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故事:愛的傳遞—由接水引發(fā)的爭吵
發(fā)布時間:2021-05-03 幼兒學習故事 愛的童話 愛的教育筆記時間:**
地點:教室
對象:沈**謝**
觀察背景:YJS21.cOM
張××是我班一個特別的孩子,因為患有先天性股骨頭發(fā)育不良,行動不方便,在生活、游戲上都需要我們照顧。走路時如果別人不小心碰到她,她就會身體失控摔倒,因此我經(jīng)常提醒我班孩子在活動游戲時不要碰到她,在生活上也盡量幫助照顧照顧。
注意:
下午餐點時間,孩子們吃好餐點陸陸續(xù)續(xù)地來到衛(wèi)生間喝水。我在教室里照看著沒有吃好餐點的孩子。隱約間衛(wèi)生間傳來爭吵聲:“這個茶杯是我先拿到的?!薄笆俏蚁饶玫降摹保硪粋€孩子說。我快步走到衛(wèi)生間,只見沈**和謝**兩個人爭著拿一個杯子?!霸趺椿厥拢俊蔽艺f。“黃老師,是我先拿到張××的茶杯的,”謝**說?!笆俏蚁饶玫綇垺痢恋牟璞?。”沈**趕緊接過謝**的話。看到這一切,不用說,又是為幫助張××拿茶杯接水這事爭吵。雖然是爭吵,但因為是幫助張××接水而引發(fā)的爭吵,我沒有責備他倆,反而被他倆的愛心感動。我輕輕地把兩個孩子叫到我身邊:“沈**,謝**,你們幫助張××接水很好,說明你們是個有愛心的孩子,老師要為你們點贊,不過,為這事爭吵就不好了是不是呢?”兩個孩子不好意思地點點頭。我說:“這樣吧,你們倆商量一下,輪流給張××接水?!甭犃宋业慕ㄗh,沈**對謝**說:“謝佳昊,今天你幫助張××接水,明天輪到我可以嗎?”“好呀,”謝**點點頭,拿起張××的杯子往茶桶走去。
識別:
一年多來,我班孩子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走路時盡量避開張××,活動游戲時幫助拿材料,喝水時幫助她接水等等,每當我看到孩子們?yōu)樗龅倪@一切,總有一股溫暖的暖流流進我心里,讓我心里覺得暖暖的。今天這兩個孩子為給張××接水而爭吵,我沒有責備他倆,而是教給他倆輪流給張××接水的辦法,避免了因幫助同伴而引發(fā)的爭吵,同時我也為他倆的愛心感動,為她倆的愛心行為點贊,真是兩個有愛心的好孩子。
回應:
培養(yǎng)幼兒愛心是幼兒早期德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幼教工作者而言,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使幼兒從小就養(yǎng)成健康善良、富有愛心和社會責任感的品德和人格,更是幼教工作中的首要任務,遠比單純教授知識更為重要和更有價值?!队變簣@指導綱要》與《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對培養(yǎng)幼兒社會性情感也有明確的要求:“身邊的人生病或不開心時表示同情,看到別人有困難能主動關心并給予一定的幫助?!笨梢姀男∨囵B(yǎng)幼兒愛心的重要性。
我要謝謝張××的家長,當初選擇了我班,無形間也讓我班有了一個很好的隱性社會情感教育資源,就是讓張××和她的小伙伴們在園的每一天體驗并感受了愛與被愛。孩子們每天在這樣的實際情境中學會了了解張××的需要并給予了適當?shù)年P心和幫助,這種如同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般的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經(jīng)過三年的集體生活,我班每個孩子都是善良,有愛心的人。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教育隨筆:由爭吵到互讓
課外活動時,皓皓和童童為玩蹺蹺板而爭吵著,正吵的不可開交時,我看到平時最愛玩蹺蹺板的宇宇則站在一邊耐心等待。發(fā)現(xiàn)這情景我便走近宇宇,撫摸著宇宇的頭對小朋友們說;“宇宇真好,看到皓皓和童童要坐蹺蹺板,他不去爭搶,而是耐心等待?!蹦莾蓚€小朋友聽了我說的話,也不爭不搶了。我轉(zhuǎn)身對他倆說:“宇宇不跟你們爭,你們讓他玩玩,好嗎?”皓皓和童童同時點點頭,宇宇只玩了一會兒,就下來,我又對其他小朋友說:“宇宇只玩了一會兒,就讓其他小朋友玩,他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边@時我又問皓皓和童童:你倆誰玩?他倆誰也不肯先玩,互相推讓,我只好指定一人玩。
