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如何解決孩子間不友好行為

發(fā)布時間:2021-03-25 如何進入上學狀態(tài) 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如何進行幼兒園說課稿

需要老師和家長長期耐心地進行指導,堅持一貫性原則。孩子之間的不友好行為是幼兒成長階段的正?,F象,老師和家長對此都要有正確認識,用正確的方法加以引導,以促進幼兒社會能力的發(fā)展。

在幼兒園里出現小朋友與小朋友之間小矛盾,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在家長的眼里確實另外的一件事,往往是由于家長對孩子的過于擔心,使得家長在處理這類問題很容易就上了弊端。下面讓我們從老師的角度來看看這類問題家長應該如何處理。n4507.cn

我認為作為老師,當我們發(fā)現孩子之間發(fā)生矛盾時,一方面要教育孩子打人是不文明、不禮貌的形為,同時也要教給孩子一些與人交往的技巧。但更好的方法是讓孩子自己來解決問題,當出現爭執(zhí)、鬧別扭現象時,不要馬上出面干預,而是要本著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進一步觀察,因為孩子只有在自己親自處理和其他孩子發(fā)生糾紛的過程中,才會學會人際交往的本領,孩子之間的爭執(zhí)是兒童交往的一種調味劑,在爭論中,孩子會慢慢體會與人相處的一些基本道理,也由此學會如何去面對一些小小的挫折。老師還應該留心事情的發(fā)展和結果,如果孩子們對這件事處理得很公正,應及時給予肯定,但如果受欺負的孩子沒有得到公正的對待,那么老師就應該借這個機會幫助年幼的孩子辨清是非,并讓孩子們懂得,不能縱容野蠻的攻擊別人的行為,同時要注意幫助那些性格懦弱、對別人的攻擊一味退縮的孩子,樹立起勇敢、堅強的品格。

幼兒入園有些家長對這些問題采用極端的處理方法,認為是培養(yǎng)孩子競爭意識;還有的家長認為別的孩子不好,就限制自己的孩子與其交往,這都不是正確的解決方法。前者會使孩子滋長不良的行為習慣,后者則使孩子喪失了鍛煉交往能力的機會。

作為家長怎樣解決孩子之間的矛盾呢?解決孩子之間的矛盾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家長首先應該明白活潑好動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游戲時,發(fā)生一些矛盾是難免的,家長不要把小問題當成大問題,更不能把孩子之間的爭執(zhí)等同于成人之間的矛盾。

二、家長應教給孩子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告訴孩子,哭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被認為是膽小怯懦的表現。當別人打過來時,要知道用手去擋開,或者避開,不能呆在那里讓人打,還要及時將這一情況告訴老師,在該爭的時候要去爭,特別是遇到一些有害于小朋友、危害集體的事情,要勇敢地站起來敢于制止,必要時包括還手。

三、對待孩子之間的爭執(zhí),家長應持冷靜的態(tài)度,理智的進行處理,應該從培養(yǎng)孩子健康人格的角度處理,無論誰是誰非,對孩子都要采取多鼓勵少責罵的方法,如果自己孩子不對,不能偏心袒護,更不能粗暴打罵,而要批評教育,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當面給被傷害的小朋友道歉,教育孩子做一個團結友愛,有禮貌,勇于承擔責任,知錯能改的好孩子;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也要認真分析實情,家長應該肯定孩子的行為:“你是對的,你文明、有道理,你比他做得好,我為你自豪,他雖然打了你,他也很后悔,老師也批評了他,我們不生氣原諒他?!奔议L的肯定,可以讓孩子丟掉委屈情緒,產生自豪感。這種自豪感對性格懦弱膽小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如何解決孩子之間的沖突問題?


