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做一個“弱勢”媽媽

發(fā)布時間:2021-04-14 幼兒一個具體的活動設計方案 設計一個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 開學一個月幼兒園工作總結

怎樣才能改掉孩子依賴性太強的毛病。這個毛病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覺得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媽媽太“強勢”,你強他就弱,你什么都包辦了,什么都不需要他自己做了,什么都替他想到了,他還動什么腦筋,他還做什么?所以,想讓孩子少點依賴性,媽媽就要變得“弱勢”一點,給孩子更多自己思考、做事的機會。

別讓孩子覺得你太全能。孩子1歲前,媽媽全能得跟神仙似的也不為過,1歲后,全能媽媽就要在孩子面前把自己的鋒芒收斂一點,因為你越無所不能,孩子也許越無所可能。你事事都想在前面、做在前面,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就得不到很好的鍛煉,時間久了,就不只是依賴性太強的問題,還會影響孩子思維和動手能力的發(fā)展。所以,即使你很全能,最好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得太充分,不必事事替孩子包辦,有時假裝弱一點,笨一點,能很好激發(fā)孩子的潛能。

別把事情做得太完美。跟孩子一起做事情時,要有始有終,但不用次次都做得完美,有時要故意留一兩個漏洞或問題給孩子,讓他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想辦法解決。他一定會為自己能夠獨立解決問題而開心,他還會覺得不是什么事情媽媽都行的,她也有不會做、做不好的時候,只有自己動手才能彌補這個缺憾。有了成就感,他就會樂于動手做事,而不是總依賴媽媽了。n4507.cn

別表現(xiàn)得太堅強。沒必要讓孩子看到的永遠是你的笑臉,如果真的很委屈、很傷心,不妨在孩子面前哭一哭,但要注意不能亂發(fā)牢騷???,也是你跟孩子情感交流的一種方式,讓他們知道你也會有情緒,你也需要發(fā)泄,你也需要關心,需要疼愛。人之初,性本善,愛是天性,適時就會被激發(fā)出來,不信你試試,當你哭泣時,孩子一定會過來擁抱你、安慰你,說一些讓你感動的話。那時,你是弱的,孩子卻堅強起來,他們試圖用小小的肩膀做你小小的依靠。平時可以讓孩子幫你做事情,甚至照顧你,比如下班回家時讓他幫你拿拖鞋,累了讓他給你捶捶背,病了讓他給你倒杯水。孩子的愛心和孝心就是這樣在一點一滴中培養(yǎng)出來的。這樣的孩子,怎么可能有太強的依賴性?

別太心疼孩子。不是不讓你愛孩子,也不是不讓你疼孩子,而是有時需要把愛和疼放在心里。比如孩子摔一跤,用不著緊張地甚至大叫著跑過去一把把孩子扶起,要鼓勵他自己爬起來。真摔疼了,能看出來,這時溫柔地扶起他,一個擁抱、一個親吻足以安撫他,不用說什么情緒激烈的話,這會讓孩子覺得他摔一下真是天大的事,以后再摔跤不讓你扶才怪。一個有智慧的媽媽會用自己的言行教會孩子如何勇敢面對困難和挫折,而不是只會可憐無助地伸出手乞求別人的幫助。

別擔心孩子做不好。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需要不停的鍛煉,如果總擔心孩子把事情搞砸,不給他鍛煉的機會,他不可能做好他應該做好的事情,這種情況下,他不依賴別人還能有什么辦法?而且等他長大后,也許真的會把很多事情搞砸,因為他沒有得到過應有的鍛煉,他沒有能力做好。因此,應當盡可能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次做不好就兩次,兩次做不好就三次,總有做好的那一天,只要你不怕臟、不怕亂、不怕煩。當孩子越來越獨立、自立的時候,你做夢都會笑的。

做一個“弱勢”媽媽,得到的將是一個堅強獨立的孩子。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停止做一個“鬧鐘媽媽”


“這個孩子不知道怎么搞的,老是要跟在他屁股后面催著、喊著,他才懶洋洋地行動起來?!崩钐浅>趩实厍皝砬笾?。因為從早上開始到夜晚結束,從孩子起床、吃飯、上學,到做功課、洗澡、睡覺等,無一不是需要她不斷地催促提醒,甚至要生氣吼叫才能完成。難怪李太太長期處在一種緊張的狀態(tài)之下。不過遺憾的是,孩子做事情依然拖拖拉拉、慢慢吞吞,有時還對她的催促來個裝聾作啞,充耳不聞。

