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嚴肅地告訴孩子:學習肯定是辛苦的
發(fā)布時間:2020-12-26 幼兒學習故事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人生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在學生階段,學習掌握知識,為他們以后的人生獲得成就的能力,就是他們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使命。為了這個使命,他們必須要學習忍耐、學會放棄、學會付出,這不僅僅是學習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
學習從來就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國外也一樣
縱觀我們身邊的人,但凡取得一定成就的都是要經(jīng)過艱苦的努力,天下沒有掉餡餅的事,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刻苦鉆研才有成功的可能。學習也是一樣,誰不是一路考試拼搏上來的,誰小時候不也是一大堆家庭作業(yè),有時做得不好還要被老師批評兩下?
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在這過程中更加感受不到什么快樂。有一些家長以為國外的教育就是快樂的,其實在國外,優(yōu)秀的學生他們一樣要很努力學習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成績。
沒有經(jīng)過無聊和苦逼的學習過程,就不可能有快樂的學習成績
絕大部分孩子都不可能把學習當作是一件快樂的事,優(yōu)秀學習成績的取得,需要孩子在別人玩游戲的時候,別人在看電影的時候,靜下心來學習。有的孩子心智比較早熟,從小便有自己的遠大志向,所以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有自己的奮斗目標,并為此而努力;也有些孩子沒有樹立遠大的目標,但至少有一個像考上好中學或好大學這樣的短期目標。
但無論是那種情況,他們首先是有一個目標,并在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中,努力付出,這個過程是談不上快樂的。快樂是體現(xiàn)在學習的結(jié)果上,當孩子取得優(yōu)秀的成績,辛苦的努力得到回報時,學習的快樂才會顯現(xiàn)出來。但是也不排除極少部分智商很高的人,本身具備極強的天賦,不需要太努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績,但這只是個例,不在我們討論的范圍內(nèi)。
讓孩子知道,努力學習是一種責任
家長在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更多的是要讓孩子在努力學習的情況下,通過辛勞付出,培養(yǎng)出他們的向上、拼搏的精神和責任感。孩子在上學階段,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對于這個階段的孩子而言,努力學習就是他們的責任。
我們很難想象,一個人在小時候不努力學習,沒有目標,不懂得付出,整天吃喝玩樂,長大后在工作過程中會變得肯付出、肯努力、肯拼搏。所以與其說在孩子教育中培養(yǎng)孩子能夠自主學習,具備勤奮拼搏的精神,不如說是在培養(yǎng)他們自小樹立起積極向上,有責任感的優(yōu)秀品質(zhì),讓他們長大后踏入社會后具備積極向上,努力付出的責任感,這才讓孩子在努力學習過程中學習到的最重要目標。yJs21.coM
孩子天性就喜歡玩,家長不讓他們知道學習是辛苦的,他們怎么可能主動努力學習?
所以我們必須讓孩子知道,任何取得一定成就的道路上總是伴隨著曲折,充滿著艱辛,要想要好的學習成績,就必須要努力,要辛苦付出,這是每一個孩子學習的責任。我們要讓孩子去體會努力學習而取得好成績的快樂,去培養(yǎng)一種不付出就沒有收獲的價值觀。
要讓孩子們知道,人生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在學生階段,學習掌握知識,為他們以后的人生獲得成就的能力,就是他們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使命。為了這個使命,他們必須要學習忍耐、學會放棄、學會付出,這不僅僅是學習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最“嚴肅”的清單
最“嚴肅”的清單
(媽媽:葉漢容,深圳,兒子7歲半)
1.每天堅持閱讀
理由:“書中自有黃金屋”,每天閱讀可增長孩子的知識和見聞,并為步入學堂打好堅實的基礎(chǔ)。
2.辨是非,學習自我保護
理由:學會辨別簡單的是非對錯,有助于孩子的自我保護,在危險有害的事物面前提高警惕。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理由: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并逐步形成獨立自主的個性。
4.樂于幫助他人
理由:培養(yǎng)孩子關(guān)愛他人、助人為樂的好品格,在幫助別人、與別人分享中獲得快樂。
5.做一件充滿挑戰(zhàn)的事
理由:比如爬一次高山,讓孩子感受攀登過程中的艱辛,并體會到克服重重困難后的成功喜悅,增強面對挑戰(zhàn)的信心。
6.多玩開發(fā)智力的創(chuàng)意游戲
理由:可以鍛煉孩子的大腦和雙手,讓思維變得更活躍,并養(yǎng)成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主動嘗試新事物的好習慣。
7.體驗一次真正的農(nóng)村生活
理由:體會到農(nóng)村孩子生活的艱辛和渴望,能讓孩子知足常樂,珍惜自己眼前的幸福生活,為自己和他人更美好的未來而努力。
8.學會感恩
理由:有付出才會有收獲,只有真心付出并懂得感恩的人才會獲得更多。
給與孩子肯定的教育
當然,在賞識孩子的時候,我們還要注意:
一、贊美孩子要注意細節(jié)。比如在周末的時候,孩子把家里打掃收拾了一番。媽媽看見了,就不應該說:“孩子,你真棒!”這樣說太籠統(tǒng)。應該說:“家里今天可真干凈,尤其窗戶玻璃,平常媽媽都沒有時間擦,可今天它非常明亮,看著就叫人舒服。謝謝你,孩子!”
