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個“純棉父親”
發(fā)布時間:2021-02-03 父親節(jié)幼兒活動方案 幼兒園父親節(jié)的活動方案 幼兒園工作計劃努力方向這個年,是在孩子他媽老家過的。除了吃好喝好睡好,就沒別的事。好歹行前就立下“宏愿”,寫一點過年日記,觀察那里的風俗、人事,也算鄉(xiāng)土調查吧。在這個大轉型時代,故鄉(xiāng)變化深刻,值得我們去重新認識和思考,而不能一味把她當作童年的樂園、游子的桃花源、精神的烏托邦?;貋砗?,補寫加修改,得五六千字,發(fā)到群里、圈內,正好趕上博士回鄉(xiāng)日記的熱潮,點擊量十分可現(xiàn)。
然而,所有的高興之外,有一事讓我不開心。如今元宵已過,還不能完全釋懷。何事?容我慢慢道來。
每天早飯后,我就躲進小樓寫日記,佐以花生瓜子,香茗一杯。親戚看我是讀書的種子,就把三個上初中的調皮男生都交給我,說不上管教,也難說指導,不過是想從我這里讓他們看到,讀書人應該怎樣。我也當仁不讓,努力示范,還真把幾個坐不住的家伙給摁住了。
我把我的日記給他們看,最后挑起“群眾斗群眾”,讓他們也寫一篇,相互比試比試。他們倒也沒怎么不情愿,因為寒假作業(yè)里早有布置。寫好后,拿到酒桌上去念各人的精彩片段,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孩子們得了賞,我也因此善舉多喝了好幾杯。
歡樂過后,一位異姓兄弟把三篇作文都看了,然后對我說:你兒子的文筆,在三個人當中,肯定是最好的。但我不認為那是篇好文章,因為超過了他的年齡,有少年老成之嫌?!芭c我們鄉(xiāng)下孩子比,缺少童趣。你們上海人,在干什么呀?”異姓兄弟說道。
我心里一驚,甚至臉上掛不住,只好王顧左右而言他,妻趕緊把它們給沒收了,說“喝酒喝酒”。
接下來,它就像一個糯米粑粑,一直堵在我的心口。一到家,我就要來文章看,原來兒子作文的開頭兩段是這樣寫的:
經(jīng)歷了期末考試的艱苦,寒假便成為大多數(shù)學生的盼望——但不是我。寒假的頭幾個星期,那滿滿的培訓課占據(jù)了我的時間,使我身心俱疲。也正是這種疲憊,使我對春節(jié)假期充滿期待——回到老家,和伙伴們成天在外頭玩耍,那是多么開心……
而鄉(xiāng)下孩子引起大家喝酒興致的一段是這樣寫的:
我迷糊地問道:“現(xiàn)在幾點了?”“七點半,聽說你下午去馬鞍山”,大阿姥說。我回過神來,去馬鞍山?我的心里頓時開朗起來,因為我的外公、外婆、舅舅、舅媽都在那,會有一筆不小的收入。
兒子的文章,猶如一記悶拳,戳在我的胸口,讓我隱隱作痛。兒子說的都是事實,但我也似乎只是個從犯呀。
從上學期,也就是七升八的那個暑假開始,兒子學校出現(xiàn)了許多新的操作。首先是物理競賽班招生,之前我還打聽過,學校忽然通知參加選拔考試,然而參加的人都進了。接著是繳費、上課,暑假里每周兩次,直上到假末,才匆匆地帶他去西安、洛陽一線游了一趟。同時,假期里還要準備古詩文競賽,那可是周吳鄭王地干,字詞句篇地毯式轟炸,最后只好背答案。
八年級一開始,除了每周六一次的物理課,學校里開始搞競賽輔導,古詩文競賽、物理競賽之外,又加了新知杯數(shù)學競賽,然后是選拔考試。十分幸運的是,兒子又入圍了。意外的是,一個“明日科技之星”的名額,又空降到兒子頭上,給名額時約法三章,要經(jīng)常到上海大學去接受指導、做實驗等,還要寫論文、做匯報,反正很辛苦,且要家長全程陪同。我家到上大,單程就要兩小時,我是咬著牙答應的。
我漸漸明白,搞競賽,既是為了拔優(yōu),也是學校在嚴禁補課的形勢下的一種“戰(zhàn)術”。作為學生和家長,即使不考慮獲獎,能享受免費補課,且是優(yōu)秀教師上課,何樂而不為?即使學校借助教育機構,那又有什么辦法?你敢不上嗎?
