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閱讀,從家長開始《快樂閱讀,幸福成長》的早期閱讀公益報告會

發(fā)布時間:2020-11-16 愛的教育閱讀筆記 幼兒閱讀活動方案 幼兒園大班早期閱讀說課稿

昨天到淮海堂聆聽了來自臺灣的邱德懿老師的《快樂閱讀,幸福成長》的早期閱讀公益報告會,報告很精彩,在互動和具體的實例中,邱老師的溫文爾雅、謙遜有禮、高度的熱情和責任感贏得了陣陣的掌聲。聆聽報告的大多是幼兒園的家長和老師,還有部分小學的老師們。盡管聽報告的人沒有預期的多,我也相信,邱老師的努力推廣像一顆種子種在了徐州這片土地上。

?說到邱德懿老師本人,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但是對于她推廣的繪本,很多家長和孩子是很熟悉的,《猜猜我有多愛你》、《爺爺一定有辦法》等繪本能夠源源不斷地走進孩子們的閱讀世界,邱老師功不可沒,值得尊敬,讓孩子們愛讀書、讀好書,塑造孩子們的精神世界,這是非常有價值的積善行德的事情。

?這幾年對于讀書的大力提倡,家長們普遍對孩子讀書重視起來了,大人孩子都能意識到讀書是好事,讀書很重要,這是很好的發(fā)展勢頭,令人欣慰!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愚昧糊涂的家長,只想著孩子的吃喝等身體方面的照顧,而忽略了精神上的給養(yǎng),令人遺憾!家長的素質不提高,孩子的素質就很難上一個層次,就算家長們把所有的錢都貼補在孩子的小課上,也不過是收效甚微甚至有害無益。聽了報告,我思考一下,有這兩點想法:

?首先,家長自己要愛讀書。

?我們中國人的讀書量少得可憐,以前少,現在更少,這也是為什么許多人愚昧無知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更可悲的是很多人看不到這一點,不把精力放在讀書學習上,而把精力更多的放到掙錢享樂上,周圍的人不讀書的現象比比皆是,閑余的時間做什么?大多處在“讀圖”的狀態(tài)——玩手機、玩游戲、上網聊天等等,iPad更是滿足了人們的需要,隨時隨地在網絡暢游,即便是在網上讀書的量有所增加,但是能夠靜下心來踏踏實實讀書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公交車站、電梯里、衛(wèi)生間……哪怕只有一點時間,也不甘寂寞,習慣地擺弄手機看看有沒有短信,或者利用電腦打發(fā)時間,信息時代帶來了很多益處,但是過度依賴電子產品而習慣了“快生活”,讀書的空間就越來越少,慢節(jié)奏享受書籍的生活也離人們越來越遠,浮躁之風盛也。

?做一個安靜的愛讀書的家長,這對很多人來說是根本做不到的,不用做調查,讓學生寫一寫爸爸媽媽的愛好,“愛讀書”的家長一定少得可憐,而一個整日面對電腦的家長呵斥孩子“你怎么不喜歡讀書”“你給我讀書去”,這對培養(yǎng)孩子讀書興趣毫無作用。培養(yǎng)孩子親近書本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家長做給孩子看”,家長表現出對書的濃厚興趣,陶醉的姿態(tài)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朱永新教授談到教育兒子時說:“我很忙,沒有時間問他,但是,我能保證在家里,他看到我的時候,我都是在讀書學習的,這一點大大地影響了他?!蔽液秃芏嗯笥?、家長交往后發(fā)現:改變成人的想法和習慣非常難,他們的頑固程度堅不可摧,尤其是學生時代沒有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現在又沉醉在“讀圖”中,想把他們拽回來,很不容易!但是我還是希望會有明智的人能夠看到這一點,會有負責任的家長明白這個道理,迫使自己漸漸走上讀書之路,營造書香家庭,在濃重的書香氛圍中培養(yǎng)一個愛讀書的孩子。

?其次,家長要愛給孩子讀書。

?這就是“親子共讀”了,每帶一個班級,我都要布置家長給孩子讀書,家長最初的反應常常是:“啊?我讀給他聽?”經過反復培訓和講解,不少家長是能夠做到的。已經畢業(yè)的一個孩子非常任性,不懂事理,從三年級開始,他爸爸媽媽給他讀書,堅持下來,孩子的變化是看得見的,到了高年級,他完全成了小書蟲,知書達理、文雅懂事。他媽媽說:“劉老師,您知道嗎?每天晚上我們三人一起讀書,家的氣氛特別好,我們都特別享受?!?/p>

