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挫傷孩子積極性的話
發(fā)布時間:2021-04-30 教育孩子筆記 怎樣教育孩子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英國心理學家認為,語言是成年人與孩子溝通的重要途徑,父母和老師的語言內容、表達方式等,對孩子的行為甚至將來的心理發(fā)展都有很大的影響。他們經過觀察研究,總結出了會挫傷孩子積極性的話大致有6種類型。
嘮叨型:某個道理,孩子明明已經知道,仍嘮嘮叨叨地說個沒完。這種嘮叨是一種重復刺激,會對大腦皮層產生保護性抑制,因此,家長越說孩子越聽不進去,甚至還會沖撞你。
遷移型:把別人身上出現(xiàn)的不良傾向和壞事,不分青紅皂白地遷移到孩子身上,想當然地千叮嚀萬囑咐。這就把孩子過于看“壞”了。這顯然與青少年富有的上進心和好勝心相悖,從而把孩子的感情推向對立面,造成孩子對家長的說教充耳不聞,甚至還會反唇相譏。
諷刺型:“這個都干不了,還能干什么?”“你能考出好成績,除非太陽從西邊升起!”類似這些語言,把孩子過于看“低”了。這種話因為刻薄會使孩子長期不會忘記,接受教育的抗拒性也會長期不能消失。
提審型:剛發(fā)現(xiàn)一些現(xiàn)象,便大驚小怪地對孩子進行提審,并根據(jù)主觀臆斷,把可能性說成現(xiàn)實性。這就把孩子過于看“死”了。這種草率的行為,極容易使孩子產生抵觸情緒。
威脅型:“別插嘴,真不懂禮貌!”“你要再不聽話,非打斷你的腿不行!”這些語言把孩子過于看“厭”了。會使孩子產生恐懼和反感,久而久之,會在心靈上烙下抵觸的印痕?!緁anweN.Hao86.cOM 好工具范文網】
揭丑型:對于確有過錯的孩子,有些父母喜歡當著同學、親友的面沒完沒了地數(shù)落。這就把孩子過于看“扁”了。這樣做會挫傷孩子希望諒解、寬恕的心情,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很可能走向父母愿望的反面。
過分強調孩子的缺點,甚至攻擊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對孩子的刺激和傷害是相當大的。時間長了會使孩子喪失自尊和自信,產生自卑感,最終直接影響孩子成才。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如果孩子沒有學習的積極性
此文是家長會上一個家長的文章,苦口婆心分享真實的經驗。如果我們的孩子不想上學,不愛學習,該怎么辦呢?讓我們借助這位媽媽的經驗,冷靜地想一想,面對孩子,面對現(xiàn)實,我們怎樣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首先請大家捫心自問以下幾個問題:
1.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不是“神童、超人”的現(xiàn)實嗎?
2.當孩子現(xiàn)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你理解并同情嗎?
3.你會為了幫助孩子走出困境,而心甘情愿地將自己的時間,其實也是自己的生命,割裂成無數(shù)個毫無光彩的碎片嗎?
4.當孩子的確不是讀書的料時,你是失望地放棄,還是包容地接受?