誰都知道,競賽獲獎的幾率是很低的,是只有極少數(shù)才可以玩的。學校借此把面鋪開,既有“廣種薄收”的策略運用,又可以起到補課的作用。
然而,對我兒子來說,一個個的幸運加起來,最后演化成了一場“不幸”。我們心里明白,他并不十分優(yōu)秀,總以最低的分數(shù)入圍,參加過的競賽也只能得個三等獎,這樣“全面開花”,不但會竹籃打水一場空,還會影響課堂的基礎性學習。
果不其然,兒子成天是忙啊忙,過去我們還有時間去趟書店、逛趟公園,或者到“咖吧”小坐,現(xiàn)在不成了。晚上好不容易完成了學校老師布置的作業(yè),盡管已是10點以后,我催他休息,他總是說:不行!不是要做競賽題,就是要寫論文、改報告。
很快,更大的“顏色”來了——兒子的月考、期中考試成績都很糟糕,數(shù)學課堂小測驗竟然考到班級倒數(shù)第一。妻開始咆哮,罵他豬腦子,怪他貪玩、上課不認真、沒理想等等。我在隔壁房間里聽著心疼,又只能堅定地站在妻一邊。但我還想到了兒子的身體,兒子本來長得就小,發(fā)育也晚,才13歲,像現(xiàn)在這樣壓力這么大,這么熬夜,他還能長個嗎?沒個好身體,要學習干什么?一旦心理出現(xiàn)問題,那不就崩潰了嗎?
我是個隱忍甚至有點懦弱的人,遇到困難和問題,我總喜歡“邊走邊看”。終于有一天,母子間爆發(fā)了一場戰(zhàn)爭,就因為一次英語錯題訂正,兒子怨媽媽陳芝麻爛谷子地翻舊賬,媽媽怪兒子扯皮拖沓屢教不改??粗麄兿葎涌诤髣邮?,再痛哭流涕,我的心都碎了。
戰(zhàn)爭過后,妻氣得撒手不管他了,燙手的“皇權”自動地“禪讓”到了我的手頭。我勇敢地站了出來,撐起這個危險而燙手的“政權”。我新官上任三把火,首先,鼓勵兒子,人學東西有快慢(其實他現(xiàn)在課堂上的學習內容,班上不少同學已經(jīng)在校外上過一遍了),關鍵是要給我頂住,不要放棄,自信心更不能受影響;其次,不再小氣,為了節(jié)省路途的時間和精力,不再乘公交,改為打的,并且盡量全程陪同(他的班主任在開家長會時,就勸過我們“陪伴也是一種教育”);第三,給他補營養(yǎng),燒他最喜歡吃的黃豆蹄髈、鯧魚鱖魚等。
歡迎關注瑞敏兒童教育資源,微信號:amttcc
功夫不負有心人,就在戰(zhàn)戰(zhàn)兢兢當中,迎來了期末考試。真是老天保佑,成績有所上升,我們都松了一口氣。
在陪伴的過程中,我開始發(fā)現(xiàn)校外教育機構的“洞天”。
第一次進那所學校,被里面的熱鬧驚呆了。那么多教室里,燈火通明;那么多條走廊里,學生人頭攢動;那么多家長,坐在休息區(qū)里閑聊,聊的還是孩子……有個孩子,不過四五年級,被家長領到一個角落里,一邊打開書包拿出書本,一邊接受交代:現(xiàn)在我們出去有事,你先在這兒做作業(yè),然后上課,然后吃中飯(飯在保溫桶里,水果在保鮮盒里,牛奶在袋子里),然后下午上課,然后我來接你回家……[76范文網(wǎng) www.fw76.COm]
寒假里上課,一段時間之后,有的孩子因為要出國旅游或回老家過年,開始缺課,再加上大家漸漸認清了獲獎不易的實際,學校里開始彌漫一種低落、不安的氣氛。校長“及時”開了一次家長會,我不明就里,旁邊的家長說就是“洗腦”。果然,老太太口若懸河,一口氣講了一個多小時,無外乎欲蓋彌彰地說自己跟上面有什么關系,手頭有多少資源、名額,有多少學校的校長找她幫忙,有多少校長后悔沒把學生早點送到這里來,再就是“批評”自己做事如何認真如何“死腦筋”……
最讓我羞愧的是,我現(xiàn)在才知道兒子班上有那么多優(yōu)秀的家長,他們從小學就開始陪孩子讀書了,我的許多問題和不解,在他們眼里,簡直幼稚。他們不但知道自己的孩子(孩子在校不喝水、哪個老師最好等等),還知道別人的孩子(家長是干什么的,通過什么競賽獲什么獎上中直接把通知寄到了他家里,等等)。他們自豪地預測,隨著高考改革,校外補課、學科競賽將更火,慶幸自己比別人早走了一步。
