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案例分析:好聽的話

發(fā)布時間:2021-06-07 幼兒園案例分析 幼兒園中班案例分析 幼兒園游戲案例分析

令我有感觸的事件:

場景:分享交流

師:今天我去了玩具商店,剛開始有些不滿意!你們看了照片就知道了。(播放照片)

幼:營業(yè)員在玩。

師:就是呀,我走進玩具商店,營業(yè)員只顧自己玩,讓我有點不高興。怎么才能讓顧客滿意,高興起來呢?

幼:請問你要買什么玩具?

幼:請進,請進

師:這么多好聽的話,顧客聽了一定會很高興的。我還想再做一次顧客,你們來做營業(yè)員好嗎?

幼:請進,請進。

幼:請問你要買什么玩具?

師:我想買一個機器小人。

幼:給你。

幼:一塊錢。

師:營業(yè)員除了可以說這些好聽的話,還能說什么話呢?下一次游戲的時候你可以試一試。

我的分析:

今天我的游戲觀察要點是:營業(yè)員是否有接待顧客的意識。

我們知道小班幼兒主要處于平行游戲階段,滿足于操縱、擺弄物品。而小班下期幼兒又處于從平行游戲到合作游戲的過渡階段。在裝扮活動中開始以對應性的角色表現出玩伴之間的簡單合作行為。因此,商店、超市、理發(fā)店等與幼兒最熟悉的生活經驗相關主題的產生,為這個過渡階段提供了適宜的游戲場所和機會。

其實,當玩具商店的主題產生后,我們已經通過游戲和分享明確了營業(yè)員應該接待顧客。但是,小班幼兒的言行有著較大的反復性和不確定性。加之,今天商店里的顧客不多,于是最具吸引力的玩具使營業(yè)員忘記了自己的角色身份。分享交流中,我以情景再現、情景模擬的回應方式,來加強游戲行為與角色原型的行為、職責的一致性程度。

我的調整:

分享交流的最后我提出了:“營業(yè)員除了可以說這些好聽的話,還能說什么話呢?下一次游戲的時候你可以試一試?!边@一話題,就可以作為我下次游戲的觀察重點,以使本次分享交流的熱點在下次的游戲中得以更好地延續(xù)。這也更有利于幼兒游戲水平的發(fā)展和提升。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小編推薦

幼兒園案例分析:拼圖


拼圖

觀察實錄:

幼兒一進區(qū),就選擇了新投放的拼圖開始拼起來。剛開始一玩,幼兒就把有關聯的圖片一下拼了出來,剩下的圖片不由使個別幼兒皺起眉頭來,左試試,右比比都不對,急得他們直抓頭。這時在一旁觀察的澤澤興奮得叫起來:"這塊應該放在這,你看這不是嗎!"邊說澤澤邊把一塊拼圖放在了合適的地方。小羽進區(qū)后還是選擇了大型拼圖,他很迅速的從很多小拼圖中找出了邊緣上的拼圖拼搭起來,拼完后,小宇拿起了其他拼圖想了半天也沒有找到要放到的合適的地方,于是他翻到卡片后面,看看標記,很快找到了對應的地方。當收區(qū)音樂響起來的時候,小羽看了看沒有拼擺完的拼圖,有些不舍的方回了原處。

觀察分析:

對于簡單的四拼、十拼的興趣已經淡化,比較喜歡數量較多,有困難的拼圖,但在拼圖過程中,幼兒都沒有長久的堅持完成拼圖活動,拼幾下就放棄了的種種現象表明教師在投放區(qū)域材料時對于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經驗水平了解還不透徹,目標過高,導致幼兒跳起來也沒有摘到蘋果,從而使幼兒失去了對拼圖的興趣。由此問題,我們改變了材料,投放了難度較小的拼圖并對已投放的拼圖增添標記的方法,降低了拼圖的難度,使不同能力的幼兒都得到了發(fā)展:中等能力的幼兒通過觀察,操作,互相交流完成了拼圖過程;能力強的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完成一部分拼圖內容后,又根據拼圖標記拼擺了一半多,這說明兩種方法達到的效果都不錯。

教育策略與效果:

1、根據幼兒的興趣和能力,從兩方面入手添加區(qū)域材料,〈1〉投放新的拼圖材料,分塊數量在20件左右,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能力水平?!?〉在大型數量的拼圖上作相應的標記符號,引導幼兒觀察,判斷,并根據中班幼兒年齡和已有水平,在拼圖小卡上標記數量或圖形符號,使幼兒能夠采用接龍的方式進行拼圖,使能力不同的幼兒都可以得到發(fā)展。

2、在區(qū)域活動時,可以有目的的對益智區(qū)玩拼圖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幫助其學習觀察和分析兩拼圖之間聯系的方法,能根據事物之間的顏色,圖案等進行判斷,使其學會學習。

幼兒園案例分析:吃飯


吃飯

觀察實錄:

今天,我們吃的是面條。小磊小朋友也不著急著吃,先東張西望了一會兒,用筷子夾起面條湯,放在嘴邊吹一吹放入嘴中。他喝了無數口湯可是就是不吃面條。我這是走過去,對他輕輕地說:"我們要使勁吃飯,回家可沒有以前那么多好吃的了,吃的多身體好,長的高的。"聽完后,他說:"媽媽說了我好好吃飯會長很高很高的。"我說:"對!我們小磊小朋友可棒了,現在都自己吃飯了!"聽完,他開始用筷子挑起一根面條放入嘴中。這時,我拿起碗夾了一大口面條放入他嘴中,他大口大口的吃起來,不再東張西望,一直盯著我的筷子什么時候往他嘴里放。喂了幾口他說:"我要自己吃。"我便表揚了他,他很高興,不一會兒一碗面條就吃完了。拿著碗來到我面前大聲說:"老師,我都吃完了。"我表揚了他,發(fā)給他一朵小紅花,并且要求他以后爭取在家里也這樣。他點點頭,非常高興,不時拿著小紅花給別的小朋友看,一副很自豪的表情。

觀察分析記錄:

從今天觀察的情況看來,小磊小朋友在家里長久養(yǎng)成了一種"飯來張口"的習慣,他并不是很挑食,只是懶得自己吃飯。他吃飯時對他人存在著依賴性,這與他長期由父母喂養(yǎng)要一定關系。但是在今天老師的喂飯過程中,他是比較有目的性的在吃飯,并且主動要求自己吃飯,這比過去有很大的進步。當老師表揚他時候,他非常高興,說明獎勵對他很有幫助,今后要多多對他進行鼓勵。

觀察采取措施:

繼續(xù)采取第一階段的措施方法,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反饋,掌握明明小朋友在家的吃飯情況。獎勵對他很有幫助,今后要多多對他進行鼓勵。

幼兒園案例分析:全班幼兒


全班幼兒

觀察資料:

晨間活動時,孩子們又向往日一樣三三兩兩的進行自己喜愛的活動。等到大部分孩子都來了后,我說:"小朋友,我們準備走圈圈了"同時,錄音機里放了運動員進行曲的音樂只見孩子們很快的到了走線的開始處我走在了前面,一開始,還聽到了后面有孩子們推擠或說話的聲音,很快,就很有序的跟在了后面構成了一個圈,我們手拉手,圍著圓圈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時而左跑,時而右跑,時而向中集中,時而變回圓圈孩子們開心極了。之后,我們進行談話活動,這天我們的題目是開心的事我先說了起來,之后讓孩子們挨著坐的順序起來說,觀察了這天分享愉快經驗后,我讓孩子們互相找朋友擁抱,但有個要求,多找?guī)状?,多和同伴們擁抱,而且還要說:"我喜歡你"孩子們很快的與同伴擁抱起來,一開始,有的小朋友還很小聲的說,但很快的就大方起來許多孩子在擁抱同伴的同時也主動與我擁抱,連平時經常挨批評的唐一還一次又一次的主動過來與我擁抱,一次又一次的在我耳邊輕輕說:"楊老師,我喜歡你"這是些多么可愛的孩子呀!