其實,李太太的處境并不特殊,因為這是許多媽媽常有的困擾,只是媽媽們并不知道自己成了“鬧鐘”媽媽,她們給了孩子過多不必要的注意力和服務,反而促成了孩子這種無法獨立自主的生活習慣。

“我的女兒老是說等一會兒嘛!等一下嘛!”一位爸爸苦惱地敘述他的困境。更有趣的是,這位爸爸還真的拿著鬧鐘追在孩子的身后,不斷地提醒女兒:“現(xiàn)在快六點半了,趕快起床!”“現(xiàn)在十點了,趕快睡覺!”從早到晚,這個“鬧鐘”爸爸“響”個不停。

孩子有很多法寶,可以讓父母的“鬧鐘”無時無刻地響著,因為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不需費心掌握時間,不需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許他的內心清楚明白,或許不是那么清楚明白,無論如何,他都可以獲得父母的注意力,得到父母的關心。遺憾的是,父母并不了解孩子這種行為的目的,反而以為是孩子的生理問題,如賴床是因為睡眠不足或看電視太晚;或懷疑孩子天生如此,如反應慢、個性懶散等。事實上,這些都不是孩子拖拉的原因,也不能成為父母縱容孩子的理由。

為人父母,能不能停止做“鬧鐘”,能不能拒絕再給孩子不必要的注意力和服務?通常,父母想察覺孩子的行為目的,先得檢視一下自己的內在感受。以孩子用不當?shù)男袨橄氆@得注意力為例,父母內在的感覺往往是困惑、麻煩、討厭等,常用的語言表達是“煩死了”之類的詞句。然而,在未察覺清楚之前,父母仍舊會鬧鐘似的催著,一次又一次,結果使孩子誤以為自己這類行為是獲得父母注意力的有力武器,久而久之,不好的行為習慣便養(yǎng)成了。

學做個懶媽 媽


學做個懶媽媽曾經(jīng)一直以為照顧孩子是我做母親的本質工作,從孩子出生起大到出去和誰玩,小到在家吃喝拉撒我把孩子照顧的無畏不至,孩子剛一張嘴我馬上就跑來“你渴了還是餓了?吃啥?媽媽給你拿!”慢慢地孩子也就心安理得的享受著我的無微不至的照顧。他們慢慢失去自己干事的思想,遇到任何事都是喊“媽媽,我要,媽媽我想,媽媽你拿給我?!币灾劣谂畠憾奸L到18歲了,沒自己洗過衣服,每天吃飯往餐桌前一坐向客人一樣等著別人的照顧。**更不用說,已經(jīng)習慣的被我照顧著。

近幾天女兒考過試在家沒事,等早上我們先走了,給她留了飯,她吃完飯碗筷都不知道收拾,中午我們回家還探在桌上。孩子被照顧慣例,她根本沒有意識去收拾。聽完這周韓老師的課《如何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后,這幾天一直在反思對孩子生活教育的問題,孩子這所以會這樣真的都是我的教育問題,我的“手”伸得太長,孩子根本就沒有自己干的機會,我應該做的是一個懶媽媽,而不是做一個事事都伸手的勤快媽媽。做一個“身懶心不懶”的媽媽。

于是從現(xiàn)在培養(yǎng)孩子獨立做事的自覺性。昨天我與孩子聊天,談心,使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讓他們知道勞動是光榮的,每人把自己的東西收拾好,比如,最近幾天告訴**吃過飯自己把碗收拾到廚房,**寫完作業(yè)后示范給他看怎樣收拾書桌,**也很配合的收拾自己的書桌,還告訴**“人要做個勤快的人,自己的東西用過放好,下次自己用的時候就知道在哪個地方了,這就是物歸原處?!?/p>