他們如數(shù)家珍地羅列剛剛公布的清華、北大、復旦、交大等名校自主招生簡章,共性的內容是“招收對象及申請條件”中,都有“學科特長突出、具備創(chuàng)新潛質”、“在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含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等)中獲獎”這兩條。嗚呼,在他們面前,我這個教師,簡直就是小學生,甚至白癡。
我還是一位教師呢,可是在孩子教育的問題上,我就像《平凡的世界》里的孫少安,心里充滿著糾結和掙扎,直面現(xiàn)實卻遍體鱗傷。我跳不出讓孩子接受應試教育的泥潭,總想在忍耐中孩子順利長大,走上光明的前程。
看著孩子實在辛苦,只能在物質上對他豐厚一點、補償一下,摸摸他的頭,給他穿襪子,晚上帶著愧疚的心情比他睡得早,而在臨睡前給他熱杯牛奶削個蘋果,上學時目送他背上沉重的書包跟他揮手告別,放學時一聽到他的腳步響就跑過去開門……而在老師向我表達孩子的辛苦、學校的無奈、家長的心疼時,我真心又違心地說:“感謝都來不及,不心疼!”
是的,孩子現(xiàn)在這么辛苦,我還有什么資格去吹毛求疵、施壓監(jiān)視,即使是環(huán)境不理想孩子犯糊涂,我想焦慮不安甚至歇斯底里,那也必須一個人躲在角落里,待完全平復后再回到親人面前,就像文章所定義的“純棉原則”——僅給你愛的人提供物質支持和心理撫慰,而不投射個人欲望和意志。
既然不能做“純棉母親”,那我就努力去做一個“純棉父親”吧。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育兒心得:努力做個好媽媽
育兒心得:努力做個好媽媽
時間過得真快,葉子上幼兒園了。
還記得他出生時的小小模樣??粗惶焯扉L大,開始學爬、第一次叫媽媽、第一次邁開小腳走路,那種快樂是無法言喻的。
現(xiàn)在葉子快四歲半了,經(jīng)過了半個學期的幼兒園生活,感覺變化很大,經(jīng)常給我?guī)眢@喜,家里的積木和魔方他百玩不厭,每天都會做出一些不同的造型。他像其他孩子一樣喜歡看動畫片,從中學到不少成語,并能活用到生活中,這說明他是好學的孩子。只要兒子做了什么讓我驚喜的事情,我都會毫不吝嗇的表揚他,這會讓他覺得很快樂,也越來越自信。
如果兒子做錯了事,我也一定會批評他,但“批評”這方面我做得不好。我這個人脾氣急,經(jīng)??刂撇蛔∽约旱钠猓踔羷邮执蜻^他,看著他用受傷的眼神望著我的時候,我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一個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母親是失敗的。我知道有效的批評是就事論事,表情嚴肅,語氣平和,一定要蹲下看著他的眼睛,這樣才會讓他意識到自己究竟錯在哪里。這方面我會學習改善的。還有就是以后一定得提醒自己盡量不要在人前批評孩子。其實別看孩子小,他也是要面子的。
另外,我做得最多的就是擁抱孩子以傳達我對他深深的愛,我對他的獎勵也多是一個大大的擁抱或一個吻,我還經(jīng)常對他說“媽媽愛你”。我不想做那樣的母親:當有一天想擁抱自己的孩子時卻發(fā)現(xiàn)他根本不需要了,那該多遺憾啊。
這就是我的育兒經(jīng)中的一部分,感謝兒子給我?guī)淼尿湴梁涂鞓贰寢屢惨鄬W習一些育兒知識,努力做個好媽媽。
小學低年級,父母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能夠讓家長的努力產(chǎn)生事半功倍之效果的也就是一二年級這個階段了。相信不論是在生活還是學習中,我們都應該能時刻感覺到孩子對我們的依賴,孩子很聽父母的話,覺得父母說的就是真理,所以尤其是在生活中行為習慣養(yǎng)成方面,父母所扮演的角色極其重要,需小心地言傳身教。
