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教育隨筆:將“蓮蓬”帶到班上后

發(fā)布時間:2021-05-25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教育教學隨筆

昨天有人送了幾只蓮蓬給我,當時我就想著今天帶到幼兒園給姐妹們解解饞。

一早,我將蓮蓬從包里拿出來放在前面的桌子上,就發(fā)現(xiàn)有孩子的雙眼直盯著它,還小聲地議論著。咦?大家在議論啥呢?莫非就是——蓮蓬!

“孩子們,看!這是什么呀?”我一手拿一只蓮蓬問道,“這……”“這……”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我手中這——看見過但又叫不出名兒的東西上,議論紛紛。詩佳說:“我們家洗澡的那水龍頭有點像這個!”詩琪說:“這個東西像馬蜂窩!”“是有點像!”有人附和道?!斑@個東西是長在荷花里面的東西,是荷花的孩子,叫荷花子!”平時不怎么回答問題的余運這會兒也參與進來了,我點點頭,示意請他坐下,并肯定了他的這種想法和解釋?!安?,老師,這叫蓮子,我喝過一種湯里有這種東西?!卑嗌系摹按蠼愦蟆毙∪镏钡恼f。還沒等我發(fā)表意見,一旁的暢暢開口了:“不對不對,這叫蓮蓬!”“咦!這到底是啥呢?他的名兒是——?”孩子們爭議了一會兒,答案也快出來了,我見好就收。

“他的名字是——是——是——蓮蓬!”故作玄虛的我在說后半句時,故意將聲音降低,只做出夸張的口型,孩子們?nèi)褙炞⒌囟⒅铱矗幌伦泳兔靼琢?,“這叫啥?我們應該把掌聲送給誰?”“蓮蓬!仲梓暢說對了!”同時,我也肯定了剛才其他幾個孩子的想法,因為他們對于自己的答案都能給出合理的解釋。真棒!接著,我和大家就蓮蓬長在哪兒?可以怎么吃等問題聊開了。首先,看看外形,有點像馬蜂窩;讓孩子想想洗澡時用的水龍頭的模樣,告訴大家,那叫蓮蓬頭。接著,我剝開蓮蓬,取出蓮子讓大家看看,將蓮子的“外衣”脫掉,就是有營養(yǎng)的蓮子仁了,我還邊解釋邊將蓮子剝開,取出里面綠綠的蓮心,讓大家知道,我們在吃的時候或是從超市買的蓮子,里面的蓮心都去掉了,因為蓮心吃起來很苦,但有人研究發(fā)現(xiàn),它雖然苦,卻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人們可以用它來泡茶喝,能降血壓,清火等。蓮子呢,可以煮熟之后涼拌著吃,可以燉湯喝,如銀耳蓮羹湯,也可以就這樣直接生吃,嫩的時候甜甜的、脆脆的,老的之后綠綠的蓮蓬和蓮子就會變?yōu)楹谏?,到那時還可以剝下煮肉吃……

手拿著這蓮蓬、蓮子和孩子們聊聊,不知不覺半個小時就過去了,可孩子的的議論還在繼續(xù)著……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教育隨筆:我會系鞋帶


現(xiàn)在好多孩子的鞋都是系鞋帶的,但是好多孩子都不會系鞋帶,在家里都是家長幫助他們,但這樣的做法阻礙了孩子學習自理的欲望。在幼兒園,孩子們的的鞋帶開了后都顯得束手無策,不知道怎么辦。

針對這一情況,我們讓幼兒回家學習怎樣系鞋帶,但是我們觀察到在幼兒園孩子們的鞋帶開了大部分的幼兒還是不會系鞋帶。想了好久,讓幼兒每人準備一條粗線,通過展示蝴蝶結(jié)來引起幼兒的學習欲望,孩子們都迫切的想學會如何扎蝴蝶結(jié)。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們提別的專注,很快大部分的幼兒就學會了怎樣系蝴蝶結(jié),孩子們都非常的高興。我問了一句“小朋友現(xiàn)在都學會了系蝴蝶結(jié),那會不會系蝴蝶結(jié)形狀的鞋帶呢?”。孩子們紛紛蹲在地上,解開自己的鞋帶嘗試起來,最后,大部分的幼兒都能系起自己的鞋帶,而且系的很漂亮,系鞋帶的問題解決了。

有的時候我們直接去學習這些本領(lǐng)的時候,孩子的興趣不大,往往更依賴成人去解決這些問題,但如果我們能轉(zhuǎn)變一下學習的方式方法,多運用一些幼兒喜歡的方式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引起孩子們的興趣,事情就會變得簡單多了!