相對西方國家,他們對親子共讀的重視程度要比我們高得多,《朗讀手冊》為我們打開一扇窗,讓更多的家庭走進了親子共讀的美好時光。我上師范的時候,看過一部美國電影,媽媽和孩子共讀的美好場景打動了我,工作后在報紙上看到一位國外的專家說“每天給孩子讀書半小時,孩子會很聰明”。從那時起,我就決定,等我將來有了孩子,我也要給她讀書。女兒還在腹中時,我就給她訂閱了適合0——3歲讀的雜志和年輕媽媽讀的雜志,兩個多月開始聽磁帶故事,我?guī)础秼雰菏澜纭?,小小的娃娃一看到美麗的圖片就咧著嘴笑個不停,有一張照片是她四個月時握著書照下來的,有模有樣哦!每天和女兒一起讀書成了我們最享受的時光,生病去打針也是女兒喜歡的,那意味著媽媽要給她讀大量的故事了。去旅游、等車、聚餐……我的包里永遠會放著一本她能讀的書,有了書,我們倆在哪里都不會感到無聊和寂寞。就這樣一直讀到四年級,她就不再讓我讀了,嫌我讀得慢,耽誤她的時間,唉,本來打算讀到六年級的,很難忘的共讀歲月!

?家長給孩子讀書,我覺得要注意三點:一是堅持,我覺得家長每天最重要的任務不是給孩子做吃的,讓他別餓著、別凍著,而是堅持給孩子讀書,這需要長期做下去,讀書的益處短期看不出來,但是“量的積累一定會帶來質的變化”,每天的閱讀,孩子的精神成長是看不見的,是飛速的、驚人的。如果家長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懶惰散漫,用工作忙沒時間來做借口,我只能遺憾地說這是一位“拎不清”的、不負責任的家長了,等到人家的孩子各方面都比自己孩子優(yōu)秀的時候,就不要羨慕嫉妒恨了;二是享受,和孩子一起讀書,不僅僅是功利地讓孩子“學到什么”,而是陶冶情感、積累感受、豐富底蘊、提升能力,家長的堅持讓孩子看到“書是個好東西”“讀書是一種生存狀態(tài)”,最重要的是每日的共讀,家長聲情并茂地朗讀,不是把讀書當成應付,而是把朗讀當成“享受”,是在向孩子傳達“爸爸媽媽很愛你”“爸爸媽媽很喜歡和你在一起”,親子感情在美好的氣氛越來越深,孩子在愛和智慧中長大,一定會擁有良好的個性,會擁有幸福的人生。三是越早越好,每個年齡都有可讀的書,針對孩子的年齡選擇適合孩子成長的書籍,耐心陪著孩子在讀書中成長,孩子就會汲取豐富的營養(yǎng),健康快樂地成長起來。錯過了固然遺憾,但是“當下開始、絕不嫌遲”也是很好地彌補,在父母親積極的態(tài)度、正向的影響下,孩子也能夠很快愛上讀書。

?讀書,從家長開始,自己愛讀書,也愛給孩子讀書。對自己、對孩子、對家庭、對社會都是大有益處??!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早期閱讀:心智成長的關鍵


觀點10-3歲寶寶的閱讀目的,不是閱讀的內容本身而是在于圖書所展示的顏色、狀態(tài)、文字的音韻、節(jié)奏,給予寶寶腦部的良性刺激,促使寶寶大腦皮層神經細胞分支在這種刺激下更好地發(fā)育。這一時期的寶寶并不能真正理解閱讀“為什么”,對他來說知道閱讀“是什么”就夠了。在閱讀基礎上成長的孩子有很強的銘記和辨別力,情感穩(wěn)定,更容易被外部世界肯定和認同,也更容易受到關愛。早期閱讀給0-3歲嬰幼兒從生理上創(chuàng)造了安全成長的條件。

論據:人的腦細胞有140億個之多,剛出生的嬰兒卻猶如白紙狀態(tài)。一些科研報告證明:將要發(fā)達的腦細胞正好在3歲前完成。腦細胞互相纏結恰好發(fā)生在0-3歲。在這一時期,外部色彩、形狀、顏色、語言的刺激將大大激活寶寶大腦皮層的腦神經細胞的纏結。

