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教育隨筆:正確理解幼兒的“犯錯”行為

發(fā)布時間:2021-05-03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幼兒教育隨筆

對于孩子來說,不“犯錯”是不可能的,幼兒園階段的幼兒年齡小,生理和心理上都是屬于待發(fā)展的階段,但是他們又有自己的主見,有一定的自主行動的能力,他們會經(jīng)常犯一些在成人眼中很低級的錯誤,比如穿錯鞋子啊、飯灑一地啊、小朋友之間相互推擠啊,面對這些問題,老師應給予理解,同時給予幼兒犯錯的機會,放手讓幼兒動手去嘗試,在一次次的犯錯和改正過程中,幼兒也在不停的學習成長。

對于小班幼兒來說,他們的自理能力更弱,心理上更加的不成熟,他們的常規(guī)的培養(yǎng)更加的重要,而這些常規(guī)的建立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犯錯上建立起來的。吃飯前,老師千叮嚀萬囑咐要手扶著碗吃飯,但孩子們不會一直手扶著的,他們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十分的短,并且十分容易被轉(zhuǎn)移,行動上和反應上也沒有那么快,所以打翻飯、撒了湯的事情時有發(fā)生,讓人很是無語,但是作為老師,你不能質(zhì)問孩子為什么不聽我的話,為什么要撒飯,因為孩子們?nèi)隽孙埶男睦镆仓雷约菏亲鲥e了事情,正等著老師的態(tài)度呢。

作為教師,首先要明白這是孩子這個年齡段會犯得錯誤,能理解孩子,理解并不代表及裝作沒看見,無條件的原諒,這時候要引導幼兒理解自己的錯誤行為,并且糾正它,在這樣的犯錯、理解、糾正過程中,幼兒慢慢的形成自己的自律意識,不斷地學習進步。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教育隨筆:老師犯的錯


教育隨筆:老師犯的錯

午睡時間快到了,孩子們一個個排著隊準備拉尿睡覺,只見曹俊偉和李雨喜你推我拉地在爭搶位置,曹俊偉氣憤地來告訴我,李雨嘉搶了他的位置,而雨嘉否認,為了這么一點事,兩人喋喋不休,我忙于說午睡時的規(guī)則,無暇顧及,也沒搞清事情經(jīng)過,便隨便地讓雨嘉排到了最后一個去,事情就這樣過去了。等我來回巡視幼兒準備午睡情況時,我發(fā)現(xiàn)雨嘉在哭,看似十分傷心,頓時我明白過來,一定是為了剛才那件事而難過呢,心里應該很不服氣吧。我試圖了解情況,可她始終不肯言語,一個勁地哭,眼神中透著一股憎惡我的感覺,這時,我更加確定,是我傷害了她。孩子和成人一樣,他們也有著自己的思維,自己的脾氣,我忽視了這一點,更是硬生生地給磨滅了,我意識到是我錯了,是我傷害了她。

很多時候,老師會因為當時自己的情緒影響去處理事情,處理過程中,并沒有考慮之后所造成的結(jié)果或影響,原因可能就在于對象是孩子,認為一個小小的孩子不懂事理,或只要騙騙就過去了,就這樣我們放棄了傾聽他們心聲的機會,其實這樣的行為是很可怕的,孩子不僅會對你失去尊敬、崇拜之情,甚至回丟失他們那寶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心想:老師不相信我,只會怪我,老師不喜歡我。如此一來,也許今后碰到任何事,他都會只采用逃避、壓抑等消極的方式來解決,再往下猜測,那就是深深地迫使著一個原本懷著積極向上心態(tài)的孩子,向著頹廢消極的心理發(fā)展方向前進著,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嗎?孩子是無辜的,我們應當平等地看待他們,不能因為他們還小,懂得不多就敷衍對待他們,也正因為他們還小,懂得不多,所以更要認真負責地對待!