最近幾天給孩子創(chuàng)造勞動的機會。營造讓孩子獨立做事的環(huán)境,引導孩子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今天早起來我就對**說”媽媽今天腰很疼了,彎不下腰,可**的小襪子還沒洗咋辦?”**一聽馬上過來“媽媽我來幫你捶捶腰,我自己洗我自己的襪子?!比缓笳娴挠眯∈謳臀掖费?,我示范給**看咋樣洗東西,**也像模像樣的洗禮自己的小襪子。洗完還很有成就感的說“媽媽,我會洗襪子了,來媽媽,我把你的襪子也洗洗?!闭f完還真的洗起我的襪子。我“**,媽媽今天太幸福來,享受了兒子的一份孝心。”**聽了就洗得更起勁了。此時我發(fā)現(xiàn)其實教會孩子做事真的不難,不是孩子懶,而是我束縛了孩子自己做事的手腳。

前天我早上臨出門前故意沒像以前淘米預約做米飯,中午回到家等**堂姐燒好菜我們喊開飯,讓嘟姐去盛米飯,結果嘟姐一打開電飯煲發(fā)現(xiàn)是空的“媽媽,鍋里沒有米飯,你早上沒淘米?!蔽摇笆菃幔繈寢屨娴睦狭?,最近老忘事,你看都沒淘米做米飯,今天中午只有光吃菜吧。”大家就只有光吃菜,到晚上下班回家嘟姐“媽媽,我中午光吃菜下午很餓了?!蔽摇笆菃??我也覺得餓,那我明天好好記得淘米,課我最近可能是年齡大記憶力下降,二姨回家了,這個暑假就麻煩你提醒我做米飯,要不說不準一個暑假要忘掉好幾次呢。”昨天上班之前我又故意沒淘米,結果上午嘟姐就打電話說我沒淘米我“那咋辦?我現(xiàn)在在班上也沒法回家,那只有今天還是光吃菜了?!边^一會嘟姐“媽媽,那你告訴要淘多少米,放多少水?我來做米飯吧,”于是我在電話里告訴她做米飯的步驟和要放的米和水,中午到家一看米飯也做好了我“恩,不錯,女兒都能做米飯了,吃著女兒做的米飯感覺真幸福?!编浇恪皨寢專野l(fā)現(xiàn)做米飯也不難,這暑假就由我來做米飯吧?!蹦且豢涛液鋈幻靼祝皇呛⒆硬欢?,而是我從沒有給她做事的機會。

引導孩子做事要有信心和耐心。不能擔心孩子做不好,或怕孩子添麻煩幫倒忙;對孩子多表揚,“懶”媽媽的手可以懶,但嘴巴和心不能懶、多鼓勵,少指責,循循善誘,給孩子犯錯的機會也就是給他進步的機會。

牢記美國教育權威詹姆斯博士的教誨:“依賴本身滋生懶惰、精神松懈,不屑于獨立思考,易為他人左右等弱點。處處對孩子包辦代替,不是在愛孩子,而是在害孩子?!睘榱撕⒆右矠榱宋易约?,我學做懶媽媽!

做一個負責任的好媽 媽


做一個負責任的好媽媽時間過的好快,學期又要臨近結束了,最近工作實在太忙,育兒心得遲遲沒有交給老師,下面就我和孩子的相處,講講自己的體會。

一、愛

做父母的都會愛自己的孩子,怎樣才是真正的愛,卻大可商榷。現(xiàn)在普遍方式是,物質上無微不至,精神上麻木不仁。在我看來這不一定是愛,真正的愛一定會努力讓孩子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以此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礎,舍得花時間和孩子游戲、閑談、共度時光,讓孩子經(jīng)常享受到活生生的親情。

二、誠信

父母要培養(yǎng)一個有責任心,以誠待人的孩子,就要以身作則,做誠信的表率。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行動對孩子來說是無聲的語言,有形的榜樣?!叭藷o信不立”,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誠信習慣,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對待孩子一定要誠信,不要說話不算話。因此,父母在向孩子許諾之前一定要三思,不能言而無信,答應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如果不能兌現(xiàn),應及時向孩子解釋,向孩子道歉,讓孩子從內心理解和原諒父母,事后父母應設法兌現(xiàn)自己的承諾。如父母言而無信,一而再,再而三,孩子會對父母產生不信任感,并認為說了話可以不算數(shù),慢慢地他們也會這么做。

