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孩子淘氣,事出有因

發(fā)布時間:2020-11-10 教育孩子筆記 中班孩子教育筆記 孩子挑食教育筆記 孩子淘氣,事出有因經驗感受:孩子淘氣的原因,一是因為好奇心與探索欲;二是因為困倦和疲憊;三是希望得到關注或者有情緒要渲泄。

這次帶**回婆家,婆家不少親戚都覺得我實在太寵孩子。

看吧,回到爺爺奶奶家,**為了看雞和鴨,竟然一路追趕到了隔壁人家家里去了。而那些雞和鴨受到驚攏,自然是雞飛鴨跳,人家家里院子里亂糟糟的。可是呢,這種情況下,我這個當媽的竟然也沒有“講”孩子,而是只管一直提醒**:“小心,那只母雞生氣了可能會來啄你!”

公婆家外面有一戶人家正在蓋房子。門前堆了一大堆沙子,還有鐵鍬和鋤頭隨意扔在沙堆邊。我和**都高興起來,這是多么現(xiàn)成的又有趣的“玩具”呀!**開始用鐵鍬鏟沙子,我發(fā)現(xiàn)他人雖然瘦矮,但力氣并不顯小,竟然把鐵鍬掄起來,還鏟起了一些沙。玩罷鐵鍬,他又玩鋤頭,后來干脆就把這些全部扔下,用手抓沙子玩……這家的女主人連連搖頭:“這么臟的沙子,你也讓他玩?這怎么能玩呢?”

前兩天,我去看朋友的女兒小A。小A才一周歲多,會走路,會蹦幾個單字了。微微一笑的樣子實在動人。朋友見我上門,給我倒了一杯水。水還有一點燙。小A看見了,走過來,伸手去碰那個杯子。朋友立即想阻止:“這個不能玩!”但我說:“小A想看杯子。但是杯子里的水還燙!燙!”

小A用手捏在杯沿上,將杯子移過來一些,碰了碰杯面,說:“燙!”然后,把杯子推開。

隔了幾秒鐘,她又捏著杯沿(那一圈不燙)將杯子移到跟前一些,說:“燙!”看看我,再把杯子推開。

接著,她再這樣來來回一次,還將一個手指頭輕輕地探到杯子的水里,之后說:“燙!”再將杯子推開。

如此三次之后,她離開了這杯水,轉而對我戴的玉佩產生了興趣。拿起來摸了,咬了,晃了。抬起頭,對她的父母露出微笑。很漂亮。

我覺得小A是在這個過程中體驗了“燙”的意思,而且她還有“提醒”我的味道:阿姨,水是燙的,還不能喝,拿開吧!我試了又試,水還是燙哦!

上面這些孩子的行為,我們認真觀察,會看到兩個非常有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孩子。而如果不看細節(jié),只看表現(xiàn),那么這兩個孩子都會讓人覺得“添亂、煩人”,動了不該動的東西的孩子

還是說**。有一次坐在車上,車里坐得比較擠,我是抱著他的。他坐了一會后就開始左動右動顯得很煩躁。因為這次顯然和他幾次坐車的經歷不同,他沒辦法在車里比較自由地活動。我拿出包包里的一片口香糖,他一見就說要,剝開后,自己不吃,塞到我的嘴巴,我便開始嚼了起來,不料**又忽然大哭:“我的!我的!還給我!”見口香糖已經被我咬嚼得不成片了,他憤怒地舉起手來,往我臉上狠狠一撓,還不夠,嘴里說:“我打你!”另一手就要打我的頭。同車的小姑看到了,不由得驚嘆:“天哪,敢打媽媽!”

