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放手的就放手 2020教育筆記
發(fā)布時間:2021-01-20 愛的教育筆記 保育的教育筆記 幼師的教育筆記磊磊從家里帶來一本新書,認真地坐在那看著,晨晨看見了,高興地跑過去,搶著要看,磊磊連忙把書藏起,不給晨晨看。晨晨流著淚,撅著嘴巴,一臉被欺負的樣子,跑過來跟我說:“老師,磊磊不給我看書!”看到這種情景,也許有的父母會趕緊去哄晨晨,把磊磊的書拿給晨晨,或者給晨晨重新找一本書。這樣的結(jié)果會怎樣呢?顯然,晨晨不會再哭了,而且很高興。但晨晨會覺得自己的這種做法是對的,自己不高興、哭鬧是有道理的,這種情緒成為他獲取利益的手段,以后遇到類似的事情還會這樣。
那我們該怎么做呢?排除對她的注意,讓她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也許她會哭一會兒,這個沒必要擔(dān)心,適當?shù)目奁鼘ι眢w是有利的。相信她不會哭的時間很長,沒人理會自然會停止哭泣,由于孩子的好奇心強,她會靜心想想如何才能看到那本書?知道生硬的搶奪不起作用
,相信態(tài)度會有所轉(zhuǎn)變,友好地跟伙伴交談——“磊磊,我和你一起看書,好嗎?”、“磊磊,我給你用我的彩筆,你給我看看你的書,好嗎?”、“磊磊,我的好朋友,剛才搶你的書是我錯了,對不起!我們一起看書,好嗎?……佳藝不會再次把書藏起,結(jié)果是兩個小伙伴一起高興地看書。相信晨晨以后再也不會粗暴地搶書……
日常生活中,諸如此類的事情屢見不鮮,我們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時間一一處理,一些所謂的“幫助”只會助長孩子的不良情緒,造成孩子的膽小怕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等不良習(xí)慣的形成。所以要求我們對孩子適當放手,遇到問題時,首先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相信比我們的介入要事半功倍!yJS21.COm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該放手的就放手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該放手的就放手”,希望精彩的內(nèi)容能夠幫助到你!
磊磊從家里帶來一本新書,認真地坐在那看著,晨晨看見了,高興地跑過去,搶著要看,磊磊連忙把書藏起,不給晨晨看。
晨晨流著淚,撅著嘴巴,一臉被欺負的樣子,跑過來跟我說:“老師,磊磊不給我看書!”看到這種情景,也許有的父母會趕緊去哄晨晨,把磊磊的書拿給晨晨,或者給晨晨重新找一本書。
這樣的結(jié)果會怎樣呢?顯然,晨晨不會再哭了,而且很高興。
但晨晨會覺得自己的這種做法是對的,自己不高興、哭鬧是有道理的,這種情緒成為他獲取利益的手段,以后遇到類似的事情還會這樣。
那我們該怎么做呢?排除對她的注意,讓她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也許她會哭一會兒,這個沒必要擔(dān)心,適當?shù)目奁鼘ι眢w是有利的。
相信她不會哭的時間很長,沒人理會自然會停止哭泣,由于孩子的好奇心強,她會靜心想想如何才能看到那本書?知道生硬的搶奪不起作用,相信態(tài)度會有所轉(zhuǎn)變,友好地跟伙伴交談——“磊磊,我和你一起看書,好嗎?”、“磊磊,我給你用我的彩筆,你給我看看你的書,好嗎?”、“磊磊,我的好朋友,剛才搶你的書是我錯了,對不起!我們一起看書,好嗎?……佳藝不會再次把書藏起,結(jié)果是兩個小伙伴一起高興地看書。
相信晨晨以后再也不會粗暴地搶書……
日常生活中,諸如此類的事情屢見不鮮,我們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時間一一處理,一些所謂的“幫助”只會助長孩子的不良情緒,造成孩子的膽小怕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等不良習(xí)慣的形成。
所以要求我們對孩子適當放手,遇到問題時,首先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相信比我們的介入要事半功倍!