三、自尊

自尊心是一個人品德的基礎。孩子的自尊心像稚嫩的小苗,一旦受到傷害,會留下難以愈合的傷口,甚至會影響他的一生。作為父母的我們應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并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心。不粗暴的對待孩子,作為爸爸媽媽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向孩子講清簡單的道理,教育和培養(yǎng)孩子從他人的位置考慮問題的習慣,從而懂得只有尊重別人,才能被別人尊重的道理。孩子爭強好勝,有上進心,并且希望得到家長的贊許,但由于年幼無知,難免出現(xiàn)過錯或做事不如大人意。對此,不能過多責備孩子,而應抓住其微小進步,激發(fā)孩子的積極性,使他們克服不足,讓他們在不斷的進步中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當然,一味地表揚、獎勵、贊許孩子,會使孩子產生虛榮心。必要的批評,慎重的處罰,也是培養(yǎng)孩子自尊心的一個很好的手段。

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家長耐心,細心,以上是和女兒的相處中琢磨出來的,和各位家長交流分享。

做個“懂事”的媽 媽


做個“懂事”的媽媽說起我的育兒心得,其實更像是我的檢討會和我女兒的表揚大會。

我有一個火爆的脾氣,有的時候女兒稍微做錯點事情,我就會大呼小叫,每次發(fā)火之后我都會后悔,女兒平時跟她爸爸交流的時候經(jīng)常會提到“媽媽會罵”這句話,我心里聽著酸酸的,女兒的姥姥經(jīng)常會跟我說,“我跟我的女兒在一起,往往是她哄我,而不是我哄她”?,F(xiàn)在想一想我應該改的地方太多了。唯一做的比較好的地方就是我經(jīng)常夸獎他,也經(jīng)常跟她互動做游戲,比如她帶上圍兜,拿了鍋碗瓢盆做飯,還煞有介事的來問這個“你想吃什么菜?”“我要吃蛋炒飯”,于是她就說好的,馬上做。一會就端上來給我吃,我就裝作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還不住地夸獎說“真好吃,真香”。女兒就會笑嘻嘻的很開心,小孩子真是很容易滿足。

相比我,女兒身上的優(yōu)點太多了,早上去學校,從來不會賴床;平時在家里看到有誰需要幫忙,從來不用吩咐,眼色特別好;在家里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我都自愧不如;禮貌用語學得特別的好;特別聽大人的話等等太多了,即便她性格方面也有很多的不足,比如膽小,內向,不善溝通,但是總沒有十全十美的人,而且她性格的形成跟從小的環(huán)境有關,幼兒園之前她都是在保姆和托兒所下看護大的,所以她的這些不足,我覺得是作為家長的我們欠孩子的,以后要多溝通多交流來還這筆“債”。

我有一個懂事的女兒,我希望我也會成為一個“懂事”的媽媽。

做個好媽媽,不做照妖鏡


上午我在開會,QQ彈出老師的頭像:“兜兜上課看著窗外不專心聽講,晚上回去好好教育一下!”

這時你會有什么反應?

A.對老師深表歉意,對孩子的行為頗為氣憤。

B.對老師深表感激,保證回家嚴厲批評教育。

C.感覺小題大做,陽奉陰違的應承著老師,回家就忘。

D.讓老師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全權代理,你繼續(xù)忙工作。

E.……

對于孩子的行為我不意外,亦不氣憤,相對于批評警告我的態(tài)度可能讓老師難以接受:“您可以問一下兜兜,從窗外看到了什么?然后讓她寫一篇日記交到你辦公室去?!?/p>

我想這樣即能夠保存孩子的純真,又可以有一個懲戒。

晚上我好奇的問兜兜:“今天早晨你從窗外看到了什么?”——我刻意回避“上課”兩個字,希望孩子不會因為害怕受罰而有所隱瞞。

這一問天真無邪的兜兜果然打開了話匣子:“因為昨天晚上下雨了,所以今天早晨第一節(jié)課我就在想會不會有雨過天晴的彩虹?書上都說雨過就會天晴,天晴就會出彩虹!我覺得書上畫的很漂亮所以很想看一下彩虹!”

“那你看到了嗎?”

“沒有,雨過了可是天沒晴,更別提彩虹了!”兜兜有些失望的蹙起眉頭,“媽媽,為什么下雨之后并不是每次都會出現(xiàn)彩虹?”