對于這件事令我反省了很久,也領(lǐng)悟到了這一點,所以事后我花了好長時間,耐心和藹地與她交談,終于弄清了事情地經(jīng)過,確實是我做錯了,我向雨嘉道歉,終于我又看到了她臉上燦爛的笑容,我,也欣慰地笑了!

教育隨筆:犯錯之后.......


傍晚放學的時候,我在活動室里忙著收拾衛(wèi)生,兒子像是出籠的小鳥,滿大院子撒了歡地跑著,與大哥哥歡快地玩耍。

過了一會兒,從外面氣喘氣喘吁吁地跑了進來,一見我就聲音低低地說道,“媽媽我把玩具小輪胎上的小轱轆不小心弄下來了”停了一會兒又說道,“媽媽,園長老師看見了,要我…..跟你說一說?!蔽乙宦?,這才明白過來,馬上領(lǐng)著他去看了一下。果然有一個小轱轆掉了下來,旁邊幾個輪胎凌亂地擺放著,“你是怎么弄的?你的力氣可真夠大呀!”我生氣地說道?!拔也恍⌒目牡叫侠锶チ?,使勁兒一拽就把轱轆碰下來了?!眱鹤娱L大了,已經(jīng)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和描述事情了。可是,這畢竟是做錯了事呀,我又好氣又好笑,心想:一定得讓他意識到。想到這里,就嚴肅地說到,“你看你沒有愛護玩具,破壞了玩具,這個小輪子還能不能玩了?”“不能玩了”兒子意識到了錯誤,“那我們應該怎么辦呢?”我故意問道,兒子騷騷腦袋,哼哼了好長時間,也沒有說出什么來。我接著說道,“玩完了玩具要放好,你看自己做到了嗎?”兒子一聽,趕快把他們收拾好。

回家之后,我把這件事情跟他爸爸說了一下,又接著對兒子說道,“做錯了事情,要敢于承認,有錯就改,并且做錯了事情是要負責任的,這個玩具是公共設(shè)施,我們都要愛護它,不能隨意地破壞”兒子點點頭,我故意朝他爸爸使個眼色,爸爸說話了“你現(xiàn)在還小,不能修好這個玩具,這樣吧,明天我去看看能不能維修一下,記住做錯了事是要負責任的。”直到這時,兒子才如釋重負了。

其實,在兒子的成長中,犯過許多錯誤,但是,破壞公共設(shè)施,這還是第一次,隨著孩子慢慢大了,在他的成長道路上會有許多磕磕絆絆。作為孩子的家長,我們要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指導,發(fā)現(xiàn)錯誤及時糾正,給孩子一個明確的是非觀念,培養(yǎng)孩子勇敢、誠實、知錯能改、擁有良好責任心和社會公德的良好品質(zhì)。不要因為忙忽略了孩子,讓我們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吧!

教育隨筆:允許孩子犯錯


社會學家Gartrell說過:“對于兒童來說,犯錯是一個自然的結(jié)果,是處于無經(jīng)驗、正在發(fā)展中的幼兒嘗試著與另一個復雜的、漸漸客觀的世界進行交往的結(jié)果?!弊鳛槔蠋?,把孩子的“打、罵人”行為當成一個錯誤,而不是不良行為,將會為孩子帶來一次新的學習機會。

案例:區(qū)域活動時間,娃娃家里,樂樂正在用小瓶子給她的玩具娃娃喂水。(瓶子是幼兒自己制作的)布布走過來一把抓過瓶子,當樂樂又搶回瓶子時,布布捶打樂樂的胳膊,并說:“我討厭你,你這個笨蛋”。

后面發(fā)生了什么?(我的指導策略):

我過來蹲在了兩個孩子的中間,對布布說:"我知道你很生氣,因為你也想用瓶子。但你不能打樂樂,不能叫他笨蛋。“(認同幼兒情緒,并明確原則)

然后轉(zhuǎn)身對樂樂說:“我先幫你們拿著這個瓶子?!?,說完后接過樂樂手中的瓶子。(控制爭搶物)

樂樂:“這個瓶子是我先用的?!?/p>

老師:“你生氣是因為你正在用瓶子時布布拿走了?!?詢問收集信息)

樂樂點點頭。

老師:“現(xiàn)在你們兩個都想要這個瓶子,怎么辦呢?”(提出問題關(guān)鍵)

布布:“我們可以一起做一個!”

