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你問過孩子他想要什么嗎?

發(fā)布時間:2020-12-16 孩子上幼兒園學什么 孩子在幼兒園能學到什么 教育孩子筆記

作為一個人,首先要明白人生的目的,才能知道該怎么活。只有家長先了解人生的意義與價值,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著,這一生該如何活的精彩。我們才能夠讓我們的孩子觸摸到人生的終極目標。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對于如何引領這個新的生命,很多家長卻“稀里糊涂”。我們曾經在家長課堂就“為什么要生孩子”這個問題做了調查,家長們的回答五花八門,主要有幾種觀點:

看到這些答案您是什么感受?這些答案中有沒有與您的想法不一致的?或許不會有,因為這些答案大多數家長都覺得很正常??墒牵毱芬幌?,我們會發(fā)現(xiàn)所有的答案都是站在家長的角度在看問題,如果我們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聽這些答案會是什么感受?

很多孩子到九歲、十歲就會問父母為什么生自己。即使沒問,他也一定會想這個問題,因為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就開始尋找自己的價值。如果他們問我們“爸爸媽媽,你們?yōu)槭裁瓷挛??”你想好怎么回答孩子了嗎?還是避而不答,敷衍了事?

如果孩子不明白自己活著的方向,找不到活著的目標,就如同一只漂泊在大海中的孤帆,眼前遼闊而蒼茫卻不知道自己的航向。如果遇到挫折、打擊或困難,孩子的內心會不會痛苦?會不會糾結?這種痛苦和糾結如果得不到解決,孩子又會怎樣?很多人之所以那么輕易地就結束自己的生命,表面上看是不堪生活的打擊,背后的根本是不明白活著的意義和價值。

有一個四年級的孩子自殺前讓父親在樓下等著自己,而父親等到的卻是從樓上跳下來的尸體。孩子自殺后父母痛不欲生,說自己一輩子都想不通他為什么會毫無征兆地用這種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很多時候,家長們覺得自己給到孩子的愛很多很夠,可又有多少愛給到點子上了呢?在物質上孩子什么都不缺,可是孩子的內心你有看過嗎?孩子的精神世界你有看過嗎?說孩子什么都不缺,是因為孩子缺失的地方很多家長根本就不看。作為家長不是把孩子生下來就完成了任務,養(yǎng)好這個孩子,給予孩子活下去的力量,讓孩子清晰自身的價值,知道自己該怎樣活下去才是更重要的!

想想我們做父母的,是不是根本就沒有問過孩子他想要什么?

當他寫作業(yè)累了,上補習班累了,當個聽話的孩子累了的時候,他有沒有告訴你?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他已經很累?有沒有告訴孩子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東西等著他去探索,如果他累了就可以歇一歇?你有沒有在孩子寫作業(yè)累了的時候允許他停下來,幫著他放松一下精神?家長要走進孩子的內心,才能真正了解孩子。

“群養(yǎng)訓練營”有一個 10 歲的小營員曾經對教練說:“我的媽媽很優(yōu)秀,她上了中國最好的大學,媽媽經常告訴我,我現(xiàn)在的你條件比她好,所以我必須上一個比她還好的大學。但是上個好大學真的好難??!”

聽孩子說的話,我們就知道他的內心充滿了矛盾與掙扎。曾經看過一個比喻,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能開出什么花結出什么果有無限可能??墒亲黾议L的卻非要在孩子的內心種下一顆成人想要的種子。就像這個孩子,媽媽在他心里種下的這顆種子已經生根發(fā)芽,如果有一天考不上世界上最好的大學,沒有成為有錢人,他的追求和價值應在何方?他是否就不能獲得快樂和幸福?即便是考上了世界一流的大學,賺到了很多錢,那是否他就一定能夠幸福與快樂?

“100 分”能說明什么?只能說明孩子與課本上那些知識的連接能力非常好。掙很多錢能說明什么?只能說明你有掙錢的能力。人生的價值和意義遠不止這些。就像《人生第一課》所說的,人生的終極目標是快樂幸福。

很多人認為家庭教育就是關于父母怎么教育孩子的學問,這種理解是片面的。真正的家庭教育一定是父母先接受教育,實現(xiàn)自我教育,然后去引導孩子,讓孩子也學會自我教育。

如果作為家長在很多時候忽視了孩子的需求,那么就請從此刻開始走進孩子的內心,看看孩子的真實想法是什么。孩子的人生究竟能有多么精彩,就要看我們家長能否給到孩子通往快樂幸福的智慧與能力。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孩子問為什么,你敷衍對待了嗎?


