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長假后的孩子們竟會如此平靜
發(fā)布時間:2021-03-19 幼兒園餐后活動的方案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想到孩子們剛來時哭泣的情景,又看到經(jīng)過一個月來的學習生活后已經(jīng)很成“氣候”的孩子們,在放假前的幾天心里老是在擔憂放了七天長假后的孩子們會不會又是一個反復(fù),和清新兩個人早就心里打算,做好充足的準備來“應(yīng)戰(zhàn)”。七天很快就過去了,今天我早早的來到了班里,清新也來的很早,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每個來園的孩子情緒都很平靜,除了以前來時總要哭會的小朋友今天來是照例哭了一會,特別是苗苗,以前要哭上一整天,今天基本十分鐘“搞定”了。與家長的交流中得知,很多孩子在假期中都很想念幼兒園,會吵著上幼兒園,望著家長們放心的神情,看著孩子們來園時的歡喜勁,我們真的很開心,很欣慰,再忙再累也都在瞬間忘記了。孩子們今天的表現(xiàn)那么好,我們的活動也都按計劃正常進行,開展了一個語言活動“給媽媽的媽媽送甜蜜”,聽故事的時候,發(fā)現(xiàn)孩子們比以往都安靜,在提問的時候,很多孩子都明白了要先舉手,不再向以往那樣唧唧雜雜亂說,但從發(fā)言的情況來看,很多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是很好,回答的內(nèi)容不能針對提出的問題,而且主動舉手的孩子不是很多,如我問:“媽媽的媽媽是誰呀?”竟然沒有一個孩子能正確回答,我啟發(fā)引導了很多次,并通過讓孩子多次述說,最后才記住,看來我想進行的課題內(nèi)容是想對了,針對課題的研究,我在活動后又專門進行了一個集體談話活動,主題是“國慶長假去了哪里玩?或做了些什么事情?”要求每個孩子都要上來發(fā)言,想先說的可以舉手。一開始就是丁丁先說,丁丁說的很完整很清楚,我不失時機發(fā)動全體小朋友一起表揚他并為他鼓掌,這下又有孩子積極舉手,由于丁丁開了個好頭,接下來語言表達能力教好的孩子也都說的很完整,有內(nèi)容。但更多的孩子只是覺得和同伴去的地方是一樣的也都照著說一、兩句,還有一些孩子以老師問他一句他回答一句的形式來回答,不管怎樣,敢于到前面來講,講一句也好,不管是模仿別人也好,都是一種進步,對每個孩子都進行了及時的鼓勵與表揚,孩子們聽到表揚也都很高興。從孩子們的講述來看,這個長假,帶孩子們外出游玩的很少,最多的就是去東湖廣場、當湖公園玩,所以孩子們也沒什么豐富的內(nèi)容可講??!本以為會忙亂的一天竟會如此平靜,真是讓我們欣慰的一天,前面一個月真不是白教的??!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天宇,你為何如此傷心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天宇,你為何如此傷心”,希望精彩的內(nèi)容能夠幫助到你!
案例背景:
哭,人類生理情緒的表露,又是表達人類感情的一種方式。人從娘胎里分娩出來,一見天日,首先是哭。哭先于笑,是人生的途徑,笑只不過是人生偶爾表現(xiàn)而已。常常有人受了某種委屈,表現(xiàn)為悲訴狀嗚咽;有人因恐懼而發(fā)出的低聲抽泣;也有遭受創(chuàng)傷而表現(xiàn)的疼痛之哭;還有失去親友的悲哀之哭。但是,我們班卻有一個孩子,總是某名的哭泣,不論是做早操、上課、吃飯,還是睡覺,她就是天宇。
過程實錄:
天宇,女,5周歲,中三班幼兒。在父母身邊長大,該幼兒沉默寡言,不與其他幼兒接觸,總是自己一個人默默地坐在位子上,一聲不吭,還總是莫名的哭泣。最開始時,不愿來園,對父母和長輩的依賴性非常強,抓住大人的脖子不肯放手,一直哭到睡午覺也止不住,不吵不鬧,也不跟其他人交流?,F(xiàn)在的天宇,上幼兒園雖然不在哭泣了,但總是沉默的一個人,坐在位置上,不論是點名還是其他,她總是一聲不吭,仿佛不存在般。在和天宇的接觸中我們發(fā)現(xiàn)他的自理能力和行為習慣其實還是比較好的,吃飯也不算太慢,現(xiàn)在,睡覺也還算安穩(wěn),但總是無緣無故的哭泣,一開始老師還以為是有人欺負她,可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不論是做早操、上課、吃飯,還是睡覺,天宇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流下淚水,表情委屈至極,而且,她還不喜歡跟人交流,不喜歡運動,就算帶他們下去戶外游戲,天宇也總是一個人,靜靜地呆著一邊,有時還會流下委屈的淚水,當然,早操她也是不肯做的?,F(xiàn)在的天宇,雖然能順利來園,偶爾還會跟著做一下早操,但還是不說話,沉默安靜,淚水也是時不時的流一下,流到傷心處,止也止不住,身為老師,真的很是頭疼。
