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起,做個不生氣的媽媽
發(fā)布時間:2021-02-03 幼兒園媽媽的節(jié)日說課稿 幼兒園媽媽的游戲 幼兒活動方案我的媽媽 生活中總是充滿著煩惱的事,當你不開心或者不順心的時候,或者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難免會情緒失控。所以經??梢钥吹綃寢寕儼櫰鸬拿碱^和無奈的聳肩,無可奈何地抱怨:“這么不聽話的孩子,氣都快被他氣死了……”看完下面這篇文章,相信你的態(tài)度會有很大的改觀。希望你能從今天起,做個不生氣的媽媽!有一個小男孩兒,三歲多,他最近干了一件“壞事”,他把一碗滾燙的菜湯倒進了花盆里——這盆名貴的花,是他爸爸剛剛從花市里淘來,又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親自搬回來的!爸爸怒不可遏,這小子太淘氣了,簡直就是個破壞分子!三歲的兒子看爸爸到處找笤帚,已經嚇得哇哇大哭了。這時媽媽沖上去拉住了爸爸,她說:“你別忘了,我們是在養(yǎng)孩子,而不是養(yǎng)花!”媽媽的一番話,在堅定地提醒著爸爸:孩子和花,到底哪個更重要?更何況在沒有弄清楚他那么做的原因之前,就要開打,是不是在說孩子的自尊和快樂,還遠遠不如一盆花重要呢?媽媽蹲下來幫孩子擦干了眼淚,輕聲地問:“寶寶為什么要把湯倒在花盆里?。俊毙∧泻⒊槠f:“奶奶說……熱熱的菜湯有營養(yǎng)……我想讓花長高高……”這下輪到媽媽流眼淚了,孩子愛花的一顆心啊,差點兒就冤死在爸爸的笤帚下了!有多少父母都曾經歷過這樣的憤怒:剛換的玻璃窗戶再次被孩子的足球踢爛;沒用多久的骨瓷餐具,被孩子摔碎了一半;衛(wèi)生間的卷筒紙成了孩子身上的“飄帶”,飄得屋子里哪兒都是;茶幾上擺的東西,全被孩子當成玩具一般地蹂躪得不像樣子:煙灰缸、鮮花、報紙、指甲刀、水杯、書……無一幸免。父母們請息怒吧,就像那株被熱湯燙死的花一樣,這些東西已經死了、破了、碎了、毀了,我們就不要再用棒子把孩子稚嫩純凈的心靈也搭上吧!如果說孩子有什么錯,那就是他們缺乏生活的經驗,同時身上又實在有無窮的活力!可“生活的經驗”誰不是在一次次教訓里學到的呢?說到這里,讓我想起了一次在餐廳里等朋友,鄰桌有一個媽媽和她女兒在吃飯,那女孩兒看上去大約五六歲的樣子,小家伙對裝果汁的半圓杯子產生了濃厚興趣,不停地看過去摸過來,直到“嘭”地一聲,果汁連杯子一起摔碎在地上,小家伙的胳膊上也灑上了不少果汁!“你這個孩子怎么回事兒?你就是手癢癢!跟你說沒說過啊?吃飯的時候不要玩,你就是不聽,告訴你啊,你再這樣,我以后再也不帶你出來吃飯了!還不快跟我去洗手!”戲劇性的一幕就在這個時候發(fā)生了,這個媽媽起身的時候太急,沒有注意到餐巾還搭在她腿上,她剛一轉身,那塊餐巾就扯著盤子、刀叉、杯子、水瓶“哐當!”一聲全摔在了地上!聲音之大,引來了所有人的張望,媽媽難堪極了,她怒視著六歲的女兒:“都怪你!這下你高興了吧!盤子都摔碎了,還吃什么吃!”小家伙原本就撇下的嘴,終于頂不住了,“哇”地大哭起來!一頓本來開心的晚餐就這樣在孩子哭哭啼啼、媽媽怒氣沖天中變了味道。其實當孩子把玻璃杯打碎的時候,她自己也被嚇到了——如果她知道她玩杯子的后果是連果汁也喝不成了,那她一定不會那么做的。可惜的是,這個孩子才五六歲,她還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來指導自己的動作。作為媽媽,這個時候如果是用輕柔的聲音說:沒關系,再要一杯果汁就好了,玻璃杯子是很脆的,很容易碎,最好不要拿來玩,知道了嗎?