我抱住**:“口香糖被媽媽吃了,**很生氣。你一定是困了,讓媽媽抱著你睡覺……”三四分鐘后,**睡著了。

很困很累的時候,**還有更失理性的舉動:他爬到餐椅上,徑直拿起勺子盛湯,然后用筷子狂攪,攪罷又將湯從小碗里倒到大碗,又將大碗里的湯倒到湯匙里,湯匙盛不下,湯汁流得滿桌……試圖勸阻他,他卻顯得萬分執(zhí)拗,力氣上拗不過大人,他便放聲狂哭……這時候如果打他一頓,他會哭得更兇,反抗得更厲害。但是如果明白了他其實是很困很煩,抱住他說:你看起來很累了,我們休息一會去……他會順勢安靜下來。

孩子和大人不一樣,因為是孩子,所以他們還不懂得在自己疲憊和煩躁的時候用語言表達出來,他們是用行動來表示。而如果大人不了解孩子的作息規(guī)律,那只能對孩子的上述舉動給予“淘氣”的評價。

我打算整理衣服,所以把**放進小床鋪里,讓他玩玩具。玩了一會兒后,**發(fā)現(xiàn)了擺在小床旁邊的床頭柜上的一摞書。他伸手去夠。沒夠到,書反而丟到了地板上。嘩啦一聲響。這一響,反而讓**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他繼續(xù)推書,結果書一本接一本地被他推落,稀里嘩啦響成一片。我聽見了探頭一看,大叫起來:“不可以!不可以!”但是他似乎根本沒聽見,仍然繼續(xù)。直到所有的書都堆到了地板上。

我大怒,過去把他從小床上拎起來“扔”到地板上:“給我把書一本一本揀起來!”

**傷心地一邊大哭,一邊揀。

看著他揀書的樣子,我忽然意識到,他只是想讓我注意他。他想要有人陪他玩,我讓他自己玩,他覺得不夠。我過去幫助他一起揀,然后問他:“你想不想讓媽媽陪你一起玩?”他的回答是:“媽媽,我要玩電鉆!嗚……的一聲響,鉆了一個洞!”

我將衣服先堆在那兒,陪他玩起來。一會兒后,他不玩電鉆了,改玩“畫畫”,而且入了神,自說自話,根本不理我了。我再去整理衣服。然后時不時在他眼前出現(xiàn)一些,和他笑一笑。

小家伙可能也非常不喜歡被人當成空氣。為了引發(fā)關注,不惜冒著被體罰和責罵的風險。

所以,我想,當孩子顯得很淘氣,行為不理性的時候,想一想,是因為對某個事,某件東西,有強烈的好奇心嗎?是因為特別困特別累了嗎?是在希望得到關注嗎,是不是有某個情緒要表達?要相信,孩子們的淘氣,是天性,但不是無緣無故的。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淘氣”行為,將讓孩子成長得更為快樂和健康。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孩子不是出氣筒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自己的情緒問題的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父母自己心情不好時,孩子往往就成了出氣筒,父母會不管不顧的把負面情緒發(fā)泄在孩子身上。孩子無緣無故的成了父母情緒的受害者。孩子的這些負面情緒如果得不到及時釋放,就會被壓進潛意識,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成人之后,那些被壓進潛意識的負面情緒,一旦被觸碰到,就會跳出來傷害其他人。

在我們自由繪畫心理樂園,有一個家長,從小在媽媽的棍棒下長大,媽媽不僅打,而且打完還要罰她挺直了跪1—2小時,如果腰彎了,還要繼續(xù)打。當年打斷的木尺依然放在娘家的柜櫥里。這位在暴力環(huán)境下長大的媽媽,內心壓抑了太多的負面情緒,由于沒有正確的出口,最后身體承擔了她的痛苦,身患兩種癌癥。媽媽的情緒無處釋放,孩子理所當然地充當了媽媽的出氣筒。久而久之,孩子變得越來越不愛表達,到四五歲的時候,孩子已不與外界交往。帶孩子去看心理醫(yī)生,被診斷為有嚴重的自閉傾向。

在家長課堂上,經過我的多次啟發(fā),媽媽終于打開了自己的內心,向我哭訴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她說她以前從不掉眼淚,更不會向外人訴說自己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經歷。經過多次疏導,媽媽情緒得到了釋放,再也不把孩子當出氣筒了。隨著媽媽的改變,孩子的狀態(tài)有了很大的好轉,自閉“開了”。所以,父母能夠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孩子才能真正健康快樂的成長。

那么父母應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呢?