原因分析:
在平時與家長的接觸和交談中了解到,天宇在家里是十分活潑好動的。父母也視其為心肝寶貝,關(guān)愛過度、疼愛有加。爸爸媽媽可以說對她是百依百順,記得一次做數(shù)學作業(yè),天宇的爸爸拿起來看了一下,之后天宇就怎么也不肯把數(shù)學書放回原處,硬要帶回家,她不鬧,就是哭,哭得傷心至極,天宇爸爸一開始都已經(jīng)把她帶出教室了,但之后又折了回來,最后,還是把數(shù)學書帶了回家,這就說明天宇其實是一個極其任性的孩子,說什么就是什么,不達目的誓不罷休,而父母也是能滿足一定盡量滿足,即使是一些無理的,對自身可能會造成不良的習慣都會滿足,父母也是要什么給什么,深怕委屈了孩子,因為只要天宇一哭,他們就立馬投降,滿足孩子的要求,但在幼兒園,有那么多的孩子,老師不可能只關(guān)注她一個,所以,她一再的想用哭,來引起老師的注意。
案例反思:
第一、創(chuàng)設(shè)適宜環(huán)境進行疏導。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幼兒在家、在園、在社會都能保持積極愉快的情緒、積極健康的情感和行為,這就需要教師家長的密切配合。同時,以榜樣示范、強化型的正確行為。要求天宇的爸爸媽媽對孩子的要求不可盲目滿足,不要看孩子一哭就招架不住,要教會他正確方式,并不可一味的滿足孩子的要求,還要多引導她與其他幼兒的相處。
第二、實行短時間“冷處理”。有時候,教室有必要對孩子的無理要求故意忽略,特別是對容易哭泣的天宇,必要時可以實行短時間的“冷處理”。
第三、抓住時機,及時鼓勵。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捕捉日常生活中有價值的教育契機,進行隨機教育。尤其是像天宇這樣單純的孩子,只要在適當時給予一定表揚鼓勵,天宇還是能很乖很聽話的去完成老師所交代的任務(wù)。
關(guān)于“天宇,你為何如此傷心”的精彩內(nèi)容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關(guān)注我們了解更多內(nèi)容!
看似平靜,非平靜
通過上次園里發(fā)放的關(guān)于―――幼兒園午睡的案例,讓我想到了,幼兒園午睡時,看著孩子們好像是睡著了,但實際上它卻隱藏著很多以及很大的危險。
現(xiàn)在,孩子在家都是小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非常疼愛,由于爺爺奶奶等老一輩人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響,所以有的家長要給孩子帶上護身符以及其它東西避邪,感覺這樣心理比較踏實。
但是,孩子帶這種東西來幼兒園,中午睡不著時,他就會擺弄這些東西,無意間把它放到嘴里,或者是在脖子上繞圈,或者是敲敲這兒,敲敲那兒,有的甚至是不知道什么時候睡著了,東西還含在嘴里。
這樣無意間就會勒住脖子,或一不小心把東西吞下去就會有生命危險。
所以在午睡時,教師要挨個孩子檢查,看看是否是真的睡著了,姿勢是否正確,嘴巴和鼻子是否露出來了,我們要盡量避免不必要的發(fā)生。
孩子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所以教師的任務(wù)是特別大的,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發(fā)生,我們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家長協(xié)同幼兒園工作,盡量不讓幼兒帶不必要的東西來幼兒園,特殊情況要向老師說明;第二:教師一定要檢查好每一個孩子。
愿孩子平安、健康、快樂的成長!