一年級作為孩子學習生涯中的第一個轉型期,孩子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在學校老師心目中的形象,都將直接影響到孩子性格特點的形成。很多低年級的孩子,因為父母的不重視,沒有及時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從而在課堂上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喜歡打岔、不愛抬頭、不懂得聽課等表現(xiàn),從而在開學后的第一次考試就出現(xiàn)不理想的結果,看到老師對優(yōu)秀學生的表揚與稱贊,孩子開始變得不自信,變得內向起來,而這種不自信一旦形成,將很難更正。
在我們可控制的這個階段,先將孩子學校將要學到的一二年級知識點提前摸透,提前給孩子講解并讓孩子進行初步掌握,這樣孩子在學校進行第二次接觸時,他的表現(xiàn)會比較自信,還會得到進入學校趣味班的機會,增強對學習的興趣。
由于一二年級學習階段的特殊性(學校將重點放在孩子課堂表現(xiàn)的打造方面),往往學校課本上的知識點非常的少且簡單,在這個孩子智力開發(fā)的黃金時期,可以進行適當進行學科類及文體類的學習。
此外,還建議家長在假期適當給孩子安排練字,每天量不要多,避免影響孩子小手的成長,但是適當?shù)木毩暱梢蕴岣吆⒆拥膶懽魉俣燃熬砻婀ふ?,提高孩子的作業(yè)質量。
父母應該努力扮演好這4個角色
為人父人母的都希望能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他們所謂的良好生活環(huán)境往往都是指物質方面的,給孩子選擇最好的學校、 請最好的老師,只要在父母的能力范圍之內,他們都會毫無保留的滿足孩子。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父母,我們重點做好以下4個角色。
守護者——照顧好孩子但是不能插手過多
作為孩子的守護者,大人首先要做的就是照顧好孩子,在這里說的照顧并不是事事代勞。很多家長看到孩子遇到了一點困難就忍不住插手,這樣其實是讓孩子錯失了很多鍛煉自己的機會。這里并不要父母撒手不管,在管之前先對這件事情的難度有一個簡單的評估,如果確實是孩子自己無法完成的,父母可以做一些指導。
伯樂——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潛能
當今社會孩子成績優(yōu)秀并不算的什么優(yōu)勢,還要讓孩子有特長。每個孩子身上都有獨一無二的的特質,家長一定要認真觀察孩子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特質,并且把這個變成孩子的優(yōu)勢。家長可以每天都表揚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有自信,這樣孩子們會變得更加優(yōu)秀,但是表揚孩子的時候一定是發(fā)自內心的,不能讓孩子覺得大人表揚只是一種敷衍。
導師—— 給孩子生活的建議
父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也是孩子的生活導師。再做孩子的導師之前,家長一定要和孩子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系,讓孩子知道,父母完全是為了自己好。做孩子的導師不能過于武斷,不要覺得自己有百分百的權威,就給孩子立規(guī)矩、定條件,我們就是給孩子提供建議的,和孩子是平等的,這樣孩子才能聽進去大人的建議。
伙伴——和孩子一起面對成長路上的煩惱
大人也有小時候,回想一下我們自己是不是也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呢?孩子也需要一個成長的伙伴和他一起分擔成長中的煩惱。父母一定要扮演好孩子的伙伴,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和孩子一起面對,共同商討應對策略。
