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孩子教育經驗
發(fā)布時間:2020-12-14 教育孩子筆記 中班孩子教育筆記 孩子挑食教育筆記兒育女從來都不是簡略的事,常言道:養(yǎng)兒100歲長憂99。除了愛心,時間,職責,耐性,還有金錢。
初為人爸爸媽媽的我們,經歷匱乏(人生經歷豐富不等于懂得育兒),唯有邊學邊做,多參閱書本及他人心得,傍邊肯定會有一些啟示。我是一個六歲多男孩子的媽媽,以下是共享我的一些育兒心﹕我不會跟小朋友斗氣,也不會打罵,盡量不要令他哭,由于這樣他的脾氣會變差作出指示時,只要用堅決、清晰、平靜的口氣慢慢地說﹕『你要靜!』,總好過怒喝一聲﹕『唔好嘈!』這會令小朋友好驚,因他們的心靈很軟弱。玩具是小朋友的學具。時間是自己偷出來的,沒有人不忙我國人最衰,說不要贊孩子太多,這種說法是過錯的,我徹底對立。我經常贊孩子﹕『做得好!』、『寫字寫得好!』。
「要孩子變得聰明和富構思,有兩種可能性﹕一是爸爸媽媽給他許多愛,令他變得自信、有好奇心;一是生于破碎家庭,為求生存而要不斷動腦筋。」我不會以后者作為教子之道?!噶钚∨笥迅吲d,擁有幸福的幼年是很重要的。
要有一個安穩(wěn)的家庭,不要單親,和太太要盡量和諧?!刮鞣饺俗⒅嘏囵B(yǎng)孩子的獨立性,從小讓孩子作主。二人在子女5歲開端給予零用錢,要他們把零用錢分紅3份,別離用來儲蓄、花費和捐贈,至于比例怎么,則自行決定。讀書為掙錢太短視,他們也接受不了香港人太側重成果、讀書為掙錢的心態(tài)?!溉巳说牟鸥刹煌?,孩子就像一棵植物,有些秋天開花,有些四季也開花,需求的陽光、泥土都不同,爸爸媽媽不能決定孩子是什么花,而是要找出他是什么花,然后去培養(yǎng),若他是菊花,你不能要他做玫瑰。
要了解孩子,找出他的學習形式,有些人用耳來學習、有些人用眼睛,像我的大兒子便要『郁身郁勢』、『眈天望地』才干完成功課。曩昔幾年政府推廣全人教育,投進許多資源在教育上,按理應比過往的成果更好,年青人應更剛強,更全面,更有才能面臨各種應戰(zhàn)?!網WW.w286.cOM 迷你日記網】
但現實卻相反,這一年來不時從報章雜志上見到許多政府高檔政務官、紀律部隊人員、醫(yī)生等有成果的明日之星自殺的報導令人很痛心。還有許多個案相同也令人困擾:年青人自閉、郁悶的個案多了許多,許多畢業(yè)生不能適應社會,一遇到波折就徹底潰散。
我們的社會、教育終究呈現了甚么問題?我一向認為,教育是為學生將來的生計做準備。但以上個案卻未有好好地做好這件事,一些在學校十分優(yōu)異的同學,一出來社會或在日子實踐中居然敗得烏煙瘴氣﹗我的反思是:1.要加強教育學生的競賽性,要在課程上參加許多備戰(zhàn)的元素,如:1、強化中文,普通話及各言語才能練習。2.要培養(yǎng)學生的職責心,培養(yǎng)他們堅毅的性格,要令他們對周圍的人、對爸爸媽媽盡責,要子女不敢去死,即便怎么辛苦都要活下去﹗應怎么做?要自小做起,自己的事自己要面臨,而家長要配合。
做爸爸媽媽的應自小教育子女需求共享、承當,例如教子女要把自己最愛吃的雞肶讓我們一同共享3.有家長常對子女講:阿女你讀書很辛苦,教師給咁多功課你做想要命咩﹗其實日子在香港,每天有工作,很繁忙才是功德,君不見在"沙士"時期,百業(yè)蕭條,許多人無事做,那才可怕呢﹗現在能夠有事做,能夠學習應該很感恩才是呢!4.身教。小朋友自小很聰明,時間會留心家長的言行,日子細節(jié),大人應一馬當先,父親是子女的典范,母親是子女的偶像,要注重親子,多些與孩子共處。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家長分享孩子的教育經驗
古往今來的有關家教的成功事例告訴我們,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成人成才,很大程度上,要受家長的影響。因此,做家長的平時必須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非常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引導。我和大多數家長一樣,“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壯成長,有所作為。