假如這孩子是我的
我班有一個新入園的小女孩,個子小,體質(zhì)弱,雙眼無神,來源的第一天中午睡就把褲子,床單,褥子,全尿濕了,我當時很生氣,一邊洗著褲子,床單,一邊埋愿他,晚上我見到了孩子的媽媽,告訴我孩子有先天心臟病,又有尿床的毛病.我聽了之后更生氣.我想.,這樣的孩子還入園,不適合過集體的生活,可我想了一想,這樣的孩子這么小就有心臟病,多苦惱啊.捫心自問,加入這孩子是我的孩子怎么辦?經(jīng)過思想斗爭,轉(zhuǎn)變了我的想法和做法,對她格外體貼,照顧起來.跟他的媽媽多要了一條褲子放在幼兒園,準備尿了隨時換,午睡前提醒他去廁所,,并告訴他睡覺時又尿了就直接告訴老師.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他不在尿床了.由于她有心臟病,戶外活動時,我隨時提醒她,活動不要太大他膽子小,課堂上老師提問過她.答對了大家就給他鼓掌,他從老師和小朋友哪里都得到了溫暖.
讓幼兒也要參加勞動
這天,天氣起風了,我一早就到幼兒園,就先打掃衛(wèi)生,可是風太大,掃起來的垃圾隨時被刮過來,這時我就喊了幾位小朋友來幫忙,我們在掃的過程中,垃圾隨時到處亂刮,我便說:“孩子們,這些垃圾可不可恨?”幼兒說:“太可恨了,沒有這些垃圾,我們也就不掃地了,更不怕刮風了?!逼渲械囊幻∨笥驯阏f:“我們小朋友以后誰也不要亂扔紙和垃圾什么的了,老師也就不用每天都好掃地了,也不怕刮大風了。”小朋友們都齊聲答應(yīng)說:“對以后和他們也說一說,不要亂扔垃圾了,也就不怕刮風了?!?/p>
我聽了孩子們的一番話,了解了每天干什么事,都應(yīng)讓幼兒一起參加,去親身體驗,我們的教育目的也就達到了。
原來如此
有一次手工課上,我教孩子們用剪刀剪紙,把老師畫好的蘑菇剪下來貼在畫有草地的紙上。在剪之前,我提了要求:“一手拿剪刀,一手拿紙,用剪刀沿著輪廓線把蘑菇剪下來?!睘榱俗尯⒆觽兏靼孜业囊?,我又補充了一句:“把紙上空白地方剪掉?!?/p>
孩子們開始操作,我巡回指導,一個一個地看。當我走到璇璇旁邊時,心里“噔”的一下,她桌上沒有一個完整的蘑菇,她把蘑菇全都剪碎了,我很生氣地問:“你看看你剪的蘑菇,怎么會變成這樣,你沒有聽見老師提的要求嗎?璇璇本來是很認真地剪著,聽我這一說,”哇“的一聲哭起來。
放學時,我重新給璇璇一些沒有剪下的蘑菇,讓她帶回家剪。第二天,她把作業(yè)交來了。作業(yè)做得很好。我問她:“你為什么在幼兒園里不好好剪呢?”她告訴我:“老師說把空白的地方剪掉,蘑菇上有白點,那也是空白,我就把她剪掉了?!痹瓉砣绱?,我恍然大悟,竟然成了誤導。我有些臉紅,因為昨天我沒有問清原因,便批評了她。
從這件事以后,不管哪個孩子做錯了什么事,我都會輕輕地問一句:“你為什么這樣做?”因為只有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了解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的活動,才能更好地教育他們。
孩子們長大了
“慢點走、慢點走···”“不要跑哦!”呵呵···這些話可不是老師說的哦~這些話都是孩子們說的。怎么回事呢?聽我給你講講吧!孩子們?nèi)雸@已經(jīng)快6月了,我們感覺孩子們似乎長大了不少,在每天吃完午餐以后,孩子們都會主動幫助老師拿抹布擦桌子,幫老師拿笤帚和簸箕,爭著\搶著都很樂意,也都會自己去衛(wèi)生間漱口。但這些孩子們畢竟年紀太小···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愛玩的小毛病,去洗手間時候總愛跑著跳著的過去,而老師總擔心孩子們這樣跑跑跳跳的會撞到人或者自己摔到了,所以老師總是在后面督促著:“孩子們??!慢點、慢點走···”“孩子們!不要跑啊!”后來我琢磨著,這樣督促也不是個好辦法啊,靈機一動,就招呼了涵涵過來:“來來···我請你當小老師,給你個任務(wù)哦!幫老師看著小朋友們,告訴他們不要跑?。 焙芏碌拿靼琢死蠋煹脑?,就點點頭說:“好”然后!她就忙開了!“你慢點啊!”“不要跑哦!”“要走著去啊”···嗯!我便默不出聲的在旁邊觀察著“小老師”的工作情況。“小老師”的工作成果相當不錯,孩子們真的不跑了,一個一個出去的時候都是慢慢的走,有時候有的孩子快了,涵涵就會拉著他說:“不要跑哦!”原來讓孩子自己管孩子是這樣的效果顯著。第二天午餐的時候。我就向孩子們宣布:“以后吃得快,第一名的小朋友,可以去門口當小老師,去看著小朋友,要他們慢慢走去洗嘴巴、漱口。”在這次新政策宣布之后,都會有孩子們很自覺的去那里當個監(jiān)督的小老師。今天是XX,明天是XX···孩子們就這樣的輪流著,誰吃的比較快,誰就自覺的去那里站著。我看見他們這樣的聽話,在旁邊看著他們,心里有說不出來的滋味,一種莫名其妙的開心,一種欣慰,一種感動。我的孩子們長大了!懂事了!