首先、把自己內心深層次的負面情緒清理掉

一個人就是一個世界,你對外界所有的看法,都是你內心向外的投射。如果你的內心是平靜的,安寧的,那么外邊的世界就是寧靜的,和諧的。當你的內心充滿了憤怒,怨恨,恐懼,你就會感覺世界充滿了危機,周圍的人充滿敵意,經常有麻煩,容易出問題。我把內心的負面情緒比作炸藥庫,而孩子的問題是你炸藥庫的導火索。當你需要爆炸的時候,孩子就會不斷地出問題,充當你的導火索去引爆??梢酝ㄟ^繪畫心理等咨詢方法,清理你的炸藥庫,把你的負面情緒釋放出來。如果你的內心沒有了炸藥庫,就不再需要導火索,你看孩子的眼光就變了,孩子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少。

其次、當看到孩子問題想要發(fā)火時,學會向內看。

人往往是向外看找別人的問題,總認為是孩子不聽話,是配偶不夠關心,是同事找麻煩等等讓自己發(fā)火。這樣找的結果,自己的火氣越來越大。如果你學會向內看,想一想是自己內心的什么東西投射到目前的問題上。當你想發(fā)火的時候,問問自己怎么了?為什么因為一點小事就有這么大的火氣?這時候你的火氣就下去了一半。等你冷靜下來梳理情緒的時候,你的情緒就下來了。

其三、要學會正確表達情緒

當有負面情緒時,要通過正確的途徑和合適的方式表達。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配偶,都需要使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情緒。誰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學會傳達“我”信息,就是告訴孩子或配偶自己當下的情緒和感受,讓他們能夠理解你當下的心情,包容你當下的情緒。你能夠正確的表達情緒,對孩子本身就是榜樣作用,孩子也會像你一樣,有了情緒時會用合適的方式表達和釋放情緒。

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很多時候卻在無意中深深地傷害著孩子。高興時孩子就是你的心肝寶貝;不高興時,孩子就是你的垃圾箱,出氣筒。你對孩子的態(tài)度一會兒是零上40度,一會兒是零下40度,想一想,幼小的孩子怎么受到了!家長要關注自己的情緒,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是家庭教育中不容忽視的問題。

家長請愛護孩子淘氣的天性


淘氣源于好奇

1-2歲的幼兒身體高速成長,他們有能力到處跑,喜歡到處走動,還經常碰碰這個,摸摸那個,表現(xiàn)得很淘氣。有人問我,孩子淘氣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呢?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地用好壞來回答,因為淘氣不淘氣不是評價孩子好壞的標準??赡壳安簧偌议L評判孩子好壞只看聽話不聽話,為了孩子的安全,父母往往是一發(fā)現(xiàn)孩子的淘氣行為就馬上予以制止,可是愈制止愈引起他的好奇。為什么孩子會淘氣?其原因就是他們的好奇心,在大人看來司空見慣的東西,在他們眼里卻是每一樣都充滿了吸引力,他們想一個一個地研究明白。

兒童心理學認為,好奇是“知識之門”,是“萌生科學的幼芽”,對好奇心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兒童心理學家將淘氣稱做“建立在探索欲望上的行動”,因此,父母應珍惜孩子的好奇心,要寬容孩子一時的小小的破壞行為,給孩子提供寬松、安全、合理的環(huán)境,鼓勵孩子參與各種嘗試,支持孩子積極主動地去探索事物的奧秘。

淘氣有理

淘氣本天成

淘氣是孩子的天性,家長不僅不應阻止,而且還應很好地愛護它、培養(yǎng)它。淘氣的孩子總是不滿足于簡單的答案,喜歡刨根問底,愛挑刺,這實際上是一種逆向思維、發(fā)散思維,這是發(fā)明創(chuàng)造最需要的一種思維。淘氣的孩子膽子大、敢闖、敢干,接觸面廣,這對擴大知識面,發(fā)展個性都有好處。未來社會需要思維獨特、有個性的人才,應該給孩子一點淘氣度,千萬別把他們束縛得死死的。

淘氣者更容易成功

父母一般都比較喜歡聽話的孩子,對淘氣的孩子常感到頭痛。其實對孩子來說,淘氣并不是一件壞事。發(fā)明家愛迪生年幼時,看到母雞孵小雞,于是也用自己的肚子去孵小雞,這種看起來很淘氣的行為,正是愛迪生探索求知精神的體現(xiàn)。有的孩子看到鬧鐘會報時,就試圖拆開來看;看到父親刮胡子,也想跟著試一試……如果父母們采取訓斥、限制等粗暴態(tài)度去阻止孩子,那么孩子的求知欲就會受到壓抑,由此,孩子可能變得小心翼翼,縮手縮腳,甚至造成消極的性格。淘氣的孩子不一定是壞孩子,他們長大后,在社會上的成就可能遠遠超過處處聽話的孩子。