不知道本文“該放手的就放手”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該放手時就放手
大班的孩子一般都很調(diào)皮,特別是男孩,他們已經(jīng)有較強的自理能力,但在課堂或戶外活動時會讓很多老師費心。
老師們想盡各種辦法來壓住孩子們的任性,殊不知勇敢地放手也是對孩子一種好的管理方法。
最近,班里的個別孩子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時間不是很長,一直總想找找方法來訓(xùn)練他們的注意力,但都沒有得解。
主題活動時,某些孩子一直在說悄悄話,注意力根本沒在這,于是,我就跟他們說:“當老師在講話或者讓你們停下的時候要立即停下,知道嗎?只要你們在上課的時候集中精力聽講,老師會給你們自由活動的時間的。
在上完課后,我答應(yīng)給你們自由活動的時間,到時候你們可以盡情的玩兒,玩什么都行,但是只要老師一喊停,必須全部都坐好!可以嗎?”在區(qū)域游戲活動時間里,我擔(dān)心孩子們會出問題,就一直在旁邊盯著,他們有的在畫畫,有的在折紙,有的拿出識字書認字,兩兩一組,三五一群,倒顯的比平常安靜多了。
只是在另一邊四、五個男孩在玩鎧甲勇士的游戲,互相假裝打鬧,邊玩邊往我這邊看,見我沒有制止他們,都玩的挺歡的。
我就跟他們說:“玩勇士的游戲可以,但是咱們要注意安全,是在假裝打,要是真的打疼了的話,會疼的哭,嚴重的話還會去醫(yī)院,就沒法再在一起玩了,對嗎?”那幾個男孩紛紛點點頭,很贊同我的觀點!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也存在很強的逆反心理,有時候我們越管越不聽,或者是我們在的時候聽話、表現(xiàn)好些,我們稍微一離開,接著就恢復(fù)原樣了,根本沒有起到好的效果。
如果嘗試一下放手式的管理,或許效果會更好一些。
在采用這種方法之前,應(yīng)具體明確的提出要求,應(yīng)該注意什么?如果不注意會導(dǎo)致什么樣的后果等,讓孩子有清楚地認識。
讓孩子知道老師可以給你自由活動的時間,這樣,孩子才會喜歡你,我們也會變得更加的快樂、幸福。
該放手時需放手
新的學(xué)期開始了,每年入園,總有些孩子哭鬧著不讓家長走,看到孩子哭得可憐,不少家長心軟了,不停地對孩子說話,總想把孩子說得高興了再離開,可家長越這樣做,孩子越不讓媽媽或奶奶走,有的媽媽甚至說著也掉起了眼淚,我還見過一對祖孫抱頭痛哭,這場面老師既理解又想提些建議。實際上家長大可不必如此,完全可以放心的交給教師,如果孩子小不愿留下,應(yīng)鼓勱孩子勇敢,或跟著老師交待好,趁孩子不注意時趕緊離開,不可因孩子哭鬧就心軟下來,家長越不走,孩子越不能安靜。做什么都有第一次,可以說,孩子進行集體生活,離開父母是第一步,也是培養(yǎng)獨立性的第一步。需做到這點,父母首先要“堅強”的放下孩子,家長要做的是,在送孩子入園前向孩子講幼兒園里的情況,老師啦,小朋友啦,玩具啦,游戲啦,讓孩子提前對園里的情況有所了解,產(chǎn)生好奇,主動愿意上幼兒園?,F(xiàn)在獨生子女多,家長難免對孩子疼愛多些。初次讓孩子離開家長過集體生活,怕孩子不適應(yīng),總是牽腸掛肚的放心不下,以致憂慮重重。這是人之常情,但作為父母,關(guān)鍵時候要有“忍痛割愛”的魄力。是魚兒,總要搏擊大海,是雄鷹,總要翱翔天空。家長們,不要時時看著自己的雙手準備為孩子提供蔽護,要記住,該放手時需放手。
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讀《給幼兒教師的建議》有感
在讀《給幼兒教師的建議》一書時,看到這樣一篇文章:《做個“懶”一點兒的老師》,老師要“懶”動手,以解放孩子靈巧、能干的雙手;要“懶”動腦,讓孩子們的腦筋開動起來,以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力。
