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揭秘:幼兒園誘惑孩子報特長班
發(fā)布時間:2021-04-04 教育孩子筆記 怎樣教育孩子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興趣班,每個家長都會給孩子選擇,每個幼兒園也都會舉辦各種不同的特長班,以更多的吸引家長和孩子參與其中。陶的幼兒園亦不例外,大班的特長班與中班稍有不同,取消了音樂啟智,加了軍鼓和圍棋。今年總共有四個適合大班孩子上的特長班:足球、軍鼓、圍棋、美術。
當然,特長班不是所有大班孩子必須要上的,由家長自己自主自愿選擇。喜歡上哪個特長班就交哪個特長班的費用,不喜歡可以一個也不參加。不過試想,幼兒園既然舉辦了特長班,肯定會傾盡全力吸引家長和孩子對特長班的興趣,否則幼兒園勞心費力的舉辦這班圖的啥子呢?
強制家長報特長班肯定行不通,會遭到家長的舉報,不過這難不倒幼兒園,家長一關有時不一定好過,可曲線招生么,孩子成了他們主要公關的對象。
陶足球班去年下半年參加過,今年上半年打算再給他報的時候小子嫌太累,堅決不干,于是放棄,本來也沒打算讓他把踢球當個專業(yè),主要就是想讓他多有些戶外鍛煉玩的時間而已,畢竟現(xiàn)在屬于孩子戶外的時間太少了。于是足球課學了半年撂了半年,今年下半年我想當然的以為,小子肯定不會報足球了。有天晚上,陶回來對我說:“媽媽,我想報足球班。”聞此言我非常詫異,于是問:“你不是嫌踢球太累不想學了嗎?”陶搖頭:“媽媽,我現(xiàn)在感覺踢球挺有意思的,不累,今天教練到我們班選中我了,一共才選了四個呢!”看著陶驕傲又自豪的表情,我樂了,陶唯恐我不同意他報,把足球拿到面前秀開了腳法:“媽媽,你看,我踢得多好!”為了增加孩子喜歡足球的興趣,教練已經(jīng)提前讓孩子跟著試訓一節(jié)課了。呵呵,想不給孩子報成么,孩子喜歡著呢,足球班,報!
圍棋班,上半年我曾有過帶陶去圍棋特長班看看的想法,但一直沒付諸于行動。今年家長會后與陶商量特長班選擇的事,對圍棋陶也沒啥興趣報,于是我就打算放棄了。家長會后第二天晚上,陶一進門,就對我說:“媽媽,你給我報個圍棋班吧,今天教練到我們班講了,說圍棋里的黑白棋子好比教練和我們,教練是一只耳,我們就是黑貓警長,一只耳走一步,黑貓警長要想辦法去堵住他,要走交叉點,不能走到方塊里面,會淹死的。教練還給小朋友發(fā)的小紅花呢!”這教練,忒油菜了,用這么活色生香的演繹方式,怪不得孩子心動,讓俺佩服得五體投地。我問:“給你發(fā)小紅花沒?”陶說:“沒有,教練只給報圍棋班的小朋友發(fā)的。”小紅花對孩子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黑貓警長捉一只耳的誘惑更是何其大,陶充滿了向往。圍棋班,報!
今年,不知道小子是不是被老師們激發(fā)得興趣盎然,竟然所有的班都想報,不過這些班倒都不是什么特累的班,而且多是寓教于樂的,所以小子喜歡我就不打擊他的積極性了,無非銀子遭點罪而已。今晚再次找小子關于報特長班的事情談了談,小子仍然不改初衷,那就拍板吧,明天交錢去。俄的腰包,又癟下去了。(趙老師教案網(wǎng) ZJAn56.cOm)
以后在誘導孩子做某些事方面,不能強迫或說得沒啥吸引力,得多向幼兒園老師學習方式方法,絕對是發(fā)自肺腑的真心話!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必看:家長千萬不要忽略培養(yǎng)孩子的“抗誘惑能力”
小孩子總是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尤其對于別人手里的物品,覺得那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會特別羨慕的想要擁有。這時孩子面對“誘惑”,十有八九抵抗不了。
就算是認識的叔叔阿姨給的東西,我們尚且還要教給孩子學會拒絕;如果是心術不正的陌生人向孩子拋出了“誘惑”,后果……所以,怎樣教孩子從小學會抗拒誘惑,增強社會免疫力呢?
