯的笑聲一直蕩漾在校園里。
冬天的冰雪就是孩子們最想往的一部童話,有智慧的家長都明白,讓孩子健康成長的方法就是讓他們享受大自然,雨露陽光、風霜冰雪都是恩賜。兒童的成長必然需要大自然的力量,他的精神生命也必須與天地萬物交融,直接從大自然中吸取養(yǎng)分。我想,今天這些把手伸到水里撈冰的孩子,她們是很真切和深刻地感受到了冬季,無論是視覺還是觸感上。雖然小手凍得通紅,可從孩子對細節(jié)的敏感度上,我能夠感覺到她們精神生命被冰激活了。
教育隨筆:“不語”的蘇蘇
教育隨筆:“不語”的蘇蘇
第一次,接觸蘇蘇的時候,是班主任老師點名的時候,傳統(tǒng)的做法是老師在上面點名,小朋友要逐一應(yīng)聲“到”。在其他小朋友都高聲喊“到”的時候,而蘇蘇只是報以微微一笑,原本以為他只是害羞,便沒有多注意。
第二次,接觸蘇蘇的時候,是在小朋友吃飯的時候,因為他吃得比較慢,我怕菜都涼了,就忍不住過去喂了他兩口,結(jié)果他卻吐了出來,問他還要不要吃,他只是一味的搖頭,開始只是以為他入園的不適應(yīng),就沒有過多的強求,但是又怕他會餓,等他菜湯喝完的時候,我說:“再多喝一碗菜湯,好嗎?”他只是點點頭,他吃完了,把飯碗放好,便端著小椅子坐好了,當時對蘇蘇的印象是這個小孩的性格比較內(nèi)向。
再后來的接觸中,因為沒有特別的事情發(fā)生,也沒過多的留意他,但在李老師的一次課堂上,又留意到他了,記得李老師當時上的是《一只小花狗》,小朋友都在很高興的學小狗叫時,只有蘇蘇一個人獨自的笑,細心的李老師把他叫上來,讓他也來學學小狗叫,他上來之后還是笑,一句話也不說,無論問他什么,他都不回答,后來李老師急了,說:“你哪怕說一個字,來說個‘好’字?!彼膊辉敢庹f?!澳悄惆炎鞆堥_說‘啊’?!彼蛷埓笞臁 Y(jié)果發(fā)現(xiàn)他舌尖跟舌頭底下多了個連接線,會不會是一種病而導致了他不想說話?難道他們的父母沒有發(fā)現(xiàn)這一情況嗎?等放學的時候我們和他媽媽進行了交流,原來他們家里人早就知道了這種情況,也帶他去看過醫(yī)生,但醫(yī)生說不礙事。那他為什么不愿意說話呢?難道只是在學校不愿說話嗎?他媽媽說:“在家里還是愿意說,而且還說得很好,很清楚?!迸??難道是在學校怕生,還沒有適應(yīng)?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對他更加關(guān)注了,當然我們也多了更多的猜測,不免為他擔心。
難道是因為內(nèi)心的自卑?曾經(jīng)在一本心理學書籍上看到,自卑屬于性格上的一個缺陷。自卑,即一種消極的心理,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能力作出偏低的評價,總覺得自己不如人,不愿與周圍人的接觸,更不愿意跟別人交流。而要消除這種自卑,就要對孩子多鼓勵少訓斥,還要幫助他們克服困難。讓孩子在實踐中品嘗到成功的快樂,并從成功中體會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有本領(lǐng)的,自己并不比別人差。這樣,就能增強自尊心,克服和消除自卑心理。
難道蘇蘇是這一種情況嗎?當時班里正好要舉行疊毛巾的活動,看看誰疊得又快又好。為了能讓蘇蘇參與活動中來并能取得良好的成績,我單獨指導了他一下,比賽的時候其他的小朋友積極性都很高,很踴躍,只有蘇蘇在那里笑,想舉手卻又不敢,我就主動把蘇蘇叫上來,帶動他的積極性,為了增強他的自信心,特地叫了二個平時動作比較慢的小朋友跟他一組比賽,可想而知,這一組他得了第一名,在班里的老師和小朋友都夸他很棒,他也笑得合不攏嘴,趁他高興之時,我對蘇蘇說:“你看小朋友都夸你真棒,你是不是該對小朋友說句‘謝謝’?”這時正笑得開心的他看看我,又不語了。只愿笑,而不愿開口,我又陷入了沉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難道根本不像她媽媽說得那樣在家里愿意說話?是他媽媽在有意掩飾嗎?帶著疑問觀察著他。看來經(jīng)過幾次的鍛煉,蘇蘇還是有進步的,至少他愿意和小朋友融入到一起,看著他玩得不亦樂乎的樣子,我突然靈機一動,悄悄地走近他身邊,這時我驚訝的發(fā)現(xiàn),他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還是愿意說話的呀,雖然當時我沒聽清楚他們在說什么?后來我問了和他一起玩的周磊,我說:“蘇蘇跟你玩得這么高興,你們在說什么悄悄話呢?”周磊不假思索的說:“我們在說變形金剛呢”。
突然,我腦子一閃,我怎么沒想到拿他興趣愛好作為話題呢?我又一次把蘇蘇叫到身邊,跟他聊聊男孩子喜歡的話題,變形金剛呀奧特曼之類的,可是蘇蘇還是不愿開口。
蘇蘇,是你不喜歡老師,不愿意跟老師說話嗎?還是你只愿跟爸爸媽媽和小朋友說呢?蘇蘇,老師該拿你怎么辦呢?