如果是這樣,結果會怎樣?孩子在心里會感激媽媽沒有罵她,也會更珍惜下一個玻璃杯子;媽媽自己也不會生那么大的氣,當然也就不會不火急火燎的,那堆盤子和杯子也不會集體犧牲掉了。等那個媽媽拉著小家伙從洗手間里出來,服務生已經給她們換了一套餐具,但看得出,媽媽和女兒的好心情也和玻璃杯、盤子一起摔碎了。去洗手間的時候,我特意繞到這個媽媽的面前,我笑著說:“別沮喪了,我也和你一樣,經常打碎東西,這沒什么大不了?!边@個媽媽愣愣地看著我,可能在想,這話什么意思?我補充了一句:“一個杯子、一個盤子,和你們的好心情相比,沒什么大不了,簡直一文不值!”孩子媽媽這才會心一笑,說了聲謝謝。有一個科學家的故事在這里也很值得講一下。這是一位在醫(yī)學領域曾有過十分重要的發(fā)現(xiàn)和突破的科學家。當記者采訪他,問他為什么會比一般的人更有創(chuàng)造力,究竟是什么妙法能使他能夠超乎凡人?他的回答很讓人意外,他說:“這和我兩歲時,我母親對我身上發(fā)生的事情的處理方法有關。有一次我想自己在冰箱里拿一瓶牛奶,可是瓶子太滑了,我沒抓牢,瓶子掉在了地上,牛奶濺得滿地都是,簡直就是牛奶的海洋!我母親看見了,但她并沒有對我大叫大嚷,也沒有懲罰我,她只是說,哇!羅伯特,你制造的麻煩可真是棒極了!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大的一汪牛奶呢!哎,反正奶瓶已經摔碎了,那么在我們把它打掃干凈之前,你想不想在牛奶中玩幾分鐘呢?我聽母親這樣說,簡直高興極了,立刻就在牛奶中玩起來,幾分鐘后,母親對我說,羅伯特,你知道,今后,無論什么時候,你都必須要把它打掃干凈,并且要把每件東西按原樣放好。那么你打算怎么收拾呢?我們可以用海綿、毛巾或者是拖把來打掃。你想用哪一種呢?我選擇了海綿,我和媽媽一起把那滿地的牛奶打掃干凈了。”科學家說到這里,連記者都很羨慕他有一位如此寬容、可愛的母親??茖W家接著說:“這還沒完,等我們打掃完之后,我母親說,羅伯特,剛才,你所做的用你的兩只小手拿起大牛奶瓶子的試驗已經失敗了,現(xiàn)在我們到后院去,把瓶子裝滿水,看看你有沒有辦法把它拿起來,而不讓它掉下去。我很快就發(fā)現(xiàn)只要用雙手抓住頂部、靠近瓶嘴的地方,瓶子就不會從我的手里滑掉了!”“這真是一堂很棒的課!”記者感嘆道?!笆前。瑥哪且院?,我知道我不必再害怕犯任何錯誤了。因為錯誤往往是學習新知識的良機??茖W實驗也是這樣,既使實驗失敗了,我還是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边@就是科學家羅伯特的故事。很多人都被這個故事所打動,因為它告訴我們一個非常淺顯的道理:我們是在養(yǎng)孩子,不是養(yǎng)花、養(yǎng)玻璃窗、養(yǎng)盤子、養(yǎng)牛奶瓶……所以,做父母的,不要再為那些已經毀損的、無關緊要的物品而遷怒于孩子了,哪怕你的孩子為了學習使用膠水,把自己的頭發(fā)粘成了大餅;哪怕你的孩子為了學用剪刀,讓你給他新買的牛仔褲千瘡百孔——請都不要生氣吧。如果你確實有渾身的勁兒使不出去,那就用來感謝這些曾經被孩子蹂躪過的物品吧,它們曾用“自我犧牲”的悲壯,為孩子的成長之路,鋪設了一小塊兒碎石。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合格媽媽從不做的七件事
想做個合格媽媽,其實并不難,把握住幾個要點,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就能慢慢熏陶孩子成長。
你一定也想做個合格媽媽吧,以下這7條會讓你跟這個目標越來越遠,希望你都沒做過!