社交能力 父母做起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成長的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當然也包括社交能力的培養(yǎng)。父母要做好言傳身教,打造出孩子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近些年來,大部分中國家庭只育有一個孩子,這唯一的孩子從降生那一天起就被無所不能的成年人團團圍住,所有的事情都有人替他操辦,他唯一的任務就是做一個乖孩子,給他身邊的成年人帶來歡樂。
人類是群居動物,無論獨生子女如何嬌寵,都無法避免走出家門,與其他人打交道。這個時候,家長的焦慮往往成倍增加,因為父母們突然發(fā)現(xiàn),這個肉嘟嘟的小寶貝,居然不懂社交禮儀!他不肯跟小朋友分享,還伸手打人;他不肯跟鄰居朋友打招呼,拒絕叫人、問好;他認生、害羞、怯懦、自私、沒有禮貌……
很多時候,我們成年人往往誤解了孩子的世界。兒童的社交能力并非意味著他必須彬彬有禮、見誰叫誰、謙讓合作、沒有沖突,兒童社交能力的發(fā)展也不是一蹴而就,我們教給他,他就會了,一勞永逸了。兒童的社交能力是在不斷地體驗和練習中逐漸開發(fā)的。無論成人還是兒童,社交能力的基本功就是認可他人存在、體會他人情緒、接納他人行為,這些都需要我們積累大量的經(jīng)驗才能練就。
面對孩子之間的沖突,家長們往往備感頭痛。因為我們從小到大都被灌輸了這樣一個理念:沖突是壞事情。我們沒有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疆界,一旦起沖突,就意味著關系破裂,所以我們一向避免沖突、壓制沖突。因此我們也難以接受孩子之間發(fā)生沖突,難以克制自己一個箭步?jīng)_上前,替孩子解決矛盾的沖動。
在這里,我們不妨向動物學習學習。小獅子打打鬧鬧的時候,獅子媽媽和爸爸都懶懶地躺在一邊,不理不管不干涉。因為它們知道,如果自己以成年的力量替孩子們解決矛盾,雖然能夠取得一時的和平與寧靜,卻阻撓了幼獅生存技巧的開發(fā)進程。打鬧是在為幼獅成年做準備。
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并非把他推給“社會”就行了;不干涉孩子之間的沖突,也并非意味著我們袖手旁觀,毫無作為。孩子的社會交往活動是從他降生第一天開始的,他的第一任社交對象,就是作為他父母的我們。他與別人的交往模式,都首先在我們這里得到練習,所以,我們怎樣跟孩子打交道,孩子就怎樣跟別人打交道。我們怎樣處理我們與孩子之間的沖突,孩子就怎樣處理他與別人之間的沖突。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是孩子社交能力的訓練師,是他們社交行為的模板。
對于兒童的社交活動,家長們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要不要讓孩子學會謙讓?別人“欺負”我們家孩子了,我該怎么辦?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童年時期,孩子正在建立他的安全感,親子教育家指出,他需要知道這個世界是善良的、人類是可信的、自己是值得存在的。有了這種堅實的安全感,孩子才有足夠的內心力量去迎接生活的挑戰(zhàn)。
很多家長這樣說:我的孩子太謙和了,別的孩子搶他的玩具還打他,是不是應該教他誰要打你就打回去,誰搶你的玩具你也搶回來,或者干脆站在一旁看著誰搶我孩子的玩具我就上去教訓他,甚至教訓對方孩子的家長,讓孩子知道必須搶打爭斗,不教育他這些不行,他將來無法適應這個社會,他謙讓別人,別人不謙讓他呀!
