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式早教的7大“敗筆”
發(fā)布時間:2021-01-20 幼兒早教故事 幼兒早教活動方案 幼兒早教故事大全國內絕大多數(shù)父母都有這種想法:孩子在幼兒園里能夠學到什么,老師每天都在教些什么,是否開設有數(shù)學、鋼琴、外語、電腦等課程,是家長考察一個幼兒園的首選項。幼兒園當然要盡量滿足父母的要求,教育功能的放大由此可見。
家庭教育:才智VS素質
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庭教育,國內的父母普遍注重孩子的才智教育,并不遺余力地實行著,單從每年寒暑期班父母星夜排長龍的場面就可見一斑。
國外的父母,少了幼兒園的全力扶助,對于孩子的基本素質培養(yǎng)更加注重,通過言傳身教灌輸給子女。外國家長認為,孩子被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父母會很大限度地尊重他們,同時也要求他們對父母尊重。而且他們注重孩子基本素質的培養(yǎng),比如冷天少穿衣鍛煉耐寒,培養(yǎng)孩子嚴格遵守時間觀念、講究公共衛(wèi)生等良好習慣,至于才藝培養(yǎng),一般都不會“強按牛頭喝水”。
價值觀:智能VS體能
認識多少個字、會背多少首唐詩、會彈多少首曲子、會跳多少個舞蹈始終是大多數(shù)國內父母關注和當作談資的東西。有些父母也表示孩子的快樂是最重要的,不過執(zhí)行起來卻往往身不由己。
國外父母則更多注重孩子的體能發(fā)展,他們認為,孩子在小時候除了快樂之外,就應該是發(fā)展體能的好時機,為以后應付更繁重的擔子打好基礎。因此冷天穿少衣服就顯得很自然。有外國家長是極端的體能提倡者,他們甚至為了能在陽光明媚的冬日帶孩子郊游,而主動向幼兒園請假。
不合理的中式早教
1、保姆、爺爺奶奶帶孩子
很多中國父母以為孩子只要有人看著,沒有生命危險就好。其實從出生開始,孩子就需要和別人交流,尤其是和父母交流。我們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沒有關注的環(huán)境下長大的,缺乏愛的安全感,終生追求那童年時期失去卻永遠追不回的愛。
2、孩子成炫耀比較對象
中國人一方面愛面子,一方面想鼓勵孩子上進。常常說,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績多好,人家又得了什么獎。這種比較最要不得。況且常常是當著很多人的面說。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別人比,只會帶給他多一分不滿和痛苦。
3、漠視孩子的隱私和權利
父母進入子女房間應該先敲門,移動或用孩子的東西應該得到允許,任何牽涉到子女的決定應該先和子女商量。應該尊重孩子的所有權利,把他當一個成人來尊重。這個尊重是從出生換尿片開始的。換尿片前,先和顏悅色地告訴他要換尿片了,請他忍耐一下。不被尊重的人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別人。
4、按自己的標準塑造孩子[實習報告網(wǎng) WwW.sXW9.coM]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為正確的路上走。即使孩子并不適合,或者不喜歡,譬如學鋼琴,譬如出國。在這種壓力下,家庭變得不快樂,親子的愉快時光成了斗爭大會。犧牲了和諧的親子關系,讓孩子追求一些莫名其妙、也不見得正確的父母的理想。當子女長大后回想起童年時,都是不快樂的回憶,的確是一些失敗父母的作為。
5、認為越用功越好
很多父母以為學校的成績代表一切。目標訂清楚了,父母剩下的工作,就是用一切威逼利誘苦苦哀求,來達到這個目的。這個科舉時代遺留的過時觀念,仍舊深存人心。
其實學校的成績并不代表一切,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等),才是影響他們一生的重要因素。
6、認為早起很好,睡覺懶惰
成長中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目前全國教育界正在集體犯罪,剝奪孩子們的睡眠時間,毀滅中華民族的健康下一代。很多孩子6點就起床,每天睡不足8小時,全國還在推廣早起才健康的錯誤觀念。
睡不足會影響發(fā)育,腦力會減退。因此我們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
7、父母的愛成最大理由
男女之間,愛并不是為所欲為的借口?;蛟S因為電視劇演得太多了,很多人以為愛就可以當一切的借口。很多父母常對子女說的一句話:我們這樣做,也是因為愛你,為你好?。?/p>
