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活動 好吃的年夜飯之感
發(fā)布時間:2021-02-26 幼兒園好吃的教案 幼兒園好吃的水果說課稿 幼兒園大班好吃的蔬菜說課稿在<<好吃得年夜飯>>主題活動中,孩子們興高采烈的用彩泥做著自己印象中所吃的年夜飯。陽陽小朋友在全神貫注的忙活著。我走近一看,只見她做的東西很多,有餃子、包子、糕點、炒菜、、、、、、這些東西都放在方形的餐桌上。旁邊還有一個像兔子的頭可又是方形的腦袋的東西,還有6個大小不同,形態(tài)各異的大圓上放著小圓的東西,以及一個正方體上按著一根線、、、、、、我怎么也沒有看明白是什么,就問陽陽:“這些是什么呀!”陽陽高興的給我介紹:“這六個人是我、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我的小舅,我們在一邊吃年夜飯一邊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說著他指著像兔子一樣的電視機
,我才明白過來,像兔子耳朵的是老式電視機的天線?!澳沁@是什么呢,”我指了指正方體,他神氣的說“這是我小舅給我買的花炮,吃完飯要去外面放的啊!”
我恍然大悟,其實,在泥塑活動中,孩子們可以自由想象、發(fā)揮,當我們不再追求孩子們捏的像不像,美不美,好不好時,我們會靜下心來體會,關(guān)注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感受孩子的喜怒哀樂,并且開始關(guān)注幼兒活動中的需要,真正的品嘗到在活動中和孩子交流的樂趣。
粘粘的泥巴拿在手里,孩子們都能陶醉在玩泥的樂趣中.這一刻,我們最終通過玩泥去理解孩子的創(chuàng)作與發(fā)展,使孩子們通過積極參與,大膽的創(chuàng)作去開拓他們想象的空間。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教育隨筆:不好好吃飯的孩子
案例背景:
每次吃飯時間豆豆總是磨磨蹭蹭,吃飯的時候也是很慢,玩玩手指、左顧右盼,很不專心每次小朋友都吃完了,她還留在飯桌上,有時候還會悄悄的將飯菜倒進垃圾桶里,她的吃飯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
案例描述:
午餐時間到了,多數(shù)小朋友都快速的搬好小椅子,小便洗手準備用餐了,但是天天還在磨磨蹭蹭的一直沒有把小椅子搬到位置上。我提醒了幾次之后終于搬好小椅子了,結(jié)果又在廁所磨蹭了不出來。等她坐好位置上開始用餐,其他小朋友都已經(jīng)幾大口吃下去了。我轉(zhuǎn)了一圈發(fā)現(xiàn)豆豆坐在位置上發(fā)呆,碗里的飯菜都沒怎么動,就提醒她好好吃飯,然后用勺子挖一點,又放下,于是就再次提醒她,開始撓頭,揉眼睛,詢問情況:“豆豆,為什么不吃飯呀?”“不想吃”她指指碗里的菠菜。
分析與措施
豆豆是個比較挑食的孩子,經(jīng)常會剩很多飯菜,怎么勸說都沒用,最后還是倒掉。今天又遇到了不喜歡吃的菠菜,所以一開始就磨磨蹭蹭的不愿意搬小椅子。很多幼兒在家也是如此,不喜歡吃的蔬菜就不吃,有的家長知道孩子不喜歡吃的家里就不做這個菜,這樣時間久了,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不吃這個菜了。后來在與家長的交流中發(fā)現(xiàn)豆豆在家也是很挑食,喜歡吃肉類,不怎么吃蔬菜。
實施措施:
1、創(chuàng)造愉悅進餐氛圍:開飯前組織幼兒猜猜今天吃什么?用猜菜名的方法營造了良好的餐前氣氛,增進了幼兒的食欲,愿意快樂進餐。同時了解一些菜的營養(yǎng),讓孩子們喜歡吃。
2、鼓勵與樹立榜樣相結(jié)合:在進餐時給予幼兒一些積極地引導,如“小朋友的牙齒真有勁兒,一口飯一口菜,放在嘴里一起嚼,飯菜的味道會更好”;“xxx小朋友吃飯可專心了,安安靜靜吃飯腸胃最舒服”;“xxx小朋友的小碗里真干凈,一點食物都沒剩,看看誰能比他還棒”如此等等。教師只要表揚了某個小朋友,立即就會有更多的小朋友紛紛模仿這個小朋友的良好行為。
3、賞識對待,適時鼓勵:每當豆豆能動手吃一次,便及時夸獎,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她,給予她鼓勵和自信,讓她相信:她可以做的更好!
