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大王砍樹的幼兒故事
發(fā)布時間:2021-01-18 幼兒故事大王 幼兒園故事大王 恐龍的故事幼兒故事 1、老虎大王砍樹的故事老虎大王開了個造紙廠,把森林里的樹都給砍了,小鳥們無家可歸。
小熊看見了,就扛著鋤頭,提著水壺,帶著小樹苗,來到山坡上種樹。
老虎大王看見了,對小熊說:“你在這搗什么亂呢?快走快走!”
小熊說:“沒有了大樹小鳥也就沒有了家,我要為小鳥造一個新家!”
老虎大王不耐煩地說:“什么新家舊家的,我管它小鳥有沒有家,只要我的生意好就行!”
小熊又說:“老虎先生,你想過沒有,你這么砍樹,等把樹全部砍完了你又該去哪里找樹來造紙?”n4507.cn
老虎大王一聽,說:“是?。∥以趺淳蜎]想到呢?”
小熊見說動了大老虎,又說:“如果你現(xiàn)在種樹,等以后樹砍完了,小樹也長起來了,你不是又能砍樹了嗎?”
老虎大王連連點頭,說:“沒錯沒錯?!?/p>
于是從那以后,老虎大王每砍一棵樹就種上一棵樹,老虎想:“再也不怕沒有樹可砍啦!”
小熊想:“再也不怕小鳥沒有家啦!”
2老虎大王砍樹的故事點評小朋友們,保護大樹,節(jié)約紙張,才能讓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更美好。讓我們行動起來,讓四季長綠,讓鮮花常開,讓地球成為我們永遠的樂園吧!環(huán)境變好了,寶貝們才能更好的成長哦!
yjs21.com編輯推薦
老虎大王的千里眼的幼兒故事
1、老虎大王的千里眼的故事
森林里,有一只非常狡猾的狐貍,小動物們都上過它的當,吃過它的虧,于是紛紛來找老虎大王抱怨,請求老虎大王能夠為它們做主。
老虎大王來到狐貍的家,好好質問了一番狐貍,狐貍央求說:“老虎大王,我保證不再犯錯啦!您就饒過我吧!”
老虎大王說:“這可是你說的,我可會隨時監(jiān)視著你,如果你再犯錯誤,我就立馬把你抓起來!”
狐貍連連點頭,心里卻想:“難道你能24小時看著我不成?哼哼!”
于是這一天,狐貍又想干壞事了,它四下仔細瞧了瞧,確定老虎大王不在附近,于是悄悄來到母雞大嬸雞家偷雞蛋,正當它要伸手的時候,突然,一個震耳欲聾的聲音響起來:“狐貍!我可看著你哩!沒想到你又犯錯誤了,這次我可不會饒了你!”
狐貍嚇得不輕,它趕緊四處一瞧,并沒有人,它感到非常奇怪。
沒過多久,老虎大王就來把狐貍給抓到森林監(jiān)獄里去了,狐貍嘴硬的狡辯:“老虎大王,你哪只眼睛看到我犯錯啦?沒有真憑實據(jù),可不要隨便冤枉好人!”
老虎大王拿出一臺機器說:“這就是我的眼睛,千里眼!它能夠讓我看到很遠以外的東西!”
狐貍一瞧傻了眼,原來是望遠鏡呀!
2老虎大王的千里眼的故事點評小寶寶,望遠鏡前面直徑大、焦距長的凸透鏡叫物鏡;后面一塊透鏡直徑小,焦距短的叫目鏡。物鏡把來自遠處景物的光線,在它的后面匯聚成倒立的縮小了的實像,相當于把遠處景物一下子移近到成像的地方。而這景物的倒像又恰好落在目鏡的前焦點處,這樣對著目鏡望去,就好像拿放大鏡看東西一樣,可以看到一個放大了許多倍的虛像。那樣,很遠很遠的景物,在望遠鏡里看來就仿佛近在眼前一樣。望遠鏡同其他光學儀器一樣,經(jīng)過一段漫長的發(fā)展歷史,各種結構形式的望遠鏡相繼問世。根據(jù)光學原理,可歸納為折射式和反射式兩大類。折射式望遠鏡,常見的有棱鏡雙筒望遠鏡,因它鏡筒短、視野大,攜帶方便,常用于軍事和野外考察;反射式望遠鏡是由凹面鏡作物鏡,凸透鏡做目鏡,用于天文臺觀察天體。等你們長大啦,就可以使用一下望遠鏡,好好感受啦!