如果說孩子在這半年開始有一個接一個突破性的進步了,是因為前兩年這四個問題幾乎天天在糾結著我,折磨著我。最終,我做出了我的回答。
第一題——作為母親,我潛意識里一直認為自己孩子是很聰明的,很了不起的。
不僅逃不出“沒有哪個父母不覺得自己孩子是最乖的!”這誤區(qū),而且因為他小學跳了一級,還能在頑皮搗蛋常寫檢討的同時,混個中上水平。一年多前,我終于痛苦地接受了:兒子不僅是個普通的孩子,而且因為比同學們小一歲,的確要笨得多。
我舉個例子:他小學階段的5年時間里,在我的軟硬兼施之下,他是背誦完了《小學生必背古詩詞》和《中學生必背古詩詞》的,每天早晚都會放我為他錄制的課外美文磁帶,因為買不到適合他當時年齡段的。每一個學期我大約會給他錄制10多盤磁帶。但他的初一初二時閱讀題幾乎得不到分。既讀不懂文章,也表達不出僅有的一點點感受。語文成績在100到115之間的家長,能否舉個手?你們的付出,和我接近的,能否舉個手?所以,我只有承認他真的不是個有悟性的娃娃,才不會把自己氣瘋。
我和很多家長交流孩子問題的時候,95%的家長都會說一句:“其實娃娃多聰明的,就是沒用心?!蔽乙话憔筒辉俑钊氲卣勏氯チ?。你不能理解,在觀察能力、記憶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上,人與人是有差距的,那你就根本不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
所以,當初二將面臨中考第一仗生物地理時,寒假中,我就把地理書上的重要地圖描摹下來,復印了若干,進行填圖練習;所以,學校發(fā)了復習題單后,我和他各自完成了老師發(fā)的復習題單,然后比較,確定正確答案;所以,我每個周末要抽他背背題單,遇到世界十幾種氣候類型等易混淆的難題時,我和他交流如何區(qū)分的理解、感受;所以,提前了一個多月,在你們大多數(shù)孩子開始背,并且背得“攪起”的時候,他已完成了全面復習,三次模擬考試,兩科都在班級前5名。
因為我真正承認了,他是只笨鳥,他的智力水平與育才老師對育才學生的要求有差距,笨鳥只有先飛。
第二題——因為我終于承認了他的“笨”,所以,我就對他在學習中的痛苦產生了真正的理解和同情。
初一時,老公陪讀數(shù)學,我陪讀語文、英語。陪讀的含義是幫他解答不會做的作業(yè),僅僅如此,我們倆都覺得頭痛。你得在忙完工作穿城回家做完家務后,把他的所有作業(yè)在腦子里做一遍,才能發(fā)現(xiàn)你有一半是鬼畫桃符。于是,研究兒子的試卷,成了我們勉為其難的課題。但即便白天我們把昨天的問題想出來了,晚上看到兒子木訥、癡呆的疲憊,都覺得他的腦袋已經像木魚了。有天晚上,做證明兩條線段平行的作業(yè),老公壓抑了很久的火氣終于爆發(fā)了,拍著桌子吼道:你上課到底聽課沒有!這么簡單的題,學了三天了,還沒有摸到火門!
兒子哭了,坐飛機的無助也一直壓抑著他。我在陽臺上也哭了。但就在那幾天,我在20中聽了一節(jié)關于這個章節(jié)的公開課,我從課堂上就看到并明白了學生聽不懂課的緣由:老師在黑板指點圖形的時候,有個孩子正好低下頭找筆;當孩子抬起頭的時候,老師的教鞭剛離開圖形。一做作業(yè),這孩子就困難了。當老師評講時,他又正好埋下頭去做,再次錯過看懂的機會。最終,這節(jié)課的知識,這個孩子直到下課都沒懂,并且他沒有意識到自己沒懂。兩次錯過的時間,總共不到1分鐘。你想想,這對聽課的要求有多高?他一天要聽多少個45分鐘?注意力得集中多長時間?與老師要多么默契?專心聽一天課,是件難度很高的事情,而我們都認為是件很基本的事,簡單甚至粗暴地責罵他。不過,我倒是把那堂課聽懂了,也猜到育才的老師可能覺得書本上的東西是很簡單的,肯定講得更快,甚至沒講,因為他們的數(shù)學書幾乎是新的。
