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中班下學期數學教案《有趣的幾何圖形》

發(fā)布時間:2021-05-27 幼兒園幾何圖形說課稿 中班下學期個人總結 教育筆記中班下學期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讓幼兒感知圓形、三角形、長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夠識別和區(qū)分三種幾何圖形。

2,在老師的指導下,能用數來描述圖形?!網wW.dg15.COm 工作總結之家】

3過創(chuàng)設愉悅的游戲情節(jié),運用多種感官來調動幼兒的思維、想象能力,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三種幾何圖形卡片若干,固體膠。

2.幾何圖形拼組成的圖片

3魔術箱、魔法棒。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教師帶幼兒做手指游戲,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圖形王國去,那里啊,會變出好多好多有趣的東西,好了,我們先來做個小游戲,看哪個小朋友表現得最好。

"2.中間部分:用游戲的方式讓幼兒認識三種幾何圖形(1)游戲:摸一摸"魔術箱"。

師:"小朋友們,圖形王國到了,圖形王國里有一只奇妙的箱子,你們看,就是這只魔術箱。(出示魔術箱)你們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秘密?好了,我們來看看這只魔術箱會給小朋友們變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中班上學期數學教案《有趣的幾何圖形》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有趣的幾何圖形

活動目標:

一、引導幼兒區(qū)分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標記進行分類。

二、通過情景游戲等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并能想辦法解決問題。

三、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fā)展幼兒動手能力,激發(fā)幼兒學習數學的欲望。

活動準備:

1、學會了各種圖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鏤刻大小不同的圖形“土坑”,將鏤刻下來的圖形作成鋪路的“石頭”。小籃同幼兒人數。

3、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圖形標記,音樂。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撿石頭”,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郊外撿石頭!”(隨音樂進入活動室)

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繽紛的小石頭,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歡的撿。”

3、引導幼兒觀察、操作,鼓勵幼兒邊操作邊交流。

4、請小朋友大膽介紹自己喜歡的石頭(顏色、形狀)。5、游戲:按標記舉“石頭”。

二、鋪石頭:

1、“大家撿了那么多漂亮的石頭,我們用它來鋪一條石子路,好嗎?”

2、幼兒自由操作:把撿到的“石頭”一一對應地嵌入相應形狀的“坑”里。

3、出現問題:“小石頭沒有了,但是還有坑沒有鋪好,該怎么辦?”

4、幼兒再次操作。

5、發(fā)現問題:“老師發(fā)現這里有塊石頭很特別,是用兩種顏色的石頭拼起來的?!闭垈€別幼兒介紹他的方法。

6、引導幼兒想辦法互相合作,用撿來的“石頭”鋪平“地上”的“坑”。7、教師小結:用幾個不同形狀的圖形能拼出一個新的圖形來。

三、踩石頭:

1、“路鋪平了,我們來玩踩石頭的游戲!”教師介紹玩法:“音樂一響,小朋友就一邊念兒歌一邊動起來,音樂一停就立即踩到“石頭”上,并說說踩的是什么形狀、顏色的“石頭”。

2、游戲重復2"3次。

3、讓幼兒找找在幼兒園里有沒有這樣的圖形,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1、幼兒操作材料放入活動室計算角,讓幼兒在自由活動中繼續(xù)操作。

2、讓幼兒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東西的形狀是圓形、三角形、長方形及正方形,回園告訴老師,并列出圖表。

