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想辦法
發(fā)布時間:2020-12-21 幼兒園我想說課稿 說課稿相信自己幼兒園 幼兒小班語言活動方案 最近,發(fā)現(xiàn)班級里出現(xiàn)了許多不好的習慣;書架上的書一本又一本的被撕的支離破碎,面兒、底兒都不見了,還有許多單頁找不到是哪本圖書里的了;玩具柜里的建構玩具經(jīng)常散落的像“仙女散花”一般,而且,還雜七雜八的混在了一起;有的玩具索性被孩子們玩完后丟棄在地上;用的蠟筆和水彩筆經(jīng)常是少了這支,丟了那支,放彩筆的柜子里層出不窮的塞滿了彩筆盒,地上的筆帽,圖畫紙也沒有引起孩子們的注意。教師最初的辦法是對幼兒進行一次又一次的說教,但效果并不很理想。根據(jù)這一情況,我改變了我的教育行為對幼兒進行引導。于是,我也不添圖書,也不補圖書,散落的玩具,也仍舊讓它亂在那,蠟筆和圖畫紙,也是這樣。準備在區(qū)域活動時開始觀察孩子們的一舉一動。區(qū)域活動像往常一樣開始了,沒一會兒,孩子一個個跑過來反映情況了:“老師,書都破了,怎么看???”,“老師,我想玩那種玩具,可怎么也找不到,怎么辦?”,“老師,我的水彩筆都干了……”,“老師,我的蠟筆少了好多,我怎么畫呀?”我聽后,“哦”了一聲,仍沒做什么。區(qū)域活動后,我和孩子們聊了起來:“今天有許多小朋友找不到玩具寶寶了,你們知道這些玩具寶寶到哪里去了?”班里一下安靜下來,從他們的表情可以看出,孩子們都在想我提出的這個問題,也都想知道玩具寶寶到哪里去了,孩子們的回答是:“不知道?!弊プ∵@個機會我說:“玩具寶寶不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了,他們躲起來了,你們知道為什么嗎?”孩子們像是找到了答案紛紛說:“是小朋友把書撕壞了,玩具沒有收回去……”在孩子們的討論中,聽到許多孩子在竊竊私語了:我們要好好看書,不撕書了;玩具不能亂扔;彩筆用完要蓋蓋子……。”孩子們在討論中開始了反思,于是我就針對他們的反思,開了個討論會,在會上,每個小朋友都反思了自己過去的“不良行為”,也說出以后的“努力方向”。為此,在我們的自主性體驗活動上,還讓孩子們針對以上情況進行了練習,效果十分好,孩子們也都表現(xiàn)出了加倍的愛惜。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我們一起想辦法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一位老師針對一位幼兒園的新生入園前家訪的內(nèi)容,期望能對大家的家訪工作和教學策略帶來些許啟發(fā)。
新生入園第一天,孩子們都來上幼兒園了,唯有奇奇沒有來。一周過去了,他還是沒有來。是什么原因導致奇奇一個星期不來上幼兒園呢?帶著這份疑惑我去奇奇家進行了家訪。家訪中,奇奇父親說出了自己的困惑:“奇奇從小一直由爺爺奶奶帶大,爺爺奶奶的溺愛使他脾氣很壞、很犟,在家里經(jīng)常欺負鄰居家的孩子,愛打人、咬人。生活自理能力也低于其他同齡的孩子,不會自己獨立吃飯穿衣等,我擔心他不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所以想等他大一點懂事了再讓他上幼兒園。”
從奇奇的爸爸擔心中可以看出,他對奇奇的行為習慣問題有自己的認識,要讓他把奇奇放心地送入幼兒園,僅僅做思想工作是不夠的。我必須指導家長切實改變孩子的某些行為習慣,幫助他對孩子樹立信心,送奇奇盡快入園。
聽了奇奇爸爸的話,我解釋說:“孩子還小,有些習慣是可以慢慢改變的……”打消了家長的顧慮后,我真誠地對奇奇的父親說:“給我一段時間,我們一起想辦法來改變奇奇的不良習慣,讓他盡快來上幼兒園,好嗎?”奇奇父親高興地表示同意。接下來的時間里,我經(jīng)常利用休息時間送教上門。
9月份
這是第一次上門,我的目的有三點:一是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二是送一些相關的育兒書籍給家長;三是將班級里開展的主題活動的內(nèi)容告知家長,讓家長在家教育孩子。
