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孩子自己處理問題
發(fā)布時間:2020-12-28 教育孩子筆記 家庭教育問題 幼兒園教師怎樣備課一、家長學(xué)會“袖手旁觀”
兩個孩子為了一個玩具吵了起來,甚至打起架來。碰到這種情況,大部分家長可能都會著急地上前去阻止自己的寶貝。但是,焦老師的做法不是這樣。她會在一個孩子搶到玩具后問他,“寶寶,你覺得你搶別人的東西你開心嗎?”這個時候,孩子們通常會發(fā)現(xiàn),好像自己也沒有什么開心。即使是表達能力還比較弱的小班孩子,也會用眼神來看看老師,然后低下頭來。很多孩子會主動把玩具遞給剛才的小伙伴,讓他先玩。這樣一個體驗和感受的過程,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在一次次經(jīng)驗的累積中,孩子們在下一次遇到類似的情況,就會慢一拍,想一想,究竟怎樣的動作才是合適的。家長和老師不要直接地制止孩子的舉動,要善于去等待,讓他們自己找到方法。Yjs21.coM
二、不要錯過每個細節(jié)
很多家長會用“孩子還小”作為替他做這做那的理由。其實,家長不要放過每個可能讓孩子發(fā)展自主能力的生活細節(jié)。例如,幼兒園吃點心的時候孩子們會喝帶軟管的飲料。一些小班小朋友把管子從飲料盒上拿下來后就發(fā)呆了,不知道怎么把塑料包裝紙去除。在家里,很可能大人隨手就幫他剝掉了,但是在幼兒園,老師們卻讓他們自己通過咬啊撕啊等方式,嘗試自己解決。然后,老師再示范正確的方法,并請一些孩子擔(dān)任小老師。孩子們學(xué)會了正確的方法時,都顯得非常開心。
一位幼兒園園長曾花了20分鐘時間,觀察一群男孩如何利用班級百寶箱里的材料,連出一段長長的“水管”。起初,孩子們自然而然向老師求助,但是,在老師拒絕了他們的要求后,男孩們齊心協(xié)力,用報紙、膠帶等小玩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在她看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首先擁有了自信,他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不借助別人,也能取得成功;其次,孩子們會漸漸養(yǎng)成一種自主的習(xí)慣。3歲左右的孩子是一個培養(yǎng)獨立性最佳的時期,家長千萬不要錯過。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請讓孩子學(xué)會自己處理問題
在幼兒園中,小朋友之間打架之類的不友好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孩子進入幼兒園,在玩的過程中,孩子們難免會產(chǎn)生摩擦,發(fā)生爭執(zhí),身體的某個部位被經(jīng)意或者不經(jīng)意的小傷害過。在這個群體中,孩子怎樣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guān)系,作為老師應(yīng)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孩子的父母們,在遇到自己的……
在幼兒園中,小朋友之間打架之類的不友好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孩子進入幼兒園,在玩的過程中,孩子們難免會產(chǎn)生摩擦,發(fā)生爭執(zhí),身體的某個部位被經(jīng)意或者不經(jīng)意的小傷害過。在這個群體中,孩子怎樣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guān)系,作為老師應(yīng)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孩子的父母們,在遇到自己的孩子帶點小傷或者掛點小彩后,如何處理,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呢?這是我們經(jīng)常遇到而又必須及時處理好的一個現(xiàn)實問題。
我們班有一個小朋友叫桑振祥,有一次我們在區(qū)域活動中玩游戲,他和另一個小朋友張君豪,為了搶玩具,發(fā)生了爭執(zhí)。張君豪動手抓傷了桑振祥。桑振祥也動手打了張君豪。當時我就走過去問怎么回事,了解情況后,我蹲下來跟他們說,有好玩的玩具我們要學(xué)會分享,一個人獨占那是不對的,老師不喜歡自私的小朋友。說完后我轉(zhuǎn)身就走了。我偷偷地看了他們兩個一眼,只見他們兩個相互看了對方一眼,然后看見張君豪把玩具給了桑振祥,并輕輕的說了聲對不起,桑振祥接過玩具說沒關(guān)系,我們一塊玩吧。就這樣他們兩個高興地玩了起來。當放學(xué)的時候,我們把今天在學(xué)校發(fā)生的事情跟振祥奶奶說了一遍,他老人家根本不聽,只想到自己孩子受了委屈,并對那個小朋友大呼小叫的,其實有一些小的事情老師和家長不需要給他們解決,只需要提醒他們一下它們就會自己解決。