教育隨筆:帶班中的點滴經(jīng)驗


帶班中的點滴經(jīng)驗

和劉老師配班快一年了,從劉老師身上我學到了很多,下面我就列舉幾個“劉氏法”給大家曬曬。

一、“大鳥喂食”法

從開學到現(xiàn)在每天中午孩子們吃的飯菜有限,到最后剩下的,倒得很多,看的劉老師心疼死,同時又為孩子們擔心——沒吃飽!有一天,在我分菜的時候劉老師將我分剩下的菜盆搬走了拿到孩子們的面前,“青菜味道可好了,多多(前一天故事中的小男孩)什么都愛吃,最愛吃的就是青菜!”邊說邊往孩子們的嘴里送青菜,沒想到啊每一個孩子的嘴都張的大大的,嘴里塞得滿滿的,不一會兒就把剩下的菜全分完了,我高興了就說:“小朋友們,轉(zhuǎn)身搬小凳子過來吧,好吃的青菜呀你們的盤子里還有哦!”我以為今天的菜應該發(fā)揮大的作用了,可是沒想到到最后還是有很多的青菜生下來,我真的很納悶,剛剛不是還吃的好好的嗎?到了第二天,我干脆就不分菜了,直接讓劉老師先喂食,奇怪的事情又發(fā)生了,只要是喂到嘴里的他們?nèi)汲裕】磥磉@些“小鳥”還挺懂得搶著吃好吃的道理的!

二、“眼皮加壓”法

每天中午我們班的孩子都睡著的,能有這樣的效果要歸功于劉老師的“眼皮加壓法”(這是劉老師授予的專利名稱。)我們班有一個身體狀況比較特殊的孩子中午不要睡覺,一個人在那里自言自語,還會踢掉被子,甚至頻繁上廁所十來次,這樣的狀況不僅嚴重影響孩子自身的身體健康,同時也會影響其他孩子的睡眠,有一天劉老師在循循善誘n久之后,實在無奈,忽然想到了一個辦法,用手指輕輕順著他的額頭一直向下捋,一下一下,沒想到不到十下他就睡著了!第二天我親自嘗試了一下,發(fā)現(xiàn)這個方法真的很有效,到后來還沒等我們“動手”他就已經(jīng)睡著了。后來劉老師還告訴我,這一辦法模仿于育嬰師培訓中學來的“嬰兒撫觸法”,呵呵,看來是劉老師的靈活運用呀。

三、“你爭我搶”法

每天下午起來的點心時間,小朋友是最喜歡的時刻。因為我們采取“競賽”的方法。這個辦法來源于那次吃面包,我和劉老師說:“小朋友是不是不喜歡吃面包,我看他們沒有一個人把一片面包吃完的!”“恩,是不是面包太干了?”劉老師說。那天中午又是吃面包,看著每人一塊的面包,聯(lián)想到被丟棄的面包,劉老師開始又心疼地說:“這樣浪費可不好,我們得想個辦法?!蔽艺f:“是的,那有什么好辦法呢?”見劉老師略微思索,不一會兒她就想出好辦法了,只見劉老師將一片面包分成四份,先讓每個孩子吃四分之一的面包,一邊分還一邊夸張地說:“喲,又香又軟的面包真好吃喲,大家快大口大口地吃喲?!庇谑切∨笥褌兗娂娚斐鲂∈忠姘缓笳娴拇罂诖罂诘爻云饋?。我心里不禁暗暗竊喜,想這個辦法還真不錯。曾當我想著,我又聽到劉老師在叫喚:“買面包嘍,買面包嘍,誰還要面包?誰還要面包?”呼啦一下“我還要!我還要??!”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說“我還要!”“好的,還要得小朋友到老師這里拿……”接著再給他們四分之一的份兒,一次類推,結(jié)果就是那天的面包所有的孩子都吃完了,有的還意猶未盡“老師我還要!”在之后的幾天我們也用同樣的原則進行吃粥,吃面條……一段時間下來,孩子們自然而然就會說出那句“老師,我還要……”

其實孩子的天性單純,只要我們用心就一定會愿望成真的!

