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鞋子掉了
發(fā)布時間:2021-05-12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教育教學隨筆蕾蕾是一個文靜漂亮的小姑娘,留著一個蘑菇頭,挺可愛的。蕾蕾在吃飯是桌子上總是很干凈,洗手時也從不會弄濕袖子,總之各個環(huán)節(jié)表象都很棒。
今天午飯后,我和李老師帶著小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一個聲音傳來:“老師,我的鞋子掉了,我不會提,提不上……”是蕾蕾的鞋子掉了。李老師帶領孩子繼續(xù)散步。我走過去和她說:“蕾蕾,把那只鞋子脫下來,先拉開拉鏈……說到這蕾蕾已經(jīng)脫下了那只鞋子。:“蕾蕾,脫鞋子是先拉開拉鏈,再脫下來,那要想穿上鞋子呢就是先穿上再拉上拉鏈。來自己試一下?!笨粗倮佥p松的自己穿上了鞋子,臉上露出了笑容,我也感到很欣慰。
孩子不知道其實他自己已經(jīng)會做好多事情,只是沒有沒有自己去完成的機會。在老師的幫助下蕾蕾學會了如何穿上帶拉鏈的鞋子。假若我及時過去他穿好鞋子,蕾蕾不會有成就感,更不知道再過多久自己才能會穿拉鏈鞋子。老師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感受,去探索,去思考,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孩子感覺自己能行。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教育隨筆:我的鞋子不見了
這幾天午睡后,都會有一兩個幼兒說"老師,我的鞋子找不著了。"開始我不在意,只是在教室里把鞋子找到,讓孩子把鞋子穿好??墒沁@些鞋子,不是在角落里,就是在其他小朋友放衣服的柜子里,我想鞋子不會無緣無故的跑到這些地方,肯定是那個小朋友搞的惡作劇,故意把鞋子藏起來的,可是,誰是這個搞惡作劇的人呢?我犯難了這么多孩子怎么找呢?
一天又是我值中午班,起床時,班上又有一個小朋友跑來告訴我說:"老師,我的鞋子找不著了。"肯定有人故意干的。我想一定要想個辦法,把這個藏鞋子的人找出來,想了個辦法:讓孩子來幫忙找,哪個藏鞋子的一定先找到。我來到活動室說:"我們班的小A小朋友的鞋子神秘失蹤了,我們?nèi)退研诱一貋砗脝??我看誰能先找出來"。孩子們在活動室里開始找,不一會兒小B的手里拿著小A的鞋子跑過來說:"老師,我是最棒的,我找到了鞋子"。我表揚了小B,因為他幫小A找到了鞋子。我接著說:"找到鞋子的小朋友很聰明,藏起鞋子的小朋友有很聰明。我也很想知道藏鞋子的是誰。"這時小B站起來說:"藏鞋子的也是我",臉上露出一絲自豪感,我的心理也有一絲自豪感,終于找到根源了。我把小B帶到我的辦公室里問她:"你把小A藏鞋子的是想干嘛?","我跟他鬧著玩的。"小B不假思索的回答我。"那以前的幾次是誰干的?""也是我"我想不能批評他,因為他藏鞋子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別人沒鞋穿,只是讓別人一時找不著鞋子罷了。果然如我所料,我說:"你給別人藏了鞋子的時候,別人找不到鞋子是很著急的,你想一想如果找不到鞋子的人是你,你是什么心情?"我不說話讓他自己想想,小B想了想說:"老師,我以后在也不給別人藏鞋子了。"