我們家洋洋剛剛一年級,由于從小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生活的時間比較長,從幼兒園開始就表現出好動、不能很好地遵守學校紀律,甚至不懂得如何與小朋友之間友愛相處。入學后,一時半會也未適應環(huán)境的轉換,壞習慣越來越多。經過向上海悟誠教育心理咨詢中心的心雅老師尋求幫助,逐漸領悟和嘗試運用教育心理靈巧方法,情況終于有所好轉。作為父母,我們也在學習過程中懂得如何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行為?,F就將幾個月來的教育經驗分享給大家。
一、家庭教育首先要從自我教育開始
首先不能光說不做,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要做好。孩子看樣學樣的能力很強,你硬要他做什么,他不一定喜歡做。反之,你平時自己愛做的事,他天天看在眼里,久而久之可能就會轉換成他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這個學期學校要求一年級學生要學會玩魔方,并能獨力還原一個面。兒子一開始做這個一點興趣也沒有,總是胡亂倒騰幾下就扔一邊了。后來,我們家長先自己學,每天空下來就在他面前玩,還將成果展示給他看,漸漸地他主動詢問怎么做到的?這時就可以將我們學到的技巧告訴他,3周后,他也能快速獨立完成了。所以,父母的榜樣力量是一條能讓孩子通往成功的捷徑。
二、不能過分寵愛
現在家長都知道對孩子不能過分寵愛,不能為滿足孩子的要求,要什么就給什么。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在行為上難以約束自己,最中導致自控能力差,沒有上進心,缺乏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毅力?,F在孩子的書包是自己整理的,當然我會趁他睡覺的時候檢查一遍學習用品是否齊全,如果有什么東西忘了。事后我會提醒他要注意。學習日的早晨,為了趕時間,我?guī)退┮?,但在雙休日,我們要求他必須自己穿。還有吃飯,規(guī)定好時間,不管吃沒吃好,都要收拾碗筷。隨著孩子的長大,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我們也會讓他去做,比如掃地、擦桌子等,有時也幫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們想讓他明白不但要讀好書,而且要學會生活和關愛每一個人。
三、期望值不過高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我們同樣有這種心理,但每個人的智力水平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不會強迫他每次考試一定要達到什么成績。但針對學校的功課,我們會關注每一課的知識點,在日常復習中著重給他指出來,然后再配適量的練習題,使之不斷鞏固。另外,就是在輔導過程中要有耐心。我是一個比較心急的人,以前看到他做數學題來就氣,不僅速度慢,錯誤率還很高?,F在經過向心雅老師咨詢,我也要求自己能耐下心來,因為孩子有時不懂,很可能問題出是父母的身上,是由于我們教的方式方法不對,導致孩子無法理解,只要找到適合孩子的方法,就能做到事半功倍?,F在,只在看到他在做練習時,掌握了我教他的方法,學會了對應的知識點,我就非常開心,感覺很有成就感。所以,我現在的想法就希望他能快樂成長,學校功課能跟上,將來能自力更生,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四、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從幼兒園大班開始才和我們真正一起生活,當時我就發(fā)現他作任何事都缺乏信心,大部分的事還沒做,就說做不好。于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開始注意他的行為,針對好的方面多鼓勵,盡量讓他去嘗試他不會的東西,告訴他一次做不好沒關系,下一次可能就可以成功了?,F在,他做任何事情,只要愿意跨出第一步,還是能較快學會的。比如輪滑、玩魔方、拍球等。所以建議各位家長平時多給孩子些鼓勵,讓他思想中樹立起我能,我可以的自信。