1、睡懶覺
有些媽媽習慣睡懶覺,這樣對孩子有會有不好的影響。孩子也許會養(yǎng)成睡懶覺的習慣,不按時作息,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都有影響。家長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自己不懶惰,才能給孩子做榜樣,讓孩子勤快肯干,讓孩子勤奮好學。
2、整天開著電視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大部分家長都會開電視機看新聞、看娛樂等,甚至有的會一整天都開著電視,即使并沒有人在看。這么做很糟糕,媽媽應該多陪孩子聊聊天,或者營造好的學習和讀書的氣氛,沒有人會喜歡這種背景噪音。
3、沉迷手機
媽媽沉迷手機,孩子肯定也天天惦記著想玩手機。而且我們知道——一天內超過7個小時對著手機,對身體健康是沒好處的。反省一下子自己用手機的習慣,每隔幾分鐘就必須看看手機,那么當你的孩子玩手機時,你就很難教育孩子不要玩手機,因為你自己也做不到。
4、打罵孩子
不怪媽媽脾氣大,實在是家務孩子一把抓,很多媽媽還要上班工作,實在是太勞累了。但是,打罵孩子依然是最不好的做法。孩子有了錯,媽媽深吸一口氣,找個安靜的地方自己發(fā)泄了,冷靜下來再去跟孩子說話,做個溫柔和善的好媽媽。
5、自我厭惡
無論你的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有健康的自尊心理都非常重要。家長不要經常在孩子面前抱怨自己的身材,體重,皺紋或者其他缺點。這樣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會學著父母的樣子,對自己不滿意,時間久了產生自卑的心理。
6、詛咒別人
不要在背后說別人的壞話哦,小孩子也會跟著學得戾氣十足。特別是不要抱怨上一輩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孝道要從小教起,媽媽要以身作則,等孩子長大了,才會有樣學樣,尊重你,孝順你。
7、跟爸爸吵架
家庭生活里總是免不了磕磕碰碰,媽媽和爸爸之間難免有爭執(zhí)的時候,關著門打打鬧鬧感情深,當著孩子還是收斂些好,千萬別嚇著了孩子,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如果將來孩子也隨了父母,家庭生活不順,那才是一輩子的悲??!
現(xiàn)在,你覺得你算不算一個合格媽媽呢?
做個好媽媽,不做照妖鏡
上午我在開會,QQ彈出老師的頭像:“兜兜上課看著窗外不專心聽講,晚上回去好好教育一下!”
這時你會有什么反應?
A.對老師深表歉意,對孩子的行為頗為氣憤。
B.對老師深表感激,保證回家嚴厲批評教育。
C.感覺小題大做,陽奉陰違的應承著老師,回家就忘。
D.讓老師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全權代理,你繼續(xù)忙工作。
E.……
對于孩子的行為我不意外,亦不氣憤,相對于批評警告我的態(tài)度可能讓老師難以接受:“您可以問一下兜兜,從窗外看到了什么?然后讓她寫一篇日記交到你辦公室去?!?/p>
我想這樣即能夠保存孩子的純真,又可以有一個懲戒。
晚上我好奇的問兜兜:“今天早晨你從窗外看到了什么?”——我刻意回避“上課”兩個字,希望孩子不會因為害怕受罰而有所隱瞞。
這一問天真無邪的兜兜果然打開了話匣子:“因為昨天晚上下雨了,所以今天早晨第一節(jié)課我就在想會不會有雨過天晴的彩虹?書上都說雨過就會天晴,天晴就會出彩虹!我覺得書上畫的很漂亮所以很想看一下彩虹!”
“那你看到了嗎?”
“沒有,雨過了可是天沒晴,更別提彩虹了!”兜兜有些失望的蹙起眉頭,“媽媽,為什么下雨之后并不是每次都會出現(xiàn)彩虹?”
說這話的時候,小家伙懵懂的眼睛閃爍著渴望的光芒。
“彩虹是由于陽光射到空氣的水滴里,發(fā)生光的反射和折射造成的,沒有陽光所以看不到彩虹了,你覺得對不對?”
“嗯,應該是!”
“不過也沒有關系,我看到遠處的群山被霧霾遮住了,若隱若現(xiàn)的很好看!我還看到山是青色的,因為山上有很多茂密的松樹;校園里操場濕漉漉的,很多小麻雀落在地上的磚縫找水喝···”
“太美妙了寶貝!你觀察的仔細,記憶很清晰,描述的也很有條理!媽媽好像看到了小麻雀操場上跳來跳去的樣子呢!咱們回家趕緊把它記錄下來好嗎?”
