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改善孩子做事情磨蹭方法分享
發(fā)布時間:2021-05-10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教育研究方法筆記 家庭教育方法上學前,女兒做事也磨磨蹭蹭,原因是她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無關的事物所吸引。比如,正在吃飯,窗前有只小鳥飛過,她就會放下飯碗去看個究竟;正在畫圖畫時,忽然聽到電視里的聲音,就會丟下畫了一半的畫,跑去看一眼電視,留下半拉子圖畫磨蹭著不肯馬上畫好,其他的事也雷同。所以,女兒做事往往“戰(zhàn)線”拉得很長,效果還不一定好。針對她這種壞習慣,我和她媽媽就商量好,她做事時,盡量保持安靜的環(huán)境,排除與當時事件無關的因素,使孩子能專心于她正在做的事情上,加快速度也保證質量,慢慢就養(yǎng)成了利索的好習慣。(觀點二 加強時間觀念,培養(yǎng)孩子把握時間的能力
孩子磨磨蹭蹭,與他們沒有時間觀念有關。我女兒就是俗話說的那種“老虎緊追到腳跟,還要回頭辨雌雄”的人,是個典型的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由于磨蹭,上學經常遲到,被老師批評是家常便飯。我非常苦惱,下決心幫她改正。首先,我?guī)退J識磨蹭給她自己和父母都帶來不好的后果,她接受意見并表示愿意改正。接著,我與孩子一起制定了一個互相監(jiān)督的計劃,讓她監(jiān)督我有沒有磨蹭現象,爸爸做裁判,記錄結果并及時報告。我們一起制訂了生活日程表,記錄每天早晨穿衣、盥洗、吃飯等所用的時間,一段時間后看有沒有進步(為了維護她的積極性,我常常讓她贏),女兒為自己的進步而高興,主動加快了自己的做事速度,時間觀念也加強了?,F在她會根據時間來調節(jié)做事速度,有了初步合理把握時間的能力,遲到的現象幾乎絕跡??吹脚畠旱倪M步,我也由衷地感到了教育成功的喜悅觀點三 啟發(fā)孩子的競爭心理,提高靈敏度,改變磨磨蹭蹭的現狀
生活節(jié)奏日益加快,但對孩子來說,他們還沒有接觸社會的經歷,自然感受不到緊張氣息。但是,孩子要長大,一個作風拖拉的人是無法在競爭社會立足的。對此,從小訓練孩子主動把握現實的能力和智慧是根本。具體做法是:適當增加生活的緊張氣息,啟發(fā)誘導孩子的競爭心理,提高他們的靈敏度,改變磨磨蹭蹭的現狀。
從兒子上幼兒園起,我就有意識誘導他的競爭心理,讓他經常和小伙伴展開競賽:比速度、比勇敢、比仔細等等,讓孩子在競爭中逐步認識到自己的能力,養(yǎng)成敏銳捕捉信息并做出反應的思考力和行動力。在家,我們也常開展有益的親子競賽,通過勝負交替,鍛煉了孩子的心智,也提高了靈敏度?,F在,兒子適應了這種節(jié)奏和習慣,很少有磨磨蹭蹭的情況。我覺得適當增加些生活的緊張氣息,對孩子日后的成長和獨立精神的形成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觀點四 管放結合,讓孩子經受必要的鍛煉
我家三代同堂,女兒從小享受“全程服務”,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養(yǎng)成了對成人的過分依賴。一旦要她自己做事時,她就四肢沒力,手腳不靈了,凡事磨蹭著,等著你們“伸出援助的雙手”。我們也曾嘗試從培養(yǎng)自理能力入手讓她改變磨蹭的習慣,但都不了了之。比如:冬天穿衣,怕她受涼,奶奶趕緊去幫忙;吃飯?zhí)?,爺爺怕餓著她,又破例喂她。這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變成了一句空話。上學后,問題馬上暴露了出來:在學校,她什么事情都比同學慢,吃飯慢、做作業(yè)慢,連考試、測驗都無法按時完成。這才使我痛下決心,該她自己做的事絕不代勞過多,此為“放”的過程,讓她在做的過程中,鍛煉才干。同時,我們也下決心“管”,規(guī)定時間內不吃完飯,就堅決收拾掉餐桌,使得她下次進餐時必須抓緊時間。孩子做事遇到的困難,也不急著幫忙,只做必要的指導。我們還做通了爺爺、奶奶的思想工作,管放結合,讓孩子經受必要的鍛煉,早日擺脫磨磨蹭蹭的陰影。(觀點五 “反話正說”,讓孩子樹立信心,積極進取