好孩子不一定是父母培養(yǎng)出來的,但有問題的孩子肯定與父母的教育有關。我想只要我們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恒,每一個孩子都能夠發(fā)出自己最耀眼的光芒。
家長教育孩子的經驗分享
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現在小孩都是獨生子女,家里,人人都寵得愛不釋手,孩子的成長,孩子的命運,都關系到家庭 將來的喜樂哀愁。古往今來的有關兒童成長教育篇中都告訴我們家長,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成人成才,很大程度上,要受家長的影響。因此,做家長的平 時必須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非常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引導。同時,我們這些當家長的也都有同一體會,現在孩子越來越難管,用軟的不行,用硬的也不行,我 們對家庭教育都非常重要,誰都不敢忽視,不感怠慢,就是使不上緊。我女兒現在是初三的學生,我和大多數家長一樣,“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孩子 茁壯成長,有所作為。學校這次組織我們家長寫這樣的文章,進行家庭教育的心得的交流,給我們家長提供了一個相互學習的平臺,現在就來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1.我沒有刻意要把孩子培養(yǎng)得如何如何,按照自己的意圖給孩子定一個明確的發(fā)展方向,但必要的關愛和教育并沒有省略。我們首先是學會相互溝通,學會如何培 養(yǎng)母女之間的感情,學會如何跟她談心。孩子生下來天真無邪,高興的事就愛聽,不高興的事就會引起反感。對孩子不要談什么大道理,光講大道理給孩子聽未必有 好的收效,甚至多講還會對你產生隔閡,以致無法溝通,這一點非常重要。做家長我認為能讓孩子喜歡你、貼近你,這就獲得了成功的第一步。接下來把實際例子中 的得失列舉給孩子聽,適身處地為她著想,平等地談話,偶爾講點道理,孩子是會接受的。道理要講得通俗易懂,只要她懂了就立即停止,若喋喋不休,再重要的理 孩子也會置之不理。另外,孩子和父母關系融洽后,自然要提出許多問題讓家長解答。凡是能解答的,家長一定要認真解答;凡是不能解答的,也要給個較充分回 音,和孩子一起探討。如果讓孩子失望了,她將不再提問,隔閡也就開始產生了。
2.凡是孩子感興趣的,哪怕對她沒有明顯幫助作用的事情,也千萬不能輕易反對,做家長的一定要學會如何"順風扯旗"。當然,大道理誰都會說,做起來可就不 是那么容易,特別是忙起來時,就只顧大人的威嚴了,我自己煩躁時也常犯這樣的錯誤。教育與培養(yǎng)是彼此不能分割的兩個部分。孩子的思考是在好奇和興趣中產 生,家長千萬不要磨滅孩于閃光的苗頭。針對孩子的好奇心或各種千奇古怪的問題,每次我們都做到耐心回答,并和孩子一道觀察等,使他在體驗感受的過程中啟迪 智慧,開動腦筋。孩于的各種興趣如書法、騎自行車、打球、等,我們都讓她去嘗試、去鍛煉。每個孩子都有特長,家長應揚長避短,善于挖掘孩子的優(yōu)勢,進行有 意識的培養(yǎng)。我認為家長要熟悉或擅長孩子特長的相關內容,引領并鼓勵孩子一道堅持學習下去,我相信收獲一定不菲。
3.注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人的品質是第一要素,是決定孩子未來人生道路的關鍵。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受到社會周 圍環(huán)境的一些消極或負面的影響,因此,我們做到凡事從正面教育孩子,幫助孩子辨別是非、真善,培養(yǎng)孩子的善良、寬容、積極樂觀、富有同情心??陀^公正等良 好品質,以及熱愛集體,尊敬師長,遵守一切規(guī)章制度等行為規(guī)范。培養(yǎng)孩子良好行為習慣是形成人品的重要部分,好行為習慣一經養(yǎng)成,孩子將終身受益。孩子能 做到的事情盡量讓她自己去做,讓孩子養(yǎng)成獨立學習和思考的習慣,我們要有意識引導孩子自己做學習計劃,針對自己存在的毛病去改正,去爭取進步。