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一幅不太美的畫
發(fā)布時間:2021-06-08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教育教學隨筆案例背景
在今天的區(qū)域游戲當中,孩子們顯得特別興奮,在巡回指導時,我突然發(fā)現(xiàn)平時不愛畫畫的涵涵居然選擇了美術(shù)區(qū),我感覺很好奇,平時的她總會吵著要玩娃娃家當媽媽,今天怎么會選擇畫畫呢,于是好奇心驅(qū)使我走向她。
案例描述
她正用黃色德蠟筆畫著什么,看起來像模像樣的。我心想:咦,平時老喜歡亂涂亂畫的涵涵今天怎么這么認真地畫畫呢?看來是開始喜歡畫畫了。于是我興奮地說:“涵涵,你今天真棒!好好畫!”她點了點頭,只見她照著我的范畫飛快地畫了起來。我想:這應該會是一幅不錯的作品,等她完成后可以展示出來,她的畫不會再和以前一樣畫的黑黑的,臟臟的一片了吧。想到這里我就放心的去看其他孩子了。等我轉(zhuǎn)完一圈回來一看,傻眼了,只見那張畫已經(jīng)面目全非,縱橫交錯的各色線彩涂滿了整張紙,剛才好好的一張畫面全給毀掉了。我非常生氣地問她:“涵涵,你怎么回事,剛才是一朵多美的花呀,怎么一下子變成了這樣,你為什麼畫這么多亂七八糟的線條?重新再畫一張吧!”只見她帶著一副很委屈的表情看了看我,瞧著她的神情,她似乎并不覺得畫面哪兒不好,她低低地的說:“老師,我的花是在雨天開起來的……”
我頓時一愣,于是我說:“啊!原來是這樣呀,老師錯怪你了,我們一起把她貼到黑板上和小朋友一起來欣賞好嗎?”
分析與評價
每個幼兒的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shù)領域的學習關鍵在于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fā)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fā)現(xiàn)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美。
《指南》中指出“幼兒稚嫩的筆觸、動作和語言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應對幼兒獨特的藝術(shù)表現(xiàn)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審美標準去評判幼兒,更不能為追求結(jié)果的“完美”而對幼兒進行千篇一律的訓練,以免扼殺其想象與創(chuàng)造的萌芽。”涵涵的畫雖然看起來不是很美觀,畫面也很亂,但卻充分發(fā)揮了她的想象力,在她的圖畫中加入了她的思想,因此,無論最后這幅畫成了什么樣子,都不失為一幅好畫,所以身為老師,我們更多的是要理解和鼓勵孩子,這樣她們的創(chuàng)造力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教育隨筆:不會畫畫的莎莎
教育隨筆:不會畫畫的莎莎
一次美術(shù)活動中,我給孩子們示范講解畫煙花的方法,孩子們專心聽著。示范結(jié)束后,我要求大家自己試一試,畫一畫。可莎莎一拿到紙,就叫了起來:“老師,我不會畫?!苯又桶鸭埥o了旁邊的小朋友。我走了過去,笑著說:“不會吧,我看你剛才聽的很仔細的,大膽點,試試看,老師再幫助。”她動手了,可還是沒有象其他孩子那樣肯自己獨立地去思考,總想依賴老師來幫助…