奇奇一見我就顯得很高興,他說:“老師,爸爸說我乖了以后就可以上幼兒園。” 看來小家伙很渴望上幼兒園,我對他點點頭說:“是呀,奇奇很乖的,老師盼望著你早點來上幼兒園呢。”他接著說:“老師,平時爸爸修摩托車,奇奇一個人玩積木。”說著就去一旁玩起了積木。我就開始和他父母講解起了本月主題活動的內(nèi)容,奇奇也時不時地過來聽聽。我講完后,奇奇父親也講了自己的困惑。他說:“我?guī)状螏嫫嫒ニ馄偶遥啻未蛄诵”砀?,我一直批評他,但還是改不掉。該打的也打了,該罵的也罵了,真沒辦法。”
奇奇的父親有教育孩子的強烈愿望,但缺乏對這個年齡的孩子心理特點的正確認識,只能簡單地批評和打罵,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其實,小年齡幼兒的情緒控制力和表達能力較差,所以會本能地用武力解決問題。
我開導并解釋說,孩子打人總有自己的原因,可能是他的愿望未被實現(xiàn),也可能是不善于用恰當?shù)姆绞奖磉_自己的想法。我建議家長要深入了解孩子、發(fā)現(xiàn)孩子打人的原因,再針對不同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當孩子出現(xiàn)不良行為時,最好能引導孩子從事他感興趣的活動,轉移他的注意力,而不是一味地打罵。
這時候奇奇又過來了,向我問長問短,還不停地說著同一句話。他爸爸馬上阻止說:“不可以這樣的,說這么多的話太沒有禮貌了?!苯又謱ξ艺f:“他平時在家也是如此,總喜歡喋喋不休地模仿別人講話?!蔽艺f:“沒關系的,孩子是這樣的,喜歡模仿。奇奇喜歡模仿別人及反復說同一句話,其實也是在學習語言。你還可以讓孩子將他說的幾句話連起來一起講述,這樣有助于孩子口語的發(fā)展?!?/p>
小班孩子愛模仿的特點非常突出,模仿是這一時期兒童的主要學習方式,他們通過模仿來學習別人的經(jīng)驗和行為習慣。心理學家班杜拉指出,模仿是幼兒的天性,他們會自動模仿看見或聽見的行為和語言。因此我告訴家長不要一味地批評和制止孩子“喋喋不休地模仿別人講話”,在孩子喜歡表達時,家長首先要傾聽,然后再引導孩子用恰當?shù)姆绞竭\用這些通過模仿習得的語言和行為等。
10月份
這次上門的目的有二:一是評估孩子近期的表現(xiàn),二是指導家長寫觀察記錄。
已經(jīng)見過好幾次面了,奇奇見到我就像見了好朋友一樣說“老師好,”還主動炫耀:“老師,我會自己吃飯了?!闭f著爬上桌子吃起飯來。我發(fā)現(xiàn),奇奇吃飯的動作雖然看起來很不協(xié)調(diào),卻很專注。
我想,奇奇動作不協(xié)調(diào)的原因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孩子的動作發(fā)展遲緩;另一種可能是成人對孩子包辦過多,導致孩子的自理能力差。
我誠懇地表揚奇奇有了進步,同時建議家長平時放手讓孩子自己吃飯,培養(yǎng)他自己動手的習慣,并試著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午飯后,奇奇把上個月在家完成的幾件美工作品拿出來給我看,說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做的。
看來,奇奇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確實很重視,能積極面對教育孩子過程中的種種困難,這增強了我教育好這個孩子的信心。但家長僅有愛心和耐心是不夠的,還必須學會追隨孩子、正確解讀孩子的行為并采用有效的策略,才能真正改善孩子的行為,促進孩子的發(fā)展。于是我給奇奇父母設計了一份表格,指導他們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觀察記錄。
11月份
這次的指導目的有兩點:一是了解家長近期對奇奇的觀察記錄情況,二是了解家長的教育方法是否恰當。
一進門我明顯地感受到了奇奇爸媽喜悅的心情。奇奇爸爸給我看了他寫的觀察記錄表。從表中可以看出,家長給孩子安排活動的時間較為合理,內(nèi)容也較為豐富,且能對孩子的活動給予有意識的指導,最重要的是父母成了孩子最主要的陪伴人。另外可以看出,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方法和手段也有很大的改變。