孩子很重視父母的評價,表揚鼓勵總是能激勵和打動孩子。兒子好磨蹭,我的辦法是“反話正說”。比如,有段時間,孩子每天晚上上床睡覺前總是磨磨蹭蹭的,到很遲才入睡,睡得晚就影響第二天的早起……我急得每天罵他一頓也沒用。我想到兒子很愛聽好話,就試著反話正說:“曉明大了1歲,懂事不少!用不著媽媽提醒,就上床睡覺了?!痹捯粑绰?,兒子立馬上床鉆進被窩。第二天,又是表揚將他“催”上床。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小孩子做事情磨蹭,怎么改善
曾經看過這樣一些科學研究:人大腦中的額葉使得人能夠思考未來,同時也會讓人焦慮。一些額葉部分受損的人,在失去計劃能力的同時,也降低了焦慮。我猜,小孩之所以很快樂,大概部分原因就是他們的額葉正在發(fā)育之中,所以他們更多生活在當下,不必為未來所焦慮。
不過,我想我們也可以把事情轉向另一個方向:在孩子的額葉不斷發(fā)育之時,在他逐漸學會能預期未來之時,引領他對未來多一些好的展望,少一些壞的擔憂。隨時給孩子大大小小、遠遠近近的各種愿景,用美好的未來去一步一步引領他。
我們要用美好去教育,而不是用災難恐懼和憂慮去教育。
當媽媽的都有體會,孩子一歲多時,你提什么他要什么,所以你說話要很小心,說“等吃完飯再吃雪糕”就會招來一通麻煩。這是因為他的大腦發(fā)育有限,他還不能預想以后的事,他時刻生活在現在。孩子兩歲以后,才開始慢慢地預想未來的事。
一次女兒翻出好久不看的兒童歌舞光碟看??戳艘魂嚕匝宰哉Z說:“我好想上臺表演??!”不知為什么,每當聽到孩子說她有什么愿望和期盼時,我都眼前一亮,好像看到了微小的火苗在閃爍。這些小火苗是如此的珍貴,讓我為之欣喜。
我知道她心里還有其他各種美好的期盼:周末、去公園、去海邊、過生日、養(yǎng)兔子、幼兒園畢業(yè)典禮、去美國找加菲貓、開蛋糕店、長大當媽媽……
每個孩子的心里都有無數個這樣的小愿景。而讓孩子擁有愿景,也正是我們大人所要做的事情,是一種教育。
孩子拖拉、磨蹭
很多家長都抱怨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從小時候的穿衣吃飯磨蹭,到上學后寫作業(yè)磨蹭。磨蹭現象,基本源于這兩種情況:
消極抵抗(因為家長溝通方式不好、事情安排過程不民主等);
缺乏動力。就像過去我在《教孩子時間管理》那篇里寫的,時間管理,歸根結底是對目標、動力、興趣的管理。
所以我們要隨時給孩子各種小目標、小愿景:“快點收拾好,我們就可以在外面多玩一會兒”、“寫完作業(yè)就可以帶小白兔出去了”,讓孩子知道,生活是有趣的,抓緊時間,就可以享受到更多樂趣。
孩子學習、做事效率低
有孩子學習效率低、做事效率低,也是因為孩子對學習本身缺乏長遠的構想,他不清楚眼下做的枯燥瑣碎的練習究竟是為了什么、要達到什么目的。如果我們不給孩子指出學習做事的愿景,孩子就像是在黑夜中行進,他不清楚何時能見到曙光,他甚至都不知道是否前面還有曙光,他自然會缺乏動力、行動遲疑。
比如說學琴。有天看到的視頻中的音樂老師講得真好。小孩彈琴,從一個音符一停頓,到兩個音符、四個音符、一小節(jié)一停頓,這些枯燥的練習是為了什么?最后要達到什么樣子?是為了最后他能連貫地彈奏一整段曲子,為了讓他的音樂像小鳥一樣一路飛過,無需擔心下面的一段段柵欄。在孩子學琴時,我們要給他這樣的vision,讓他看到遠景,這樣他就不會被困在當下。