莎莎是個較乖巧的膽小女孩,入園以來早上送來時常會默默流眼淚,或有時直接讓老師喂飯,尋找情感寄托。但一般教師安撫一會兒情緒就好了,自己吃飯、如廁、穿脫衣服和鞋子都能獨立完成,自理能力較強。學習時也能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就是每次畫畫時,她總是會哭著喊到:“老師,我不會?!庇浀玫谝淮萎嫯嫊r,雖然只是畫簡單的泡泡,她也是不肯動筆,一直不斷地重復說:“老師,我不會?!北M管老師不斷地引導與示范,她仍然說不會,后來一旁的阿姨忍不住拿著她的手握筆幫她畫了許多泡泡。后來我跟家長溝通后知道,莎莎在家?guī)缀鯖]拿過筆涂鴉,所以導致對畫畫沒有信心,上學后也很少在家畫畫。正是因為缺少涂鴉的機會和家長成人們的鼓勵,莎莎對畫畫缺少信心,作為成人我們因多鼓勵與創(chuàng)造這樣的機會,讓莎莎多涂鴉,漸漸掌握一定繪畫技巧從而增加畫畫的信心?!?/p>
孩子專心、積極動腦、動手都是老師和家長所期盼的,這些都是一個人的良好學習習慣,它是一個人更好發(fā)展的前提條件,只有具備了這些良好的習慣,才能有利于激發(fā)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使孩子終生受益。因此,我們老師在關注孩子的差別的同時,更要細心的觀察到孩子的各種學習習慣,有針對性的、有目的通過多種方法,有效的引導孩子,慢慢地朝著良好習慣方向發(fā)展。
教育隨筆:不會畫畫的孩子
一次美術(shù)活動中,我給孩子們示范講解畫煙花的方法,孩子們專心聽著。示范結(jié)束后,我要求大家自己試一試,畫一畫。可莎莎一拿到紙,就叫了起來:“老師,我不會畫。”接著就把紙給了旁邊的小朋友。我走了過去,笑著說:“不會吧,我看你剛才聽的很仔細的,大膽點,試試看,老師再幫助。”她動手了,可還是沒有象其他孩子那樣肯自己獨立地去思考,總想依賴老師來幫助…
莎莎是個較乖巧的膽小女孩,入園以來早上送來時常會默默流眼淚,或有時直接讓老師喂飯,尋找情感寄托。但一般教師安撫一會兒情緒就好了,自己吃飯、如廁、穿脫衣服和鞋子都能獨立完成,自理能力較強。學習時也能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就是每次畫畫時,她總是會哭著喊到:“老師,我不會。”記得第一次畫畫時,雖然只是畫簡單的泡泡,她也是不肯動筆,一直不斷地重復說:“老師,我不會。”盡管老師不斷地引導與示范,她仍然說不會,后來一旁的阿姨忍不住拿著她的手握筆幫她畫了許多泡泡。后來我跟家長溝通后知道,莎莎在家?guī)缀鯖]拿過筆涂鴉,所以導致對畫畫沒有信心,上學后也很少在家畫畫。正是因為缺少涂鴉的機會和家長成人們的鼓勵,莎莎對畫畫缺少信心,作為成人我們因多鼓勵與創(chuàng)造這樣的機會,讓莎莎多涂鴉,漸漸掌握一定繪畫技巧從而增加畫畫的信心。
孩子專心、積極動腦、動手都是老師和家長所期盼的,這些都是一個人的良好學習習慣,它是一個人更好發(fā)展的前提條件,只有具備了這些良好的習慣,才能有利于激發(fā)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使孩子終生受益。因此,我們老師在關注孩子的差別的同時,更要細心的觀察到孩子的各種學習習慣,有針對性的、有目的通過多種方法,有效的引導孩子,慢慢地朝著良好習慣方向發(fā)展。
教育筆記:一幅畫的反思
今天一大早,在一聲聲的問候中迎來了我那些調(diào)皮可愛的孩子們。隨著問候聲,佳佳小朋友來到我身邊,給我兩張折疊的紙,“老師,這是我畫的小房子,送給你和陳老師,每人一幅?!蔽掖蜷_一看,是一只用鉛筆描了一下的小房子,沒有添畫任何顏色。我知道昨天小樂樂送給我畫了,所以她也要送畫給我。為了給她面子,我收下了并謝謝她,可她并不就此罷休,天真地問我:“老師,你喜歡嗎?”“喜歡啊。”“那我明天再給你畫?!蔽蚁肓艘幌?,還是說:“好的,不過要是能涂上點顏色就會更漂亮,老師會更喜歡的。”“好,我會的!”她一蹦一跳地去自己喜歡的娃娃家區(qū)域里玩了,這幅畫怎么處理呢?貼出來吧,要是有一些顏色會生動些。我想,還是把佳佳叫來,說:“如果房子有一些顏色會可愛些,漂亮些,要不你現(xiàn)在把這小房子涂上顏色吧?”她爽快地拿著畫去加工了。