中班數學:有趣的幾何圖形


活動目標:一、引導幼兒區(qū)分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標記進行分類。二、通過情景游戲等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并能想辦法解決問題。三、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fā)展幼兒動手能力,激發(fā)幼兒學習數學的欲望?;顒訙蕚洌?、學會了各種圖形的特征。2、自制的“小路”,上面鏤刻大小不同的圖形“土坑”,將鏤刻下來的圖形作成鋪路的“石頭”。小籃同幼兒人數。3、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圖形標記,音樂。活動過程:一、情景導入“撿石頭”,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1、“小朋友,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郊外撿石頭!”(隨音樂進入活動室)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繽紛的小石頭,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歡的撿。”3、引導幼兒觀察、操作,鼓勵幼兒邊操作邊交流。4、請小朋友大膽介紹自己喜歡的石頭(顏色、形狀)。5、游戲:按標記舉“石頭”。二、鋪石頭:1、“大家撿了那么多漂亮的石頭,我們用它來鋪一條石子路,好嗎?”2、幼兒自由操作:把撿到的“石頭”一一對應地嵌入相應形狀的“坑”里。3、出現問題:“小石頭沒有了,但是還有坑沒有鋪好,該怎么辦?”4、幼兒再次操作。5、發(fā)現問題:“老師發(fā)現這里有塊石頭很特別,是用兩種顏色的石頭拼起來的?!闭垈€別幼兒介紹他的方法。6、引導幼兒想辦法互相合作,用撿來的“石頭”鋪平“地上”的“坑”。7、教師小結:用幾個不同形狀的圖形能拼出一個新的圖形來。三、踩石頭:1、“路鋪平了,我們來玩踩石頭的游戲!”教師介紹玩法:“音樂一響,小朋友就一邊念兒歌一邊動起來,音樂一停就立即踩到“石頭”上,并說說踩的是什么形狀、顏色的“石頭”。2、游戲重復2"3次。3、讓幼兒找找在幼兒園里有沒有這樣的圖形,結束活動?;顒友由欤?、幼兒操作材料放入活動室計算角,讓幼兒在自由活動中繼續(xù)操作。2、讓幼兒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東西的形狀是圓形、三角形、長方形及正方形,回園告訴老師,并列出圖表。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數學教案《幾何圖形》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感知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

2、在猜測中,學習推理、提問的方法。

【活動準備】

立體圖形的盒子(正方體、長方體[有兩個正方形]、長方體[全部是長方形]三棱柱),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小禮物若干,墊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游戲《幾何圖形找朋友》

1、復習幾何圖形名稱

2、游戲《幾何圖形找朋友》

玩法:一個立體圖形找一個平面圖形做朋友,它們之間要有關系。找到朋友放在墊子上回到座位上。

●第一次游戲

----提問:誰和誰是好朋友,它們有什么關系?

●第二次游戲

---提問:一個立體圖形只能有一個平面圖形做朋友嗎?

小結:這些幾何圖形中,有的立體圖形可以找到一個平面圖形做朋友,有的立體圖形可以找到兩個平面圖形做朋友。

二、游戲《猜禮物》

玩法:禮物藏在幾個盒子中的某一個里,不能走上來看,不能用手觸摸。但是你可以問我問題,我只能回答你“是或者不是”。猜對了禮物就歸你。

規(guī)則:

1、不能上來看,也不能摸盒子,只能問問題。

2、我只能回答你“是或者不是”

●第一、二次游戲:教師藏禮物

----提問:可以怎么問呢?(引導幼兒問:禮物是藏在XXX的盒子里嗎?)

●第三、四次游戲

師:這次請一個小朋友來藏,誰愿意來猜?

-----提問:哪一個肯定不是的?

小結:立體圖形的罐子上面有平面圖形,只要問問上面有什么平面圖形,就能夠猜到禮物藏在那個罐子里。

●延伸:今天我們試著在三(四)個罐子中間猜糖果藏在哪?我還有一些禮物,如果藏在更多的罐子里,你能夠用今天的方法猜出它藏在哪里嗎?

教師通過“猜禮物”這樣一個游戲設計,主要將目標定位在圖形的認知上。我們知道大班幼兒對于大多數平面圖形或立體圖形基本上都是能夠認知和說出圖形名稱的,是不是兒童能夠叫得出這個幾何圖形的名稱就表明兒童對這個圖形的特征就有一個明確的認知呢?老師們,讓我們帶著以下兩個問題,一起來探討吧!

拋問:

1、你認為教師要幫助兒童對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之間關系,加強認知重點應關注什么?

2、如果第二環(huán)節(jié),不用“猜禮物”的提問方式表征圖形之間的關系,還可以采用怎樣的活動形式進一步體驗圖形之間的關系?

