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插班”生活適應紀錄
發(fā)布時間:2021-03-25 寶寶幼兒園的游戲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的讀書筆記 幼兒園寶寶游戲今天早上去送琪琪,到大門口的時候她還很高興,自己主動跟我走進去??墒堑搅怂陌嗉夐T口,她抓住我的手,怎么也不想進門,后來我抱著她進去玩桌子上的積木,琪琪還很小,可能她還不知道媽媽一會就會走掉的,玩得很開心。后來我問她,媽媽先走開一下,下午來接你好不好?她說好,我說琪琪再見,她說媽媽再見。我真的走了,她有點不高興,我躲開了。后來我溜回來看她,老師示意我可以走了沒關系。
琪琪上學的第三天,今天我走的時候,她明顯的不樂意,還問我要去哪里,后來老師讓我走,還說送她來了就走反而好,這樣在這留一會,她就更不想讓我走了。后來我一狠心,就走了。我看到她在老師的身前掙扎,憋了好久才哭出好大一聲。這一次的哭,是唯一一次讓我覺得心疼。以前在我身邊,那哭聲讓我覺得她不聽話,耍脾氣。而這一次,她是想要媽媽,想和媽媽一起。
我站在教室外不遠的地方,聽著她用力的哭,我?guī)缀跻蕹鰜?,還是忍住了。
正好一個朋友也送孩子,和琪琪一個班。她進去的時候哄了一下琪琪,沒想到她的孫子也哭了起來,本來她的孫子上了半年了,現在特喜歡上學不怎么哭的。我朋友出來了,她說昨天她送孩子的時候琪琪也在哭,她抱著琪琪,琪琪要跟她走。琪琪見過她,她可能覺得在這一些不認識的人中找一個認識的是可以相信的。
媽媽感言:
父母對孩子,是多么矛盾又復雜的心情啊,和許多媽媽交流,孩子都是不愿意去上學??墒菦]有一個家長說因此就不讓孩子去了。聽到琪琪哭的時候,我多想進去抱她,哄她??墒俏也荒埽砷L,要獨立。孩子走進校園,不只是對孩子的考驗,也是對我們這些父母的考驗。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讓寶寶適應幼兒園生活三個方法
“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了,因為那里沒有我的朋友?!币痪湓挿从澈⒆釉谟變簣@不適應的問題。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格里尼博士認為,父母應該知道:現實的社會中,大人不可能為孩子提供一個完美的生活環(huán)境,因此最重要的是如何鼓勵孩子適應環(huán)境。
對此,專家為家長提供了三條“錦囊妙計”:
妙計一:幫助孩子建立“幼兒園腳本”
專家表示:“腳本”就是指特定環(huán)境下的特定適應模式?!笆聦嵣希⒆釉?歲左右的時候就形成了有關事件的圖式。比如,孩子知道在休息日可以要求爸媽帶自己出去玩,但平時則會約束自己的這種需要;孩子知道在外婆家的表現和在自己家中的表現可以有所不同;孩子也會知道進入幼兒園時的活動規(guī)則與其他地方不同?!?/p>
因此,家長在帶孩子入園之初就要幫助孩子建立“幼兒園腳本”,讓孩子在認知上接受幼兒園的一系列行為方式、行為模式及交往規(guī)則。從而接受老師,適應與其他小朋友共同活動的生活場景,適應幼兒園的行為模式和行為規(guī)則,這樣才能讓孩子成為規(guī)則的主人,才能更好地適應幼兒園以至將來學校的生活。
妙計二:調整好家長自身的情緒
當孩子在幼兒園面臨不適應的情況時,如果此時家長也表現出特別的關心或焦慮的態(tài)度,孩子的不愉快感反而會增加。“父母的難舍難離,焦慮的表情,擔憂的目光通過微妙的親子互動,傳遞給了孩子:上幼兒園是非同小可的,是令人擔憂的,甚至是可怕的?!?/p>