后來佳佳用上次學習超輕粘土的方法用藍色和綠色超輕粘土搓成了長條,放在了小房子的上面,超輕粘土跟著房子的線條去變化,事實上這樣子既有了顏色又有了立體感,一下子把房子突出了,畫面充滿了立體感。把可愛的小房子高高低低的展現(xiàn)出來,讓人看了禁不住多看幾眼,我把這件作品放在了“小巧手”作品里。佳佳高興的笑了。
在孩子開始畫,只要她拿起筆來做,我就會鼓勵孩子,孩子的付出,孩子的作品,應該得到肯定,得到保護!孩子的內(nèi)心很脆弱,如果她的付出一直被視若無睹的話,變得內(nèi)向,少言,缺少自信孩子會深深地把自己包起來。在老師的指導下,佳佳裝飾了小房子,并受到肯定,對自己充滿了信心。
教育隨筆:不要心太軟
又是午睡時間了,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幫助下依次輪流小便,然后陸續(xù)到午睡室午睡了。周可昕小朋友也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安靜地上床睡覺,一會兒就進人了夢香,看著她熟睡的可愛笑臉,不僅使我想起了剛開學時的情景。
人園初,她爸爸就告訴我們,由于家人的寵愛,使她養(yǎng)成了一個不太好的習慣,就是每天睡覺必須吸著奶瓶入睡。第一次進寢室,由于好奇心,小朋友們都自愿上床了,她也跟著上了床并很快睡下了,可一會兒就爬起來叫道:“我要吃奶,我要吃奶”,沒達到目的就開始哭了,看著她那乞求的目光,我很想把奶瓶拿出來讓她喝一點(上午入園時,她放在小書包里背來的),可轉(zhuǎn)念一想,不行,要是今天讓她喝了,那明天、后天``````怎么辦?在家養(yǎng)成的壞習慣不能讓她在幼兒園再繼續(xù)下去,現(xiàn)在正是一個關健的轉(zhuǎn)折點,一定要狠一狠心幫助她改掉這個壞習慣。為了不影響其他小朋友午睡,我就抱著她到另一間房里,和她說一些其他事情分散他的注意力,并抱著她邊來回走動邊哼著小曲,很快地她就在我的肩上睡著了。后來的幾天,雖然每天午睡前她都會說:“我要吃奶,我要吃奶”,但一天比一天有好轉(zhuǎn),她不再哭鬧,只是嘴里說說,我就用各種方法引導她想一些別的事情,放學時及時與家長溝通,表揚并鼓勵她的進步。就這樣,經(jīng)過兩周的磨煉,她改掉了這個吃奶睡覺的壞習慣。
從這件事情上使我認識到:在處理有些事情時,不能心太軟。記得上學期也有一個吃奶瓶睡覺的小朋友,由于我沒能堅持“恨狠心”,使他在兩個月后離園時還吃著奶瓶睡覺。平時我總認為我們托班的孩子太小,應多給他們照顧,多為他們著想,他們提出的要求基本都能得到滿足,有時連批評他們都覺得不忍心。通過這件小事,證實了在工作中,一定要做到該批評時就批評,該“狠心”時就“狠心”,不過要注意方式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使小朋友在幼兒園這個大家庭里,在各方面得到發(fā)展和提高,使他們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教育隨筆:我想給夏天畫一個綠色的太陽
隨著溫度的不斷升高,大家感受到了夏天的到來。我們小班的孩子初步了解了夏季的特點,在一次繪畫活動畫“火辣辣的太陽”時,大部分小朋友畫出了大大的、圓圓的、紅紅的太陽,唯有碩碩小朋友畫的不跟大家的一樣,我好奇地問:“你的太陽為什么是綠色的呢?而且還很?。俊焙⒆拥幕卮鹱屛液荏@訝:”我不喜歡火辣辣的太陽,曬得難受,我想給夏天畫一個綠色的太陽,這樣大家就不會太熱了。”
