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中班教案《神奇的小雨滴》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12-21 幼兒園中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

教學目標:

1、理解作品的內容和意境,豐富相應的詞匯。

2、在活動中培養(yǎng)耐心傾聽的習慣,萌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理解、欣賞散文內容,感受散文的意境美。

4、大膽想象,嘗試用繪畫方式表現(xiàn)春雨帶來的神奇變化。

5、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6、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n4507.cn

教學重難點:

理解作品的內容和意境。

能夠用完整的話描述自己身邊的景物。

教學準備:

教具學具準備:電腦課件,字卡(“神奇”、“長出”、“開出”、“游出”、“敲響”),錄音機,磁帶,小鼓一面。

知識經驗準備:活動前向幼兒介紹一些有關動植物生長的知識。

教學過程

播放歌曲《小雨點》,幼兒自由舞蹈,導人活動。

播放雷雨聲錄音,提問:小雨點從天空落下來,像什么?發(fā)出什么聲音?

教師展示電腦課件,啟發(fā)幼兒從幾個不同的角度加以欣賞。

提問:

①雨點落到什么地方?長出什么?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去理解“長出”、“游出”、“開出”。

②雨點落到雨傘上發(fā)出的聲音,讓你想到什么?

欣賞配樂詩朗誦。讓幼兒閉上眼睛完整欣賞,充分感受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

提問:

為什么說雨點是神奇的?啟發(fā)幼兒用一句完整的話描述美麗的大自然,教幼兒要愛護大自然。

活動拓展:

請幼兒根據(jù)兒童詩的結構,進行簡單的仿編。

活動滲透

美術活動:啟發(fā)幼兒把對雨天的感受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科學領域活動:向幼兒介紹一些動植物生長的知識。

園內滲透:將散文中各個畫面內容附上相應的字卡,張貼在活動室墻面上,讓幼兒自由講述。

園景中滲透:下雨天帶幼兒到戶外去看雨、聽雨。

家庭中滲透:雨天讓家長引導幼兒看雨,啟發(fā)幼兒大膽想象。

附兒童詩:

《神奇的小雨滴》

“刷刷刷!”云媽媽把雨點兒當種子從空中播下……播進竹園,長出春筍兒。

播進草叢,鉆出蘑菇兒。

播進樹林,開出花朵兒。

播進池塘,游出蝌蚪兒……雨點兒,落到雨傘上,敲響了一面面小彩鼓:叮叮咚!叮叮冬!

雨點兒,順著雨傘滑到地上,開出一朵朵水花花。

水花花,笑嘻嘻,親親娃娃們的腳丫丫。

哦,娃娃們也長高啦!

教學拓展:

此次活動后,教師可以拓展進行“神奇的云、神奇的風”等活動。師幼互動活動,可以向多個層次鋪開。

將幼兒仿編的兒童詩制作成電腦課件,圖文并茂使詩歌更形象生動。

將幼兒仿編的兒童詩張貼在家園聯(lián)系欄或家園聯(lián)系手冊中,把活動延伸到家庭,讓家長和幼兒互動,仿編更多的兒童詩,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

注意事項:

教師的聲態(tài)語言要優(yōu)美,富有感染力,引領幼兒進人兒歌的境界。

教師要積極鼓勵每一位幼兒,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

在幼兒仿編過程中,教師可恰當進行點撥,使兒歌更加精彩。

教學反思:

活動注重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情感的結合,采用孩子們喜愛的活動方式,通過聽、說、唱、動、思、演等活動,進行感受、鑒賞、表現(xiàn)和創(chuàng)作,使學生通過藝術體驗,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在對大自然的追尋中,了解、喜愛自然,更加熱愛生活。本活動語言清新而俏皮,很符合中班幼兒的欣賞品味?;顒又校處熗ㄟ^電腦課件、配樂磁帶等輔助手段,引導幼兒掌握兒童詩,體會詩歌的語言和意境。在此基礎之上,引導幼兒學習仿編兒童詩,擴大了幼兒的想象空間,提升了幼兒運用語言的能力?;顒釉O計符合中班幼兒全語言教育“能根據(jù)文學作品提供的線索,擴展想象,仿編或續(xù)編一個情節(jié)或一個畫面”這一目標。培養(yǎng)了幼兒相互協(xié)作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也培養(yǎng)幼兒積極、主動參與音樂活動和感受美、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