老師對樂樂說:“布布說你們可以一起做一個,你同意嗎?”(引導幼兒提出解決方法)

樂樂點頭微笑表示同意。

然后,樂樂和布布一起做了一個新“奶瓶”,樂樂用原來的瓶子,布布用新的“奶瓶”。

我最后對他們說:“你們兩個用制作一個新奶瓶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老師特別開心?!?/p>

正確理解“挫折教育”


目前許多家庭對孩子卻是過分保護,惟恐孩子受挫折。關(guān)于挫折教育準確含義,仍然缺乏普遍共識。

1、有人把挫折教育看成是“吃苦教育”,認為讓孩子多吃點苦是應該和必應。

2、有人把挫折教育理解成“生存教育”,將培養(yǎng)孩子們“生存能力”看成是挫折教育精髓。

3、有人干脆將挫折教育理解成“通過設(shè)置挫折情景使孩子受到教育”。

挫折教育實質(zhì)就是良好意志品質(zhì)培養(yǎng)。這是因為,日常生活中我們所說一個人受挫能力大小,最終可以歸結(jié)為他意志品質(zhì)好壞。一個有著良好意志品質(zhì)人,一定是能夠經(jīng)受住種種挫折人;相反,一個意志品質(zhì)薄弱人,也一定是經(jīng)不起任何挫折人。

挫折是人生必修課,一個人沒受過任何挫折是一種不正?,F(xiàn)象。但是目前許多家庭對孩子卻是過分保護,惟恐孩子受挫折。他們只求孩子學習成績好,一切事情替孩子做出選擇。從孩子起床、穿衣到小心安全,為孩子創(chuàng)造了過于舒適生活環(huán)境,提供種種優(yōu)越條件,讓他們免受一切挫折,以至使孩子缺乏生活鍛煉,養(yǎng)成依賴心理和養(yǎng)尊處優(yōu)不良品格,交往能力和適應環(huán)境能力極差,一旦挫折出現(xiàn)在他們面前時,就會驚恐萬狀,茫然無措,甚至行容易因絕望而輕生。正因如此,在挫折日益遍今天,培養(yǎng)學生耐挫能力,對于他們身心健康發(fā)展,人格不斷完善,增長才干和取得成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教育隨筆:正確對待幼兒告狀


正確對待幼兒告狀

在幼兒園,見得最多聽得最多的就是幼兒告狀,告狀的頻率可以用秒計算。幼兒的告狀會讓你不能完整的做完一件事,甚至叫人心煩意亂、煩躁不安。

但幼兒的告狀又是幼兒在園一日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它會提醒你可能有危險來臨,也是幼兒尋求安全的一種方式。幼兒告狀內(nèi)容很多,如,誰打人了、誰說臟話了、誰不和我做朋友了、誰撕書了、誰撒飯了等等沒完沒了,