孩子們之間發(fā)生沖突,若不存在病態(tài)性的以大欺小或者沖突中有槍支刀具等較大危險,原則是大人不應干預和評判,除非孩子主動要求家長介入。(病態(tài)性指的是一方有嚴重的人格問題,如反社會人格的青少年,會沒有底線的傷害比自己弱小的人并從中獲得快感。)

為什么不干預?難道孩子以打架等“錯誤”方式表達情緒,大人不應該制止,教會孩子什么是有教養(yǎng)的正確人生觀嗎?那我們就來看看家長干預會造成什么結果。

孩子們之間常見這種情況,發(fā)生沖突,情緒能量急劇上升,腎上腺素大量分泌,彼此口角甚至扭打和哭鬧。通過這些過程,情緒能量逐漸耗盡,第二天又毫無芥蒂的玩到一塊去了。這就是身體自動釋放創(chuàng)傷的過程,人類如此,動物也如此。童年是自發(fā)體驗各種體驗的過程,既有溫暖地支持理解,也有激烈的口角沖突,嬉笑怒罵,童年百態(tài)。孩子本身對各種體驗沒有評判,全然經驗過,就會即不執(zhí)著也不恐懼任何一種狀態(tài),發(fā)展出真正理智和自由的心智。

自然界中的動物也會遭遇創(chuàng)傷,比如生命受到威脅、爭斗、失去伴侶等,但少有野生動物長期處于抑郁狀態(tài),因為它們會在應激狀態(tài)過后,通過吼叫,抖動,奔跑等肢體動作自動消耗過多的激素,釋放恐懼憤怒悲傷等能量。只有最聰明的人類才會長期在某個創(chuàng)傷中停留,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人類擁有頭腦,會評判和干預自然的能量流動,并形成潛意識的限制性信念。比如兩個孩子打架,大人發(fā)現后,及時制止并且各自拉回去教育。本來在哭鬧扭打中的孩子,不得不停止肢體動作,忍住抽泣,進入“平靜”狀態(tài),這種平靜不是創(chuàng)傷釋放后的真平靜,而是能量凍結,既創(chuàng)傷的能量卡在體內。

第二天兩個孩子相見,因為體內凍結了應激能量,見到對方會再次引發(fā)創(chuàng)傷感受,雖然還在一起玩,卻無法如從前一樣親密。所謂心理疾病,就是未釋放的創(chuàng)傷能量長期累積固化而成,也是生理疾病的根本成因。

我們再看看限制性信念如何產生。A父母很嚴厲,回去揍了孩子一頓,警告孩子以后再打架惹事,下場就是挨打、禁止玩游戲等懲罰,后果很嚴重;B父母較溫和,告訴孩子打架這種行為很沒教養(yǎng),讓父母感到為難傷心,以后要學會克制謙讓。

A長大成人后,公司做得很大,有一天發(fā)現合作伙伴有不誠信行為,A內心憤怒,但為了大局考慮,選擇忍讓,只是小提醒一下,期望合作伙伴自動改正。后來合作伙伴越來越離譜,嚴重損害公司利益,二人發(fā)生激烈沖突,徹底決裂,公司損傷慘重。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因為在童年沖突被父母介入的過程中,A潛意識里被寫入這樣的信念:“我若和別人發(fā)生沖突,會遭受更嚴重的懲罰?!边@個信念,導致A無意識的回避沖突,同時引發(fā)更嚴重的沖突,再一次“重溫”童年的創(chuàng)傷感受,無論事業(yè)還是親密關系,都容易重復這樣的模式。

再看看B的未來會發(fā)生什么?B長大后果然成為父母期盼的溫文爾雅的人,但常被女友抱怨缺乏男子氣概。有一次女友和別人發(fā)生沖突,分明是對方欺負女友,B卻選擇克制,安慰女友說咱們不跟那些沒素質的人計較,為小事發(fā)生沖突不值得。女友感覺很憋屈,抱怨B膽小,不夠愛自己。B解釋說,我不是膽小,本來事情不算大,如果對方威脅到你的人身安全,我肯定挺身而出,為你獻出生命都不怕。女友意識上也覺得有道理,但這樣的事情經常發(fā)生,和男友心里距離越來越遠。

為什么B并不膽小,也不是不夠愛女友,卻經常選擇忍讓,不像男人一樣挺身捍衛(wèi)女友的尊嚴呢?因為B的潛意識在童年被植入這樣的信念:“發(fā)生沖突會讓愛自己的人傷心,而忍讓則會使大家都高興?!痹谶@種信念的操控下,一發(fā)生沖突B就選擇忍讓,哪怕實際上讓女友傷心。