我們班還有一個叫胡勝濤的小朋友。有一次他和小朋友在游戲時發(fā)生爭執(zhí),我們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他也沒有和老師說。結(jié)果第二天他的媽媽就來跟我們說,說有一個小朋友打他的頭。結(jié)果當著他媽媽的面,我把他們兩個叫到我的跟前,問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正當我要跟他的媽媽解釋時,他媽媽突然拉著那個小朋友問:"你們兩個是好朋友嗎?"他回答:"是。""好朋友之間不因該打架,你們兩個既然是好朋友那就相互抱一抱吧!"兩個孩子在家長的教育下開心的抱到了一起。
我們作為老師,發(fā)現(xiàn)孩子之間發(fā)生矛盾時,一方面要告訴孩子,打人是不文明、不禮貌的形為;另一方面,要教給孩子一些與人交往的技巧,如:相互關(guān)心、相互愛護,學(xué)會原諒別人的錯誤等。更要本著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留給孩子在自己親自處理和其他孩子發(fā)生糾紛的過程中,學(xué)會人際交往的本領(lǐng);在與小朋友的爭執(zhí)中,慢慢體會與人相處的基本道理,學(xué)會面對小小的挫折。
老師還應(yīng)該留心事情的發(fā)展,對于孩子間的公正處理,及時給予肯定;對受欺負沒有得到公正待遇的孩子,給予幫助,爭取到應(yīng)有的理解和正義。讓孩子們明白:與人相處,要友好,友善,禮貌,平等。
跟家長一起處理孩子間的摩擦?xí)r,常會看到家長教育孩子采用極端的處理方法,如"他打你,你就打他"鼓勵孩子去和別人打,教孩子"不吃虧"意識;還有的家長教育自己的孩子,以后不許所謂的"壞孩子"交往,使孩子喪失了鍛煉交往能力的機會。我們要跟家長溝通,達成以下共識:
(一),活潑好動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游戲時,發(fā)生一些矛盾是難免的,大人不要把小問題當成大問題,更不能把孩子之間的爭執(zhí)等同于成人之間的矛盾。
(二),對待孩子之間的爭執(zhí),甚或小傷害,家長應(yīng)持冷靜的態(tài)度,理智的進行處理,應(yīng)該從培養(yǎng)孩子健康人格的角度處理,無論誰是誰非,對孩子都要采取多鼓勵少責(zé)罵的方法,如果自己孩子不對,不能偏心袒護,更不能粗暴打罵,而要批評教育,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當面給被傷害的小朋友道歉,教育孩子做一個團結(jié)友愛,有禮貌,勇于承擔(dān)責(zé)任,知錯能改的好孩子;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也要認真分析實情,家長應(yīng)該肯定孩子的行為:"你是對的,你文明、有道理,你比他做得好,我為你自豪,他雖然打了你,他也很后悔,老師也批評了他,我們不生氣原諒他。"家長的肯定,可以讓孩子丟掉委屈情緒,產(chǎn)生自豪感。這種自豪感對性格懦弱膽小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三),教給孩子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告訴孩子,哭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被認為是膽小怯懦的表現(xiàn)。當別人打過來時,要知道用手去擋開,或者避開,不能呆在那里讓人打,還要及時將這一情況告訴老師,在該爭的時候要去爭,特別是遇到一些有害于小朋友、危害集體的事情,要勇敢地站起來敢于制止,必要時包括請求小朋友、老師的幫助和還手。
我們都知道,孩子間的小問題、小摩擦是連續(xù)的,不間斷的,我們也不期望一兩句話就能解決問題的,況且幼兒易反復(fù),需要老師和家長長期耐心地進行指導(dǎo),堅持一貫性原則。孩子之間的不友好行為是幼兒成長階段的正?,F(xiàn)象,老師和家長對此都要有正確認識,真愛孩子就不要袒護孩子或者武力替孩子解決問題,愛有真假之別,猶如真假種子之別。假種子會坑農(nóng)民一季,假教育卻會坑孩子一生。
要用正確的方法加以引導(dǎo),讓孩子有機會享受"矛盾"中的成長,學(xué)會在成長路上解決矛盾,大人和孩子就會共同成長。孩子是在體驗中長大的。我們不能代替孩子成長,就不能代替孩子體驗。
給孩子處理問題的時間
這周我們戶外活動的場地是后體育長廊,這塊場地也是孩子們比較喜歡玩耍的地方!繩索橋、打沙包、蕩秋千等都是孩子們喜歡游戲的項目!