教育隨筆:遺失的美好
那天,又是一節(jié)美術(shù)課,依舊讓小朋友們涂色,我開始木然地發(fā)紙,那是已經(jīng)畫好的房子,讓他們把空白的地方涂好,這是多么簡單的事啊,可是他們卻都做不來,不是涂到外面去了就是沒有力氣,說句實話,幾個星期下來,我的耐性都被這群小家伙磨光了,我沒有了初來乍到時的和風細語,當他們抱怨說涂不好時,我丟下了一句狠話:“快點涂,別多話”,從他們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一絲無奈但更多的是抗拒,這時,王老師輕聲地說:“小朋友們,我們來給自己的房子刷墻壁,看看誰的房子最漂亮,好不好?”在我看來很幼稚的一句話,卻產(chǎn)生了讓我無法想象的效果,小朋友們低聲交流著自己房子的顏色,一個個都很賣力地涂著,抹著,仿佛白白的紙上真的就是屬于自己的房子!
當他們把涂好的房子交給我時,那一張張稚嫩的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嚷著“老師,我的房子刷得怎么樣”,我訕訕地笑著,有點不敢正視孩子無邪的目光,那一瞬間,我明白了自己粗暴得無理,我也知道了孩子的世界是需要“欺騙”的,童心對幼兒教師來說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可是我卻無意之中把它丟失了!記得有次上課我在搬桌子,放下來的時候發(fā)出了很大的聲響,我不以為然地準備走開,這時一個小朋友流露出很同情的眼神:“老師,桌子會很疼的,你輕點好不好?老師,你是不是生氣了,你不要打桌子嘛!”我很詫異,心里想著到底是小屁孩,桌子哪里會知道疼,但是我還是很快地對那個小朋友說“老師沒注意,對不起啊”,那個小朋友的表情我想至今都不會忘,他拉長了臉說:“老師,你不要和我說對不起,你應(yīng)該和桌子道歉,你把它弄疼了,它會哭的!”這次我更加詫異,但是也愈發(fā)感動,多么善良的孩子,多么可愛的孩子,連一個毫無生命的桌子也會心疼!也許我忘記了在孩子的眼里,桌子會哭,椅子會笑,連鉛筆都會跳舞,他們看到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我應(yīng)該從他們的視角去看問題看事情看物體!那天,我蹲下去,輕輕地摸著桌子的腿,說:“桌子,對不起!把你弄疼了吧,下次我再也不這樣了,請你原諒我好嗎?”那一刻,我看到了孩子欣慰的目光,同時,我也找到了十幾年前的自己,那時的我也是這般善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對周圍的一切我開始變得漠然,不要說毫無生命的桌子,就是對活生生的人我也缺乏起碼的關(guān)心!我要謝謝這幫孩子,是他們幫我找到了遺失的美好,讓我的心變得干凈透明!真的,謝謝他們呵!
教育隨筆:平等失敗
教育隨筆:平等失敗
午點過后,我們就開始了今天的美術(shù)活動。我照例向孩子們介紹了繪畫的內(nèi)容及繪畫的要求后,孩子們便開始畫了起來。我巡視了一圈卻發(fā)現(xiàn)剛才在認真聽講并且早已繪畫工具準備好的彤彤卻還沒有動筆,就對她說道:你可以先畫出簡單的輪廓,然后細節(jié)部分慢慢來添畫。等我再巡視一圈回來后,彤彤僅僅在畫上畫了一個小小的圓,恰好旁邊的小伙伴湊過來要看她的畫,她竟抗拒性的用身子和手遮擋起自己的畫來,見此我便俯下身子在她耳邊悄悄地說道:你能把要畫的東西聯(lián)想到形狀,那還可以把其他想畫的與你熟悉的東西聯(lián)系起來呢……這時彤彤的媽媽恰巧來接她回家了,邊讓彤彤回家繼續(xù)畫畫。
彤彤收拾好東西,便把她送到媽媽手中,還沒等我們開口,彤彤媽媽便不高興地對彤彤說到:“是不是又沒畫又不會畫,真笨,每次在家讓你畫個畫也這么困難......”這時候的彤彤不好意思地低下了,眼睛紅紅的。我趕緊回應(yīng)彤彤媽媽:“其實彤彤很懂事的,其他各方面能力都很強的,況且并不是每次都這樣。這次繪畫,她認真去聽了也動腦筋去想了,其實她自己是非常想畫好的。如果我們這樣會給孩子無形的壓力,他會更不敢動筆,結(jié)果必定是適得其反的,她需要我們給她稍長的時間而已?!甭犕晡业脑?,彤彤媽媽便說道:“可能真是我們平時對她要求太高了,其實彤彤很懂事的,好了回家慢慢再畫?!贝藭r的彤彤也放松了許多。
等自己靜下心來想想,其實對彤彤要求高期望高的不僅是她的親人,我們老師亦如此,因為在我們的習慣中新慧只是那個乖巧懂事討人歡喜的彤彤忽略了她也會有壓力,也有自己不是很擅長的東西,也有失敗的時候,我們只是平等了她的成功,而沒有平等她的失敗。其實,我們彤彤能保證事事都成功,更何況孩子呢?!在孩子的世界里,我們應(yīng)平等他們的成功與失敗,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忽略成功,而是讓孩子們在本該無憂無慮的童年里明白失敗是正常的,應(yīng)該坦然面對。
接下來,我盡力要去做的就是時常對自己說對可愛的孩子們說:寶貝們,老師知道你們都是特別勇敢堅強的小家伙們,每件事情我們盡力去做就可以了,沒有最完美的人只有更完美的人,讓我們快樂、用心且輕松地出發(fā),相信每個寶貝都可以成為那個更完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