【對于剛?cè)肼毣蛐陆處焷碚f,只能腳踏實地、一板一眼地從認真學習,可以復制有經(jīng)驗老師的做法,復制有經(jīng)驗老師的正確思想……從基本復制逐漸過渡到高級復制。總之,復制成功何嘗不是一種提升自己教育技能與水平的方法呢?】

教育隨筆:說到做到的家長


教育隨筆:說到做到的家長

我們小一班的睿睿小朋友,是一個較為倔強的小男孩。一天早晨爸爸送他來上幼兒園,他看見小朋友在玩皮球,便對爸爸說:“老師說要帶一個皮球來幼兒園玩的,讓媽媽給我買一個,我今天放學要媽媽來接?!卑职忠蚣敝习?,便答應孩子說:“好的,你在幼兒園乖乖的,下午讓媽媽帶著皮球來接你?!?/p>

接孩子的時間到了,睿??匆姲职挚罩謥斫铀膯枺骸拔医裉煸谟變簣@表現(xiàn)得很好,老師還表揚我畫畫好看了,你看,我的畫就在外面貼著。媽媽呢,為什么沒有帶皮球來接我?”睿睿爸爸則不耐煩的說“回家再說吧,我現(xiàn)在送你去奶奶家,我一會還有事呢!”睿睿這時可不會乖乖的回家的,他放聲大哭,爸爸一直把他拉到幼兒園大門口,可是睿睿依然不愿意回家,就一直站在幼兒園大門口,直到我下班,父子兩依然僵持著……

睿睿的爸爸有可能是真忘記了早晨答應孩子的事情,也有可能是根本不打算做到,早晨的答應只不過是敷衍一下孩子??墒撬恢郎斫讨赜谘詡?。他的行為無疑是在向孩子表明:說謊是合理的,欺騙也是正常的。面對孩子質(zhì)問的目光,他失去了孩子的信任,也失去了教育孩子誠實做人的資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行為細節(jié)都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說過的話、答應的事,一定要說到做到,不能隨隨便便。如果經(jīng)常給孩子許愿,給你買什么,帶你去哪游玩,結(jié)果因工作關(guān)系或種種原因落空了,父母說話不算數(shù),這樣就會給孩子留下一些不好的印象,久而久之,孩子說話也會隨隨便便。其次對孩子,首先家長必須做到言傳身教,自己做到了,就可以來要求孩子,而且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如果家長沒有做到的話,那即使你用高壓手段強迫他做了,那效果也肯定會大打折扣的。另外,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自己,尤其是對自己,我們做錯事的時候,都會真誠地向孩子道欠。還有,說到做不到,言行不一致會把孩子變成投機主義者。因為他們知道他們能逃避懲罰,他們試圖竭盡所能的做到這一點。但當他們知道你會怎樣做,或犯了錯會發(fā)生什么時,他們就可以預測他們選擇哪種行為的后果,這讓他們學會控制自己。因此,我想教育孩子首先要從自身做起!!!

孩子的良好品質(zhì)主要是由家長來培養(yǎng)的,因為家長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最長,對自己的孩子最了解,對孩子的影響也最大,責任也最直接,要想讓孩子具備說到做到的良好品質(zhì),家長首先要負起責任,為孩子做出好榜樣。上面描述的睿睿的事件,他的爸爸根本沒有必要對孩子敷衍,完全可以對孩子解釋現(xiàn)在不能給孩子買風箏的理由,取得孩子的理解就可以了。這樣不但不會對孩子造成什么不良影響,而且還能幫助孩子學會理解他人,學習通情達理。

教育隨筆:"車"帶來的主題


"車"帶來的主題

春天,風和日麗,陽光明媚,孩子們像出籠的小鳥,嘰嘰喳喳的聚在一齊,一副興高采烈的樣貌,這天他們都帶來了自我的沙水玩具,在我的帶領(lǐng)下來到沙池玩沙,孩子們邊玩邊談論著自我的發(fā)現(xiàn)與感受。梓陽指著自我的大車說:"我的大車能夠翻斗,用力一翻沙就都沒了,好輕便!"金航推起自我的小推車說:"我的車能夠推很多土,玩起來也很好!"……看到這幾個孩子對車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我開始思考:各種車能否成為我們的主題活動呢?于是,我讓這孩子們開始收集有關(guān)有關(guān)車的圖片,放在班內(nèi)的圖書區(qū),每一天區(qū)角活動時我和孩子們一齊看看書,和他們說說有關(guān)車的故事,孩子們都很高興,,我還故意提出一些問題:"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車""它們都有什么作用"?在我的引導下,孩子們和我共同研究,共同探討,收集資料:有的帶來制作的自行車,有的畫下了各種汽車,有的帶來挖土車、小轎車、消防車、、、、、、、,頓時,我們的教室頓時成了車的世界,車輛成了大家的關(guān)注點。