觀察反思:

作為老師,我們要樂于觀察孩子,要善于發(fā)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要老是以一種老眼光看待孩子的表此刻每一天,我都看到孩子們給我的驚喜,他們每一天都在成長,都在進步在這天的活動中,每一個說的孩子都那么認真,主動的說,沒有往時的吵鬧,每一個聽的孩子也都那么專注,就連平時老是喜歡搶玩的唐一都學著尊重同伴,雖然想玩,但還是默默的站在后面看著等待,這難道不值得我為他的表現鼓掌喝彩么!這給了孩子們一個表達愛的機會,向同伴、向老師表達自己的愛。

幼兒園案例分析:幼兒交往


幼兒交往

案例描述

1、晨間,老師發(fā)畫冊給幼兒講故事,朋朋根本沒有翻書,把書卷起來當話筒玩,惹得旁邊幾個孩子也跟他模仿,偶爾翻到走迷宮的那一頁,指指畫畫。該收書了,他把書交給小桌長陽陽,突然抬腳踢了陽陽的胳膊。陽陽疼得哭起來,我責問他“為什么踢陽陽”他卻回答說:“我踢老虎的!”書上走迷宮那一頁的確有老虎,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2、一天早上,朋朋看到王浩搭出一列新火車,他想要,上去就搶,王浩生氣地叫喊、哭起來,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不對,趕緊說“對不起”?;疖嚹迷谑稚喜耪髑笕思业囊庖姡骸敖杞o我,好不好”在他搭積木時,連續(xù)三、四次出現這樣的行為。

3、班上找好朋友玩袋鼠媽媽的游戲,沒有一個人愿意和他做朋友,平時有玩具也不愿意和他一齊玩。

分析診斷

朋朋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不懂交往規(guī)則,有打人、搶東西之類的攻擊性行為,不被同伴接納。我們透過家訪、對孩子的觀察分析,了解到孩子存在交往問題的原因:

1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

朋朋爸爸在外打工,他跟奶奶和媽媽在家生活。爸爸偶爾回家后教育孩子時,也是非打即罵,朋朋十分怕爸爸。奶奶很重視對他的教育,教這教那,但管不住,有時急了也動手打他。這樣,到幼兒園后,老師給他講道理、說服教育,很難發(fā)揮作用。不少心理學家的研究認為,兒童早期的同伴交往行為,幾乎都是來自于更早些時候與父母的交往。

2不懂交往的規(guī)則

向別人借東西要主動協商請求,征得別人同意后方可借用。朋朋不懂這樣的交往規(guī)則,不懂協商也不會協商。

3自制力差,認知與行為脫節(jié)

朋朋情緒沖動,調皮好動,容易產生一些破壞性、攻擊性的行為,自制力差。當同伴生氣、憤怒時,他才意識到行為的不對,連聲說對不起,卻不把東西還給人家以改正自己的行為,發(fā)生認知和行為脫節(jié)的現象。

4缺少交往的機會

此刻大多數孩子是獨生子女,缺少玩伴,加之朋朋的一些負面行為,不被同伴接納,缺少互動的機會,更加不能獲得交往的經驗,增強這方面的潛力。

指導方法

1、與家長溝通,改變不良的教育方式。

這天幼兒園活動安排畫熱帶魚,朋朋奶奶看到先來的小朋友在畫畫,便催促朋朋快點畫。朋朋東看看西瞧瞧并沒有動手,奶奶有點急了,舉起手要打朋朋,朋朋嚇哭了。我趕緊走上前拉住她奶奶,對朋朋說:

“趕快畫好了我們去玩球?!迸笈笠贿叧槠贿叜?。奶奶看孩子畫好了才放心。我與她談心,告訴她孩子的不良表現,可能就是他們平時教育方式不正確,嚴格要求不必須非要動手打,奶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后悔不已。我對她說“如果你當著那么多孩子打朋朋,他多沒面子,你要多了解孩子,多想好方法教育他?!?/p>

2、利用同伴及班群眾的力量對朋朋實施影響。透過教師引導、同伴約束、家長說服幫忙等,強化朋朋認識到“不能打人”,控制不良行為。

這天第一節(jié)群眾活動,老師讓小朋友把豎排由豎排調為四橫排。陽陽和欣怡很快搬到前排坐下來,朋朋本來應坐在她們中間,他把椅子搬過去,向我報告說不好坐了。我要求她們讓開空檔,給朋朋坐。她們怎樣也不肯,都說朋朋打人??磥硭麄儗ε笈筮€有成見,有所戒備,我借機教育朋朋說:

“你還打人嗎”

