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隨筆:老師我聽話
發(fā)布時間:2021-02-03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 教師教育隨筆記錄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老師我聽話周四這天,我們班的孩子來的特別的齊,很高興說明孩子們的身體都好了,都回到了我們這個可愛的大家庭中了,他們高興地玩耍,沒有來的小朋友還掛念著這幾天在學校學什么了沒有,看著孩子們那稚嫩的眼神,那股好學的勁頭,感覺很欣慰。就在中午快放學的時候,我突然感覺渾身沒有勁,四肢乏力,頭暈暈的,就自己拿出了體溫表量了一下,有點發(fā)燒,此時我們班的程子琪小朋友跑到我身邊悄悄的和我說:“老師,我聽話,我聽話你就不會生病了。。。?!贝藭r的我已經(jīng)哽咽了,對孩子脫口而出的話感到很驚訝,很感動,不知道該和這個小精靈說什么,只是輕輕地說了聲:謝謝你
,寶貝。只見她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后,和其他小朋友輕聲說:別說話了,老師生病了,要是咱們不調(diào)皮了老師的病就會好起來了。不一會教室里很快就安靜了下來,孩子們一起說了聲:“老師我們聽話。”我真的很感動,謝謝寶貝們,謝謝孩子們,有你們是老師一輩子的幸福。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幼教隨筆:老師,我能行!
為了培養(yǎng)孩子們的自理能力,讓孩子們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我每天對孩子進行常規(guī)訓練,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漸漸地大多數(shù)孩子諸如吃飯、小便等日常行為習慣都有了明顯提高。但是我們班的琪琪小朋友什么也得老師幫忙。
一次上課,別的小朋友都拿著小椅子做到了前面,只有琪琪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哭,直到我把小椅子給她拿到前面,她才停止了哭泣。不僅這樣,琪琪吃水果的時候,果皮吐得到處都是。她小便從不自己脫褲子,都是哭著讓我給她脫。琪琪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老師,你……”(她的意思就是讓老師幫她)
琪琪小朋友從不跟小朋友玩,一般都是跟在老師身后。我試著跟孩子交流,慢慢地她跟我熟悉了
,有了安全感。我讓小朋友們向她伸出友誼之手,琪琪愛跟伙伴們玩了?,F(xiàn)在還常常跟小朋友比賽吃飯、穿衣等,小便也不用老師給她脫褲子了,還經(jīng)常跟我說:“老師,我能行!”
看著孩子一點一滴的進步,作為老師我也感到自豪。教育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應該找準突破口,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幼教隨筆:老師,我不去
我想:孩子的身體固然重要,但心理上的健康也是必不可少。來呵護孩子們的心靈吧,別讓他逐漸走進自閉的圈套。
建坤是個胖乎乎的男孩,長的個頭很大,可不知為什么老是生病,媽媽和他看醫(yī)生,醫(yī)生說是免疫力低下,讓他注意營養(yǎng),注意環(huán)境,不能受涼、受寒等。
他媽媽和我們交待好了,告訴我們:早操和戶外活動就不要讓他去了。從此,每天早操和戶外活動的時間建坤就留在教室里,自己坐到小椅子上一動不動。
這天,別的班級邀我們到他們班一起做游戲,別的孩子都興高采烈的去了,只有建坤走到我跟前說:“老師,我不去?!蔽艺f:“老師叫你們?nèi)プ鲇螒?,不是做操。”“不,我不去”說著便抽泣起來,“建坤,老師跟著你去看看好不好?”“不,我不去”。泣不成聲!??!我實在不敢讓他哭,便退步了。孩子們都去游戲了,只有建坤留在了我的辦公室里,我給了他一本故事書,他就安靜的坐在了小椅子上。