透過這次對"各種各樣的車"主題活動觀察與分析,讓我深刻地感受到--孩子們就像各種車,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寬闊的跑道上,自由的奔跑!

教育隨筆:這是我?guī)淼?/h2>

教育隨筆:這是我?guī)淼?/p>

為了豐富幼兒的活動,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定期為孩子們開展閱讀活動。本周我讓孩子們帶一本自己喜歡的繪本到幼兒園來和小伙伴們分享,大部分孩子都帶來了。我通過故事和兒歌告訴孩子們要學會分享,并拿出一個空的書架,請愿意分享的幼兒把自己的繪本放到書架上,等到學期結(jié)束再帶回家。在老師的引導下,放學的時候很多孩子都把自己的書放到了書架上。第二天,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有幾個孩子一直在書架面前轉(zhuǎn)來轉(zhuǎn)去,連開展區(qū)域游戲的時候也是這樣。在我的詢問之下孩子們告訴我他們想拿自己的書,所以一直徘徊在書架前面。到了放學的時候,甚至有個別孩子哭著要把書帶回去。

孩子們的分享意識很差,都喜歡護著自己的圖書,不愿意讓別人碰。經(jīng)常會有孩子到我這里來說:“老師,XXX又拿我的書了。”到了閱讀活動的時候,這樣的問題更為突出,孩子們經(jīng)常出現(xiàn)爭搶。有的孩子帶了好幾本書來,但他不愿意把書給其他小朋友看,有的孩子沒帶書就去書架上那別人帶的書看。

針對這樣的情況,剛開始我不斷鼓勵孩子們要學會分享,可爭強書本的事情還是層出不窮。為此我查閱了一些資料和案例,根據(jù)現(xiàn)代兒童觀的指導,老師和孩子之前的關(guān)系應該是平等?,老師不能命令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因此,我遵從幼兒的意愿,讓他們拿自己帶來的書看,同時請他們找一個好朋友一起看,讓他們嘗試簡單的分享,逐步引導幼兒愿意和他人分享。如果孩子不愿意分享,我尊重他的意愿,讓他自己看自己的書。教師不能“以勢壓人”,強制要求幼兒去分享,這樣的分享并不是出自幼兒的意愿,孩子們在分享的過程中不僅不能獲得快樂和滿足,反而非常委屈。

教育隨筆:炫耀到分享


“老師,他口袋里有玩具。”“老師,他口袋里有糖果?!薄袄蠋煟麕Я丝谙闾??!盽```````

每天早上總會聽到這樣的聲音,小朋友們有個習慣,喜歡去觀察旁邊的小朋友是否有帶東西來幼兒園,發(fā)現(xiàn)以后馬上報告老師,他帶了什么,這樣的好奇心每個小朋友都會有,看到好玩的、好吃的東西以后,自己不能夠擁有,就會報告老師,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小寶貝”,總會偷偷的帶來幼兒園,有的是好玩的玩具,有的是好吃的零食,還有的甚至只是一顆小小的珠子,帶來以后,他們會像好朋友們炫耀,時不時的拿出來玩上一會。沒收他們帶來的玩具,只是一時的對策,他們下次還是會將“小寶貝”帶來,只不過他們會藏的更好些,怎樣讓他們不將玩具帶來幼兒園呢?我想了很多的方法,把小朋友帶來的玩具放在玩具商店,供幼兒分享,小朋友對于自己的玩具的獨占性是非常強烈的,讓幼兒分享,即加強了幼兒之間的交流,又讓幼兒為了避免其他小朋友玩自己的玩具,而減少了帶玩具來幼兒園的次數(shù),這樣小朋友就不輕易將玩具帶來幼兒園了