那天,我陪著兒子好好把書上的內容讀懂了,做起了作業(yè)。跟他說:這段時間的幾何題問媽媽,我們兩個笨蛋一起看書商量。你爸是15歲就上大學的神童,不能理解我們這種差生的感受。我能接收到兒子發(fā)自內心的感激和依戀,因為我理解他。第三天,出現(xiàn)了一道題,兒子就開始比我反應快了。我趕緊鼓勵他,媽媽的理科“撇”得很的,都把幾何學得將就,你肯定也學得走。他也切實體會到從不懂到懂這個過程中的喜悅和微弱的信心。
從這個事情,我意識到,父母的強項,很多時候成為壓制孩子成長的大山:因為你在這方面比較優(yōu)秀,你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在這方面暫時的“笨”。他的數(shù)學被他爸打擊,他的語文被我打擊。意識到這個問題后,我們兩口子都不主動管他學習的內容了,只簽字、看改沒改錯。
第三道題——每個家長可能都感覺到孩子的時間不夠用,為了節(jié)約孩子的時間,我們很多人在當隨時恭候的車夫、保姆。
因為我的孩子存在著很多困難,我就只有盡可能減少他時間的浪費。但上帝真是公平的,他節(jié)約出的時間,是靠我們把自己的時間割裂成了無數(shù)毫無輝煌可言的碎片。
說一下我這學期,也是他最乖的一個階段了,已經從陪讀生涯中徹底解放出來的情況下,我每個工作日在家里的時間安排:早晨6:20,我起床,到他房間,打開錄音機,播放古詩文或英語單詞的磁帶(因為這時他的意識是迷糊的,不能放英語課文),古詩文磁帶書城有賣的。從陽臺收下幾個小時前晾的校褲,拿到衛(wèi)生間用電吹風吹干。把昨晚切好的蔬菜顆粒、火腿腸顆粒,加上雞蛋,米飯,炒成蛋炒飯。這與面包、蛋糕等交換著吃。牛奶或酸奶換著吃。6:30,把他徹底喊起床,必須看著他穿好T恤,不然說不定他倒頭又睡了。他下床漱個口,就吃。我趕緊做我要出門的準備。7:10,我和他一起出門。和他牽著手,共同走5分鐘不到的幾百米路程,說幾句“不要惹麻煩??!”“在樓下接杯水?。 薄坝涀 薄耙园?!”之類廢話,就到了分手的路口。
這學期他醒事點了,還要看著我過了街,給我招個手,才繼續(xù)走。下午我一般6點回家,立刻把冰箱里貯存的東西拿出來,準備晚餐。保證在收到離校家校通后的15分鐘內,他進門就能吃飯。飯桌上的時間,就是最重要的交流時間。家校通上收到什么信息,需要過問的。
比如開學第一個月,我就收到數(shù)學改錯作業(yè)不過關的信息。他說可能是老師發(fā)錯了,基于他狀態(tài)比較好,我也相信了。第二周,我又收到同樣的信息,就認真了問他到底怎么回事。他抱怨林老師的方法多此一舉,白白增加作業(yè)量,已經在學校和林老師、楊老師就為什么要這么改錯發(fā)生了爭執(zhí)。這就是他演講稿中提到的事。當時快8點了,我給林老師打電話,確認事實。當我明白林老師的確是這樣要求的時候,我的頭也大了:兒子已經基本上是11點睡覺了,再重復做一遍錯題,有必要嗎?
但我清醒地認識到,家庭教育絕不能和學校教育沖突,這是個底線:一定做到基本的必做要求。因為突破這個底線的后果,很麻煩很嚴重。
我與兒子商量,他勾出自己覺得有價值的錯題,難題,我?guī)退}在另外的本子上。他等一、兩天做,把又錯的題抄在專門的錯題集上。這次,他對林老師就心服口服了,因為他居然又錯了!物理老師也發(fā)過一次“沒有完成拓展”的短信,我也是通過先問孩子,再電話確認,第二天讓他去找物理老師消除誤會。那次是老師看他沒有改錯痕跡,誤會他直接抄答案,而物理是他目前比較強的一科,的確沒多少錯誤。
這次溝通,讓葉老師較早地認識了他,也認識到吳培源的背后有一個關注他的家庭。學校通知要帶什么東西,多數(shù)時候是上了雙保險的:既通知了孩子,也通知了家長。這些短信,在我把東西交給他后,才會刪去。我自己就是老師,我最頭疼的就是一件事情要等幾天才做得完。不僅給老師添無謂的麻煩,很多事情忘記了是直接影響了孩子:要上課沒有書,要作業(yè)沒練習冊……所以,我每天要有固定的時間,來解決家校通上的事情。沒啥緊急事,就邊吃飯邊閑聊:今天有啥洋盤的事?灰溜溜的事?想不通的事?老師關心你的事?同學相處的事?