幼兒百科:通常把半徑小于100μm的水滴稱為云滴,半徑大于100μm的水滴稱雨滴。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延伸讀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雨滴》及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為了激發(fā)幼兒對兒歌的興趣和夏季天氣的認識。

活動目標

感受兒歌的優(yōu)美意境,熟練地朗誦兒歌。

感受小雨滴的快樂。

學習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想法。

領會兒歌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根據(jù)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認識夏季天氣形態(tài)及特征。

活動準備

教師自制小雨滴的圖。優(yōu)美的音樂。

海報紙,彩筆。

活動過程

開始環(huán)節(jié);通過談話引起幼兒對兒歌的興趣。

基本環(huán)節(jié);學習兒歌

1.欣賞兒歌。

2.鼓勵幼兒大膽朗誦。

3.引導幼兒把自己想像成小雨滴,邊朗誦邊表演兒歌。

結束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討論后畫出自己對雨天的認識。

延伸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編兒歌

教學反思

1.念兒歌時的搭配動作可以先設計幾個適合的動作。

2請幼兒畫出自己對雨天的認識之外,還可以采用口述的方式,讓幼兒建立在團體面前交流的習慣。

幼兒百科:通常把半徑小于100μm的水滴稱為云滴,半徑大于100μm的水滴稱雨滴。標準云滴半徑為10μm,標準雨滴半徑為1000μm,從體積來說,半徑1mm的雨滴約相當于100萬個半徑為10μm的云滴。

幼兒園中班教案《頑皮的小雨滴》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體驗散文活潑歡快的情趣,理解運用擬人手法描寫小雨滴的語言和形象美。

2.感知雨滴落在不同地方的情景,萌發(fā)對雨天的興趣。

3.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4.通過閱讀,理解散文的內容。

活動準備:

PPT課件、下雨的聲音、教師教學資源。

活動過程:

導入:播放音頻(下雨的聲音)。

師:“剛才小朋友聽到了什么聲音?你喜歡下雨嗎?為什么?(鼓勵幼兒大膽回答)那誰能告訴我,雨是從哪里來的?(幼兒回答)是這樣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吧?!?/p>

基本部分:

(一)欣賞兒歌第一段,并出示《頑皮的小雨滴》相應畫面

1.師:這是什么樣的小雨滴?從哪里能看出頑皮?(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初步感知雨滴的頑皮)他們都是怎樣頑皮的呢?我們接著往下聽?播放散文詩第一段。

2.師:剛才詩歌里說,小雨滴娃娃離開了云媽媽的懷抱后,都到哪里去了?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將掛圖貼在黑板上。

3.師:(1)雨滴娃娃是怎樣到樹上的?(跳)誰來做個跳的動作?

(2)落到了屋頂上。

(3)擠進了草叢里。(找?guī)讉€孩子做擠得的動作)

總結:雨滴娃娃就像咱們小朋友一樣,都喜歡爭先恐后的到處去玩玩。你們說小雨滴頑皮嗎?接下來他們又會到哪里去呢?

(二)欣賞第二段和第三段

1.師:(1)雨滴娃娃把妹妹的傘當成什么了?你們喜歡玩滑梯么?小雨滴也很喜歡。

(2)接著他們又到哪里去了?這會他們又把池塘當成什么了?你們覺得小雨滴快樂嗎?從哪看出來的?(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總結:小雨滴們很快樂,到了很多地方玩,這些頑皮的小雨滴還會到哪里去呢?

(三)欣賞第四、五段

1.師:(1)觀察圖片。小雨滴濺到路人身上時,表情是怎樣的?是不是很頑皮?

(2)小朋友玩過捉迷藏嗎?那你是怎么玩的呢?