如果不準孩子淘氣

影響孩子的性格

很多把淘氣看作壞事的父母,常常阻止甚至斥責孩子。可是淘氣并不是訓斥就可以消除的,孩子的理解是有限的,他只感到這是一個制止自己的舉動,并不能理解大人的用心,于是孩子會變得畏縮、恐懼,在成長的過程中產生了不必要的心理障礙。父母如果反復給予嚴厲地制止或責罵,孩子會逐漸放棄淘氣,變成一個老實聽話的“乖孩子”,其結果必然壓抑了孩子的自發(fā)性。當這種“乖孩子”進入青春期后,由于自我的萌發(fā),他們對長期受壓抑的情緒不堪忍受,可能出現(xiàn)更嚴重的反抗,甚至患上身心疾病,對孩子今后人格的發(fā)展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抑制孩子的潛質

有調查顯示,亞洲的父母通常每天對孩子說數(shù)百個“不”(不要動、不要戳、不要跑、不要哭、不要調皮等)。這些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探索精神,但是這些不絕于耳的“不”會切斷孩子對周圍環(huán)境的認知,甚至會使孩子變得呆頭呆腦。在這個應該獲得大量刺激的重要時期里,再沒有任何東西比“不”更能毀壞孩子的潛質了,它很容易形成孩子意識中的一部分,對孩子產生長久的抑制作用,所以,“不”的使用,應該僅僅限于孩子的行為會帶來危險或者是會對他的性格產生不良影響。如果想禁止孩子做什么事,最好的辦法是把他引向其他的玩具或游戲。

如何應對孩子淘氣

提供安全的空間

孩子的淘氣不會永遠持續(xù)下去,當孩子通過淘氣使探索欲望得到滿足后,便不會繼續(xù)做了,所以,父母不要過多斥責孩子,而要讓他按著這個過程發(fā)展。對于年幼的孩子,家長要做的是防范淘氣帶來的危害,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使孩子避開那些有危險的活動,把可能有危險或不宜擺弄的東西放到孩子夠不到的地方。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安全因素,將刀、剪、熱水瓶、藥品等物放在小兒不容易觸摸到的地方,把容易引起麻煩的東西鎖起來。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基礎上,盡量讓寶寶在動手過程中學習觀察和思考,發(fā)展他的認知能力。

讓孩子自我鍛煉

一個安全又可以讓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父母設置絕對安全的環(huán)境,那么孩子長大后將缺乏預防傷害的意識和能力。在家庭中接受過度保護的幼兒,在心理上往往表現(xiàn)為膽怯、懷疑甚至恐懼,這種心理影響對日后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家長應當把安全保護作為一種體驗教育來對待,讓幼兒面對較為復雜的環(huán)境,依靠自我保護能力創(chuàng)建安全的空間。這種自我保護能力是一種“童子功”,若從小開始培養(yǎng),那么你的孩子將來會獲得最大程度的安全,我們不能指望世界上沒有陷阱,但我們可以教孩子跨過陷阱。

用事實教育孩子

對于有危險的事情,可給予適當?shù)呢撁娲碳?,如當小兒不知深淺去動熱水瓶時,家長可濺一點點熱水在他手上,給他一些感性認識,或用略加夸張的表情和肢體動作告誡寶寶。有了切膚之痛之后,寶寶自己就會收斂一些的。

所以,只要是沒有什么危險,應盡可能地對孩子的活動少加限制,容許孩子淘氣,等待他自己從淘氣中“畢業(yè)”。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淘氣的天性得到盡興的發(fā)揮。即使是淘氣地玩耍,對培養(yǎng)孩子的自發(fā)性和意志也都是很重要的。

當然,太淘氣也不行,也不利于孩子成長,我們提倡的是給孩子一點淘氣度,而不是放任自流。對太淘氣的孩子還是要給以引導,把他們的精力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去,決不能讓他們變得無法無天。

如何管理和教育淘氣的孩子?