尤其是他生氣的事。我們就會詳細地詢問起因、經過、結果,先聽他說,再引導他站在自己的角度、對方的角度、是非的角度考慮這個事,今后怎么面對這種事?怎么預防這種事?
飯后,他看看中央9臺的自然類節(jié)目,或5臺的體育節(jié)目,兩天洗一次澡,不洗澡的那天,這個時間就把腳燙了,換上暖和點的衣服,8點開始學習。我就用這個時間,翻翻書包,看看《成長足跡》上楊老告狀沒有,有就趕緊教育兩句。看到告狀是正常的,我就考慮怎么看待、解決這些問題。
兒子最大的問題是上課說話。我就問問情況,判斷是因聽課而情不自禁接嘴了呢,還是游離到課堂學習之外,故意嘩眾取寵。不同的細節(jié),就有不同的教育方向。連續(xù)三天看不到告狀,我還擔心不正常了:這么乖?是不是壓力太大了?他學習的時候,是我趕緊給他洗飯盒、洗校褲、購買或準備早餐的時候。9點過,趁他換腦殼的空兒,問:有沒有要粘的試卷?要抄的錯題?要簽的字?在《成長足跡》上簽字,這是一件我很重視的事:首先要表明知道錯誤了,進行教育了,因為家長關注了,老師覺得是有合力的,肯定也會關注。這是不是增加了老師對我孩子的關心呢?
上學期開學不久,一周之內,楊老連批四天“站在教室后面上的課”。我感到情況很嚴重了,每天都進行了教育,但每天都因為新的情況被喊起來站起,終于想盡辦法暫時解決了這個問題。老師告的狀,一定要重視,并有效地解決,這會增強老師對我孩子的信心。
這就是我前面說的底線:一定要做到老師提出的基本的必做要求。
開學以來,我只有一個晚上,是在完成了這套程序后,9點過先睡了,那天實在來不起了。11點,把他安頓上床,我才能安心睡覺,至少是11點半以后??梢赃@樣說,這就是我每天的家庭作業(yè),兩年半以來,耽誤次數(shù)不超過10次。周末,他去補課,我就得改善伙食,存儲下周夠吃三天的菜,專程提前去影院先買好時間合適的電影票。他學習任務完成了,就陪他去看場電影,或者參與他舅舅、爸爸等幾個固定羽毛球朋友的鍛煉,打兩小時球,就是這種天氣,完全短褲短袖,都會是滿頭大汗的運動量。我們一般周五主動問他,周末作業(yè)多不多?有多少時間放松?然后給他安排好娛樂項目。
你們可能不理解,這么大了,為什么還要全程陪?我從中得到的收獲,同大家分享一下:
我們的母子關系非常親密,他沒有什么瞞著我的,總的來說,能聽我們的話,還越來越體諒我的辛苦;周五放學后想在學校踢會兒球,他會先給我們打個電話說好大約幾點離校,我們也允許;電影里的故事一定有很多他愿意和我交流的,我們借機也在用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來引導他;看什么電影,是經過我們判斷、選擇的,內容肯定是健康、向上的;鍛煉身體的好處就不說了……
上個暑假,聽說今年中考名著考到《簡愛》,一些孩子辨認不出,我就開始著手名著閱讀。哪些屬于名著,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我不是問題,家里的書柜里也早就存好的。難的是,怎樣用最短的時間,把他的閱讀興趣吸引進去。我通過自己先瀏覽復習一遍,抽散步、聊天的功夫,把主要人物關系、主要事件給他理清楚,每本書花十幾、二十分鐘,掃除閱讀障礙。剩下的事就簡單了,暑假時間比較輕松,他用兩天時間看完了《簡愛》,用一天半時間看完了《悲慘世界》。當然,是囫圇吞棗。之后,我們就有了很多深入的共同話題,開學后他還不時翻翻故事情節(jié),純屬當娛樂。我從網絡上為他下載了相關電影,全程陪他看,就當是在陪他學語文。