晨間戶外活動時間到了,我先帶著三四個早到的孩子來到了后體育長廊,孩子們開心的活動了起來!慢慢地孩子們多了起來!這時泫霖走過來說:“老師,你看,他們兩個人在搶著玩秋千!”我循聲望過去,只見小寶和晨辰兩個人都手拽著秋千的繩子不肯放!怎么辦?難道像以往一樣批評一下,或是?“你們這樣都拽著繩子,怎么玩呢?你們誰能想個好辦法可以好好的玩?”小寶說:“讓我先玩,等會讓他玩!”晨辰說:“我先玩,你等會玩!”這樣還是僵持著!“看來這個辦法不行,你們還得想其他辦法?”兩個小家伙都不說話了!我也靜靜的等著。過了一會兒,小寶說:“要不我們兩個人來石頭剪刀布,贏的人先玩!”這個方法也得到了晨辰的贊同。兩個小家伙開心的玩了起來:“剪刀、石頭、布——”“我是剪刀,你是石頭,石頭厲害,你先玩,等會兒我玩!”晨辰說。小寶說:“好的!”
整個戶外活動,兩個孩子都玩得很開心!活動室出現(xiàn)了兩個孩子爭執(zhí)的情況,老師沒有袖手旁觀,也沒有過分的干預(yù),只是根據(jù)孩子間的問題拋出了兩個問題,讓孩子學(xué)會自己想辦法解決活動中的沖突,這樣下來,證明孩子還是有能力處理這類小沖突的,只要我們成人能給予孩子們解決問題的時間!
讓孩子自己處理沖突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讓孩子自己處理沖突”,希望精彩的內(nèi)容能夠幫助到你!
在活動休息時間,子杰急沖沖地跑來對我說:“馮老師,誠誠他又打我。
”聽了他的話,我的心一緊,心想:是啊,今天子杰已經(jīng)是第二次來告誠誠的狀了,都是因為誠誠在游戲的時候,因為溝通方式的不對,習(xí)慣了用力去拍同伴的肩膀,讓同伴認為他是在攻擊自己。
我想我不能像上次那樣去批評誠誠了,顯然這個方法是行不通的。
我靈機一動,不如讓子杰自己來解決這個問題,也許會化解幼兒之間的誤會,讓他們學(xué)習(xí)怎么去溝通,怎么去想出。
我就問子杰:“子杰,他這樣你喜歡嗎?”子杰說:“我不喜歡。
”我又說:“你不喜歡他這個樣子,你告訴他了嗎?”子杰搖了搖頭,我很鄭重地對子杰說:“其實誠誠他非常喜歡和你玩的,他很想跟你做朋友,只是有的時候他不知道自己做得不對,你能幫助他嗎?”子杰點點頭,你不喜歡他這么做,你就直接告訴他,你讓他知道,你不喜歡他這個樣子,如果他再這樣,你就不理他了,再也不和他玩游戲了,知道了嗎?”子杰點點頭說:“知道了,馮老師。
”我笑著說:“那去跟他說吧!”