從那以后班里的鞋子在也沒有神秘失蹤過,小B也變得愛幫助別人了。大班的孩子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辨別是非的能力,在處理這件事的過程中,我并沒有直接指出小B的行為是不正確的,而是讓他通過自己的思考,來發(fā)現(xiàn)自己行為的不當之處,從而自覺改正。作為老師,我們不光要讓孩子認識錯誤,更要讓他們學會反思。
教育隨筆:“是我,撕掉了貼字”
“哪個小朋友,又把毛巾架上的數(shù)字貼給撕掉了???!”駱阿姨從洗手間出來,聲調(diào)提高了一個八度。
“可見這已不再是初發(fā)事件了”,這是我聽到后的第一個反應。
……在駱阿姨的述說中,我知道數(shù)字貼已經(jīng)好幾次被人撕掉了,卻沒有一次找到“下手之人”
駱阿姨述說時,整班的幼兒都在聆聽,我感到教室里所凝聚成的一股緊張的氣氛,我想:那個撕貼字的孩子是更為恐慌的,而我們的目的是要教育孩子要愛護公共的財物。
撕貼字孩子的動機究竟是什么?。于是我用盡可能的平靜和親切對孩子們說:“誰把貼字撕掉的,自己站出來好嗎,金老師不批評的?!?/p>
沒有人站起來。
“老師只想知道是誰撕的,做過的事應該勇敢地來面對啊!”還是平穩(wěn)的語調(diào)。
沒有人站起來,但孩子開始竊竊私語了。
“我相信那個孩子會告訴老師的,老師答應不批評的!”我開始微笑了。
毛妤茵突地一下站起來:“是我撕掉的!”眼淚隨之也流下來了,這時的情景雖在我意料之中但也多少帶給我一些震撼,我有想抱住她的沖動了,對于她來說“承認事實”的確是經(jīng)過一番思潮翻騰的,內(nèi)心的掙扎遠遠要比此刻臉上的表情來得痛苦。
此刻,我先前去追究撕掉貼字的動機似乎真的不是那么重要了,“敢于面對自己的過失”我更為她的勇敢而欣慰。接下來發(fā)生了戲劇性的發(fā)展:“金老師,我錯了,以后我不再去撕了,我讓媽媽買來一起補好……”好一個知錯就改!許多孩子發(fā)言到:教室里的東西都是大家勞動的成果,要愛護。然后各抒己見“我有一次見到墻上的花掉下來,我用膠水粘好了”“我?guī)屠蠋煹哪ú挤诺皆幜恕薄拔覀儼嗟男∫巫釉谕饷妫叶诉M來放好的!”……好一個自我反省的大好結局。
我當時就事論事指出了撕貼字的不正確做法,更是高調(diào)地肯定了毛妤茵的事后表現(xiàn),讓幼兒知道了:誰都會有做錯事情的時候,重要的是要敢于面對自己的錯誤,并能知錯就改。
同時,我也體會到:對事情的處理,不能過于高壓,以一種寬恕的心態(tài)去對待孩子的錯誤,讓孩子在關愛中反省到自己的過失,教師的責任不是一味對孩子過失的批評,而更重要的是對孩子自省的幫助。
教育隨筆《穿鞋》
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們兩位老師都要幫他們檢查鞋子穿的對不對,每天都有小朋友穿反鞋子,而且有的叫他們換過來之后還是反的,這讓我們很煩惱。