教育孩子, 就要著眼于小處,發(fā)現不良端倪,及時糾正,扼殺其于萌芽狀態(tài),切忌縱容。那種認為孩子還小,長大了自然就懂了,自然習慣就好了的想法是非常錯誤的,也是非 常危險的。這好比農民種豇豆,從小就要給它立桿子,引導它順著桿子向上長,這樣才能吸收足夠的陽光和空氣,才能結出豐碩美觀的豇豆。如果等豆苗長大了,見 其漫天蔓長,不能開花結果,或是只能結出干癟瘦小的豇豆,到那時才立桿、引導,恐怕即使折斷一些枝條,也不易再結出好豆子了,教育子女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4.做孩子的引路人,家長應從自己做起,家長是孩子的模仿人,言傳身教都在影響著孩子。家長應該從自己做起,不利于 孩子的言行決不能在孩子面前表露;在教育批評孩子時,父母意見應統(tǒng)一,不能相左或相右,每天抽1個小時以上時間和孩子相處溝通,了解孩子的學習以及學校里 的狀況;每天詢問她在學校里高興的事情和不愉快的事情,讓孩子的情緒得到宣泄,以便及時掌握意外情況發(fā)展的苗頭;在學習上,家長應做到和孩于同步學習,針 對孩子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查閱相關信息資料,和孩子一同成長。要從精神上多給孩子們一些激勵,在孩子人生道路上不停的為她們加油,在孩子成長的漫長而且很 不平坦道路上,家長應給于加倍的溫暖和關愛,使她們有戰(zhàn)勝失敗的信心和勇氣。
5.多于孩子交流、溝通。孩子們現在正處于青春期,生理上的因素可能會導致心理上的不健康。作為父母,應成為孩子的 良師益友,要多盡可能多抽點時間陪陪孩子,陪他聊天,陪他玩,在玩中他會和你交流,把許多想法、心思甚至小秘密都會告訴你。在休息同時,我們還可引導他們 閱讀一些有益的課外書,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能力。
6.多與班主任、任課教師溝通。孩子絕大多數時間都呆在學校,他們在校的表現各門課老師最清楚,我們平時可以打電話或直接來學校,向老師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對孩子取得的一點成績都要及時加以表揚,對孩子不足之處及時指出并加以引導。
7.孩子需要愛。這里的愛不是溺愛,不是寵愛,而是真愛。人們常說,愛也要講究方法??茖W的愛,孩子才能健康地成 長。大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孩子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是平等的,但家長往往會忽視這點,對孩子給予自己的愛視而不見。在我家的 生活中,我非常注意這方面的培養(yǎng)。有一次,我生病了,吃飯時大家就沒有叫我,女兒注意到了,她不聲不響地將飯和菜盛好放在我的床前,還叫我快吃,飯菜涼了 就不好吃了。當時我特別感動,這就是女兒對媽媽的愛。孩子們的愛,常常表現在細微之處,她不象大人們的愛那么具體,但孩子們的愛卻實實在在。
接下來我將與大家分享10種"愛的方法"。
一、用愛的目光注視孩子。
二、用愛的微笑面對孩子。
三、用愛的心情傾聽孩子。
四、用愛的眼睛發(fā)現孩子。
五、用愛的渴望調動孩子。
六、用愛的細節(jié)感染孩子。
七、用愛的語言鼓勵孩子。
八、用愛的管教約束孩子。
九、用愛的胸懷包容孩子。
十、把愛的機會還給孩子。
以上是我本人在對孩子教育過程中的一點經驗,當然這一點是不全面的,在今后的教育過程中還要多想辦法和多總結,爭取 做得更好更全面。其實,家長平時的教育不僅要自己總結經驗,還要會與其他的家長進行交流,可以吸取他人的教訓,還可以吮吸他人的經驗,這也是一種學習,何 樂而不為呢?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孩子的心靈是一塊神氣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獲:播上 行為的種子,就會獲得習慣的收獲:播上習慣的種子,就會收獲品德的收獲:播上品德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獲。作為家長,教育好孩子是責任,好的教育方法 是不斷探索出來的,讓我們共同努力!