觀點2早期閱讀的主題是圖和聲音。圖和聲音是寶寶獲得間接經驗的唯一途徑。圖和聲音比文字更能帶給他們聽力和視覺的震撼。

論據:一個人的成長過程是認識外部世界、完善內心世界的生命過程。這個過程靠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獲得來成熟和發(fā)展

對于寶寶來說,直接經驗可以從養(yǎng)育的環(huán)境中獲得。由于這個時期的寶寶還不識字,圖和聲音是寶寶獲得間接經驗的唯一途徑,圖和聲音比文字更能帶給他們聽力和視覺的震撼。我們也稱這一時期為讀圖的年齡段。

觀點3親切反復的閱讀,讓嬰兒受到外部世界給予的回應。新生兒除了哭聲之外,還會發(fā)出“啊——啊——”的呢喃之語,心理學家認為這種呢喃之語(包括哭聲和笑聲)是嬰兒表達自己意思的“信號”。如果有人積極回應,嬰兒發(fā)信號的積極性會大幅度提高。母親能與嬰兒用有節(jié)奏、溫柔的語言進行交談,再用手撫摸或搖動他,嬰兒將更愉快地發(fā)出“信號”。

什么時候開始早期閱讀


專家的建議是:從9~12個月開始。同時,對于孩子閱讀的引導,要根據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特點而進行,切不能操之過急。

第一步:玩書(9個月-2歲)

閱讀特點及對策:

9個月~2歲的寶寶活潑好動,把書作為玩具,喜歡撕書、咬書、玩書,父母不必干涉他或要求他。這一階段是寶寶的前閱讀時期和語言的萌芽期,父母的任務就是讓孩子對書感興趣,讓他喜歡書,因此寶寶要怎么翻、怎么看、怎么玩,都隨他。

適合的圖書:

1、塑料的洗澡書,這種書可以讓孩子在洗澡時邊玩邊看。

2、布書,也是不易撕壞的,比較適合這個階段的寶寶。

3、立體書,可以展開成立體模型的玩具書,可引起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

4、毛毛書,通過孩子的觸覺來認知,并引發(fā)閱讀的興趣。

小編推薦閱讀方法:

1、愛的氛圍里來閱讀

當你抱著孩子念一本書或哼唱一段童謠時,溫柔的撫摩、輕聲的言語和深情的眼神,不僅是寶寶能感受到你深深的愛,更能在這種愛的氣氛中,對閱讀活動本身產生興趣。

2、同向閱讀法,這是一種很好的親子閱讀方法。建議媽媽將寶寶放在膝蓋上,把寶寶抱在懷里,一起來閱讀,時間最好是10~15分鐘。比如念兒歌:“小兔子過橋,跳跳。小螃蟹過橋,橫著爬。小袋鼠過橋,抱抱?!眿寢尶梢愿鶕?jié)奏提起、放下自己的腳跟,有節(jié)奏地做肢體動作,來增強閱讀的趣味性。

第二步:認知閱讀(2-3歲)

閱讀特點及對策:

這一階段的寶寶會簡單的命名,并開始認知生活中的各種事物,他常常說話時伴有動作,喜歡讓爸爸媽媽讀故事給他聽。此時,媽媽一方面可以用卡片、拼音等手段來教孩子進行名詞的學習,另一方面用講故事或對話的方式讀給寶寶聽,注意要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地讀。

適合的圖書:

圖畫完整、真實、親切,語言感性、上口,內容生動有趣的各種認知、童話書都很適合?!皥D大、字少”是這一時期選書的原則。

小編推薦閱讀方法:

1、善用身體語言

和孩子進行親子閱讀時,不要忽視身體語言的利用。模仿是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父母可以將書中的內容用豐富的肢體語言來表演給孩子看,孩子在模仿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書中的內容,并能激發(fā)他的想象力。

2、睡前閱讀是最佳時機

幼兒在睡前的淺睡眠時期最容易進行無意識的記憶,睡前的閱讀時期一定要把握。

3、父母分工,共助親子閱讀

親子閱讀不僅僅是母親的事情,只有父母通力合作,做好分工,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特質的不同,母親比較適合給孩子念親子故事、兒歌、童話;父親比較適合與孩子一起做游戲、講寓言故事、成語故事。