說這話的時候,小家伙懵懂的眼睛閃爍著渴望的光芒。

“彩虹是由于陽光射到空氣的水滴里,發(fā)生光的反射和折射造成的,沒有陽光所以看不到彩虹了,你覺得對不對?”

“嗯,應該是!”

“不過也沒有關系,我看到遠處的群山被霧霾遮住了,若隱若現(xiàn)的很好看!我還看到山是青色的,因為山上有很多茂密的松樹;校園里操場濕漉漉的,很多小麻雀落在地上的磚縫找水喝···”

“太美妙了寶貝!你觀察的仔細,記憶很清晰,描述的也很有條理!媽媽好像看到了小麻雀操場上跳來跳去的樣子呢!咱們回家趕緊把它記錄下來好嗎?”

“當然可以!”

“不過有一點兒需要改進的小問題:你是上課時間看的窗外對嗎?以后咱們下課再看好不好?你想想,上課走神兒老師講的內容咱就沒看到,那老師辛辛苦苦備課、講課是不是白費力氣了?她有多失望多生氣???”我抱起兜兜,兜兜趴在媽媽肩頭靜靜地聽著。

“老師批評我了···”兜兜慚愧的嘟著小嘴。

“說明老師很關心你,替你著急對不對?如果不愛你,他就不管你了,你愿意看哪里就看哪里,不學就不學,反正他講完課就走了,你不會跟他沒有關系對不對?”

“嗯,老師對我很好,今天我惡心沒有吃上早飯,老師還給我兩個小面包,讓我餓了吃呢……”

這一段簡單的對話不僅僅是教育孩子的過程,還摻雜著家庭與學校教育理念的碰撞與協(xié)作、孩子與成人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差異與融化、師生關系的處理與引導、親子關系的溝通與發(fā)展……盤根錯節(jié)的關系中如何讓每一方都滿意?不得不說一下坎特法則:尊重是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回報率最高的感情投資,而且尊重他人本身就是獲得尊重的一種重要途徑。

人與人之間融合度是相互的,不能批判老師而讓孩子厭學,也不能武斷的給孩子開藥方;要維護老師的師恩、權威讓孩子接受成長的必經(jīng)過程,又要尊重孩子的天性、維護孩子的自信與尊嚴,讓孩子心服口服改正缺點。所以說啊,當媽絕對是門兒技術活兒。

1、不當照妖鏡,不把孩子的缺點妖魔化:了解孩子的思想與感受。

為什么我們眼中非要看到孩子的缺點、錯誤,而不回想一下自己也曾經(jīng)那樣稚氣的對世界充滿好奇?好媽媽不是照妖鏡,不需要把一切表象都揭露的入木三分,給孩子上綱上線,透徹的把一般問題、非原則問題,也當作原則問題看待、處理,把孩子的缺點擴大化,想象的特別嚴重。其實一切都很簡單,只是孩子的天性還沒有受到禮教的束縛而已。

四歲時,幼兒園老師說:午睡時,其他人都睡著了,兜兜還在到處看,等大家都起床了,她卻躺在被子里嚼著口香糖壞笑著跟老師討價還價賴床不起……

安靜的午休時間,她又從被子的縫隙“偷窺”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兜兜說:“因為我想看看大家睡著了是什么樣子?。俊?/p>

我問:“那你看到了嗎?”

兜兜非常驕傲地說:“看到了!”

兜兜表達時那種急切的語速、炫耀的神情,好像是對媽媽的好奇心期待已久了,也許這些話在她心里已經(jīng)發(fā)酵,卻始終沒有人給他揮發(fā)的空間。

“你看著我啊媽媽,你看王小田睡著時是這樣的!”說著擺了一個側臥的姿勢,雙手墊在胖胖的粉嫩的臉蛋下邊,

“劉澤志是這樣睡的!”說著換成一個大字型,“還有王晴漪……”

我問兜兜為什么不能像其他女孩子一樣乖乖的遵守秩序、聽從安排、服從教導??墒嵌刀挡粷M地回答:“你為什么總是和其他的媽媽一樣!你就沒有一點兒自己的想法嗎?!”