學習更是這樣。當孩子整天都埋頭為作業(yè)和考試而疲于奔命、無暇抬頭看路時,他不僅身體疲憊、內心更是疲憊,因為他看不到全景和希望。
給孩子愿景,告訴他,每個音符、每個學習環(huán)節(jié),都是一個晶瑩剔透的小小的彩珠,我們要一個個做出來,最后串在一起,我們就有了一條美麗的彩鏈。
這樣,我們仿佛就是把孩子從枯燥的現在中解救出來。當他看到了遠景、看到了全景,他的現在就有了新的意義。
隨著孩子長大,我們鼓勵孩子去不斷勾畫更長遠的愿景。
記得上初中時,我看到我哥考上了一所重點高中,很羨慕,現在我還清晰地記得當時在腦子里勾畫自己也走進那所高中的情景。后來我當然真的考上了。然后我哥上大學了。第一個學期他回家,說一口標準得有些夸張的普通話,在當時的我聽起來有些雷人。然后我就決心去北京上大學(上廣播學院就不會輕易被他雷到)。后來我又有過一些其他的愿景,有的已經實現,有的正在實現(沒有“沒實現”這個說法)……
現在看,很關鍵的是,在我這頭兩個愿望實現之后,我開始相信我的愿望了。我很放心地想,只要我在腦子里picture過的景象,或早或晚,都會真的實現。我至今仍然這么想。我不知道別人怎樣,至少我相信,愿景這個東西對我有效。
或許,正是這種信念才使愿景變得更有價值,而不只是一個隨飄隨過的白日夢。
所以,我們家長要啟發(fā)、尊重、引導孩子的夢想和愿望,鼓勵孩子去勇敢地追逐實現它們。孩子眼下這個不起眼的愿望其實不重要,讓孩子學會展望未來、對自己有信念,肯于努力,這些才更重要。
當孩子一旦看到自己真的走進自己的愿景里了,他就增強了信念,于是,這個機制就開始對他生效了。
愿景機制生效,聽起來有些玄,其實不神秘。它之所以有效,那是因為,當你經過認真思量、尋找、品味之后產生了愿景,并且對它有了信念,這時,你就會更專注、也更有力量。其他各種干擾,什么現實因素、境遇變化、玩世不恭、情緒問題等等,都只是小波瀾,都無法淹沒你通往愿景的道路。
有愿景,就有了愿力。
愿力可以強大得超越外界因素。這正如信佛的朋友所聽到的那樣——愿力大于業(yè)力,業(yè)力大于神通。
回頭想想,人生就是這樣一個奇妙的過程:年少時我們覺得未來有無數種可能,我們興奮悸動。隨著年齡增長,可能性在減少,這也意味著我們的愿景越來越清晰。比如,我現在很清楚我在未來的時間里,要做的,只是那么兩三件事情。如此清晰真切,這讓我感到很輕松、很踏實。
據心理學家說,我們每8小時的思考中,就有一個小時是關于未來的思考??磥砦覀兌济χ谠O計自己版本的未來世界。假如把這些個人版的未來世界匯合起來,把無數個小宇宙拼湊起來,那或許就接近真實的未來世界了吧。
而那,將是我們的孩子所生活的世界。
所以想一想吧,5年后、10年后、N年后,你的未來世界是什么樣的景象?你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你正在做著什么?
如何改善小孩做事磨蹭
怎樣讓孩子改掉拖拉的壞習慣呢,現在很多孩子都有起床要催,吃飯還要催,上學也要催,寫作業(yè)也要催,每天都是在家長的催促下才不情愿的完成,家長時刻要提醒孩子,有的的家長直接動手,但是也只起到一點點的效果,并沒有實質上的解決孩子拖拉的問題.
怎樣讓孩子改掉拖拉的壞習慣呢?家長就用這3個方法
孩子平常比較拖拉的壞毛病一定不能讓孩子形成習慣,孩子年齡小家長容易糾正,孩子拖拉不是沒有原因的,任意一個壞的習慣都是從放縱開始的,孩子拖拉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家長不斷的催促,對于常常拖拉的孩子家長可以用一些好的方法,引導孩子去完成,這樣才從根本上改掉孩子拖拉問題,
1、先從孩子的動手能力開始
孩子干什么都慢孩子的動手能力就比較差,不管是寫作業(yè)或者是生活中做事動手能力非常差,家長在生活中訓練孩子多動手的能力,生活和孩子的寫作業(yè)學習是密不可分的,訓練孩子的動手能力對孩子的拖拉就會有改善幫助作用.