第三步:分享閱讀(3-6歲)

閱讀特點和對策:

這時寶寶已經有了自己的喜好,不太喜歡父母照著書上的內容從頭到尾閱讀,而是喜歡爸爸媽媽閱讀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這一時期父母伴隨孩子進行分享閱讀是個不錯的方法。

親子閱讀從胎兒開始


親子閱讀從胎兒開始所謂的親子閱讀說是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大部分的時間應該是父母給孩子讀書聽?,F在所有的準媽媽都會提倡早教,在早教時媽媽們會撫摸著肚皮,唱個兒歌或者輕聲的給寶寶說話交流,我懷**的時候經歷了很多挫折,**在肚子里時只怕她出生后會智力低下,所以有懷孕時就經常去公園里散步,可惜我的五音不全,只能拿著一本故事童話書念給她聽,我想那也算是我最早期的親子閱讀吧。

有句古話:學習永遠不晚,同時學習也永遠不覺得早呢。在孩子還是胎兒時媽媽們就可以開始培養(yǎng),特別是在懷孕第7~8個月的時候,胎兒的腦神經已經發(fā)育到幾乎與新生兒相當的水平,捕捉到的外界訊息,就會通過神經管將它傳達到胎兒身體的各個部位。媽媽可以給他讀一個故事,念一首唐詩,也許那么小的胎兒不會理解,但是卻可以讓胎兒有一種與母親交流的溫暖感覺,同時讓寶寶的神經系統(tǒng)變得對語言敏感起來。為出生后愛上閱讀打下一個基礎吧。

而在我家寶貝出生后這閱讀也是一時也沒有松懈,這除了睡覺吃奶,眼睜著的時間就會拿著我和老公的照片指給她“爸爸、媽媽”,而老公說1歲前的親子閱讀,基本上以認知為主,大圖片為主,更是積極的打印了很多黑白圖片,里面畫著三角形,圓形,而**奶則拿來了**哥以前的故事書,讓我躺在床上多給她念念書,讀讀兒歌。

在**五個月到一歲時看到書就撕的勁,我以為我所有的努力都打水漂兒了,我說這完了,是不是書讀的多了,這么小的厭倦了。嚇得不敢給她看什么書,不過嫂子說孩子撕書也并不是壞事,孩子經常練習撕紙,可以鍛煉孩子兩手的協(xié)調能力,促進她的拇食指功能的分化。**哥小的時候嫂子給弄了許多紙讓他撕,但**哥那是相當的不領情,半張紙也不撕。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閱讀也是這樣的,要根據孩子的興趣進行引導,我給**買了不少0-3歲的嬰兒讀物,也不特意的去給她讀,而是把書放在她容易看到的地方,小家伙看到鮮艷的圖案書,自己主動把書拿起來翻翻看,飯前是自己去看,吃過飯就自己跑到書桌前拿著書屁顛屁顛的跑出來:“媽媽,念念”。現在的**最喜歡的就是閱讀,家里買的一百多本書都能說出書名,好多書還能說出里面的一些故事情節(jié)呢。

不過親子閱讀從什么時間開始都是由父母來安排,而親子閱讀不只是想讓孩子學得更多的知道,我覺得親子閱讀中更多的收獲一種親子互動交流的濃濃情意,當時給**多買了一些書就是考慮不想單調,能在隨意中去享受和她在一起的親子時光。也**現在也正如我期望的那樣把閱讀當成玩樂的一樣,沒有去刻意背,只是簡單的開心和熱愛。

寶寶閱讀,從搖籃曲開始


我們滿懷歡樂,把孩子們迎接到這個世界上來,除了小衣、小褲、小斗篷,隨著他們的成長,還應當給他們準備一些什么呢?“孩子們在吃夠奶汁之后,在牙牙學語之后,接著就需要故事了?!边@是獲得“第一屆國家圖書獎”殊榮的《365夜故事》序言開頭的一段話。孩子需要文學,這是天性。孩子出生后,接觸最早的文學形式是媽媽朗朗上口的搖籃歌。