據專家介紹,這種現象在兒童心理學中,被稱為“社會性參照”(socialreference)反應。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孩子對環(huán)境的判斷更多的是參考父母的反應。所以,當孩子面臨對新環(huán)境不適應的時候,家長要首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以免傳染給孩子,導致惡性循環(huán)。
妙計三:聰明引導孩子交朋友
專家提醒家長:當孩子在幼兒園“沒有朋友”的時候,父母要對其進行“聰明的引導”?!案改笇⒆幼畛醯挠颜x發(fā)展應該抱順其自然的態(tài)度。只要讓孩子學會友善待人就可以了,因為友誼是在自然而然的接觸中逐漸產生的?!?/p>
家長還應該認識到:對小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一起做”。因為他們的友誼概念還很淡薄,交往意識不強,較少感受到交往和維持長期友誼關系的樂趣,他們交往的樂趣更多的是在于共同的活動,而非感情的聯系。因此,當孩子抱怨班里沒有玩伴時,家長應該幫孩子找出自己和其他小朋友共同感興趣的游戲內容,引導孩子加入別人的游戲中。
如何幫助寶寶快速適應幼兒園生活
六個妙招幫寶寶順利適應入園生活
對寶寶來說,幼兒園是一個全新的場所。即便他曾經上過這個幼兒園的親子班,或者來幼兒園參觀、玩耍過,但正式入園后,要在幼兒園陌生的老師和伙伴的陪伴下度過一整天,對這么大的寶寶來說,的確是個很大的考驗。
有些孩子剛開始會覺得上幼兒園是一件特別痛苦的事,每天都哭著喊著、掙扎著不愿意去,即使幾周之后仍然不能適應。如果你的寶寶也是這樣,那么別太著急,也別責備寶寶或是你自己。孩子們各有各的脾性,入園過渡期也各有快慢。放心,你家寶寶早晚會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同時,爸爸媽媽們也可以參考一些方法,來幫助寶寶盡量縮短這段難熬的“入園過渡期”。
1.跟寶寶的主管老師多溝通
問問老師寶寶在你走之后的表現如何。他是繼續(xù)不依不饒地哭?還是哭了10分鐘后就被其他活動吸引了注意力?如果可能,盡量把寶寶的性格和喜好等告訴老師,讓老師能夠更好地了解他。如果寶寶有任何特殊的習慣,你也應該坦白告訴老師。如果寶寶班上的小朋友比較多,這種溝通就會更為重要。如果你覺得說不清楚,或擔心老師記不住,完全可以把這些寫個小字條給老師。雖說幼兒園里孩子多,老師肯定無法個個兼顧。但如果她對寶寶的了解能更全面,自然就能更好地引導寶寶。
2.培養(yǎng)友誼邀請和寶寶一個班的幼兒園小朋友來家里玩,發(fā)展寶寶和小朋友之間的友情。如果可能,其實你也可以從一開始就請老師把孩
子和他之前認識的小朋友安排到一個班,因為如果班里有一個寶寶熟識的小朋友(甚至是好朋友),他多半會更愿意去幼兒園。
3.讓寶寶在園的時間更靈活
如果可能(比方說幼兒園同意,而你或家人也有時間),你可以逐漸延長寶寶在幼兒園待的時間。比如,從2小時、一上午到一整天等等,這種方法或許可以讓寶寶以一種更平和的方式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有些幼兒園可能在寶寶剛入園的時候,也會有一些變通措施,比如開始是半天或者爸爸媽媽可以陪半天等等。
4.堅持送寶寶去幼兒園
在寶寶不生病的情況下,盡量每天堅持送寶寶去幼兒園。如果情況允許,你可以早點來接寶寶,但一定要堅持送。否則,十天半月再來,寶寶的心情可能又要重新翻山倒海一次。所以,無論寶寶在幼兒園待的時間是短是長,每天都要堅持讓他入園。