①對孩子的合理需求也不應無條件滿足
在物質(zhì)條件豐富的今天,就算家長有能力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也應當掌握好一個“度”,并適當?shù)厥蛊溆袡C會體驗挫折,使孩子能夠承受各種“不滿足”,從而保持心理平衡。
Tips:面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家長可以試試“延遲滿足”。②進行家庭情感教育
使孩子與父母齊享歡樂,共擔憂愁,懂得親情之愛和天倫之樂,從而建立起家庭的義務感、責任感。
Tips:有時孩子輕而易舉地被“誘惑”,其實是“心理作怪”,沒準只是想引起家長的關注。
③引導孩子了解社會的復雜性
千萬不可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還應了解孩子對一些社會現(xiàn)象的所思所想,這樣就可防微杜漸。
Tips:人販子通常拿一些好玩好吃的小東西誘惑小孩子,這時家長可以問問孩子這種情況你會怎么辦;或者通過講故事方式與孩子聊聊正、反兩個方面的社會現(xiàn)象,以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
④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在金錢與道德之間筑起科學的價值觀,要使孩子理解世界上有許多東西是金錢買不到的,因而人必須珍惜自己的人格、道德、健康和知識本領等精神世界的財富。
Tips:家長不要以為對孩子講這些為之尚早,一定要讓孩子明白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絕對不能做的。是非對錯的觀念培養(yǎng),從“娃娃”抓起。
⑤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培養(yǎng)孩子判斷是非和選擇正確行為的能力。家長不要代替孩子思考和做決定。尤其在孩子猶豫不決時,應給他思索和分辯是非的機會。
Tips:只有家長“懶一點”,孩子才“勤快”。
⑥鍛煉堅強的意志品質(zhì)
孩子不能抗拒誘惑,主要是意志薄弱,因此,應該創(chuàng)造機遇,使孩子經(jīng)受鍛煉,培養(yǎng)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
Tips:培養(yǎng)孩子一個可以長期堅持下來的運動,既鍛煉了堅韌的意志品質(zhì),同時提高了體能。
⑦讓孩子勇于承認和改正錯誤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錯誤或出現(xiàn)越軌行為,應該給孩子改正的機會,同時家長給予正面引導。
Tips:必要時應尋求心理專家的幫助,而不可只以批評譴責來代替教育。
⑧給是非一個界限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話雖老,但有理。讓他孩子從小在一個寬松而不失規(guī)則的環(huán)境中生活,逐漸學會自律。
Tips:讓孩子明白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伸手去拿;拿別人的東西要經(jīng)過主人的同意;外人給東西,應先問問爸爸媽媽能不能要。借助講故事的方式使孩子明白其中的原因,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⑨提供必要的準備
雖然不提倡家長慣著孩子見什么要什么,但某些東西,最好也給孩子準備,像玩土玩水用的小水桶、小鏟子,小皮球,可以坐在上面自己“駕駛”的汽車等。
如果孩子沒有這些自己喜歡玩又很大眾化的玩具,,看到別的孩子玩得高興,自己被冷落在一旁,內(nèi)心會很失落、壓抑,容易形成自卑心理。