幼兒園中班數學優(yōu)秀教案《有趣的幾何圖形》


【活動目標】

一、引導幼兒區(qū)分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標記進行分類。

二、通過情景游戲等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并能想辦法解決問題。

三、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fā)展幼兒動手能力,激發(fā)幼兒學習數學的欲望。

【活動準備】

1、學會了各種圖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鏤刻大小不同的圖形“土坑”,將鏤刻下來的圖形作成鋪路的“石頭”。小籃同幼兒人數。

3、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圖形標記,音樂。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撿石頭”,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郊外撿石頭!”(隨音樂進入活動室)

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繽紛的小石頭,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歡的撿?!?/p>

3、引導幼兒觀察、操作,鼓勵幼兒邊操作邊交流。

4、請小朋友大膽介紹自己喜歡的石頭(顏色、形狀)。

5、游戲:按標記舉“石頭”。

二、鋪石頭:

1、“大家撿了那么多漂亮的石頭,我們用它來鋪一條石子路,好嗎?”

2、幼兒自由操作:把撿到的“石頭”一一對應地嵌入相應形狀的“坑”里。

3、出現問題:“小石頭沒有了,但是還有坑沒有鋪好,該怎么辦?”

4、幼兒再次操作。

5、發(fā)現問題:“老師發(fā)現這里有塊石頭很特別,是用兩種顏色的石頭拼起來的。”請個別幼兒介紹他的方法。

6、引導幼兒想辦法互相合作,用撿來的“石頭”鋪平“地上”的“坑”。

7、教師小結:用幾個不同形狀的圖形能拼出一個新的圖形來。

三、踩石頭:

1、“路鋪平了,我們來玩踩石頭的游戲!”

教師介紹玩法:“音樂一響,小朋友就一邊念兒歌一邊動起來,音樂一停就立即踩到“石頭”上,并說說踩的是什么形狀、顏色的“石頭”。

2、游戲重復2~3次。

3、讓幼兒找找在幼兒園里有沒有這樣的圖形,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1、幼兒操作材料放入活動室計算角,讓幼兒在自由活動中繼續(xù)操作。

2、讓幼兒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東西的形狀是圓形、三角形、長方形及正方形,回園告訴老師,并列出圖表。

相關推薦

  • 中班上學期數學教案《有趣的幾何圖形》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有趣的幾何圖形 活動目標: 一、引導幼兒區(qū)分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標記進行分類。 二、通過情景游戲等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并能想辦法解決問題。 三、...
    2021-06-07 閱讀全文
  • 中班數學:有趣的幾何圖形 活動目標:一、引導幼兒區(qū)分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標記進行分類。二、通過情景游戲等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并能想辦法解決問題。三、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fā)展幼兒動手能力,激...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數學教案《幾何圖形》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感知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 2、在猜測中,學習推理、提問的方法。 【活動準備】 立體圖形的盒子(正方體、長方體[有兩個正方形]、長方體[全部是長方形]三棱柱),平面...
    2019-12-23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數學優(yōu)秀教案《有趣的幾何圖形》 【活動目標】 一、引導幼兒區(qū)分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標記進行分類。 二、通過情景游戲等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并能想辦法解決問題。 三、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fā)展幼兒動手...
    2021-05-31 閱讀全文
  •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的幾何圖形》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區(qū)分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標記進行分類。 2、通過情景游戲等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并能想辦法解決問題。 3、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fā)展幼兒動手能...
    2019-12-23 閱讀全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有趣的幾何圖形 活動目標: 一、引導幼兒區(qū)分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標記進行分類。 二、通過情景游戲等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并能想辦法解決問題。 三、...

2021-06-07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一、引導幼兒區(qū)分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標記進行分類。二、通過情景游戲等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并能想辦法解決問題。三、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fā)展幼兒動手能力,激...

2019-12-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感知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 2、在猜測中,學習推理、提問的方法。 【活動準備】 立體圖形的盒子(正方體、長方體[有兩個正方形]、長方體[全部是長方形]三棱柱),平面...

2019-12-23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一、引導幼兒區(qū)分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標記進行分類。 二、通過情景游戲等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并能想辦法解決問題。 三、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fā)展幼兒動手...

2021-05-31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區(qū)分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標記進行分類。 2、通過情景游戲等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并能想辦法解決問題。 3、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fā)展幼兒動手能...

2019-12-2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