教育隨筆:孩子會做到


記得剛?cè)雸@時,小朋友們喝水總是拿錯茶缸,為此我和方老師下了不少功夫,讓小朋友不停的認識自己的茶缸。后來我們在茶缸上做了標記,一段時間的認識,小朋友們基本不會拿錯自己的茶缸了,可是我們班的宏坤小朋友,他和別的小朋友不太一樣,無論你怎么跟他說,在喝水時,他總是先拿拿別的茶缸,然后看看你,等你說那個茶缸不是他的時,他再換下一個拿拿,跟他一起喝水的小朋友都知道哪個茶缸是他的了,就他不知道。每次只要宏坤拿錯茶缸,小朋友們就幫他拿他自己的。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有一天,我看到宏坤居然拿著自己的茶缸在喝水。我驚訝的看著他,他喝完水把茶缸又放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我夸他:“宏坤真棒!”他嘿嘿的笑了。高高興興的去玩玩具了。

從那以后,我看到宏坤很少再拿錯自己的茶缸了。我想:沒有笨孩子,只有懶孩子,只要愿意做,自己一定能行!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有懶惰的一面。只要用心、耐心引導,孩子會做到的!

教育隨筆:從分數(shù)到素質(zhì)教育


教育隨筆:從分數(shù)到素質(zhì)教育

隨著時代的進步,生活環(huán)境,質(zhì)量的變化,人們對教育的觀念也有了一定的轉(zhuǎn)變,從分數(shù)到素質(zhì)教育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從我個人的觀點來看,也比較贊同教育專家的看法,一般通過與孩子做游戲的方法進行溝通,有必要的提出一些問題,使孩子在快樂的同時增長一些知識,這樣的做法,比起給她出幾個問題給她做更有效果,也容易記住,既營造了快樂的氣氛,又讓孩子有成就感,和幸福感。所以說要然后孩子在快樂的狀態(tài)下學習最有效的,因為興趣是孩子快樂學習最好的導師。

另一方面,避免孩子過度的學習,現(xiàn)在的家長身感現(xiàn)代社會競爭激烈,千方百計讓自己的孩子多學點知識,今天這個興趣班,明天那個補習班,小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過度緊張的學習會給孩子的身體帶來傷害,也會對學習知識有一種厭惡感,也會產(chǎn)生我在為父母學習的意識,即使得到一定的知識,日后很有可能不會繼續(xù)磚研。相反,那些以愉快方式獲得知識的孩子,不僅因為知識本身是有趣的,而且許多快樂和成功的體驗將促使他們終身進行自我教育。

再一方面,不要用過激的語言,行為刺激孩子,有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忘忘采用一些過激的語言訓斥孩子,比如說:你真笨,你看某某小朋友多聰明能干,你什么什么都不如等等,這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不利于日后的成長。

童年是短暫的,我們應該讓孩子擁有幸福的童年,在成長中得到快樂,在快樂中得到知識。

相關(guān)推薦

現(xiàn)在好多孩子的鞋都是系鞋帶的,但是好多孩子都不會系鞋帶,在家里都是家長幫助他們,但這樣的做法阻礙了孩子學習自理的欲望。在幼兒園,孩子們的的鞋帶開了后都顯得束手無策,不知道怎么辦。 針對這一情況,我們讓...

2021-06-07 閱讀全文

帶班中的點滴經(jīng)驗 和劉老師配班快一年了,從劉老師身上我學到了很多,下面我就列舉幾個“劉氏法”給大家曬曬。 一、“大鳥喂食”法 從開學到現(xiàn)在每天中午孩子們吃的飯菜有限,到最后剩下的,倒得很多,看的劉老師...

2021-07-03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說到做到的家長 我們小一班的睿睿小朋友,是一個較為倔強的小男孩。一天早晨爸爸送他來上幼兒園,他看見小朋友在玩皮球,便對爸爸說:“老師說要帶一個皮球來幼兒園玩的,讓媽媽給我買一個,我今天放學要...

2021-06-09 閱讀全文

"車"帶來的主題 春天,風和日麗,陽光明媚,孩子們像出籠的小鳥,嘰嘰喳喳的聚在一齊,一副興高采烈的樣貌,這天他們都帶來了自我的沙水玩具,在我的帶領(lǐng)下來到沙池玩沙,孩子們邊玩邊談論著自我的發(fā)現(xiàn)與感受。梓...

2021-07-0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