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贊美一下那些不聽話的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1-03-25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幼兒園說課稿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我剛來到這個班時,我們班的孩子都很聽話。例如張馨茹·王新格等人,她們不管是在上課還是在平常都很懂事,也很乖,可是最近張馨茹有點不聽話了。上課時別的小朋友都在安靜的聽課她就在那說話,我就叫過她來問說的什么,可是她怎么也不說話,我沒辦法只好讓她回到座位上去了,可是過了一會她有在那說起話來了。

第二天早上正好是我站門口,我就找馨茹奶奶說了這件事,馨茹奶奶說:“她那是和你熟悉過來了,摸清你的脾氣后就不怕你了。我笑了笑了說:“我并不是要讓她怕我,我是為了孩子好想讓她能夠養(yǎng)成良好聽課習慣?!避叭隳棠陶f回家和馨茹談?wù)劇?/p>

回到班后我叫過張馨茹來說:“老師知道你最棒了,今天上課不隨便說話,能夠安靜的聽課,是不是啊!她一開始沒有回答我的話,我就說:“如果你今天表現(xiàn)好老師就給你貼個小紅花好不好??!她說好!就這樣在上課的時候,張馨茹果然沒有亂說話聽的很認真。

后來我發(fā)現(xiàn),每當我對孩子們說“你真棒”時!他們的臉上都會洋溢著一種幸福的表情,而那些不聽話的孩子每當聽到“你真棒”時都會變得很聽話,我認為當老師的要時不時的贊美一下身邊那些不聽話的孩子,因為每個孩子都是希望得到表揚的。而那些搗亂的孩子經(jīng)常犯錯那是想引起老師注意啊。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不聽話的孩子”面面觀


在中國式傳統(tǒng)家庭教育中,聽話是評價孩子懂事與不懂事的基本標準。

似乎,聽話的孩子將來必定有出息,不聽話的孩子一定是有問題。

然而,這樣的說法在現(xiàn)代家庭教育中觀念中并沒有被肯定。

而是說:聽話的孩子可能是有問題的,不聽話的孩子將來或許很優(yōu)秀。

所以,對那些不聽話的孩子,我們不妨做一下研究和分析。

我認為可以分為下面四種:1、對于家長的危險告誡表現(xiàn)出的不聽話——嘗試型。

一般來說,這是早期幼兒很正常的表現(xiàn)。

這一期間正是幼兒積累生活經(jīng)驗的階段,是帶著對大千世界極度好奇的前提下,出現(xiàn)在許多兒童身上的一些比較共性的表現(xiàn)。

如,剛會爬的兒童,興奮之下就往床邊爬去。

父母告訴他們會掉到地板上摔疼的,可他們不會簡單的接受這樣的告誡,甚至你越去恐嚇他們越是要嘗試,直到真的摔倒了地板之后,摔疼了,哭了,才算結(jié)束這次體驗。

又如,父母告訴孩子,水杯里的水很熱,別動,會燙著手。

可他們卻非要碰一碰,燙完了才明白。

由此,我們不必對孩子們及早用“不聽話”去下結(jié)論。

因為,他們正處于“嘗試期”,而且,一當這個時期過去之后,問題就會好得多。

2、隨心所欲不管不顧表現(xiàn)出的不聽話——自我型。

這更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xiàn)象,是當下家庭,是伴隨著“獨二代”的出現(xiàn)越發(fā)嚴重的問題。

這一問題的因由很簡單,就是因為嬌寵而至,因為諸多成人圍著一個孩子轉(zhuǎn)圈圈,使孩子從小就建構(gòu)了一種極其強烈的自我中心意識。

具有自我中心意識的表現(xiàn)就是任性,就是不管不顧,自己想干什么就跟什么,一切都以實現(xiàn)自我的欲望為主,不聽別人說什么,也從不去關(guān)注別人的任何感受。