皓皓和童童因玩玩具,由爭吵到互讓,是什么使他倆的言行發(fā)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呢?是榜樣的力量。抓住時機利用小朋友中的正面教育典型,對孩子們進行教育,是一種有效的好方法。
我學會了傾聽
學期課程的結束,使我回想起這一學年的教學,不僅孩子們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我也在孩子們身上看到了許多、學會了許多。
首先我想說的是:我學會了傾聽。
記得初時,我把老師與幼兒的交往局限于課堂、游戲中,上課時,我總是把眼睛瞪的大大的,孩子們的一切動作都在我眼里,所以孩子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在孩子來告訴我之前,我就清楚了。孩子告完狀,,我總說:知道了。直到有一天,角色互換,我才領悟到我的不恰當。有一節(jié)課,導入部分是猜謎,謎語還沒說完,已有幼兒得意洋洋的說:“我早知道了”。雖然他表現(xiàn)了自己的聰明,但因他的不禮貌、不尊重,卻讓我心里不好受,由此及彼,我檢討了自己,試著改變,學會傾聽別人的說話,沒想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后,不論孩子們的話多么簡單,我都以目光、手勢、語言傳遞聽到的感受,表達我內(nèi)心的興奮。
我的運動我做主
戶外運動時間到了。像往常一樣。在做好準備活動后我?guī)е覀儼嗟暮⒆觽儊聿賵錾稀V灰娖渌嗟暮⒆釉谕媲虻耐媲蛱K的跳繩,我們來晚了,我們玩什么呢?我的腦子飛快的轉(zhuǎn)著,那些適合我們班呢?沒等我說什么,孩子們已經(jīng)各自行動起來:有幾個孩子馬上搬來了幾個輪胎,在地上滾著玩起來了,這時皓皓又滾來一個大球和幾個小伙伴滾著玩,那邊幾個孩子搬來幾個呼啦圈間隔距離擺放在地上,雙腳跳、單腳跳著玩。孩子們的設計絲毫不比老師的設計遜色。
原以為今天我們班的戶外運動做不成了,沒想到孩子們比以往做得更投入、更快樂。這主要得益于孩子們自己創(chuàng)設的系列運動??磥砦覀冋娴臎]有必要事事為孩子安排,處處替孩子設計。有些事情讓孩子自己做主
,效果可能會更好。
不一樣的答案
有一天在音樂活動時,我讓幼兒邊聽樂曲邊辯別樂曲的噪音。當播放優(yōu)美、抒情的音樂時,孩子們一道認為這是好聽的樂曲,而當播放噪音時,孩子們都捂住耳朵,邊擺手邊露出難受的面容。我便問:你們覺得這些聲音好聽嗎?大部分孩子都說不好聽。只有童童說這個聲音好聽,我非常不高興,質(zhì)問這個孩子:“這么吵的聲音你覺得好聽嗎?”聽到我不高興的聲音,童童一臉的委屈。本想批評他的我忍住火氣問;為什么你覺得這個聲音好聽呢?童童輕輕的說:老師你不是說過跟別人的想法不一樣、答案不一樣的孩子是最聰明的孩子嗎?我啞口無言,無以答對。
在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只是簡單地提出要求、要求每個孩子說出不一樣的答案,而是要幫助孩子理解“不一樣答案”的意義。
由吃包子引發(fā)的
在小班就餐時,我發(fā)現(xiàn)幼兒不知為何,對吃包子沒什么興趣。總有少數(shù)孩子不愛吃,光拿著玩剩下許多。面對此現(xiàn)狀,我很著急,我過去問他們:“為何不愛吃?”他們說:“包子太大,想吃自己包的包子?!庇谑牵衣?lián)系了伙房工作人員,想讓幼兒自己動手來包包子。
又到了吃包子的時間了,我陪同孩子們來到伙房,先讓孩子們?;鸱綆煾祩兊闹v解,而后自己聯(lián)系這包,并且讓每個幼兒報的做上記號,孩子們的銷售各個都比較靈巧,經(jīng)過不足一上午的時間,一個個五花式樣的包子呈現(xiàn)與我們面前。下一步等待著蒸包開龍,當開籠后,孩子們爭先恐后的去搶自己的勞動成果,看到他們個個吃的特別想,我心里好興奮。
由此我想:這樣做,不僅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還大大提高了孩子的食欲,何樂而不為呢?從此我吃包子的時間總是讓幼兒自己包。
孩子們所為的快樂其實很簡單,他們有自己的興趣和感受,也有選擇的自由。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不進去做一個善于觀察的人,還會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想法,我清醒這次讀懂的孩子,理解了孩子,也讓我體會到了教育的魅力所在。
孩子的爭吵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孩子的爭吵”,希望精彩的內(nèi)容能夠幫助到你!