但大多數(shù)都是犯了老師不允許做的事情,你要不厭其煩,一一聽取解決,就算沒時間,你都要對告狀的幼兒有一兩句的交代,

如,“我一會兒批評他”或“你叫他過來”或“你跟他說老師說要大家一起玩”等等,如果你因為忙而忽視了幼兒的告狀,可能要不了多會麻煩就會來了。

記得有次上課前,我正準備美術(shù)課前的紙筆,有個小朋友對我說有人打他,由于這個幼兒個子大,平時也很少和小朋友有過節(jié),所以我哦了一聲就繼續(xù)做事情,過了一會兒,被告的幼兒大聲的哭著來了,我一看,臉上還被抓了好幾道紅印子,一問才知道是剛才來告狀的幼兒抓的,因為我的疏忽沒重視他的告狀,他就自己“解決”了。有些“告狀”因為忙你可以說一兩句話緩沖一下,有的“告狀”你再忙必須解決,如某某從家里帶來了打火機了或小刀、珠子、釘子等,又如某某爬桌子上了,某某廁所里玩水了,某某要爬窗戶了等等危機重重的“告狀”,你再忙,必須馬上解決,不然后果不敢想象。

幼兒園工作瑣碎繁雜,事情有大有小,好多都能從幼兒“告狀”中反映出來。只有充分的利用我們的耐心和愛心,認真對待幼兒身邊發(fā)生的每一件事情,才能更好的完成每天的保教工作。

教育隨筆:尊重和理解幼兒


教育隨筆:尊重和理解幼兒

人們常說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搞笑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并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生活經(jīng)驗和生活環(huán)境,他們性格特點不同,發(fā)展水平不同,存在明顯個體差異。作為教師,應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差異,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兒。

我們班有一位叫佳佳的小朋友,第一天來班上時,她一向拉著姥姥的手不放,戀戀不舍地說:"姥姥,早點接我,早點接我。"在我的勸說下,佳佳滿眼含淚地松開姥姥的手。佳佳的姥姥在臨走前,悄悄地對我說:"佳佳的鼻子不好,要靠嘴來呼吸,吃飯時要用嘴一邊呼吸一邊吃,這樣吃飯的速度就較慢,她害怕老師批評、指責她,所以一向都不愛上幼兒園,聽了這些話,我開始留心注意佳佳。在活動區(qū)游戲時,佳佳靜靜地坐在椅子上,于是我走過去,輕輕問她:"佳佳,你喜歡玩什么"她說:"我喜歡看書。""老師和你一齊看好嗎"佳佳高興得點點頭,于是我和她一齊看起書來,開始是我講,講著講著,佳佳也不由自主的講起來,我高興地說:"佳佳,你好棒呀!能自己看書講故事,你愿意把故事講給小朋友聽嗎""愿意",于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來聽佳佳講故事,佳佳很高興,講得也更起勁了。

午餐時,為了減輕佳佳進餐的緊張情緒,武老師給她少盛了一些飯菜,但是當一部分小朋友吃完飯,離開座位后,佳佳哭了起來,我忙走過去,問她:“佳佳,你怎樣啦”“我吃不下”,“佳佳,別著急,你瞧,就剩下這么一點點了,來,我?guī)湍?”佳佳在我們的耐心幫忙下,最后把飯吃完了,盡管她是最后一個吃完飯的,但是我們沒有批評她,反而給她以鼓勵,以信心,幫忙她逐步克服緊張、自卑的心理,逐漸培養(yǎng)她進餐的良好習慣。

第二天,佳佳和姥姥一早就來到幼兒園,姥姥手里還拿著幾本書,她對我說:“李老師,太謝謝你們了,佳佳以前不愿意上幼兒園,可這天一早說,姥姥,我要上幼兒園,快,咱們別遲到了,我要講故事給小朋友們聽呢!老師還夸我故事講得好呢。”望著佳佳姥姥高興的樣貌,我也會心地笑了。這一切對于一位幼兒教師來說,雖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對于家長和孩子來說,卻是多么重要。

透過這件事,我深深體會到,孩子們都有一顆敏感而細膩的心靈,教師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閃光點,尊重幼兒的興趣,幫忙幼兒成功地表現(xiàn)自己,就會使幼兒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與快樂,從而促使幼兒健康發(fā)展。

幼教隨筆:給孩子犯錯誤的權(quán)利


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泵烙褚矔嬖阼Υ?,何況這些自制力極差的孩子。讓我們給孩子一份犯錯誤的權(quán)利,還孩子一份自由的天空。