這樣下來的不聽話問題很嚴重,特別是長大之后,走出家庭之外的群體時,便不會與人相處、溝通和與人合作。

而且,這個問題屬于情商缺陷,是危及終生的問題。

3、有時不接受成人要求表現(xiàn)出的不聽話——主見型。

有些孩子是在一些問題上表現(xiàn)出不聽家長的要求,而不是遇到所有的要求都這樣。

所以,我們要區(qū)分對待。

比如,兒童在玩游戲,而且全身心的浸入其中,興致正高。

這時家長卻要求兒童停下來,一同外出。

于是,兒童會毫不質(zhì)疑的提出反對意見。

再如,周末的時候,家長要帶兒童到郊外野餐,可兒童卻有自己的想法,想去兒童樂園。

于是,盡管家長說野餐如何如何好,可兒童就是堅持要去兒童樂園。

所以,家長就說這就是不聽話。

這種不聽話我們應(yīng)當再商量,我認為這是兒童有自己主見的表現(xiàn),不能簡單的用家長意志來取締兒童的權(quán)利。

而且,應(yīng)該從中看出,將來成人后,或許這將是一種難得的品質(zhì),屬于敢于堅持并有主見的做事品質(zhì)。

當然,若是不管不顧,過度堅持的兒童可能就屬于性格問題,屬于那種天生就很犟的性格。

所以,如果是這樣,做為家長更不要硬來,要學會退步,留給兒童一個時間和一份寬容。

4、總是跟家長的說法相左而表現(xiàn)出的不聽話——挑戰(zhàn)型。

只要家長說東他就往西,這是通常所說的幼兒叛逆問題。

但實際上,幼兒的叛逆和少年以及成人后的叛逆是不同的,是需要用另一個角度來認識的問題。

經(jīng)驗表明,這樣的問題一般出現(xiàn)在四歲到五歲的時候,而這一期間正是兒童的第二次行為獨立期。

在此期間兒童的行為表現(xiàn)是在基于成長的前提下,用事件為由和家長進行挑戰(zhàn)。

所以,對于這樣的不聽話我們應(yīng)當予以一定的寬容,也需要一定時間的等待,不必操之過急。

或許,正是因為有這樣“不聽話”的“種子”被埋在當下,等一旦長大成人之后,表現(xiàn)出的品性便是敢于向權(quán)威挑戰(zhàn)。

總之,對于家長而言,除了上述的第二種情況必須高度關(guān)注和及時的糾正之外,其它三種情況都應(yīng)該理性對待,并以寬容心態(tài)去等待,而不必大驚小怪,也不能就此而否定孩子。

聽話不等于乖孩子


在大多數(shù)成人眼里,那些說話溫文爾雅,性格文靜老實,做事循規(guī)蹈矩的孩子是“很聽話’’、“很懂事”、“很順眼”、“很討人喜歡”的乖孩子。殊不知這一“乖”字,壓抑住了孩子活潑好動的天性的自由發(fā)展。

我們班上有幾位“乖”孩子,遇事低眉順眼,唯唯諾諾,一味馴服,從不表達與老師不一樣得意見、想法。說句心里話,老師們、家長們都喜歡“乖”孩子,但從教育的角度想,我更希望充分發(fā)展孩子的個性,讓他自由發(fā)展、不受壓抑。

現(xiàn)在許多孩子怯懦而謙卑,習慣接受指令,缺乏冒險、堅強、潑辣、勇敢的素質(zhì),應(yīng)該說和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不能干這,不能干那?!庇泻艽箨P(guān)系。我們不能總以大人的標準去苛求孩子。對孩子應(yīng)當寬容些,允許他們淘氣些、頑皮些,鼓勵他們對事物提出自己的看法。因為在某些淘氣頑皮的背后,往往閃爍著智慧的星光。

有一次,班里平時比較淘氣的幾位小朋友在廁所好長時間沒有出來。我走進去一看,原來幾個小朋友圍在地上看螞蟻,嘴里還不聽得說著:“你看小螞蟻排著隊爬”“讓我看看它們有幾條腿”,我聽著他們的議論,覺的很有意思,他們正處于一個不穩(wěn)定的階段,他們善于探索,喜歡冒險,老師要保護孩子的這天真好奇的個性,保護他們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源泉。這是隨機教育的最佳時期。于是,我蹲下來告訴孩子們天可能要下雨,小螞蟻正忙著搬家,孩子們的興趣非常高。我借此機會讓孩子們認真觀察螞蟻并把它們畫出來。