它們有的是媽媽在嬰兒搖籃邊的即興之作。如《覺覺嘍》:“啊哦、啊哦,寶寶喲,覺覺喲,狗不咬喲,貓不叫喲,寶寶、寶寶睡覺覺嘍?!边@首搖籃歌并沒有完整的含義,是生長于民間文學土壤的兒歌,以口耳相授的流傳方式,代代相傳。它以柔和的聲音,連綴幾個詞語或短句,就可安撫嬰兒悄然入睡。

有的則是兒童文學家的創(chuàng)作或加工的歌謠。如下面兩首搖籃曲:

《瞌睡來》:“月亮光光照窗臺,打個哈欠瞌睡來。

踏板叫我脫花鞋,枕頭叫我倒下來,褥子叫我伸長腿,被子叫我不要蒙頭睡?!?/p>

《小夜曲》:“月亮出來了,星星出來了,寧靜的夜晚來臨了。花兒睡了,草兒睡了,可愛的寶寶,也該睡了,睡吧,睡吧,我的寶寶,我的寶寶。”

這兩首兒歌內容直白單純,描述睡覺的情景;描述夜色與安寧,花兒睡了,草兒也睡了,采用比喻手法,吟唱著,可愛的寶寶也該睡了。兩首催眠曲融入了媽媽的親昵愛撫。音韻自然和諧,可唱可誦是兒歌最鮮明的藝術特色。

作為幼兒詩歌一類的兒歌,即使只有短短幾行,也應當是藝術品。兒歌的形象,往往憑借作家豐富的聯想、幻想,并通過比喻、夸張等手法來展現。我們來共同欣賞老一輩著名兒童文學家黃慶云的《搖籃》:“藍天是搖籃,搖著星寶寶,白云輕輕飄,星寶寶睡著了。大海是搖籃,搖著魚寶寶,浪花輕輕翻,魚寶寶睡著了。花園是搖籃,搖著花寶寶,風兒輕輕吹,花寶寶睡著了。媽媽的手是搖籃,搖著小寶寶,歌兒輕輕唱,寶寶睡著了?!?/p>

這首幼兒詩歌,以無比優(yōu)美的想像,勾畫出大自然中一幅幅連貫的畫面,畫面是如此的絢麗多彩。作者運用擬人手法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動人的形象,烘托出一片寧靜安祥、甜美溫馨的境界。作者重復使用“寶寶”、“輕輕”兩個雙聲疊韻詞,以“搖籃”、“睡著了”每段首尾呼應,全詩循環(huán)往復,猶如一首輕柔動聽的樂曲,旋律悠揚,余音裊裊,將天地間綿延不絕、至真至純的母愛表現得淋漓盡致,讀來既體味到詩的悠遠優(yōu)美的意境,又感受到兒歌諧美的節(jié)奏韻律,詩和歌兩種藝術融合為一,是兒童詩歌中的精品。文學評論家贊譽《搖籃》是“中西文化合壁的典范,是傳世的佳作?!?/p>

當孩子漸漸長大,他們就不單是兒歌的聆聽者,而且是誦唱者了。到了兩三歲,嬰兒行走自如,能大步穩(wěn)跑。他們可以靈活地使用自己的手腳,爬上可以“搖啊搖”的椅子、秋千、木馬、和爸爸的膝蓋上。

讓我們來聽聽孩子和媽媽一起又玩又唱的啟蒙問答故事:

《什么在搖?》:“搖啊搖,什么在搖?搖椅在搖。搖啊搖,什么在搖?木馬在搖。搖啊搖,什么在搖?秋千在搖。搖啊搖,什么在搖?搖籃在搖。搖啊搖,什么在搖?爸爸在搖?!?/p>

孩子在運動當中,感受到不同物體搖動的樂趣,把思維存于動作之中;孩子的語言能力在問與答、聽與說的過程中,逐步得到訓練。朗朗上口的《什么在搖》等啟蒙問答故事,可以幫助孩子告別感知運動時期,步入象征思維階段。

延伸閱讀:兒童閱讀也要“營養(yǎng)均衡”

我時常和朋友講這樣一個笑話。我們請一個孩子品嘗土豆,周一吃炸薯條,周二還是炸薯條,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一律都是炸薯條,然后問孩子:“你最喜歡吃什么口味的土豆?”