2、提高孩子專心的能力
有的孩子磨蹭拖拉是有原因的,就是不專心一心二用,分神分心,不專注做一件事的原因,孩子平常學習寫作業(yè)的時候孩子的注意力不夠集中,在想其他的事情,學幾分鐘就玩幾分鐘,一邊學習一邊玩,到最后什么都沒做好,還拖拉磨蹭,家長通過提高孩子的專心能力孩子就會提高孩子學習效率.
3、學習任務設定
孩子學習的時候很拖拉,家長可以通過給孩子設定一些學習任務,和設定時間完成,設定就根據孩子的學習狀態(tài),從孩子的學習時間短開始,由短到長的設置,慢慢的變化調整督促孩子提高學習效率和改善孩子不拖拉的行為.
怎樣改善小孩子做事磨蹭
家長們,面對孩子磨蹭,您是否有些著急呢?為了他的動作慢而著急,為了他寫作業(yè)慢而著急,為了他吃飯慢而著急,為了他成績提高慢而著急等等??茖W研究表明,孩子做任何事的節(jié)奏與成人相比都會有很大的差異性。作為家長,應該尊重這種規(guī)律,而不是強制性要求孩子與自己同步。
有位媽媽向我咨詢,反映自己的孩子又愛磨蹭的毛病,晚上回到家中做作業(yè),應該10分鐘完成的作業(yè),她沒有半個小時是做不完的。每天早上媽媽從被窩里把他拽出來,然后就給他穿衣服。這個孩子每天早晨都是媽媽的催促下去上學的。媽媽擔心,自己的孩子如果一直這么磨蹭,長大后怎么辦呢?
小孩子愛磨蹭是個很普遍的現象,這種現象產生是有一個過程的,不是那天孩子就突然磨蹭了。孩子學習、生活磨蹭有幾種情況:第一是學習興趣低,每天都是硬著頭皮對付,只好拖拖拉拉,不負責任;第二種就是這個孩子本身就是“慢性子”,行動遲緩,對任何事都緊張不起來,任你著急催促,依然故我;第三種就是缺乏時間觀念的孩子,他做事沒有效率,不知道時間的重要性。
解決孩子磨蹭這個毛病方法有很多,要根據你孩子個人的情況,對癥下藥。第一種學習磨蹭的孩子,要激發(fā)其對學習的興趣,增強自信心、提高責任心;第二種和第三種要根據個人情況對待。下面小編跟各位家長分享幾點建議:
解決孩子磨蹭,更多教育資訊關注:呼市學習幫
一、讓磨蹭付出代價
孩子早晨起床磨蹭,家長干著急沒用,只好一邊嚷嚷,一邊給孩子穿衣服,可孩子一點也不著急。最后,家長還得把孩子送到學校。其實,家長們的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助長了孩子磨蹭這個毛病。孩子都會覺得,磨蹭點沒關系,反正也遲到不了,有爸爸媽媽送我呢。家長的正確做法是,當孩子磨蹭時,家長不要著急,讓孩子自己感到著急。媽媽也不要幫孩子穿衣服、洗臉,可以站在一邊說:“快點,不然就要遲到了,我可不幫你啊?!鳖愃频脑捴徽f一遍,不要重復。如果孩子遲到了,老師一定會問其原因。若孩子說:“媽媽沒給我穿衣服”,老師肯定會說他自己的事還需要媽媽幫忙。孩子挨批評后,就會認識到磨蹭給自己帶來的害處,第二天他會主動加快速度。
二、幫助孩子樹立時間觀念
要想讓孩子改變磨蹭的毛病,不能靠大嗓門,更不能打罵。家長可以通過講故事等方法幫助孩子認識時間,樹立時間觀念,讓他們認識到是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它最長又最短,最多有最少,最快又最慢,最容易丟掉卻無法復得。你要磨蹭它就會悄悄溜掉,只有珍惜它,抓緊它,才會“延長”它。家長還可以給孩子講珍惜時間取得的成功的故事來激勵孩子,還可以在墻上貼上名言警句提醒孩子??傊?,通過各種途徑讓孩子認識到時間的價值,讓孩子明白磨蹭會白白浪費許多時間
三、幫助孩子計時
一個磨蹭的孩子,不光學習磨蹭,生活中做任何事都會磨蹭。要想克服磨蹭這個毛病,需從不同角度入手。從孩子的實際表現出發(fā),幫助孩子計時是個可行的方法。做某件事,需要多長時間,提前定好,然后讓孩子盡量以最快的速度保質保量的完成。事后,家長對孩子做評價,調整要求,下次一定會做的更好。在開始設計時間的時候,家長要及時核對。孩子做事,家長為她計時,告訴并夸獎她今天比昨天又快了幾分鐘。這樣,孩子會有很高的積極性。對于低齡的孩子來說,如果家長跟孩子一起進行計時閱讀、計時記憶、計時答題、計時勞動的小競賽,會有更好的效果。
四、少跟孩子說“慢”