對他的行為我不禁心寒,家長的過分保護導致了孩子心理上的不健康,他已經(jīng)認為自己沒有了出去玩、跑的權(quán)利,像一支籠中的小鳥,安然自得享受著媽媽給他的一切。然而,它能就這樣被媽媽保護一輩子嗎?不可能,以后的路很長,會有更多的“寒冷饑餓”等待他,到那時,他又能對誰說:“老師,我不去”再來說他的交往能力,由于長時間的生病,這個孩子在班里已經(jīng)沒幾個朋友了。有時我囑咐孩子們和他做游戲,他總是用“我不去”回絕,我不知道沒有朋友不會交朋友的人生路上會遇上什么。
我想:孩子的身體固然重要,但心理上的健康也是必不可少。來呵護孩子們的心靈吧,別讓他逐漸走進自閉的圈套。
幼教隨筆:老師親我了
我真正地體會到了教師要關(guān)注每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進步。
看到崔志達小朋友高興地和其他孩子交談,我不緊想起那一次美術(shù)課后的轉(zhuǎn)變。
記得那一次上完美術(shù)課,小朋友都拿著自己撕貼的蝴蝶圍著我,讓我看,我忙得應接不暇。無意中,我發(fā)現(xiàn)崔志達也拿著他的作品站在旁邊,怯怯地看著我,那眼睛里分明充滿了期望。崔志達是個很特別的孩子。他生性膽小、孤僻,常常是整天坐在那兒動也不動。今天他雖然沒開口來喊我,但也算走出了第一步。于是,我連忙走過去,接過他的作品,雖然那是一幅不很成功的作品,但我從作品中看到了他的進步,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了他,并當著小朋友的面親了他一下。沒想到第二天,崔志達竟對我笑了,還主動地向我問好。他的爸爸對我說:“昨天崔志達高興地說,趙老師親我了,就像媽媽一樣?!甭犃诉@話,我很欣慰。以后,我發(fā)現(xiàn)他的進步,及時表揚他,現(xiàn)在,他變得活潑多了。
我真正地體會到了教師要關(guān)注每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進步。
老師,我聽話了
最近,小班新來了個叫池清源的小朋友,剛過三周歲,他個子不高,但是一雙小眼睛卻炯炯有神,整個身體就像個隨時就要彈起的皮球一樣,一看就是個好動的孩子,奶奶囑咐說:“俺這孫子太調(diào)皮了,在家都管不了了,老師您好好給俺管管?!蔽倚睦锵耄河忠粋€“小刺頭”,現(xiàn)在的孩子一出生就有爺爺奶奶寵著、爸爸媽媽慣著、姥姥姥爺疼著,出現(xiàn)錯誤了,你想說說他護著,他想管管你攔著,弄得好好的孩子到最后變得無所適從,啥習慣也沒養(yǎng)成。我倒想看看今天這個“小刺頭”到底有哪十八般武藝。
序幕開始了,多數(shù)孩子剛?cè)雸@時都會哭鬧,演一出難分難舍的戲,而小池卻不同,一來就到了玩具區(qū)那里,玩的很忘我。我一看,這不挺好嗎,注意力還滿集中的,可能是家長比較客氣,故意把自己的孩子說成那樣,夸大其詞了。心里正想著,突然哇的一陣哭聲打破了這和諧的氣氛,王子謙哭了,一問,原來是小池把他推到了,而小池則早不知跑哪兒去了,以后的日子里,這樣的小插曲不斷上演,漸漸的小朋友們都不喜歡跟他玩了,每次戶外活動,總能看到他孤獨的身影,雖然他也玩得熱火朝天。
為什么國家規(guī)定3—6歲的幼兒可以入園進行集體教育活動,我覺得除了接受一些顯性的教育外,還有一些隱性的教育,就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我們雖然沒有對小池進行刻意的教育,但是經(jīng)過一個月的集體生活,小池在變。
一天下午,馬老師說:“小朋友,要分奶片吃了?!甭牭竭@個消息,多數(shù)小朋友都乖乖的坐到了小椅子上,只有池清源和王欣妍兩個小朋友沒有坐好,王欣妍是因為手上弄上臟東西了,我領(lǐng)著她去洗手,池清源也跟著到了衛(wèi)生間,回來時馬老師已經(jīng)開始分鈣片了,兩個小家伙剛開始還沒太在意,一會兒可能覺得自己的表現(xiàn)有可能得不到獎勵了,欣妍立刻說:“老師,我聽話了。”池清源也跟著說:“老師,我聽話了。”還快點去拿了個小椅子坐下,王欣妍則坐在了木板上,坐的姿勢很好。奶片快要分完了,小池的眼睛一直盯著馬老師,一次又一次的說著:“老師,我聽話了?!薄袄蠋煟衣犜捔恕闭f完還把小椅子整理了一下。馬老師還是沒有給他奶片吃,并告訴他:“你來晚了,車已經(jīng)開走了,等下一班車吧?!笨吹絼e的小朋友津津有味的吃著,小池的小眼睛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很是不自在,此時,他會想些什么呢……
希望小池健康活潑的長大,希望他的明天更美好。
幼教隨筆:老師,請你幫我……