“當然可以!”
“不過有一點兒需要改進的小問題:你是上課時間看的窗外對嗎?以后咱們下課再看好不好?你想想,上課走神兒老師講的內容咱就沒看到,那老師辛辛苦苦備課、講課是不是白費力氣了?她有多失望多生氣?。俊蔽冶鸲刀?,兜兜趴在媽媽肩頭靜靜地聽著。
“老師批評我了···”兜兜慚愧的嘟著小嘴。
“說明老師很關心你,替你著急對不對?如果不愛你,他就不管你了,你愿意看哪里就看哪里,不學就不學,反正他講完課就走了,你不會跟他沒有關系對不對?”
“嗯,老師對我很好,今天我惡心沒有吃上早飯,老師還給我兩個小面包,讓我餓了吃呢……”
這一段簡單的對話不僅僅是教育孩子的過程,還摻雜著家庭與學校教育理念的碰撞與協(xié)作、孩子與成人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差異與融化、師生關系的處理與引導、親子關系的溝通與發(fā)展……盤根錯節(jié)的關系中如何讓每一方都滿意?不得不說一下坎特法則:尊重是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回報率最高的感情投資,而且尊重他人本身就是獲得尊重的一種重要途徑。
人與人之間融合度是相互的,不能批判老師而讓孩子厭學,也不能武斷的給孩子開藥方;要維護老師的師恩、權威讓孩子接受成長的必經過程,又要尊重孩子的天性、維護孩子的自信與尊嚴,讓孩子心服口服改正缺點。所以說啊,當媽絕對是門兒技術活兒。
1、不當照妖鏡,不把孩子的缺點妖魔化:了解孩子的思想與感受。
為什么我們眼中非要看到孩子的缺點、錯誤,而不回想一下自己也曾經那樣稚氣的對世界充滿好奇?好媽媽不是照妖鏡,不需要把一切表象都揭露的入木三分,給孩子上綱上線,透徹的把一般問題、非原則問題,也當作原則問題看待、處理,把孩子的缺點擴大化,想象的特別嚴重。其實一切都很簡單,只是孩子的天性還沒有受到禮教的束縛而已。
四歲時,幼兒園老師說:午睡時,其他人都睡著了,兜兜還在到處看,等大家都起床了,她卻躺在被子里嚼著口香糖壞笑著跟老師討價還價賴床不起……
安靜的午休時間,她又從被子的縫隙“偷窺”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兜兜說:“因為我想看看大家睡著了是什么樣子啊?”
我問:“那你看到了嗎?”
兜兜非常驕傲地說:“看到了!”
兜兜表達時那種急切的語速、炫耀的神情,好像是對媽媽的好奇心期待已久了,也許這些話在她心里已經發(fā)酵,卻始終沒有人給他揮發(fā)的空間。
“你看著我啊媽媽,你看王小田睡著時是這樣的!”說著擺了一個側臥的姿勢,雙手墊在胖胖的粉嫩的臉蛋下邊,
“劉澤志是這樣睡的!”說著換成一個大字型,“還有王晴漪……”
我問兜兜為什么不能像其他女孩子一樣乖乖的遵守秩序、聽從安排、服從教導??墒嵌刀挡粷M地回答:“你為什么總是和其他的媽媽一樣!你就沒有一點兒自己的想法嗎?!”
