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成為一種習慣
發(fā)布時間:2020-12-14 幼兒園種說課稿 幼兒種蒜活動方案 幼兒園100種游戲 清晨來園時,孩子們在家長的陪同下走進活動室,我就會熱情地迎接,并從家長懷里接過孩子:“你今天真漂亮。”“你真能干,自己來幼兒園的?!薄澳憬裉煸顼埑允裁囱剑俊弊尯⒆右贿M幼兒園就有一份好心情。因為我想讓孩子明白:老師是多么愛他們。晨間鍛煉時,我喜歡與孩子一起玩、一起瘋,并隨時關注孩子的活動情況。如果熟了,就及時提醒孩子們脫衣服,并用干毛巾擦去孩子背上的汗?;顒咏Y束,我會督促孩子及時把衣服穿上。因為我想孩子們明白:老師多么愛他們。
午餐時,我忙碌的穿梭在孩子們中間,隨時關注他們的進餐情況,并告訴他們盤中餐的營養(yǎng)??吹胶⒆觽兂缘媒蚪蛴形稌r,我覺得沒有什么事情比這更幸福的事情了。我想讓孩子們明白:老師是多么愛他們。
午睡時,我總是不厭其煩的幫這個孩子脫衣服,幫那個孩子掖掖被角,并讓故事伴隨孩子進入甜美的夢想。孩子們熟睡了,我還是不斷地來回巡視,幫助蹬被子及時蓋好,以免著涼。因為我想讓孩子們明白:老師是多么愛他們。
孩子們身體不適時,我更是用心關注,了解他的現(xiàn)狀,并隨時做好準備。當孩子嘔吐或大便在身上時,我又會毫不猶豫地伸出雙手,幫孩子孩子清理污物,并換上干凈的衣服。因為我想讓孩子們明白:老師是多么愛他們。(述職報告之家 www.Ys575.COM)
游戲時,我與孩子玩做一團,盡情地享受童年的歡樂。當孩子不小心踩了別人一腳時,我就引導孩子向對方說“對不起”,以表歉意。
借東西時,我要求孩子對同伴說:“請你把這東西借給我,好嗎?”歸還時,我督促孩子對孩子對同伴說:“謝謝!”
離園時,我提醒孩子要與老師、同伴說聲“再見?!?/p>
晚上入睡時,我要求孩子孩子與父母道聲“晚安?!薄?
無數(shù)件小事,一個個平凡的日子,如涓涓的溪流,滋潤了我,也滋潤了孩子們。我讓孩子們明白:愛人者才能被人愛,只有愛成為我們的追求,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時,我們生命之花才會更加馥郁芬芳。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讓感謝成為習慣
幼兒園每天晨鍛過后,我們便帶著孩子排隊上樓進教室,然后洗手,再讓孩子回到座位等著吃早點。
每天的這個時候,阿姨都會把早點送到教室,孩子們看見了就會大喊起來:“哦,吃早點咯!”顯得異常的興奮。
這時候我就會提醒孩子:“阿姨給我們送來了這么多好吃的早點,我們應該對阿姨說什么呀?”孩子們聽見我的問話后一開始都表情疑惑地看著我,接著就聽見有小朋友說:“要說謝謝!”我笑著說道:“對了啊,阿姨每天都要給我們做飯吃,送餐點,是很辛苦的哦,我們要記得跟阿姨說謝謝,做個有禮貌的孩子,寶貝們,記住了嗎?”孩子們都很開心的答道:“記住了。
”接著我們兩位老師把早點打好,請孩子們一組一組按順序到前面來端早點,孩子們只是一個又一個的接過我們手中的餐點,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
看到這種現(xiàn)象,我就在后面的孩子來端早餐時,假裝不愿意給的樣子,然后看著孩子的眼睛,希望他能想起說“謝謝”。
我之所以這樣做,不是我想滿足被孩子尊重的虛榮心,而是想讓孩子學會感謝別人。
想借此機會讓孩子們明白,當別人為你做事后應該說聲“謝謝”,從小培養(yǎng)孩子要具有感恩的心。
有的孩子看著我,對我的舉動很是不解。
這時我就笑著問小朋友:“寶貝們,你們知道老師為什么不想把早點給他嗎?”“因為他不聽話”“老師是開玩笑的”......聽著他們這樣的回答我并不生氣,因為他們還只是個孩子,從中也讓我看到了孩子們的可愛之處,孩子小還需要我們老師多加提醒。
于是,我又說道:“剛剛阿姨把早點送上來了,然后老師要把早點打好放碗里再讓你們端去吃,哪個寶貝知道,端過早點要對老師說什么?”這時很多孩子就都說起了“謝謝老師”。
讓進餐成為一種享受