想用這句話堵住子女的反駁,這簡直荒謬,要求不合理就是不合理。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四大不健康家庭育兒模式盤點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為正確的路上走。即使孩子并不適合,或者不喜歡,譬如學鋼琴,譬如出國。在這種壓力下,家庭變得不快樂,親子的愉快時光成了斗爭大會。犧牲了和諧的親子關系,讓孩子追求一些莫名其妙、也不見得正確的父母的理想。
很多中國家庭根深蒂固的教育模式,在西方人眼里未必是合理的,在這里我們可以有選擇地參考一下。
保姆、爺爺奶奶帶孩子
很多中國父母以為孩子只要有人看著,沒有生命危險就好。其實從出生開始,孩子就需要和別人交流,尤其是和父母交流。我們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沒有關注的環(huán)境下長大的,缺乏愛的安全感,終生追求那童年時期失去卻永遠追不回的愛。
孩子成炫耀比較對象
中國人一方面愛面子,一方面想鼓勵孩子上進。常常說,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績多好,人家又得了什么獎。這種比較最要不得。況且常常是當著很多人的面說。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別人比,只會帶給他多一分不滿和痛苦。
漠視孩子的隱私和權利
父母進入子女房間應該先敲門,移動或用孩子的東西應該得到允許,任何牽涉到子女的決定應該先和子女商量。應該尊重孩子的所有權利,把他當一個成人來尊重。這個尊重是從出生換尿片開始的。換尿片前,先和顏悅色地告訴他要換尿片了,請他忍耐一下。不被尊重的人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別人。
按自己的標準塑造孩子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為正確的路上走。即使孩子并不適合,或者不喜歡,譬如學鋼琴,譬如出國。在這種壓力下,家庭變得不快樂,親子的愉快時光成了斗爭大會。犧牲了和諧的親子關系,讓孩子追求一些莫名其妙、也不見得正確的父母的理想。當子女長大后回想起童年時,都是不快樂的回憶,的確是一些失敗父母的作為。
專家龔雪梅解答:孩子從一個穩(wěn)定,有規(guī)律的生活中,從父母的愛中感受到支持和安全感,并建立自信心,這些是孩子勇敢面對挫折的基礎。在對孩子的教育中,注重尊重孩子的自我發(fā)展,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對孩子自主活動給與支持,鍛煉孩子的獨立性,建立民主的家庭氛圍,這些都有助于孩子提升面對挫折的勇氣和耐性。
加拿大的早教新模式
一、互動中學
Dixion教授認為,北美的早期育兒模式應該關注個體學習、玩伴游戲和小組項目,強調幼兒通過與環(huán)境互動獲取各種感性的直接的經驗,并通過主動的探索活動得到發(fā)展,而不是教師通過“說課”使幼兒發(fā)展。
幼兒是一個獨立的學習者,應該創(chuàng)設環(huán)境使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索和努力獲得經驗,從而以他們自己的眼光來理解有關的知識(盡管幼兒的理解有可能是錯的)。Wayne指出:“成人追求結果,而孩子追求的是理解”。Karen博士也指出:“我們不能因為要求孩子必須記住一些事實知識而剝奪他們探索事物的興趣與執(zhí)著”。
早期幼兒教育的觀念是使每個幼兒往前進,在每個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展,而不是一刀切。教師更多的是發(fā)現(xiàn)每個幼兒的興趣,提供他們探索的環(huán)境和教育材料,使幼兒擁有更多的自信心。
二、選擇中學
專家主張,早期幼兒教育模式既適宜幼兒個體的發(fā)展,又適宜幼兒年齡的發(fā)展。幼兒來到幼兒園可以自己選擇活動區(qū),按自己的意愿選擇活動材料。Nerren說:“選擇中學”模式的特點是根據(jù)孩子的興趣提供選擇,而不是根據(jù)教師的需要。
某幼兒園某班的一角,布置著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作品,冠名為“春桃的一家”。原來班上有個中國小女孩名字叫春桃,不會說英語,只會講漢語,不合群。于是教師特意認真地學習中文,為春桃布置了許多與中國有關的圖片,以減少春桃的壓力,使她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這就是關注個體發(fā)展的典型例子。
三、研究中學
