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惠惠開口了
發(fā)布時間:2021-05-26 銀川普惠性幼兒園 2020銀川普惠性幼兒園 教育隨筆我們班上的惠惠在幼兒園基本上是不愿意表現(xiàn)自己的,每當早晨來園和點名時,她總是扭扭腦袋,撅撅小嘴。無論你怎么哄都是不開金口。做早操更是不用說,基本上是站十五分鐘。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對于孩子在園的表現(xiàn)都予以理解。但作為老師,家長越是理解,我們就越覺得有責任激發(fā)孩子的表現(xiàn)欲。時時找機會讓惠惠表現(xiàn),這天終于找到機會了…….
到了大班為了讓幼兒以后能較快的適應小學生活,小朋友每天都會自主推選一位小班長味大家服務,小班長還要在全班小朋友面前發(fā)表“就職宣言”,我常看見惠惠羨慕的看著這些班長,如果能讓惠惠當上小班長,那可就是鼓勵她在集體面前開口的好機會?。?/p>
于是我說服了小朋友由我提名讓惠惠當選小班長,不過還得小朋友投票表決,我就對惠惠提出“如果你能和三位老師道一聲早,就算是惠惠的就職宣言了”,在我和阿姨的不斷鼓勵下,惠惠終于羞澀的分別向我們?nèi)坏懒嗽?,還在上課前響亮的喊出“起立”的指令,小朋友們?nèi)珨?shù)通過。三年了惠惠在幼兒園真的是很少在集體面前開口說話,今天這么大聲的發(fā)言喊指令,真的令我感動不已。
通過這件事我想說的是,大人要求孩子唱歌、表演時,讓他們獨自面對陌生的觀眾,無異于一個初出茅廬的歌手在評委面前展示歌喉,這需要很大的勇氣。而當我看到她羨慕的眼光時,讓我看到了她的內(nèi)心愿望,讓她實現(xiàn)這個愿望無疑給了她很大的動力,大大地增強了她的自信心。這只是一個開頭——一個良好的開頭,我們還要尋找契機繼續(xù)幫惠惠找到勇氣,找到信心,讓她變成一個開朗、活潑的孩子。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教育隨筆:香蕉開花了
教育隨筆:香蕉開花了
小班的幼兒剛剛?cè)雸@,很多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較弱,還需要教師的幫助。一天上午水果餐時間,班級的保育老師給孩子們分發(fā)了香蕉,很多孩子跑來說:“這怎么吃呀?”一旁的小老師很是詫異:“趙老師,他們都不會剝香蕉皮?。俊彼贿呎f一邊就要幫助孩子們剝,我輕輕地制止了她。我拿起一根香蕉對孩子們說:“看,我的香蕉會開花哦1說著我把香蕉剝開了,很像一朵好看的小花,孩子們都高興極啦“我的香蕉要開花1我笑著說:“好啊,我來教你們哦1我一邊剝一邊交代:“先從頭慢慢撕開一條,不要撕斷哦,一條一條,慢慢剝,看哦,香蕉開花啦?!蹦芰娨恍┑暮⒆樱乙黄饎兒?,都開心極了。能力較弱一些的孩子我們就鼓勵他們,他們的香蕉也能“開花”啦,孩子們吃著自己動手剝的香蕉,無比香甜。
孩子的年齡較小,剛剛離開父母,很多事情不知道怎么去做,小班就是要逐漸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根據(jù)以往多年帶小班的經(jīng)驗,很多事情在老師有趣的引導下,他們是非常愿意嘗試的。早晨天氣涼一些了,孩子們開始穿長袖了,洗手就不大方便啦,我就教他們:“長袖要變短袖啦1這樣有趣的引導,孩子們很快就知道了,還互相說:“我的長袖變短袖了?!毙∨笥褌冊谙词值臅r候,都沒有弄濕袖子,非常棒哦!
類似這樣的情景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小五班,孩子們排隊要出去玩,我們會引導“來接火車啦?!焙⒆觽兙蜁苷R地來排隊;我們教育孩子離開小椅子,要學會把小椅子“藏”起來,孩子們的好習慣就這樣慢慢養(yǎng)成了。
很多老師都感概帶小班孩子很辛苦,因為他們很多時候聽不懂老師在說什么,其實,老師要抓住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用有趣的方式引導孩子,孩子能聽懂,而且很樂意聽,很愿意做,慢慢地,孩子們的良好習慣就培養(yǎng)的非常好了。
孩子們就讓一顆顆小苗苗,需要我們耐心地養(yǎng)育,只要我們足夠用心,孩子們也會開出燦爛的花朵!