不得不承認兜兜說的很有道理,每個人都有個性,我不能總是和別的媽媽一樣,我應該有自己的想法。因為我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她很有主見,而我又不想扼殺她的個性,所以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我選擇支持她。

兜兜現(xiàn)在的一切在外人看來是淘氣、可笑的小插曲,但是于我而言卻是的成長中不可或缺的經(jīng)歷,并不需要貼上不專注的標簽。

2、不當顯微鏡,不放大孩子的缺點:批評只對事不對人。

怒火中燒的父母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不分青紅皂白、劈頭蓋臉對孩子進行怒罵,孩子不服氣,家長不解氣對問題解決毫無進益。不要一聽到孩子犯錯誤就失去理智,誠摯的溝通可以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或行為,同時又不會使孩子因為指責而產生挫敗感。

“我只是想看一下有沒有雨過天晴的彩虹”這句話喚回我溫暖柔情的回憶:八九歲時,我曾經(jīng)為了看彩虹和三四個男生用塑料袋裝滿水,從三樓的教室向外倒,結果潑了班主任一身被罰面壁思過,我們一直沒有明白自己最大的錯誤是方式方法錯了,不知道這樣不可能創(chuàng)造彩虹,只是單純記住了受懲戒的原因是淋濕了老師……

批評時就事論事,使孩子持續(xù)受到尊重才可能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互相促進的伙伴關系。才能使孩子信服的遵從規(guī)則。

尊重孩子是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只有孩子的平等身份受到了尊重,他們才會真正感到被重視,被激勵,做事情才會真正發(fā)自內心,才愿意和父母、老師打成一片,站到我們的立場,主動與我們溝通想法、探討學習,完成我們交辦的任務,甘心情愿為家庭、班集體的榮譽付出。

3、不當防護鏡,無原則的護犢子不可?。鹤尯⒆恿私鈩e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意見,學會感恩。

維護孩子的天性與自尊心,不是包庇孩子的缺點錯誤,把一切批評都阻隔在外“護犢子”反而會害了孩子。

聽完兜兜的解釋,我也對兜兜上課走神的問題提出自己的一點看法:“老師辛辛苦苦備課、講課,你應該尊重他們的勞動,即便學習比游戲枯燥,你也沒有理由去挑剔,就好像你拖了地,即便不那么干凈,媽媽也一樣欣賞、贊揚你,因為你付出了辛苦的勞動。我們贊賞的不是勞動的結果好壞,而是付出勞動的過程,對不對?兜兜,你知道嗎,昨天楊老師電腦死機,剛剛寫的教案沒有保存下來全部丟失,不得不一字一句重新輸入一遍,你應該感恩老師的付出對嗎?”

兜兜贊同的點頭。

4、不當反光鏡,遇到問題不能簡單的條件反射,讓孩子形成自己的檢測甄別系統(tǒng)。

孩子做事情之前打預防針、提警告,犯了錯誤就呵斥打罵是大部分媽媽懲戒孩子的方式,如果我也是簡單的等兜兜放學大罵一頓:“上課為什么不聽講?!老師又找我,你真是丟臉!”效果會怎樣?兜兜會不服氣的抗爭,我會因為孩子不聽從管教火冒三丈,擦槍走火之后兜兜仇恨告狀的語文老師,以后破罐子破摔繼續(xù)跟老師作對……

所以,我們不需要機警的條件反射,亦無需時刻對孩子灌輸標準化規(guī)章。不用害怕孩子自己管理不好自己,對孩子的自我管理水平抱有信心,對他們進行管理能力指導和人際關系的引導,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幫助他們正確認識和評估自己、理解和尊重他人,幫助他們有效規(guī)劃自己的學習、安排自己的時間,他們就會自覺自愿的克服自己的弱點,饒有興致的迎難而上。

中國式家庭教育最可怕的敵人一個是“別人”,另一個就是“過來人”。誰的媽媽沒有說過這句話:“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都多,我還能害你?我是你親媽啊!”事后再補刀一句:“我早就跟你說過這樣做不行!你這孩子怎么不聽呢?。俊?/p>

然后嚇大的孩子們小心翼翼的跟在媽媽身后,按照媽媽指的路按部就班成長。每個孩子都逐漸變成別人的復印件,而不是原創(chuàng)的自己。為什么一定要“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

四歲時兜兜想在家里用噴桶噴水,我只說一句:“好吧!噴完自己拖干凈水!把東西恢復原樣就行?!?/p>

兜兜知道電器怕水。很自然的就選擇在洗漱間和廁所接了一盆水盡興的噴射。噴完自己拿拖布盡可能的拖干,再擰干了拖布搭在陽臺晾曬上;最后自己從衣櫥翻出一條新裙子換下那套被打濕的衣褲……

我沒有叨叨玩水會弄壞家電、會把家里弄臟、會把自己淋濕……壓抑她企盼的情緒總不如大禹治水的順勢利導對嗎?