我覺得,自己的專長這才用對了方式。你心甘情愿為他做著這些的時候,就不會煩躁,不會抱怨:為了你,我啥子事都做不成!即便他不能成龍成風,我堅信,他至少能成為一個健康的、快樂的、懂得感恩的人!而成人,才是平凡孩子最安全健康的未來之路。我想,在面臨是孩子的未來成為碎片,還是自己的未來失去光環(huán)的選擇面前,中國大多數(shù)的父母,是會選擇放棄自己未來的光環(huán)的。因為,任何光環(huán),都彌補不了,掩飾不了孩子成長失敗的痛!
第四題——去年的這個月,我真的絕望了:兒子的狀態(tài)持續(xù)不好,被各科老師批評,厭學,我也看不到他能趕上去的可能。
有天晚上,我們和他從回家談到12點,就談到底還想不想學習。如果繼續(xù)學習,會遇到哪些困難?有沒有辦法解決?如果不想學習了,哪怕是九年制義務教育,作為父母,我們也不忍心你再睡覺都睡不夠的折磨,毫無意義地在課堂上神游?;蛘?,我們可以請一周左右的假,把瞌睡補夠了,頭腦清醒了,問題想明白了,再做決定。不管你做什么決定,我們都不會把你趕出去,我們會給你提供正常的生活標準,只是,你要考慮,今后自己做什么來養(yǎng)活自己,爸爸媽媽畢竟不大可能陪你走完一輩子。
第二天,他自己起床,去上學了。什么作業(yè)也沒做,全班都嘩然了。晚上,楊老師和他談話,談到將近9點。那段時間,我真的做好了思想準備:如果要讀書,就離開育才,轉回西門,找個層次低一點的學校,降一級,他實在跟不上育才的進度了,或者說,一直六百多名的狀況讓他在育才失去的,比收獲的多得多,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失去了自尊自信,失去了家庭溫馨和諧,甚至連最基本的健康需求——睡眠都失去了,每科一百多一點的分數(shù)有什么意思?
在我放下焦慮,想通泰了的時候,他居然剎車了。大概是覺得離開學校去闖蕩江湖的日子,與做點數(shù)學題,背點英語書相比,困難大多了。他上課的紀律問題,暫時停歇了。我們也在如何能讓他較快的看到成功上想方設法。三個月后,他的物理取得了重大的進展;緊接著,地理生物讓他確立了自信,并且在其他同學為這兩科焦頭爛額的時候,他的語數(shù)外在悄悄進步。初二下期,考了個394名,我們全家激動了好久。
這幾天我都在想:只要有一千個學生,就一定有第一名和第一千名。可以肯定地說,在考試名次上,第一千名永遠都追不上第一名。那是不是說,七百名以后的孩子,家長就沒有必要為學習操心了呢?如果我現(xiàn)在是第一千名的孩子家長,只要孩子真正想學,我會心平氣和地陪伴他,幫助他??妓陌俜郑涂家话俜?,雖然都是一千名,但對我的孩子來說,是天壤之別。
今天,我想用我和兒子的親身經歷,鼓勵大家,不要放棄孩子。我們的每一點付出,都會在孩子成長道路上留下痕跡。他會感激我們,不僅給了他生命,而且給了他一個有質量有尊嚴的生命!