奇奇爸爸還欣喜地告訴我,最近孩子的進步很大,不僅能獨立吃飯穿衣,還拿出玩具給隔壁的孩子玩,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最后奇奇爸爸主動提出想讓奇奇上幼兒園,看他能否適應。我高興地同意了,因為這也是我的想法。同時我向奇奇父親說明我作為老師會盡自己的最大的努力教育好奇奇,讓他在各方面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就這樣通過我對奇奇爸媽一段時間的指導,他們終于放下了心中的包袱,讓孩子來到了幼兒園。
多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
今天晨間活動金俊弛穿著新鞋開心地和我問早,看起來心情很不錯?!坝嗬蠋煟夷芡婷坊秵??”“當然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活動吧?!苯鹂〕诟吲d地拿著梅花樁開始玩兒了起來。過了一會兒,金俊弛哭喪著臉,過來告狀:“余老師,他們不給我玩梅花樁!”“為什么呢?”“我要把小梅花樁疊起來,他們不讓我疊?!苯鹂〕谏鷼獾卣f。隨后楊悠涵邀請金駿弛一起玩游戲,金駿弛拒絕了,只見金俊弛和同伴們離的很遠,一個人蹲在一個角落里。于是我走過去蹲下問:“你怎么一個人在這里?。繘]商量好嗎?”“我不想玩了!我就是要小的那個梅花樁疊在一起玩!”“你有試過他們的玩法嗎?”“沒有,我不想玩了!”金俊弛生氣地說?!澳俏覀円黄鹱撸ピ囋囁麄兊耐娣ê貌缓??”金俊弛似乎有點不情愿,我便牽著他的小手走到梅花樁的區(qū)域。“我感覺這個也挺有趣的,你跟在余老師的后面,來,我先走!”我踩上梅花樁,讓金俊弛跟在我的后面?!案o我喲!快!”金俊弛遲疑了一會,見我揮收等著,慢慢地踏上了第一個梅花樁?!鞍パ?,這個梅花樁有點高了,余老師有點怕,你呢?”“我不怕!”于是金俊弛一個,兩個,三個,一個踩著一個跳向終點?!澳憧?,這個玩法也蠻有趣的對不對?你跳的棒極了!再去挑戰(zhàn)一次,好不好?”聽到鼓勵和表揚后,顯然金俊馳很高興,蹦蹦跳跳地回到梅花樁的起點,再次開展游戲!
對策與建議:
金俊弛是一個比較情緒化的孩子,比較以自我為中心。在這次的活動中,他沒有向同伴表達自己的想法,就一味地賭氣,和同伴保持距離,通過拒絕游戲來發(fā)泄自己的情緒。我在這次的活動中以引導者的身份參與其中,帶領他從拒絕游戲到參與游戲,從他面部的表情和情緒上可以看出,他通過嘗試認同了同伴的玩法,并獲得了游戲的快樂。
金駿弛要學會和同伴溝通跟表達,當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不能一味地生悶氣!用自己的情緒來發(fā)泄不滿。多鼓勵金駿弛表達自己的想法,有疑惑和不滿時除了找老師,也能和同伴交流,加強孩子解決問題和溝通的能力。
讓孩子自己找到解決困難的辦法
“袋鼠媽媽有個大口袋……”我?guī)е⒆觽冊诨顒訄龅厣嫌淇斓刈鲋螒??!巴邸笨蘼晣樍宋乙惶?。忙看時,王宏宇咧著嘴著急地哭了。“怎么了?”我關切地問。“老師,我的鞋提不上了?!彼桓辈恢绾问呛玫臉幼?。“我提不上?!薄拔蚁嘈拍銜摹N襾斫棠?。不信你來試一試?”在我的指導幫助下,他很快提上了鞋子,又高高興興地和孩子們做游戲了。
回到教室,我給孩子們講了一個故事,教育他們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嘗試著自己去解決,試一試,我能行!哭是解決不了任何事情的。那怕是一件在我們大人看來是很細小的事情:紐扣開了,摔倒了,穿鞋脫衣……
人的一生許許多多的事情,終究要靠自己去解決!只有從小鍛煉孩子不怕困難,有勇氣去試一試,才會有成功的希望,才能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品質(zhì),才能為他們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承受風雨打下基礎。由此,我想,在日常生活中,對于孩子的事情,我們已經(jīng)包辦的太多!能做的讓他自己去做。遇到困難,我們可以鼓勵他,讓他自己試一試,找到解決困難的辦法!