潛意識里的限制性信念,像木馬程序一樣,左右人的行為,人被控制卻不自知。我們會用頭腦的各種說法合理化解釋自己的行為,以為自己的行為是理智選擇的結果,比如B會以為忍讓是有教養(yǎng)的明智選擇。

限制性信念還有一個嚴重漏洞:情況越危急,越執(zhí)著于固有信念。B的女友最終難以忍受他的退縮,要和B分手,結果B卻變得更加“溫和”,更加回避沖突。有一個女性來訪者說老公要和自己離婚,理由是嫌自己太依賴,事事都要請教老公該怎么辦。老公明確指出再這樣我們就離婚,可來訪者卻變得更加弱小無助,連家里換一桶水都要問老公怎么辦。這就是潛意識信念的運作機制,越危急,越不能轉彎。

潛意識的限制性信念,在某些情況下,確實能夠解決矛盾,但不是成熟心智的主動選擇,能量始終被阻塞。如果B能意識到自己的制約,哪怕下一次面對沖突依然選擇有教養(yǎng)的,不發(fā)生口角的方式,但能量層面并不堵塞,不會讓女友感到憋氣委屈。

孩子的能量像天然流動的河流,一會平緩,一會湍急,有平流有漩渦,一切本是無常的體驗,但父母長期的評判,會讓無常的能量表達固結成恒常的心理創(chuàng)傷。孩子的各種生命狀態(tài),難免讓我們已經充滿制約的頭腦焦慮不安,若能自己去面對那份不安,不評判干預孩子,可能再一抬頭,孩子已經轉換到其它狀態(tài)了。忍不住自嘲:孩子本無事,父母自擾之。

如何解決孩子磨蹭問題


孩子做事愛磨蹭,通常是因為他們不像成人一樣具有時間緊迫感,他們的時間概念比較模糊。有一些幼兒明顯地比其它孩子動作慢,不論在什么情形下、做什么事情都慢,即便是有強烈的外界刺激他仍然是行動遲緩,慢條斯理,緊張不起來。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旁邊有什么好玩的事就會讓他忘記了初衷。有的孩子在做事情時缺乏足夠的自信心,他總是擔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錯,所以做起事情來也是瞻前顧后、畏畏縮縮的,速度自然就快不了,然而越是擔心、越是害怕,孩子的動作也就越慢。

現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很少給孩子空閑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孩子一件任務完成了,家長另一件任務又布置出來了,家庭作業(yè)做完了還有額外的作業(yè),額外的作業(yè)做完了還要練琴、畫畫,反正不能閑、不能玩。于是孩子便想出了磨蹭的招數,做事情還不如慢點好,反正越做的快任務也就越多。

怎樣才能幫助孩子改掉做事拖沓的壞習慣?

1

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

如果孩子愛磨蹭是“手笨”造成的,父母就要想辦法鍛煉他的動手能力,幫助孩子提高動作的熟練和敏捷程度。父母可以與孩子玩一些小的競技游戲,如比賽看誰穿衣服快,看誰洗澡快等。通過這些比賽,家長可以隨時教給孩子穿衣、洗漱、收拾玩具等自我服務的技巧,教給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順序來提高效率、安排時間等。這些游戲玩多了,孩子可能覺得沒趣,這時,可以給予適當的獎勵來鼓勵孩子繼續(xù)做下去。

2

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

如果孩子愛磨蹭是由于時間觀念差造成的,父母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比如在孩子開始做一件事之前為他規(guī)定時間。父母先估計出孩子盡最大能力能夠完成此事的時間,并以此作為時間限制,然后根據孩子完成的情況,給予表揚、獎勵(或無獎勵,根據具體情況決定)。