我看著子杰走到了誠誠的面前,只聽他說:“我告訴你哦,如果你再打我,我就不跟你玩了,而且以后都不跟你玩了。
”誠誠聽了子杰的話,連忙說:“對不起,我保證以后都不打你了,你跟我玩吧!”子杰說:“你保證哦!”誠誠點點頭說:“嗯,我一定不再打你了!”兩個人又冰釋前嫌,玩起游戲來了!
一整天下來,我沒有聽到子杰來告狀,看來這招還是挺管用的,孩子之間的沖突時難免的,如果老師都幫他們一一解決,那他們就很難學(xué)會與別人想處,這樣他們的交往能力就等不到提高,這對孩子今后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影響。
我們給孩子的不是過度地保護,而是讓他們學(xué)會怎么保護自己,怎么與人交往,這才是我們應(yīng)該做的。
讓孩子在交往中做自己行動的主人,讓老師做一個引導(dǎo)者、協(xié)助者,而不是決策者。
不知道本文“讓孩子自己處理沖突”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讓孩子自己學(xué)會處理
在活動休息時間,子杰急沖沖地跑來對我說:“馮老師,誠誠他又打我。”聽了他的話,我的心一緊,心想:是啊,今天子杰已經(jīng)是第二次來告誠誠的狀了,都是因為誠誠在游戲的時候,因為溝通方式的不對,習(xí)慣了用力去拍同伴的肩膀,讓同伴認為他是在攻擊自己。我想我不能像上次那樣去批評誠誠了,顯然這個方法是行不通的。我靈機一動,不如讓子杰自己來解決這個問題,也許會化解幼兒之間的誤會,讓他們學(xué)習(xí)怎么去溝通,怎么去想出。我就問子杰:“子杰,他這樣你喜歡嗎?”子杰說:“我不喜歡。”我又說:“你不喜歡他這個樣子,你告訴他了嗎?”子杰搖了搖頭,我很鄭重地對子杰說:“其實誠誠他非常喜歡和你玩的,他很想跟你做朋友,只是有的時候他不知道自己做得不對,你能幫助他嗎?”子杰點點頭,你不喜歡他這么做,你就直接告訴他,你讓他知道,你不喜歡他這個樣子,如果他再這樣,你就不理他了,再也不和他玩游戲了,知道了嗎?”子杰點點頭說:“知道了,馮老師?!蔽倚χf:“那去跟他說吧!”
我看著子杰走到了誠誠的面前,只聽他說:“我告訴你哦,如果你再打我,我就不跟你玩了,而且以后都不跟你玩了?!闭\誠聽了子杰的話,連忙說:“對不起,我保證以后都不打你了,你跟我玩吧!”子杰說:“你保證哦!”誠誠點點頭說:“嗯,我一定不再打你了!”兩個人又冰釋前嫌,玩起游戲來了!
一整天下來,我沒有聽到子杰來告狀,看來這招還是挺管用的,孩子之間的沖突時難免的,如果老師都幫他們一一解決,那他們就很難學(xué)會與別人想處,這樣他們的交往能力就等不到提高,這對孩子今后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影響。我們給孩子的不是過度地保護,而是讓他們學(xué)會怎么保護自己,怎么與人交往,這才是我們應(yīng)該做的。讓孩子在交往中做自己行動的主人,讓老師做一個引導(dǎo)者、協(xié)助者,而不是決策者。
怎樣處理孩子們之間的糾紛
怎樣處理孩子們之間的糾紛
這天孩子們在區(qū)域里高興的玩著,我來回的轉(zhuǎn)著看,我發(fā)現(xiàn)圖書角里雨桐和小雨在爭搶書,她們都想看同一本書,我沒過去制止,看他們怎么處理,結(jié)果雨桐搶過來了,小雨撅著嘴不高興,過了一會,也許小雨不服氣,就又去搶雨桐手里的那本書,我想只要不打起來我看你們怎么辦,小雨終于搶過雨桐手里的書了,小雨抱著書扭轉(zhuǎn)著身子,誰也看不成,雨桐可能妥協(xié)了,她說:“我們一起看還不行嗎?”結(jié)果兩人就一起看了起來。