二、給予贊賞要及時。比如孩子在家里游戲完畢后,不要媽媽提醒,就主動將玩具放回原處,這個時候媽媽就可以對孩子說:“你能把玩具放回去,媽媽真高興。”孩子聽到媽媽的贊揚后,就能判斷原來游戲完后,自己又能玩具放回去是好孩子的行為。
三、表揚要適度。適量適度的贊揚,對于鼓勵孩子、幫助他們建立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但過多、過高的贊美對孩子來說卻是一種傷害。有這樣一個例子:一個名叫達達的孩子,他愛好繪畫,媽媽總是沒有原則的看著兒子的畫就是好,因此總說:“你這副畫畫的跟梵﹒高的《向日葵》差不多!”可是當達達把畫送給美術(shù)老師批改時,老師卻只給了他60分。達達非常生氣:“老師,你為什么只給我打60分,媽媽說我的畫跟梵﹒高的差不多!”達達媽媽過高的評價孩子,不僅起不到贊美的正面作用,反而會使孩子過分地自負,不能正確的看待自己,不能謙虛上進。
賞識教育是給與孩子肯定的教育,是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的教育,是充滿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是讓孩子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的教育,使所有孩子歡樂成長的教育。在此我僅以這句話作為結(jié)束語與大家共勉。
孩子15歲前一定要告訴他!
01
孩子,我知道你學習壓力大
天下的快樂和幸福,沒有來之不易的。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考試制度中,你的父母都看到了,你一直在用小小的肩膀扛起自己的重任。
多少次夜里,你伏案窗前,只為自己的名字能在考試排名榜上更靠前;寒冬的清晨,你不情愿地離開溫暖的被窩,踏著自行車小臉被吹得通紅,你的爸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可是孩子,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你必須努力出人頭地,才能有資格享受果實!
因為成長的道路必須自己走,沒有人能代替你長大。我們只能努力地催促你上進,希望你快些長成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02
你讀書時
父母替你操心了所有事
網(wǎng)上的一句話,讓人深有感觸:“爸爸必須讓你先立起來,免得爸爸忽然倒下了,而你卻不會站立?!?/p>
父母不辭辛苦,努力工作,就為了孩子能坐在一個安靜舒適的教室學習;寒冬酷暑,不介意出去再做一份短工,想著至少也能給孩子多買幾本學習資料;新上市的肉品、蔬菜,挑來撿去,思考著怎么才能給孩子補充到營養(yǎng);有時候忙到自己生了病也顧不上……
從你出生那一刻起,你的父母就開始了無怨無悔的付出,把自己能擁有的最好的東西都給了孩子,能讓他們成長,心甘情愿,不求回報。
03
前途是你自己的
做父母的不求回報
人生只有一次,不可回頭。你的爸媽能陪你一時,卻不能伴你一生。
你的爸媽深知能留給你的,就是要讓你明白:要贏得他人的尊重,要過上幸福的生活,只能努力用自己的能力爭取一個美好前途!
因為總有一天你會明白,財富終不長久,生活會告訴你要靠自己才能真正成功。
而孩子你現(xiàn)在能做的,就是要不斷地積累知識,塑造美好的品格。你的付出,會在未來給你一個回報。
但那個時候,可能爸媽已經(jīng)兩鬢斑白,步履蹣跚。你也會明白,你的爸媽所做的努力,他們最終得不到什么,一切都是為了你。
04
對你嚴厲批評
只是因為愛的太深切
有人說“慈愛殘酷”,可能也就是古人常說的“愛之深,責之切”了吧!
不許你看電視,限制你上網(wǎng),監(jiān)督你作業(yè),克制你的貪玩,甚至你有時候不小心犯了錯,怒氣洶洶地頂撞起來,氣急敗壞的父母也會“兇”你幾句。
你委屈難過,難道你的爸媽心里就會好過嗎?
身為父母,多想讓你知道,爸媽對你的責怪和批評都是良苦用心,苦口婆心地嘮叨大道理,都是為了能讓你早點兒懂事,能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多少年前,當父母也還是你這個年紀的時候,也有多少不服氣,有多少年少輕狂。但是,人都是長大之后才能明白,所有的孩子,都是踏著父母的肩膀成長起來的。
05
你為青春拼搏
父母也付出百倍辛勞
青春,是一個美好的詞語。
在這個青春的校園里,每個孩子都擁有平等的機會,你可以去編織自己的遠大夢想,也可以描繪自己的理想天空;你在付出多少,也必定會收獲多少。
在那里,你學習的成果、為人的優(yōu)異,與家庭無關(guān)、與相貌無關(guān)、與“拼爹拼媽”都沒有關(guān)系。所以有人說,青春就是用來奮斗的,不奮斗的青春,終留下悔恨!