4、家園配合,攜手努力:與豆豆家人交流溝通,在家里盡量讓孩子各種蔬菜都要吃,挑食的習慣不能聽之任之,要有原則,不能因為不喜歡就不吃。與幼兒園的進餐習慣配合一致,更好的達到目的。
利用“誘餌”,讓孩子好好吃飯
在幼兒園里,每天孩子們吃飯時,我們老師總是要不斷地提醒大家快快吃飯,吃飯時不要說話,可是,過一段時間,孩子們就會自發(fā)產(chǎn)生免疫。吃飯時磨磨蹭蹭,占用了太多時間,不利于日常教學活動的組織安排。
之后,我找到了讓孩子快快吃飯的“誘餌”,在我們班“小老師”這一稱號是孩子們心目中至高無上的榮譽。其實,“小老師”就是老師的小助手,可以幫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吃飯時我們就很好地利用了“小老師”這一角色對大家的誘惑。我們告訴孩子們吃飯最快的前幾名將會成為“小老師”,下次吃飯時,可以幫助老師給小朋友分碗、發(fā)勺子,而且“小老師”可以在吃飯時坐到桌子的前頭,這些特權(quán)是孩子們吃飯速度很大的動力。
自從實施這一方法后,孩子們吃飯的速度明顯提高。我們的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也得以很好的進行,而且孩子們樂于助人的品質(zhì)也得以提高。
可見,只要我們找到合適的“誘餌”并加以恰當?shù)囊龑?孩子們做事情的積極性就會得到提高。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一定要多觀察,多思考,多反思,這樣我們才能在這一崗位上收獲快樂和成就感。
泥工活動:玩橡皮泥
橡皮泥就像哈利.波特的魔法一樣,充滿了無數(shù)的可能性,橡皮泥的可貴之處在于它帶給孩子無限創(chuàng)想的空間。而我們班的特色活動就是泥工,于是在本周我開展了橡皮泥的活動。
幼兒一拿到橡皮泥都可興奮了,都開始自己的創(chuàng)作,搓,切,壓玩得不亦樂乎,玩橡皮不光讓寶寶的小手得到了鍛煉,重要的是寶寶的想象力得到了延伸,自信得到了提升,更是享受到了成功的快東!于是在孩子的歡樂中,我悄悄制作了一個棒棒糖,還準備了木棍,孩子們看了都紛紛自覺的學起來,還上來問我要木棍呢。
在教給孩子基本的做法后,孩子們完成來捏一捏,搓一搓,小棒子串起來。每個孩子都完成了,期間孩子們玩的可高興了,還相互炫耀呢,最后我們還將孩子們的作品都擺放起來,請孩子回家的時候給爸爸媽媽看呢。
這個活動可以讓孩子獲得成功的同時,還會更加積極的去創(chuàng)造,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發(fā)散性思維,提高孩子的發(fā)現(xiàn)和感官體驗,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力,注意力和想象力。玩橡皮泥有這么多的好處,我們家長在家里也可以配孩子一起玩一玩,與孩子一起體驗回味曾經(jīng)那美好有趣的童年。
吃飯的樂趣
每次吃飯,總有一些不喜歡吃蔬菜的孩子,對他們,我是傷透了腦筋卻又無可奈何。
不斷的提醒對他們來說只是耳邊風,達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怎么辦呢?后來,我靈機一動,為什么不換一種教育方式呢?于是,在一次午餐前,我從阿姨手里接過飯菜時就故意大聲的說:“今天的飯菜好香哦!你們聞到了嗎?”這時,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起來,都翹起小鼻子夸張得聞著。
一邊聞一邊說:“真的,好香!”“今天的蔬菜聞起來也很香,一定也很好吃。
”說著神秘的偷瞄了一眼今天的蔬菜盆子,大家也都好奇地睜大了眼睛。
我又說“那誰來猜猜我們今天吃什么菜?蔬菜吃了有什么好處呢?”我剛說完,好多小朋友都爭著要回答,飛飛說:“老師,我媽媽說多吃蔬菜就會不生病,還會更聰明。
”小茹說:“吃蔬菜會變得更漂亮。
”“哦,是嗎?那還有誰也喜歡吃蔬菜呢?”“我!”“我!”……在我的鼓動下,大家的熱情高漲,就連幾個不愛吃蔬菜的小家伙也樂在其中。
果然,那天的蔬菜是供不應(yīng)求,而且小朋友吃飯的速度也快了很多,菜好吃,飯也多吃了。
從此,在每次吃飯前,我總是用生動的形式介紹菜名或討論有關(guān)菜的作用或者是一些簡單得吃飯禮儀,用自己的熱情來帶動幼兒吃飯的興趣,幼兒良好的用餐習慣也在無形中逐漸養(yǎng)成了,這就是吃飯中的樂趣吧!