我園要舉行會操比賽,無論是從精神面貌還是動作的整齊性、協(xié)調(diào)性上,對于小班孩子都是一個嚴峻的挑戰(zhàn),雖說訓練之前我做了較強的心理準備,可當面臨到孩子的松散、懈怠時,我還是心急如焚,不免對孩子們怨言重重。

在業(yè)務(wù)學習時,我看到這樣一句話:“給孩子犯錯誤的權(quán)利?!蔽覟橹徽瘢前?!他們不是成年人,不會具有成年人的自制力,他們只是些三四歲的孩子,沒有經(jīng)過訓練,無法“坐如鐘、行如風、站如松?!彼麄冇衷鯐槕赡耆说男乃寄兀拷o孩子犯錯誤的權(quán)利,允許孩子犯錯誤,并不意味著對孩子放任自流,還要在允許的基礎(chǔ)上,給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讓其自身克服糾正、改正錯誤。面對這一些,又該如何做呢?我思緒重重。

今天下午練操時,接近放學時間,門外已來了不少家長,看到眾多家長,我便對孩子們說:“門外有好多家長,我們讓家長們看看我們有多精神好不好?”“好!”孩子們眾口一詞,意料之中,孩子們這次訓練動作整齊、有序,令人滿意。

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泵烙褚矔嬖阼Υ?,何況這些自制力極差的孩子。讓我們給孩子一份犯錯誤的權(quán)利,還孩子一份自由的天空。

2020教育隨筆:教給幼兒正確的交往方式


小編有話說:作為幼兒教師,除了通過各種活動、游戲教給幼兒知識和規(guī)則以外,通過處理幼兒之間的矛盾,交給幼兒正確的交往方式,也是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

幼兒年齡小,又是獨生子女,處處以自我為中心,造成了一些不正確的交往方式,引起幼兒之間的打架和矛盾,如何對幼兒進行人際交往的教育和引導呢?

首先,不要單純的說服教育,那種教育的作用很小,一些大的道理幼兒不能很好的理解,作用力很快就會消散。

不要大聲的訓斥指責教育,那樣教育的作用很短暫,當他不在你的眼皮底下時,作用力就會失去作用。

要教給幼兒一些具體的做法,或者多對幼兒進行反問:“你是如何做的?”如:琪琪跑來告狀說澤澤推他了,我沒有馬上把澤澤叫過來進行質(zhì)問,而是反問了一句:“你在干嗎?”琪琪沒有回答我就跑掉了。其實我早就看見了他們兩人的問題,琪琪先推了澤澤,澤澤只是推他時用力了一些,琪琪就不高興了。沒有反思自己的行為,先來告人一狀,被我一句話反駁了回去,我只是小聲的提醒了澤澤,讓他小心一點,問題就這樣解決了。

其次,也不要特別注重幼兒的承諾,有時他的承諾像風一樣吹過之后就會無影蹤,太快速的承諾,失信也越快。

所以此時要教給幼兒一些正確的行為,如:田田抓了玲玲的手,田田看到我叫她,馬上跟我說:“老師,我不抓小朋友了?!蔽覜]有理會她,先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問清楚了:因為田田要玲玲手里的西瓜子,玲玲不舍得給,田田在幾次索要不成時,便狠狠地抓了玲玲的手。首先我讓田田給玲玲道歉,安慰一下玲玲,然后問田田,人家不給你時,你該怎么做?田田不做聲,我把問題給小朋友,小朋友就給田田想出了辦法:人家不給就不要了,或者自己想辦法找?guī)琢N鞴献?。多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我跟田田說你應該這樣做,田田也點點頭說:“老師,我知道了?!辈灰變旱某兄Z,只告訴幼兒正確的的行為。