Tips:所以,該買的一定要買。不然,極度的壓抑可能會促使孩子將他人的東西據(jù)為己有。
⑩認準堅持自己
在孩子從小的內(nèi)心埋下是與非的種子,并讓他從小“堅持我自己”,不盲從。告訴他,不能做的事情,即便是身邊的小朋友都做,自己也不能做。
Tips:隨機教育,在游樂場玩的時候,看到有的孩子把海洋球裝進兜里。家長要告訴孩子,即使自己喜歡那些彩色的球,也不能學著把球塞進自己的口袋,因為那不是自己的東西。
?父母做好榜樣
如果父母一邊對孩子說不能拿別人的東西,一邊順手牽羊把單位的東西往家里“順”,在超市里把口香糖一類的小東西趁人不注意揣進腰包,或是買東西時占點小便宜,給孩子做了壞榜樣,孩子就會把規(guī)則拋在一邊,因為看到的遠遠比聽到的記憶深刻。
Tips:要想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父母首先要成為什么樣的人。
誘惑孩子會有后遺癥
誘惑孩子會有后遺癥半個月前,公公生病住院。我和**一起,與婆家人有了更為密切的接觸。
作為家里唯一的孫子,**在爺爺奶奶心目中的地位自然非同一般。
有一天,**去病房看爺爺,爺爺請求:**,爺爺背痛,給捶捶吧!**不愿意。爺爺說:我有紅包給喲!這一引誘,**立即上前開始捶背。之后,爺爺按照諾言,將一個朋友去探視時的紅包轉(zhuǎn)手交給了**。
此后,只要想讓**做什么事,爺爺常這么哄。而奶奶和姑姑為了爺爺高興,常在旁邊“助陣”。
幾天后,**開始和我有這樣的對話:媽媽,今天我不洗頭。
我說:你已經(jīng)有一天沒洗頭了,還是洗一個吧。
**說:那行,我洗頭,但是你得讓我玩半小時的手機游戲。
我覺得有點壞事了。
爺爺為了得到孫子的“愛”,很急切地用了物質(zhì)引誘的方式,表面上看,也達到了目的。而且,爺爺這么做,只是想和孫子互動,感受天倫之樂。但,這樣的引誘卻容易讓孩子混亂。
我更喜歡的是一碼歸一碼。如果一件事和另一件事沒有自然順應的關系,那就不要放在一起來討論。
但引誘孩子的情況其實非常普遍。
新一學期,又會有很多寶貝開始幼兒園生活。孩子上幼兒園,牽動著父母們的心。由于新到陌生環(huán)境,有不少孩子會對幼兒園抵觸。家長們應對時就常常采用引誘招數(shù)。比如:寶貝,你乖乖上幼兒園,媽媽就給你買你最愛的玩具!你上幼兒園不哭,我就會帶你去吃肯德基!
當玩具買回來,肯德基吃下去,其實,孩子對幼兒園的看法可能依然未變——抵觸依舊。
同樣的,假如爺爺有紅包,或者有別的好處,**就按他說的做,但如果不給,那爺孫倆的互動依然建立不起來。
有人說,這不是引誘,這是鼓勵。
如果是鼓勵,我會說:寶貝,媽媽知道你在幼兒園會有些不適應,但是媽媽看到你上次碰到某個(舉個例子)困難的時候,你也很好地度過了,上幼兒園開始時你不習慣,媽媽相信你會慢慢習慣的,這個困難你也能克服。
就算要用到物質(zhì)鼓勵,我也不會說:因為你很乖地上了幼兒園,所以我?guī)Ь蛶銇沓钥系禄?。我會選擇在孩子上幼兒園表現(xiàn)很好時,帶他去吃他最喜歡的食物,但什么也不說。
因為,既然愛不應該講條件,我們?yōu)槭裁匆淘诒磉_愛的時候講條件呢?
專家揭秘幼兒園的評級標準
幼兒園的等級分為四種,排名第一的是示范園,其次是一類園,再者是二類園,最后是三類園。一般剛開辦的幼兒園經(jīng)審核后,就是三類幼兒園了。等級是由有關專家來評定,滿分為100,一般達到85分,就評定為二類幼兒園,達到90分,才能評定為一類幼兒園。
左看右看如何評定大家看
內(nèi)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幼兒園的等級從基礎性和發(fā)展性兩個方面來評定。專家評定的標準和爸媽的可能不太一樣,就請爸爸媽媽和我們的專家一起來看看評定的細節(jié)吧。
爸媽困惑
現(xiàn)在許多民辦的幼兒園硬件設施都很好,又大又漂亮,但是收費很高,和一些公辦的一類園相比,究竟選條件還是選等級呢?