大班家長教子經驗:對孩子教育的幾點看法
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心肝寶貝,有個健康快樂的寶貝是每個家長的驕傲,更是每位家長的心愿。我們除了滿足他們健康成長所必須的物質生活外,正確引導和教育好孩子更是作為一名家長應盡的義務和責任。望子成龍,望女成風,是我們家長的共同心愿,都希望孩子將來能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下面我淺談一下對孩子教育的幾點不成熟的看法,有不足之處,請大家批評指點。
孩子今年七歲了,作為家長我很慚愧,由于工作的原因陪孩子的時間真的是太少了,孩子的成長是老師們的精心培養(yǎng)和教育的結果。
一、隨機教育很重要
我家孩子很好動,特別喜歡問問題。好奇心很強。什么都想知道,對于孩子的提問,我知道的盡量告訴他,有時提出的問題我回答不上來的時候,我也決不會敷衍他,而是對他說;這個媽媽也不懂,等媽媽在網上找找答案,在告訴你好嗎?;蚴歉嬖V孩子我們可以問問其他人或許他們知道。我覺得這樣間接的使孩子懂得有問題要多問、多想、多看書、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和道理。
二、不要過多的挑剔和批評。
當孩子放學回到家,拿著他的作品與你分享,滿心期待能得到你的肯定的時候,千萬不要用我們大人的高標準來評價,學齡前的孩子尚未脫離自我中心的階段,父母任何一句批評的話都會傷害到孩子。我們應該使用能傳遞正面消息的語言盡量減少使用負面的語言。
三、與孩子談話并學習傾聽。
我們每天應多花點時間與孩子聊天,交流是很重要的,我們雖然是孩子的父母但也是孩子最親密的朋友。只有在聊天的過程中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要。在這過程中,父母要學會傾聽,了解自己的孩子喜歡什么,需要什么,想做什么。往往有許多父母沒等孩子把話說完就急著糾正孩子的觀點。我覺得這樣的舉動會讓孩子不愿意與你分享他們的想法,不敢提出自己的觀點,造成親子之間的溝通距離。
四、鼓勵孩子處理困難。
一般大多數的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都會直接尋求父母協(xié)商,太會幫助孩子的父母往往會教出依賴心很重的孩子。我們不要太小看孩子的能力,相信他們能夠自己處理一些不太復雜的問題。因此父母應該從旁輔導,給孩子機會自己去摸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想說:沒有不對的孩子,只有不對的方法;沒有不對的孩子,只有不稱職的家長。
總之,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對孩子的教育僅僅有愛是遠遠不夠的,所以作為家長更要多學習、多觀察、多和孩子溝通、多一些交流,極力配合老師,因為優(yōu)秀的孩子也離不開老師的培養(yǎng)和教導。因此我們要做好家園合作,把我們的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我相信只要我們肯付出,那一定會有收獲的一天。
大班家長育兒經驗:對孩子的教育要有耐心
大班家長育兒經驗:對孩子的教育要有耐心
我想要和大家分享的一點心得,其實很簡單,質樸一點說,就是對孩子的一些壞習慣的改變要有耐心。曾經也和很多家長交流過,很多家長反映:耐心,說起來都明白,可是就是不自覺要著急啊。再仔細想想,要做到這個耐心,要對孩子的改變有正確的認識,有了正確的認識。耐心,也就自然有了。
一、有些事情成長中自然解決了
以前,我們家孩子總說有些怕黑。我說,這沒什么,小時候我也怕黑,長大了慢慢就好了。女兒半夜起來方便,有時讓我們陪著他,我們知道他有些怕黑,所以就陪他一下啊。因為我從來不覺得這是個什么問題,讓孩子自然地用成長來解決就行了。而且因為沒有強化過這個事情,孩子也不覺得這是個什么事兒。只要這種“怕”不構成障礙、不影響生活,我不去改變它。