總結:回顧雨滴娃娃都到了那些地方(結合黑板上的掛圖)

(四)一起完整欣賞詩歌,啟發(fā)幼兒將小雨滴的頑皮可愛樣子表現(xiàn)出來

(五)表演游戲

老師表演云媽媽,幼兒表演雨滴。邊表演邊說詩歌。

結束:

師:頑皮的雨滴娃娃還想到更多的地方去玩,我們一起去吧。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充分調動了幼兒視、聽、說、演等多種感觀的統(tǒng)一,使幼兒進一步提高了對詞匯、句子的運用能力及表達能力。這個活動貼近幼兒的生活,教師注重啟發(fā)引導,通過讓幼兒在主動探索、操作和游戲等過程中欣賞散文詩,淡化了教與學的界線。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同時也讓幼兒在玩玩想想中,感受散文詩的意境美、韻律美,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情感。

幼兒百科:雨是一種自然降水現(xiàn)象,是由大氣循環(huán)擾動產生的,是地球水循環(huán)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幾乎所有的遠離河流的陸生植物補給淡水的惟一方法。

幼兒園小班教案《神奇的報紙》及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案《神奇的報紙》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神奇的報紙》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運用展示故事圖片和演示實物報紙,結合教師講述、提問交流等方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在音樂游戲中,鼓勵幼兒大膽主動與客人老師問好、交流,通過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學會主動與客人交流,并使用禮貌語言,鼓勵幼兒大膽與人交往,樂意主動與別人交流,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神奇的報紙》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通過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學會主動與客人交流,并使用禮貌語言。

運用展示故事圖片和演示實物報紙,結合教師講述、提問交流等方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在音樂游戲中,鼓勵幼兒大膽主動與客人老師問好、交流。

鼓勵幼兒大膽與人交往,樂意主動與別人交流。

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重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

主動與客人交流,并使用禮貌用語。

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五張老鼠頭飾一個報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游戲“猜猜我是誰”導入。

1.師拿出一張廢舊報紙,與幼兒談話。

師:小朋友,看看這是什么?(報紙)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吧!

2.與報紙玩游戲

(1)將玩具小猴的臉從報紙的小洞露出來,讓幼兒猜猜報紙后面的小動物是誰?并請小猴大方地走出來與小朋友問好。

(2)將玩具小熊的臉從報紙的小洞露出來,讓幼兒猜猜報紙后面的小動物是誰?請小熊大方地走出來問好。

(3)小老鼠躲在報紙后面,既不好意思打招呼,更不敢出來和大家交朋友。

二、借助圖片,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師:這是一只膽小害羞的小老鼠,它不敢見陌生人(將小老鼠圖片貼在白板一角)。大家看(出示圖一),今天小老鼠家來了一位客人阿姨,小老鼠好害怕,怎么辦呢?大家快幫幫小老鼠吧?。ㄓ變鹤杂砂l(fā)言)

2.師:小老鼠自己想了一個好辦法(出示圖二),它躲在一張有小洞洞的報紙后面,這下客人阿姨看不見它了,它有點不害怕了(教師將有小洞的報紙覆蓋在小鼠圖片上,只露出小老鼠的眼睛)。

3.師:第二天,(出示圖三)客人阿姨在看報紙,阿姨看上去很漂亮,小老鼠覺得洞洞太小了,看不清楚,就把洞洞挖大了一點,露出了半邊臉(將有稍大一點洞洞的報紙覆蓋在小老鼠圖片上,露出老鼠的半邊臉)。

4.師:第三天,(出示圖四)客人阿姨在看電視,阿姨看上去好溫柔呀,小老鼠又把報紙的洞洞挖大了一點,小老鼠的腦袋都從洞洞里鉆出來了(將有大洞的報紙覆蓋在小老鼠圖片上,露出小老鼠的整個腦袋)。

5.師:小老鼠不再害怕了,它扔掉報紙和客人阿姨一起玩耍(出示圖五)。

6.提問:是誰讓小老鼠變得不再害怕陌生人了?(報紙)對,是神奇的報紙,那報紙上的小洞洞是誰挖的?(小老鼠自己)它為什么要在報紙上挖洞洞呢?(因為它害怕陌生人)報紙上的洞洞一天天越變越大,小老鼠的膽子也一天天越變越大,最后它不再害怕,還和客人阿姨做起了游戲。

三、完整欣賞故事。

1、報紙排排隊

報紙上的洞洞真有趣,它們從小慢慢變大,我請三個小朋友來給報紙排排隊,要求是按小小洞——小洞——大洞依次排列。(幼兒手舉報紙排隊)