當你每天都被寶寶的“為什么”或簡單或復雜的問題轟炸一萬遍后,你是否會對寶寶說“你煩不煩”“問別人去吧”等捎帶刺激的話語呢?面對寶寶那么多的”為什么“,作為父母應該如何給予答案呢?

寶寶如果問”為什么”其實說明寶寶智力及思維水平提高了,已經從對事物的感性認識,逐漸向理性認識發(fā)展,這是孩子在接觸世界和探索世界的表示。這時要求父母一定要認真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不能敷衍或者不理不睬,因為父母如果向孩子傳達了錯誤的信息,可能會影響孩子很長時間。

如果父母態(tài)度蠻橫或粗暴干涉,例如:“你煩不煩啊”,“問別人去”等,不僅會嚴重挫傷孩子求知的積極性,甚至還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從而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因此孩子希望父母給答疑解惑時,作為父母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1家長要耐心

家長要耐心、認真地聽取孩子的提問。孩子提出問題,是希望從父母處得到滿意的答復。因此,家長在孩子提出自己的問題時,一定要耐心地聽取,準確而生動地回答孩子的提問,并給孩子的提問給予鼓勵和支持,鼓勵他們積極地發(fā)現(xiàn)問題并大膽地提問,使孩子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得到提高。

2注意方法和態(tài)度

父母在回答孩子提出問題時要注意方法和態(tài)度,不能欺騙孩子,更不能隨意敷衍,不能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和好奇心。

3引導孩子獨立思考

父母要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對孩子的問題,一般不要直接回答是什么,最好的方法是做一些提示或反問,啟發(fā)孩子自己思考。而當遇到家長也回答不出來的問題時,父母應當勇敢地承認,并且鼓勵孩子一起來探求,培養(yǎng)孩子追求真理的精神。

你會問孩子什么?


你會問孩子什么?今天偶然看到一篇小文,題目就是“你會問孩子什么?”感覺受益匪淺,記錄下來與親們共享。

文中說到,他的一個日本朋友來中國工作,于是把孩子也帶來中國,主要是想讓孩子學習中文。開始的一段時間,孩子從學?;丶铱偸菒瀽灢粯?,說老師、同學都不怎么和他交流,他感到很孤獨。這個父親問:“那你今天有沒有幫老師或者同學做些什么事情?”孩子搖頭,于是這個父親就說:“那從明天開始,你每天幫老師或者同學做點兒什么事情,然后回家告訴我?!边^了一段時間,孩子從學校會回來,再也不是一副傷心落寞的樣子了,每天都是開開心心的。

這個父親說:“我發(fā)現(xiàn),中國的父母總是喜歡問孩子,今天在學校有沒有同學欺負你呀?你今天都吃什么啦?老師講的課你有沒有聽懂呀?我認為這些都是廢話,沒用!我們會引導孩子去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我們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孩子具有奉獻、團隊合作的精神!”

這個父親的話讓我感到很挫敗,因為有些話確實是我經常問孩子的,比如,今天在幼兒園吃什么呀?老師教沒教你們新兒歌呀之類的?有沒有和小朋友打架呀之類的。難道這些話我都不應該問嗎?我們應該問孩子什么?

我仔細地思考了這個問題,我覺得有些話應該問,但是我們應該換個方式來問。比如“今天在幼兒園有沒有人欺負你呀?”我理解家長是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受到別的小朋友的欺負,所以才問的,但是我覺得如果換成下面的說法,可能會更好些:“你今天在幼兒園和小朋友發(fā)生鬧矛盾了嗎?為什么鬧矛盾呀?這么解決的?”因為如果直接問“有沒有同學欺負你?”就會給孩子造成一種直接的印象,哦,我只要是在學校吃虧了,那么就是別人欺負我了,而不用管事情的來龍去脈。其實,不一定。孩子之間發(fā)生矛盾沖突的起因很多,也許起因就是自己的孩子。我們不應該只看事情的結果,而是應該教會孩子如果避免沖突;如果無法避免,起了沖突,孩子應該學會解決沖突,避免將來再發(fā)生類似的事兒。我們需要教孩子一種解決矛盾的能力,而不應該只關注孩子自己的感受。