寶貝兒,媽媽不是照妖鏡、不是顯微鏡、不是反光鏡,也不是防護鏡……因為我希望你在鏡子里看到的是自己自信的樣子,而不是我的映像。

如何做一個會變通的“懶媽媽”


如何做一個會變通的“懶媽媽”

媽媽太“勤快”孩子已經(jīng)四五歲了,家長還一口一口地喂孩子吃飯?!皼]辦法,他吃得很慢,我怕他吃太少……”家長一邊這樣說,一邊繼續(xù)拿著湯匙往孩子嘴巴里喂飯!

看到這樣的場景,不禁要替孩子擔心:從小都有人幫他做好,孩子不用自己去思考接下來要干什么、東西放哪里,有人會像24小時貼身管家,孩子只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家長看似疼愛孩子,卻阻礙了孩子的成長。家長的表面的勤快,剝奪了孩子獨立嘗試和探索的機會。孩子希望自己動手,家長卻不尊重孩子獨立發(fā)展的愿望,“自作主張”地包辦代替。家長因此產生了很大的成就感,覺得盡到了父母的義務,留給孩子的,卻是無法自己動手、無法為自己負責、無法自由探索的失落和無奈!

我們對孩子的不了解,導致了不尊重,行為的慣性又讓我們自我陶醉,認為自己幫助了孩子!殊不知,孩子并不需要、不希望這樣的幫助。這種幫助,是孩子成長的障礙!這個障礙包裹著愛的外衣,讓孩子難以掙脫。

家長們,請反思自己的“勤勞”,請讓孩子從小開始,去做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孩子能做的事情遠比你想像中的更多!做個“懶媽媽”,讓孩子靠自己的力量成長起來。

一歲多的孩子能做什么事情呢?拿朋友一歲兩個月的孩子來說,要喝水自己扶好杯子,喝完水自己拿去桌上放好;要看書自己去拿書,再過來找媽媽念書;換尿布的時候,能夠在媽媽要求下去拿尿布過來;要進廁所洗屁屁的時候,可以自己開燈;要吃餅干要學著自己用手指捏好,媽媽再協(xié)助放入嘴巴;要幫忙的時候,要比出拜托的手勢。

“懶媽媽”要學會等待。

不要以為你有決心開始讓孩子去做事情就足夠,往往讓父母挫敗、又掉回之前當“仆人”命運的,是無法等待。孩子一開始要學著自己做事情,可不是一步登天,馬上就能做得好好的。如果這時候父母無法等待,看不下去孩子的慢速度,就搶過來幫他做好,嘴巴還念著:“快一點!你怎么這么慢……”那孩子就更不想要自己學著去做好這件事情了,他會這樣想:“我要自己做的時候,自己做不好已經(jīng)很難過了,還要被罵,那我下次為什么要做呢?我不做,爸媽會幫我做好,我可以很輕松不用做,又可以不用被罵,那我干嘛還要做呢?”

許多道理或許家長們都了解,但請你下次想幫孩子做之前,先再仔細想想?!皯袐寢尅?,“懶”在行為,卻“勤”在學習方法。如果你的孩子能力還不是很好,請你在要做這件事情前,多給他一點時間來做,這樣你也不會因為時間的限制而擾亂了心情。甚至,你可以選個空閑的時間,讓孩子預先練習這樣的能力!就像復健的原則,進步是建立在練習基石之上。當孩子學會做好這件事情,請不要就把它當作理所當然,一臉淡漠甚至不理不睬的,這樣會讓孩子失去繼續(xù)做這件事情的動力。

請先設下你要求孩子達到的目標。當孩子努力去做,卻沒有成功的時候,請你鼓勵他,“我看到你很努力,可是還是沒完成,你需要我?guī)兔??”當孩子努力做好這件事情了,請你贊美他,“你做得好棒,你真的是一個好幫手!”“我很高興你能自己做好,不需要我?guī)兔?!?/p>

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下一個不會自己拌面吃的大學生,做有耐心、勤動腦、肯變通的“懶媽媽”,從孩子小的時候就讓他養(yǎng)成好習慣,訂下原則并堅持,讓孩子用自己的雙手去生活!