浩浩是我們班上的一位小男生,長得很可愛,平時不太愛講話。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每到吃飯時,孩子們都能安靜愉快的進餐,可是浩浩小朋友不是呆呆地坐在那里,就是有意無意地擺弄著面前的勺子,而有時也會看著滿滿的一碗飯發(fā)呆。當老師問他為什么不吃飯時,他也只是看了看老師不予理采。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不是耐心的跟他講道理就是喂著吃。但是,這些話用的次數(shù)多了,時間長了,也就不管用了。而我們更不能天天喂著寶貝吃,所以每到吃飯時,浩浩的進餐就成了一大難題。
針對浩浩的吃飯問題,我們與家長進行了溝通交流,并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措施。而在幼兒園我們利用餐前的時間,向孩子們講吃飯的好處及重要性,讓他們初步了解食物吃入肚子中是如何消化的。同時通過教學活動利用圖片、課件、圖書等輔助教學手段,通過觀察,讓幼兒知道食物的重要性。進餐時,教師根據(jù)不同的菜品和菜色,向幼兒介紹其營養(yǎng)價值,如:多吃青菜臉蛋會變的很漂亮;多吃米飯會比爸爸長得還要高……教師運用夸張的手法教育孩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與鍛煉,浩浩在吃飯上有了明顯的變化,家長甭提有多高興啦。但我還想說良好的進餐常規(guī)不只是靠在幼兒園中獲得,它還需要家園的配合,家長的配合對于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進餐習慣同樣重要。
教育隨筆:讓感謝成為習慣
幼兒園里每一天都有吃點心的時間。今天我照例為孩子們分好水果,請孩子們排隊來我那里拿。孩子依次來拿點心,什么也沒說。我在等待著孩子們拿到水果后后說聲“謝謝”。不是我想滿足被孩子尊重的虛榮心,而是想讓孩子學會感謝別人。想借此機會讓孩子們明白,當別人為你做事后就應說聲"謝謝",從小培養(yǎng)孩子要具有感恩的心。餅干發(fā)完了,也沒有一個孩子想到說"謝謝",我有些失落,但孩子畢竟還小嘛。
于是在孩子們吃完點心后我就問孩子們:“老師為你們每個小朋友做什么了?你們有謝謝老師嗎”有孩子立刻搶著說:“老師幫我們準備了水果。”“是嗎,你真是個聰明的孩子。"我順勢問道:“那你拿了水果后就應怎樣說呢?”這時聽到一個細細的聲音在說:“謝謝。”我笑著說道:“說對了。小朋友,記住,以后老師給你們發(fā)點心或盛飯的時候,在你們有困難得到別人幫忙的時候,千萬別忘記說聲“謝謝”。”孩子們一齊回答“明白了”。第二天吃點心時,我還是照例為孩子們準備好。剛開始時,幾個孩子好像忘了昨日的事,之后劉思彤說了一聲"謝謝"后,每個上來拿點心的孩子都會說聲"謝謝"。我從心里感到高興。而當孩子們?yōu)槲易隽耸裁词聲r,我也會對他們說“謝謝”。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播種思想,收獲行動;播種行動,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备卸髦氖浅了诤⒆有撵`深處最美的天使,愿天下所有教師能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叩開孩子的心扉,去喚醒這個“天使”,讓感謝成為習慣。到那時,我們的世界就會彌漫著愛的芳香。
讓經(jīng)典走進生活,讓讀書成為習慣
和孩子一起閱讀繪本,已有2個年頭了,繪本真是值得向所有孩子和家長推薦的,我們也應家長的要求,在本班開展了親子繪本閱讀活動,收益頗大。繪本值得推崇的不僅是他的文學性還有它的藝術性。繪本的作者往往對文字仔細推敲,再三錘煉。更值得一說的是圖。繪本利用圖講故事的方式,把原本屬于高雅層次、僅供少數(shù)人欣賞的繪畫藝術帶到了大眾面前,尤其是孩子們的面前。這些圖都是插畫家們精心手繪,講究繪畫的技法和風格,講究圖的精美和細節(jié),是一種獨創(chuàng)性的藝術。可以說,好的繪本中每一頁圖畫都堪稱藝術精品。所以,繪本中要讀的絕不僅僅是文字,而是要從圖畫中讀出故事,進而欣賞繪畫。這一點正適合我們的孩子,大家都知道孩子年齡比較小,識字量不大,但他們卻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讀圖能力,如果這時候家長和老師們能有意識地和孩子們一起閱讀繪本,營造溫馨的環(huán)境,給他們讀文字,和他們一起看圖講故事。