貪玩、淘氣的孩子卻使不少家長十分頭疼,他們看到孩子放學,把書包往家里一丟就玩?zhèn)€沒完沒了。家長不叫,作業(yè)也不做,家長不催,飯也不吃,有的孩子還搞惡作劇,惹事生非,給家長添了好多麻煩,于是,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小時候貪玩、淘氣,長大了也不會有出息、有的家長恨鐵不成鋼,對貪玩、淘氣的孩子動輒訓斥、體罰,卻收效甚微。

那么,怎樣教育貪玩、淘氣的孩一呢?

第一,要因勢利導,淘氣、貪玩的孩子,只要不干壞事,父母不必過多限制他們的活動,有的孩子因貪玩影響了功課,家長只要給他講清道理,幫他合理安排時間就行了。不要因此返孩了整日坐著讀書。至于淘氣的孩子干了錯事,家長就不能遷就。放任了,一定要耐心給孩子講道理,使他認識錯誤,自覺改正,千萬不要用簡單粗暴的方法打罵孩子。

第二,要給孩子找事做,俗話說:無事生非,孩子更是如此。家長要指導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把他們的注意力引到正事上來。比如,讓他們哄弟弟、妹妹,買東西,收拾屋子,學習做飯,為鄰居收水電費等?孩子干得好,家長要及時表揚、鼓勵。

孩子做事磨蹭的原因


01

學習沒條理性,不知道先做什么

小白的爸媽為了能讓他安心學習,每天都把他的生活安排得面面俱到。可洋洋寫作業(yè)總是慢慢騰騰,有時候甚至不知道老師都布置了什么作業(yè)。老師在批改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他的作業(yè)亂無章法,有些題經常會做錯或漏做。

媽媽也很苦惱,因為小白在家做作業(yè)之前準備文具也是很混亂。每次等到寫錯了,才發(fā)現(xiàn)沒有準備橡皮;鉛筆折斷了,才發(fā)現(xiàn)沒有準備削筆刀,一會兒拿這個一會兒拿那個,這中間磨磨蹭蹭就花去好多時間。

這是一個寫作業(yè)條理性比較差的典型案例。寫作業(yè)時不知道有什么作業(yè),文具準備不齊全,對各科作業(yè)的先后順序沒有條理……這樣寫作業(yè)當然慢了!

☆對策:

對于小白的情況,父母要教會孩子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讓孩子自己動手安排自己的事務,甚至可以讓孩子幫忙父母做點家務,這樣孩子就慢慢學會規(guī)劃和條理。

心理學上有種說法,叫100%理論。世界上許多事情都遵循100%理論,如果我們有20%不做,孩子就能完成20%,如果我們要80%不能做,孩子就能做80%。

如果父母都幫孩子做了,孩子的成長機會實際上就被父母剝奪了。當然,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父母可以適當指導孩子做事的順序和條理。

02

過度完美主義

歡歡作業(yè)工整,成績優(yōu)秀,缺點就是寫作業(yè)慢,寫的字稍微有一點點不整齊或者不干凈的地方,她就馬上擦掉重寫,所以花的時間就長了。歡歡是天生的“完美主義者”。

但是有些孩子寫作業(yè)慢卻是父母們訓練出來的,許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完美的,樣樣都要求孩子做到最好。比如作業(yè):即使有一丁點兒不好的地方,父母都嚴格要求孩子改好寫工整,這樣要求的最終結果,不是孩子寫作業(yè)慢就是對學習害怕。

☆對策:

對于這種喜歡使用橡皮不停地擦來擦去的現(xiàn)象,心理學上稱之為“橡皮綜合癥”。原因是孩子學習壓力大,心情焦慮,怕出錯。對患有橡皮綜合癥的孩子,父母不要過多指責,也不要用打罵來糾正其不良行為,而要用獎勵手段進行強化訓練來達到目的。

孩子做作業(yè)時盡量少用橡皮,如果作業(yè)本保持清潔、在一定時間內迅速準確地寫好字,就有一定獎勵。如果孩子離不開橡皮,家長最好把橡皮沒收,經過一段時間,孩子依戀橡皮的壞習慣會逐漸得到糾正。

03

對學習沒有興趣

有的孩子因為學習基礎差,作業(yè)不會做,寫作業(yè)自然而然的就慢了。還有的孩子,對學習沒有樂趣,即使會做也不想去做。如果你的孩子屬于這種類型,那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怎么去彌補孩子的缺陷,怎么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對策:

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怎么辦?