兒童形成研究小組,在一個工作坊里,共同對某一個感興趣的問題開展研究與探索,這是早期幼兒教育的又一重要模式。例如,教師經常做的工作是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對事物的好奇心。Dobbie說,我們不怕孩子犯錯,相反還鼓勵幼兒多碰到問題,多走些彎路,多犯些錯誤,經常做錯事的孩子,他們能從錯誤中吸取經驗。教師對孩子的錯誤,采取的是理解和鼓勵繼續(xù)探索的態(tài)度,這樣孩子就越發(fā)有探索的愿望,他們也就因為多次的不成功而失去信心。
錯誤的“中國式早教”做法
不可否認的是國內的早教與國外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現(xiàn)在年輕的父母或許受到自己小時候錯誤早教的影響,對早教或多或少都有些錯誤的認識。但更要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很多父母們沒有認識到這些早教方式是錯誤的,當然更談不上改正了。在國外很多父母看來,以下是他們認為不合適的“中國式早教”做法。
1、“傷仲永”的比較與炫耀
中國人一方面愛面子,一方面想鼓勵孩子上進。常常說,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績多好,人家又得了什么獎。這種比較最要不得。況且常常是當著很多人的面說。說難聽點,孩子考試考不好只怪你基因太差。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別人比,只帶給他多一份不滿和痛苦,對于事情沒有什么幫助。
2、忽視孩子的隱私和權利
父母進入子女房間應該先敲門,移動或用孩子的東西應該得到他的允許,任何牽涉到子女的決定應該先和子女商談。應該尊重孩子的所有權利,把他當一個成人一樣尊重。這個尊重是從出生換尿片開始的。換尿片前,先和顏悅色告訴他要換尿片了,向他道歉,請他忍耐一下。這種尊重的精神是我們社會所缺乏的,導致社會缺乏服務和尊重的觀念。不被尊重的人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別人。
3、要孩子走父母鋪好的路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遺憾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為是正確的路走。即使孩子并不適合,或者不喜歡,譬如學鋼琴,譬如出國。在這種壓力下,家庭變得不快樂,親子的愉快時光成了斗爭大會。犧牲了親子的和諧關系,讓孩子追求一些莫名其妙,也不見得正確的父母的理想。當子女長大后回想起童年時,盡是不快樂的回憶,的確是些失敗父母的作為。
4、盲目用功爭取成績
很多父母以為學校的成績代表一切。目標訂清楚了,父母剩下的工作,就是用一切威逼利誘苦苦哀求,來達到這個目的。這個科舉時代遺留的過時觀念,仍舊深存人心。其實學校的成績并不代表一切。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等),才是影響他們一生的重要因素。
5、早起才健康,睡覺是懶惰
成長中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目前全國教育界正在集體犯罪,剝奪孩子們的睡眠時間,毀滅中華民族的健康下一代。很多孩子6點就起床,每天睡不足8小時。全國還在推廣早起才健康的錯誤觀念。睡不足會影響發(fā)育。腦力會減退。我們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
6、愛是最好的借口
男女之間,愛并不是為所欲為的借口?;蛟S因為電視劇演得太多了。很多人以為愛就可以當一切的借口。很多父母常對子女說的一句話:我們這樣做,也是因為愛你,為你好?。∠胗眠@句話堵住子女的反駁,這簡直荒謬,要求不合理就是不合理。
盤點兒子的趣事(2)
(四)
球球8歲多的時候,有一天我剛進門,就看見了一張哭喪的小臉。大事不好,肯定是數(shù)學考試出糗了。果然,球球撲了過來悠悠地說:“寶貝媽媽,我數(shù)學只考了89分,怎么辦呀?你會不會懲罰我?”我一聽就很不高興,昨天讓他復習就是不看書,還信誓旦旦滴說保證考好,今天給我來這套,哼!我狠狠地說,罰你一個月不去超市買零食。球球低著頭自責:“如果我倒過來考98分就好了?!蔽也捎眉⒎ǎ骸笆茄?,如果你能考95分以上,我今晚就帶你去超市?!眱鹤右荒樸裤剑骸澳鞘遣皇沁€能讓我選擇玩具呢?”“嗯,當然,學習好,我獎勵起來是不會吝嗇的?!眱鹤油蝗蝗杠S而起,舒展兩根胖胖的手指:“耶!我可以買玩具嘍!”就在我還沒反應過來時,一張寫著98分的卷子已放到了眼皮底下。。。最可氣的是,他居然還拿出他的《36計新解》和我說:“媽媽你看,我用的是欲擒故縱,您用的是激將法...”