激發(fā)孩子閱讀積極性(幼兒家長經驗)
哲哲六歲了,已經是上幼兒園中班了,但他學東西總是靜不下心來,享受著兒童時代“頹廢”的生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而作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尋思著要讓孩子能夠靜下心來,于是我想到了要和孩子進行親自閱讀,因為親子閱讀對孩子的身心成長具有特殊的意義,而閱讀能力,通常是在3-8歲期間形成。
我有了這樣的想法以后,立即行動,我來到書店買了幾本彩色版的故事書。
剛開始我在講故事的時候,哲哲并沒有用心的聽進去,他只是對書上的動畫感興趣,小手翻來翻去,看到了他這樣,我覺得有些惱火。但是畢竟孩子還小,學習的接受方式不一樣。所以要慢慢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想到先和孩子一起看書上的動畫。然后慢慢地讀給孩子聽。我剛開始買的故事書故事情節(jié)都不是很長的,這樣有利孩子能夠記的住,避免孩子一下聽的時候因為太長而心不在焉。其實對家長來說,讀書給孩子聽并不枯燥,而是一種很有意義的享受。
有一天,我象往常一樣給哲哲講故事〈兔子拉拉〉故事剛講完。哲哲就對我說;媽媽你能給我再將一遍嗎?等你講完這遍,我也給你講一遍?!澳钱斎缓美?!”當我第二遍講完的時候,他也開始講起來。雖然有點講的不完整,但是故事情節(jié)是對的?!皨寢?,我講完啦,我講得對嗎?”我伸出大母指,對他說“孩子你真棒!”哲哲開心的笑了?!皨寢專忝魈煸俳o我講一個故事講幾遍,然后我再講給你聽該那?”“好的”??吹竭@些我明白了,在親子閱讀中家長語言激勵,動作鼓勵也是要的,更重要的是,身教重于言教,行動是無聲的命令,耳濡目染,時間一長,孩子的興趣就會自然被調動起來,而且哲哲一拿到書一聽我講故事,他就能靜下心來。
書籍是人類思想的寶庫。和孩子進行親子閱讀,不僅能增強語言能力,發(fā)揮想象力,還能增加孩子和父母的互動,益處多多。
孩子的優(yōu)點應積極肯定
發(fā)現(xiàn)優(yōu)點,應積極肯定,忌抓著缺點不放
父母要有敏銳的目光,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從而肯定、鼓勵他們。對于事物的發(fā)展總有他的兩面性,父母的目光千萬不能停留在反面,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長處、優(yōu)點。記得有位老師在評價孩子的作品時,說得非常精彩,對每一幅畫都是持表揚肯定得態(tài)度,當老師拿出一幅畫得亂七八糟畫,老師看了看,滿懷驚嘆地說:“大家看啊,這幅畫,他用了多少種顏色啊,我們一起來數(shù)數(shù)…”我覺得所有的父母們都要向這位老師學習,深入挖掘孩子的優(yōu)點,充分肯定孩子。這樣更加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積極性。
有些父母的眼睛總是盯住孩子的缺點,并翻來覆去地講這些缺點,這樣不但不能形成良好的行為,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長。例如:有些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父母甚為著急,希望孩子改掉,逢人便說:“這孩子只吃魚、肉、蛋,蔬菜不沾邊……這可怎么辦呢?”其實,當著孩子的面數(shù)落缺點,更會加劇他的缺點,就會出現(xiàn)越管越糟的現(xiàn)象。
給孩子積極的“暗示”教育
兒童善于模仿,所以成人的行為就是無聲的教育。暗示是教育的一種重要方法,它在培養(yǎng)孩子的性格、學習和生活習慣、品質等方面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作為父母,你注意到暗示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嗎?你是否采取了正確的暗示方法呢——