教育隨筆:油菜花開了
春天到了,幼兒園里的花草樹木都冒出了新芽。在散步的時候,孩子們驚喜的發(fā)現(xiàn)我們的種植園旁邊有一小塊油菜花地。秦思瑜激動地說:“唉,你們看啊,那邊的油菜花開的好漂亮呀!”其它小朋友紛紛轉(zhuǎn)過頭去:“哇真的耶,好想去看一看吶?!甭牭剿麄兊膶υ挘冶銕е麄冏呓擞筒嘶?。黃晨宇在一旁說道:“黃老師,我的家里有很多油菜花呢,我的奶奶帶我到田里去看過油菜花。”周圍的幾個小朋友也附和道:“我家里也有,我們也看過。”“那你們知道油菜花的花瓣有幾個呢?”我不禁提問道。一時間所有小朋友都回答不上來了?!澳俏覀円黄饋頂?shù)一數(shù)吧!”于是所有的小朋友都開始仔仔細細地數(shù)著油菜花的花瓣,數(shù)完了都爭先恐后的告訴我:“老師老師,我數(shù)到了四瓣花瓣!”“我也是,我也是?!笨吹胶⒆觽儗τ筒嘶敲吹母信d趣,我想著不妨讓孩子們?nèi)ピ囍嬕划嬘筒嘶ò?。于是我為孩子們準備了白紙、油畫棒、顏料等工具,引導他們根?jù)真正觀察到的油菜花,用油畫棒畫下油菜花的莖,用手指點畫的形式去用顏料畫出金燦燦的油菜花。孩子們一個個的興奮極了,認真的用自己靈巧的小手,畫出了一片美麗的屬于自己的油菜花地。
地處農(nóng)村的地形條件讓孩子們有更多的機會去近距離的接觸一些農(nóng)作物,孩子們也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他們熱愛自然,喜歡一切大自然中的東西。他們樂于觀察,能夠動手動腦去探索關(guān)于大自然的奧秘。他們也能夠大膽地用畫筆表現(xiàn)出自己所看到的事物。這就充分的說明他們在科學和藝術(shù)方面的發(fā)展是不錯的,教師如果對于幼兒感興趣的這些方面進行深入的探究,那么孩子的能力會進一步的得到提高。
通過這個事例,我也突然意識到,我園有著及其豐富的農(nóng)村教育資源。作為老師,我需要去挖掘更多的有趣的農(nóng)村教育資源,去激發(fā)引導幼兒探索,促進幼兒在觀察、動手能力方面的發(fā)展。
小班教師隨筆:他開口說話了
上學期,我們班來了一位新小朋友,他的名字叫浩浩。據(jù)說他剛?cè)雽W時進的是小二班,不知道為什么他有轉(zhuǎn)進了我們小四班。原先以為多一位新生也無所謂,但是不久就讓我們發(fā)現(xiàn),其實他的到來真的給我們增加了許多的麻煩。
首先他每天都會尿褲子,而且尿褲子了也不說,而后是他不吃飯,老師嬤嬤喂也喂不進去。最棘手的是他不說話。自進入幼兒園之后,他一句都沒有說過。不要說早上入園時向老師問早,離園時向老師說再見,甚至連自己小便尿在褲子上了,他也不吱聲。中午別的小朋友睡覺了,他還是坐在椅子上不脫衣服不脫鞋子更不會自己上床。起床了,小朋友都開始穿衣服,吃點心,他還是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很多次小便已經(jīng)尿在床上了,他也不起來。
時間將近過去大半個學期了,但是他還是這個樣子,要說進步那只是他不再喜歡哭鼻子了。實話說像他這樣的情況在我們接收的幼兒中式非常少見了。我們在感到焦急的同時,也一直在跟浩浩的家長進行交流,交流后發(fā)現(xiàn)造成浩浩不愛說話的原因是,他本身開口說話晚,也就是說他語言發(fā)展得遲。但是在我們深入了解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造成他的性格和語言發(fā)展遲緩的內(nèi)在原因是他的父母長期在上海打工,他從小由奶奶和嬸嬸撫養(yǎng)。一直沒有得到父母的照顧,親情的缺失才是根本原因。