當很多人已步入社會,甚至到了不惑之年,仍在悔悟:原來青春時期為自己的未來努力拼一把,才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
而作為你的爸媽,不想讓你因為未來而擔憂,也不想你成年以后仍抱有遺憾。
他們愿意在你成長道路上,陪你一起面對困難,陪你一起分享喜悅。父母自己的辛勞,從來不輕易說。
親愛的孩子,作為你生命中最親的人,愿你能理解到發(fā)自肺腑的父母心聲。爸媽只是盡自己的努力,陪你一起耕耘。
但你要明白,讀書并不是苦難,而是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你只有經(jīng)歷了成長,在矢志不渝地發(fā)奮學習后,生活才會為你打開幸福的大門。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修行,由苦難組成,只不過每個人的苦難不一樣而已。讀書是人生路上的經(jīng)歷,人生有經(jīng)歷才得以完整 。
教育孩子學會自我肯定
孩子都需要從心理上不斷的自我肯定來獲取前進所必不可少的原動力。而對自卑的孩子來說,要擺脫自卑的陰影,并樹立自尊和自信,自我肯定無疑更為重要。以下是專家提出的幫助孩子學會自我肯定的幾個簡單易行又行之有效的辦法:
適當降低對孩子的要求
對待已有自卑心理的孩子,爸媽應適當降低對孩子的要求。假如孩子畫了1匹馬,那么您最好不要過多地挑剔這里不好、那里不像,而應對孩子的每1成功之處予以發(fā)現(xiàn)并做出由衷的贊賞:"看,那馬尾巴畫得真好呀,好像是在風中飄舞1樣!"或者"您為馬涂的顏色真漂亮!我敢說這可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馬兒!"
需要強調(diào)的是,您應當讓孩子認為:您對孩子的贊賞完全是誠懇的,而不是應付的,客套的,更不應當是虛偽的,做作的。為了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您須在思想辦法上做出調(diào)整,在表述上講究藝術(shù)。
其實,讓自卑孩子學會自我肯定的首要目標即是:幫助孩子從自己的行為中獲得滿足和動力。大家應當讓孩子懂得:做該做的事,并且把它做好,這本身就是成功,也是對自己的最好的肯定。
變更表揚的主語
讓孩子多作自我肯定的1個最簡單方便的辦法是變更您對孩子做出的所有的表揚的主語:只要把"我"改成"您",把"大家"<爸媽>對您<孩子>的表揚改造成您<孩子>對自己的表揚。這種簡單的變化可以更充分有力地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因而實際上起著1種增加對孩子贊賞的效果。如:"您今日用積木蓋起了這么高的大樓,我真為您感到自豪!"可改為:"您今日用積木蓋起了這么高的大樓,您1定為自己感到了自豪!"
鼓勵孩子確立主心骨
爸媽可以對自卑的孩子多作表揚,但其它人<包括小伙伴們>卻不1定能完全做到這1點。他們或許會"實話實說",或許會故意挑剔,甚至諷刺挖苦。此外,孩子不可能永遠地依賴別人的評語,而遲早要依靠自己內(nèi)心的動力前進。有些孩子完全依賴成年人的贊許,連如何認可自己都不曉得了。這樣的孩子假如長大了成了個球員,那就可能在比賽時每打出1個球就會回頭看看教練的臉色——自然他就難以成為1個成熟的球員。不妨指出他的正確之處,然后提醒他不必過分看重別人的評論。
的孩子由于做了1件錯事而遭到了批評,1下子感到喪失了前進的方向。此時您應當告訴他,對待批評的最好辦法便是承認并改正,當孩子主動承認了錯誤時,您完全可以告訴他:"您這樣做很不容易,因為這可需要很大的勇氣,您可以對自己說您做了1件了不起的事。"
努力強化孩子的自我肯定
對自卑情緒嚴重的孩子來說,他心中的自我肯定往往是脆弱的,飄搖不定的,因而極需要得到外界經(jīng)常不斷的強化。強化孩子的自我肯定辦法許多。如:可讓孩子為自己記1本"功勞簿",讓孩子每個星期花幾分鐘時間寫出<或畫出>自己的"功勞",并告訴孩子,所謂"功勞",并不1定非得是了不起的成就,任何小小進步,以及為這種進步所做出的任何小小努力,都有資格記載入冊;也可為孩子準備1些小小的獎品<如畫片、玩具、小人書等>——每當孩子做出了1點成績,或1件令他自己感到自豪的事,他就有可能獲獎;您還可以教孩子學會以"自言自語"的辦法不斷對自己作出贊揚——當孩子遇到艱難正躊躇畏縮時,您不妨鼓勵他自己對自己鼓勁:"來吧,小伙伴,您可是1個不怕失敗的好孩子,再作1次努力吧!"
自我肯定也不宜過度濫用
鼓勵特別自卑的孩子多作自我肯定,并不意味著應當讓他"濫用"自我肯定。不要鼓勵孩子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使用自我肯定。自我肯定也應有個度,即要分時間、場合,更要有1定的原則、標準和尺度。再好的良藥也不能下得過猛——孩子的自我肯定用過了頭,那就可能變成了1個自負甚至惟我獨尊的小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