調查:
家長“無聲教育”令人憂慮
12月21日,在翔龍山機關幼兒園,一位年輕的母親接到自己女兒后,恰巧遇見了買菜回家的同事,孩子的母親喊女兒跟“阿姨”打招呼。女孩遲疑了一會兒,沒有吱聲,母親解釋說:“這孩子就這樣,從小遇事就很害羞、膽怯,怎么教都不會?!蓖律埔庑πΦ溃骸芭⒆勇?,性格比較內向靦腆,這很平常。”女孩聽到后,下意識地閃避在母親身后,把頭埋得更低了。
記者隨后采訪了這位后來得知叫周儀萌的家長,她告訴記者,女兒平常在家里還比較活躍,遇到陌生人或在公眾場所時,就變得特別拘謹,不僅不愛說話,不敢表現(xiàn)自己,就是碰到熟人,也很少打招呼,她不知道如何改變孩子的這種性格。
12月23日,在市中區(qū)大洲廣場,記者看見一對夫婦陪著父母、帶著孩子在廣場散步。孩子只有幾歲大,但非常活潑,趁家長聊天時,從父母手中掙脫后,一個人在旁邊玩耍,不小心摔倒在草坪中,父母趕緊跑過去,抱住孩子心疼地問:“寶貝,是不是摔得很疼?”孩子的祖輩則當著孩子的面埋怨父母沒有照看好孩子。記者注意到孩子在摔倒時并沒有哭泣,在父母及祖輩采取一系列行動后,“哇”地一聲大哭起來,并且越哭越厲害,孩子一會兒說腿痛,一會兒說肚子疼,一直被父母摟在懷里邊走邊哄。
在記者采訪中,有不少家長反映現(xiàn)在的孩子很挑食。12月23日晚,在邱家嘴某大型超市內,家住南環(huán)路266號的李建宏帶女兒李瑗佳購物,在蔬菜攤位上,女兒指著菠菜與土豆說:“這里有媽媽愛吃的菜?!崩罱ê暾f:“我們今天主要買佳佳喜歡吃的魚和排骨。”李建宏告訴記者說,孩子平時不怎么愛吃蔬菜,周末特地為孩子選購一些食品。當記者問女孩挑食嗎?女孩說:“爸爸喜歡吃魚和肉,我也喜歡吃。”
分析:
家長消極暗示誤導孩子
針對以上現(xiàn)象,記者采訪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熊驪龍主治醫(yī)師。他說:“暗示是指通過語言、手勢、表情等施加心理影響的過程,暗示的結果是使接受暗示對象心境、情緒、興趣、意志方面在潛意識中發(fā)生變化。暗示在本質上是情感和觀念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即心理機制受到外界刺激作用,在潛意識層面形成一種心理傾向,從而支配個人行為或思想。暗示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暗’,即在潛移默化、不知不覺中影響孩子稚嫩的心靈。它是一把雙刃劍,其作用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積極的暗示能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培養(yǎng)良好的性格和心態(tài)。與說理教育相比,正確的暗示更有利于融洽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的關系,使教育含蓄委婉,無形中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道德意識和行為舉止、以及堅強的情感意志。消極的暗示則是孩子心靈的腐蝕劑,除了讓孩子情緒低落、產生自卑和自棄心理外,還可能誤導孩子接受某種錯誤的信息或概念?!?/p>
他具體分析道,例如,家長以“孩子從小就膽小、害羞”解釋孩子不愿意招呼他人的原因,不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暗示孩子“我本性就是膽怯內向型”,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也使孩子默認了對自我性格定型的害羞、膽怯元素,不利于孩子人際交往的發(fā)展。
又如,家長過分擔心外界帶給孩子的傷害,在表示焦慮不安的狀況下,也同時暗示孩子“摔跤一定會很疼痛”、“不應該脫離父母的精心照顧”等信息,一方面在心理上增加了孩子疼痛的感覺,使孩子變得嬌氣脆弱,另一方面讓孩子滋生了生活中的惰性,喪失獨立自主的意識,加深對父母的依賴。如果家長此時淡淡地說:“沒關系,自己爬起來吧?!焙⒆觿t很有可能若無其事地站起來。