孩子的淘氣不是件壞事,關(guān)鍵是怎樣對淘氣的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dǎo),如果當初老師是一句呵斥的話,也許就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幾年前,冰心老人曾經(jīng)送給老師和家長一句話:“淘氣的男孩是好的,淘氣的女孩是巧的?!弊屛覀兊暮⒆拥膫€性自由一些吧。

不要讓孩子盲目“聽話”


自家的孩子很聽話通常是做父母自豪的事情,其實,孩子盲目的“聽話”也不一定是好事。

“聽話”的孩子走上社會后,很容易被花言巧語所欺騙,造成辦事能力的不足。

所以很多家長這個時候又感嘆現(xiàn)在的孩子多么不讓人省心。

其實這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家長教育理念的問題。

只有改變這種教人“聽話”的教育理念,才會有所改變。

一、孩子的蘋果——不一定非是紅色的

一位幼兒教育專家到國外看到一個幼兒用藍色筆畫了一個“大蘋果”,老師走過來說:“嗯,畫得好!”,孩子高興極了。

這時中國專家問教師:“他用藍色畫蘋果,你怎么不糾正?”那個教師說:“我為什么要糾正呢?也許他以后真的能培育出藍色的蘋果呢!”

其實外國教師或家長這樣容忍孩子“不聽話”是有道理的,它可以保護孩子的想像力,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

當然允許孩子“不聽話”指的主要是思維上的“不聽話”,孩子們看到的世界是獨特的,他們的想像力是很豐富的。

如果我們用成人的思維方式對他們粗暴地干涉,就會扼殺他們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

二、乖孩子更多是“庸才”

著名的德國心理學家海查曾做過如下的實驗:他對二至五歲時有強烈反抗傾向的100名兒童與沒有這種傾向的100名兒童跟蹤觀察到青年期。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前者有84%的人意志堅強,有主見,有獨立分析、判斷事物和做出決定的能力。

而后者僅有26%的人意志堅強,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決定,不能獨立承擔責任。

綜合來看,“乖孩子”真正成為社會精英、業(yè)界尖子的不多,他們大多在一般勞動崗位上工作。

當然,并不是說“不聽話”的孩子就一定聰明,出尖子。

孩子的“聽話”應(yīng)更多體現(xiàn)在生活規(guī)矩、行為道德上,而孩子天性好動,鬼主意多,父母應(yīng)做出正確的引導(dǎo),用于在學習和對待事情上。

當孩子出鬼主意時,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挖掘更多的樂趣,引導(dǎo)他們應(yīng)用在實際生活上。

三、不要讓孩子盲目聽話

童話大王鄭淵潔說他從來沒有對自己的孩子高聲說過一句話,也從來沒有說過“你要聽話”。

“因為我覺得把孩子往聽話了培養(yǎng)那不是培養(yǎng)奴才嗎?”心理學家認為,三歲的孩子不反抗,就不是正常兒童。

即使五六歲的孩子,他們的反抗行為也是很明顯的。

我們應(yīng)該培養(yǎng)的是一個不盲目聽話的孩子。

孩子不但不盲目地聽我們的話,而且對所有值得他懷疑的問題,他都會有自己的思考,并且可以無所畏懼地說出來。

而這個“無所畏懼”依賴于平時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假如他面對的是一個嚴厲的環(huán)境,他不敢說。

我們只要從小告訴他一個原則,一個標準。

在這個標準下,他知道什么東西去執(zhí)行,什么東西堅決反對,掌握好這個度就可以了。

不是不管他們,而是怎樣合理地管的問題。

不聽話的孩子,要這樣教育


小朋友的調(diào)皮搗蛋并非天性,只要我們做老師的去用心,我們的孩子會是體貼和充滿關(guān)愛的孩子。

只有不懂教育的教師,而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

對待不聽老師話的孩子,在我的工作中是這樣進行教育的:

我們班有一個小朋友,他叫黃俊翔,他是一個令每個老師都頭疼的小朋友,他的行為就表現(xiàn)在,我們在上課,他就在睡覺。

我們午睡的時候,他就在睡室里玩,唱歌,不肯睡覺。

記得有一次。

他又不肯睡覺,還拿出玩具來玩,我就收起來,他就說,你收啊。

你有錢陪我就收啊。

我就說有啊。

他又說你有錢就拿出來了。

當時我又沒有錢在身上。

真的就沒話說了。

當時真是哭笑不得。

像這樣的事天天都會上演,后來我們就想辦法了。

1、讓黃俊翔小朋友來幫助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把他渾身無從釋放的能量通過正當?shù)耐緩结尫懦鰜怼?/p>

我請他做值日生給小朋友分餐具。

幫小朋友疊被子等等,培養(yǎng)他的責任感。

2、賦予他重任,讓他感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這個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自我約束力很差,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我可以讓他當“小小偵察員”。

來“管理”其他小朋友,這樣他們在要求別人的同時,會樹立自我管理的意識,從而潛移默化的增強自我約束能力。

3、以正面的表揚激勵來啟發(fā)他。

孩子都喜歡表揚、贊賞,孩子雖然調(diào)皮,但他身上總有閃光點,我們應(yīng)看到他的長處,哪怕是一點點閃光之處也不應(yīng)該放過。

讓他自己和別的小朋友沒有什么區(qū)別。

如果他做錯了事,教師應(yīng)靈活處理,切忌盲目批評。

通過以上方法教育調(diào)皮孩子,我發(fā)現(xiàn),其實他并非“另類”,他與其他小朋友也沒有什么大的區(qū)別,也需要表揚,需要愛,需要呵護,需要成人的提醒。

與這些孩子相處好,對教育和培養(yǎng)好全班幼兒的良好行為品質(zhì)也就起到了以點帶面的作用。

我的孩子特別不聽話怎么辦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拔业暮⒆犹貏e不聽話怎么辦”!

“你的孩子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不聽話!”

做事磨蹭、丟三落四、和小朋友打架、在家亂丟東西、跟大人頂嘴、事事對著干……諸如此類的問題,歸根到底用父母們的一句話說就是“孩子不聽話”。

那么,孩子為什么不聽話?父母要如何講話,孩子才愿意聽呢?

孩子不聽話,是因為你的方法無效通過調(diào)查我們發(fā)現(xiàn),幾乎有99%的父母仍然在用一些無效的方法對待孩子。

舉個例子來說,你工作一整天后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需要坐一會兒,休息休息,你想利用這段時間看看晚報。

但是,孩子卻一直嚷著要你陪他玩,他拉你的胳膊,爬到你的大腿上,把報紙弄成一團,可是你實在是無心跟他玩耍。

此時,你會怎樣應(yīng)對呢?

1、“你去找別的東西玩。

”(命令指揮)父母欲以命令指揮的方式改變孩子的行為,孩子多半會產(chǎn)生抗拒,與父母對著干。

2、“如果你還是繼續(xù)賴在媽媽的懷里,媽媽就會生氣了!”(警告恐嚇威脅)這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不受歡迎的、父母是不愛他的。

3、“別人在看書看報的時候不能打擾。

”(勸告訓誡)這意味著你的需求比孩子重要,所以,他應(yīng)該不顧自己的需求而遵照你的想法去做,這樣孩子也會慢慢變得沒有自我。

4、“你為什么不去外面玩呢?”(提供建議)由父母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孩子感到“我不相信你有解決這問題的能耐”。

這些說話方式都沒有正確表達父母此刻的感受,孩子也不能理解,卻只感到是被父母拒絕了,所以激發(fā)了孩子對父母的攻擊,也就是所謂的“和父母對著干”。

其實,如果朋友到家里來,穿鞋踩到新地毯上,你會很客氣地表達你的擔心;很累的時候朋友邀你赴宴,你會委婉地謝絕,你不會用以上的四種方法。

為什么我們不能把孩子當作平等的人來對待呢?