我若是不斷的強調他要改變這個習慣,反而是強調了這個事實,讓他覺得這是一件大事。自然的淡化的處理這件事,慢慢的就好了。
二、有些事情慢慢解決,不設定期限
女兒因為三四歲之前和小朋友玩得少,所以那時在外面性格有些內向,很放不開,都構成障礙了。這個是需要改變的,所以我花了很大精力去改變它。我經常有意識的帶他出去玩,在公共場合,我都主動去和別人搭腔,和別人聊得很開心,并引入小孩一起參與互動。如此大概三四個月后,小孩的膽子明顯大了。有些問題不能強求。比如,當眾發(fā)言,越不想緊張,就越容易緊張;越想表現好,就越容易慌亂;越告訴自己不要害怕,反而可能越害怕。過多的干預,可能構成一種干擾;如果孩子的問題不構成障礙,最好不給孩子施加壓力,自然地解決要好。所以,很多問題,淡化反而是最好的選擇,強化反而搞糟了。比如幼兒罵人的問題,可能只是他覺得好玩兒,與品質無關,此時過多地責備他,反而可能強化這個行為,而不去管它,可能就逐漸消失了。正是所謂“無為而治”。
我女兒吃飯速度比較慢,好不容易等他吃完早飯可以送他去幼兒園了,她卻站在魚缸邊說:“魚兒還沒吃飯呢?!惫烙嬌习嘤值眠t到,我心里那個急啊就像熱窩上的螞蟻,可是又不能表現出來,只好對女兒說:“寶貝,媽媽給你兩分鐘時間把魚兒喂飽好不好?”結果雙方都以愉快的心情開始了一天的生活。試想我要是不給她這兩分鐘時間硬拖著他去幼兒園,在孩子的心里肯定覺得我是一個狠心的媽媽,那么以后在她有需要的時候也不會主動和我商量了。
改變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時間和重復。慢慢的,有耐心的引導。悄悄的,悄悄的,改變就這么發(fā)生了。和孩子相處,一定要有耐心,孩子畢竟是孩子!
給家長分享教育孩子的經驗
我們努力從成功的父母當中找到他們共性的東西,主要有以下15個共同的特質。
一、對孩子總是抱有欣賞的態(tài)度。
在和成功父母交往的過程中,你會感覺到他們對自己孩子的欣賞有時候讓你動容,比如優(yōu)秀孩子在家里都有自己的小名,父母叫的時候通過語音語調你會感覺到小名就是專屬于父母的。別人叫的時候會黯然失色。他們在談論自己孩子的時候也絕不斥責和抱怨,即使自己的孩子相貌并不出眾,有時候考得也不好,但他們從沒有抱怨,很平靜地幫助孩子分析問題。欣賞并不等于不切實際的夸獎和鼓勵,而是來自內心的一種默默支持,一種心照不宣的力量。在和成功父母接觸中,你能感覺到自始至終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有一種永不枯竭的欣賞的力量在存在。
二、原則性強,不輕易因人因事而改變自己的主張。
孩子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父母清清楚楚,并且立下規(guī)矩。絕不會輕易改變的。比如,該寫作業(yè)的時候,一定要寫作業(yè),該讀書的時候,一定要讀書,不會因為今天是周末或者今天情況特殊就有所改變。尊敬父母,不撒謊,誠實,如果違反絕不輕饒,這是一條做人的底線。
三、善于經營自己的家庭。
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孩子成長的基礎,縱觀成功父母的家庭,家庭氛圍和諧溫馨。父母之間很少發(fā)生爭執(zhí),孩子在這樣的家庭中感覺到溫暖和依靠。母親往往在家庭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她們把家打掃得干干凈凈,整理得整整齊齊。不在乎穿多貴的衣服、用多貴的東西,關鍵在于把孩子大人都打扮得利利落落。
四、明事理,舉止穩(wěn)重,樸素低調。
父母都很通情達理,善解人意。對問題的看法往往非常折中,不偏激不固執(zhí),舉止穩(wěn)重,談吐優(yōu)雅,不給人盛氣凌人的感覺,很少在別人面前夸耀自己家庭和收入。
五、關心但絕不溺愛自己的孩子。
他們對于自己的孩子很關心,但對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都能斷然拒絕,而絕不后悔,對于孩子所犯的錯誤也不會姑息遷就。
