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理發(fā)用具、讓孩子學會合作
發(fā)布時間:2021-04-15 合作的幼兒故事 孩子上幼兒園學什么 幼兒園教案好玩的今天的角色游戲開始了,豆豆、楚楚、雨婷選擇的是理發(fā)店的游戲,他們來到“理發(fā)店”的第一件事不是分配角色,而是搶“理發(fā)用具”,完全忘記了應該怎樣玩理發(fā)店的游戲。于是,我?guī)е尥藜业膵寢尡е尥奕ァ袄戆l(fā)店”理發(fā),走到理發(fā)店門口說:“娃娃的頭發(fā)又長了,可以幫娃娃理發(fā)嗎?”豆豆先站起來,說:“我來幫娃娃理發(fā)吧”。邊說邊在娃娃的頭上倒“洗發(fā)水”。這時我趁機又說:“你們兩個是做什么的?”他們忙說:“我們也是美容師呀!”我又說:“那我走進你們店里時,你們都在玩自己手里的理發(fā)用具,而不在幫別人理發(fā)呢?”他倆似懂非懂,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小班幼兒的角色游戲還比較的弱,缺乏角色意識,他們在游戲中常常忘記自己是什么角色,該干什么,常常玩一會兒就離開。在游戲中,教師可以參與到游戲中,并擔任角色,以角色的身份,通過語言或動作示范給孩子看,給孩子提供直接模仿的機會,促進游戲的開展。
讓孩子學會合作
孩子們剛開始沒有按老師預設的主題捏,他們有的在搓湯圓、有的捏小花……后來,我反復提醒幼兒想想你的好朋友是誰,長得什么樣子的,并且進行了示范,還讓然然、小宇把各自捏得小人組合起來。其他幼兒看到后也互相合作,紛紛捏起了“手拉手”的小人。有的幼兒還捏了小花、泡泡添放在小人的邊上畫面組合地非常好看,中間娃娃在吹泡泡,四周都是大大小小的泡泡,地下有小草和小花。孩子們已有團、捏、搓條的經驗,這個游戲教師主要引導幼兒將這些經整合起來。通過這次指導,老師發(fā)現(xiàn),當小班孩子不愿意游戲或者逃避游戲內容,一定他們有某些困難,這時,老師就可以直接介入,幫助孩子克服游戲中的難點。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讓孩子自己玩,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
班上的區(qū)角擺好了,里面的材料也豐富了許多,可是一到吃完午餐就頭疼,因為班上區(qū)角總會被幼兒弄得亂七八糟。
貪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孩子對世界的認識往往也是在游戲中學習、表現(xiàn)出來的。
你看:有的小朋友把沙灘桶里裝滿小動物的數(shù)學教具,滿教室吆喝著賣,有的小朋友呢,把小圓球放在切開的可樂瓶口,看上去還真像冰淇淋呢,有草莓味的、香蕉味的、葡萄味的,我看了忍不住加入他們的游戲,“哇,好多冰淇淋啊!可以請我吃一個嗎?”“你要什么味道的?”“葡萄味的。
”“好,給你吃。
”“嗯,真好吃!謝謝!”小朋友看著我來吃冰淇淋,越加有干勁了,冰淇淋做得是“熱火朝天!”再看這邊的小朋友,正在美術區(qū)包糖果呢,我們在美工區(qū)提供了一些泡沫的圓形、方形“小糖塊”,另外準備了一些顏色不一的方形皺紋紙,幼兒很認真地在美工區(qū)包起“糖”來,瞧速度還真快呢!幼兒結束區(qū)活動后,確實有些亂,但是這個過程卻是快樂的,盡情地發(fā)揮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與人交往的能力,不過,我們在組織幼兒散步前會給他們一點時間整理好區(qū)角,幼兒基本都能收拾好,因為這是他們游戲的樂園!
愛搶玩具的孩子
早上,瀟揚帶了一個變形金剛來到幼兒園,把它放在玩具角,子豪見了,立刻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玩具角,拿起變形金剛就玩。瀟揚一看急了,奔過來不讓子豪玩,二人于是掙搶起來。一個大叫:“這是我的玩具”,一個大嚷:“讓我玩一玩,讓我玩一玩!”,場面頓時混亂起來,我連忙走過去制止,并教育子豪以后不能搶奪別人的玩具。他立刻點點頭,表示以后改正。類似這樣的事情已發(fā)生了好多次,每次子豪只要看到誰的玩具好玩,就隨手拿來玩,以致經常與其他孩子發(fā)生爭執(zhí),甚至打架。雖然,我已經告訴他一些交往的方式,也帶著他與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戲,可當我找他談話時,他都能準確地說出玩別人的玩具要先商量不能搶奪等方式,但他的實際表現(xiàn)往往行動在前,而思維在后,因此造成與其他孩子的糾紛很多。見到玩具好玩,就“搶”,類似這樣的現(xiàn)象在其他小朋友身上也時有發(fā)生,但星星小朋友顯得尤為突出!