小熊砍樹的故事
1、小熊砍樹的故事
小熊扛著斧頭,來到山上砍樹。
它舉起斧頭剛要砍,小樹央求到:“小熊小熊別砍我們好嗎?”
小熊捏了捏鼻子,說:“不砍你們,那我指望什么賣錢?”
說著,它又舉起斧頭,樹上的小鳥央求到:“小熊小熊別砍小樹好嗎?”
小熊聳了聳肩,說:“不砍它們,我拿什么煮粥?”
它再次舉起斧頭,小樹旁的小草央求道:“小熊小熊別砍小樹好嗎?”
小熊搖了搖頭,說:“不砍它們,我拿什么蓋房?”
咔咔咔!咔咔咔!很快,小熊就砍掉了一棵樹,接著,第二棵,第三棵……
它剛要回家,突然,巨大的風沙吹了過來,把它卷到天上去了。
2小熊砍樹的故事點評
小熊忽略了小樹、小鳥和小草的央求、建議和勸告,都沒能打消小熊砍樹的念頭。在小熊的砍伐下,森林里的小樹倒了一顆又一顆,突然一陣風沙吹來,沒有小樹的保護,小熊和森林里其他的動物植物都被卷到天上去了。小朋友們亂砍伐樹木是非常不理智的行為,希望看完故事后,小朋友們都能懂得保護自然環(huán)境人人有責。
沒禮貌的老虎大王的故事
1、沒禮貌的老虎大王的故事
森林里,舉行了一場熱鬧非凡的篝火晚會,所有的小動物都來參加。
門口就是狐貍兩姊妹,它們今天充當晚會迎賓,站在門口,迎接大家。
搖搖擺擺,小鴨子來了,它禮貌的說:“你們好!”
狐貍兩姊妹微笑著點了點頭,兩手一伸,請它進去。
蹦蹦跳跳,小兔子來了,它禮貌的說:“你們好??!”
狐貍兩姊妹立刻退到兩邊,說:“請進吧!”
登登登登,老虎大王來了,它招呼也不打,頭抬得老高,雙手背后,踏著大步就往里走。
狐貍兩姊妹見了,皺起了眉頭,它們伸出手攔住了老虎大王。
“大王先生,您不能進去!”它們異口同聲的說。
“為什么?!我可是森林之王!”老虎大王很生氣。
“因為您沒有禮貌!”狐貍兩姊妹毫不畏懼。
“哦……對不起……你們好!”老虎大王紅著臉說。
狐貍兩姊妹這才收回手,說:“請進吧!”
2沒禮貌的老虎大王的故事點評
這篇故事說完了,小朋友們懂得禮貌的重要性了嗎?從小我們就要學習做一個講文明講禮貌的好孩子,才能受到大家的喜愛和尊重。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是不會結交到朋友,也不會有開心的童年哦。沒有朋友的陪伴和喜愛,一個人孤單且沒有禮貌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是一件多么凄慘的事情啊。
幼兒故事老虎和獅子爭王
1、老虎和獅子爭王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老虎和獅子生活在同一個地方。但是它們各有野心,都想成為這里獨一無二的王。
想歸想,發(fā)動戰(zhàn)爭總得有個借口或者理由。
很快,這一天終于來了。這天老虎和獅子各自上山打獵,老虎從山東出發(fā),獅子從山西出發(fā),它們都看見了山梁上的那只梅花鹿。老虎跑得像離弦的箭,獅子跑得像一陣風。
老虎說:“這是我首先發(fā)現(xiàn)的獵物,你別想咬它一塊肉?!?/p>
獅子說:“這才是我首先看到的,你休想咬它一根毛?!?/p>
擊石原有火,說罷,它們就互相打了起來,都想給對方致命一擊,以達到在此稱王稱霸的目的。
誰知,這一打,不但梅花鹿趁機逃跑了,它們也兩敗俱傷。老虎雖然抓掉了獅子身上的毛,撕破了它身上的皮,弄得它皮開肉綻,但是獅子卻咬掉了老虎的半個耳朵,剮得老虎臉上血肉模糊。誰也沒有占到便宜。