今天早上,正是孩子們?nèi)雸@的時間,就聽見小剛媽媽拉著小剛往活動室走,邊說著:“別怕他,吵架打架不要吃虧,別人打你,咱不能怕他,你也打他,要不然,別人會老是欺負你。
”聽到這些話,我感到非常不舒服,家長怎么能說出這樣的話。
孩子之間的爭吵打斗是經(jīng)常的,有的是因為游戲中規(guī)則不合理,有的是在玩耍時為爭東西,還有的是因為對方妨礙自己游戲等,當孩子吵完打完后,即刻了事,很快又會興高采烈的一起玩,根本不像我們大人想象的那么復雜,那么不可理喻。
所以,家長不應該這樣袒護孩子,應該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問題,家長這樣做會給孩子留下不良印象,這是害了孩子。
但是也有少數(shù)家長代替孩子道歉,這也有一定的弊端,使孩子養(yǎng)成嚴重的依賴性,有時還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老師和家長應從正面來引導教育孩子,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不用爭吵打斗也能解決許多問題,家長也不能用不恰當?shù)恼Z言來誤導孩子,以便讓孩子的身心能夠健康成長。
不知道本文“孩子的爭吵”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內(nèi)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由玩玩具所引發(fā)的。。。
今天早上的晨間活動,由于下雨所以我們把戶外改成了室內(nèi),照例孩子們又玩起了桌面玩具,我給每組都分發(fā)了一個籮筐,里面裝滿了一筐玩具,事先和他們說好,可以自己拿取自己一組籮筐里的玩具,但是不可以拿的太多,不然別的小朋友就玩不到了。起先孩子們都還玩的不錯,但是過了一會就傳來:“老師他搶我的積木,”“老師他打我。。。?!钡穆曇?。我過去一看原來是樂樂和煒煒同時為了搶一塊積木而吵的不可開交。于是我先問清了原委,然后對雙方對進行了批評。教育他們玩具要互相分享。這組是暫時的安定下來。但是隨即又傳來另外一組的爭吵聲。。。。。
案例剖析:
桌面玩具是孩子們所喜歡的游戲活動之一,但小班孩子玩的過程中時常會傳來你爭我奪的現(xiàn)象。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呢?是因為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處在發(fā)展階段的一個轉(zhuǎn)折期。這個階段的孩子的年齡特點表現(xiàn)為活潑好動,往往對于突然產(chǎn)生的突發(fā)情況,情緒不能自控,不知道正確的交往游戲方式,所以往往采用爭搶甚至動手的方式來解決。以致產(chǎn)生了上訴的現(xiàn)象。那么如何做到有效預防呢?