“動作慢”的評價會使孩子忽略時間的利用,長期被說成“慢”,孩子會認為自己每次的學習時間都很漫長,自然而然地出現太多的“小插曲”:發(fā)呆、玩橡皮、上廁所、喝水等。因此,在學校里,老師有意識地夸她,今天進步了,速度比昨天快了。在家里,家長也要有意識地進行表揚她,并告訴她,你可以“快”起來,只要在學習的時候不做其他事情就可以了。如果孩子愛磨蹭是“手笨”造成的,父母就要想辦法鍛煉她的動手能力,幫助孩子提高動作的熟練和敏捷程度。父母可以與孩子玩一些小的競技游戲,如比賽看誰穿衣服快,看誰洗澡快等。通過這些比賽,家長可以隨時教給孩子穿衣、洗漱、收拾玩具等自我服務的技巧,教給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順序來提高效率、安排時間等。
五、讓他認識到“快是值得”
記錄單位時間里(如5分鐘)能寫多少個字,能做幾道題目。然后算一算按這樣的速度,做完所有的作業(yè)需要多長時間,結果肯定會使孩子驚訝:我能這么快完成呀!并且讓她認識到“快得值得”。很快完成了學習任務,多出來的時間如何處理?許多父母會利用這些時間讓孩子全面發(fā)展:增加練琴時間或者額外增加作業(yè),反正不能閑、不能玩。孩子會覺得:還不如慢點好,反正越快任務越多。所以,你得讓孩子感到“快得值得”,她才會去“快”。那李老師我經常用到的就是規(guī)定時間內寫完字帖或者規(guī)定時間內寫完自己的作業(yè),尤其是語文抄寫作業(yè)。
六、任務量適度
孩子希望完成任務后就馬上去玩,但許多父母卻讓他們接下來做其他練習,讓他們看不到玩的曙光,所以孩子們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數。如果告訴孩子:“就這些題,做完了你就自由安排?!比蝿者m度,保證孩子會加快速度。多激勵,少催促。有些孩子做作業(yè)的確慢,但可能是作業(yè)的難度大,或者孩子已經養(yǎng)成了磨蹭的習慣,或者是智力有一定問題。如果是這些情況,父母越催,孩子越驚慌失措,反而更慢了。如果父母說:“你如果再快一點兒就更出色了?!薄叭绻荚嚂r你更快一點兒,你可能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去檢查?!焙⒆邮艿秸娴募?,就會在下次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快點兒。
孩子磨蹭的毛病大多源自與父母。有些家長喜歡邊吃飯、邊看電視或者看書,有的家長因為懶惰而做事拖延。家長的這些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非常容易讓孩子養(yǎng)成注意力不集中,辦事拖沓等不良習慣。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前,不妨先自我檢查,為孩子樹立個榜樣。
改善孩子做事磨蹭的小妙招
拖拉是很多孩子的通病,更是很多父母的困擾:孩子玩起來比誰都瘋,學習起來比誰都拖拉。而且大多數父母都會覺得孩子拖拉是孩子故意的,是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其實孩子拖拉的原因有很多種。
招數一:超越畏難情緒
原因:
孩子畏難情緒,認為任務給他的心理壓力超過自己的上限。我接觸到的7歲孩子玉玉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我讓她描紅數字,她立馬就在那里左顧右盼的說:“太多了太多了。我肯定描不完?!蔽矣谑枪膭钏f:“你描完了,我就獎勵你玩一會你最愛玩的拼圖?!?/p>
在跟孩子交流的過程中,我發(fā)覺孩子真的從心理上認為自己完不成任務,于是只讓她做其中四分之一就讓她玩拼圖,她爽快地答應了。后來我又接著讓她做另外四分之一,她有了上次成功的經驗,更加爽快答應,后來的任務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分配給她。下一次我就鼓勵她一次做三分之一,慢慢地二分之一,最后一面全做完。孩子的自覺性越來越強了。