又如,個人口味是后天養(yǎng)成的,最初孩子并沒有對食物定義喜歡什么、討厭什么,之所以某些孩子噘著小嘴,噙著眼淚,表示“青菜不吃,蘿卜不要……”,除了自身體質不佳等因素外,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對食物表現(xiàn)出來的偏好,也會使孩子對某種食物產生厭惡感。另外,父母出于對孩子體重期望值的考慮,有可能針對孩子飲食施加某些壓力,要求他們多吃某類食物,形成暗示效應,從而也會影響到孩子的飲食習慣。
對策:
慎言慎行給孩子積極的暗示
針對問題,熊驪龍醫(yī)師說:“對兒童影響最大的暗示就是體態(tài)手勢、表情。積極心理暗示帶給孩子積極的認識和體驗,家長應慎言慎行給孩子積極的暗示。”
他說,家長在講解道理時,可以將“理”通過設喻、講故事、做游戲、角色體驗等形式表現(xiàn)出來,從中點撥啟發(fā)孩子,實現(xiàn)教育目的;在糾正孩子錯誤時,可以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利用榜樣的力量感染孩子,在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和信心的同時,促使其不斷進步。家長在暗示教育時,要靈活運用神態(tài)表情達到教育的目的,如對孩子獨立能力給予贊賞、肯定的眼神,讓他體會成功的愉悅;對孩子的挫折失誤,給予安慰、愛撫目光,使孩子感受勇氣與力量。家長還可以利用激將法,含蓄委婉地避免說教給孩子帶來的壓抑感和逆反心理,也能激發(fā)起孩子戰(zhàn)勝困難的斗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鼓勵讓孩子更加積極
鼓勵讓孩子更加積極**小朋友因為剛剛開始上小學,我雖然清靜了,但是也擔心她在學校里面是否適應,所以每次回來都會問**在學校里做了什么?有沒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啊,她都會跟我一一的說起來,有時候記不住的時候她就說回家想想然后再模擬一下當時的情況再又跟我說。
前天,老師給布置了家庭作業(yè),要寫1、2、3、4,因為以前的時候就跟**說過回家先把作業(yè)寫了然后再做別的,于是回家后就趕緊把作業(yè)寫了。昨天放學的時候,**很開心的說:媽媽,老師表揚我了,她說我的字寫的非常漂亮。我說:是嘛?我們**很棒,那以后也要堅持哦。**說:嗯,我以后要寫的更好,老師說我完成的非常好,所以她還讓我收了全班的作業(yè)本,我就把每個人的都收了起來(看來非常有榮譽感?。┤缓笞蛱斓淖鳂I(yè)還沒等我說,**就非??焖俚膶懞昧?。
寫完作業(yè)后,**拿起本子給我看,問:媽媽,你看我寫的好不好啊?我說好,然后再拿起老師改過后的本子給我看,問:媽媽,昨天我有98分,為什么今天卻只有90分???我指著本子說,你看,你這個1字寫的不好啊,老師都在這里標好了,她給你寫了個示范在這里,以后照著這里寫就可以了。**說,那以后再寫的時候我一定要把它寫好,這樣就可以得100分了。我說:嗯,你現(xiàn)在也寫的很好啊,以后把沒有寫好的再改正過來就可以了。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吝嗇于給孩子一個鼓勵一句夸獎,可卻不知道孩子可能因為你的一句夸獎一個鼓勵就會改變對一個人或者一件事情的態(tài)度。記得我小時候也是,上學的時候也總是會挑老師,如果這個老師喜歡我或者多夸獎我一句,上他的課都會特別的認真,雖然這樣的事情是不可取的,但是也正是因為老師對我的態(tài)度而決定了我對他的態(tài)度。對于別的也是,別人對我好或者是對我不好,我都會同樣的對待他,孩子其實就是一面鏡子,只要你對她好了,她就會拿出十分的誠意去對你。有時候,你的一句夸獎或者斥責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