怎樣才能讓子豪小朋友改掉這一“霸王”行為呢?為此,我先翻閱了一些資料,分析了一下他之所以搶玩具的原因: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孩子見到玩具好玩就搶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這與此一年齡段的孩子的好奇心強,見到好東西就渴望擁有的心理有關。子豪小朋友”搶玩具”這一行為的對、錯,雖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孩子畢竟是孩子,見到好玩的玩具就渴望馬上玩,這種渴望常常使他忘記了“搶玩具”的行為是不應該的,再加上學前期孩子的道德認識還處于他律階段,自律剛剛開始,所以行動在前、思維在后的表現(xiàn)在所難免。另外,需要家長的配合。因此,我決定好好地和星星的媽媽進行交流,實行家園同步,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而努力!
讓孩子從小學會自理
偶然的機會我看到這樣一篇小故事,故事講的是兩個媽媽在孩子玩玩具時不小心摔倒所做出的反應。有一天,飛飛和帥帥兩個小朋友在一起玩玩具。兩個孩子的媽媽站在一旁說話,突然飛飛小朋友摔倒了。帥帥媽媽趕緊跑過去想把他拉起來,飛飛媽媽卻站在那里一動不動。還對帥帥媽媽說:“別拉他,讓他自己爬起來。”帥帥媽媽瞪了飛飛媽媽一眼說:“你這個當媽媽的,心太狠了。孩子這么小,摔壞了怎么辦?你太無情了,簡直不配做母親!”誰知飛飛媽媽既不氣也不惱,笑呵呵地說:“懶娘指使勤孩子。讓孩子從小經受一些鍛煉,孩子不再一味地依靠大人,是我們當父母的責任?!笨吹竭@里,我想飛飛媽媽說得很對。如果所有的父母都這樣做,那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利的。具體怎樣做才能讓孩子從小做到自理、自立的人呢?我國現(xiàn)的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的一句話:“做母親的最好只有一只手?!鳖H覺語重心長,很受啟發(fā)。由此認識到“懶娘”對孩子的成長是大有好處的。讓孩子主動地去完成一些任務,放手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生活的廣闊天空中鍛煉自己翱翔的翅膀,為以后的人生積累豐富的資本,這是一筆無形的財富,飛飛媽媽就做到了這一點。帥帥媽媽聽了飛飛媽媽的話,似有所悟地點了點頭。她表示以后不再做事事為孩子包辦的“勤娘”了。要給孩子獨立的生活空間,不讓他們失去鍛煉和提高的機會。我想,如果每一位父母的嘴巴都懶一些、頭腦懶一些、手腳懶一些,讓孩子們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學會自己思考,遇事自己親自去實踐,多給他們鍛煉的機會,在挫折中成長,在困難中長大,他們會變得更堅強。有一種愛叫——放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生活中多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實踐出真知,實踐出才干,讓他們經常參加各種活動,如疊被子、掃地、擦桌子等。多表揚,多鼓勵,增強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信心,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快樂地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們一定會長成參天大樹的。幼教網-
讓孩子自己學會處理
在活動休息時間,子杰急沖沖地跑來對我說:“馮老師,誠誠他又打我?!甭犃怂脑?,我的心一緊,心想:是啊,今天子杰已經是第二次來告誠誠的狀了,都是因為誠誠在游戲的時候,因為溝通方式的不對,習慣了用力去拍同伴的肩膀,讓同伴認為他是在攻擊自己。我想我不能像上次那樣去批評誠誠了,顯然這個方法是行不通的。我靈機一動,不如讓子杰自己來解決這個問題,也許會化解幼兒之間的誤會,讓他們學習怎么去溝通,怎么去想出。我就問子杰:“子杰,他這樣你喜歡嗎?”子杰說:“我不喜歡?!蔽矣终f:“你不喜歡他這個樣子,你告訴他了嗎?”子杰搖了搖頭,我很鄭重地對子杰說:“其實誠誠他非常喜歡和你玩的,他很想跟你做朋友,只是有的時候他不知道自己做得不對,你能幫助他嗎?”子杰點點頭,你不喜歡他這么做,你就直接告訴他,你讓他知道,你不喜歡他這個樣子,如果他再這樣,你就不理他了,再也不和他玩游戲了,知道了嗎?”子杰點點頭說:“知道了,馮老師?!蔽倚χf:“那去跟他說吧!”