五常法讓孩子自己管住自己
玩具滿地都是,床鋪亂七八糟,家里的擺設被乾坤大挪移,到處沒有一處是干凈的。父母們提起孩子“邋遢”就頭大,不知該怎么辦。孩子通常都管不住自己,能管好自己的人也不是孩子。但如果你想有一個輕松育兒生活,不妨試試五常法,讓孩子自己管住自己,教育孩子學習自我管理。
五常法是日本人推崇的一種品質(zhì)管理技術,包括:常組織(Structurise)、常整頓(Systematise)、常清潔(Sanitise)、常規(guī)范(Standardise)及常自律(Self-discipline)五項。當運用到孩子身上時,則可從小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及自理能力,再發(fā)展到行為自律。小朋友從實際的生活中,了解到自己的事是自己做,再加上父母的鼓勵,令小朋友更有信心獨立自理。
1、常組織
扔掉不需要的物品(例如一年沒有用過的物品),并將保存的物品分層管理,要點在于集中存放及盡量減低存量。
好處:訓練小朋友的觀察能力,常常檢查家居物品是否衛(wèi)生及完整,并限制物品數(shù)量,夠用即可。
實行方法:五常法強調(diào)“一就是最好”,建議小朋友只有一個放置玩具的架、一個鞋架及一格飾物格等。讓小朋友門自己篩選哪些玩具需要,哪些是不需要的。父母要和孩子們商量擁有物品的數(shù)量,讓小朋友從小學會取舍,將不需要的物品轉送別人。
2、常整頓
首先決定物品的“名”及“家”,以致能在短時間內(nèi)取得或放好物品,提高效率。
好處:做個富有責任感的小朋友,曉得將物品分類,令物品有“名”及“家”,用完放回原處。
實行方法:“五常法”讓小朋友學習一個分類的概念,每件物品都有個家,并貼上卷標,讓小朋友自行將物品放回原處。譬如書本放在架子的最上層并貼上卷標,而玩具放在膠盒內(nèi),鞋子則放在鞋架內(nèi),讓小朋友在30秒內(nèi)找到對象。
3、常清潔
小朋友要保持個人清潔,也有責任去負責保持清潔。使其樹立“我不會使東西變臟”,而且“我會馬上清理東西”的觀念。
好處:每天清潔身體及衣服,保持健康衛(wèi)生的生活習慣。
實行方法:為了讓小朋友知道自己面部、手部是否清潔,衣服、鞋襪是否整齊,父母可特別將鏡子掛在適合小朋友的高度上,幫助他進行自我檢查。此外,父母可鼓勵小朋友分擔家務,吃完東西要收拾餐具及桌椅,以及定時收拾書桌。
4、常規(guī)范
經(jīng)過父母與孩子溝通后,利用透明度、視覺管理及園林式環(huán)境,為孩子提供規(guī)范化的環(huán)境,減少錯誤并且提高辦事效率。
好處:建立小朋友的自信心,樂意與人溝通,能自訂或與父母合作制定生活標準,遇到事情知道如何解決、怎樣尋求幫助。
實行方法:父母可利用透明膠盒貯存對象,增強物品處理的透明度。父母亦可讓小朋友在房門外,掛上圖畫及文字,告知父母“我在做什么?”,增強彼此溝通,同時讓小朋友感到被尊重。在家中放置小盆栽,讓小朋友學習照顧,更可營造一個和諧環(huán)境。為了減少孩子出錯,父母可在家中危險的地方掛上“不準進入”的標志,讓孩子識別,免生危險。
5、常自律