在開始設計時間的時候,家長要及時核對。孩子做事,家長為他計時,告訴并夸獎他今天比昨天又快了幾分鐘。這樣,孩子會有積極性。

3

讓孩子按時做事

磨蹭這個習慣,不光存在于學習中,也反映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如穿衣、吃飯、玩耍等。所以要克服這個毛病,必須從不同角度著手,從自己孩子的實際出發(fā),制定一些改正方案。做什么事情,需要多長時間,事先都做好假定,在假設的時間以內(當然能夠越快越好)保證質量地完成。

做完以后,可以共同討論,對方案進行調整,爭取下次做得更好。對年齡較小的孩子,在進行這些計時活動,如閱讀、答題、勞動時,如果家長能夠與孩子一起進行,會收到更好的成效。

4

學習的榜樣很重要

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們一般都很喜歡與榜樣做對比,家長們要充分利用這一點。要在現實生活中給孩子找一個學習的榜樣,這種標桿式的榜樣可以是一些英雄人物,也可以是周圍的小孩子。在平時的教育中,一定要拿出榜樣,告訴孩子,榜樣人物之所以得到大家的喜愛,是因為他有時間觀念,辦事不拖拉。經常以榜樣的事跡來教育孩子,對糾正孩子的拖拉毛病有一定的作用。

5

提高興趣點增加好奇心

做事動機不強,動力不夠,才會“磨蹭”,一旦調動起他的積極性,“磨蹭”的問題也會隨之解決。所以,家長要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增加做事情的興趣。并且,適當鼓勵幼兒去做某事,適時給予獎勵。

6

以后果為導向的適當的懲戒是必要的

對于孩子的磨蹭,一味的批評教育有時會失效。專家建議,必要的時候,要將因孩子的磨蹭造成的后果呈現給孩子,并要對孩子進行適當的處罰。要讓孩子明白,做事磨蹭的習慣造成的后果也會很嚴重,也會受到一定的“懲罰”。有的時候,適當的處罰有助于孩子快速“醒悟”!

孩子愛磨蹭,大多都是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不當造成的。當發(fā)現孩子有做事磨蹭的現象時,就要找出原因,要以身作則,不要包辦代替,應該孩子營造做事利索的環(huán)境,當孩子有點滴進步時也別忘了鼓勵,增強孩子做事的自信心,對改掉孩子做事磨蹭的壞習慣有一定幫助哦!

對待孩子磨蹭的習慣,父母一定要用耐心和愛心幫助他逐步改正,不要操之過急,要注意總結萬式方法,不斷提高他做事的速度和質量。對待孩子磨蹭的習慣,父母一定要用耐心和愛心幫助他逐步改正,不要操之過急,要注意總結萬式方法,不斷提高他做事的速度和質量。

如何解決孩子膽小問題


不知道爸爸媽媽是否有這樣的體會?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是活潑亂跳的,非常愛動,也很喜歡和他人進行互動,但是隨著年紀一點一點大起來,卻變得畏縮、膽小起來。

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他所處的環(huán)境也有了相應的改變,爸爸媽媽對待孩子的方式也發(fā)生了改變,而這些改變可能使孩子無法適應,在面對未知的因素時,孩子就表現得越來越害怕、膽小了。

1.膽子小的壞處

膽子小對于孩子會有很大的影響,而且影響是多方面的。

在人際交往方面,膽子小的孩子很難跟別人好好相處,不容易接納新的朋友,整個人總是會沉浸在自己封閉、狹小的世界里,以后也很難融入社會。

在性格發(fā)展方面,孩子如果膽子總是很小的話,不利于養(yǎng)成陽光、自信的優(yōu)良品質。

在為人處事方面,膽子小的孩子不會主動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總是會追隨他人的腳步,變得沒有主見,以后很難獨立完成一件重要的事情。

2.為什么會膽小

孩子膽小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第一,爸爸媽媽可以先考慮下自己的家庭教育是否太過嚴厲,是不是孩子難以承受這么大的壓力。爸爸媽媽要知道的是,如果家庭氛圍很緊張的話,孩子就難以抒發(fā)自己內心的情感,什么事情都不說出來,一直憋在心里,就會變得越來越膽小。