我看著子杰走到了誠誠的面前,只聽他說:“我告訴你哦,如果你再打我,我就不跟你玩了,而且以后都不跟你玩了。”誠誠聽了子杰的話,連忙說:“對不起,我保證以后都不打你了,你跟我玩吧!”子杰說:“你保證哦!”誠誠點點頭說:“嗯,我一定不再打你了!”兩個人又冰釋前嫌,玩起游戲來了!
一整天下來,我沒有聽到子杰來告狀,看來這招還是挺管用的,孩子之間的沖突時難免的,如果老師都幫他們一一解決,那他們就很難學會與別人想處,這樣他們的交往能力就等不到提高,這對孩子今后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影響。我們給孩子的不是過度地保護,而是讓他們學會怎么保護自己,怎么與人交往,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讓孩子在交往中做自己行動的主人,讓老師做一個引導者、協(xié)助者,而不是決策者。
教育隨筆:如何讓孩子自覺撿玩具?
教育隨筆:如何讓孩子自覺撿玩具?
今天的游戲中,我為小朋友準備了雪花積木,可是在游戲開始后不久,我就發(fā)現(xiàn)地上的雪花積木撒了好多,于是我在旁說了聲:“寶寶們,積木掉了,我們應該怎么辦啊?”可是不知是因為寶寶們玩得太高興了沒聽見,還是聽見了也不想撿,寶寶們誰也沒有去檢。本來碰到類似情況,我總是會讓小朋友把積木撿起來再玩。可是,我想,為什么孩子們非要我去說了,才肯撿呢,難道真的是我的常規(guī)工作沒有做好嗎?我在思考著,能不能想到一個孩子主動愿意去撿的方法呢?孩子的成長,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二、這時,我看到了桌上的那個空筐,靈機一動,拿了筐說:“寶寶們,地上有這么多的蘑菇,我去采蘑菇了。”并撿起了一片雪花積木。這個方法真靈,所有的小朋友都放下手里的積木,搶著撿地上的積木。一會兒,就把地上撿的干干凈凈。在積木撿完后,有的寶寶說:“這是紅的蘑菇,這是黃蘑菇”。然后他們把紅的黃的各放在一邊,開始把撿起來的雪花片按照顏色進行分類,分別放在了兩個筐里。而且嘴巴里還不時的說:“這邊有好多的紅蘑菇,這邊有好多黃蘑菇。”分類進行完了之后,他們開始拼插雪花積木,整個游戲玩了很長時間,在游戲過程中,小朋友只用了雪花積木和塑料籃子兩樣東西,但他們的興趣始終濃厚,而且游戲也進行的有聲有色。在游戲結束時,我問小朋友今天玩得開心嗎,他們齊聲說“開心”,還一再要求我下次再玩“采蘑菇”的游戲。
三、我想,如果在開始時我以傳統(tǒng)的方式“命令”小朋友們撿完了積木再玩,那么他們的情緒一定會受到影響,對今天的游戲也會失去興趣。而2—3歲幼兒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他們的注意很不穩(wěn)定,易受外部環(huán)境的干擾,而且他們的模仿性強。我所采取的“采蘑菇”的游戲,一下子就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雖然到后來游戲的性質產生了變化,但在游戲過程中,幼兒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利用僅有的籃子和雪花積木,使游戲進行得有聲有色。這其中既培養(yǎng)了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注意事項幼兒園教育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需要非常的關注。
由玩玩具所引發(fā)的。。。
今天早上的晨間活動,由于下雨所以我們把戶外改成了室內,照例孩子們又玩起了桌面玩具,我給每組都分發(fā)了一個籮筐,里面裝滿了一筐玩具,事先和他們說好,可以自己拿取自己一組籮筐里的玩具,但是不可以拿的太多,不然別的小朋友就玩不到了。起先孩子們都還玩的不錯,但是過了一會就傳來:“老師他搶我的積木,”“老師他打我。。。?!钡穆曇簟N疫^去一看原來是樂樂和煒煒同時為了搶一塊積木而吵的不可開交。于是我先問清了原委,然后對雙方對進行了批評。教育他們玩具要互相分享。這組是暫時的安定下來。但是隨即又傳來另外一組的爭吵聲。。。。。
案例剖析:
桌面玩具是孩子們所喜歡的游戲活動之一,但小班孩子玩的過程中時常會傳來你爭我奪的現(xiàn)象。為什么會產生這一現(xiàn)象呢?是因為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處在發(fā)展階段的一個轉折期。這個階段的孩子的年齡特點表現(xiàn)為活潑好動,往往對于突然產生的突發(fā)情況,情緒不能自控,不知道正確的交往游戲方式,所以往往采用爭搶甚至動手的方式來解決。以致產生了上訴的現(xiàn)象。那么如何做到有效預防呢?