六、父母配合默契。
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一唱一和配合默契,一個唱紅臉的一個必須要唱白臉,父母不要互相拆臺,互相指責,這是大忌,曾親眼見過,一個孩子不聽母親的話,和母親發(fā)生爭執(zhí),做父親嚴厲斥責他這種行為,孩子歪著頭不服,父親過去就踹了一腳。孩子掉淚,但父親并沒有妥協(xié)。嚴肅指出他的行為是不當的。做母親的馬上給她說道理,兩個人配合默契。很快孩子不再固執(zhí)已見。
七、工作認真,踏實。
父母對于生活和工作的態(tài)度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縱觀成功父母不但在教育孩子上是成功的,對待工作也是認真踏實,兢兢業(yè)業(yè)。在單位上干得也很出色??芍^工作生活兩不誤。
八、定時定點關注孩子的學習。
每天都會拿出一定的時間來關注孩子,并且能定時定點,孩子做完作業(yè),要檢查一遍,有時間陪著孩子讀讀書,即使自己不讀書,也會陪在孩子身邊。他們家里都有自己的書桌,每天有一段時間是雷打不動的作業(yè)讀書時間,父母都會放低說話的聲音或關閉電視,以免影響孩子的學習。
九、對網絡不精通,除了上網查資料意外,從不在網上消遣。
說起來可能不大相信,大多成功父母都不大精通網絡,對網絡也沒有好感,可能是他們平時就忙于家務無暇上網吧。他們對網絡除了用來查閱相應的資料,完成工作當中必須的材料外,幾乎不在網絡上消遣,耗時間,打游戲。相比較有的父母一有空就上網消遣,形成鮮明對比,孩子愛玩游戲,很多都是收到父母的影響。
十、關注孩子的飲食健康,燒得一手好菜。
他們非常關注自己孩子的飲食健康,他們?yōu)楹⒆又贫ê侠斫】档娘嬍巢俗V,那些東西有添加劑,那些東西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清清楚楚,他們絕大部分時間會親自下廚做菜,葷素搭配,很少買現成的。燒得一手的好菜。
十一、從不讓孩子濫交朋友。
讓孩子交往僅限于朋友之間的知根知底的孩子。他們從來不亂交朋友,很少看到他們呼朋引伴的咋咋呼呼,父母對于孩子交友嚴格限制。從不讓孩子和習慣不好、愛打愛鬧的孩子交往。他們讓孩子交往的范圍是知根知底的同事或朋友家的孩子,雙方父母都很熟,孩子自然也不差。
十二、從不和有抱怨的家長接觸。
他們都很有主見,很少抱怨什么,能理解別人。很少或者說幾乎不和孩子同學的家長交往甚密,讓孩子始終在班里和同學保持一種“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狀態(tài)。始終把學習放在第一位,不會因為其他的而將主要任務沖淡。從不和有抱怨的家長接觸,永遠保持一種健康向上的心態(tài)。
十三、嚴格要求孩子。
嚴格不是打罵,不是一味斥責,而是對孩子的行為和習慣進行管控,關注她的點點滴滴。如有不足,及時糾正。比如對孩子的游戲時間嚴格控制,“業(yè)精于荒于嬉”這是教育孩子不變的信條。
十四、了解自己的孩子,不給孩子提過分的要求。
對自己的孩子評價很客觀,不給予過高的期望,也不悲觀。而是根據孩子的實際能力定目標。一位成功父親說,我并不期望孩子能考第一,我只想讓她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如果她考不上清華,她就考個山大,如果考不上山大,考本地的一個院校也不錯。她只要努力了,就行了。其實這個父親,努力注重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十五、做孩子的朋友,傾聽孩子的心聲。
成功父母都很尊重自己的孩子,他們會傾聽孩子的心聲,不管什么時候,只要孩子和他們說話,他們都會放下手中的家務,認真傾聽。即使孩子講的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在他們那里可是他們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