于是我想到了一首以前小朋友學過的兒歌《鞋寶寶》,我覺得兒歌的內(nèi)容很好,對小朋友是否穿對鞋子幫助很大,于是我把這首兒歌運用到了生活中,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就叫他們一邊把小腳并攏,一邊念兒歌:"兩只鞋寶寶,一對好朋友,穿對了,高興頭碰頭,穿反了,生氣背對背。"我讓小朋友相互檢查,看一看鞋寶寶是生氣了還是高興了,我看見小朋友都認真的檢查起來,嘴里還說著:"高興了""生氣了",我對平時經(jīng)常穿錯鞋子的小朋友會單獨講解,教他們怎樣檢查自己的鞋子,怎樣讓鞋寶寶高興起來,小朋友好像都很樂意。慢慢的,我讓小朋友當起了小老師,讓小老師帶著小朋友邊念兒歌邊檢查鞋子,特別是讓平時常穿錯鞋子的小朋友來檢查,過了一段時間,我覺得穿錯鞋子的小朋友越來越少了,讓我們?nèi)焕蠋熀荏@喜。我們知道這只是一個好的開始,以后還需我們老師繼續(xù)正確的引導。
通過這件事,我覺得老師要懂得學以致用,其實平時老師身邊有很多的兒歌、歌曲、故事等,如果能把他們正確的運用到生活中,要比老師不厭其煩地反復講解,效果要好的多,這樣既有利于孩子們掌握知識,又能提高他們的行為習慣,一舉兩得。
教育隨筆:我的鞋子怎么不見了
優(yōu)美的午睡起床音樂響起了,孩子們紛紛睜開了惺忪的眼。“醒一下,馬上起床!”老師溫柔的話語安撫著幾個還在夢中的孩子……“好,小朋友們輕輕起床吧!”孩子們都陸陸續(xù)續(xù)乖乖自己起床了,這是一個多月教育引導的成果?。—q為欣慰。
“我的鞋子怎么不見了?”凡凡拎著一只鞋子輕聲說著。“找一找,凡凡的眼睛最亮?!蔽疫吂膭罘卜舱倚?,邊下意識蹲下看看:“咦,會在哪呢?”其實我已發(fā)現(xiàn)鞋的蹤影,在床底下。凡凡也忙蹲下找尋著:“我的鞋在那?!北汩_心地伸手去拿,哎呀夠不著。聰明的他看看我,想到了求助老師:“老師幫我拿?!蔽以囍ツ茫S后起身說:“哎呀,老師也夠不到,我們的手臂都太短了,怎么辦?”凡凡看看我,一臉困惑。我忙說:“能不能請什么幫幫忙,使我們的手臂變長?”凡凡在我的啟發(fā)下,盡然想到了掃帚。我忙配合取來了掃帚,一下,兩下,鞋子終于“蹦”出來了。凡凡笑了,忙拿鞋穿?!胺卜玻?guī)椭四?,你該說什么呀?!边@一環(huán)節(jié)的禮貌教育咋能疏漏,我當然記著啦,可愛的凡凡忙說:“謝謝老師?!庇衷诩w談話時說了凡凡找鞋的事,教育孩子們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也可請求老師或其他朋友的幫助,并教育孩子們以后午睡一定要把兩個鞋子朋友放在一起,養(yǎng)成好習慣。
老師的耐心啟發(fā)引導,為幼兒提供了思考的機會,使幼兒通過動腦獲得成功的體驗,這樣也提高了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這些小班的寶貝們,我們老師該經(jīng)常有意識地為他們創(chuàng)設思考的空間,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嘗試、去探索、去體驗成功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教育隨筆:老師我會穿鞋了
這學期我們班級的孩子們有了許多的變化。從學習自己穿衣吃飯,到學習排隊上課,孩子們的變化真的很大。
可是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們老師都要幫小朋友檢查鞋子穿的對不對,每天都有三個小朋友的鞋都是穿反的,而且有的叫他們換過來之后還是反的,這讓我們老師很煩惱。