晚上,我花100元買了玩具賽車為自己的激將法埋了單。
(五)
球球的小聰明,有時讓我頗為鬧心。記得9歲的時候,有一個周日臨時通知加班,老大又出差在外地,由于事情不多,我就想了一個寄存兒子的辦法,把他送到了大廈旁邊的新華書店,警告他不得隨處亂跑,乖乖看書等我來接。臨走時,塞給他20元錢,叮囑他口渴了就買飲料。趕到公司,有點心神不寧:兒子會不會跟著陌生人走了?天氣很熱,他如果把錢弄丟了,飲料也買不成怎么辦?急急忙忙完成了手頭工作,匆匆趕去接兒子,終于在一個角落里找到了席地而坐的球球。兒子沒走丟,心頭的大石頭落了地。看他兩手空空,再摸摸他口袋同樣是空的,“你把錢弄丟了?飲料也沒買?嘴干了吧?”兒子不以為然:“錢帶在身邊容易丟失,飲料帶上來會弄臟書,所以我都鎖在樓下的寄存柜里了?!眱鹤右涣餆熛聵牵炀毜赜檬滞笊蠏熘蔫€匙打開寄存柜,里面是5元5角零錢和一瓶可樂再加3個小塑料玩具。
哎呀,我的媽呀,這些小東西都能寄存,我怎么沒想到呢?
(六)
一直羨慕那些有女兒的媽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小姑娘,小鳥依人地偎在媽媽身邊,知冷知熱地和媽媽說著悄悄話。兒子呢,只會整天抱著沖鋒槍、滋水槍喊打喊殺地瘋玩兒??汕蚯蛴袝r也讓我大跌眼鏡,記得是小學三、四年級的假期,我不小心把腳給崴了,老大正在談一個關鍵的客戶,根本顧不上我。我又有些潔癖,地板是每天都要擦的??次也恋刭M勁,兒子主動請命,把擦地的任務承包下來,一下一下擦得又認真又干凈。還幫我收拾晾曬的衣服、收拾客廳的桌子,前前后后跑得歡著呢。去超市購物,上扶梯的時候,兒子緊緊地拉住我的手,嘴里說著,“媽媽,慢點慢點!”真貼心啊,好感動!看著眼前這小小的人兒,我由衷地說:“真是媽媽的好孩子!”兒子仰起臉壞笑著說,“我是球球哥嘛,放心,以后有我保護你!”
盤點兒子的趣事(1)
最近總是想起很多往事,尤其是兒子小時候的事情。面對長大的兒子,有幾分激動,還有幾分失落,同時又很幸福。每當?shù)玫絻鹤拥膸椭鷷r,是那樣的感動,稚嫩的身體護著媽媽,令人欣慰,想起兒子依賴媽媽的時候又是那樣的滿足。多么美妙而復雜的心理啊。
(一)
兒子小的時候很漂亮,圓圓的腦袋,圓圓的眼睛,還整天嘟著小嘴、揮舞著圓圓的小拳頭,所以小名叫球球。
我們樓里有一對和兒子年齡相仿的雙胞胎,球球超羨慕,不止一次地和我說:
“貝貝的媽媽多棒啊,一下可以生兩個孩子,媽媽你為什么不生兩個孩子呢?”
“為什么要生兩個呢?”
“有人陪我玩,有人管我叫哥哥。。?!?/p>
“寶貝,媽媽一直在陪你玩啊?!?/p>
“可是,你也不管我叫哥哥呀。。。還是不好玩?!?。。。
在兒子一再的堅持下,我的兒子就成了我的“球球哥”。。。這個稱呼一直延用至今,雖然我也曾多次抗議,但總是被鎮(zhèn)壓了。。。呵呵。
(二)
晚上洗完澡準備睡覺,球球哥跑到我的房間,
“爸爸,你去我房間睡!”
“兒子,你自己在那邊睡!”
“為什么,你們兩一起睡,讓我一個人睡?”
“因為你大了,應該一個人一個房間了!”
“媽媽也大了,讓她自己在這邊睡就行!”
“媽媽是女的,膽子小,需要我在這保護她!”