我覺得“今天老師給你講什么啦?你有沒有聽懂呀?”這些話可以問。這本身就是在教給孩子一種學習方法。通過回憶老師的講課內容來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聽懂的地方,回家再進行復習鞏固(好像比較適合已經上學的孩子哈),不是很好嗎?而且鼓勵孩子復述老師的講課內容,不僅能夠強化孩子的記憶,還能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更能促進孩子與家長之間的交流,何樂而不為呢?不過,如果孩子不愿意說,就不要再繼續(xù)問下去了,免得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當然,我覺得那個父親的做法很好,鼓勵孩子去幫助老師、同學,為孩子培養(yǎng)一種奉獻、團隊合作的精神,這的確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地方。好多家長都說,現(xiàn)在的獨生子太以自我為中心,太自以為是了,其實,孩子的這種表現(xiàn)和家長的教育有很大的關系。如果我們都能像這個父親這樣,從小引導孩子盡可能地去幫助別人、關心別人,我想孩子們一定都會成為善良、開朗、樂于助人、具有團結合作精神的人!

孩子從學?;貋恚銜柡⒆邮裁??

稱贊孩子時你有想過嗎


快3歲的小剛,智力發(fā)展得不錯,能用積木砌出他所見過的汽車。父母對孩子的“模仿力”和“創(chuàng)造力”感到很滿意,于是備加稱贊,還常讓他在別人的面前“表演”,這樣,他贏得的稱贊就更多了。一天,家里來了客人,小剛照例地進行“表演”??墒牵瑏淼囊晃缓托偰昙o相仿的小客人,在同小剛一起用積木建“高樓”時,小剛卻怎么也不如小客人建得那么高。這時,小剛竟一手把小客人建的“高樓”推倒了,并搶過積木,到一旁“造”起他的汽車來。

客人走了,父母問小剛為什么這樣做。使他們感到驚訝的是:小剛竟委屈得泣不成聲……顯然,這時候孩子的心靈,已被妒忌心占據了。由于平時過多的稱贊,使孩子滋長了一種自以為是的思想,覺得自己真有什么都比別人強的本領,以至于使他不能容忍別的孩子在這方面比自己強。

可見,孩子每一點進步,都是應該稱贊的,但這種稱贊不應該是廉價的、言過其實的,而應該是適度的、恰如其分的。尤其重要的是,在稱贊的同時,做家長的要善于誘發(fā)孩子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興趣,向他們提出切合實際的新要求。這樣,才能使孩子不斷進步。

你的孩子喜歡問“為什么”么?


你的孩子喜歡問“為什么”么?

你的孩子喜歡問“為什么”嗎?如果是的,那么恭喜你,你的寶寶是一個擁有探索精神的人,這種精神將極大地有利于孩子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因此,正確地面對孩子的“為什么”是家長必修的功課。如果你的孩子很少問為什么,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如何面對“為什么”

小明今年5歲了,他的問題特別多,整天纏著大人問個沒完沒了,“為什么火車要在鐵軌上跑?”“為什么魚要在水中游?”“冬天河水為什么會結冰?”等。小明的這種情況是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正常表現(xiàn),他們對新鮮事物感到好奇,但是他們的知識經驗又無法解答這一切

,這時,父母應該怎么辦呢?

多加鼓勵,積極引導 當孩子提出問題的時候,父母首先要表揚孩子的肯動腦筋,耐心傾聽孩子問題并作出正確的回答。不要嫌孩子纏人,這樣會扼殺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長此下去,孩子會因為怕父母嫌煩而不敢再提問題。而一個沒有問題的孩子本身就是個“問題孩子”。

明察動機,莫落“圈套”孩子的提問有時僅僅是表達一種愿望而不是真的要你解答。如“為什么要睡覺?為什么不能看電視?”這類問題其實是在詢問作出禁令的原因,你若順著這個思路去回答“因為寶寶不睡覺就會……”那就錯了,最聰明的回答是“寶寶到了應該睡覺的時間了,應該上床睡覺了?!?/p>

舉一反三,引發(fā)聯(lián)想孩子的思維簡單,很難觸類旁通。因此,我們要引導孩子學會聯(lián)想,以減少同類問題的反復提出。例如貓為什么不穿衣服?我們不僅要回答他的“為什么”,還要告訴他“狗、羊、牛等同類動物也是一樣的?!边@樣既開闊了孩子的思路,又加深了孩子對問題的理解。

當不能正確回答孩子的問題時,不能不懂裝懂,含糊其詞,要向孩子說清楚“這個問題我現(xiàn)在不會回答,等我看過書后就告訴你”。這樣做,可以激勵孩子將來好好學習,探索未知的領域。

總之,為人父母者應該保護孩子愛提問的天性,并多加鼓勵,或許你會發(fā)掘和造就一個神童。

孩子們想要的生活 ,你懂了嗎?