一、了解情緒產生原因,正確對待。
情緒對于小班幼兒的支配作用很大,很多事情往往受情緒的控制。他們容易激動往往是因為在集體游戲自己的東西被別人搶去,而表現(xiàn)的異常憤怒。可是,由于交往技能的不足,不知道有哪些交往的方式可以解決問題,不知道哪種交往的方式是正確的,就容易發(fā)生爭執(zhí)和攻擊性行為。碰到這種現(xiàn)象,作為我們老師和家長就應正確對待,耐心地在實際生活中多教孩子一些正確的交往方式,多鼓勵。不要采取簡單的方法去制止和責備。讓孩子們在爭吵中用自己的聰明和判斷,從而不斷的摸索和同伴間的交往方法。
二、分發(fā)每人一個小籮筐為了減少孩子們爭吵現(xiàn)象的產生,作為教師可以從一些孩子操作材料的硬件設施入手,為孩子每人增添一個籮筐。在分發(fā)桌面玩具時候,把玩具放在人手一個籮筐里面,在玩的時候提醒孩子,玩自己籮筐里面的玩具。這樣的材料提供無意之中可以提醒孩子在游戲中遵守游戲規(guī)則,玩自己的玩具。也會有效預防孩子爭搶玩具的事件發(fā)生。
三:從情感教育入手,教育孩子要學會學會分享針對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教師可以配合我們的主題活動《一起玩》開展各項主題活動,讓孩子懂得一起玩的快樂,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知道玩玩具和游戲中學會等待,輪流與分享。從而進一步提升孩子這方面的情感意識。
玩大型玩具時的孩子(玩滑滑梯)
小豫是我們班比較特殊的一個孩子,他喜歡一個人玩游戲,這天我們玩滑滑梯,孩子都非常的高興,非常興奮的開始了游戲,但是小豫卻不敢爬上去,只是在滑滑梯的附近轉圈。我覺得他也想很玩,但是不敢玩。
于是我走過去扶著他去玩,他勉強的爬了上去,從一個小滑滑梯上滑下來,下來后小豫露出了非常開心的笑容,同時自己又開始了第二次的嘗試,這次他沒有從小的滑梯上下來,慢慢的走到了大滑梯旁邊,但是走到大滑梯邊上時,他卻不敢滑下來了,坐在那里不動了。后面的小朋友的路也被堵住了,大家在通道中擠來擠去的,我提醒幼兒從小豫的旁邊繞過去,從彎彎的滑梯上滑下來。同時我在一旁鼓勵小豫,希望他能勇敢的滑下來。但是最后失敗了,小豫坐在滑梯口不敢動了,我爬上去把他扶下來。
孩子想玩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凡事都要慢慢來,循序漸進的進行,小豫對自己缺乏自信心,大滑梯的高度較大,所以對小豫來說比較“恐怖”,可以先引導他多玩玩小滑梯,熟悉了之后再加大難度,進行大滑梯的游戲。
之后小豫又開始玩小滑梯,這次滑下來的時候,他的衣服和扶手摩擦后產生了靜電,這小小的靜電又嚇壞了小豫。不管我怎么安慰他,他都不愿意再接近滑滑梯了。小豫比較膽小,需要鼓勵,更需要鍛煉。
孩子在家的時候什么事都是爺爺包辦代替的,因此缺乏自理能力,也受不了任何的挫折,遇到困難后往往只選擇退縮。在平時的活動中老師應該有意識的引導孩子養(yǎng)成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從小事做起,例如:洗手時,請孩子不害怕冷,愿意伸手去洗,能夠自己把袖子拉起來等;午睡時能自己學習穿脫衣服、鞋子等;能積極主動的參加體育活動,愿意跟大家一起玩游戲。
在家時也請爺爺逐漸放手,給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讓小手能夠得到充分的鍛煉??梢越o孩子準備一些畫筆、橡皮泥等,這樣孩子在家的時候可以讓孩子練習搓圓、搓長等,通過游戲的形式來鍛煉孩子的小手,并及時的鼓勵和表揚孩子,讓他體驗到成就感,從而增強自己的自信心。