“不打了!”朋朋直搖頭。

“他不打人,你們給他一次機會!”陽陽和欣怡還是不做聲。

“這天旱上,朋朋還幫忙發(fā)接送卡的,給他一次機會吧!”我及時舉例讓她們看到朋朋的閃光點。

“如果你再打人,他們真的不讓你坐前面了!”我再次提醒他。

朋朋最后坐在了第一排。他也比較爭氣,整個數學活動,一向坐得端正,認真聽講,一點都不要老師提醒,還主動舉手到黑板前做作業(yè),我特地給他機會,他果真做對了,我?guī)ьI小朋友送掌聲表揚他。朋朋激動得臉都紅了。

教師的表揚或批評,教師對兒童所表現出來的信任程度,會影響兒童在同伴中的地位和受歡迎程度。當同伴排斥孩子時,教師及時幫忙,引導他們看到朋朋的閃光點,讓孩子處在理解、寬容和諧的同伴關系中;教師創(chuàng)造并抓住教學契機,給朋朋表現的機會,使大家看到他的進步,用語言表揚或掌聲鼓勵孩子,增強自信心,利用班群眾的力量激勵孩子的學習,樹立他的威信,讓其他孩子愿意和他交往,同樣受到感染和鼓舞。

3、順勢利導,在實際活動中指導孩子進行正確有效的交往。

(1)強化認識,預防為先,規(guī)則約束,適時引導。

給幼兒帶給充足的游戲活動材料,盡量避免爭搶之類的破壞性行為。為了防止幼兒的爭搶,我給班上增加了幾箱積木,搭積木之前我先強調,大家一齊玩,誰搶就取消他的游戲資格。

一天早上,小朋友又一齊搭積木,搭出各種各樣好玩的車子。朋朋走在活動室里轉來轉去,盯著人家的東西看,我問他想不想借輛玩一玩他回答說“想!”我趁他動手搶之前提醒:“先問人家好不好別人同意了,才能拿。玩好還給人家,要說謝謝!”

我先帶朋朋向練練借一輛吊車,指導他說:“把你的吊車借我玩一下好嗎我玩一會兒就還給你!”練練愉快地說“好的!”我又讓朋朋說“謝謝!”

朋朋很開心地玩了一會兒。為了鞏固練習交往,我推薦他把車子還給練練,再去向陽陽借賽車,他更開心了,借到之后還和陽陽兩人一塊玩。

活動之前,明確交代規(guī)則,進行約束?;顒又卸床旌⒆拥男臋C表現,在孩子產生不良行為前,適時引導,學習商量征求別人意見,在借玩具、搭積木等實際活動情境中練習,鞏固交往行為,體驗成功,積累交往經驗。

(2)利用相關性促進幼兒的學習、交往。

在日常生活、學習和游戲活動中潛力較強,表現主動、用心,受到多數同伴的接納、喜愛,在同伴中享有較高的地位。孩子的學習和交往相互關聯、相互影響。成功的學習、交往相互促進。我們利用這種相關性,如朋朋當小老師指導伙伴訂正作業(yè),一方面促進學習進步,另一方面增強交往潛力。

(3)利用孩子喜愛的游戲、操作活動培養(yǎng)自制力,促進交往合作。

朋朋十分喜歡游戲和操作活動,發(fā)放材料時我們經常要求他堅持一分鐘,在活動中鼓勵他耐心完成作業(yè),培養(yǎng)自制力。在主角游戲表演游戲中扮演喜愛的人物、動物,豐富語言表達,加強交往合作。

指導效果

經過我們幾位老師和家長的不懈努力,兩個多月之后,朋朋有了明顯的進步。

當他看到小朋友打鬧時,他會說:“打人家,眼睛會紅!(意思是會把人家眼睛打傷)把人家打傷了,要送人家去醫(yī)院!”“打人要被110抓去?!毙∨笥训搅耍鲃尤シ銎饋?,幫忙檫眼淚,安慰伙伴。在一日活動中基本沒有攻擊人的現象。

朋朋在活動中更加專注,學習進步明顯,好幾次做數學作業(yè),完成速度都在班級前幾名,手工作品多次參加展出。

他會與老師小朋友商量、征求意見“老師,我也想搭積木。”、“分給我一些積木好嗎”、“我和你一齊玩呼啦圈好嗎”等等。

他主動要求當值日生,發(fā)放接送卡,整理玩具圖書等,小朋友們越來越喜歡和他一齊玩。

反思

1、本研究主要關注幼兒的交往表現。我們的預期目標是存在交往問題的孩子能盡快趨于正常,到中班基本能和其他幼兒一樣遵守常見的規(guī)則,妥善解決問題,與同伴友好交往。目前,朋朋也喜歡表現自己,能夠幫忙別人,期望受到關注、肯定和夸獎,小朋友不再排斥他。但他在群眾生活中規(guī)則意識還要增強,有時還需要老師的提醒和督促,處于他助到自助的過渡期。我們認識到對孩子的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個過程,他的點滴進步都讓我們對他充滿期盼和信心。同時,需要我們用更多的愛心、耐心以及高度負責的精神去幫忙和等待。