持續(xù)地、自律地執(zhí)行上述“四?!?,養(yǎng)成遵守規(guī)章制度的習慣。當父母了解到小朋友的長處與短處,再按情況做出適當?shù)莫勝p,讓小朋友從他律(以成人的贊賞作為標準)、紀律,發(fā)展成為自律。
好處:做個自尊感強的孩子,懂得自我管理生活。
實行方法:當孩子在收拾或清潔上負責任,就會得到一個印,取得若干數(shù)量后,孩子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父母亦可與孩子一起調(diào)校鬧鐘,讓孩子學習自己起床。小朋友可每天觀看工作清單,學習“今天的事今天做”。
在實施“五常法”的過程中,父母必須首先了解五常法,并以身作則。父母必須在教導上有共識。如果小朋友做錯事,父母必須要有共同處事的原則。其實小朋友不知道自己正在運用“五常法”,但當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弄干凈桌面或把椅子移好后,會獲得成人贊賞時,他們自然地會繼續(xù)做,小朋友就不知不覺地學習了,而且可以不斷增強信心。當然,若小朋友做錯就需要罰。父母必須按小朋友的能力去制定標準,而非按成人的要求,過高過低都不宜。
教育隨筆:我們一起想辦法
今天早上,幼兒在玩區(qū)域游戲時,我發(fā)現(xiàn)建構區(qū)的幼兒在活動時很茫然,手里拿著玩具不知道怎么與伙伴玩。有時只顧自己玩,沒有合作的意識,玩具扔的滿地都是,甚至有時會因為一件小東西搶來搶去。根據(jù)這個問題,我組織了一次教育活動。我把孩子們組織在一起,先到建構區(qū)看了看它們的家?!巴婢邼M地,玩具也在地上等,你們喜歡這樣的家嗎?”“不喜歡”大家異口同聲的答道。于是我和幼兒們一起討論:“應該怎樣玩?怎樣才能不和小伙伴吵架?建構區(qū)的玩具應該怎樣玩……我們一起想想辦法吧!”
這時,大家都爭先恐后的搶著舉手,溪溪說:“玩具是大家的,不能搶玩具,要互相謙讓?!倍苟拐f:“不能把玩具扔地上,小玩具會疼的?!背砍空f:“玩玩具時聲音不能大,你大聲說話就會吵到別人的?!薄瓘乃麄兊幕卮鹬锌梢钥闯觯鋵嵥麄冎榔渲械挠螒蛞?guī)則,只是一玩就忘了。
于是我又問幼兒“那你們說說,你們在家時爸爸媽媽還有你都做些什么事情?”婷婷說:“爸爸看報紙,媽媽收拾屋子,我玩玩具。”澤澤說:“媽媽和我一起玩,爸爸上班去?!薄麄兌寄苷f出來。“那你們在幼兒園娃娃家里當爸爸媽媽時,怎么做呢?”孩子們紛紛舉手說,雯雯說:“我當媽媽,喂寶寶吃飯?!标筷空f:“我當爸爸,我要上班掙錢?!薄澳銈冋f了這么多,說得都很對。那為什么玩玩具時不是這么做的呢?在與小伙伴玩時,要相互謙讓,出現(xiàn)問題要好好商量?!蓖ㄟ^談話引導幼兒學會協(xié)商,明確自己角色的職能。當發(fā)現(xiàn)游戲中不良行為時,應及時分析原因,及時給予隨機教育將問題解決。
教育隨筆:遇到困難想辦法
今天早上,有個小朋友哭鬧著不讓奶奶給放下外套,他奶奶說:現(xiàn)在天氣溫差比較大,下午孩子的媽媽來接孩子,到時候讓他媽媽給孩子穿好外套,你看他就是不讓,怎么回事呢?