其實在平時的一日活動中孩子們之間經(jīng)常發(fā)生糾紛,搞些摩擦是常有的事,有時很讓人頭疼,所以孩子發(fā)生摩擦?xí)r,先不過去參與,而是不動聲色地在一旁觀察,如果孩子自己解決了,就不再過問了。如果孩子自己解決不了,再幫助解決。這樣以來,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觀察能力,還鍛煉了他們?yōu)槿颂幨碌哪芰Γ局尯⒆幼约航鉀Q問題的態(tài)度,留給孩子在自己親自處理和其他孩子發(fā)生糾紛的過程中,學(xué)會人際交往的本領(lǐng);在與小朋友的爭執(zhí)中,慢慢體會與人相處的基本道理,學(xué)會面對小小的挫折。老師也要留心事情的發(fā)展,公正處理,及時給予肯定;對受欺負沒有得到公正待遇的孩子,給予幫助,爭取到應(yīng)有的理解和正義。讓孩子們明白:與人相處,要友好,友善,禮貌,平等。
把問題交給孩子自己解決
大班的孩子比較好動,打鬧的現(xiàn)象也相繼變得嚴重。
區(qū)域游戲時,孩子們都拿者自己喜歡的玩具在玩,只聽見“哇”的一聲,原來是宸宸小朋友看到祎杰用積木搭了一把寶劍也想要,伸手就搶。
于是兩人就發(fā)生了爭吵。
我過去想要制止,但是宸宸越發(fā)的急噪,說自己沒有這個積木,一定要,就在教室里大聲哭鬧。
當時我就把他帶到一邊小聲對他說話,盡量讓他先平靜下來。
于是我們召開“緊急談話”,對于這兩個小朋友的情況進行分析,然后我們再想解決的方法,讓這兩個小朋友能和好如出。
有的小朋友說好朋友是要相親相愛,不能爭來爭去,有的小朋友說要像“奧特曼”一樣消滅怪獸,我想這個方法不錯,于是我們就通過“奧特曼,碰到這樣的事會怎樣做?”展開討論。
最后兩人總算雨過天晴了,并且合作拼搭了一把大寶劍。
幼兒入園后,同伴交往成為幼兒社會化發(fā)展的主要影響因素。
幼兒在交往過程中,有時會發(fā)生爭執(zhí)或打架現(xiàn)象。
如何處理幼兒的打架行為呢?教師調(diào)解的問話要指向雙方幼兒,一步一步地引導(dǎo)幼兒說出自己的感受,加深彼此的理解。
在這一過程中,幼兒明白了打架是不對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有很多種。
最后,教師引導(dǎo)幼兒相互體諒,并且啟發(fā)他們用合作的方法“建造一把的大寶劍”,繼續(xù)游戲。
教師要關(guān)注的是孩子解決問題的過程,意在引導(dǎo)幼兒掌握合適的表達情感、解決沖突的方式,所以,我就利用了孩子們熟悉的、身邊的“奧特曼”作為切入口,引導(dǎo)幼兒想正義、助人的方向發(fā)展,我僅利用了孩子們自己的資源,引導(dǎo)他們自己協(xié)商解決了問題。
對于大班幼兒來說,給了孩子們一個解決問題、共同探討的機會。
從中孩子們知道遇到此類事件后應(yīng)該如何解決,有了類似經(jīng)驗,并學(xué)了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從矛盾的發(fā)生──矛盾的提出──商討方法──解決問題。
即孩子的自我發(fā)展、自我學(xué)習(xí)及同伴間相互學(xué)習(xí)的過程。
我認為如此解決問題比一般的說教好的多,更實際。
孩子的問題交給孩子自己去解決
“李亦心,這個要這樣放,你看這樣不會掉。雷凌嫻,你幫我去拿個大的積木過來?!苯淌依锘厥幹跞镯懥恋穆曇?,看過去的時候雷凌嫻在搬運積木,余澤鎧站著李亦心坐著,都看著王蕊在搭積木。王蕊還邊搭邊給他們安排著事情?!坝酀涉z你去幫我們把積木都拿過來,你是男孩子要多幫忙。雷凌嫻你來造駕駛室。李亦心你幫我把這個板扶住了,別讓她掉下來哦?!睕]想到這三個小伙伴沒有一個有異議都按照王蕊說的去做了。王蕊搭好機身后站到了上面好像不是很滿意,又開始一個個的搬開又從新開始建造。雷凌嫻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的完成著自己的任務(wù),搬來一塊塊的大積木,然后用條形積木來固定大積木。李亦心也乖乖的在一邊根據(jù)著要求做事,兩只手扶著一塊板一動不動。余澤鎧呢?他就沒有像女孩子那么的安于被分配了。余澤鎧在雷凌嫻搭的駕駛室里開始撥動著操作桿開起了飛機。雷凌嫻站在旁邊看了一會兒,把操作桿扶住了,無奈余澤鎧只好離開了駕駛室,老老實實的幫助女孩子進行搬運工作。最后的成果還是非??上驳囊患軒洑獾娘w機誕生了。
在這個故事里,你可能在學(xué)習(xí)什么?
