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瞳瞳的獨坐教室》
發(fā)布時間:2021-03-01 教育隨筆 幼兒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案例背景每天的一日生活中,教師要面對許多的幼兒,也許會忽視每一個幼兒一瞬間的表情或不滿的情緒,每一個幼兒都有屬于自己的性格個性,通常教師往往會比較容易注意到那些主動的,活潑的孩子,她們就像一種鮮艷的顏色,非常活潑的綻放在教師面前。然而我們的教育應是全面的,在強烈的性格對比下,出現了一個極度內向,在園不發(fā)一語的幼兒。她就像黑色,總顯得被動,深沉。案例
瞳瞳是我班最后一個來的孩子,來的時候也是一樣的哭,只是她的哭沒有歇斯底里,而是無聲的抗議。她給我的印象是內向的,內向和外向的孩子在我看來都一樣好,她們都有屬于自己覺得舒服的個性,作為家長與孩子不應去勉強孩子刻意的改變她的性格。可我覺得瞳瞳小朋友是極度的內向,甚至根本不擅于表達,連上廁所都不能主動的向老師提出來。我開始擔憂。有一次讓我非常深刻的事件是:朱老師在下課期間與小朋友們玩外面區(qū)域里的游戲,這只是一種隨機的課后玩耍,我看到孩子們都主動的跑出來,在走廊里吃“爆米花”,頓時整個走廊好不熱鬧。可我發(fā)現只有瞳瞳獨自一個人坐著,一動不動。教室里就剩下我和她兩人,她和教室都靜靜的,走廊和孩子們卻熱鬧一片。在鮮明的對比下,加重了我的擔憂,原來這個孩子的被動,超出了我原有的想象,她的過于安靜,對她來說是一種困擾,然而她自己卻不知道。
分析
當一個孩子在兩個月的園內生活中,沒有開一句口,不會主動說我渴了,我餓了,我要小便之類的話,那么作為教師來說,也是感覺著急的,她讓我想到了那些自閉癥的孩子,她們就像“星星的孩子”,她們有屬于自己的秘密世界,然而對于瞳瞳來說,我和朱老師讓她做的事情,她能聽懂,會做,而且做的并不差,所以她不笨。我也覺得她不是自閉的。而她的過于被動,這也許和她的成長環(huán)境,平時的交友狀態(tài),以及適應能力有一些關系。
反思
對于瞳瞳,我和她的家長做過一些溝通反饋,她的媽媽告訴我的是:在家孩子會說話,會和她們交流。這讓我更加認定,瞳瞳需要的是時間。也許幼兒園里的其余孩子能很快的適應,很快的和別人成為朋友,但是瞳瞳需要我們更多的耐心,理解,包容,她才能真正的走近我們的中間。有時候我常常會因為忙碌,忽視了安靜的她,但是她雖安靜卻真實的存在,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對她不但不能忽視,而且也要多和她說說話,因為她需要比那些活潑的孩子,更多的愛,關心,幫助。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教育隨筆:坐車安全要牢記
坐車安全要牢記
幼兒園班車的安全問題,已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問題,對于自我保護意識比較薄弱和自我保護能力比較差的孩子來說,班車老師的責任心尤顯重要。