孩子們想要的生活,你懂了嗎?每個孩子都有想過的生活,過自己的生活??墒呛⒆拥纳顓s牢牢地被父母控制著,他們失去了一切兒童應該享有的生活,最簡單最快樂的生活。

在每一次與孩子的咨詢中,他們都表達著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是沒有父母的指責,沒有父母的批評,沒有父母的操縱,沒有父母的期望,只是自然地想要成為自己,成為自己想要成長的人。

我要的生活,就是放學后可以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放學后,我總是很努力地把家庭作業(yè)完成了,可是我發(fā)現(xiàn),我這樣的努力,卻得不到我想要的,我還得做課外練習,還得英語補習,還得練鋼琴,還得……總之,不管我怎么努力,我還是得不到我想要的生活---放學后可以和小朋友們一起玩。

我要的生活,就是想和爸爸媽媽聊聊生活中的趣事。在我身邊經經常會發(fā)生一些很有趣的事,我總想爸爸媽媽也能分享其中的快樂,可是當我想說時,爸爸卻在看報紙,媽媽在看電視,她們總嫌我太吵了,把我趕進小房間里,讓我一個人去看書。我很懷念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一起給我講故事,那時我的多么幸福啊。我很想回到從前,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說故事。

我要的生活,就是在周未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逛公園,可是我沒有周未。我害怕周未的到來,因為周未是我最忙的時候,因為有學不完的奧數,有畫不完的畫,有彈不完的鋼琴,有聽不完的英語,有做不完的作業(yè)。當經過公園時,看到那么多的小朋友在開心的和爸爸媽媽一起追逐,一起玩球,一起放風箏,我多想跳下車,拉上爸爸媽媽,開心地玩啊。爸爸媽媽總是對我說,現(xiàn)在學多點,長大后就有用點。可我不明白,為什么不長大后再學呢?

孩子想要的生活,其實很簡單,就是能過一個自由、快樂的童年生活。當父母對孩子多點信心,多點關心,多點放心,多點虛心,多點寬容心,那么孩子就會多一點開心,父母就少一點煩心。

告訴你的孩子什么才重要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孩子的教育也是當下做熱門的話題,作為家長,要以正確的教育觀引導孩子,告訴你的孩子什么才重要!

1、旅行比上課重要;2、主見比順從重要;3、興趣比成績重要;4、良知比對錯重要;5、幸福比完美重要;6、信仰比崇拜重要;7、成長比贏輸重要;8、察己比律人重要。

優(yōu)秀的孩子是這樣培養(yǎng)的:

教育篇:

1.每天花半個小時和孩子交流。

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語,“早上好,請,謝謝,晚安”等等。

3.讓孩子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4.多聽聽孩子的聲音!——用耐心、用愛心、用開心,心是長著眼睛的!

5.不要為了提醒孩子,而總是揭孩子的傷疤。

6.嚴肅指出孩子的錯誤!

7.不要總對孩子一本正經,要多和孩子一起歡笑:因為笑聲能讓孩子更加熱愛生活;引導孩子積極、輕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8.給孩子講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9.不要把當年未曾實現(xiàn)的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想讓孩子去實現(xiàn)。

10.關愛孩子但適當時候適當的懲罰也是需要的,不要護孩子的短。

11.教育并不一定只是講道理,有時適當可以采取一些強硬的措施。

12.結合孩子的表現(xiàn),每天思考至少一個關于孩子成長的問題。

13.對幼兒進行藝術教育,培養(yǎng)幼兒高雅的審美情趣,注意引導、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在大自然中加深幼兒的情感體驗,是非常有益的。

14.對于幼兒時期的孩子,不要讓他們長時間地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隔代更親,不利于教育。也許沒有科學道理,但絕對適用。

15.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善心。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6.教會孩子微笑,微笑面對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對人生。

17.對孩子不要亂許愿,承諾的事情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兌現(xiàn)。

18.要常換位思考!對孩子的所做、所想等家長應常換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的話,我將會怎樣?

19.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自由,同時給一定的壓力和責任!