那孩子們從剛開始接觸到的就是高水準的圖與文,他們將在聽故事中品味繪畫藝術,將在欣賞圖畫中認識文字、理解文學。下面我就自己和兒子共同閱讀的幾本繪本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我和兒子閱讀的第一本繪本書是《好餓得毛毛蟲》當我第一眼看到這本書時,我就喜歡上它了,單看封面就非常的可愛。封面上有一條漂亮的毛毛蟲。說實話現(xiàn)實生活中的毛毛蟲,我從不覺得它漂亮,反而很討厭它,對它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感,那種毛茸茸丑丑的樣子讓我非常害怕??墒菚系拿x卻讓我非常的喜愛,總覺得它非常漂亮非??蓯?。打開書,讀故事,越讀越覺得有趣,特別是它的設計非常巧妙,有好多頁都是不完整地,有一只小毛毛蟲從里面鉆出,在閱讀的過程中還能讓孩子練習數(shù)數(shù),相信孩子一定會非常的喜歡。
拿回家,孩子果真非常的喜歡,每次睡覺前都要求讀一遍,平時數(shù)數(shù)時,老出錯,但是在數(shù)小毛毛蟲吃的東西時非常的認真,居然沒數(shù)錯,連數(shù)到10都沒有出錯,看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果然沒說錯。通過這本會本的閱讀覺得孩子收獲很大,認識了許多生字,知道了毛毛蟲的生長過程,明白了蝴蝶是毛毛蟲變得,知道了他們兩者之間的關系。還知道了毛毛蟲的房子叫“繭”,也初步明白了只有不斷的學習吸取知識才能長大,變強,才能蛻變。不但掌握了一定的文學和常識方面的知識。藝術方面也沒有落下,畫毛毛蟲,畫各種水果,給蝴蝶涂色,做頭飾、進行故事表演等等,這一系列活動進行下來我們的孩子能不受益么?答案不想而知,但我覺得孩子最大的收益是享受到了閱讀的樂趣,從此愛上閱讀。
讀的第二本書是《鼠小弟的小背心》初拿到這本書時,我不是太喜歡
,以為是個很復雜的故事,可能是受動畫片《舒克和貝克》的影響吧??傆X得畫面太復雜,不適合小一點的孩子看,但是考慮到老師的辛苦,沒好意思換,再說反正都要讀的。但是當我打開書時,又有些不可思議,怎么畫面這么簡潔,語言也非常的簡潔,幾乎都是重復的語言,又有點擔心孩子沒興趣,當時也沒細看,就回家了。
吃過晚飯,拿出了《鼠小弟的小背心》和孩子一起看,結果大大的出乎我的意料,孩子居然非常感興趣,我也被它深深吸引了,真想不到這么簡潔的筆觸去寫成了這么有趣的故事,畫面簡潔卻非常精細,非常的幽默,每一個動物的表情無不精確,讓人啼笑皆非。就像是活生生的人的表情,非常搞笑。語言更是簡潔明了。幾乎全是重復的語言,但正是這簡潔的語言,更激起了孩子閱讀的興趣,因為簡單易記,孩子很快便會自己“讀”了,字并不是都認識,但是卻都記下了,憑著對語言的記憶去學習字,去認識字詞,真是好辦法。
繪本閱讀
孩子們不要讓拖延成為習慣
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最近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周圍有的孩子或多或少的有拖延的習慣。
比如:今天該做的事情,總會拖到明天再做。
現(xiàn)在該收拾玩具,總說要拖到過一會再收拾……“拖延”不僅僅存在于孩子中間,對于我們成人也已經(jīng)是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了,有時我也會說“明天再說吧”,成了日常生活的口頭禪。
昨天,我們果果班把新書教材讓孩子帶回家看一看。
這套教材內容有6本書,11張手工制作卡片,我布置的內容是讓孩子回家把每一本新書都寫上名字,第二天帶回來學習用。
為了讓孩子都能帶回來,我是千叮嚀萬囑咐,第二天必須把書帶回來,每一位孩子把我說的話重復了一遍,說一定帶回來。
可是今天早上,當我收教材書時,發(fā)現(xiàn)班中超超、奧奧、巧巧三位孩子沒帶回來。
當時我并沒有一味的責怪孩子,而是讓他們三位自己觀察其他小朋友把書帶回來的情景,隨后我把他們三位叫道跟前,首先讓孩子自己說發(fā)生了什么事(沒帶回書),其次讓孩子自己把為什么沒帶書的原因解釋一遍。
當?shù)谝粋€孩子超超給我的解釋是:“老師,我今天忘了帶,明天再帶可以吧?”而第二個奧奧說:“老師,媽媽不給我?guī)В颐魈煸賻?”第三個巧巧只是低著頭不說話,而后給我的解釋是:“忘了帶”我看著這三個孩子,很顯然,超超和奧奧、巧巧都覺得今天不帶書沒什么關系,明天再帶是可以的。