這種方法可以適用于解決很多幼兒交往的問題,如搶玩具、站隊時的插隊、擁擠、減少幼兒告狀等的行為。

交往方式,決定了幼兒以后適應社會的程度,與人合作的能力等。所以從幼兒期就教給他們正確的交往方式,培育和諧發(fā)展的幼兒。

相關(guān)推薦

  • 正確教育犯錯誤的孩子 當孩子犯了錯誤時,家長就要對孩子進行教育。說起教育的方式,一般總是強調(diào)孩子年幼無知、情感脆弱、身體稚嫩,應當從正面引導教育,講道理說服。這當然是對的。但是,這只是教育的一種方式,合理的懲罰也是一種必不...
    2021-12-13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老師犯的錯 教育隨筆:老師犯的錯 午睡時間快到了,孩子們一個個排著隊準備拉尿睡覺,只見曹俊偉和李雨喜你推我拉地在爭搶位置,曹俊偉氣憤地來告訴我,李雨嘉搶了他的位置,而雨嘉否認,為了這么一點事,兩人喋喋不休,我忙于...
    2021-04-27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犯錯之后....... 傍晚放學的時候,我在活動室里忙著收拾衛(wèi)生,兒子像是出籠的小鳥,滿大院子撒了歡地跑著,與大哥哥歡快地玩耍。 過了一會兒,從外面氣喘氣喘吁吁地跑了進來,一見我就聲音低低地說道,“媽媽我把玩具小輪胎上的小轱...
    2021-03-15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允許孩子犯錯 社會學家Gartrell說過:“對于兒童來說,犯錯是一個自然的結(jié)果,是處于無經(jīng)驗、正在發(fā)展中的幼兒嘗試著與另一個復雜的、漸漸客觀的世界進行交往的結(jié)果?!弊鳛槔蠋?,把孩子的“打、罵人”行為當成一個錯誤,...
    2021-06-01 閱讀全文
  • 孩子犯錯后如何正確處理? 讓孩子有機會說話 孩子犯錯時家長不要急著插手,可以先問孩子八個問題,聽聽他們有什么想法。第一個問題是:“發(fā)生什么事情了?”這個問題看起來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許多成人碰到突發(fā)狀況時,會習慣性的太快下判...
    2021-03-27 閱讀全文

當孩子犯了錯誤時,家長就要對孩子進行教育。說起教育的方式,一般總是強調(diào)孩子年幼無知、情感脆弱、身體稚嫩,應當從正面引導教育,講道理說服。這當然是對的。但是,這只是教育的一種方式,合理的懲罰也是一種必不...

2021-12-13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老師犯的錯 午睡時間快到了,孩子們一個個排著隊準備拉尿睡覺,只見曹俊偉和李雨喜你推我拉地在爭搶位置,曹俊偉氣憤地來告訴我,李雨嘉搶了他的位置,而雨嘉否認,為了這么一點事,兩人喋喋不休,我忙于...

2021-04-27 閱讀全文

傍晚放學的時候,我在活動室里忙著收拾衛(wèi)生,兒子像是出籠的小鳥,滿大院子撒了歡地跑著,與大哥哥歡快地玩耍。 過了一會兒,從外面氣喘氣喘吁吁地跑了進來,一見我就聲音低低地說道,“媽媽我把玩具小輪胎上的小轱...

2021-03-15 閱讀全文

社會學家Gartrell說過:“對于兒童來說,犯錯是一個自然的結(jié)果,是處于無經(jīng)驗、正在發(fā)展中的幼兒嘗試著與另一個復雜的、漸漸客觀的世界進行交往的結(jié)果。”作為老師,把孩子的“打、罵人”行為當成一個錯誤,...

2021-06-01 閱讀全文

讓孩子有機會說話 孩子犯錯時家長不要急著插手,可以先問孩子八個問題,聽聽他們有什么想法。第一個問題是:“發(fā)生什么事情了?”這個問題看起來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許多成人碰到突發(fā)狀況時,會習慣性的太快下判...

2021-03-2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