了解這個原因之后,我們都盡量多給他一點愛,多照顧他一下,從來都不對他表現(xiàn)出不耐煩。有時候,他小便大便都弄得一沓糊涂了,嬤嬤真的都受不了了,我還是會對嬤嬤說,算了,幫他弄弄干凈算了。而嬤嬤也會很配合地做完這些事情。
盡管他不對我們說一句話,每天早上,我們還是會對待其他小朋友一樣,看到他的到來,就主動跟他打招呼。他不回應我們的問候,我們還是會不厭其煩地引導他跟我們打招呼。
同時我們也堅持做他奶奶的工作,建議他的父母能夠到寧波工作,回到孩子的身邊,給孩子更多的父愛母愛。
終于在學期快接近結(jié)束的時候,有一天浩浩開口說話,叫了“嬤嬤早”,叫了“老師早”。這一生遲來的問候,讓我們感到非常的激動,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對于性格極其內(nèi)向的孩子,我們可以用我們十二分的耐心,來等待他對我們的信任,來打開他的心扉;我們可以用我們的愛心誘發(fā)他的愉快情緒,讓他跟我們說話。
更高興的是這學期開學,他的爸爸媽媽已經(jīng)從上海辭職,到小港來工作。對他們來說,辭職雖然在經(jīng)濟上有些損失,但是我們跟他講,使孩子幸福才是最重要的。現(xiàn)在每天早上浩浩由爸爸牽著手來上幼兒園,浩浩都會主動地向老師問早,看著他臉上的甜蜜的笑容,我們的心理也像喝了蜜糖一樣甜。
教育隨筆:關(guān)愛從了解開始
教育隨筆:關(guān)愛從了解開始
現(xiàn)代的社會是日新月異的,現(xiàn)在的家長是觀念開放的,所以現(xiàn)在的孩子無論是物質(zhì)得到上或教育形式方面都是與以往不可言比的。
就單說現(xiàn)在的童裝,有些在制作工藝和款式、價位上絲毫不遜于名牌成人時裝。在每天早晨的晨檢中,我們老師都會迎來眾多身穿色彩艷麗款式時尚新穎的孩子,有些老師也會眼前一亮,毫不掩飾贊美之情:“今天真漂亮,穿得衣服真好看?!笨墒亲⒁舛嗔耍€真發(fā)現(xiàn)了一些穿童裝的學問。
譬如,在班上一個女孩子長相可愛,圓圓的臉蛋,齊齊的劉海,再加上水靈靈的大眼睛,如一個芭比娃娃。摩登的媽媽也總是精心打扮她,盛夏時節(jié),天可夠熱的,穿衣方面卻應衡量衡量,這位媽媽就總是挑選小吊帶或是短款露背裝,又往往配上緊身小牛仔短褲,如此打扮是夠俏麗時尚的,但真的適應孩子嗎?在平日的集體生活中,這樣的緊身衣服不便于穿脫,孩子上廁所就往往不能獨立完成,一般都需要老師的協(xié)助,并且,我們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還經(jīng)常拉扯衣服,做起活動來身體也舒展不開,無形中這就成了天性好動的孩子們的束縛;不僅如此,在夏天我們經(jīng)常去操場活動,在炙烈的陽光底下多呆一會大人們都直叫吃不消,何況是孩子嬌嫩的皮膚,所以有時只活動一會兒,孩子們裸露的肩、背就因紫外線的照射變紅發(fā)癢,尤其是有些紗質(zhì)的或牛仔的面料透氣性和吸汗功能又不好,孩子們愛跑愛玩,熱量不能及時發(fā)散出去,往往會引起痱子等皮膚癥狀,甚至出現(xiàn)中暑反映。所以,我們老師也總是建議家長們選童裝時切不可全憑自己的喜好,應為孩子全面考慮,關(guān)愛從了解開始,讓我們一起來裝扮和培養(yǎng)使孩子們成為健康、整潔又可愛的漂亮寶貝。
教育隨筆:這些口頭語會害了你
這些口頭語會害了你