當時我笑了笑沒說什么。
9點整活動課正是開始,我要求每一位孩子把第一冊書拿出來讀兒歌,當然超超、奧奧、巧巧是拿不出來的,過了一會,我看時機差不多了,我給孩子們讀了一首詩《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幕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孩子們聽得是津津有味,當然這首詩的意思孩子們不一定全都懂,但我笑著對孩子簡單的說:“它的意思是今天能完成的是不要留到明天,因為明天還有明天要做的事情,你們說是吧?”看著小朋友拿著新書,想到我剛剛說的意思,這三個孩子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我在《讀者》中看到過這樣一段話:在哈佛圖書館的墻上懸掛著諸多學子受用終身的訓言,“今天不走,明天要跑”“一天過完,不會再來”“現(xiàn)在流的哈喇子,將成為明天的眼淚”……如此等等,難道不能使我們的心靈受到震撼嗎?孩子們不要讓拖延成為習慣。
幼兒教師隨筆:讓感謝成為習慣
我在幼兒園擔任體育教師,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被臨時安排到大班帶生活活動。自主游戲后便是喝牛奶時間,我請孩子們排隊來我這里打牛奶。我有個習慣,就是要等孩子說“謝謝老師”后,我才把牛奶遞給他,這是幾年前當保育員時形成的習慣。這倒不是我想滿足被孩子尊重的虛榮心,而是想讓孩子學會感謝別人。第一個來打牛奶的小男孩什么也沒說,只是用力拉我手中的杯子,表情疑惑,似乎對我的舉動很是不解。我也沒說什么,只是對著他笑,杯子在空中僵持了一陣,我小心地松開手,叮囑他回坐位的時候要小心。接著第二個孩子將杯子遞過來,第三個、第四個……直到最后,也沒有一個孩子想到說“謝謝”,我有些失落。等孩子們喝完牛奶后,我忍不住舉起緊握在手中的杯子,對孩子們說:“剛才可能不少小朋友已經(jīng)注意到,老師在給你們打牛奶的時候,沒有把牛奶馬上遞給你們,是嗎?”孩子們都注視著我,表情疑惑。
我用平靜的目光從他們天真無邪的臉上一一滑過,說道:“老師給你們出一道思考題:你怎么才能讓老師將打好的牛奶馬上遞給你?”話音剛落,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俺美蠋煵蛔⒁猓幌聤Z過來!”一個銅鈴般的聲音。“那如果牛奶潑出來燙傷人怎么辦?”我否定了她的回答?!皳侠蠋煹陌W癢,這樣老師的手就松開了?!弊詈笠慌诺男∧泻⒋舐曊f道?!斑@個小朋友動了腦筋,但要思考怎樣才能讓老師心甘情愿地把牛奶遞給你?”我示意他坐下再思考。這時,坐在角落里的一個扎羊角辮的高個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的手猶豫地舉到半空又怯怯地縮了回去,反復了幾次。我慢慢走過去,一邊微笑著用眼神鼓勵她,一邊示意她回答?!啊H親老師的臉…”她站起來怯怯地說。孩子們一聽,頓時哄堂大笑,亂成一團。這個回答還真出乎我的意料,我示意孩子們安靜。“這倒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那你為什么要親老師的臉呢?”“因為……因為老師幫我打了牛奶……”小女孩一邊說,一邊撓著耳朵。我連忙接過她的話:“因為老師幫你打了牛奶,你心里很……”“感激!”孩子們搶著幫她回答了。我滿意地笑了笑,示意她坐下。
接著,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搶答,什么幫老師捶背,幫老師捏胳膊,話音此起彼伏。等孩子們的聲音逐漸減弱時,我說:“剛才你們所說的方法都是想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其實有一種方法更簡單也更有效,那就是對老師說一聲-一”我故意拉長了聲音。“謝謝——”孩子們積極應答。我笑著說道:“記住,以后老師給你們打牛奶或盛飯的時候,在你們有困難得到別人幫助的時候,千萬別忘記說聲‘謝謝’?!?/p>
這事已過去一段時間了,但孩子們接過牛奶時那理所當然的眼神時常在我腦中閃現(xiàn),他們對這一切似乎已經(jīng)習慣了。我并不貴怪他們,因為他們畢竟還小。而作為教育工作者不去教孩子這些為人處世的道理,則是失職。