由于我們社會大環(huán)境的一些問題,但凡遭遇孩子社交方面的沖突和矛盾,父母的焦慮和恐懼就跟開水一樣滾滾沸騰,家長們生怕孩子眼前吃虧,將來挨欺負。其實這是把成年人內心的擔憂和偏頗投射到孩子身上,而孩子所需要的恰恰不是世界的所謂“險惡真相”。
孩子尚處于分辨善和惡的朦朧狀態(tài),如果我們教給他一套懷疑一切、錙銖必較的作為,他成年后會怎樣對待這個世界呢?誰還敢跟他來往呢?親子教育家成墨初指出,如果我們給孩子營造一個善良的環(huán)境,他成年后會善意地看待這個世界和他人,他會主動去做善良的事情,他會下意識地尋找并且吸引同樣善良的人跟他做朋友,而且他會排斥那些不善良的東西。一旦他很清楚“善”是什么,識別“惡”就不那么難了。無論在哪個社會環(huán)境里,一個善良、真誠、謙和、友愛、協(xié)作的人,都是受歡迎的,成功的概率也很高。
如何做個孩子喜歡的好父親
導讀:父親是孩子最重要的游戲伙伴,也是兒童積極情感的滿足者。父愛有助于兒童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父愛更易促進兒童智力的發(fā)展。
月月爸:我們很愛自己的孩子,但總覺得孩子小時候更需要媽媽。
孫寧(早教專家):一位著名的人類學家曾經(jīng)說過:“從生物角度講,父親是必不可少的,但從社會角度看,父親卻被描繪成養(yǎng)兒育女的局外人。”父親是孩子最重要的游戲伙伴,也是兒童積極情感的滿足者。父愛有助于兒童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父愛更易促進兒童智力的發(fā)展。
小溪爸:有的時候跟孩子玩把握不好度,玩一會兒小家伙就哭了,具體該怎么做?
孫寧:許多人認為,陪幼兒玩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幼兒們不諳世事,又好哄又不經(jīng)唬,想怎么糊弄就怎么糊弄。其實不然,幼兒自有幼兒的性格特點,有其自身的需求,也有一定的反抗性。和孩子玩,除去好的游戲和方法之外,還要注意一些原則:
形成規(guī)律———這是擺脫孩子黏人的最好方式,只要你能及時兌現(xiàn)承諾,并逐步使你和孩子之間形成一種默契,玩得既有章法又有規(guī)律,什么時候玩,什么時候不玩,時間久了,孩子也會相應的遵守你們之間的約定,不再老黏著你。
要有耐心———和孩子在一起玩的時間一長,爸爸難免產(chǎn)生一種逃避的想法。但是你應該明白,你敷衍了事的時候多了,幼兒也會產(chǎn)生一種逆反心理,他們會用一些小聰明使勁地黏著你,甚至不惜采用苦肉計迫你就范。
豐富知識———成人的思維方式和幼兒不同,唯一的辦法是做父親的進行一次再學習,學習用幼兒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和解決問題。當你學會了用幼兒的眼光來看眼前的事物時,你就知道該如何和孩子玩得更好了。
樹立形象———即使是和孩子玩,也要讓孩子認識到父親所具有的寬容、大度、剛強、勇敢等優(yōu)秀品質,在幼兒面前樹立一個高大的形象。簡單地說,要讓兒女們做到的,你首先必須做到,要讓兒女們不做的,你就不能做,而且你要學會接受來自孩子的批評,并保證不再重犯。比如你說臟話了,不幸被孩子指出,你就得虛心接受孩子的批評。
橙子爸:遇到我不能解決的問題要怎樣跟孩子說?