每天被父母指揮、控制、命令,孩子就會采取自衛(wèi),對父母充滿敵意,加以抗拒;而一旦孩子習慣了被父母控制、強迫,他們又會自然形成服從別人的性格,一切問題都等別人來給自己解決的方案。

不少父母抱怨孩子沒有責任感,磨蹭、拖拉,從不考慮父母的需求,事實真相是,是父母自己剝奪了孩子承擔責任、體諒他人的機會。

變“你”為“我”,這樣講話最有效到底怎樣講話孩子才聽得進去呢?有效的方法是放棄“你”的訊息,采用“我”的訊息。

×矛頭指向“你”

很多父母由于不會表達自己對孩子的關(guān)心和愛,反而造成孩子的對抗和不理解。

其實父母的談話有效或無效,其最大的差別是:所傳達的是“你”的訊息還是“我”的訊息。

請您反省自己給孩子的信息,是否都以“你”為開頭:你煩死了;你不準這樣;你難道不……;你如果不住手的話我就要……;你就不能乖一點;你太不聽話了……√“我”的感受是……當您只是告訴孩子,他的行為帶給您的感受是什么,此時,所傳達的訊息就變?yōu)椤拔摇钡挠嵪⒘恕?/p>

比如,疲憊的你可以說:

“我很累了,想休息,現(xiàn)在也沒力氣和你玩,你看怎么辦呢?”

這樣,您自身需求得以滿足的同時,還充分讓孩子掌握了主動權(quán),使他能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解決面臨的問題。

又如,一個孩子在踢爸爸的小腿,請比較下面兩種訊息給孩子的感覺有何不同:

1、哎呀!痛死我了,我不愿意被人踢。

2、你真是個不聽話的孩子,以后不準你這樣踢人,知道嗎?

第一句話告訴了孩子他這一踢給您的感覺是什么,這是一個無法爭辯的事實。

第二句話則告訴孩子他很壞,并警告他下回不準再犯。

顯然,第二句話更易引起孩子的抗拒和叛逆。

“我”的訊息讓孩子更能體諒他的行為給父母帶來的傷害,所以能幫助孩子成長,替自己的行為負責。

試一試,表達“我”的訊息表達“我”的訊息是需要勇氣的,但絕對值得一試。

一開始還不熟練時,可以先掌握一個特定的形式,您可依據(jù)下列3個步驟:

1、描述自己覺得困擾不安的行為。

必須注意的是,只描述行為本身,而并非指責行為的當事人,例如:你把東西丟到全家共用的客廳里,影響了大家的正常生活。

2、陳述自己的感受。

例如:我很生氣。

3、陳述理由。

例如:你亂翻東西以至于我的一份材料找不到了,可能影響我明天的工作。

進一步,可以用“當………,我覺得……,因為……”的句型來表達”我”的訊息,其模式為:事實—感受—理由。

例如:你和小朋友在小區(qū)的道路上踢球,我很擔心,因為有汽車進出,很不安全。

父母在孩子面前真誠地表露自己,也可以讓孩子敞開心扉表達自己,這樣,親密的親子關(guān)系建立好了,父母所有的生活智慧和建議才能被孩子接受。

你的孩子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不聽話!做事磨蹭、丟三落四、和小朋友打架、在家亂丟東西、跟大人頂嘴、事事對著干諸如此類的問題,歸根到底用父母們的一句話說就是孩子不聽話。

那么,孩子為什么不聽話?父母要如何講話,孩子才愿意聽呢?孩子不聽話,是……

不知道本文“我的孩子特別不聽話怎么辦”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孩子,你不聽話,我該怎么辦?


與家長交談和接觸時,常聽到這種反映,說孩子在家很不聽話,讓他吃飯,讓他洗臉,大人喊很多遍他們都無動于衷,好像沒長耳朵一樣,使做父母的毫無辦法。

一是做父母的無論要求孩子做什么,總喜歡大呼小叫,一件事重復(fù)許多遍,孩子慢就不停的催促、呵斥:“快來洗手,你快點不行嗎?”,“快點吃,大口吃,快點往下咽!”不停地嘮叨不奏效地催促,使孩子慢慢習慣了,變得毫不在乎,漫不輕心。