孩子究竟需不需要特長教育
現(xiàn)在,很多的父母都認為孩子需要進行特長教育,而且年齡越早越好,而且有的孩子還不止報一個班,如此大的壓力讓父母和孩子都苦不堪言。面對這種現(xiàn)狀,我們應(yīng)該考慮:孩子究竟需不需要特長教育?
其實,“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殷切期望,本身并沒有什么錯,但是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的意愿,把一些興趣、特長強加到孩子身上,剝奪了孩子的自由和時間,那就不妥當了。作為父母,應(yīng)該走出特長教育的誤區(qū),以正確的方式方法來提高孩子各方面的素質(zhì)。
對孩子進行特長教育的誤區(qū)
一、期望孩子能成為各項全才
有些父母望子成龍心切,想把孩子培養(yǎng)成各方面的全才,繪畫、音樂、書法、外語……恨不得全讓孩子精通。這種做法完全違背了教育的初衷,甚至會讓孩子形成抵觸心理,最后既浪費了時間、精力、金錢,也毀了孩子。
二、父母強加意愿給孩子
孩子天性愛玩,也許對一些特長教育并沒有太大的興趣,可是父母不管不問,自作主張地替孩子選擇、逼孩子學習,也不根據(jù)孩子的特點來進行篩選,完全是自己一廂情愿。這樣做不但起不到教育的效果,反而會阻礙孩子情商和智商的正常發(fā)展。
三、采用的教育方法不當
孩子年齡小,缺乏足夠的耐性和毅力,他們的興趣愛好具有較大的可變性,也許今天喜歡這個,明天就喜歡那個了,這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和鼓勵。可是,很多父母卻在孩子學習生厭時,采取“高壓政策”,強迫壓制孩子去堅持,結(jié)果往往是事與愿違。
四、把孩子的特長教育作為攀比的內(nèi)容
許多父母看到別人家的孩子上了什么興趣班或是學了什么特長,就不甘落后,讓自己的孩子報更多的班、學更多的東西去競爭,生怕落在后面。這樣導致孩子沒有自由和時間,太多的壓力反而影響了功課的學習。
種種的誤區(qū)讓父母更忙,孩子更累,學習的效果自然是不用提了。從孩子自身發(fā)展的規(guī)律來說,幼兒時期的孩子去上特長班并不符合兒童身心發(fā)展的需要。其實,在現(xiàn)代社會,我們所謂的“特長”不應(yīng)該局限在適應(yīng)社會和生存的技能,而應(yīng)該是幫助孩子提高能力的一種素質(zhì),必須依據(jù)孩子自身的興趣來發(fā)展。
如何正確地對孩子進行特長教育
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技能和興趣,對孩子日后的成長、發(fā)展都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從哪些方面來進行培養(yǎng),就不能由父母說了算,而是應(yīng)該讓孩子自主選擇。
培養(yǎng)孩子的特長要依據(jù)孩子的興趣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著自己的長處和興趣,父母要做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發(fā)現(xiàn),了解孩子特長發(fā)展的潛能,幫助孩子找準興趣點。
父母端正自身心態(tài)
孩子畢竟是孩子,對待他們不能用成年人的標準去要求,應(yīng)該根據(jù)孩子的心理特點去加以引導。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所期望的效果。
適當鼓勵孩子堅持
孩子的特長教育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有時候孩子會打退堂鼓,所以就需要父母適當?shù)毓膭?,告訴孩子要去堅持,要始終如一,否則結(jié)果只能是前功盡棄。