如果你覺得這個笑話太荒唐,那么我要告訴你,在兒童的閱讀問題上,我們大人正在普遍地鬧著這樣荒唐的笑話。睜大眼睛看看孩子們周圍的圖書環(huán)境:太多的識字讀本,太多的快餐讀物,太多的教輔讀物,太多低俗的盜版動漫,太多劣質的抽筋剝皮的改寫本……然后,我們也在問孩子:“你最喜歡讀什么樣的書?”

我認為,現在孩子們的“閱讀口味”是人造的成分居多。

對小孩子,許多大人喜歡他們多認字、快認字,再多吞咽一些知識;對上了學的大孩子,大人則普遍強調閱讀與課業(yè)的緊密關系,希望他們多讀厚重的名著。而另一方面,暴利在驅使著不少商家大量炮制曲意迎合的讀物。我們一方面在通過格式化的方式造就這種人造的“口味”,一方面對自己說,“孩子就喜歡”,然后繼續(xù)炮制所謂“就喜歡”的東西。

大人在培養(yǎng)孩子的飲食營養(yǎng)方面相對聰明一些。從孩子一出世,我們就特別關心類似這樣的一些問題:兒童成長需要哪些營養(yǎng)?最必要的營養(yǎng)是什么?哪些東西里包含了這種營養(yǎng)?如何烹飪而使這些營養(yǎng)最容易吸收?孩子的每一個成長階段有什么不同的特點?針對不同的特點如何配制食物?孩子的自然口味大致上有哪些種?在不同的口味上如何提供最佳的營養(yǎng)搭配?如何烹飪食物才最有可能受到孩子的歡迎?等等??墒?,在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問題上,我們可曾有這樣想過呢?

精神食糧同樣也存在“營養(yǎng)均衡”的問題,只是常常被我們忽略了。

兒童閱讀營養(yǎng)學?聽起來像是一個很古怪的概念呀。不過說具體了,其實就是一些很實際的問題:兒童的成長過程中需要讀一些什么樣的書?什么書是最必要的?書中都包含了哪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產生影響力的內容?如何為孩子選擇、如何引導孩子讀,能使這些書中的好東西產生最大的功效?兒童的閱讀會有怎樣的成長階段,每個階段適合讀怎樣的書?孩子在閱讀方面自然口味大致上有那些種?如何能引導孩子進行自由的、全面的選擇?怎樣選擇既讓孩子著迷又非常有益的書?如何引導孩子愛上書……

這些問題是每個熱愛孩子的大人都會關心的問題。但為什么我們會常常忽略呢?大概是因為我們生活的世界太現實、太速成了些吧——當課業(yè)和升學成為孩子的生活目的時,誰又會真正去關心他們閱讀生活呢?誰又有耐心慢慢滋養(yǎng)他們埋藏在地下的生命的根基呢?

我一直以為,在閱讀的“營養(yǎng)學”方面,孩子的自然選擇往往是最佳的。能打動孩子的純凈的心靈的書,肯定是最了不起的書。那些過去和現在能讓孩子深深為之著迷的書,不但是有趣的、好玩的,而且往往是充滿哲理的,值得每一個沒有忘記自己曾經是孩子的大人反復回味的,更是幫助孩子長大成人的營養(yǎng)基。[!--empirenews.page--]

讓親子閱讀帶動早期閱讀


如今早期閱讀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但是如何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怎樣糾正在早起閱讀中的一些常見問題,我覺得可以利用親子閱讀來解決者一系列的問題。

幼兒在閱讀時,她的讀書姿勢總有千形百狀。在我?guī)ьI幼兒自主閱讀的時候,總有幼兒會把書拿到眼前,一邊和身邊的孩子聊天一邊翻看。幼兒在讀書時用什么方法閱讀也是一個問題。小班幼兒大多走馬觀花,3分鐘就能看完一本書,有的孩子把書倒過來了也看得很起勁,有的孩子從封底開始翻還有幼兒看書時間過長,這樣對幼兒的眼睛很不利。幼兒往往不知道選擇什么類型的書,他們一般都會選封面顏色鮮艷,或者市場熱銷的動畫書。這些都是早起閱讀時(),我觀察到得一些問題。