通過這一件小事,讓孩子懂得了“對人要有禮貌”的道理。也讓我深深體會到:禮貌教育不是講個故事,說說道理這么簡單,而應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及時的對孩子進行教育,往往最不起眼的一件小事,就會成為最理想的教材。
下午起床后,我正給孩子們梳頭,爍爍走了過來,想拿鋼琴上的皮扣,可是她人小胳膊短,夠不著,就對我說:“你把皮扣給我吧!”我看她十分費勁的樣子,剛想幫她拿過來,可她剛才的話突然在我的腦子里閃了一下,于是我改變了主意,問她:“剛才你說什么?”她不解的望著我:“想拿皮扣啊!”我點點頭,對另一個孩子說:“洋洋,請你把桌上的書拿給我,好嗎?”說的時候,我故意在說“請”的時候加重了語氣。爍爍是個聰明的孩子,馬上意識到該怎么做了,她對我小聲說:“老師,請你幫我拿下皮扣來吧!”我笑著點點頭,把皮扣遞給了她:“不是老師不想幫你,而是因為你剛才太沒禮貌了,現(xiàn)在,你這么有禮貌,老師特別喜歡幫助你!”爍爍不好意思的笑了。
通過這一件小事,讓孩子懂得了“對人要有禮貌”的道理。也讓我深深體會到:禮貌教育不是講個故事,說說道理這么簡單,而應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及時的對孩子進行教育,往往最不起眼的一件小事,就會成為最理想的教材。
幼教隨筆:幼兒教師寫隨筆
寫得好的隨筆,這樣既鼓勵了寫作者,又推廣了教師身邊的經(jīng)驗,讓教師覺得更實際、更具可操作性,同時也營造了全國教師互相學習的氛圍。
許多幼兒園都要求幼兒教師寫教育隨筆,并將它作為幼兒園教學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然而許多幼兒教師并沒有認識到寫教育隨筆的重要性,她們寫隨筆僅僅是為了應付園領(lǐng)導的檢查,因此在寫作時,要么是記流水帳似地簡單敘述某件事情,要么是查找有關(guān)幼教資料,從中東抄一句,西摘一段,揉合在一起完事。這種走過場的做法使寫教育隨筆喪失了它應有的作用和價值。我認為幼兒教師要寫好教育隨筆,首先應充分認識寫教育隨筆的重要性,其次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述而且作。我們一些教師常把寫教育隨筆認為是一種負擔,一聽說要寫教育隨筆,她們就說:“我們平時忙得不得了,哪有時間寫東西!”每當教師有這種想法時,園領(lǐng)導就應在組織教師的業(yè)務學習活動中,帶領(lǐng)教師學習有關(guān)文章,讓教師認識到“述而且作”的重要意義,讓教師明白教育教學與寫好隨筆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因為只有經(jīng)常寫,才容易發(fā)現(xiàn)自己教育教學中的不足與欠缺,才能對各種紛繁的教育教學現(xiàn)象、問題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理性思考。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一個經(jīng)常認真寫隨筆的教師,她總是時時留心有關(guān)教育教學問題,并有針對性地去研究和分析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教育案例,能自覺地、創(chuàng)造性地把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教學成果、經(jīng)驗運用到工作中,使自己的工作不斷地有新的起色和突破。只要教師有心,我想教師作文的時間,總是有的。
二是有感而寫。一些教師知道寫教育隨筆的重要性,也想寫,可一旦寫起來,卻又不知從何著手。也許一些教師會說,自己每天帶孩子,事小又繁瑣,總覺得沒什么好寫的。其實寫作應該是有感而作,這樣寫的東西才有血有肉,才有價值。因此,教師在寫隨筆時只要是自己的真實感受,哪怕是點滴體會,將它寫出來,也比東抄西摘來的東西有價值得多。教師要寫出真情實感,也須要做一個有心人,從幼兒生活瑣事到活動組織過程,從幼兒園教育到幼兒家庭教育,教師都應注意觀察、分析,不斷地拓展教育隨筆的內(nèi)容。