他稚嫩的解說中蘊含著一些道理,獨特的美感值得欣賞,孩子的思維與成人的思維模式有著巨大的差異,我們應該蹲下來感受孩子的世界,不要以一貫的模式去框架幼兒,要保護好孩子的創(chuàng)造思維。于是我蹲下來對他說:“你的想法很有創(chuàng)意,但太陽公公他高興的時候喜歡穿紅色的衣服,它也有傷心和疲憊的時候你還能畫出什么樣的太陽呢?”在我的啟發(fā)下,這位小朋友又畫了一個藍色的太陽,他說太陽公公哭了。
我驚訝于孩子天真爛漫的創(chuàng)意,驚訝于孩子對色彩的感受。這幫孩子正在從涂鴉期逐漸向象征期過渡,我們應多多的給予肯定和鼓勵,激發(fā)其繪畫興趣,讓幼兒感受到繪畫是一種輕松愉快的游戲。
教育隨筆:一張畫的啟示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再不斷的學習與實踐中,我們發(fā)覺環(huán)境對孩子的重要影響。于是我們鼓勵幼兒人人參與到環(huán)境布置的行列中,鼓勵幼兒折啊、畫啊。更少不了的是對孩子折折畫畫作品的篩選。好的選用,不好的棄之。再全班幼兒的同心協(xié)力之后,幼兒與老師共同營造的環(huán)境成就了。孩子課余飯后,時常會聚到一起欣賞交流??删枚弥?,我發(fā)現(xiàn)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在墻邊交流的往往是一些發(fā)展比較好的孩子。起先還覺得是這些孩子能力好,善于交流。直到有一天,婷婷媽媽來找我說起婷婷的那張畫,她說:“前天還高興了一整天還把受表揚的事告訴了家里的每一個人??勺蛱旎貋韰s哭鼻子了。問她也不肯說……?!彼囊幌捊o了我巨大的正憾與感悟。
記得那一天,我們正開展主題活動“春天”再孩子暢談春天人們的一些活動后,孩子們便把春天人們?nèi)ミh足,去公園的情景畫下來。畫好后,孩子們把自己在春天的活動說開了。這是平時一向膽小的婷婷拿起了自己的畫,也自信的舉起了小手。雖然那張畫線條紊亂,可她卻講的津津有味“星期天我和爸爸去放風箏……”孩子能這樣勇敢的回答真是不容易。于是,我馬上表揚了她。他圓圓的小臉上泛起了深深的酒窩。之后,為了增強環(huán)境美感,我對孩子的作品進行了篩選。把一些漂亮生動的畫放到墻上展示。中選的孩子歡喜雀躍。他們大聲地想朋友介紹自己的經(jīng)歷和感受。此時的我卻絲毫沒有察覺到那些慢進孩子的心理。
婷婷媽媽的畫引起了我的思考。我的腦海里不斷重復著自己的言行,我也重新拿出了那張熟悉的畫。孩子的人物畫進步了不少。怎么回有那么多紊亂的線條呢?于是,我又一次走近了婷婷。當我指著紊亂的線條問她時,孩子起先不肯說,后來在我的鼓勵下,終于艱難的說出了“風箏線”三個字。這是我才恍然大悟,多么形象的事實??!卻被我誤解了。我向孩子道了謙,也把她的畫放入了展區(qū)。小臉蛋上又一次綻放了笑容。此后,我決心把每一寸墻都留給孩子們,讓他們獲得學習交流的機會,樹立信心。
孩子積極踴躍的行為受到了老師的表揚與肯定,而作品的落選這一事實又對孩子持以否定,給孩子的積極心理造成了負面影響。由此可見,尊重每一個孩子,多給孩子展示自己,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也就是多給自己了解孩子的機會。
一幅“美麗”的畫