一天下午,我像往常一樣交接完坐班車的孩子,把孩子清點了一下,孩子們坐好就出發(fā)了,班車行駛的過程中,我都會認真仔細地觀察每一個幼兒,當我看到安琪的時候,發(fā)現他的腮幫子鼓鼓的,心里咯噔一下,開始以為他在偷偷的吃東西,于是我讓他張開嘴巴,安琪死活不張,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便耐心地說:安琪是個乖孩子,老師不批評你,請你自己把東西拿出來好嗎?等他拿出來,我才知道原來他嘴里有一個玻璃球,心里一陣后怕。
雖然是一件小事,但后果卻不堪設想,由于孩子們較小,好奇心強,對于一切認為新鮮事物都樂于去嘗試,而且不知道深淺,所有,幼兒園要建立幼兒班車安全檢查制度與措施,加強幼兒自我安全保護意識。
教育隨筆:吵鬧的教室安靜了
教育隨筆:吵鬧的教室安靜了
春天來了,孩子們身上厚厚的棉襖漸漸脫了,大棉鞋換成了運動鞋,孩子們的精力顯得格外的旺盛,常規(guī)活動時他們也顯得很躁。今天早晨的教育教學活動后,我像往常一樣請孩子們上廁所小便、洗手、喝水,之后準備請孩子進行區(qū)域游戲活動,我的話還沒有說完,有的小朋友就開始說話、有的玩耍,有的已經沖進衛(wèi)生間了,完全沒注意我的指令要求。我正想喝止,提醒他們安靜下來,突然又想到最近幾天孩子們的情緒都是這樣,喝止只能是一時解決問題,治標不治本啊。于是想了一個辦法,對著孩子說:“大家快來聽啊,這是什么聲音?豎起耳朵,仔細聽,聽到了什么聲音,一會請你來告訴大家?!鳖D時,教室里一片安靜,大家都在仔細尋找聲音。過了一會,大家紛紛舉手,說聽到了許多聲音,有:小鳥聲、汽車聲、老師喊口令聲、敲鈴鼓聲、小弟弟的哭聲、小學打鈴上課的聲音……有的還會描述他聽到的聲音感覺。這時我告訴孩子們:“如果這些聲音象錄音機一樣把它們同時放大,在我們的生活中這些聲音就成了噪音,耳朵就沒法清靜,長期這樣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和身理健康?!苯酉聛淼膸滋?,我變換玩法進行游戲。比如讓孩子們閉上眼睛,然后我用記號筆敲敲鋼琴等凡是能發(fā)出比較有趣的聲音的,再讓孩子們猜猜老師這是發(fā)出的聲音是什么,再進行節(jié)奏練習。又如:老師敲發(fā)出聲音的次數,請孩子們仔細聽并數數敲了幾下,進行數學練習。還有一種玩法就是傳悄悄話,請一位小朋友出來看老師口型說什么,然后用小聲的聲音傳給他的好朋友,好朋友聽了后,按指示玩游戲,如“請你幫老師拿鈴鼓來?!钡?。
這下,孩子們說話聲音輕了,我們的教室安靜了,孩子們也漸漸養(yǎng)成了保持安靜的習慣。
教育隨筆:午睡室里的故事
午睡室里的故事
每一天在組織孩子午睡時,總有那么幾個小朋友磨磨蹭蹭地好長時間也不躺到床上,安靜下來。而已經躺在床上的小朋友,有的在撥弄著自己的小手,還有和自己的好朋友竊竊私語。真是讓老師頭疼。這天,我正好拿著小朋友新帶來的一本故事書,吳宇闋看到了說:湯老師,你是不是要講故事了?我一愣,立刻反應過來說:是的,我就是在等所有小朋友都躺下來,安靜下來,才會講故事呢。吳宇闋立刻對還沒有躺下來的小朋友說:你們還不快點,湯老師要講故事啦!那些還沒躺下來的小朋友一聽,立刻躺下,安靜下來。于是,我就講了兩個故事。小朋友央求說:湯老師再講一個吧!我說:這天時間來不及了,明天小朋友早一點躺到床上,安靜下來,湯老師就能夠多獎勵你們一個故事了。從第二天起,小朋友果真又快又安靜地躺到了床上,等著老師去講故事呢!而且要老師多獎勵幾個故事呢!