“那我保護吧,我也是男子漢,你去我房間睡!”說完,兒子跳上床,躺在我身邊,用手摟著我,還用腳使勁踹爸爸。老大沒辦法,起身去了兒子的房間,估計他在那屋剛躺下,這邊的兒子一骨碌起身,跳下床,跑到他的房間,只聽見那邊
“兒子,你怎么又過來了?”
“我才不和女的一起睡呢!”兒子很不屑的說,
“那我去了?”
“別了,老爸,咱家還是分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吧!”球球哥在那邊大笑起來,他的陰謀詭計終于得逞。不過我在這邊更樂,一個人睡大床就是舒服呀!可就苦了老大,要在球球哥的“剝削”里度過漫長的黑夜,兒子夜里睡覺喜歡打拳,還滿床上亂滾!
(三)
球球比較外向,喜歡展示自己,不管做什么都會有他自己的小心思。有一次我們去肯德基,剛進門就碰到一個朋友,我趕緊打招呼:“和孩子出來吃飯呀,你女兒真漂亮!”我笑著撫摸了一下女孩的頭!
“阿姨,您好。我是球球,我是我們幼兒園的小明星,電視上和幼兒園的畫報上都能看到我。。。阿姨,我們幼兒園的sunny老師說我的英語口語是最棒的,還說我是最帥的。。?!眱鹤釉谂赃呴_始他滔滔不絕的廣播。。。
“是嗎?小家伙你真棒呀!阿姨有時間一定看你的節(jié)目!祝賀你呀!”朋友笑著對我說:“你兒子真聰明!”
球球哥美滋滋地拉著我坐下,仿佛故意氣我,大眼睛盯著我,大口吃著漢堡包。
“球球哥,你感覺自己有那么了不起嗎?”
“媽媽,你感覺阿姨的女兒有那么漂亮嗎?看的眼睛都直了!”兒子把臉扭一邊去。不屑理我,還一臉委屈的表情。。。
嗨,原來我家球球哥吃醋了!看來真是不可低估孩子的智商呀!
盤點:教育孩子的六種錯誤態(tài)度
教育孩子,從來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牽動著千千萬萬父母的心,因為,孩子就是我們生命的延續(xù),人生百年,轉瞬即逝。有了孩子,我們的愿望,我們的理想,才能子子孫孫傳之久遠,譬如積薪,拾級上升,不斷開拓新的光輝領域。然而,教育孩子有以下六種錯誤的態(tài)度,很多父母總是會在不知不覺中屢屢犯之。
盤點:教育孩子的六種錯誤態(tài)度(資料圖)
一、表揚過多
太多的表揚會給孩子造成許多束縛與負擔,當達不到父母的期望時,孩子很容易產生挫折、內疚感。如父母總夸孩子“太聰明了”,當考試成績不理想時,孩子就會產生深深的自責與沮喪,自尊心與自信心受到沉重的打擊。
因此,父母最好就某件具體的事情表揚孩子,如“你今天的作業(yè)寫得很好!”
二、提問過多
由于迫切地希望更多地了解孩子,許多父母往往一等孩子放學就問個不停,“今天老師有沒有提問你?”“數(shù)學考得怎么樣?”“都和誰一起玩兒了?”……太多的問題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感與抵觸,落個“討厭鬼”的名聲。
有效的做法是進入孩子的世界,更多地和他們一起游戲、聊天,在不經意中,你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許多秘密。
三、命令過多
“寫作業(yè)去!”“把電視關了!”……過于頻繁的命令容易使孩子“充耳不聞”,當孩子經常對這樣的命令無動于衷時,父母就應該考慮一下自己在孩子眼里的信譽了。
四、否認感覺
這是許多父母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當孩子說“媽媽,我怕,打針很疼”時,父母經常會安慰說:“寶貝,沒關系,不疼的?!边@樣只會使孩子感到委屈與恐懼。較明智的做法應該是:“寶貝,媽媽知道,打針是疼,可是打完針后病才能好。”意識到自己得到理解后,孩子的感覺會好些。
五、呵斥和嘲笑
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某些家長會大聲呵斥,“笨蛋!木腦瓜!”這種做法會對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嚴重的傷害。正確的做法是就事而不就人提出批評。
六、不以身作則
當孩子在外邊和人打架時,父母又打又罵的態(tài)度會使孩子在內心產生強烈的不滿,“不讓我打架,你們怎么還打人?”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已威信掃地。教育應該是一個雙向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