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幫助孩子最好只用一只手。”只有放手讓孩子去實踐,孩子的經(jīng)驗和能力才能得到形成和發(fā)展。在一次區(qū)域活動美工區(qū)里我把上次集體活動時多下來的幾張紙工制作讓幼兒做做,玩玩。因為是多下來的,所以紙工材料有些不同,而且因為是以前做過的,所以這次我沒有示范,只是讓感興趣的幼兒自己選擇制作。
活動開始了
,孩子們拿起剪刀小心地剪了起來,雖然材料不同,但孩子們還是很感想去。不一會兒,周濤拿著剪下來的幾個圖形走過來:“老師,我剪好了,但不會插?!闭f著把手里的材料往我前面的桌上一放,大有要我?guī)退龅募軇荨N铱匆娝x的是“大樹和小鳥”的材料,他不會把小鳥插到大樹上。我拿起他剪好的紙片,想幫他插。這時,余蘇洋、陳家輝等幾個孩子看見了,也拿著自己的手工材料走過來:“老師,我也不會?!焙⒆觽冄郯桶偷乜粗遥诖业膸兔???粗郎弦欢咽止げ牧?,我尋思開了:“我?guī)退麄兌甲龊昧?,他們的動手能力得不到鍛煉,下一次不還是要我?guī)兔α藛??而且今天幫了這個,不能不幫那個。應(yīng)該讓他們自己動手做一做,自己學(xué)會這個本領(lǐng)?!庇谑牵覜]有急于幫忙,而是把制作的方法再說了一遍,然后讓他們?nèi)プ约簞邮植僮?。我告訴他們:“今天老師一個也不幫,你們要想有一個漂亮的作品,就必須自己動手做一做。你們都是能干的小朋友,老師相信你們能自己做好的,對嗎?”聽了我的話,他們只得拿好自己的東西回座位上自己做了起來。不一會兒,周濤拿著做好的“大樹和小鳥”過來給我看,我連忙表揚他:“周濤真棒,你看,小鳥也在開心地叫呢!”周濤聽了,開心地笑了,還回去對他的小伙伴說:“老師說我做得好看呢,你看!”接著,其他幾個要我?guī)兔Φ暮⒆右捕甲约簞邮滞瓿闪俗约旱牟僮鳌N覍讉€做得不太整齊、牢固的幼兒,我提醒他們再粘粘牢或插插好,給予了適當?shù)膸椭?。我及時表揚了能獨立完成操作的這幾個孩子,并在講評時特地提了一下這件事,鼓勵孩子們今后在制作時能獨立完成,不依賴老師。孩子們都說“好”。
由此,我深深體會到,作為老師,在孩子遇到困難時,我們不能一味地代替包辦,而讓孩子失去動手鍛煉的機會,養(yǎng)成學(xué)習(xí)上的懶惰思想。我們更應(yīng)該用自己的愛心和耐心去教會孩子克服困難,去進行嘗試和思考
,從而習(xí)得經(jīng)驗,提高技能,樹立自信心!
愛我你就放放手
入園時間到了,家長將孩子送到幼兒園大門前,許多家長非常習(xí)慣地把孩子從自行車上或電動車上抱下來,給戴戴帽子,拉拉衣服,叮囑一番,目送孩子跑進去,然后離開。
離園時間未到,家長就已經(jīng)等候在園門外了。孩子一走出大門,馬上迎上前去,又是習(xí)慣地接過孩子的書包,給孩子穿上厚衣服,把孩子抱上車子,有的還給孩子遞過已買好的零食,然后帶著孩子回家去。
這只是兩個小鏡頭。在日常生活中,這種現(xiàn)象也很常見——現(xiàn)在家里做飯多用電器,怕孩子使用有危險,不讓他靠近;掃地嫌孩子掃不干凈,也不用他掃;起床后疊被也不用孩子,嫌他疊不好;睡覺前的洗腳,起床后的穿衣服,家長為了節(jié)省時間,也一般替孩子包辦;洗碗筷之類的活兒,更是父母代勞,也沒有孩子的份兒……孩子在家里似乎只剩下了吃、穿、玩的權(quán)利。特別是由爺爺奶奶照看的孩子,更是這樣。
孩子年齡小,自己還不能完全照顧自己,離不開家長的提醒、教導(dǎo)與照料。不過家長也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自理的能力。不要嫌孩子做不好而不讓他做,讓孩子多動手,實際上是給孩子提供了鍛煉的機會。讓孩子學(xué)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會體驗到勞動的樂趣。