培養(yǎng)孩子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
特長教育不同于學校教育,其主要是培養(yǎng)孩子對某些技能學習的興趣,所以在教育過程中要松緊有度,給予孩子適度的空間,讓孩子在玩中學,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父母要用平常心對待
特長教育的真正目的應(yīng)該是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給孩子帶來快樂和自信、讓其更積極地享受生活的教育,而不應(yīng)該太功利,所以父母要有一顆平常心,用正確的心態(tài)來教育、引導孩子。
總而言之,年輕的父母們不要太過于看重特長教育,讓孩子在寬松、愉快的氛圍中培養(yǎng)興趣、學習到一定的知識,快樂地成長,這才是最重要的。
冷靜處理孩子們交往中出現(xiàn)的問題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和教學工作中,常會聽到某某小朋友打我了,某某小朋友搶我玩具了等等的現(xiàn)象。
當孩子們之間發(fā)生這些現(xiàn)象時,我認為我們老師要善于處理。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之間爭吵是常有的事。
一般來說,只要吵架沒有危險,我們不必亂加干預(yù),隨孩子們自己去。
孩子們吵架,其實并不是壞事。
它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也是孩子自我教育的有力手段。
因為在爭吵、打架的過程中,孩子有一個認識自我的問題,期間各自還要申辯自己的主張,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孩子自我教育的有力手段,也是相互間的一次體力與能力、智力的“較量”。
當然在必需時,我們可采取適當?shù)姆椒ǎM行“干預(yù)”,指導孩子解決矛盾,恢復(fù)友誼。
如果孩子確實受到了委屈,不要立即“興師問罪”。
因為這樣做,對孩子并無益處。
正確的做法是,應(yīng)先調(diào)查一下孩子受委屈的原因和過程。
如果是孩子先惹怒另一位孩子,因而另一方才還手,那就要首先指出這位孩子開始時的過錯,并要他向另外的孩子道歉,然后再指出“還手不對”的錯誤。
這樣矛盾就能得到妥善解決。
幼兒園是孩子邁向社會的第一步,接下來他們馬上就要進入小學,能夠與同伴友好相處,適應(yīng)集體生活是他們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孩子今后的心理發(fā)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老師遇到這樣的情況應(yīng)該通過一些實例正確引導、教育孩子在與同伴的交往中要學會謙讓、等待、要有耐心,教育他們在與小伙伴有矛盾時應(yīng)講道理,要學會尊重別人。
孩子們假期快樂!(中班)
今天是孩子們在學校的最后一天,和往常一樣,給他們做了暑期安全教育,下午給他們發(fā)了自己用過的學習用品,還為他們發(fā)了獎狀和獎品。時間過的真是很快,轉(zhuǎn)眼間我已經(jīng)和他們共同度過了兩年的時間??粗麄儚目蘅尢涮涞男⊥尥薜浆F(xiàn)在懂事能干的大孩子,其實是在和他們一起成長著。說到期末的獎勵,給孩子們發(fā)放精心制作的獎狀,其實也是為了肯定孩子們這一個學期來的進步和成長。一大早,潔潔就盯著我問,“老師,我是鉤鉤還是叉叉。”因為以前跟他們開玩笑說過,誰打叉叉就沒獎狀了。我就問她,“你想要鉤鉤還是叉叉?”她笑著說,“我要鉤鉤。”我又問:“為什么呀?”她說:“因為我上課比張欣月坐的好?!焙呛?!有趣的孩子,看來獎狀對他們的誘惑還是很大的哦!
今天還有件比較開心的事情,平時很害羞、膽小的寧寧,會主動抱著我跟我親近。這個學期她進步了很多,我們對她表揚、鼓勵也很多,所以她漸漸消除了和老師之間的疏遠感,能親近老師了。最后祝愿所有的孩子都能過一個健康、快樂、安全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