2、朋朋的不良行為還有反復的現象。偶爾有拉別人衣服、摸辮子等騷擾行為。假期返校剛開始的時候,表現更為明顯。我們還發(fā)現孩子身上有傷痕,及時與孩子談話,了解到家長有時還有暴力或體罰的過激行為,導致朋朋產生了逆反心理,表現出對立情緒。我們與家長做了深入細致的交流,指導他們統(tǒng)一所有家庭成員的教育觀念,保證幼兒園有效的做法向家庭延伸,同時要求家長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一對一的優(yōu)勢,更有效的指導幫忙孩子。

3、朋朋和大多數孩子一樣活潑好動,他在玩玩具、玩沙、搭積木、做游戲、玩打擊樂器等活動中個性專注,我們有針對性的安排,讓他參加到喜愛的活動中,少有空閑去攻擊別人,減少破壞的機會。

4、交往潛力與孩子很多方面的發(fā)展都有關聯,朋朋在拍球、畫畫方面動手潛力較差,缺少興趣,堅持時間不長。我們和家長共同努力,發(fā)展動作協調性,培養(yǎng)自制力。和孩子一齊看書,引導他觀察,給孩子講故事,指導他回憶,持續(xù)一段時間的安靜,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孩子生理心理素質的整體提高。

5、對朋朋的關注和指導,我們很重視,但并不表現出刻意地去做,而是滲透在一日活動的環(huán)節(jié)中。不在同伴面前過分強調他的缺點,也不讓他自己和同伴感覺到特殊,適時當眾表揚進步,增強信心,樹立威信。關注幫忙但不包辦,逐步放手,讓他走向獨立,納入普通正常發(fā)展的軌道。

6、如今的朋朋已上中班,我們還將利用專門性的社會活動《我是班級小主人》、《我們都是好朋友》,加強對孩子的交往教育。

幼兒園案例分析:分類統(tǒng)計


案例描述:

1、觀察不同的文具,嘗試按文具的用途不同進行分類。

(1)師:孩子們,再過一段時間,你們就是一名能干的小學生了,感覺怎么樣?激發(fā)幼兒對將要成為一名小學生的自豪感。

(2)師: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艘恍W習中經常用到的文具,大家一起來看看都有些什么。

(3)師:現在這些文具都混在一起了,如果我們來給它們分分類,可以怎么分?

請幼兒接單介紹自己的想法。

(4)請幼兒按分類盤上的標記將幾種文具分類。

2、觀察、發(fā)現每種文具的不同特征。

(1)師:現在每個盤子里只有一種文具了。它們都是一樣嗎?仔細看看,和身邊的小伙伴說一說它們哪兒不一樣?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發(fā)現。

師:誰來和大家介紹一下,你們發(fā)現有哪些地方不一樣?

(3)師生共同小結文具的不同特征。

3、學習兩個兩個點數或五個五個點數。

(1)師:請小朋友先拿一個盒子,然后從框里取出10個不一樣的文具,看誰取得又快又準。

(2)請幼兒介紹自己拿取的方法。師:誰來和大家說說,你是怎么取的?請2-3名孩子分別演示自己的方法。教師根據幼兒的介紹引導幼兒練習用兩個兩個拿取或五個五個拿取的方法,準確地取出10個不同的文具,并進行互相驗證。

(3)小結:數物體數量時可以一個一個地數,也可以兩個兩個地數或五個五個地數。

4、嘗試按照文具的不同特征進行分類和統(tǒng)計。

(1)師:現在每個小朋友框里的文具都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按照特征來給他們分類,可以怎樣分呢?大家動手來試一試,并數數分別有幾個。

鼓勵幼兒嘗試按不同的分法進行操作和計數,練習用兩個兩個數的方法進行計數。

(2)鼓勵幼兒和本組或其他組小伙伴交換文具再分一分,繼續(xù)練習按不同文具的不同特征進行分類和統(tǒng)計。

5、整理文具結束活動。

分析與反思:

該活動設計緊扣活動目標,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按標記分類(簡單的分類,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信心)——學習點數的方法(哪種數法更快,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按特征二次分類(結合數數嘗試多種分法增加難度激發(fā)幼兒探究欲望)——交換文具分類(增加并保持幼兒操作的興趣)。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滿足幼兒操作興趣的同時,獲得了知識經驗,充分體現“玩中學,學中玩”這一教育理念。

相關推薦

  • 幼兒案例分析 案例:我們同行之間經常在一起研討,小班的孩子在剛入園的這段時間,除了“對付”孩子們的哭,緩解焦慮心理以外,還得時常關注有尿褲子、拉褲子現象,而且比較嚴重,雖然我們老師們每時每刻都囑咐他們,隨時隨地都可...
    2021-05-03 閱讀全文
  • 幼兒園案例分析:拼圖 拼圖 觀察實錄: 幼兒一進區(qū),就選擇了新投放的拼圖開始拼起來。剛開始一玩,幼兒就把有關聯的圖片一下拼了出來,剩下的圖片不由使個別幼兒皺起眉頭來,左試試,右比比都不對,急得他們直抓頭。這時在一旁觀察的澤...
    2021-05-26 閱讀全文
  • 幼兒園案例分析:吃飯 吃飯 觀察實錄: 今天,我們吃的是面條。小磊小朋友也不著急著吃,先東張西望了一會兒,用筷子夾起面條湯,放在嘴邊吹一吹放入嘴中。他喝了無數口湯可是就是不吃面條。我這是走過去,對他輕輕地說:"我們要使勁吃...
    2021-05-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案例分析:幼兒交往 幼兒交往 案例描述 1、晨間,老師發(fā)畫冊給幼兒講故事,朋朋根本沒有翻書,把書卷起來當話筒玩,惹得旁邊幾個孩子也跟他模仿,偶爾翻到走迷宮的那一頁,指指畫畫。該收書了,他把書交給小桌長陽陽,突然抬腳踢了陽...
    2021-05-17 閱讀全文
  • 幼兒園案例分析:全班幼兒 全班幼兒 觀察資料: 晨間活動時,孩子們又向往日一樣三三兩兩的進行自己喜愛的活動。等到大部分孩子都來了后,我說:"小朋友,我們準備走圈圈了"同時,錄音機里放了運動員進行曲的音樂只見孩子們很快的到了走線...
    2021-05-10 閱讀全文

案例:我們同行之間經常在一起研討,小班的孩子在剛入園的這段時間,除了“對付”孩子們的哭,緩解焦慮心理以外,還得時常關注有尿褲子、拉褲子現象,而且比較嚴重,雖然我們老師們每時每刻都囑咐他們,隨時隨地都可...

2021-05-03 閱讀全文

拼圖 觀察實錄: 幼兒一進區(qū),就選擇了新投放的拼圖開始拼起來。剛開始一玩,幼兒就把有關聯的圖片一下拼了出來,剩下的圖片不由使個別幼兒皺起眉頭來,左試試,右比比都不對,急得他們直抓頭。這時在一旁觀察的澤...

2021-05-26 閱讀全文

吃飯 觀察實錄: 今天,我們吃的是面條。小磊小朋友也不著急著吃,先東張西望了一會兒,用筷子夾起面條湯,放在嘴邊吹一吹放入嘴中。他喝了無數口湯可是就是不吃面條。我這是走過去,對他輕輕地說:"我們要使勁吃...

2021-05-12 閱讀全文

幼兒交往 案例描述 1、晨間,老師發(fā)畫冊給幼兒講故事,朋朋根本沒有翻書,把書卷起來當話筒玩,惹得旁邊幾個孩子也跟他模仿,偶爾翻到走迷宮的那一頁,指指畫畫。該收書了,他把書交給小桌長陽陽,突然抬腳踢了陽...

2021-05-17 閱讀全文

全班幼兒 觀察資料: 晨間活動時,孩子們又向往日一樣三三兩兩的進行自己喜愛的活動。等到大部分孩子都來了后,我說:"小朋友,我們準備走圈圈了"同時,錄音機里放了運動員進行曲的音樂只見孩子們很快的到了走線...

2021-05-1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