我問明原因后才知道,原來孩子是不會疊外套,我就有耐心的告訴孩子,下午媽媽來了之后看到寶寶穿好外套了會有多高興呀,如果看到寶寶穿的很薄,媽媽會擔心寶寶容易生病的,你不會疊衣服老師來教你好嗎?寶寶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就結果了奶奶手里的衣服。
活動課時,我們讓幾個會折衣服的小朋友來疊衣服比賽,看誰疊的又好又快,然后讓小朋友們積極參加,我也在一邊指導,也是試幫助自理能力差的幼兒,早上的那位哭鬧著說不會疊衣服的小朋友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疊衣服不知有多高興呢,我也為這個孩子感到驕傲和自豪。之后我又教育孩子們當自己遇到困難時,要動腦想辦法怎么樣就解決問題,這樣比遇到困難只會哭鬧的小朋友更棒。
如果我們想辦法解決問題了,我們會更加的快樂。
教育隨筆:大家一起想辦法
玩拼塑的時間到了。孩子們都在認真地搭建自己的“作品”。濤濤用雪花片搭了一件我怎么也看不懂的“東西”——正方形上豎插兩片雪花片,他舉著這個“東西”在教室里跑過來跑過去。我很好奇的問了一下才知道,那是一輛“纜車”,他正很著急地想辦法可以將纜車懸掛起來。分享活動到了,我要濤濤介紹了他的纜車,并提出超超遇到的難題。佑佑馬上想到說:“在教室里拉一根繩子把纜車吊在上面。”說著他上去拎起那纜車上的雪花片,結果“啪”的一聲,纜車掉在地上。大家叫起來:“不可以用雪花片來吊纜車的,纜車太重,雪花片要斷的?!惫陿I(yè)說:“搭兩個架子,用一根塑棒穿在纜車上架起來?!眳切烙罱拥剑骸坝妹鰝€鉤子吊住纜車?!睗凉制炔患按脑囋嚕_心的說:“老師,你看,我的纜車終于可以運行了?!眳切烙铖R上說道:“是大家?guī)湍阆氤龅暮棉k法?!睗凉R上說道:“謝謝大家!”孩子們都開心的笑了~~~
這就是一段很平常的尋找解決問題辦法的交流討論。問題產(chǎn)生于個別孩子,但卻引起大家的熱烈關注。交流的過程只是提出各種假設,足以能夠挑戰(zhàn)幼兒的認知,也是提高幼兒解決問題能力的一次教育實踐。
由自己穿衣服想到的
在一次活動結束時,小朋友有點熱,把外套脫了下來,一會,我發(fā)現(xiàn)有點涼就讓小朋友把自己的外套穿上,大多數(shù)小朋友很快就穿好了,只有東皓小朋友還在努力的穿,已經(jīng)穿好了一只袖子,另一只袖子怎么也穿不進去,原來脫的時候那只袖子翻進去了,急的直跺腳,“老師,那一只袖子怎么穿進去啊?”我說:“你先脫下來,提著領子,把袖子從里面翻出來,然后再穿就能穿進去了?!辈灰粫?,東皓小朋友就自己穿好了,我看見他很有成就感的笑了,對他說:“東皓真厲害,老師一說你就會自己穿衣服了,從今以后我們自己穿衣服好不好啊?”“好!”小東皓興奮的回答。我接著對他說:“咱們東皓長大了,懂事了,我們不僅要自己穿衣服,更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才是乖孩子,才能當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你說是不是啊?”“嗯,我是男子漢,我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東皓很開心的回答。
放學后,我把這件事告訴了他媽媽,媽媽說:“東皓是奶奶帶大的,老人平時寵孩子,脫衣服穿衣服什么的都是奶奶幫他做,總覺得他做不好?!蔽腋嬖V他媽媽:“東皓都四歲了,該自己動手了,不要什么事都幫他做,這樣他什么都不會做也做不好,你們一說他就會了,他既有成就感又能學會基本的自理,多好啊?!彼麐寢屓粲兴嫉狞c了點頭,并說:“哎,我們知道了,我回去好好和他奶奶說說,不能啥都替他做了,對孩子的成長不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