放手也是一種愛。等孩子懂得這些以后,可能會對家長說:“愛我你就放放手?!?h2 style="color:#F7DA61">2020幼兒園教育筆記:你放手,我成長
小班的家長送孩子入園時,家長常常以自己的意愿為孩子找位置,拿玩具。家長愛孩子,我們都能理解,但愛孩子,要有度,過分包辦,會讓孩子喪失學(xué)習(xí)的機會,適時放手,孩子才會成長。
選位置。孩子有自己的主意,他會選擇自己喜歡的位置,而不是家長認為好的位置。
拿玩具。孩子沒有玩具時,他會和同伴去交流,可以從同伴那里得到玩具。孩子很聰明,如果從同伴那里得不到,他會想另一個辦法,到玩具架去拿其他的玩具,同樣玩得很高興。在孩子拿玩具這一行為中,他學(xué)會了人際交往,學(xué)會了解決問題。也有不會解決問題的孩子,一類孩子沒有玩具就搶,這時需要老師介入,教給孩子與別人正確交流的方式,“請給我一個玩具,好嗎?”“我們一起玩好嗎?”如果別人不同意,我們還可以選擇去拿其他玩具,孩子遇到困難,遇到挫折也是一種成長。另一類孩子,沒有玩具就不玩,不去拿,也不去交流。這時老師會引導(dǎo)孩子去玩,還會為這類孩子安排一些活潑的孩子在身邊,幫助他們成長。
找位置,拿玩具,在家長覺得為孩子做了沒什么,但卻關(guān)乎孩子的自主性,社會交往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親愛的家長朋友,如果愛孩子,就請你放手。
教育隨筆: 教師應(yīng)該學(xué)會對孩子放手
教師應(yīng)該學(xué)會對孩子放手
隨著午睡起床音樂的響起,小朋友們紛紛起來,忙著穿衣穿褲。小班的孩子經(jīng)過了一個學(xué)期的幼兒園生活,自理能力明顯提高了許多,大部分幼兒會自己動手快速地整理好衣服,準備吃餐點。這一天,只有甜甜還半瞇著眼睛依然躺在床上,盡管小朋友在一旁催她,但她還是沒有起來。這時,我忽然想起了以前給孩子們講過的一個故事《慢吞吞的小蝸?!?,便走到甜甜的床邊,自言自語地講起小蝸牛因動作慢總誤事的片段。我問甜甜:“你喜歡這只慢吞吞的小蝸牛嗎?”甜甜沒有正面回答我,而是不假思索地說:“我才不做那只小蝸牛?!币贿呎f,一邊叫我?guī)退┮路?。不一會兒,甜甜就高興地跑出了午睡室。餐點過后,區(qū)角活動的時間到了,孩子們按照自己的意愿開始游戲。只見甜甜一手抱著娃娃,一手給娃娃“喂飯吃”。子怡說:“這是我的娃娃,我來做媽媽。”說著就把娃娃奪了過來。甜甜說:“是我先拿到的,應(yīng)該我做媽媽?!本瓦@樣,她倆開始爭執(zhí)起來,甜甜搶不過子怡,便轉(zhuǎn)頭向我求助。我連忙走過去,問:“發(fā)生什么事情了?”甜甜噘著小嘴,向我告狀。于是,我對子怡說:“這個娃娃真漂亮,如果你們一個抱娃娃,一個給娃娃喂飯,你們都可以做娃娃的好媽媽了,好嗎?”“好吧。”在我的建議下,她倆愉快地玩了起來。
2020幼兒園教育筆記:放手是為了更愛你
懷揣對幼教事業(yè)的熱忱,我在幼教這一平凡而又光榮的崗位上堅守了十幾年,教育理念的不斷推陳出新,使得我必須不斷學(xué)習(xí)、不斷反思、不斷探討、緊跟時代的步伐,做新時期的幸福教師。
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發(fā)揮著主導(dǎo)作用,教師要充分肯定幼兒的主體地位,相信幼兒的能力、尊重幼兒的想法和需求,學(xué)會傾聽、學(xué)會賞識、學(xué)會寬容、學(xué)會鼓勵,我們的園所精神——愛、勤、精、新中指出愛的前提是尊重,愛的智慧是賞識,愛的藝術(shù)是寬容,愛的途徑是交流,愛的精髓是奉獻。愛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