一、了解情緒產(chǎn)生原因,正確對待。
情緒對于小班幼兒的支配作用很大,很多事情往往受情緒的控制。他們?nèi)菀准油且驗樵诩w游戲自己的東西被別人搶去,而表現(xiàn)的異常憤怒。可是,由于交往技能的不足,不知道有哪些交往的方式可以解決問題,不知道哪種交往的方式是正確的,就容易發(fā)生爭執(zhí)和攻擊性行為。碰到這種現(xiàn)象,作為我們老師和家長就應正確對待,耐心地在實際生活中多教孩子一些正確的交往方式,多鼓勵。不要采取簡單的方法去制止和責備。讓孩子們在爭吵中用自己的聰明和判斷,從而不斷的摸索和同伴間的交往方法。
二、分發(fā)每人一個小籮筐為了減少孩子們爭吵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作為教師可以從一些孩子操作材料的硬件設施入手,為孩子每人增添一個籮筐。在分發(fā)桌面玩具時候,把玩具放在人手一個籮筐里面,在玩的時候提醒孩子,玩自己籮筐里面的玩具。這樣的材料提供無意之中可以提醒孩子在游戲中遵守游戲規(guī)則,玩自己的玩具。也會有效預防孩子爭搶玩具的事件發(fā)生。
三:從情感教育入手,教育孩子要學會學會分享針對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教師可以配合我們的主題活動《一起玩》開展各項主題活動,讓孩子懂得一起玩的快樂,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知道玩玩具和游戲中學會等待,輪流與分享。從而進一步提升孩子這方面的情感意識。
孩子之間的吵鬧——晨間活動引發(fā)的事件
今天晨間活動的時候,孩子們都很開心地進行著活動。小羽的媽媽在把孩子送來之后并沒有走開,而是在邊上觀察了一會。就在這個時候東東和小羽為了爭搶一個跳跳球發(fā)生了爭執(zhí)。小羽在搶不過東東的情況下于是哭了起來,這一幕恰巧被杜添羽的媽媽看到了。阿姨看到了這個情況,走了過去,勸說東東將跳跳球讓給小羽,“那給你吧!”東東只好不情愿地將玩具讓給了小羽。轉(zhuǎn)身就要走的東東這個時候卻被小羽的媽媽一把拎起了耳朵,更沒想到的是小羽的媽媽開口就罵:“你再這樣欺負我孩子,我就打死你?!闭f完就氣勢兇兇地走了,而這個時候的東東被嚇得哭了起來。阿姨以前帶過小班,所以知道一些情況,原來東東和小羽他們是鄰居,小的時候兩個孩子就一直在一起玩。小羽的媽媽說孩子臉上的疤就是以前給東東掐的。可能這次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欺負和委屈,就忍不住地將以前的事情一并發(fā)泄了出來,出手教訓了東東。在我看來,這樣的處理方式實在是有些過頭了,一個家長卻和孩子較真,有些說不過去。試問小羽的媽媽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委屈都會這樣,如果東東的爸爸媽媽在場看到東東這樣被別人拎耳朵肯定心里也會不好受。孩子處在這個年齡階段有些事情和道理還不明白,需要我們老師和家長的共同教育,但是作為一個家長,你應該要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原諒去包容。小羽的媽媽對東東這樣說話,這樣的威脅對于一個五歲的孩子是很嚴重的話。但是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的家長們?nèi)绻谧约旱暮⒆邮艿轿推圬摰臅r候都這么的較真,相信之后的事情就不是孩子和孩子之間的爭吵,而會變成家長們的理論了。
現(xiàn)在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每個家長都很寶貝自己的孩子,我們老師也能理解。但是孩子之間的相處有時候大人看的太過認真了,孩子之間的吵鬧有時候只是一時地興起,吵過鬧過可能不久就會忘記了,有時候不需要太認真。像這個樣的情況幼兒園里時常都會發(fā)生的。家長式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態(tài)度是什么樣的,孩子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如果你打我一下我非要還你一擊的話,這個世界就不會那么的太平了,人與人之間還怎么能夠和平共處呢?如果小羽的媽媽能夠放下心態(tài),心平氣和地和東東的家長溝通,相信不僅孩子之間的關系會變好,同時也教育了孩子們,人和人之間可以通過溝通來解決問題,而不是動手打人。家長作為孩子的榜樣,有時候也要學會將心比心,自己作為一個父母親的同時也要想一想別的父母。
講故事引發(fā)的思考(中班)
今天給孩子們講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象波波》,孩子們聽得很認真,通過故事孩子們懂得了“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惫适碌拇笾聝?nèi)容是:小象波波正在家里看電視,他看到一個廣告。廣告上說:“你身上有泥嗎?請不要洗掉,到我們這里來換香蕉”。小象看到了這則廣告非常興奮,因為他身上有許多的泥,于是小象就照著廣告中的地址找到了森林泥換香蕉公司。
森林泥換公司是老狐貍開的一家專門騙大象象牙的公司。他知道大象身上都會有很多泥,而且大象最喜歡吃的是香蕉,通過這個來騙取值錢的象牙。小象波波受騙了,幸虧象爸爸、象媽媽聽到了小象拉拉的呼喊聲,及時地來救小象,不然就會發(fā)生可怕的后果。
我們都知道孩子很喜歡做夢,很容易受騙。孩子用自己“淺顯”的眼光看待世事,單純地理解本來復雜、多元的世界。就像故事中的小象波波在電視上看到用泥巴換香蕉的廣告后,只是非常高興地往一個方向想:“我身上有這么多的泥巴,可以換許許多多的香蕉?!倍鴽]有想想:森林里怎么會缺泥巴呢?