20.向孩子說明,他本身已經很可愛了,不用再表現(xiàn)自己。

21.從來不說孩子比別的孩子差。

22.絕不用辱罵來懲罰孩子。

23.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斷尋找值得贊許的東西。

24.不要嚇孩子。以免造成孩子過分膽小、怕事。

25.不要當眾批評和嘲笑孩子,以免造成心理畸形,失去自信心等。

成長篇:

1.給孩子一些私人空間。

2.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和權利。

3.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的伙伴、朋友。

4.讓孩子做想做的事。

5.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洗洗自己的衣服、燒水煮飯等,讓他意識到自己是家庭成員中的一分子。

6.為孩子準備一個陳列架,讓他在上面展示自己制作的物品。

7.認真地對待孩子提出的正經問題和看法。

8.把孩子當作成人一樣,和他平等相處,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

9.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點滴進步,懂得賞識孩子。

10.記得對孩子說:我愛你,你是我的寶貝!

11.記得經常的親吻你的孩子,抱抱他(她),摸摸他(她)的頭,讓他(她)知道你的愛!

12.隨時關注他(她)的進步,并也讓他(她)自己知道自己的進步!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點滴進步,懂得賞識孩子。

13.多與孩子孩子溝通,了解孩子,與孩子同行。

14.不要給孩子貼上“笨”的標簽。

15.家長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煩惱。

16.要學會真誠地贊美孩子,而不是像對寵物一樣說句“你真聰明”。

17.讓孩子經常有機會和他的同伴在一起。

18.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更關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19.先成人再成才,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yǎng)人,一個健全的人。

20.在生活中創(chuàng)設一些困境,和孩子一起度過。

21.鼓勵孩子盡量不依賴成年人。

22.了解孩子有哪些朋友,這很重要。

生活篇:

1.給孩子一些錢,讓孩子學會理財。

2.沒有得到孩子的許可,不要看孩子的日記與信件。

3.經常和孩子郊游。

4.睡前給孩子講講故事,讓孩子笑著入睡!

5.給孩子一個主要供他玩耍的房間或者房間的一部分。

6.如果有條件,每天晚飯過后和孩子到戶外散散步。

7.快樂與孩子一起分享!

8.對小家伙開心的笑,并希望他(她)也常笑!

9.幫助孩子與來自不同社會文化階層的孩子正常交往。

10.鼓勵孩子與各種年齡的人自由交往。

11.給孩子留出真正的“玩”的時間和空間。

12.教會孩子騎自行車,游泳,這都是進入社會的一種基本技能。

13.每天早上與孩子相互問候,讓他感受到美好的一天的到來。

14.夫妻實在要吵架,請一定要記?。罕荛_孩子。

15.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首先微笑著問他一遍:孩子,你今天快樂嗎?16.不給他留有太多的物質遺產,給他一個健康的身體,給他一個健康的心理,一個快樂的人生。

17.著重進行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18.不要責備孩子房間里或者桌面上亂

19.父母對自己的雙親要孝敬有加,讓孩子覺得家中充滿了愛,同時父母也是他們值得學習的榜樣

20.父母之際間要互相謙讓,相互諒解

21.不要太關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免孩子養(yǎng)成以我為中心的壞習慣。

22.不要太親近孩子。讓他與年齡相仿的孩子多交往,以免孩子養(yǎng)成性格孤僻的惡習。

23.不要孩子要啥買啥。讓他知道“勞動與所得、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以免孩子養(yǎng)成好逸惡勞的性格。

24.生活中的困難以及一些家庭大事有時可以和孩子商量商量。

25.對孩子的愛要穩(wěn)定,不要一會兒晴,一會兒陰。

學習篇:

1.和孩子一起讀書,家長可以看看報,一個好的學習伙伴很重要。

2.孩子在家學習,家長切莫搞一些娛樂活動,一個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很重要。

3.不要逼孩子學自己不喜歡的東西。

4.不要因為孩子的成績而責罵孩子。

5.不要因為孩子試卷上的低分而認為孩子沒有出息。

6.教他(她)足以帶來成就感的知識:古詩、數字、故事、家務、玩耍、交朋友···

7.教育孩子讀好書、好讀書

8.不要對孩子的學習成績表示太大的關注,那樣會造成孩子學習緊張,壓力增大。

9.不要把孩子的成績與其他孩子相比,要分析一下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反思一下有沒有自己的責任。