于是我決定教給了孩子一首好聽的兒歌《鞋寶寶》,兒歌的內(nèi)容很好,對小朋友是否穿對鞋子幫助很大,“兩只鞋寶寶,一對好朋友,穿對了,高興頭碰頭,穿反了,生氣背對背?!贝撕?,每天起床后,我就讓小朋友相互檢查,看一看鞋寶寶是生氣了還是高興了,我看見小朋友都認真的檢查起來,嘴里還說著:“高興了”“生氣了”,我對平時經(jīng)常穿錯鞋子的小朋友會單獨教他怎么穿鞋子,教他們怎樣檢查自己的鞋子,怎樣讓鞋寶寶高興起來,小朋友好像都很樂意。過了一段時間,我覺得穿錯鞋子的小朋友越來越少了,我們知道這只是一個好的開始,以后還需我們老師繼續(xù)正確的引導。
其實平時老師身邊有很多的兒歌、歌曲、故事等,如果能把他們正確的運用到生活中,要比老師不厭其煩地反復講解,效果要好的多,這樣既有利于孩子們掌握知識,又能提高他們的行為習慣,一舉兩得。
在這天午睡起床后,有個平時一直穿反的孩子很高興的跑來跟我說,老師,今天我會自己穿鞋子了,我沒有穿反鞋子,我看到他開心的樣子,馬上鼓勵他,“嗯,今天你很棒,你學會怎么穿鞋子了,待會老師給你貼哥大金獎?!彼吒吲d興地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和自己的同伴說著剛剛得到老師的表揚了,很開心,一群小朋友也在嘰嘰喳喳的說著,我也是自己穿的,我也沒有穿反等等。其實孩子在學會做一件事情后得到老師的表揚是對他的肯定,所以我們要經(jīng)??隙ê⒆拥谋憩F(xiàn)。
幼教隨筆:別讓孩子掉隊了
我們班有個叫超超的小男孩,聰明可愛,可就是有一個壞習慣——動作慢,他吃飯慢、畫畫慢、搬椅子慢、穿脫衣服慢……總之,做什么事情都很慢。這個動作慢的毛病不僅讓他的動手、自理能力弱了,而且也影響了我們一日活動地正常開展。分析原因,超超平時由爺爺奶奶照顧,老人的寵愛和包辦太多,導致了他動手自理能力較弱,常常習慣于等待別人來幫著做。因此,我們決定盡快幫助他克服動作慢的毛病,讓他變得能干、自信起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針對超超生活自理能力弱,不太會穿衣、疊被的問題,給予了耐心地指導、幫助,讓他在生活區(qū)進行練習,如:扣紐扣、系鞋帶、夾彈子等游戲,并采用兒歌、游戲的形式,使他在練一練、比一比中,從不會到會、從不熟練到熟練,動作逐漸由慢到快。
我們發(fā)現(xiàn),超超在做事時注意力不夠集中,喜歡東張西望或是說話。于是我們就給予更多地關注和鼓勵,時常會提醒他加快速度,一發(fā)現(xiàn)有所進步,就及時肯定和表揚,讓他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不斷地樹立自信心。
我們還有意識地把一些動作快、活潑開朗的幼兒和超超坐在一起,引導、鼓勵動作快的幼兒在生活、活動和游戲時帶動他,使超超在同伴的帶動下漸漸快起來,能干起來。
此外,我們還和家長進行了溝通,不僅把超超在園的點滴進步及時反饋給家長,而且請家長配合,創(chuàng)設各種讓孩子自我服務的機會,少一點包辦,多一點鼓勵和肯定,家園雙方共同配合,才能讓超超有更大的進步。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引導和鼓勵,超超正在慢慢地進步,他做事認真、自覺了許多,經(jīng)常會看看那些動作快的同伴,然后再提醒自己加快點速度。每當超超做完一件事后,他會問我:“老師,我今天快了嗎?”“老師,我有進步嗎?”這時我會鼓勵說上一句:“真棒!比以前有進步了。繼續(xù)加油哦!”這時的超超會顯得很滿足、很快樂!