有些孩子遇到自己不會做的題目就拿去問父母,問完之后接著寫作業(yè),剛坐下沒多久又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又拿去問。這樣來來回回折騰,時間就耽誤了!

這樣做一方面會打斷做作業(yè)時的安靜氛圍和專心程度,造成走神;另一方面,會打斷孩子做題和寫作業(yè)的思維。

建議父母最好能引導孩子如何調換順序做題。如果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可以先做其他的題目,最后再做不會的題目,這樣就可以節(jié)省時間,也不會打斷孩子的思路。

在輔導孩子不會的題時,重思維引導,不是全部一古腦兒講給孩子聽。逐步的引導啟發(fā)孩子,最后讓孩子自己領悟。孩子知識儲備夠了,速度自然就快了。

想方設法讓學習變得有趣起來。

人們都是這樣,對于喜歡有趣的事都樂意去做,而對于枯燥乏味的事,則是能拖則拖。

所以,對于不喜歡寫作業(yè)的孩子,父母要盡量調動孩子寫作業(yè)的興趣,比如:通過游戲的方式、競賽的方式來安排作業(yè)。比如:可以用計時的方式完成某一項作業(yè),規(guī)定時間完成了就表揚或記一個“★”,得夠二十個“★”,就可以滿足孩子的一個愿望。

04

被逼無奈,故意磨蹭

這是一種被動的磨蹭,被父母逼出來的磨蹭。許多家長總是希望孩子在做完學校的作業(yè)后再做些題目。所以,每天加了許多“媽媽作業(yè)”。

聽聽一個孩子的說法吧:“快點寫作業(yè)?我為什么要快呀?寫完了我也不能出去玩,寫完了老師的作業(yè),我還要寫媽媽布置的作業(yè),寫完媽媽布置的作業(yè),爸爸的作業(yè)又來了,總之就是沒有玩的時間……,還不如慢點寫呢!”

沒想到“磨蹭”還成了孩子的一條對策。若是爸爸媽媽總給孩子加“父母作業(yè)”,孩子會開始有意識的慢,久而久之,漸漸地養(yǎng)成習慣,就真得變成磨蹭的壞習慣了。

☆對策:

把每天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做一個大概的估計,將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務進行一個時間預計。一定要給孩子留下休息的時間(自由支配的時間)。

如:一共要一個半小時,孩子在一個半小時完成了,余下的時間就必須由孩子自己支配,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后,孩子會抓緊時間完成作業(yè),因為早寫完就有很多時間玩了。

05

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

小寶活潑、可愛,但是小健的父母卻一直揪心著他的學習。因為小健寫作業(yè)時總是東看西看,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兒吃鉛筆,一會兒咬手指,注意力不集中,這樣的寫法怎么能快起來?

老師也反應小寶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而且還經常調皮搗亂,一會兒拽別人的頭發(fā),一會兒拉別人的衣服。

這個屬于典型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案例。這些孩子的注意力時間一般在15—20分鐘左右,如果讓他們連續(xù)做作業(yè)超過20分鐘,他就會走神,如果寫一個字走神5分鐘,作業(yè)當然就拖拖拉拉了。

☆對策:

作業(yè)分段

你先了解孩子當天的作業(yè)量,然后規(guī)定在一定時間內必須完成,如完成得好可以給予獎勵。

如果作業(yè)太多,可以把作業(yè)分割成兩個或三個階段。如第一次規(guī)定做15分鐘,完后休息一會,然后再規(guī)定一個15分鐘,再休息。當孩子的注意力提升之后,往后所定時間就可以慢慢延長,等養(yǎng)成高度集中學習的好習慣時就不用再分割時間了。

要為孩子提供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

孩子學習的地方要簡潔、整齊,尤其是書桌,準備好所有要用到的文具,但不要堆放玩具等會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東西。孩子學習的環(huán)境還要安靜,不要在孩子學習時,中途為了關心孩子,又為孩子送水果,倒水,這其實也是在干擾孩子。