在家園聯(lián)系時,我們經(jīng)常對家長說:“放手讓孩子去做,孩子會有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要充分尊重孩子的發(fā)展需要?!比欢谟變簣@一日生活中,我們教師總是忍不住大包大攬,這些貌似愛孩子的行為實則剝奪了孩子發(fā)展的權(quán)利。
1.愛孩子就要充分尊重孩子發(fā)展的需求,放手讓孩子去做。
今年我接新班,最小的孩子不到兩歲,剛?cè)雸@那會兒什么都不會,吃喝拉撒樣樣都需要教師幫忙,雖然我很喜歡幫助他們,但幫助他們之前為什么不先讓他們試試呢?我的兒子今年5歲,1歲開始自己練習(xí)吃飯,兩歲已經(jīng)可以幫助我盛稀飯、洗碗,自己穿脫褲子、襪子還有鞋子,三歲自己擦屁股,四歲自己洗襪子、刷鞋(雖不是每次都讓寶寶干,但只要有時間我就會讓他參與)我的孩子都能做到,我相信只要放手讓孩子們?nèi)プ?,他們一定也行?/p>
新班幼兒入園的第三周,我班開始讓幼兒自己取飯菜,剛開始孩子們很新奇,忘記了哭鬧,都小心翼翼的端著,吃起飯來也主動多了,不再等著老師喂,撒飯現(xiàn)象明顯減少。慢慢的有的幼兒能主動再取第二份飯,看著孩子們的進步,作為教師我由衷的高興。
2.愛孩子就要相信孩子,孩子你能行。
幼兒園一日生活皆教育,每當托班吃蝦時,老師們就顯得特別忙碌??粗@蠋煼滞觑埡笤僖淮我獎邮謳椭⒆觿兾r,我忍不住詢問道:“祝老師,先教孩子們自己動手剝,實在不行咱們再幫忙好嗎?”這時,祝老師不高興了,說:“托班就要求老師幫孩子剝,他們根本自己剝不了。”“那咱們就嘗試一下,他們已經(jīng)夠大了,可以自己動手的。”
在我的再三堅持下,祝老師放棄了堅持。為了引起孩子們的興趣,我拿起一只蝦“咦?這只蝦的衣服怎么還沒有脫掉呢?這樣孩子們怎么吃呀?恩我得想個辦法!”這時孩子們都聚精會神的看著我,于是我先教孩子們剝蝦的方法,然后分別指導(dǎo)幼兒,說實話教孩子剝蝦真不如替孩子剝蝦省事,但看著孩子們認真的小臉,聽著孩子們剝完蝦后的歡呼:“老師我成功了!”作為教師,那種幸福不言而喻!
3.擺脫依賴,真正放飛。
在一次培訓(xùn)中,曾聽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只雛鷹卻怎么都學(xué)不會飛翔,換了好幾位訓(xùn)導(dǎo)的人,在一再的鼓勵、利誘下仍然沒有成功,后來有一位智者想到一個辦法,把雛鷹依賴的大樹砍倒,結(jié)果出人意料,雛鷹竟然飛了起來。
由此可知,砍斷了依賴,實現(xiàn)了蛻變。我們班的姝然是位年齡較小的妹妹,在小便穿脫褲子時,總是喜歡依賴老師,不愿意自己動手??粗裏o辜的小眼??是蟮纳袂?,我總是會心軟幫她提褲子,每當她達到目的,得意地笑時,我就告訴自己再也不能幫她提,要逼她自己動手??墒锹犞栠罂蓿乙淮未蔚耐督?。
后來通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小家伙實際的動手能力挺強,就是偷懶不想干。我再一次發(fā)狠心告訴自己,無論下次什么情況不能再被她牽著鼻子走,現(xiàn)在“狠”一點,是為了更愛她。于是小家伙再一次請我?guī)蛶兔Φ恼埱蟊缓鲆?,她閉上眼大哭起來,我忽視她不理睬,她偷偷看看我接著哭,我仍然無動于衷。過了一會兒,她不哭了,擦了擦淚,自己提好了褲子。
看著垂頭喪氣的小家伙,我立刻把她抱過來,伸出大拇指說:“你真棒,你的褲子提的真整齊,看起來好漂亮?!甭牭轿业目洫?,小家伙得意起來“恩,我很棒!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p>
以上實例證明,只要相信孩子,放手讓孩子去做,恰當?shù)暮菪?,可以幫助孩子飛得更高,發(fā)展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