2.請一名幼兒扮演小老鼠(戴頭飾),三名舉報紙的的幼兒分散站開,師完整講述故事,“小老鼠”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表演露出一只眼睛——露出半邊臉——露出腦袋。

四、游戲“找朋友”鼓勵幼兒大膽與人交往。

師:膽小害羞的小老鼠變得大膽又活潑了,你們瞧(出示小老鼠圖片)它還敢和小朋友打招呼呢?(師躲在圖片后面模擬老鼠的聲音:大家好!我是小老鼠,認識你們我很高興?。靶±鲜蟆保ù黝^飾的小朋友)你敢跟后面的客人老師問好嗎?(鼓勵幼兒主動上前與某位老師問好)小朋友們,你們見到客人害怕嗎?敢不敢和客人打招呼、做游戲呢?讓我們隨音樂跟客人老師一起玩游戲吧?。ㄒ欢奈辶?,我的朋友在哪里?在這里,在這里,我的朋友就是你!)

游戲規(guī)則:邊唱歌曲邊走到客人老師跟前,當唱到“我的朋友就是你”時,要握起客人老師的手,對客人老師說:你好,歡迎你到我們班做客,認識你我很高興……

五、總結

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大膽與人交往,見到認識的人有禮貌的稱呼、問好。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采用“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的原則來組織,以《綱要》為指導,從“理解——感受——體驗”三大塊,由淺入深,從理解到感受,使幼兒已有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聯(lián)系,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直觀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設計程序為:情境導入—故事講述—情境體驗—角色表演—活動延伸。

《綱要》指出“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顒又?,我通過游戲“猜猜我是誰”導入活動,讓幼兒在有趣而又充滿神秘的狀態(tài)中專注地參與活動;運用直觀的的教具——報紙、插圖、老鼠圖片一遍講述一遍直觀演示,幫助幼兒理解了故事內容;并通過音樂游戲鼓勵幼兒大膽主動地與客人老師問好,交流,讓幼兒在親身實踐中客服膽小害羞心理,掌握了一些與客人交流的禮貌用語,基本達到了活動目標。

同時也存在幾點不足之處:一是教學語言不夠簡練,隨意性強;二是缺乏教育機智,不敢超越“教學設計”而是自始至終嚴格按教案執(zhí)行。比如:有的小朋友就是膽小的幼兒之一,在音樂游戲中,抗拒與客人老師交流,我擔心分散其他幼兒注意力而沒有抓住這一契機,耐心引導。

幼兒百科:報紙是以刊載新聞和時事評論為主的定期向公眾發(fā)行的印刷出版物或電子類報紙。是大眾傳播的重要載體,具有反映和引導社會輿論的功能。

幼兒園中班教案《神奇的樹》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童話內容,感受小刺猬對刺猬婆婆的愛。

2.知道九九重陽節(jié)是老人節(jié),增進關愛老人和長輩的情感。

3.認識字詞:刺猬、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4.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5.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教師自制字詞卡"刺猬、春天、秋天、冬天"。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看幼兒用書,引入主題。

教師:

1.你知道這是哪些季節(jié)嗎?一年四季有哪些變化?

2.季節(jié)的變化真奇妙,四季的景色真美麗??墒?,刺猬婆婆年齡大了,走不動了,只能天天坐在屋里了。后來,刺猬婆婆的屋子里面發(fā)生了一些奇怪的事。

二、引導幼兒理解故事主要內容:

1.講述故事,在結尾前插問:

(1)刺猬婆婆家中發(fā)生了什么奇怪的事?

(2)你感覺這是一棵怎樣的樹?

(3)猜一猜這棵神奇的樹是從哪里來的?

2.幼兒看圖片完整地欣賞故事,進一步理解小刺猬關愛老人的行為。教師出示字詞卡。提問:

(1)小刺猬在春夏秋冬分別裝扮成了什么樹?為什么要裝扮成這樣的樹?

(2)刺猬婆婆看到這些樹感覺怎么樣?看到刺猬婆婆高興,小刺猬心里有什么感覺?