不得不承認兜兜說的很有道理,每個人都有個性,我不能總是和別的媽媽一樣,我應該有自己的想法。因為我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她很有主見,而我又不想扼殺她的個性,所以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我選擇支持她。
兜兜現(xiàn)在的一切在外人看來是淘氣、可笑的小插曲,但是于我而言卻是的成長中不可或缺的經歷,并不需要貼上不專注的標簽。
2、不當顯微鏡,不放大孩子的缺點:批評只對事不對人。
怒火中燒的父母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不分青紅皂白、劈頭蓋臉對孩子進行怒罵,孩子不服氣,家長不解氣對問題解決毫無進益。不要一聽到孩子犯錯誤就失去理智,誠摯的溝通可以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或行為,同時又不會使孩子因為指責而產生挫敗感。
“我只是想看一下有沒有雨過天晴的彩虹”這句話喚回我溫暖柔情的回憶:八九歲時,我曾經為了看彩虹和三四個男生用塑料袋裝滿水,從三樓的教室向外倒,結果潑了班主任一身被罰面壁思過,我們一直沒有明白自己最大的錯誤是方式方法錯了,不知道這樣不可能創(chuàng)造彩虹,只是單純記住了受懲戒的原因是淋濕了老師……
批評時就事論事,使孩子持續(xù)受到尊重才可能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互相促進的伙伴關系。才能使孩子信服的遵從規(guī)則。
尊重孩子是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只有孩子的平等身份受到了尊重,他們才會真正感到被重視,被激勵,做事情才會真正發(fā)自內心,才愿意和父母、老師打成一片,站到我們的立場,主動與我們溝通想法、探討學習,完成我們交辦的任務,甘心情愿為家庭、班集體的榮譽付出。
3、不當防護鏡,無原則的護犢子不可?。鹤尯⒆恿私鈩e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意見,學會感恩。
維護孩子的天性與自尊心,不是包庇孩子的缺點錯誤,把一切批評都阻隔在外“護犢子”反而會害了孩子。
聽完兜兜的解釋,我也對兜兜上課走神的問題提出自己的一點看法:“老師辛辛苦苦備課、講課,你應該尊重他們的勞動,即便學習比游戲枯燥,你也沒有理由去挑剔,就好像你拖了地,即便不那么干凈,媽媽也一樣欣賞、贊揚你,因為你付出了辛苦的勞動。我們贊賞的不是勞動的結果好壞,而是付出勞動的過程,對不對?兜兜,你知道嗎,昨天楊老師電腦死機,剛剛寫的教案沒有保存下來全部丟失,不得不一字一句重新輸入一遍,你應該感恩老師的付出對嗎?”
兜兜贊同的點頭。
4、不當反光鏡,遇到問題不能簡單的條件反射,讓孩子形成自己的檢測甄別系統(tǒng)。
孩子做事情之前打預防針、提警告,犯了錯誤就呵斥打罵是大部分媽媽懲戒孩子的方式,如果我也是簡單的等兜兜放學大罵一頓:“上課為什么不聽講?!老師又找我,你真是丟臉!”效果會怎樣?兜兜會不服氣的抗爭,我會因為孩子不聽從管教火冒三丈,擦槍走火之后兜兜仇恨告狀的語文老師,以后破罐子破摔繼續(xù)跟老師作對……
所以,我們不需要機警的條件反射,亦無需時刻對孩子灌輸標準化規(guī)章。不用害怕孩子自己管理不好自己,對孩子的自我管理水平抱有信心,對他們進行管理能力指導和人際關系的引導,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幫助他們正確認識和評估自己、理解和尊重他人,幫助他們有效規(guī)劃自己的學習、安排自己的時間,他們就會自覺自愿的克服自己的弱點,饒有興致的迎難而上。
中國式家庭教育最可怕的敵人一個是“別人”,另一個就是“過來人”。誰的媽媽沒有說過這句話:“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都多,我還能害你?我是你親媽啊!”事后再補刀一句:“我早就跟你說過這樣做不行!你這孩子怎么不聽呢!?”
然后嚇大的孩子們小心翼翼的跟在媽媽身后,按照媽媽指的路按部就班成長。每個孩子都逐漸變成別人的復印件,而不是原創(chuàng)的自己。為什么一定要“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
四歲時兜兜想在家里用噴桶噴水,我只說一句:“好吧!噴完自己拖干凈水!把東西恢復原樣就行?!?/p>
兜兜知道電器怕水。很自然的就選擇在洗漱間和廁所接了一盆水盡興的噴射。噴完自己拿拖布盡可能的拖干,再擰干了拖布搭在陽臺晾曬上;最后自己從衣櫥翻出一條新裙子換下那套被打濕的衣褲……
我沒有叨叨玩水會弄壞家電、會把家里弄臟、會把自己淋濕……壓抑她企盼的情緒總不如大禹治水的順勢利導對嗎?