每個小朋友的性格是不一樣的,有的外向有的內(nèi)向,有的善于領(lǐng)導(dǎo)分配任務(wù),有的有良好的服從、遵守紀律。這都是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把不同性格的孩子放在一起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這個不也是一個很好的呈現(xiàn)嘛。
下階段學(xué)習(xí)的機會和可能性
讓孩子自己在游戲中產(chǎn)生摩擦、矛盾,自己在游戲中進行解決,孩子們之間沒有什么是游戲解決不了的問題。玩著玩著就吵了,玩著玩著就好了,玩著玩著就笑了,孩子的問題交給孩子自己去解決。
給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空間
活動區(qū)活動剛剛開始,娃娃家就傳來了爭吵聲:“我想當爸!”“我當!是我先來的!”“我先來的!”我隨聲望去,只見小雨與軒軒正在爭奪爸爸的角色。小雨的小臉兒氣得通紅,一雙小手卻毫不放松地緊抓著游戲牌。軒軒也不甘示弱,一手抓著牌兒一手還叉著腰。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誰都不讓誰!“有意思,我倒要看看他們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庇谑?,我來到娃娃家的隔壁——理發(fā)店,邊理著頭發(fā)邊“監(jiān)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他們的爭吵已經(jīng)升級:小雨浩瞪圓了眼睛,軒軒的臉漲得通紅,兩人就像兩只好斗的小公雞,僵持不下,互不相讓。這時,娃娃家的媽媽著急了:“別搶了!老這樣搶誰都玩兒不上!”兩只“小公雞”聽到媽媽的話,就像見到了“大救星”?!笆俏蚁饶玫剑 薄安粚?!我先拿到的!”兩人爭著向“媽媽”訴說,期望得到“媽媽”的同情。做“媽媽”的聽了也很為難。“媽媽”歪著小腦袋,緊鎖雙眉想了又想:“要不你們兩個猜拳吧!誰贏了誰就當爸爸。”兩人想了想,同意了?!笆^,剪刀,布?!苯?jīng)過一番激烈角逐,軒軒贏!雖說這一結(jié)果使小雨有些不高興,但他只好服氣,去別的組游戲了。一場風(fēng)波終于過去了?!袄怼鳖^發(fā)的我暗暗高興:孩子長大了,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了!幸虧我沒有急于糾正,幸虧我給了孩子一點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幸虧—…·每個孩子都會遇到難題,每個孩子都難免與人發(fā)生爭執(zhí),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繞過這些煩惱,并努力為孩子鋪平前進的道路。然而,我們忽略了,恰恰是這些讓孩子、老師頭痛的小問題給了孩子可貴的發(fā)展機會,他們從中學(xué)會與人交往的技巧,學(xué)會解決問題的辦法……因此,不妨在發(fā)生問題的時侯多一分耐心,多一點等待,多給孩子一點自己解決問題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