在這些問題上,我曾經嘗試過集體閱讀。這個辦法可以解決孩子選擇書本的問題,我發(fā)現,我?guī)ьI幼兒看過講過的書故事,幼兒在自主閱讀時特別喜歡翻看。但是對于其他現象卻沒有得到糾正。于是我嘗試親子閱讀的方法,對個別幼兒進行。帶領著他一頁頁的翻看,用手指著念,我發(fā)現幼兒好像很喜歡這個模式,在我給一個幼兒一起閱讀的時候,其他的幼兒也一起涌過來。我一邊講,他們一邊回應。

親子閱讀的目的也是為了讓孩子盡快的喜歡上閱讀,家長與孩子也能增強感情。家長可以讓孩子更早地開始獨立閱讀,擴大知識面。家長帶領幼兒閱讀就可以注意看書的尺寸,眼睛保持的距離,手把手指著讓幼兒閱讀,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了一個好習慣。親子間共讀以彼此的生活經驗做分享、交流及共同討論,從中獲得想法與心得。讓親子閱讀帶動早起閱讀吧,著是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是還是進步的階梯!

相關推薦

  • 早期閱讀應從0歲開始 導讀:幼兒讀物并非是一種只具文學性的純文學,而是帶有明顯的綜合性,其中,文學的因素、科學(語言和知識)的因素、藝術(音樂和繪畫)的因素常常交織相融。 新的教育理念認為,早期閱讀已提前至0歲開始,并且0...
    2021-10-27 閱讀全文
  • 寶寶的早期閱讀從分享開始 寫給爸爸媽媽的話:在信息時代,需要成長的不僅僅是兒童,與孩子一同成長,是我們這一代父母最大的樂趣。每天和孩子進行20分鐘的“分享閱讀”,孩子將受益終生;對于想培養(yǎng)一個書香寶貝的您來說,也能好夢成真。 ...
    2022-02-16 閱讀全文
  • 幼兒快樂閱讀從聽故事開始 -->整理了了關于幼兒語言教育論文《幼兒快樂閱讀從聽故事開始》,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書是知識的寶庫,也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能促進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知識...
    2021-08-30 閱讀全文
  • 家長會總結:閱讀伴隨成長 幼兒園家長會總結:閱讀伴隨成長 今天,家長會的主題是“閱讀伴隨成長”。在家長會上,我和家長們就親子閱讀的話題進行了交流與探討。 我由繪本“點”入題,結合PPT,在美妙的輕音樂中,我為家長們繪聲繪色地講了繪本故事“點”,家長們和我一樣...
    2020-09-24 閱讀全文
  • 早期閱讀:心智成長的關鍵 觀點10-3歲寶寶的閱讀目的,不是閱讀的內容本身而是在于圖書所展示的顏色、狀態(tài)、文字的音韻、節(jié)奏,給予寶寶腦部的良性刺激,促使寶寶大腦皮層神經細胞分支在這種刺激下更好地發(fā)育。這一時期的寶寶并不能真正理...
    2022-02-18 閱讀全文

導讀:幼兒讀物并非是一種只具文學性的純文學,而是帶有明顯的綜合性,其中,文學的因素、科學(語言和知識)的因素、藝術(音樂和繪畫)的因素常常交織相融。 新的教育理念認為,早期閱讀已提前至0歲開始,并且0...

2021-10-27 閱讀全文

寫給爸爸媽媽的話:在信息時代,需要成長的不僅僅是兒童,與孩子一同成長,是我們這一代父母最大的樂趣。每天和孩子進行20分鐘的“分享閱讀”,孩子將受益終生;對于想培養(yǎng)一個書香寶貝的您來說,也能好夢成真。 ...

2022-02-16 閱讀全文

-->整理了了關于幼兒語言教育論文《幼兒快樂閱讀從聽故事開始》,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書是知識的寶庫,也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能促進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知識...

2021-08-30 閱讀全文

今天,家長會的主題是“閱讀伴隨成長”。在家長會上,我和家長們就親子閱讀的話題進行了交流與探討。 我由繪本“點”入題,結合PPT,在美妙的輕音樂中,我為家長們繪聲繪色地講了繪本故事“點”,家長們和我一樣...

2020-09-24 閱讀全文

觀點10-3歲寶寶的閱讀目的,不是閱讀的內容本身而是在于圖書所展示的顏色、狀態(tài)、文字的音韻、節(jié)奏,給予寶寶腦部的良性刺激,促使寶寶大腦皮層神經細胞分支在這種刺激下更好地發(fā)育。這一時期的寶寶并不能真正理...

2022-02-18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