5.避免詢問負面問題
寶寶從幼兒園回家后,盡量引導他說一些幼兒園有趣的事情。如果寶寶身上沒有任何傷痕,就別問“有沒有人欺負你?。俊薄袄蠋熡袥]有批評你?。俊钡蓉撁娴膯栴}。另一方面,全家人表面上都別把寶寶入園太當個“事”,舉止言談之間,不要流露出你們的擔心和焦慮。
6.跟寶寶再見時要干脆
有些寶寶長時間不適應幼兒園生活,與爸爸媽媽的態(tài)度有很大關系。如果你跟他在園門口再見時不那么纏綿,他可能會更容易接受幼兒園。跟寶寶道別的時間越久,分離的過程對你和寶寶就越痛苦。
適合新生寶寶的益智活動
這里提供一些簡單易學、行之有效的嬰兒游戲。媽媽們可以根據自己寶寶身體的發(fā)育情況,選擇使用。如果寶寶一時還做不了也不必著急,慢慢地來。
①聽音樂
方法:媽媽在給寶寶喂奶時,將錄音機或音響的音量調小,播放一段旋律優(yōu)美、舒緩的樂曲。此活動在寶寶出生幾天后即可進行。
目的:音樂可以訓練聽覺、樂感和注意力,陶冶孩子的性情。
注意:不要給嬰兒聽很多不同的曲子,一段樂曲一天中可反復播放幾次,每次十幾分鐘,過幾天后再換另一段曲子。給新生兒聽的音樂,以胎教時播放的音樂為宜。
②皮膚撫摸
方法:在寶寶睡醒或與寶寶說悄悄話時,配以輕輕地皮膚撫摩。撫摸部位可以是頭發(fā)、四肢、腿、腹部、背部、足部、手背、手指等。每天至少5~6次,每次3~5分鐘,即每天15分鐘以上。
目的:發(fā)展觸覺,促進生長,傳遞親子之情。
注意:a。每天洗澡之后一定要撫摩。撫摩寶寶前要洗手、剪好指甲、摘下手表等金屬物。
b。可隔著一層衣服或柔軟的毛巾輕輕地撫摩,以防擦傷皮膚。
③觸覺試驗
方法:輕觸嬰兒手心或眼瞼,觀察嬰兒的反應。
目的:刺激嬰兒的觸覺發(fā)展。
④味覺試驗
方法:將甜、酸、苦等各種味道的水放入嬰兒口中,觀察嬰兒分別做出的反應。
目的:刺激嬰兒的味覺發(fā)展。
注意:不要將有強刺激性的味道放入嬰兒口中試驗。
寶寶入園適應早準備
多數家長希望,能讓寶寶在正式入園前,到幼兒園里有一個短暫的適應過渡期,以解決每年開學時的“入園不適應”問題。
在寶寶上幼兒園的前期,家長最好提前給孩子進行預熱。以免寶寶上幼兒園之后出現很不適應的情況。家長可以帶寶寶參觀幼兒園,可以讓老師進行家訪等等。
專家分析:“孩子往往又容易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教室里有一個孩子哭,其他的孩子也會跟著一起哭。一般而言,一個班級里大約有20多個孩子、3位老師,如果初入園班里有不少孩子不適應的話,老師將無法周到地照顧好每個孩子。”
多數家長希望,能讓寶寶在正式入園前,到幼兒園里有一個短暫的適應過渡期,以解決每年開學時的“入園不適應”問題。屆時,寶寶不必再為初入園所不適應而大哭大鬧,不能馬上適應集體生活而產生負面影響。
“入園不適應”不是小問題
“每年9月開學,都會有寶寶出現‘入園不適應癥’。初次入園時,由于周邊環(huán)境陌生,往往會產生恐懼感和無助感,從而整天大哭大鬧、吵著回家或者沉默寡言,出現一系列的負面情緒?!睂<艺f:“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方面不利于孩子本身的健康發(fā)展,使孩子對幼兒園產生抗拒心理;而另一方面,孩子的家長看著也會比較心疼,甚至產生轉園想法,使得一些幼兒園的正常運作也可能受到影響,從而增大老師的工作難度?!?/p>