說兩句這些口頭語會害了你對于有口頭語的幼師來說,好的口頭語可以幫助幼師輕松組織活動和培養(yǎng)孩子良好習慣;不好的口頭語不但會影響孩子的在園情緒,甚至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今天就一起分析一下原因,找出解決方法吧。我看誰是最后一名?我看誰忘了?分析這類口頭語明顯帶有反面恐嚇,言外之意是:誰達不到要求就會受到批評懲罰。這樣就違背了幼兒教育所提倡的正面激勵原則,試想,幼兒在這樣一種恐嚇情境下,能主動地、發(fā)自內(nèi)心地去完成好幼師所提的要求嗎?即使完成了,他們的心情又是如何?大概只能是壓抑、緊張與恐懼了。教育重要的是過程而非結(jié)果,在這種情景下,幼兒只能是一種簡單的消極應對,并不能從中得到任何樂趣。而對于更小一些的托、小班幼兒來說,他們不能夠像大人一樣理解幼師的反話,往往會以為教師真的在比誰是最后,反而事與愿違。
對策變反面恐嚇為正面激勵。幼師應以充滿熱情和積極向上的語言激勵孩子。比如:我們看看誰完成得又快又好?比比誰記得最牢?等等,甚至還可以許諾對完成好的幼兒進行獎勵,如貼小紅花、點小紅點、獲得優(yōu)先游戲權(quán)等。這種正面激勵利用了幼兒喜歡成功、追求上進、樂于競爭的特點,能夠調(diào)動起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幼兒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競爭,從而促使幼兒更好地完成目標。不許說話!(不許……)趕快吃!(趕快做……)分析這是一種強制性命令口頭語,它所反映出來的師生關(guān)系仍然沒有脫離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觀念。
在這種關(guān)系中,教師高高在上,對幼兒發(fā)號施令,擁有絕對權(quán)威;在這種高壓環(huán)境下,幼兒沒有發(fā)言權(quán),沒有主動地位,只能是絕對服從者。久而久之,就會使幼兒感到壓抑,進而形成唯唯諾諾、惟命是從、膽小怕事、缺乏主見的不良性格,又如何談得上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平等尊重的精神環(huán)境,培養(yǎng)樂觀向上、敢于創(chuàng)新的良好性格?況且這種簡單的指令真的能讓孩子發(fā)自內(nèi)心地遵守和服從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對策變強制命令為游戲誘導。幼兒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熱愛游戲,游戲是幼兒的生命,在游戲中,他們會全身心地投入而樂此不疲,并從中獲得巨大樂趣,得到有益發(fā)展。幼師應充分利用這一點,在組織日?;顒踊蚪虒W活動時,要能夠隨機應變,想辦法將指令變成幼兒感興趣的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完成指令。
比如課前準備時,可以玩“神奇膠水”的游戲,請幼兒用想象中的神奇膠水“粘”好自己的小手、小腳、小嘴巴、小屁股,使其坐好不亂動,以集中注意力;讓幼兒注意看某處時,可以告訴幼兒用小眼睛做聚光燈找到某處;讓幼兒原地不動時,可以讓他們比比誰最像木頭人;幼兒不好好吃飯,可以玩芝麻開門或大老虎、大鯨魚等游戲;讓幼兒不亂跑時,可讓其學小貓排隊輕輕走等等。
這樣一來,幼兒能又快又好地完成指令,更重要的是,完成指令的過程充滿了樂趣,幼兒的個性得到了釋放,幼兒的權(quán)利得到了尊重,師生關(guān)系也得到了完善。笨死了!連這都不會,你還能干什么?分析這是一種對幼兒的輕蔑否定用語,通常當幼兒達不到幼師的教育目標時最容易出現(xiàn)這種語言,它是教師消極情緒在幼兒身上的盡情發(fā)泄,甚至可以稱其為一種語言暴力,反映出幼師對幼兒人格的嚴重輕視。