孫老師:遇到爸爸也不會的問題,或者即使爸爸會也可以裝作“不懂”,并和孩子一起去探究根源,去嘗試,給孩子一個探索,克服困難的正面引導。這樣爸爸再不是高大全的形象,而是一個遇事不退縮、充滿好奇、喜歡研究的游戲伙伴。
要想成為好父母,必須努力實現(xiàn)六個轉變
做為家長,多年來我一直在尋求教育孩子的靈丹妙藥,也在摸索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教育方法。但讀完《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這本書,我深感震撼:自己的很多方法都是欠妥甚至是錯誤的。王修文校長的研究成果為我們父母提供了教育好孩子的方法,王修文校長的成功實踐為我們父母樹立了鮮活的樣板。我認為要想成為好父母,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做父母的,必須努力實現(xiàn)六個轉變。
一是要實現(xiàn)由只讓孩子學向父母帶頭學轉變。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要以身作則,少外出應酬,少在家玩手機,要帶頭讀書學習,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在潛移默化中,使孩子養(yǎng)成自覺學習的習慣。
二是要實現(xiàn)由好高鶩遠只談大理想向制定一個個實現(xiàn)大理想的小目標轉變。不要總是用“名牌中學”、“班級前三名”、“95分以上”來要求孩子,而是要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在確定大理想的前提下制定符合孩子實際的小目標,小目標的高度應使孩子跳一跳夠得著,實現(xiàn)一個小目標再制定下一個小目標,逐步實現(xiàn)大理想。
三是要實現(xiàn)由埋怨指責向幫助孩子找到戰(zhàn)勝困難的方法轉變。當孩子犯了錯誤或考試成績不理想時,不要埋怨、指責、訓斥,而是要和孩子一起探討戰(zhàn)勝錯誤、走出誤區(qū)的方法,讓孩子重新樹立信心,繼續(xù)保持進取精神。
四是要實現(xiàn)由批評孩子多向家長多自省轉變。由于自己做得不到位、沒有教育好孩子而責怪孩子,這樣對孩子很不公平。當遇到孩子的不足時,不要一味責怪孩子,而要多從自身找原因,找出孩子的問題癥結所在。然后從自身做起,告訴孩子自己正在努力改變,請孩子也努力改變自己,雙方配合,一起進步。
五是要實現(xiàn)由過度關懷向讓孩子自己成長轉變。要避免愛得過分,愛得過細,幫助得過多。孩子能夠自己做的事情要鼓勵孩子自己做,要善于培養(yǎng)孩子的自立能力。要引導孩子幫助家庭做一些事情,承擔一些責任,增強孩子的責任感。
六是要實現(xiàn)由注重分數(shù)向注重提高綜合素質轉變。家長不能把注意力全放在提高孩子的文化課分數(shù)上,而要把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放在首位。要教育孩子不說空話、多做實事。對別人一片好心,與人為善。要培養(yǎng)孩子的家國情懷,培養(yǎng)孩子的寬容之心。要引導孩子學會感恩,培養(yǎng)孩子抗挫折的能力。要磨煉孩子的意志,培養(yǎng)孩子的競爭意識。要注重身體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只有孩子的綜合素質提高了,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劉老師回復:非常贊同黃琬淇爸爸談到的六個轉變,這是非常重要的“根本”的問題,抓住教育孩子的“根本”,才能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讓孩子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更為順利,能夠達到這樣的認識并落實到行動中去,對于孩子和家庭,都是受益無窮的!現(xiàn)在的家長真的都太焦慮了,以至于孩子的情緒、家庭的氣氛,都很緊張!這不能怪家長,而是環(huán)境使然。但即便是如此,我發(fā)現(xiàn),依然有很多有定力的家長,抓住教育孩子的“根本”,懂得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這樣的家長是智慧的家長!