戶外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表現(xiàn),不僅能反應孩子的內心,也反應了孩子現(xiàn)有的能力,我們應仔細觀察,從而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自己做的玩具更好玩
咱老師和小朋友做的娃娃可趕不上我爸爸給我買的變形金剛好——這是一位幼兒在做做玩玩活動中所表露的思想情緒。雖然他的想法可以理解,有一定道理,但我仍覺得有必要“矯正”一下他以及可能其他幼兒也會有的這種情緒。我從改進喜樂瓶娃娃入手,經過一番設計并與幼兒共同努力,使得喜樂瓶娃娃變得更漂亮,更有趣——能用手操作進行活龍活現(xiàn)的表演了。我給幼兒示范表演了一下,惹得幼兒哈哈大笑。幼兒也都會表演了。這一來,全體幼兒包括那位變形金剛的小主人都喜不自勝,對喜樂瓶娃娃愛不釋手。然后,我組織幼兒進行了一場小小的討論,說說我們?yōu)槭裁匆约簞邮謥碜鐾婢?,自己動手來做的玩具好不好,為什么好,比起爸爸媽媽給買的玩具有什么不一樣,幼兒討論得很熱烈,有的說,我們自己制作玩具,就可以節(jié)省錢,可以變沒用的材料為有用材料。有的說,我們自己制作玩具,學習本事,就能變得聰明能干,將來長大了就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有的說,買來的玩具雖然也很好,可是咱們自己做的我覺得更好,更有意思。有的頗為“偏激”地說:老師,買來的玩具都不好!都比不上自己做的好!……到這時,我才感到比較圓滿地實現(xiàn)了組織開展這一做做玩玩活動其中德育方面的有關目的要求。
2、她會大聲說話了
我們班有個小朋友叫郝嘉惠,她長得很漂亮,也很討老師的喜歡,就是有一個缺點——性格內向,不和老師小朋友交流。這天,孩子的父親氣乎乎的找到了我,說孩子的書包拉鏈被小朋友弄壞了,跟老師說,老師不理她,我根本就不知此事,于是我問孩子什么時候告訴老師了,嘉惠說放學時,我說你的聲音肯定很小,老師沒聽見,以后能大點聲嗎?孩子使勁的點了點頭。一場誤會過去了,我就想著怎樣讓孩子大聲說話。一天,孩子們陸陸續(xù)續(xù)地都回家了,留下了嘉惠和雨雨,我拿出了自己喜歡的零食說:“我餓了,我要吃好吃的了,你們要吃嗎?”雨雨小朋友還沒等我說完就要從我的手里拿吃的了,而嘉惠小朋友在一旁站著不動,瞪著眼睛看著我手里的零食,我又問“嘉惠要吃嗎?”她低下了頭,默默地點點了頭。于是我靈機一動裝傻說到:“你到底吃不吃???”她用低的幾乎我聽不到的聲音說:“要吃”“哦!要吃??!快給你吃吧!”我夸張的口氣也感染了她,她低低地說了一句“謝謝老師”。我一陣歡喜,便和她交談起來,她終于說話了,“我也喜歡吃餅干”并且臉上有了笑容,我又連續(xù)和她說了好久的話,聊了好多的問題,聊著聊著她媽媽來接她了,這次,她大聲的跟我說:“老師,再見。”看到她大聲說話,媽媽激動的親了她,并連忙向我致謝:“老師,你真有辦法,讓嘉惠大聲說話了,謝謝!”我想每個孩子都會很開朗,只是要有一個環(huán)境,一個和家一樣的環(huán)境!
3、孩子們的突發(fā)奇想
我們幼兒園的廁所離教室很遠,為了確保孩子們的安全,每天上廁所時,都有老師帶隊領著孩子們去。來回途中,孩子們表現(xiàn)的很無聊,有的孩子在說話,有的邊走邊玩,有的打鬧,秩序有點混亂。
為了讓孩子們守秩序,我讓孩子們說:“小手甩起來,小腳抬起來?!弊尯⒆右贿吅爸贿吽χ∈郑鹦∧_,剛開始時走的很神氣,時間久了,孩子們沒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