專家揭密
硬件設施不要最好,但要豐富多彩
很多家長第一次參觀幼兒園,首先看的就是硬件設施,有沒有寬大的活動場地,有沒有明亮的教室,有沒有溫馨的餐廳、臥室,有沒有多樣的活動室……其實,硬件設施固然要看,但不是最主要的,只要老師能因地制宜,把有限的空間布置得豐富多彩,每個角落都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幼兒園的快樂。而有些幼兒園雖然開設了許多活動室,設備齊全,但是卻做不到充分利用。
如何提高孩子的抗誘惑能力
聚會上的可樂
聰聰媽媽帶著聰聰和朋友一家吃飯,朋友點菜時問孩子,“小家伙,想喝點什么?來個可口可樂?!眿寢屭s緊說:“不給他喝可樂,在家也是不讓他喝的?!迸笥颜f:“今天大家高興,喝一點兒沒關系的?!眿寢尣缓靡馑荚倬芙^,就這樣,聰聰借機滿足了自己的“可樂癮”,一人喝掉一個大桶可樂。
媽媽支招:想辦法讓孩子自己說出“不喝可樂”的話,這是最成功的。既不會駁朋友的面子,又讓孩子很高興,然后乘機再表揚孩子,這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當然,如何讓孩子自覺表達自己不喝可樂的想法,這要家長在平時生活中,根據(jù)孩子的情況,多做些工作才行。
專家建議:家長吃飯前可以跟朋友說好,不給孩子要可樂。最好平時就常給孩子灌輸“白開水最健康”的認識,當孩子在飯桌上能自動說喝白開水的時候,需要在場朋友配合夸獎一下孩子的做法。另外,如果孩子實在愛喝,可以在家里適當喝一點,因為越禁止的東西,孩子就越想得到,以至于想盡辦法。孩子的行為,通常靠心理決定。比如限制喝可口可樂,限制出去玩,這時他的心里就會積累不快,就算被迫去看書、寫作業(yè),注意力和學習效果也不會高。而且這種不愉悅感會越來越重,甚至產(chǎn)生厭學的后果。相反,如果讓孩子痛快地玩一會兒,獲得愉悅感后會更聽話,服從家長的管理。
朋友給的果凍
奶奶帶頂頂上街,正巧遇見多年沒見的朋友。朋友非常喜歡丁丁,轉(zhuǎn)身到超市買來果凍。小孩子當然喜歡這些五顏六色好吃的玩意兒,高興極了。因為在這之前,奶奶和媽媽都知道小孩子吃果凍,發(fā)生意外會危及生命,所以頂頂從來就沒見過果凍。奶奶很為難:頂頂認識了果凍,以后經(jīng)常吃可怎么辦?
媽媽支招:我的寶寶第一次吃果凍也是鄰居給的,所以這種好心的“誘惑”還真是不容易拒絕。因為沒有拒絕,而且孩子也一再要吃,后來我想了個辦法——把果凍放進冰箱凍上,讓孩子吃“果凍冰淇淋”,吃之前把果凍切成小塊,而且孩子吃的時候一定要在媽媽的“監(jiān)視”之下。
專家建議:像果凍這類小食品最好不讓孩子吃?;氐郊依镆朕k法“處理掉”。比如為了避免他吃,可以引導地問:“是不是愛吃果凍呀,分奶奶、媽媽吃點好不好?”以分散他的注意力。
禁止孩子做某件事,一定要讓他清楚其中原因。不然孩子不但不會聽還會對家長產(chǎn)生逆反心理。
要重復正確的認識,加強練習。如果孩子又犯同樣的錯,當時就要給予明確的態(tài)度,如果孩子改正了以前做錯過的事,也應該及時給予表揚,讓他在贊揚聲中不僅感到愉快,還強化了他的道德行為。家長要抓住機會,讓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把習慣了的道德行為當作自然而然的事,自覺自愿去做。
小朋友家的電腦
同班小朋友家買了電腦,小飛覺得新鮮,經(jīng)常泡在小朋友家玩,叫都不肯回來,我們怕影響孩子的視力,本來打算稍晚一點再讓他接觸電腦??涩F(xiàn)在是嚴令他不去玩呢,還是給他買一臺?
媽媽支招:我認為還是應該買的,關鍵是如何讓電腦“為我所用”。在孩子完成一些任務后以獎勵的形式滿足他的愿望,這樣孩子知道機會來之不易,也會在以后提出要求時多加考慮。
專家建議:家長要做的是幫孩子學會控制玩電腦的頻率和時間,可以定個計劃,并且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完成一件規(guī)定的事情才可以給他買電腦,比如學會一項家務、考試成績高等,讓他從小就知道只有付出才會有收獲的道理。
給小朋友送禮
女兒剛上幼兒園時,班上的小朋友過生日時會請大家吃蛋糕,后來逐漸發(fā)展到發(fā)碗裝方便面。眼看著女兒的生日要到了,女兒迫不及待地問我:“媽媽,我們干脆給班里的小朋友每人送一個書包吧!我想讓別人都知道我過生日啦!”我不知道如何應對女兒,答應吧,肯定不對,不答應吧,是不是有些小氣了?