透過這件事,讓我明白:孩子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除了講道理之外,還能夠透過一些適當的活動性獎勵。這樣也會起到一個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隨筆:活動室安靜了
活動室安靜了
又到了孩子們每周看動畫片的時間,我像往常一樣,讓孩子們坐成半圓形,然后打開電視,電視里正在播放《星際寶貝》。剛開始時,孩子們看的比較認真,沒過多久就有孩子們開始說話。于是我調高了音量,目的是為了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可事與愿違,孩子們說話的聲音更大了,于是,我大聲地說幾遍:別說話,再說話就別看了。可不一會兒,教室里又開始嘈雜起來……總這樣可不是辦法,于是,我改變了策略,將電視機音量稍稍調低了,并在觀看之前提出了與動畫片有關的問題,讓孩子們在動畫片中找答案,讓孩子們帶著問題去看。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孩子們看得很認真,教室里很安靜……
在日常生活中,亦是如此。我們總喜歡喋喋不休地教育孩子們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總以為班上孩子多,只有大聲講話他們才能聽見。其實不然,我們不妨試著輕聲地和孩子交流、輕聲地走路、輕聲地搬椅子,以自身的行為去感染孩子,這樣或許又是另一番景象。
教育隨筆:隨機教育
教育隨筆:隨機教育
小朋友天真可愛的樣子很受老師們的喜愛,但是有些孩子也有令老師頭疼的“毛病”:愛多說話。有時,我剛說個開頭,他們就接過去說個沒完沒了,惹得所有小朋友也跟著叫。在課堂上,有時根本聽不進我的話。我只能大聲的對著他們嚷一頓才能平息一下,再看看他們那害怕的眼神,又覺得怪可憐。
這一天,我剛說:“小朋友喝水。”有個小朋友便叫:“大班的先別去?!笨墒侨嘈∨笥巡⒉宦犓?,一齊涌到了水杯架跟前。見此情景,我靈機一動,先讓小朋友回座位上去,然后宣布:現在我選一個小朋友來當小老師。孩子們見狀都覺得好玩,嘻嘻哈哈吵成了一團,任其大聲喊:“中班去喝水。”絲毫沒有用處,我趁機會對他說:“你一個人的聲音怎么能比他們那么多人的聲音大呢?老師上課的時候,你老講話,別人還聽的見嗎?”他紅著臉搖了搖頭。這件事后,他的“毛病”改了許多。針對各個孩子的特點進行教育,比干巴巴的說教要有效得多。
教育隨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你
教育隨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你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個性自己的特點,不管是從性格,還是長相,我們都能清清楚楚的區(qū)分每個人。在“我長大”的主題中,“我的變化”這一活動后,有兩三個小朋友在美勞區(qū)里畫起了自畫像。但是接連兩天,我發(fā)現了一個問題:孩子們畫的自畫像雖然顏色鮮艷,裝飾漂亮,但五官造型都是一樣的,并沒有畫出自己五官的特點。于是在結束活動前,我都會孩子們一起聊聊自己在區(qū)域活動中的收獲?!拔覀儊聿炔瓤催@幅自畫像是誰?”小朋友們憑借著自己的猜測說了起來,這時候,點點舉起手老,大聲說:“他們畫的都差不多,看不出來是誰啊!”我又問:“那我們怎樣才能畫的像自己?”對于這個問題,孩子們有自己的見解。有的說:“可以照鏡子。”有的說:“可以拿自己的照片看著畫?!边€有的說:“我對面的人畫我,我畫他。”“你們的辦法真不錯,明天可以再區(qū)角里試試看。”
第二天.真的有小朋友帶來了鏡子,還有相約來到美勞區(qū)互相畫對方的。孩子們的興趣濃厚,但結果是,自畫像的差別不大,缺少對主要特征的描繪??磥恚槍ψ援嬒竦膯栴},我們得討論討論、研究研究了。
活動后,我首先對美勞區(qū)孩子們的積極性進行肯定,隨后提出新的問題:“每個人都有眼睛、鼻子、嘴巴,可是為什么長得不一樣呢?”為了更加形象、直觀的讓幼兒觀察,我邀請了幾個有自己特征的孩子們站在前面,這樣不難發(fā)現:有的小朋友眼睛又大又圓,有的小朋友的眼睛是細長型的,有的小朋友鼻子寬,有的鼻子窄,有的嘴唇厚,有的薄。有了細致的觀察,孩子們對五官的各種形態(tài)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再一次自畫像的嘗試有開始了,在新的作品中,我發(fā)現孩子們有意識地根據自己不同的面部特征來畫自己了,孩子們的自畫像開始初具雛形。