方法:
孩子因為覺得任務太多而遲遲不肯動手時,家長需要把任務分成幾個小塊,每次只完成其中一個小塊就給予孩子一定的休息時間,這樣孩子就更有信心開始著手學習。
招數二:關注孩子身體能力
原因:
孩子身體能力不足,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我接觸到8歲的麻豆就是如此,坐一兩分鐘,就會隨意走動,左顧右盼。需要動好一會才能安靜片刻。導致這樣的原因一般是孩子的前庭不穩(wěn)定,刺激不足,需要通過不停的動來讓自己平衡。后來我們讓孩子多進行一些拍球、走平衡木、蕩秋千等運動,刺激孩子的大腦,讓孩子能夠安靜下來。
方法:
當發(fā)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導致拖拉時,就需要去鍛煉孩子的注意力,尤其是身體能力,讓孩子能夠安靜下來。千萬不要訓斥孩子。只要做到提醒孩子他們偏離目標就夠了。一開始不要對孩子安靜下來的時間要求過高,引導孩子漸漸“刷新紀錄”。應當讓孩子動靜結合,在孩子學習15分鐘至30分鐘后安排活動,這樣更能保證安靜的“質量”。
幼教資訊每日新鮮送達,敬請?zhí)砑硬廴宋⑿盘?91870101,QQ491870101
招數三:清除環(huán)境中的誘惑
原因:
環(huán)境中誘惑太多。例如上面提到的樂樂就是環(huán)境中有動畫片這個誘惑吸引著他。要想讓孩子能夠把學習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減少環(huán)境中的誘惑是很重要的。
方法:
方法當環(huán)境中有太多影響孩子學習的因素,一定要去根除。例如,做作業(yè)的房間最好不要有電子產品和零食。
招數四:獎懲要明確
原因:
獎懲不明確,孩子主動學習和拖拉的代價一樣的。就如我們成年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有時公司的工作,明明提前一個星期就交代了,我們卻要拖到最后一天晚上熬夜完成。因為并沒有影響到工作,所以很多人就并不會太在意。要是影響到工作了或者公司的制度是越早完成越好,大家的積極性也會更高。孩子也是如此,如果說他們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和積極主動完成,結果都一樣,他們可能就會習慣拖到最后一刻。
方法:
鼓勵孩子積極主動的學習,獎懲要明確,這樣孩子才會更加主動。
招數五:克服學習困難
原因:
孩子學習存在困難。針對這樣的情況,那就不用多說,家長先要解決的就是幫助孩子扎實基礎知識。
方法:
扎實孩子的基礎知識,使孩子學習更輕松自如,孩子學習更主動。
所以,想解決孩子的拖拉,一定要先理清孩子拖拉的原因,對癥下藥,這樣才會事半功倍。
改變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的方法
怎樣幫孩子改掉拖拉的習慣?
一位媽媽的疑惑:我女兒三歲半了,在上中班.可她還一點都不知道時間的重要性.比如早上起床不急著穿衣.洗臉,刷牙.好象不太愿意做這些事,有時我會跟她說你是不是不想刷牙?如果是就別刷了,可她又說不是.但就是不動,看到別的小朋友都上學去也不急.拿著牙刷玩.吃飯也是,一口飯很難進嘴,到嘴里了又很難下肚,如果不喊她快點一碗飯至少要一個鐘.問她是不是不吃她又說要吃。請問我該怎樣教她?
不少家長也都遇到類似的問題。孩子心理發(fā)育過程隨意性很強,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常常是一邊吃飯,一邊玩耍;一件事情還沒有做完,心里又想著另一件事情;做事總是雜亂無章,缺乏條理,沒有計劃性。這時候,爸爸媽媽如果不加注意,就會讓孩子養(yǎng)成“做事拖拉,沒有時間觀念”的壞習慣,久而久之,這種壞習慣會根深蒂固。怎么樣幫孩子改掉拖拉的習慣呢?