寶貝兒,媽媽不是照妖鏡、不是顯微鏡、不是反光鏡,也不是防護鏡……因為我希望你在鏡子里看到的是自己自信的樣子,而不是我的映像。
做個身懶心不懶的媽 媽
做個身懶心不懶的媽媽xx轉眼間快七歲了,為了能歷練他的動手能力,只要在他能力范圍之內的事,我都會拋給他,不再忙里忙外由我一人來打理,時不時我會充當一位懶媽媽的角色。
像在家里只要他有空,就讓他下下廚,拖拖地,幫整理房間。有許多媽媽說孩子太小,做這些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之前我也會這樣想,特別在做飯時。后我發(fā)現(xiàn),做懶媽媽前,心不可懶。在孩子做事前,我們要很用心并有步驟的來給孩子做示范,告訴他要注意些什么。孩子都很聰明,一、兩次的指導他就會完全撐握。
等孩子會做這樣事務后,新鮮一段時間,他的熱度就不再那么高了,這時我們又得用心的去鼓勵他。記得xx最初學做飯時,興趣很高,不給他做還會跟你急??梢粋€月后,他就不再那么積極了,有時會隔一段時間偶爾弄一弄。
記得前兩天,和xx一起回家,xx說沒什么作業(yè),不知道做什么好,我就接他話說,那就下廚吧!xx思索了會才答應。等xx在廚房大顯身手,最后把菜弄好端上桌開飯時,我一個盡的夸這菜香,xx做得就是不一樣,飯都想多吃兩碗。xx在旁邊聽了,心里美的很,邊吃邊許諾明天的飯還是由他來做。吃完飯后,他還主動收拾碗筷,這時我就可以自由的坐在陽臺,享受一下懶媽媽的美好時光。
和xx外出也是一樣,不是貴重的東西都交給他提,有時xx也會問:“媽媽,你怎么可以空著手,讓我一個人提這么多呢?”我就說,因為你是男子漢呀!我是女生,你說你是不是得幫著呢?這時xx就以懂非懂地說,哦!原來男子漢就得提這么多呀,無奈只好提吧!提久了,就不用我再說什么,買好東西主動自己拿上手了。
以前xx上放學最喜歡把他的書包,往我懷里一丟,說:“媽媽,把我提著?!睆倪@學期開始,我不干了。我說:“書包,是你自己的,就得由你自己背?!遍_始xx還以為我是說著玩的,有次上學跑在前,到樓下問我書包呢?我就說:“我不是說了嗎,你自己提呀!我怎么知道你書包放在那了。”小家伙氣得不行,但沒辦法自己還得跑回去拿。從那后,他知道我這個懶媽靠不住,還得自己背著好。
反正在家里,能偷懶時,絕不動手。和xx在一起能不插手的,就得站一邊旁望著。自己多懶點,這樣才體現(xiàn)兒子能干,愛干。
做個“懂事”的媽 媽
做個“懂事”的媽媽說起我的育兒心得,其實更像是我的檢討會和我女兒的表揚大會。
我有一個火爆的脾氣,有的時候女兒稍微做錯點事情,我就會大呼小叫,每次發(fā)火之后我都會后悔,女兒平時跟她爸爸交流的時候經常會提到“媽媽會罵”這句話,我心里聽著酸酸的,女兒的姥姥經常會跟我說,“我跟我的女兒在一起,往往是她哄我,而不是我哄她”?,F(xiàn)在想一想我應該改的地方太多了。唯一做的比較好的地方就是我經??洫勊步洺8幼鲇螒?,比如她帶上圍兜,拿了鍋碗瓢盆做飯,還煞有介事的來問這個“你想吃什么菜?”“我要吃蛋炒飯”,于是她就說好的,馬上做。一會就端上來給我吃,我就裝作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還不住地夸獎說“真好吃,真香”。女兒就會笑嘻嘻的很開心,小孩子真是很容易滿足。
相比我,女兒身上的優(yōu)點太多了,早上去學校,從來不會賴床;平時在家里看到有誰需要幫忙,從來不用吩咐,眼色特別好;在家里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我都自愧不如;禮貌用語學得特別的好;特別聽大人的話等等太多了,即便她性格方面也有很多的不足,比如膽小,內向,不善溝通,但是總沒有十全十美的人,而且她性格的形成跟從小的環(huán)境有關,幼兒園之前她都是在保姆和托兒所下看護大的,所以她的這些不足,我覺得是作為家長的我們欠孩子的,以后要多溝通多交流來還這筆“債”。
我有一個懂事的女兒,我希望我也會成為一個“懂事”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