10.孩子的房間要有自己的書桌,書桌上要有幾本自己愛看的書籍,如《格林童話》、《伊索寓言》等。

娛樂篇:

1.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動畫片、一起聽他愛聽的故事等。

2.和孩子一起玩游戲、鍛煉身體。

3.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每天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之間。

4.多讓孩子看一些少兒節(jié)目:動畫片、益智節(jié)目等,少看動作片、連續(xù)劇。

5.孩子看電視時,家長們適時地陪他們一起,并且對里面的內容作一些講解與討論。

6.春天可以和孩子騎自行車去郊游,夏天和孩子一起去河邊游泳,秋天則背著鐵鍋和孩子去野炊,冬天一家三口在野地上打雪仗,堆雪人。

7.允許孩子收集各種廢棄物。

8.孩子的朋友來做客時要表示歡迎。

9.和孩子下棋,讓孩子知道落子無悔,教育他對自己所做事要負責任,同時下輸了要承認,家長有時也要放手讓孩子贏一兩盤,這對孩子來說很重要。

告訴孩子的話

(一)對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懷,在你一生中,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好,除了我和你爸爸。對你好的人,你一定要珍惜、感恩。

(二)沒有人是不可替代的,沒有東西是必須擁有的。看透了這一點,將來就算你失去了世間最愛的一切,也會明白,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三)生命是短暫的,今天或許還在浪費著生命,明日會發(fā)覺生命已遠離你了。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愈多,與其盼望長壽,倒不如早點享受。

(四)愛情只是一種感覺,而這感覺會隨時日、心境而改變。如果你的所謂最愛離開你,請你耐心地等候一下,讓時日慢慢沖洗,讓心靈慢慢沉淀,你的苦就會慢慢淡化。不要過分憧憬愛情的美,不要過分夸大失戀的悲。

(五)雖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沒有受過很多教育,但并不等于不用功讀書,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學到的知識,就是你擁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無寸鐵,謹記!

(六)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不能要求別人守信,你可以要求自己對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對你好。你怎樣對人,并不代表人家就會怎樣對你,如果看不透這一點,你只會徒添不必要的煩惱。

(七)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你都在混,孩子憑什么要拼?


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最后一張牌,贏了可以光宗耀祖,輸了則會前功盡棄。所以,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拼出個錦繡前程??墒?,如果你都在混,孩子憑什么要拼?

孩子是復印件,你就是原件

有一位年輕的媽媽請教沉寂法師:“我的小孩不聽話也不愛學習,怎么辦?”法師反問:“你復印過文件嗎?如果復印件上面有錯字,是改復印件還是原件?”道理并不深奧,卻是父母常常疏于自醒的問題。

都說三流的父母當保姆,二流的父母當教練,一流的父母當榜樣。你若趿拉著拖鞋逛大街,你若旁若無人地高聲喧嘩,你若從不讀書從不看報,你若總是抱怨生活嗟嘆人生,如何苛求孩子完美無瑕?

別奢望坐等花開

養(yǎng)育是個種因得果的事兒,別妄想“小投入,大產出”,沒有父母可以坐享其成。你在打麻將碼長城,卻讓一墻之隔的孩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想得倒美!就像養(yǎng)花,不施肥澆水就想坐等花開,那是撞大運。別總說誰誰誰沒人管,照樣長成參天大樹,不是每個父母都有這樣的運氣。

也莫要說你不懂澆灌滋養(yǎng),我們知道“孟母三遷”,你可曾為了孩子思變圖新?我們讀過《傅雷家書》,你可曾有一封信是寫給孩子的?

你不安身立命,他能出人頭地嗎?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一本書,他每天都在翻閱和效仿。你尚不能安身立命,吃完就睡,卻要求孩子出人頭地,是一件極其不公平的事兒。父母不必顯赫不必騰達,卻必須具備自食其力的生活態(tài)度,用你的誠實、勤奮、堅韌,影響孩子的人生。

鄭淵潔說,從孩子出生起,只上過小學四年級的我開始玩命寫作,當著孩子的面,一個人把《童話大王》月刊寫了28年。他說,這樣做,就是要讓他目睹,父親是如何讓一貧如洗的家變得富有。

孩子憑什么幫你彌補人生

有的父母愛把人生未完成的夢想寄托在孩子身上,總是苦口婆心:“孩子啊,爸媽這輩子只能這樣了,就指望你有點出息?!蹦銖男]拉上提琴,就讓女兒幫你實現(xiàn)夢想;你一生沒當上球星,就讓兒子幫你完成夙愿。這都是孩子不可承受之重啊,兒女又不是來還債的,憑什么幫你彌補人生?