這類語言會給孩子造成一種負面的心理暗示,降低幼兒的自我評價,嚴重傷害幼兒的自尊心,打擊其自信心,對幼兒樂觀開朗性格的形成以及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具有極大的殺傷力。對策變蔑視否定為耐心鼓勵。作為幼兒教師應嚴格杜絕這類語言的發(fā)生,應充分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quán)力,承認和關(guān)注幼兒的個體差異,了解并尊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水平。在發(fā)現(xiàn)問題時,要多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及時調(diào)整教育目標或改變教育方法,要給幼兒時間,給幼兒信心,而不是一味打擊與恥笑;對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應給以欣賞和保護,要多對幼兒說:“沒關(guān)系,咱們再來一次!”“要相信自己,下次一定能做好?!薄斑@次好多了,繼續(xù)努力啊!”“你說的跟別人不一樣,還有更好的想法嗎?”等等。
“啞巴”開口了——幼兒園小班隨筆
我們小班有一名小朋友叫劉凌,祖籍是安徽,他的父母領(lǐng)著他來報到的時候,他父母說話用的是安徽方言夾雜著很不標準的普通話,我們很難弄懂是什么意思,只好用筆寫字來交流,說真的,語言不通,根本無法交流,我不知道該怎樣和這個孩子溝通,再說,這個孩子年齡小,還不到入學年齡,很不想收留他,可他的父母再三請求,就這樣,這個孩子在我們班“安家”了,成了我們班集體的一員。
劉凌的父母離開后,他開始哭了起來,不住地哭,嘴里說著我怎么也聽不懂的話語,我很是著急,可怎么也弄不懂他說話的意思
,只好慢慢地哄著他,讓他不要哭泣,可是一任我們怎么哄他,他總不和我們說話,我不知道他是否聽懂了我說話的意思。面對這樣的孩子,我感到有點束手無策。半年了,劉凌在我們班就像是個“失語”的孩子一樣,從不和其他小朋友說話,也不和老師交流,問他什么話他都不說,上課也不回答問題。我們把這個情況及時反饋了家長,家長反映,孩子在家里很能說的,還告訴父母他學到了什么知識。為什么這個孩子在家里和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差別這么大呢?我要慢慢地走進他的心靈,走進他的內(nèi)心世界,和他交流。平時,我注意多和他說話,鼓勵他說話,教給他怎樣說普通話。
有一次,一個小朋友和他打架,劉凌竟然高聲喊起來:“老師,這個小朋友打我?!蔽衣牭絼⒘柙诤拔?,我感到莫大的驚喜,劉凌終于開口講話了。從此后,劉凌融入到了小朋友中間,和孩子們一起嬉戲,玩耍,開心快樂地學習了。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開始的時候劉凌不說話,是語言不同的問題,他不會說普通話,也不懂我們的話,所以不敢開口說話,經(jīng)過半年多的學習,劉凌學會了說普通話,所以他就開口了。
教育隨筆:守住洞口
教育隨筆:守住洞口
這幾次的晨間活動,總是在園里那幾個小型玩具上玩,其中有一個玩具是:上邊可以玩滑梯,下邊是空的。故事從這里開始:
由于下邊的的空隙地方很大,足夠盛下五六個小朋友在里邊玩。所以這兩天,當爸爸媽媽把他們送到幼兒園時,寶貝們都會迫不及待地跑向那里。一開始我很納悶,心想:“難道他們跑到那里會再搞出什么‘陰謀’不成?”