我想,如何能把自畫像的活動深入下去,是孩子們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我認為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個是投放各種不同畫法的畫像引導孩子們進行欣賞,有油畫像、卡通畫像、寫生畫像、素描畫像等,增加他們對自畫像的感知經驗。二是投放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引導幼兒自主運用各種材料及多種工具進行自畫像創(chuàng)作。各種各樣的畫筆在孩子們手中會務起來,橡皮泥、豆子、扣子等廢舊物品也能給孩子們的創(chuàng)作帶來些許靈感。
孩子們的創(chuàng)意是無限的,是極具個性并且五花八門。讓我們?yōu)楹⒆觽兇蜷_創(chuàng)意之門,快樂的在藝術的海洋里翱翔。
教育隨筆:愛的教育
鎮(zhèn)瀚是一個高高壯壯的大男孩,由于父母離異,一直由奶奶爺爺撫養(yǎng)。在生活中老人給予的關愛很多,但在學習習慣方面關注的較少。在班里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孩子。
上課了,別的小朋友認真的聽課,他一會兒趴在地上,一會兒用手扯扯女孩的小辮。課堂中隨時會有告狀的聲音:“老師,他動我的書”、“老師,他又跑到門口了”,好好的一節(jié)活動,常常被他攪得“四分五裂”,大聲的訓斥,緊繃的臉都對他不起作用。
還好,他喜歡下課有事沒事的湊到我面前,看著我的臉,悄悄的拉拉我的手,看我沒有反應,就會得寸進尺地再摸摸我的臉,討好地對我笑笑“嘿嘿……”,更有趣的是用雙手擠著我的臉變成了“丑八怪”??粗_心的笑容,我也不忍心責怪他。
或許是母愛的缺少,他對我有一種親近感。
有一次我問他“想媽媽嗎?”“不想”
“那我像不像媽媽?”“有點兒像媽媽”他拉著我的手。
“那你得聽媽媽的話,那樣媽媽會更喜歡你?!?/p>
“好”他答應的很干脆,“我聽你的話,你送我一個小粘貼行不行?”他很聰明,又趁機給我提“條件”。
“行,今天聽話5次,就得一個小粘貼。”他使勁點點頭。
這一招很奏效,我以表揚為主,只要他有一點值得表揚的地方就累計一次。一天下來,5次“聽話”達到了,他如愿以償的得到了獎勵。
以后,他喜歡圍著我,喜歡摸摸我的臉,讓我拉拉他的手,體驗“媽媽”的感覺。特殊的孩子用特殊的方法——“愛”去溫暖他幼小的心靈,也是一種教育方式。
幼教隨筆:好朋友,分開坐
通過這件事我發(fā)現,任何事情都可能是有利有弊的,關鍵是怎樣把不利的事情引向有利的一方面;把不利的事情轉化為有利的事情,這需要我們老師多觀察多發(fā)現,從而真正的找到解決的辦法。
玉玉和楚琪是一對好朋友,平時總愛在一起玩,從來不打架,有的時候還上對方的家里做客,她們的父母也是非常友好,一接孩子的時候就兩個一塊兒接。
可是事情總是“一分為二”的,這對孩子上課的時候常??刂撇蛔∽约阂f話,要不就低頭悄悄玩不聽老師講課,最近我還發(fā)現琪琪的數學退步很大,可每次交上來的數學題卻都是對的,這是怎么回事呢?終于有一次我發(fā)現玉玉做完了數學作業(yè)以后,琪琪就問她要,然后把它原封不動抄寫下來,我走過去指著一道數學題問她會不會做,她卻低頭不語,原來她每次都是自己不動腦子依賴朋友幫助作題??!這樣的好朋友在一起能算互相幫助嗎?想到這我突然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決定再不能讓她們上課時候坐在一起了,要讓她們分開坐。雖然她們有些不愿意,但為了孩子好,我只能這樣。楚琪也逐漸改掉了依賴朋友作題的壞習慣,現在她必須自己動腦筋想問題了。
通過這件事我發(fā)現,任何事情都可能是有利有弊的,關鍵是怎樣把不利的事情引向有利的一方面;把不利的事情轉化為有利的事情,這需要我們老師多觀察多發(fā)現,從而真正的找到解決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