二是正當孩子做一件事時,這時父母若要求孩子去做別的事,孩子自然不會情愿,不會順從,就好像沒長耳朵似的。

三是孩子與家長意見不統(tǒng)一,孩子不愿服從家長,對家長的話視作耳旁風,這時的“沒耳朵”,其實是一種反抗。

總而言之,孩子“沒耳朵”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主要責任在家長身上。當你要求孩子時要先看看孩子在干什么,然后用溫和的、帶有商量的口吻對孩子講話,講完后再聽聽孩子的意見。孩子一時任性不聽話要耐心說服,千萬不要大聲喊叫。要求孩子有時可用眼神,用手勢示意,這樣可減少口舌,增加默契。慢慢地,孩子就會有“耳朵”了

給孩子一個下臺階,找個贊美的理由


早晨,幼兒到園后,先是自主玩桌面玩具,媛媛來得較早,她選擇了玩雪花片,只見她拿起雪花片的籃子就走到了桌子上,很認真的串了起來。我想:就前一天我在課間談話時和小朋友一起學習了有規(guī)律的串珠子,還表揚了媛媛,不知道今天她會不會按照我的方法串雪花片。過了一會兒,只見她拿起串了一半的雪花片來到了我身邊,“吳老師,你看我穿的項鏈漂亮嗎?”我看了看她的作品,繩子上的雪花片沒有規(guī)律,只是把它穿滿了而已。我心里想:哎!旁邊和她坐在一起的小朋友都知道要按照規(guī)律穿,她怎么還是這樣。我很失望!但是看見她那渴望的眼睛,我?guī)е⑿φf:“漂亮,如果你把它按照一紅一綠的規(guī)律來穿,就更漂亮了

,你再去練習一下,你肯定行的,好嗎?”“好的”她又去串起來了。過了一會兒,她對我說:“老師,你看我一紅一綠的插了?!蔽乙豢矗挥袔讉€是按照一紅一綠的,其他都是凌亂的,但是我點點頭說:“恩!真能干!”她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又認真地串雪花片去了。

我想:給孩子找個贊美的理由,不挫傷孩子失望的心理。給孩子一個下臺階,會保護她好多珍貴的東西——自尊、自信!但是,給她一個成功的機會哪怕是“自欺欺人”的機會,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又多了一道風景!

教育隨筆:聽話不等于乖孩子


教育隨筆:聽話不等于乖孩子

在大多數(shù)成人眼里,那些說話溫文爾雅,性格文靜老實,做事循規(guī)蹈矩的孩子是“很聽話”、“很懂事”、“很順眼”、“很討人喜歡”的乖孩子。殊不知這一“乖”字,壓抑住了孩子活潑好動的天性的自由發(fā)展。

我們班上有幾位“乖”孩子,遇事低眉順眼,唯唯諾諾,一味馴服,從不表達與老師不一樣得意見、想法。說句心里話,老師們、家長們都喜歡“乖”孩子,但從教育的角度想,我更希望充分發(fā)展孩子的個性,讓他自由發(fā)展、不受壓抑。

現(xiàn)在許多孩子怯懦而謙卑,習慣接受指令,缺乏冒險、堅強、潑辣、勇敢的素質(zhì),應(yīng)該說和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不能干這,不能干那”有很大關(guān)系。我們不能總以大人的標準去苛求孩子。對孩子應(yīng)當寬容些,允許他們淘氣些、頑皮些,鼓勵他們對事物提出自己的看法。因為在某些淘氣頑皮的背后,往往閃爍著智慧的星光。

有一次,班里平時比較淘氣的幾位小朋友在廁所好長時間沒有出來。我走進去一看,原來幾個小朋友圍在地上看螞蟻,嘴里還不聽得說著:“你看小螞蟻排著隊爬”“讓我看看它們有幾條腿”,我聽著他們的議論,覺的很有意思,他們正處于一個不穩(wěn)定的階段,他們善于探索,喜歡冒險,老師要保護孩子的這天真好奇的個性,保護他們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源泉。這是隨機教育的最佳時期。于是,我蹲下來告訴孩子們天可能要下雨,小螞蟻正忙著搬家,孩子們的興趣非常高。我借此機會讓孩子們認真觀察螞蟻并把它們畫出來。