這一天,一丁來的晚了點,他剛出現(xiàn)在老師和小朋友面前,就聽見有一位小朋友喊:“不好,大灰狼來了,快去守住洞口?!闭f完就帶頭跑到滑梯底下了,其他小朋友也尖叫著跑。這時的一丁也呼呼地跑到“洞口”,大聲叫著:“開門,開門啊……”“不開不開就不開,你是大灰狼,你要吃我們呢?!薄岸础崩镞叺男∨笥言谡f。頓時,一丁用非?!皽厝帷钡穆曇粽f:“不對,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啊,開開門吧,以后我把我的玩具和你們一起玩,好嗎?”只見“洞”里邊的小朋友商量了商量,說:“我們讓你進來以后,你到教室時還是亂跑,老師講課時你也不聽……”“不會了……”看著一丁煞費苦心地想進“洞”,我走過去對他們說:“老師相信一丁會改的。你們也相信他一次,好嗎?”他們這時才點了點頭?!?/p>
一丁是班里有名的“調(diào)皮包”,經(jīng)常在玩游戲時搗亂,為此老師沒少頭疼。沒想到小朋友們把他稱做“大灰狼”,守住洞口,用這種“以惡制惡”的方法把他給“制服”了,怪不得昨天時一丁表現(xiàn)地那么乖……
通過這件事,使我明白了:當幼兒做出什么出乎意料或令你心煩的事情時,我們要想一個既讓幼兒接受,讓孩子感興趣,又能教育他的好方法。
教育隨筆:面對不愿開口的孩子
1.問題的提出:
上午第一節(jié)是語言活動《鳥窩》,活動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請幼兒根據(jù)故事的前半部分內(nèi)容,猜測故事發(fā)展情節(jié),并小組討論一下,誰的猜想最有道理?本以為這是一個很好討論的問題,小朋友們肯定會討論得非常熱烈,但結(jié)果卻讓我非常失望。除了平時那幾個比較活躍的小朋友在小組內(nèi)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外,有很多小朋友都不愿意發(fā)言,有的組內(nèi)成員甚至還在相互推辭:“你說,你說哉!”我有些不理解,為什么下課時唧唧喳喳,有著說不完話的小朋友上課時卻不愿意發(fā)言呢?
2.問題的癥結(jié):
針對這個情況,每次請小組討論時,我都悄悄地進行觀察,但不參與他們的討論。經(jīng)過幾次觀察,發(fā)現(xiàn)造成幼兒不愿意討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幼兒對于老師布置的話題不感興趣,沒有討論的欲望,個別幼兒開始扯其它方面的話題,把要討論的話題遠遠拋到一邊去了。第二,有部分幼兒平時就比較內(nèi)向,不太愿意在集體面前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雖然是請他們在小組內(nèi)小范圍的討論,但是他們也不太愿意在小組面前發(fā)表意見。第三,有些幼兒平時上課就比較懶散,他們思維不積極,不愿意動腦筋想問題,參加集體討論時,總是喜歡當觀眾,既不亂說話也不發(fā)表意見。第四,在使用“活動單導學”課堂教學模式以前,有很多時候都是以我們老師講解為主,幼兒只要能定神地跟在老師的思路后面學習,每堂課由于時間有限,每次只能請少部分的小朋友回答問題,大部分小朋友都沒有機會回答問題,這就讓不少小朋友有了上課不發(fā)言的“習慣”。因此就出現(xiàn)了上課時有部分小朋友一直都處于沉默狀態(tài),只有組內(nèi)一兩個比較活躍的小朋友在唱獨角戲,每次小組展示討論結(jié)果時,都是那一兩個孩子的想法和見解。
3.解決問題的策略:
所謂的“討論”,從字面上解釋就是:“就某一個問題交換意見或進行辯論”。而我們都知道幼兒的注意力是非常容易受環(huán)境的影響而轉(zhuǎn)移的,組織能力又有限,那么如何讓那些不愿意開口說話的孩子積極參加討論,踴躍發(fā)表自己的想法,促進自我和群體的發(fā)展呢?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培養(yǎng)他們積極參加討論的意識、興趣、能力,甚至使之成為一種學習的習慣。只有這樣的討論才有利于活動的開展,也才真正達到了活動單里所說的學生自己學習的目的。于是,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作了以下一些調(diào)整:
①座位安排強弱搭配
在位置的安排上,我們?nèi)∠艘郧鞍凑漳泻?、女孩搭配坐的習慣,而是根據(jù)幼兒的能力進行分組,4-5個小朋友為一組,這一組里有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強的,有數(shù)學邏輯思維比較強的,也有畫畫能力比較強的,這樣有利于他們上每一個領(lǐng)域課的時候,每一組都有這一領(lǐng)域的強者,有利于活動的開展,然后每一組根據(jù)每個人的能力再進行具體的分工,語言小組長、數(shù)學小組長、美術(shù)小組長,每一組組織能力最強的為這一組的常規(guī)組長,常規(guī)組長要負責這一組的全面工作,每次討論的時候要督促組內(nèi)每一個組員都要參與討論,不管說多說少,每一個小朋友都要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②話題討論由易到難