媽媽支招:女兒的攀比其實是“逼”出來的。最好用自己的體諒化解孩子尚未成型的攀比心理。可以與女兒商量:“媽媽有個好辦法讓大家都能給你過生日。我們給班里的小朋友每人送一支鉛筆,然后請他們用這支鉛筆畫幅畫,送給你作生日禮物好嗎?你想想,如果大家都給你畫畫,那該多有意思呀!”女兒肯定會一臉燦爛的。
另外,還可以規(guī)定用一定的錢讓小朋友來祝賀生日,給孩子一些“權利”,讓他自己做主,自己支配,自己選擇。有一次,我和女兒一起回家,女兒想打車又要喝飲料,我就說:“我身上只剩下10元錢了,現(xiàn)在把錢交給你,要么打車,要么買奶茶,你來決定。“這時女兒接過錢,想了想:“媽媽,我們先買兩杯奶茶,你一杯我一杯,喝完了再一起走回家,好嗎?”我覺得讓她學會取舍比我給她任何建議要好。后來,女兒走累了,就坐在超市的投幣搖搖車旁休息。以前,她一看到投幣搖搖車就想坐,而這次她卻說自己長大了,不坐了。由此一來,孩子管理和規(guī)劃能力得到了鍛煉。
專家建議:當孩子有某種欲望時,要引導他從別的方面思考。比如引導孩子思考送鉛筆是不是比送書包更好,是不是又節(jié)省效果又好。又如當你決定給他買一樣玩具之前,試著讓你的孩子畫出他想用這樣玩具派什么用場,然后和孩子一起討論這件玩具的用處。通過這些引導,孩子能更好地表達他想從玩具中得到些什么。接著你就可以談一些重要問題:“是不是因為在電視上看到了,你就想要它?是不是因為它看起來很好玩,所以你想要?”這可以幫助孩子判斷和思考事物好壞,也是提高抗誘惑能力的第一步。
家長教育孩子的困惑是什么
我想,家庭教育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家長的理念不對。
會有各種各樣的表現(xiàn)。但結(jié)果會比較統(tǒng)一,就是跟孩子無法交流。造成代溝的出現(xiàn)。
我感覺,家長也是需要學習的。不是因為是家長說的都正確。主動學習之后,才會發(fā)現(xiàn),不僅在知識方面。
所以,理念不對不怕,主動去學去改變,只有改變了自己,才會有希望改變孩子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孩子成長中出現(xiàn)的許多問題往往與家庭教育缺失有關。一些孩子雖然得到了父母物質(zhì)上的溺愛,卻又陷入情感交流上的貧乏。我們的家庭教育存在哪些誤區(qū)?有何破解良方?
管吃管穿管不了“心病” “非職業(yè)”家長“無證上崗”
“吃好,穿好,上最好的學?!?,這是王先生的教子經(jīng),也是大部分家長認同的教育方法。這些家長認為,做一個好家長,就是要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zhì)條件。
河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翟紅娟老師認為這種教育方法有失偏頗,她說:“父母要明確自己的教育地位和責任,你不僅是孩子的保姆,還是第一任啟蒙老師。”因此,她建議家長在噓寒問暖之外,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健全的人格。
由于父母沒通過培訓便在家長這個“職位”上走馬上任,以致多數(shù)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有些家長對孩子太過溺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林女士的兒子在一所寄宿制學校讀初中,一個月回家一次?!拔椰F(xiàn)在天天都在擔心他,一個人在外面有沒有吃飽穿暖?碰到什么困難沒有?”為此,林女士每天給兒子打一個電話。
有些家長則是對孩子的不良嗜好無能為力。孫女士自認是個失敗的媽媽,因為作為教書育人的老師卻連自己的兒子都教育不好。雖然戒網(wǎng)癮機構魚龍混雜,但教子無方的她只好病急亂投醫(yī),狠心把兒子送進一家戒網(wǎng)癮機構,希望通過強化體力勞動盡快把這棵長歪了的小“樹苗”扶正。