吃飯的規(guī)矩
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規(guī)矩是維持我們正常社會秩序的保證。規(guī)矩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時時刻刻的規(guī)范著我們的行為準則。所以說一個人只有從小學會守規(guī)矩,才能讓他將來更好的融入到社會當中。
幼兒園就像是一個小小的社會,在這里孩子們也要守規(guī)矩。孩子剛來時總是好以自我為中心,絲毫不知道規(guī)矩是什么,這也與我們的家庭教育有莫大的關(guān)系。
而我們老師為了園里的秩序、為了孩子的成長就不得不肩負起“立規(guī)矩”的重任了。正所謂“民以食為天”,首先當然要從吃飯開始了。
第一,吃飯時間是固定的,時間一到我們老師就要組織小朋友們吃飯;
第二,吃飯時要用筷子或是勺子,不允許用手去抓(不會的我們會耐心教會他們);
第三,吃飯時不允許大聲喧嘩、玩樂,不能走來走去;
第四,要在半個小時以內(nèi)吃完飯,如果提前吃完飯也要在座位上等候,當然這個時間也是可調(diào)的;
第五,吃飯時不可以挑食,更不可以浪費糧食等等。
當然,要想讓這些“小祖宗”們遵守這些規(guī)矩簡直是太難了。但是,我們都相信終有一天他們會適應(yīng)的。
自從這些規(guī)矩實行開始,小朋友們每天都會給我們很多的驚喜,他們已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著。家長們也常說自己的孩子長大了:會用筷子了、吃飯不用喂了、不挑食了等等。孩子的進步,我想我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好玩的泥巴
最近,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喝水的時候,有幾個小朋友經(jīng)常用自己杯子中的水去和泥,然后用小樹枝挑著玩,弄的杯子上、手上和衣服上很臟,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去制止他們,可是不一會他們趁我不注意,又去玩了。無論我用什么方法,他們始終改不了??磥磉@玩泥對他們來說有很大的吸引力,可是他們這樣隨便和泥、玩泥,不但不講衛(wèi)生還很浪費水?,F(xiàn)在我必須想個辦法,既能滿足孩子們的興趣,又能制止他們這種行為。于是,我決定組織一次“好玩的泥巴”活動。我選擇了一個溫暖的下午,為他們準備好了土和泥后,領(lǐng)他們來到活動地點說:“小朋友們,你們是不是很想玩泥,”孩子們大聲地說:“是,”我又接著說:“好,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來玩泥巴,”聽了我的話孩子們的高興勁就甭提了。于是,我為他們分好組,讓他們自己動手活好泥,很快他們就把泥和好了??粗麄兒秃玫哪?,我說:“現(xiàn)在你們用這些泥來捏,看哪組捏出的東西又多又好,我們進行比賽,”我的話剛說完,孩子們就忙開了,只見他們每人拿一塊泥,這捏捏那捏捏,很快就捏出了各種小動物、小汽車,還有各種食品、水果、蔬菜等擺在那兒,看了他們的作品,我感到孩子們的想象力太豐富了,動手能力也很強。而且他們看著自己的作品高興地介紹給其他小朋友,一凡小組的還合力捏了一個小火車。最后我們進行了評比,給優(yōu)勝小組的小朋友每人發(fā)了一個標志。趁著孩子們的高興勁我說:“以后你們還想不想玩,”孩子們高興地說:“還想玩,”我又說:“那只要你們以后不隨便和泥、玩泥,老師就經(jīng)常帶你們玩泥巴好不好?”