為了讓每個孩子都適應這個模式,剛開始,我們不是就某個問題讓他們進行討論,而是利用一些空余的時間就一些簡單的話題,讓他們進行敘述,如周一早上來幼兒園后,利用晨間談話時間,我會讓他們每個人說一說,星期天在家里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或者到哪里去玩了等等這些沒有難度的話題,讓他們輪流說一說,養(yǎng)成別人在說的時候,自己要學會安靜地傾聽,而且自己也要學會用比較完整、清楚的語言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在幼兒輪流說的時候,老師還要提醒他們小組之間不要相互干擾,一組的幼兒盡量圍在一起說,不要太分散,這樣音量就不會很大,小組跟小組之間也就不會相互有噪音干擾。為了檢驗小朋友之間討論時同伴是否認真聽了,剛開始的時候,我還會進行抽查,如請某一組的某個孩子說一說,他們一組其他小朋友說了什么?對于那些回答比較正確的幼兒我會及時進行獎勵,如一朵笑臉花或者是一個小獎品等。剛開始,我是有目的的布置一些話題讓他們進行討論,過了一段時間,當孩子討論起來已經(jīng)有模有樣了時,我就開始放手,讓每一組的組長每天就一個話題,組織本小組的幼兒進行討論,然后,會輪流請小組內(nèi)的其他成員來進行介紹,如:今天我們討論的主題是什么?某某某覺得怎么樣,而某某某卻覺得是那樣的等等,對于那些討論得比較好的小組,我也會給予一定的獎勵,如給這一組的每一個小朋友都發(fā)一朵小紅花,或者是獎勵他們多玩一次活動區(qū)等等。有些能力相對弱一些的孩子,剛開始的時候顯得有些膽怯,不好意思,但是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和鍛煉后,明顯有了很大的進步,在組內(nèi)的討論中漸漸活躍起來,而且由于組和組之間有競爭,有比較,尤其是大班的孩子,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競爭意識,孩子的好勝心理非常強,都想讓自己組獲勝,所以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在這種不經(jīng)意的訓練中,懶散的孩子被吸引過來了,膽小的孩子也被感染了,都積極地投入到小組的討論中去了。
③“舵手”輪流,輔導在先
如果把學習小組比喻成一艘前行的大船,那么,常規(guī)組長自然就是這艘船上把握航行方向的“舵手”。他們是小組活動的有效組織管理者,他們的能力水平?jīng)Q定著所在小組的學習質(zhì)量,因此在“活動單導學”中發(fā)現(xiàn)有孩子不愿意說話時,我就有計劃、有目的對常規(guī)組長就這一方面(如何讓每個小朋友都圍繞話題發(fā)言)進行了相關(guān)的輔導。第一批嘗試從能力強的孩子開始,就組長的職能、公平和具體的組織方法進行了具體指導。這些常規(guī)組長在后來的實踐中逐漸熟悉和完善了這些技能,在組內(nèi)討論時,鼓勵每個同伴,尤其是不愿意發(fā)言的孩子發(fā)言,要求所有小組成員認真傾聽,真正讓每個孩子有了說的意識、機會,并慢慢變成了一種習慣。
在幼兒都適應了這種討論模式,養(yǎng)成了每一次、每一節(jié)活動都要參與討論、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意見的好習慣以后,我們對每一組的組長也會進行不定期的更換,讓每一組的每一個孩子都輪流當上組長(原來不愿意開口說話的孩子也不例外),負責這一組孩子的討論,由于肩負了組長這一神圣的責任,所有的小朋友都非常積極,也非常樂意地投入到討論當中去。
4.問題解決后的反思:
通過一個學期的嘗試和探索,小朋友活動時討論意識、興趣、能力變強了,課堂氛圍有了很大的改善,變得非常活躍。看著孩子們討論時那一本正經(jīng)的樣,聽著那些平時不怎么愿意發(fā)言的孩子的精彩對話,我都會忍不住偷偷樂。由此,我深深感觸到:每個孩子都是可塑之才,只是我們沒有去挖掘、發(fā)現(xiàn)他。這次通過“活動單導學”教學模式中如何引導孩子“討論”這一方面的小小嘗試,讓我看到了孩子們可喜的變化,原來每個孩子都是能在集體面前大方地表達的,只是我們沒有給他們每個人都創(chuàng)造機會。期待“活動單導學”教學模式還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和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