第二,孩子如果不能充分和外界接觸,那么以后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肯定會有畏懼心理,特別是孩子年紀還小,更容易表現出沒有安全感,因為害怕所以不敢嘗試任何新鮮事情,變得膽小。

最后,缺乏父母的陪伴,孩子小的時候是最需要爸爸媽媽的陪伴的,因為這是安全感形成的最重要時期,如果爸爸媽媽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孩子就會變得膽小怕事。

3.如何解決膽小問題

第一,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家庭氛圍,一個人的成長環(huán)境對他的影響是巨大的,一個寬松有愛的環(huán)境對孩子是非常有好處的。當孩子犯錯時,對孩子不要太嚴厲,要有一份寬容和理解的心,跟孩子好好地進行溝通。

第二,要創(chuàng)造可以與外界接觸的條件,外面的世界很美好,同時也有更多的未知事物等著孩子去發(fā)掘。所以,不再拘泥于某些小事上,孩子眼界開闊了,自然就不會害怕眼前的那些小事情了。

第三,抽出時間,多陪陪孩子,經常和孩子進行一些交流,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在孩子遇到問題以后,爸爸媽媽要第一時間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讓孩子感到自己不是一個人。

孩子膽小,爸爸媽媽也不用太著急,教育是要循序漸進的,爸爸媽媽要有耐心去慢慢地引導孩子,換位思考,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無限關愛,慢慢地克服自己的膽小。

如何解決孩子作業(yè)拖拉


1

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家長要怎么做?

很多家長是這樣的

一邊看電視或者拿著手機玩,一邊監(jiān)督孩子,嘴里不停叨叨:“寫快點”、“別磨蹭”、“不準看電視,好好學習” 。這時,孩子心里是很不高興的:“憑什么你就能看電視,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p>

你這樣做會更好

在一旁看書,不打擾孩子學習寫作業(yè),當孩子有不懂的地方,能及時問你,給孩子營造濃厚的家庭學習氛圍。孩子會受你的感染,心態(tài)平和,心思都在學習上。因為,你做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榜樣。

2

孩子寫作業(yè)拖拉、不專心,很晚作業(yè)都沒寫完

很多家長是這樣的

想到第二天孩子還要上學,自己也要上班工作,就會訓斥孩子:“你氣死我了,怎么還沒寫完!我不看一會都不行,快點寫!我看著你?!彪m然家長很焦急,但孩子并不著急,依然慢慢悠悠,或者因為家長在一旁盯著感到緊張而寫不出來。

你這樣做會更好

嚴肅、平靜地對孩子說:“寫作業(yè)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對自己的事負責。現在到了睡覺的時間,沒寫完也不準寫了,明天自己去學校跟老師解釋吧?!?/p>

孩子會意識到是自己的原因,心里想:“沒做完作業(yè),怎么好跟老師說呀,看來明天寫作業(yè)得快點,不然會被老師批評?!边m當地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后果。

3

孩子一直看電視,不睡覺也不寫作業(yè)

很多家長是這樣的

催趕孩子去寫作業(yè)或睡覺,孩子還是不理會,于是,怒氣沖天地把電視關掉,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滿肚子不高興地去寫作業(yè)或睡覺了,心里埋怨,說家長是“暴君”。

你這樣做會更好

平靜對孩子說:“你該寫作業(yè)了,如果寫不完老師會批評的。你還想看多久?”孩子:“我再看10分鐘行嗎?”家長:“行,說話算數,到時間就關電視?!彪p方各退一步。

時間到了,孩子主動關電視去寫作業(yè)。這就好比我們大人常說的“給雙方一個好臺階下”,道理他們都懂,但孩子不喜歡被命令。

4

孩子作業(yè)字寫得很潦草

很多家長是這樣的

一看就忍不住要發(fā)火:“怎么寫得這么亂,你就不能寫好點?”甚至氣得把孩子的作業(yè)撕了。孩子只是茫然,不知所措,不明白到底怎樣才好看呢?久了也不當一回事了。

你這樣做會更好

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因為作業(yè)寫不工整,老師看不清楚沒法批改,所以你必須重寫了。這是我們說好的“規(guī)定”,不能破壞。你看,你應該這樣寫字(講述寫字規(guī)范,橫平豎直,大小一致)。你只要寫得比你剛才的字有進步就行(和自己比),有信心嗎?”