專家分析:“孩子往往又容易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教室里有一個孩子哭,其他的孩子也會跟著一起哭。一般而言,一個班級里大約有20多個孩子、3位老師,如果初入園班里有不少孩子不適應的話,老師將無法周到地照顧好每個孩子?!?/p>
特殊階段有特殊安排
在實行春季入園的幼兒園中,不少幼兒園安排了老師家訪、寶寶和家長提前入園做半日親子活動等適應課程?!凹以L是幼教工作最重要的一步。寶寶在自己的家中初次見到老師,會感覺老師就像自己的朋友一樣,比較容易產生親切感,容易和老師熟悉、溝通。之后,家長還可以帶寶寶到幼兒園熟悉環(huán)境,參觀幼兒園教室、臥室和活動室等各種場地,在幼兒園停留一兩個小時。在這樣的三四天‘游玩’后,幼兒園還可以安排寶寶在園內吃完午飯以后再回家,借此讓寶寶熟悉幼兒園的杯子、碟子等個人用具的位置,適應幼兒園內的集體生活規(guī)律,并且看懂幼兒園里的各類標記。”專家介紹。
除了家訪和適應性的親子活動外,也可以把寶寶喜歡的智能游戲、戶外活動和互動交流穿插安排在整個適應階段的課程中。不少園長還建議,初入幼兒園的寶寶可以先在園內每天呆半天,并讓寶寶在幼兒園里睡午覺,培養(yǎng)他在新環(huán)境里獨自睡覺的膽量;等到逐步適應后,就可安排在幼兒園里度過一整天。在漸進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再不會發(fā)生哭鬧的現象了。
提前分批入園效果好
提前分批入園,對寶寶適應新環(huán)境確實有效。有些家長一開始不放心孩子,但不少幼兒園還每天用數碼照片、錄像拍攝,在放學時播放給家長看;或通過幼兒園監(jiān)控系統(tǒng),讓家長也能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一段時間后,孩子情緒正常了,家長也更安心了。
“去年暑假,幼兒園開始對孩子分批提前入園,事實證明,不僅寶寶喜歡,而且家長放心。據統(tǒng)計,小班和托班總共100多名寶寶,從7月開始就六七個孩子為一批,分批入園,每個老師負責兩三個孩子。適應期為一周;每過一周后,就安排另一批孩子進園,同時讓已經適應的孩子起帶頭作用,“大帶小”讓更多孩子適應初入園。一整套新方法試行下來,往年大哭大鬧的情況明顯減少,孩子也就容易安靜。今年,我們將按計劃繼續(xù)進行?!?/p>
適合新生寶寶的體操
最好是在孩子睡覺之前給他做操,他可能會睡的更香。吃飽了之后不要動他,在兩頓餐之間,可以讓他活動一下……
嬰兒操不同于嬰兒撫觸。嬰兒撫觸是局部的皮膚撫摸、按摩。它需要手有一定的力度,進行全身皮膚的撫摸。新生兒被動操,是全身運動,包括骨骼和肌肉。撫觸孩子剛生出來就可以做,而嬰兒被動操是在10天左右才開始做。室內溫度最好在21--22度之間。月子里每節(jié)操做6--8次。一天一次,甚至兩天一次也可以。
1、上肢運動:把孩子平放在床上,媽媽的兩只手握著寶寶的兩只小手,伸展他的上肢,上、下、左、右。
2、下肢運動:媽媽的兩只手握著寶寶的兩只小腿,往上彎,使他的膝關節(jié)彎曲,然后拉著他的小腳往上提一提,伸直。
3、胸部運動:媽媽把右手放在寶寶的腰下邊,把他的腰部托起來,手向上輕輕抬一下,寶寶的胸部就會跟著動一下。
4、腰部運動:把寶寶的左腿抬起來,放在右腿上,讓寶寶扭一扭,腰部就會跟著運動。然后再把右腿放在左腿上,做同樣的運動。
5、頸部運動:讓寶寶正趴下,孩子就會抬起頭來。這樣頸部就可以得到鍛煉。
6、臀部運動:讓寶寶趴下,媽媽用手抬孩子的小腳丫,小屁股就會隨著一動一動的。
給寶寶做操時不要有大幅度的動作,一定要輕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