教育隨筆:鞋子里的蟲子
中午一陣電話鈴聲驚醒了熟睡中的孩子們。電話是另外一個班級老師打來的,通知下午要進行拍球比賽,請做好準備。放下電話趕緊催孩子們起床,并一一給他們穿好衣服。孩子們陸陸續(xù)續(xù)地走出寢室去拿球了,沒過一會兒就聽見活動室傳來“嘭嘭嘭”的打球聲。我開始給孩子們整理床鋪,無意間轉頭卻發(fā)現(xiàn)浩博、成浩、李正等幾個小朋友你擁我擠地趴在地上圍成一團不知在干什么。見此狀況,我忍不住說道:“你們幾個在干嘛,還不趕快去拍球?!痹疽詾楹⒆觽儠R上起身走開,可是他們卻不為我所動,依舊趴在那里。我聲音不由自主地提高了:“你們不去拍球,趴在這里干嘛,剛才我和你們說話沒聽見嗎?”只聽浩博說:“老師,你快看,靜如的鞋子里有蟲子。”“凈胡說,干凈的屋子里,哪里有蟲子?”我反駁著?!罢娴?,不信你瞧瞧?!闭f完拿起鞋子讓我看,順著方向望去,果然里面有一只在動的“臭大姐”(地方方言)?!翱欤彀阉钩鰜聿人?。”一旁的李正大聲喊?!安恍?,它是好的,不能踩。”成浩急忙接過話來?!昂玫摹薄皦牡摹薄瓋扇藸幊沉似饋??!袄蠋熌阏f是好的還是壞的?”旁邊的浩博著急地問我。“它是害蟲?!蔽医o了一個肯定的答復?!澳撬鼮槭裁磿谶@里?”“為什么會跑進我們的教室里?”“為什么它不睡覺?”……孩子們的問題一個一個接著而來,眼見比賽的時間到了,于是我對他們說:“我們先把它用瓶子裝起來,比賽完拍球再來討論這些問題好嗎?”孩子們愉快地答應了。
拍球比賽剛一結束,孩子們就迫不及待地來到瓶子跟前,很顯然他們對這個小東西產(chǎn)生了興趣??吹剿麄?nèi)绱烁信d趣,我心想這又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活動,讓孩子們認識了解更多的知識。在活動中我給孩子們介紹了它相關的材料,講述了“臭大姐”的特點、生活習性以及出現(xiàn)的季節(jié)等。對于他們提出的為什么會在小朋友的鞋子里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有意識的將問題拋給了他們:“你們說呢?”這時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嚷開了,有的說:“它也想要一雙新鞋?!边€有的說:“天太冷了,它想到這里暖和一下?!薄⒆觽兗娂姲l(fā)表自己的看法,對于他們的想法我都給與了肯定,同時借助于今天的活動我又帶領孩子們認識了許多的益蟲跟害蟲,使他們不知不覺的又掌握了許多書本上還沒涉及到的知識,擴大了孩子們的知識面
今天這件小事讓我再次的認識到教育無處不在,只要老師善于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每個細小環(huán)節(jié)都會成為有價值的教育材料。生活中老師要多一些細心、耐心和靈活的引導,及時挖掘孩子感興趣的事情,讓他們主動探索研究,激發(fā)他們對新事物的興趣,多傾聽他們內(nèi)心的想法。真正做到老師是指引者,孩子是探索者、創(chuàng)造者。
教育隨筆:今天學會了穿系鞋帶
區(qū)域活動時,妮妮拿來了新投入進去的系鞋帶玩了起來。只見你先把鞋帶全部解開,然后再一個一個洞穿進去,穿完之后你看看自己的穿的那一排,又看看旁邊的一排,“怎么不一樣呢?”你又把穿好的拆掉,這一次你是把左邊的鞋帶穿到右邊的洞里,右邊的鞋帶穿到了左邊的洞里,跟旁邊的對比了下,露出了笑容,繼續(xù)穿著。穿好了,開始打蝴蝶結。這時,你按照老師平時教的兒歌,嘴里邊念著邊打起第一個結,“兩個兔子耳朵交叉,一只耳朵進洞洞”,咦,怎么進不了洞洞,這次你又試著手捏著兔子耳朵的下面,終于洞洞大了些,你也成功打完了一個完整的蝴蝶結。你開心極了!后來你又把其他兩個蝴蝶結都解掉,一遍一遍的練習著,整個區(qū)域活動時間,你都在重復聯(lián)系著系鞋帶,中間也會遇到暫時的困難,都被你解決掉了,而且最后你打的蝴蝶結,不僅比先前好看,速度也快了不少!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樣的學習可能在發(fā)生
在整個穿系過程中,你都是非常的有耐心,遇到了困難,也會想法試著一次次的嘗試克服,就算你已經(jīng)初步學會了打蝴蝶結,但你并沒有因此而驕傲,而是繼續(xù)一次次的練習著,你的這種堅持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下一步學習的機會和可能性
今天學會了穿系鞋帶,你也可以把你在穿系過程中的好的經(jīng)驗跟小朋友們分享下哦!以后,遇到有鞋帶的鞋子,自己一定會穿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