(3)這個秘密是怎么被發(fā)現(xiàn)的?

(4)刺猬婆婆發(fā)現(xiàn)了這個秘密會怎么想,怎么做?

三、師生共同看圖講述一遍故事

邊講述邊指認"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四、師生交流在生活中如何關心老人。

討論:

1.小刺猬為滿足刺猬婆婆的愿望,想辦法裝扮成各種樹。小朋友們知道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有什么愿望嗎?你能幫助他們實現(xiàn)愿望嗎?

2.你為身邊的爺爺奶奶做過什么?你是怎么關心他們的?

3.你關心爺爺奶奶時,爺爺奶奶心里怎么想?你感覺怎么樣?

4.小朋友,你們有沒有聽說過重陽節(jié)?知道重陽節(jié)是什么節(jié)日嗎?這一天你打算怎樣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祝賀節(jié)日呢?(教師扮作老人,請幼兒練習向老人表達祝福)

五、教師分別出示字詞卡,帶領幼兒認讀,然后請幼兒一一說出每個季節(jié)的特征。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關心老人,經常為家中或社區(qū)的老人做一些事。教師請幼兒將自己的事畫下來講給全班小朋友聽。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我嘗試了新的教學方法,所做的嘗試也是比較符合我班幼兒的學習水平的,因此,在以后的故事教學中,我會再次運用這樣的教學模式,并根據(jù)這次活動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加以調整和改進的。

幼兒百科:樹木是一種高大的木本組織植物,由“枝”和“桿”還有“葉”呈現(xiàn),可存活幾十年。

相關推薦

  •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雨滴》及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為了激發(fā)幼兒對兒歌的興趣和夏季天氣的認識。 活動目標 感受兒歌的優(yōu)美意境,熟練地朗誦兒歌。 感受小雨滴的快樂。 學習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想法。 領會兒歌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根據(jù)已有經驗...
    2020-12-28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頑皮的小雨滴》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體驗散文活潑歡快的情趣,理解運用擬人手法描寫小雨滴的語言和形象美。 2.感知雨滴落在不同地方的情景,萌發(fā)對雨天的興趣。 3.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4.通過閱讀...
    2020-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教案《神奇的報紙》及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案《神奇的報紙》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神奇的報紙》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運用展示故事圖片和演示實物報紙,結合教師講述、提問交流等方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在音樂游戲中,鼓勵幼兒大膽主動與客人老師問好、交...
    2020-09-25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神奇的火》及教學反思 中班教案《神奇的火》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安全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觀看錄象“神奇的火”,了解火對人們的用處和危害,通過操作獲取有關火的具體經驗,知道火能發(fā)光、發(fā)熱,大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火的認識,快...
    2021-02-26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神奇的樹》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童話內容,感受小刺猬對刺猬婆婆的愛。 2.知道九九重陽節(jié)是老人節(jié),增進關愛老人和長輩的情感。 3.認識字詞:刺猬、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4.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
    2021-01-07 閱讀全文

活動設計背景 為了激發(fā)幼兒對兒歌的興趣和夏季天氣的認識。 活動目標 感受兒歌的優(yōu)美意境,熟練地朗誦兒歌。 感受小雨滴的快樂。 學習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想法。 領會兒歌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根據(jù)已有經驗...

2020-12-28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體驗散文活潑歡快的情趣,理解運用擬人手法描寫小雨滴的語言和形象美。 2.感知雨滴落在不同地方的情景,萌發(fā)對雨天的興趣。 3.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4.通過閱讀...

2020-12-12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神奇的報紙》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運用展示故事圖片和演示實物報紙,結合教師講述、提問交流等方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在音樂游戲中,鼓勵幼兒大膽主動與客人老師問好、交...

2020-09-25 閱讀全文

中班教案《神奇的火》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安全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觀看錄象“神奇的火”,了解火對人們的用處和危害,通過操作獲取有關火的具體經驗,知道火能發(fā)光、發(fā)熱,大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火的認識,快...

2021-02-26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理解童話內容,感受小刺猬對刺猬婆婆的愛。 2.知道九九重陽節(jié)是老人節(jié),增進關愛老人和長輩的情感。 3.認識字詞:刺猬、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4.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

2021-01-0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