孩子的淘氣不是件壞事,關(guān)鍵是怎樣對淘氣的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dǎo),如果當初老師是一句呵斥的話,也許就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幾年前,冰心老人曾經(jīng)送給老師和家長一句話:“淘氣的男孩是好的,淘氣的女孩是巧的?!弊屛覀兊暮⒆拥膫€性自由一些吧。

相關(guān)推薦

  • 孩子的“聽話”與“不聽話” 在生活中,許多家長不自覺地要求孩子聽話。在很多人眼里,孩子的好與壞,可用聽話與不聽話來衡量。那么,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嗎?下面聽聽兩位兒童教育專家的說法。 孩子的“聽話”與“不聽話” 鄭州大學心理系教...
    2021-03-17 閱讀全文
  • 這些話,一定要說給孩子聽! 父母都愛孩子,不舍得孩子受一點傷害, 但外面的世界,既美麗又殘酷, 父母不可能保護孩子一輩子,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 會有幸福,但痛苦和迷茫, 所以,為了讓孩子有一顆樂觀的心, 這些話,一定要說給孩子...
    2020-12-26 閱讀全文
  • 孩子不聽話是因為家長“不會聽話” “當他是學齡前兒童時這樣做,當他十幾歲后,還會愿意和你談話。你會對自己的表現(xiàn)非常滿意?!?—————————————————— 讓父母與孩子保持密切關(guān)系的一項最重要的技巧是傾聽,而不是教育、建議或提供...
    2021-01-25 閱讀全文
  • 跟不聽話的孩子過招 跟不聽話的孩子過招 家長通常有一個苦惱,我們那么愛孩子,孩子卻不聽話,讓大人煩惱不已。不聽話,也就是不聽從指令。今天,我只用兩招幫助家長解決孩子不聽話的問題。 一.不聽話的常見現(xiàn)象 1.老要吃垃圾食品...
    2021-07-01 閱讀全文
  • 孩子不聽話良策來教導(dǎo)(一) 不聽話行為1頂嘴 4歲的兒子能說會道,你說一句,他頂你10句,且振振有詞。 比如玩具不收好就去看電視,我說:“不收好不能看電視。”他就說:“我有權(quán)決定什么時候收拾玩具?!蔽覛獾藐P(guān)掉電視不讓他看,他就叫...
    2021-04-05 閱讀全文

在生活中,許多家長不自覺地要求孩子聽話。在很多人眼里,孩子的好與壞,可用聽話與不聽話來衡量。那么,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嗎?下面聽聽兩位兒童教育專家的說法。 孩子的“聽話”與“不聽話” 鄭州大學心理系教...

2021-03-17 閱讀全文

父母都愛孩子,不舍得孩子受一點傷害, 但外面的世界,既美麗又殘酷, 父母不可能保護孩子一輩子,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 會有幸福,但痛苦和迷茫, 所以,為了讓孩子有一顆樂觀的心, 這些話,一定要說給孩子...

2020-12-26 閱讀全文

“當他是學齡前兒童時這樣做,當他十幾歲后,還會愿意和你談話。你會對自己的表現(xiàn)非常滿意?!?—————————————————— 讓父母與孩子保持密切關(guān)系的一項最重要的技巧是傾聽,而不是教育、建議或提供...

2021-01-25 閱讀全文

跟不聽話的孩子過招 家長通常有一個苦惱,我們那么愛孩子,孩子卻不聽話,讓大人煩惱不已。不聽話,也就是不聽從指令。今天,我只用兩招幫助家長解決孩子不聽話的問題。 一.不聽話的常見現(xiàn)象 1.老要吃垃圾食品...

2021-07-01 閱讀全文

不聽話行為1頂嘴 4歲的兒子能說會道,你說一句,他頂你10句,且振振有詞。 比如玩具不收好就去看電視,我說:“不收好不能看電視?!彼驼f:“我有權(quán)決定什么時候收拾玩具?!蔽覛獾藐P(guān)掉電視不讓他看,他就叫...

2021-04-05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