訓練注意力本身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很多孩子的特點。年齡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時間越短。這是由于孩子的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還不夠完善,還處在發(fā)育當中。(?提升孩子注意力)

你看,單孩子寫作業(yè)磨蹭,這個看起來很平常的問題,都包含這么多原因,更別說學習和生活上的各種磨蹭了。生活中,家長需要多注意這些細節(jié),對孩子多一些耐心,為作出正確積極的引導,幫助孩子健康的成長。

相關推薦

  • 孩子做惡夢事出有因 導讀:常常在惡夢后,能清晰描述其夢境內容,兒童在完全清醒后因為害怕,不敢自己回床睡覺,常要父母親在身邊或立下保證后才敢再人睡。本病常伴隨有說話,而尖叫、擊打物體或行走很少發(fā)生。 夢魘以恐怖的夢境為基本...
    2021-09-21 閱讀全文
  • 孩子淘氣的真正原因 導讀:孩子淘氣的不得了,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表現(xiàn)一:打人、咬人 原因1:可能孩子對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邊去,他就會覺得受到威脅,然后主動進攻。 【辦法】:媽媽應多幫助孩子建立...
    2021-10-14 閱讀全文
  • 幼教教育敘事(淘氣的孩子) 一次戶外活動課上,曉梅把一位名叫淘淘的小朋友撞倒了。淘淘坐在那兒哭了起來。而曉梅就像什么事情也沒有發(fā)生一樣,頭也不回的走開了。我跑過來,問明了情況后,就把曉梅叫了過來對她說:“你把同學撞倒了,就是你的...
    2021-01-20 閱讀全文
  • 冷淡應對孩子淘氣 導讀:孩子總是有著層出不窮的好奇心,從而誘發(fā)出各式各樣的淘氣事件。面對孩子淘氣,要冷淡應對,不去理睬要比大加干涉效果來得好。 男孩的淘氣行為往往是他好奇的表現(xiàn),一旦好奇心得到滿足,他就會對這種行為失去...
    2021-09-28 閱讀全文
  • 淘氣的小猴子故事 1、淘氣的小猴子故事 森林中,小兔子跟小猴子是鄰居。 有一天,小兔子在路邊散步,忽然他看見路邊有一架葡萄樹,那上面掛滿了紫紅紫紅的葡萄,就像晶瑩的藍寶石。她眼睛望著,不知不覺流下了口水。 “喂,小兔子...
    2021-04-26 閱讀全文

導讀:常常在惡夢后,能清晰描述其夢境內容,兒童在完全清醒后因為害怕,不敢自己回床睡覺,常要父母親在身邊或立下保證后才敢再人睡。本病常伴隨有說話,而尖叫、擊打物體或行走很少發(fā)生。 夢魘以恐怖的夢境為基本...

2021-09-21 閱讀全文

導讀:孩子淘氣的不得了,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表現(xiàn)一:打人、咬人 原因1:可能孩子對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邊去,他就會覺得受到威脅,然后主動進攻。 【辦法】:媽媽應多幫助孩子建立...

2021-10-14 閱讀全文

一次戶外活動課上,曉梅把一位名叫淘淘的小朋友撞倒了。淘淘坐在那兒哭了起來。而曉梅就像什么事情也沒有發(fā)生一樣,頭也不回的走開了。我跑過來,問明了情況后,就把曉梅叫了過來對她說:“你把同學撞倒了,就是你的...

2021-01-20 閱讀全文

導讀:孩子總是有著層出不窮的好奇心,從而誘發(fā)出各式各樣的淘氣事件。面對孩子淘氣,要冷淡應對,不去理睬要比大加干涉效果來得好。 男孩的淘氣行為往往是他好奇的表現(xiàn),一旦好奇心得到滿足,他就會對這種行為失去...

2021-09-28 閱讀全文

1、淘氣的小猴子故事 森林中,小兔子跟小猴子是鄰居。 有一天,小兔子在路邊散步,忽然他看見路邊有一架葡萄樹,那上面掛滿了紫紅紫紅的葡萄,就像晶瑩的藍寶石。她眼睛望著,不知不覺流下了口水。 “喂,小兔子...

2021-04-26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