“好”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說。我領(lǐng)孩子們打掃干凈場地后,又讓他們洗干凈手,這時他們還在議論剛才玩泥的事情,看來我組織的這次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從那以后,他們真的不再隨便玩泥了,從這次活動中我也得到了很大啟發(fā),那就是對孩子們的教育,不能生搬硬套,要隨機應(yīng)變。
不愛吃飯的寶貝
開學已經(jīng)兩周時間了,每次吃早點、午飯、午點,軒軒都很被動很不樂意的,同一組里的小伙伴們都陸續(xù)搬著小椅子到桌子旁邊去入廁洗漱了,唯獨他一個人坐在中間的位子上,身體側(cè)著靠在小椅子上看著,老師也鼓勵寶貝自己動手搬椅子,小家伙就光搖搖手不愿意搬過去用餐,在老師的幫忙下搬著小椅子牽著寶貝一起過去,小家伙也很勉強的,帶著寶貝洗手入座后,他就扒在桌子上不愿意自己獨立進餐,老師邊鼓勵邊哄著喂給他吃,小家伙才勉勉強強的吃個三四口就又轉(zhuǎn)頭不肯吃了。而且他就只要吃白米飯,不管是葷菜還是蔬菜,伴著米飯里喂到他嘴巴里,立馬就全吐出來了,擺手示意不要吃,掘強的小脾氣就凸顯出來了。
軒軒的生活自理能力與班里其他小朋友相比相對來說比較弱,產(chǎn)生這樣的結(jié)果是多方面的。關(guān)鍵原因是家長過分的溺愛包辦代替。錦軒在家中主要有奶奶照料,由于隔代寵愛,奶奶很多事情都親力親為,喂他吃飯,幫他穿衣服,導致孩子在家中生活自理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鍛煉,缺少練習機會,久而久之他跟不上他的年齡階段所應(yīng)該有的生活自理能力。.
采取的策略:
1.教師與家長進行交流,把寶貝在園的表現(xiàn)實事求是的反應(yīng)給家長,建議家長能與幼兒園配合,進行家園合力,讓孩子在家中也能在生活自理能力上得到鍛煉。
2.建議幼兒的爸爸媽媽多于幼兒相處,讓父母擔負起教育的重任,要給予寶貝樹立自信心,幫助寶貝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和奶奶也進行交流,讓奶奶也初步具備正確的教育觀,不要總包辦代替。
吃午飯風波
一天中午,又到了吃午飯的時間了。和往常一樣,我告訴小朋友們:“今天請每個小朋友自己拿一碗飯和一碗菜,拿到后開始吃,要求每人吃完自己的一碗飯?!币磺卸歼€挺順利的,小朋友們分到飯菜開始津津有味地吃起來了,有的孩子吃完一碗又盛了一碗,慢慢地動作快的孩子陸續(xù)吃完了飯,這時,俊俊突然對我說:“老師,我吃不下了。”我一看他的一碗飯還剩許多呢,就勸說道:“不行,一碗飯要吃完的!”他聽了急得眼淚都要快要掉下來了,吱吱唔唔說:“我真的吃不下了”。我一想又想到俊俊今天早上來得晚了,大概早飯吃得太飽,所以現(xiàn)在肚子還不餓吧!于是我就向孩子問清了這點,果然沒錯呢!于是我對他的要求開始降低,讓他再吃兩口就行了,他聽了高興地吃完了兩口。
這件事,使我想到以往我們教師在教孩子吃飯時,要求每人吃完自己的一碗飯,其實卻往往忽視了每個孩子的實際需求不同。有的孩子可能喜歡吃今天的菜而多吃一點飯,有的孩子可能因某種原因今天胃口變差了些,還有的孩子天生就吃的少些等等。所以以后在吃飯時,我對于個別孩子不再硬性規(guī)定,而是根據(jù)孩子自己的需求,適當調(diào)節(jié),這樣孩子們也吃得心情愉快,成長得更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