帶著使命做父親
象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站在產(chǎn)房外,聽到兒子第一聲響亮的啼哭時,我剛從部隊參加演習歸來。激越跳蕩的心臟,將源源不斷的熱血,射向高度興奮的大腦,指揮顫抖的雙手,用不能群發(fā)的手機,發(fā)了一百多條短信,宣告我兒子楊縱橫的橫空出世。
從男孩成為男人,從兒子變成父親,我猛然間感到,自己的肩膀硬朗了起來。男人而不做父親,相當于當兵而沒有打過仗。
一時間,作為年輕的父親,心中如山似海的父愛,在胸間奔突游進,卻不知該如何涌出。我象對待需要鍛打的新兵一樣,一臉正氣,目光筆直,手段堅硬。很多人說對孩子是“恨鐵不成鋼”,但鋼是恨出來的嗎?不,鋼是煉出來的。沒有人天生就會做一個好父親。這需要摸索、交流、學習、改進。現(xiàn)在,我的臉依然正氣,但多了慈祥;目光依舊筆直,卻多了贊賞;手段仍然堅硬,又多了靈活。我怕有一天我會后悔,在孩子幼小時,沒有好好當一個年輕的父親。
我知道,或許我離想要的生活越來越遠,我知道,激情和銳氣也在一天天老去。但一想到,身邊有一個心地善良,笑容溫馨的女人,有一個天真爛漫,勇敢堅毅的孩子,雄心和斗志就會剎那間充盈心中,讓我覺得生活非常美,非常貴。
這世界上有一個人,他把所有的卑微、屈辱都藏進了心里,然后以一座山的形象,挺立在我們面前。這個人就是父親。這就是我對父親涵義的理解。
愛孩子就要用心給他積累三種財富:把他的身體練的棒棒的;讓他的人格日趨完善;讓他自己越來越豐富。
我的兒子,爸爸沒有別的,爸爸所擁有、所能給你的,只是健康、勇氣和對生活的熱愛。
做一個和孩子一起“貪玩的父親”
“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玩耍中獲得成功,獲得滿足,同時也獲得經(jīng)驗,即便失敗了還可以重新再來。我們做父親的,不妨甩掉長者的尊嚴、架子,做個“貪玩的人”,和孩子一起玩起來,樂起來,“瘋”起來。因為親密和諧的親子關系,輕松自然的游戲環(huán)境,更有利于發(fā)揮孩子活動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有一次,在海濱公園的兒童活動區(qū)里,孩子特別喜歡蹲在沙地里挖沙坑。我裝著“貪玩者”的神態(tài),也饒有興趣地玩起沙來。孩子見我和他一起玩沙,更增添了興致。我們一起挖地道、埋地雷、筑城堡,玩起了軍事游戲;我們還一起修公路、建機場、蓋樓房,當上了建筑師……在玩沙中,我驚嘆孩子的想象力,同時,我嘗到了暫時“做貪玩的人”的樂趣?!盀槿烁浮闭叩摹柏澩妗?,正是促進孩子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的催化劑?!?
有一項對三歲孩子的調查研究——《父親與孩子的接觸方式和孩子成長的關系》,其結果表明:能夠經(jīng)常和爸爸一起愉快地玩的孩子,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性。但是,如果爸爸是在無奈地帶孩子,沒有樂趣可言,那么這些孩子和那些不跟爸爸玩的孩子之間并沒有什么差別??梢?,父親能否和孩子一起愉快地玩,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社會適應性的高低。而社會適應能力又直接關系到人際交往、適應環(huán)境、應付突發(fā)事件的能力,所以,可不要小看親子間愉快開心的玩?!?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做一個和孩子一起“貪玩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