還有些家長是因為無法與孩子溝通而發(fā)愁?!懊刻於紴榱撕⒆用酰珊⒆舆€是對我愛理不理。”家長辛苦,孩子卻不領情:“整天只知道問分分分,你最關心的是分,不是你孩子?!鄙踔劣袩o奈的家長表示:“誰能幫我教育孩子?出多少錢都可以?!?/p>
“替不了”的爹媽“顧不上”的學?!≌l來補齊家庭教育短板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青少年時期性格、習慣的養(yǎng)成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而在此過程中,家長的作用又無可替代。”石家莊市十五中班主任張麗表示,相同的老師教出來的學生在性格、交往、學習等多方面表現(xiàn)出較大差距,這跟父母的言談舉止和對子女的教育方法有很大關系,因此家長要高度重視家庭教育。石家莊市十五中教育處主任張壽明說:“家長不能把學校當成托兒所,把孩子送進學校就萬事大吉了,家長要多和老師溝通,及時根據(jù)孩子具體情況進行指導。”
“有些家長的家庭教育理念落后,方法不夠科學,而學校又不可能替代家長?!睋?jù)翟紅娟老師介紹,為了解決家長不會教的問題,目前國內(nèi)出現(xiàn)了各種形式的家長學校,專門為家長傳授教育知識。
翟紅娟說,家長學校一般有面授、網(wǎng)上家長學校、廣播家長學校、電視家長學校四種形式。有些家長學校還自編了教材,我省的省家長學校組織編寫的《家庭教育手冊》就是其中較完備的一套。
是否有必要上家長學校,家長學校的實際教學效果如何,是當前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對此,省家長學校張艷輝打了這樣一個比方:“孩子染上壞習慣就像生病一樣,剛發(fā)現(xiàn)癥狀時不去醫(yī)院診治,等到晚期就難辦了?!眳⒓舆^家長學校的一位家長對筆者說:“以前孩子總和我對著干,我對他不是打就是罵。聽老師講完和孩子溝通的技巧后,我試著和他交流了幾次,沒想到我們爺倆居然能心平氣和地談話了?!睋?jù)這位家長介紹,在家長學校,能得到教育專家權威指導,聽優(yōu)秀家長介紹經(jīng)驗,還能和其他家長一起討論好的教育方法,很有針對性。
成人教育還是義務教育? 家長學?!皧A縫求生”
教學方式形式各異,專業(yè)教材針對性強,可家長學校的發(fā)展卻并不像想象中那樣樂觀。據(jù)省家長學校張艷輝介紹,全省有1000萬中小學學生家長,但進入家長學校學習的只有1%左右。
根據(jù)相關文件,家長學校是“為提高家長素質(zhì)和家庭教育水平而組織的成人教育機構,由教育行政部門主管,中小學、幼兒園主辦,校務委員會負責家長學校的管理”。屬于成人教育機構,卻脫胎于義務教育階段公立學校,注定家長學校在成人教育和義務教育之間有扯不清的淵源。身份不明,家長學校一“出生”便預示了其尷尬處境。
“根據(jù)義務教育全免政策規(guī)定,如果被界定為義務教育性質(zhì),那么家長學校絕對不能收一分錢。但實際上,家長學校的學員為家長也就是成年人,理應按照成人教育政策對待。”雖然據(jù)有關規(guī)定,“家長學校的辦學經(jīng)費,除主辦單位和主管部門下?lián)芡?,可不以營利為目的,收取少量的辦學經(jīng)費,同時可籌措社會資金”,但目前資金壓力仍讓家長學校運營捉襟見肘。據(jù)家長學校有關負責人介紹,省家長學校中的廣播和電視部分由省財政撥款,但慈善機構承諾的慈善基金目前還沒到位。為了維持運營,學校向每位家長每年收取50元錢,包括一本教材、一年每周發(fā)行的家庭教育報、一張網(wǎng)絡課堂上網(wǎng)卡和一年8節(jié)課。然而就是和成本相當?shù)倪@50元錢,卻引發(fā)頗多爭議。個別家長抱怨:“教育孩子是學校的責任,教育不好就是老師的問題,怎么還讓我掏錢來學習?”
專業(yè)師資的匱乏也是家庭教育面臨的一大瓶頸。家長學校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各類高校中并未設置家庭教育專業(yè),從事家庭教育培訓工作的人員也多為教育心理學或教育學專業(yè)出身,家庭教育資格認定在國內(nèi)也尚無統(tǒng)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