小象經(jīng)歷了這樣的事情以后,他懂得了“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只有用自己的勞動獲取的東西,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
講完故事后,我組織幼兒討論“我們應該怎么來保護自己,使自己不上當受騙”,我還設定了幾個情節(jié),讓幼兒來說一說碰到這樣的事情,我們應該怎么做?孩子們紛紛發(fā)表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由幼兒喝水引起的思考
隨著季節(jié)變換,天氣逐漸轉(zhuǎn)涼。為預防幼兒感冒,我經(jīng)常提醒孩子們多喝開水。
可是,有好幾次,一些家長來送孩子時特意提醒我:“請給我的孩子多喝點水?!睂Υ耍腋械绞旨{悶,因為我每天都給孩子安排專門喝水時間,其它時間也不限制孩子喝水。按理說,幼兒喝水不算少了,但為什么家長卻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喝水少呢?
有一天,汪東雪小朋友有點咳嗽,我讓她去喝水。只見她拿自己的杯子,很快就接了水。我拿過她的杯子,看她接了多少水,發(fā)現(xiàn)杯中水還不組杯子的五分之一。我問她:“你每次都接這么點水嗎?”她點點頭。我馬上讓所有孩子過來,讓他們都接一杯水,發(fā)現(xiàn)幾乎每個孩子接的水都只有杯子的五分之一。我這才恍然大悟,由于幼兒貪玩,有時我也提醒孩子要節(jié)約用水,不要接得太多,所以每次接水都只接一點兒,幾口就喝完了,這樣,一天的飲水量遠遠不能滿足身體吸收和消耗的需要。于是,我拿了一個杯子,接了半杯水,告訴他們要像老師這樣,每次要接這么多水,而且要喝完。孩子們都高高興興跟著我學,每人都喝了一半杯水。我問:“你們喝足了嗎?”孩子們大聲地說:“喝足了。”
從那以后,每次孩子們喝水的時候,我都在旁邊看著,并提醒孩子要接多少水,并要求孩子們喝完,確保孩子喝足水,促進孩子身體健康。從那以后,再也沒有家長反映孩子喝水少了。
通過這件事,我想:經(jīng)常聽聽孩子家長的反面意見或建議,比光聽家長的贊美聲,更有利于我們改進幼兒保育工作。
教育隨筆:愛的傳遞
《會飛的抱抱》是最近才看見的一個非常溫暖的故事,當我?guī)е闷嫘恼J真讀過《會飛的抱抱》以后,決定要把這個故事分享給孩子們。小豬阿文突發(fā)奇想,想送一個“很大的抱抱”作為特別的生日禮物給千里之外的奶奶。而這個擁抱居然通過郵局,將溫情和親密一路傳遞過去。在幫助阿文傳遞“抱抱”的過程中,也給大家?guī)砹丝鞓?一些從來不擁抱的陌生“人”開始擁抱了,心情不好的小曼“開心地笑了”,狐貍阿德甚至還得到了邀請心儀者跳舞的機會。這封“信件”帶來了那么多的改變,真是沒想到,更沒想到的是當“抱抱”寄到奶奶家時,奶奶很興奮,決定讓郵遞員再寄一份特殊的禮物給小豬阿文——一個又大又香的吻。
愛是可以傳遞的。這是活動完以后孩子們最大的感觸,又臨近畢業(yè),我問了孩子們:“你們的愛可以怎樣傳遞呢?”“在朋友生病的時候,給朋友送上最需要的祝?!?、“在爸爸、媽媽口渴的時候,給他們一杯水”,在這小小的細節(jié)中,孩子們體會到愛的力量,無處不有!
“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從現(xiàn)在做起,傳遞愛吧,也許你在幫助他人的同時,別人會記住,在你有困難時,別人也會去幫助你。所以,從現(xiàn)在開始,傳遞愛吧!”一個單純的想法、一個實際的小小行動,卻大大地增進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暖暖的,很幸福。在畢業(yè)之際給與孩子們愛的傳遞,帶給我無限溫馨,我相信孩子們也會將愛奉獻給身邊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