在一個集體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因為口渴,叫一個孩子幫忙把桌子上的茶杯拿過來,喝完后又叫他放回去,認為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沒必要向孩子說聲“謝謝”;在區(qū)域活動中,教師因為不小心碰掉了桌子上的一盒跳棋,玻璃彈珠蹦了一地,孩子自發(fā)地停下手中的“工作”,爭先恐后地去撿拾彈珠,而教師卻木然地站在一邊或忙著張羅其他的事情。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播種思想,收獲行動;播種行動,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边@不正指向教師肩負的責任嗎?感恩之心是沉睡在孩子心靈深處最美的天使,愿天下所有教師能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叩開孩子的心扉,去喚醒這個“天使”,讓感謝成為習慣。到那時,我們的世界就會彌漫著愛的芳香。
開展“讓閱讀成為習慣”的讀書活動
為了培養(yǎng)幼兒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XXX幼兒園將5月份定為讀書月,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首先,創(chuàng)設閱讀環(huán)境。幼兒園利用幼兒活動室創(chuàng)設了開放式的讀書角,在讀書角里鋪上地墊,為了讓幼兒能夠放松的看書,在區(qū)角里放置了靠墊,幼兒可以靠著、坐著、趴著看書,輕松快樂。
其次,豐富閱讀資源。為了豐富幼兒的讀物,幼兒園在五月份購置了幼兒喜愛的繪本讀物,如《母雞螺絲去散步》、《花格子布大象》、《七彩下雨天》、《安的種子》、《大衛(wèi),不可以》等上百本經(jīng)典繪本,并將這些書投放到讀書角,幼兒非常喜歡,讀書的興趣也被極大的調動起來。
最后,豐富閱讀形式。1.老師利用一些零碎的時間帶領幼兒讀書,如:開飯前,老師可帶領幼兒一起讀書,離園前等待的時間也可進行閱讀。2.利用區(qū)角活動開展讀書活動。3.親子閱讀。幼兒園將每周五下午定為親子閱讀日,家長可在這一天來園陪同幼兒共同閱讀,增進親子之間的關系,體會閱讀的樂趣。
“腹有詩書語自華”。通過這次的“讀書月”活動,不但培養(yǎng)了幼兒閱讀的興趣,而且還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今后,幼兒園將每個月都作為讀書月,讓讀書成為習慣,讓閱讀伴幼兒快樂成長。
愛聽好話成了習慣
現(xiàn)在社會,大家都愛聽好話。尤其是現(xiàn)在的現(xiàn)狀,人口老齡化嚴重。計劃生育也很嚴格,所以導致了一個家庭至少四個老人守著一個孩子。所以,孩子的地位越來越高,那他們在家庭中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小公主,小王子,同時,也想對出現(xiàn)了溺愛泛濫的現(xiàn)象。
近幾年,孩子的叛逆,孤傲等現(xiàn)象比較嚴重,同時一部分來自家庭的影響。這不,在剛開學的幾周里,我就發(fā)現(xiàn)了我們班的寶寶就有幾個脾氣不一般的孩子。曉彤是一個漂亮的三歲小女孩。她長得很干凈很美麗,她的媽媽每天也打扮的他很漂亮。每次到學校都能得到老師的贊揚。有一天,另外一個美女又出現(xiàn)在了大家的視線里,她叫靖宇,她長得皮膚白皙,大大的眼睛很美麗,她的性格也很文靜大家都情不自禁的很喜歡她。有一天早上,彤彤和宇宇的奶奶們同是送兩個小美女到學校。大家都說“哇,兩個美女呀”這時的彤彤有些別扭,就開始昂著頭問自己的奶奶說“奶奶,我最漂亮,我比他漂亮對嗎”旁邊的奶奶說“對對,咱家彤彤是最美得”只見當時的彤彤就高高興地跑向教室了。
其實,人的美不在于外表,心靈美是最重要的。也許現(xiàn)在的家長太愛自己的孩子了,以至于教育孩子忽視了很多“謙虛,認真,誠實”等很多做人的最起碼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