相關推薦

  • 停止做一個“鬧鐘媽媽” “這個孩子不知道怎么搞的,老是要跟在他屁股后面催著、喊著,他才懶洋洋地行動起來?!崩钐浅>趩实厍皝砬笾?。因為從早上開始到夜晚結束,從孩子起床、吃飯、上學,到做功課、洗澡、睡覺等,無一不是需要她不斷...
    2021-01-12 閱讀全文
  • 學做個懶媽 媽 學做個懶媽媽曾經(jīng)一直以為照顧孩子是我做母親的本質工作,從孩子出生起大到出去和誰玩,小到在家吃喝拉撒我把孩子照顧的無畏不至,孩子剛一張嘴我馬上就跑來“你渴了還是餓了?吃啥?媽媽給你拿!”慢慢地孩子也就心...
    2020-12-07 閱讀全文
  • 做一個負責任的好媽 媽 做一個負責任的好媽媽時間過的好快,學期又要臨近結束了,最近工作實在太忙,育兒心得遲遲沒有交給老師,下面就我和孩子的相處,講講自己的體會。 一、愛 做父母的都會愛自己的孩子,怎樣才是真正的愛,卻大可商榷...
    2020-11-19 閱讀全文
  • 做個“懂事”的媽 媽 做個“懂事”的媽媽說起我的育兒心得,其實更像是我的檢討會和我女兒的表揚大會。 我有一個火爆的脾氣,有的時候女兒稍微做錯點事情,我就會大呼小叫,每次發(fā)火之后我都會后悔,女兒平時跟她爸爸交流的時候經(jīng)常會提...
    2020-11-19 閱讀全文
  • 做個好媽媽,不做照妖鏡 上午我在開會,QQ彈出老師的頭像:“兜兜上課看著窗外不專心聽講,晚上回去好好教育一下!” 這時你會有什么反應? A.對老師深表歉意,對孩子的行為頗為氣憤。 B.對老師深表感激,保證回家嚴厲批評教育。 ...
    2021-05-24 閱讀全文

“這個孩子不知道怎么搞的,老是要跟在他屁股后面催著、喊著,他才懶洋洋地行動起來?!崩钐浅>趩实厍皝砬笾R驗閺脑缟祥_始到夜晚結束,從孩子起床、吃飯、上學,到做功課、洗澡、睡覺等,無一不是需要她不斷...

2021-01-12 閱讀全文

學做個懶媽媽曾經(jīng)一直以為照顧孩子是我做母親的本質工作,從孩子出生起大到出去和誰玩,小到在家吃喝拉撒我把孩子照顧的無畏不至,孩子剛一張嘴我馬上就跑來“你渴了還是餓了?吃啥?媽媽給你拿!”慢慢地孩子也就心...

2020-12-07 閱讀全文

做一個負責任的好媽媽時間過的好快,學期又要臨近結束了,最近工作實在太忙,育兒心得遲遲沒有交給老師,下面就我和孩子的相處,講講自己的體會。 一、愛 做父母的都會愛自己的孩子,怎樣才是真正的愛,卻大可商榷...

2020-11-19 閱讀全文

做個“懂事”的媽媽說起我的育兒心得,其實更像是我的檢討會和我女兒的表揚大會。 我有一個火爆的脾氣,有的時候女兒稍微做錯點事情,我就會大呼小叫,每次發(fā)火之后我都會后悔,女兒平時跟她爸爸交流的時候經(jīng)常會提...

2020-11-19 閱讀全文

上午我在開會,QQ彈出老師的頭像:“兜兜上課看著窗外不專心聽講,晚上回去好好教育一下!” 這時你會有什么反應? A.對老師深表歉意,對孩子的行為頗為氣憤。 B.對老師深表感激,保證回家嚴厲批評教育。 ...

2021-05-24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