今生今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誰也無法拜托誰。

你才是照亮孩子一生的光

其實,父母才是照亮孩子一生的光,你若黯淡,孩子又怎會熠熠生輝?老布什的領袖范兒,就是小布什的光;六齡童的猴戲情結,就是六小齡童的光。

有一個學生,父親每日酗酒,母親打牌為業(yè),從不過問孩子課業(yè),等到孩子成績下滑,他們就暴跳如雷,從不自省吾身。他們不懂,要讓孩子的世界陽光朗照,父母先要有光。

相關推薦

  • 孩子問為什么,你敷衍對待了嗎? 當你每天都被寶寶的“為什么”或簡單或復雜的問題轟炸一萬遍后,你是否會對寶寶說“你煩不煩”“問別人去吧”等捎帶刺激的話語呢?面對寶寶那么多的”為什么“,作為父母應該如何給予答案呢? 寶寶如果問”為什么”...
    2021-10-30 閱讀全文
  • 你會問孩子什么? 你會問孩子什么?今天偶然看到一篇小文,題目就是“你會問孩子什么?”感覺受益匪淺,記錄下來與親們共享。 文中說到,他的一個日本朋友來中國工作,于是把孩子也帶來中國,主要是想讓孩子學習中文。開始的一段時間...
    2020-10-30 閱讀全文
  • 稱贊孩子時你有想過嗎 快3歲的小剛,智力發(fā)展得不錯,能用積木砌出他所見過的汽車。父母對孩子的“模仿力”和“創(chuàng)造力”感到很滿意,于是備加稱贊,還常讓他在別人的面前“表演”,這樣,他贏得的稱贊就更多了。一天,家里來了客人,小剛...
    2022-03-24 閱讀全文
  • 你的孩子喜歡問“為什么”么? 你的孩子喜歡問“為什么”么? 你的孩子喜歡問“為什么”嗎?如果是的,那么恭喜你,你的寶寶是一個擁有探索精神的人,這種精神將極大地有利于孩子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因此,正確地面對孩子的“為什么”是家長必修的...
    2020-10-27 閱讀全文
  • 孩子們想要的生活 ,你懂了嗎? 孩子們想要的生活,你懂了嗎?每個孩子都有想過的生活,過自己的生活??墒呛⒆拥纳顓s牢牢地被父母控制著,他們失去了一切兒童應該享有的生活,最簡單最快樂的生活。 在每一次與孩子的咨詢中,他們都表達著自己想...
    2020-11-12 閱讀全文

當你每天都被寶寶的“為什么”或簡單或復雜的問題轟炸一萬遍后,你是否會對寶寶說“你煩不煩”“問別人去吧”等捎帶刺激的話語呢?面對寶寶那么多的”為什么“,作為父母應該如何給予答案呢? 寶寶如果問”為什么”...

2021-10-30 閱讀全文

你會問孩子什么?今天偶然看到一篇小文,題目就是“你會問孩子什么?”感覺受益匪淺,記錄下來與親們共享。 文中說到,他的一個日本朋友來中國工作,于是把孩子也帶來中國,主要是想讓孩子學習中文。開始的一段時間...

2020-10-30 閱讀全文

快3歲的小剛,智力發(fā)展得不錯,能用積木砌出他所見過的汽車。父母對孩子的“模仿力”和“創(chuàng)造力”感到很滿意,于是備加稱贊,還常讓他在別人的面前“表演”,這樣,他贏得的稱贊就更多了。一天,家里來了客人,小剛...

2022-03-24 閱讀全文

你的孩子喜歡問“為什么”么? 你的孩子喜歡問“為什么”嗎?如果是的,那么恭喜你,你的寶寶是一個擁有探索精神的人,這種精神將極大地有利于孩子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因此,正確地面對孩子的“為什么”是家長必修的...

2020-10-27 閱讀全文

孩子們想要的生活,你懂了嗎?每個孩子都有想過的生活,過自己的生活??墒呛⒆拥纳顓s牢牢地被父母控制著,他們失去了一切兒童應該享有的生活,最簡單最快樂的生活。 在每一次與孩子的咨詢中,他們都表達著自己想...

2020-11-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