這時候,老天爺看它們打得如此慘烈,可憐這兩個生靈,就出來調停,說:“難道你們都不想活了嗎?為了自己的一點私利就大打出手,真不應該?!?/p>
聽了老天爺?shù)脑挘鼈冇X得頗有道理。于是立刻住手。獅子抱歉地對老虎說:“虎兄,這地方給你,我再也不會和你爭山頭了?!闭f罷,它徑直向草原走去……
如今,老虎和獅子,一個成了山中之王,一個成了草原之王,都過得幸??鞓?。它們之間再也沒有發(fā)生過不愉快的事情。
2老虎和獅子爭王的故事點評
兩蚌相爭漁翁得利,老虎和獅子因為爭奪王的稱號,兩者大打出手,連梅花鹿的逃走都沒有意識到。直到老天爺?shù)某霈F(xiàn),才停止這場鬧劇的發(fā)展,從此老虎和獅子,一個成了山中之王,一個成了草原之王,都過得幸福快樂。也沒有了不愉快的爭奪,動物們都生活的很好,老虎和獅子也都得到了王的稱呼。
虎大王吃桃子的故事
1、虎大王吃桃子的故事
春天來了,小猴種的桃樹開了滿滿一樹花。
桃子結果時,虎大王跑來說:“這桃樹是我的!”
沒辦法,小猴哭哭啼啼地去找好朋友金花鼠說:“怕什么,我有好主意!”
不久,桃樹結出了好多小桃子?;⒋笸跞滩蛔≌艘活w嘗了嘗:“呸,又酸又苦!”
他想,再等幾天就會又紅又甜了。
這天夜里,金花鼠等虎大王睡著后,在桃樹上噴上辣椒水,并把每個桃子涂上一點紅顏色。
早上,虎大王醒來,看見桃子熟了,高興極了:“哈哈哈,好吃桃子啦!”
他摘了一堆桃子,洗也不洗,馬上“啊嗚、啊嗚”啃起來?;⒋笸趵背隽搜蹨I,還不停地打噴嚏。
呸呸呸,這是什么桃子這么辣,真不好吃!”虎大王再也不要這棵桃樹了。
2虎大王吃桃子的故事點評通過虎大王吃桃子的故事我們知道,老虎很霸道,小朋友們可不要學習老虎,會招人討厭,就不會有人愿意跟你做朋友了。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更不能去搶別人的東西哦!還有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要急于求成,一步步來,最后一定有所收獲。
幼兒故事老虎的遺產(chǎn)
1、老虎的遺產(chǎn)的故事
兩只老虎已經(jīng)很老了,他們有一只小老虎.
夫婦倆把小老虎看成心肝寶貝,十分溺愛.連小老虎吃的食物,也由公老虎弄來,再由母老虎撕碎,一口一口地喂給自己的孩子.
小老虎一天天長大,該學本領了,可公虎母虎不是擔心孩子不安全,就是怕孩子累著,從不教小老虎捕捉動物的本領,任他整天隨心所欲的玩耍.過了幾年母虎先死去了.
不久,公虎也的了病,臨死前,他對小老虎說:森林北面是我的領地,那就是我給你的遺產(chǎn),這筆才富,夠你用一輩子的了.公虎死了,小老虎痛哭著埋了爸爸.
小老虎餓了,來到父親的領地,要尋找獵物.他發(fā)現(xiàn),一只長頸鹿在悠閑的吃著草,就苯拙的撲了上去,長頸鹿一閃身就跑掉了.
小老虎追呀,只是他沒跑過著么遠,不一會了就累到在地上了,整整一天,小老虎沒捉到一只獵物.第二天,第三天,也是如此.
小老虎終于死了,是守著遍地的獵物死的.
2老虎的遺產(chǎn)的故事點評
守著老虎的遺產(chǎn),小老虎也沒能生存下來,它不會捕捉食物,給它全世界它也沒有弄食物的本領。家長們不要對孩子過于溺愛,忽略了他們本該學會的基本生存本領。放手讓他們自己去面對世界,學會生存,是對孩子最大的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