三是為用而寫。教師要對自己做的事,進行認真分析和思考,不斷總結(jié),不斷更新轉(zhuǎn)變觀念,把新知識、新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這是寫隨筆的最終目的。當整個幼兒園的教師都形成一種樂寫、會寫隨筆的氣氛后,園領(lǐng)導就要引導教師朝寫的終極目標方向去努力,即便寫隨筆為教育教學服務。為了幫助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育教學技能,達到為用而寫的目的,我采取的做法:一是在教師的每一篇隨筆上寫批語,要么肯定優(yōu)點,要么直言不足,以幫助教師提高寫作水平;二是和教師一起探討隨筆的寫作技巧;三是在業(yè)務學習時學那些
寫得好的隨筆,這樣既鼓勵了寫作者,又推廣了教師身邊的經(jīng)驗,讓教師覺得更實際、更具可操作性,同時也營造了全國教師互相學習的氛圍。
幼兒園隨筆:老師的椅子
為了便于老師課間休息,幼兒園特意在班上給老師配了一把椅子,它比孩子們的椅子要高一些,也大一些,沒想到,就是這把小小的椅子讓我受到了教育。
下午,孩子們吃完飯,我給孩子們講故事。講完后,我問孩子們:“誰能上前來給大家講個故事,可以坐在老師這把大椅子上講,我們來個‘故事王’比賽!”話音剛落,就聽見有孩子喊“我講!”不看就知道是班里的小能豆――陳昭碩。他勇敢地走上前,講起故事來,雖說他的聲音越來越小,情節(jié)也有點語無倫次,可他會帶動其他的孩子來表現(xiàn)自己,樹立自信。講故事比賽就這樣開展起來,孩子們每天都期盼著那個幸福時刻的到來。
自從班里舉辦“故事王”的活動,許多孩子變得更開朗活潑了。張馥婷是一個比較內(nèi)向的孩子,平時很難聽到她的聲音,她也從來不主動與其他的小伙伴交流。這天,我就特意請張馥婷上前來講故事,她低著頭,沒有回應我,我走過去,領(lǐng)著她的小手,把她帶到前面,她依然低著頭,其他孩子自發(fā)地拍手為她加油,她依舊不情愿。為了不讓大家掃興,我和她一起背誦一首學過的兒歌,我知道這需要時間,要慢慢來。
第二天,吃過早飯,就有孩子向我告狀說有人打架,我趕緊過去,只見張馥婷和孫銘澤在搶那把椅子,他們互不相讓,掙來奪去,我上前制止,孫銘澤松了手,張馥婷卻乘機奪過椅子,坐在上面。我蹲下身小聲問:“婷婷,你覺得這樣做對嗎?”她用從未有過的聲音說:“我會講故事,我要坐這把椅子!”說完竟哭了起來。我把她摟在懷里,輕輕地開導和教育她,“大家都可以當‘故事王’,只要你能大膽為我們大家講故事,你也會成為一個非常棒的‘故事王’的!”。她的臉上終于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我也中接受了教訓,做任何事情,教師應考慮得周全,對孩子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盡量避免孩子們受到心靈上的傷害。
幼兒教師隨筆:教師如何聽,孩子才肯說
一直以來,幼兒教師關(guān)注的是我們?nèi)绾巫觯⒆硬趴下犖覀兊脑?,我們的班級才能好管理。然而,我們雖然表面上讓孩子按照我們的指令去行動,卻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孩子們內(nèi)心真正的感受,忽略了他們真正的需求。
我常常在思考,我已經(jīng)很努力和孩子交流了,為什么還是不知道他們在想什么?怎么才能走進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到底應該如何和孩子交流?怎樣做,孩子才肯信任老師,同你分享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的真實感受?其實,我們是很想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但是孩子們?yōu)槭裁匆芙^呢?我不斷地反省自己的行為,我認為,是我們傾聽的方法不正確,沒有為孩子提供與我們交流的機會,而直接否定了孩子的話,我們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去理解他們,接受孩子的感受。
教師如果能真正傾聽孩子,認同孩子的內(nèi)心感受,給孩子更多的機會去說出他們內(nèi)心的想法,與他們產(chǎn)生共情。那么到底應該怎樣傾聽孩子,理解他們的感受呢?下面是我想與大家分享的幾點傾聽技巧:
一、傾聽要真誠、專注,而不能敷衍了事,心不在焉
相信我們很多老師都可能會有下面的體會:
入園時的一個情景:
幼兒:“老師,我昨天幫媽媽洗衣服了?!?/p>
教師:“嗯”(邊聽孩子說話邊和另外一個孩子的家長說話)
幼兒:“我把衣服洗得可干凈了,媽媽都表揚我了!”