讓孩子懂得“規(guī)定”的重要性,心里想:“比剛才的字有進步,容易?!焙⒆右矔ψ约撼錆M信心。

龔老師導語:

請全天下的父母記住一句話:“孩子不怕累,不怕苦,怕的是不被理解,不被真愛!

相關推薦

  • 如何解決孩子拖拉 總有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事情速度不夠快,孩子做事情磨蹭怎么辦?那次家長交流會結束后,王夢瑤的家長找到我,說單獨聊聊,我把她請到辦公室。她說:我自己也知道我家夢瑤并不笨,就是太磨蹭,人家一會兒就做完的...
    2021-05-18 閱讀全文
  • 如何解決孩子不吃輔食問題? 導讀:媽媽要平心靜氣、面帶微笑,營造出愉快的進食氣氛,要用親切的話語和歡樂的情緒感染寶寶,使寶寶樂于接受輔食;其次,輔助食品應在寶寶饑餓的狀態(tài)下喂,這樣,寶寶比較容易接受;另外,每次添加一種新食物都要...
    2021-08-24 閱讀全文
  • 如何解決孩子之間的沖突問題? 孩子們之間發(fā)生沖突,若不存在病態(tài)性的以大欺小或者沖突中有槍支刀具等較大危險,原則是大人不應干預和評判,除非孩子主動要求家長介入。(病態(tài)性指的是一方有嚴重的人格問題,如反社會人格的青少年,會沒有底線的傷...
    2021-08-30 閱讀全文
  • 如何遏制孩子不良行為? 導讀:當場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落實您和孩子之間達成的協議。即使孩子的不良行為依然沒有改正的跡象,也要把您和孩子之間達成的協議堅持完成。您必須保持協議的一致連貫性,而且要做到言出必行,這樣孩子就會明白您...
    2021-11-18 閱讀全文
  • 如何解決孩子作業(yè)拖拉 1 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家長要怎么做? 很多家長是這樣的 一邊看電視或者拿著手機玩,一邊監(jiān)督孩子,嘴里不停叨叨:“寫快點”、“別磨蹭”、“不準看電視,好好學習”。這時,孩子心里是很不高興的:“憑什么你就...
    2021-05-18 閱讀全文

總有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事情速度不夠快,孩子做事情磨蹭怎么辦?那次家長交流會結束后,王夢瑤的家長找到我,說單獨聊聊,我把她請到辦公室。她說:我自己也知道我家夢瑤并不笨,就是太磨蹭,人家一會兒就做完的...

2021-05-18 閱讀全文

導讀:媽媽要平心靜氣、面帶微笑,營造出愉快的進食氣氛,要用親切的話語和歡樂的情緒感染寶寶,使寶寶樂于接受輔食;其次,輔助食品應在寶寶饑餓的狀態(tài)下喂,這樣,寶寶比較容易接受;另外,每次添加一種新食物都要...

2021-08-24 閱讀全文

孩子們之間發(fā)生沖突,若不存在病態(tài)性的以大欺小或者沖突中有槍支刀具等較大危險,原則是大人不應干預和評判,除非孩子主動要求家長介入。(病態(tài)性指的是一方有嚴重的人格問題,如反社會人格的青少年,會沒有底線的傷...

2021-08-30 閱讀全文

導讀:當場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落實您和孩子之間達成的協議。即使孩子的不良行為依然沒有改正的跡象,也要把您和孩子之間達成的協議堅持完成。您必須保持協議的一致連貫性,而且要做到言出必行,這樣孩子就會明白您...

2021-11-18 閱讀全文

1 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家長要怎么做? 很多家長是這樣的 一邊看電視或者拿著手機玩,一邊監(jiān)督孩子,嘴里不停叨叨:“寫快點”、“別磨蹭”、“不準看電視,好好學習”。這時,孩子心里是很不高興的:“憑什么你就...

2021-05-18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