今天區(qū)角活動,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區(qū)域,只見平時不太喜歡畫畫的雨桐居然選擇了畫畫,好奇心驅(qū)使我走到了他身邊,只見他正用紅色的蠟筆畫著一個個封閉的圓,邊畫邊說道:“這是小魚吹出來的泡泡。”看見我馬上請求道:“老師,你能幫我畫一條小魚嗎?”我趕緊說道:“好啊?!蔽揖驮谒嫷囊粋€個泡泡旁邊畫了一條小魚兒。他看著畫好的小魚:“老師,我還要許多泡泡和水里的小草呢?!蔽夜膭畹溃骸坝晖?,你今天真棒!”他高興地點點頭又開始畫了起來。我真為雨桐今天的表現(xiàn)高興。轉(zhuǎn)身去別的區(qū)域觀察。等我再次回來看雨桐時,傻眼了,只見那張畫已經(jīng)變得面目全非,縱橫交錯的黑線條涂滿了整張紙,剛才的畫面全給弄壞了,我有點生氣地問道:“你怎么畫成這樣啊?”他輕輕地說道:“大風來了,下起了大雨,魚兒都沉到海底看不見了。”我聽了趕緊說:“原來是這樣啊,老師錯怪你了?!?/p>
雨桐的畫雖然看起來不是很好,可以說是很亂,但作為小班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在畫面中也表現(xiàn)出了情感,發(fā)揮了想象力。因此,無論畫成什么樣子,都不失為一幅好畫,老師不應去責備,而應去觀察了解。幸虧老師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了解情況,才使得還幼小的心靈沒被傷害。
教育隨筆:干凈的桌子我不畫
教育隨筆:干凈的桌子我不畫
每天下午是我們班的特色線描畫,今天我們畫的是茶杯,他們已經(jīng)畫過好幾次茶杯了,所以不一會,就有一群小朋友把他們的畫送上來給我看,小杰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們的畫都有一個共同點,茶杯的輪廓都畫好了,可是里面的裝飾很粗糙,看得出來他們完全是趕任務的心態(tài),沒有耐下心來,一點一點地把自己的畫裝飾漂亮。所以我讓他們把自己的畫拿下去用我們學過的圖案繼續(xù)裝飾。
又過了一會,我發(fā)現(xiàn)小杰把自己的畫放在桌子上,而他的人蹲在地上不知在干嘛,我走過去一看,他正在他的小椅子上畫畫,原來干干凈凈的椅子面上,現(xiàn)在添上了黑色的記號筆痕跡,我看輪廓隱約猜測了一下,有點像小狗,看得我真是又好氣又好笑。這些小椅子還要給下一屆的小朋友坐的,誰會喜歡被畫得面目全非的椅子?。〔灰谧雷由?,椅子上,自己的身上,別人的身上亂畫,這些我們在剛剛畫畫的時候就強調(diào)過,老師的話你怎么就不聽呢?真想這樣大聲地責問他??墒遣恢醯?,我想到了我上學的時候,那時候我們也被老師明令禁止,不準在桌子上亂涂亂畫,可是每次換教室考試時,總是發(fā)現(xiàn)自己的桌子有被畫過的痕跡,有時候自己也會忍不住,畫上屬于自己的標記。無關乎對錯,只是覺得好玩??吹叫〗苓@局促不安的樣子,我突然覺得有點內(nèi)疚了,他沒有犯太大的錯誤,他只是覺得好玩。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老師的明令禁止仍對這種行為樂此不疲,我們又何必為難這么點的孩子呢。我想了一下,對他說,“你看,你把畫畫在小椅子上,怎么帶回家給爸爸媽媽看啊,我們把畫畫在白紙上帶回家給爸爸媽媽看,好不好?”“好”小杰看看著我的眼睛,點了點頭。
情況分析:今天的畫畫內(nèi)容比較簡單,小杰很快畫完了,但是他不能靜下心來,慢慢裝飾。老師又不給他紙,讓他畫別的他感興趣的東西,所以他覺得無聊了,無聊了就要找事情做,剛好手里有筆,所以他找到了可以讓他畫畫的材料—小椅子。
采取措施:我覺得這個事情,老師應該點到為止,每個人回憶起來,多多少少都在自己的小椅子或者小桌子上印上過屬于自己的獨有的印記。成長是錯誤的不斷嘗試,成長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結(jié)果,孩子需要這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