1、要讓孩子建立時間的觀念
寶寶的時間觀念是慢慢形成的,在具體認識“時間”以前,他不知道什么是浪費時間,什么是準時,父母和寶寶的溝通因此也就會出現誤解。家長應善用孩子所能理解的事物,將時間觀念帶進生活中。和寶寶一起做一個只有時針的大時鐘,把鐘表上的數字形象化、具體化,畫一些簡單的圖畫,如床、面包、玩具等,或者是把現成的貼紙,貼在相應位置,表示此時間要做的事情。
2、每一種行為都會產生一個行為結果,要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不吃飯自然會餓,不及時穿衣自然會著涼,早晨賴床自然會遲到,東西亂放自然會找不到……,這些結果是伴隨行為自然產生的,叫自然的行為結果。父母只需提供機會讓孩子體會自己行為的結果,孩子自然會從不當行為的結果中得到教訓。比如早上起床,上學的時間,讓他自己掌握,每天早上就叫三次,過了時間,上課遲到,自己承擔后果。
3、生活作息有規(guī)律,并帶動孩子嚴格執(zhí)行
要孩子從小就養(yǎng)成有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給他制定一份科學合理的作息時間表。這樣,他就可以知道,每天媽媽起床后他也應該起床了;吃過午飯后就應該午睡……這樣就會加強孩子的時間觀念。另外,如果家長本身的生活就沒有規(guī)律,孩子在認識時間、遵守時間方面就會無所適從。答應孩子的事要做到,說好六點起床絕不賴床到七點;說好五點去接他回家,就不要讓他等到五點半,還要辦事麻利,不要拖拖拉拉。
4、通過生活習慣“比賽”訓練
通過訓練縮短孩子生活自理行為的時間。比如和爸爸媽媽比賽穿襪子,看誰更快。家長在比賽時,可以故意放慢一點,讓孩子覺得有取勝的可能。甚至有時候不經意輸給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能做得快。讓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學習中才會快起來?;蛘咦尯⒆优c別的孩子比賽,你可以給孩子騰出一個比較大的房間,讓孩子邀請他的同學、伙伴到家里玩,比做家庭作業(yè)、畫畫等,孩子通過“比試”提高其做事的速度,克服其磨蹭、拖拉的毛病。
5、 和孩子一起量化分析時間,孩子的進步要予以表揚
與孩子一起來制作一份時間使用的表格,孩子每主動完成一件事,統計一下用時是多少,通過這種有意注意會讓孩子感受到時間的有形性。通過階段性的時間統計,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時間的量化分析,讓孩子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進步表現,在家長的鼓勵和表揚下增強孩子做事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孩子時間自我管理意識。
改善孩子的磨蹭方法是什么
1、不要老說孩子“磨蹭”。
孩子被貼上標簽后,會自我認同“我是個磨蹭的人”,這會使她“磨蹭” 得更心安理得。瞪大眼睛發(fā)現孩子做事快的時候,并及時加以鼓勵。
2、改善目標各個擊破。
孩子的磨蹭通常反映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如穿衣、吃飯、收拾書包文具、洗衣物、做作業(yè)等。家長可以先將自己孩子的磨蹭毛病一一列出來,然后再讓孩子一個毛病一個毛病地改。其先后順序是:先從簡單的、容易的事情做起,逐漸向比較困難的任務進發(fā)。
3、落實在表格或文字上。
在確定好了要讓孩子改掉的某一個磨蹭毛病后,家長可以幫孩子設計一張自己與自己“比賽”的成績表。首先記錄下孩子做這件事的最初時間,然后每天記錄實際完成這件事的時間,過幾天總結一次,如果孩子做的比以前有進步,就給予其表揚和獎勵,如果孩子沒有進步反而有退步,就要和孩子一起尋找原因,加以改進。
4、用計時、比賽等具體的方法來訓練速度。
面對磨蹭的孩子,通常簡單的責怪和批評、要求都沒有多大作用。要使孩子有所改變,在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責任感等的同時,還可采用符一些合兒童心理特點的方法訓練速度,如計時、比賽、代幣獎勵等。比賽方式較多,和自己比賽、和家長比賽,和別的孩子比賽等。 [點擊查看源網頁]
5、創(chuàng)設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
給孩子一個做的專門空間,不要太大,旁邊不要放玩具、小玩藝之類導致分心的物品。
6、和孩子討論“磨蹭”的弊端。
最好通過繪本或故事、事例讓孩子認識到“磨蹭”的消極影響。
家長在按上述的方法幫助孩子克服磨蹭毛病時一定要有耐心,要認識到習慣的改變決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同時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一般較差,有時出現反復是正常的情況,決不能因為孩子有所反復就枉下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