教師:“嗯,老師知道了”(看都沒看那個孩子,還是繼續(xù)著談話)
幼兒:“老師,你在聽我說話嗎?”
教師:“在聽,在聽?!?/p>
孩子望著還在一直忙著談話的老師,失望的走開了。
老師雖然回應了孩子的話,但是看著老師心不在焉的樣子,孩子心里會怎么想呢?孩子多么希望老師能夠理解他當時的心情,聽聽他的話語,分享他的喜悅啊。換做我們那個孩子,我們會怎么樣呢?你還會把自己的事情告訴老師嗎?還愿意與老師分享你的感受嗎?
當孩子與我們說話時,我們應該放下手里的工作,眼睛真誠的看著孩子,讓孩子感覺到你是在很認真的在聽他講話,而不是在敷衍他們,給孩子提供一個說話的機會,也給老師一個傾聽的機會。
二、傾聽時的簡單回應,更利于溝通
在與孩子的交談過程中,可以用簡單的語言回應孩子的對話,而不是提問孩子或是提建議地回應,孩子會更愿意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因為有的孩子能告訴我們?yōu)槭裁此麄凅@恐、生氣、不開心,但是多數(shù)情況下,由于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教師的“為什么”“應該怎樣”只會給他們增加難度,從而使溝通很難再繼續(xù)。孩子容易和一個接納他們感受的成人溝通,而不愿意和一個逼他們做出解釋的人談話。
在一次美術(shù)課上,子浩跑到我面前對我說:“老師,小雨把我的彩筆帽弄丟了?!?/p>
老師:“嗯?!?/p>
子浩:“沒有筆帽的彩筆會干掉的?!?/p>
老師:“是這樣的?!?/p>
子浩:“你讓我們用彩筆的時候一只手拿筆,另一只手拿筆帽!這樣就不會丟了!”
老師:“老師是這樣說過。”
子浩:“那我回去告訴小雨!”
老師以關(guān)心的心態(tài),用簡單的句子回應孩子,孩子就能在敘述的過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從而可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三、傾聽中試著說出孩子的感受
在一次戶外活動時,我正和孩子們一起玩跳繩,猛猛突然跑過來拉著我的手說,“老師,齊齊和劉翔打我!”我拉著猛猛讓齊齊和劉翔給他道歉,可是沒等他們說完,猛猛哇的一聲就哭了起來。于是我抱著猛猛坐到石凳上,他哭了好一會兒,然后慢慢停止了哭泣,對我說:“楊老師,齊齊是我最好的朋友,他經(jīng)常去我家玩!”我說:“嗯,”他接著說:“他不應該和劉翔一起打我!”我說:“他們這樣做你很傷心,是嗎?”他使勁的點點頭,又趴在我懷里了。過了一會,他對我說:“楊老師,我想自己去玩一會。”我說“沒問題!”
我們通常會認為,說出孩子的感受會讓孩子更難過。其實相反,當你說出孩子的感受時,孩子心里會感到安慰,會感覺到有人能理解他們內(nèi)心的感受。例如,孩子摔倒了,我們通常會扶起來說:“不疼,不疼,一點也不疼”這樣的話來安慰孩子,其實這樣反而讓孩子感覺到你不能理解他的感受,因此反而會更傷心。
四、傾聽中學會贊賞孩子
手工課上,秦晴小朋友拿著自己的紙盤畫對我說:“楊老師,你看我的畫漂亮嗎?”我拿過畫看了看說:“上面有一道彩虹,你用了六種顏色,粉紅色的小兔子好可愛,還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呢!”秦晴高興極了,說:“老師你觀察的真仔細,我一會畫完了,還要拿給你看!”
教師用贊賞的語氣說出自己看到的和聽到的,孩子聽到這樣的描述后,就能夠明白老師在贊賞自己。教師把孩子好的行為去體驗并詳細的描述出來。與簡單的說一句“真漂亮”“你真棒”相比起來,孩子會感覺到自己被重視,你在很認真的傾聽他的講話,在意他的行為,從而愿意和老師交流。
愛孩子不需要理由,但需要技巧,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與孩子交流過程中的點滴,用心去傾聽孩子,理解他們的感受,與他們產(chǎn)生共情。這樣,孩子們才會愿意把他們的“小秘密”“心里話”告訴老師,把我們當成他們可以說悄悄話的朋友,從而加深孩子和老師之間的感情,讓我們和孩子之間零距離,傾聽孩子,陪伴孩子,與孩子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