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帶孩子多見世面、提倡賞識教育

發(fā)布時間:2020-10-31 帶孩子去幼兒園工作總結(jié) 教育孩子筆記 中班孩子教育筆記

這是一個比較通俗的說法,我認為這個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孩子認識世界和適應社會的一個好機會。我們不能讓孩子在一個環(huán)境中成長。一有時間,我們就會帶孩子去公園或動物園玩,長假期間,我們也會帶著女兒出去旅游,讓她開闊眼界,掌握更多的知識。只要有機會,我們也經(jīng)常帶她參加各種活動,讓她接觸更多的新事物,更多的人,在無形中提升自己。

四、提倡賞識教育

欣賞孩子是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手段。培養(yǎng)自信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無形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聲贊揚,都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可以鼓舞孩子的斗志,增強孩子的信心,激發(fā)孩子的勇氣.孩子做錯事的時候都需要批評,但一定不要大聲責備他,甚至打他(我們從小到大從沒打我女兒)。要告訴他為什么錯了,并給他一次改正的機會,更不能傷害他的自尊心。激勵和表揚的效果遠勝斥責和打罵。例如:早上刷牙洗臉吃飯的時候,孩子老是慢吞吞的,喊了很久過來刷牙啦,結(jié)果竟然還是一動也不動,當沒聽見,這個時候有些家長可能就要大聲斥責了,但是往往大聲斥責的效果不一定有用,我們何不用另一種方式呢:嘉嘉爸爸,你說我們嘉嘉這么乖的,而且跑起來特別快,你說我數(shù)一、二、三的時候,她會不會已經(jīng)跑過來在刷牙了呢?爸爸說:非常有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父母見過世面,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1

西班牙旅行的時候,碰到一對中國父子。父親因為到歐洲出差,帶著孩子一路游歷歐洲城市,在巴塞羅那,然后又去巴黎。

他的父親研究生畢業(yè)之后,赴國外工作,若干年后回國內(nèi)的一個大型企業(yè)工作。你可以感受到他身上的那種平和和從容,見過外面的世界,也知禮節(jié)。

孩子很開心,在高迪建筑的展覽館出來之后,他的父親說,我覺得今天2小時的參觀,收獲并不會比學校里一學期的藝術(shù)課少。雖然我們請了假,但我們行萬里路,都是知識。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有父親這樣贊嘆多元化培養(yǎng)的妥當。

吃飯的時候,他說了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

我總覺得,我們那一代人,是有貧窮基因的,沒有良好的物質(zhì)條件,也沒出去見過世面。這樣的基因,是囿于自身以及上一代人的局限。所以,一直到成年之后,都會有一種對生活的不安全,希望拼命賺錢,希望出人頭地,拼命地用物質(zhì)裝點自己。而我希望,下一代人,不會是這樣。

所以,他盡可能多地讓孩子去看外面的世界,見外面的人。

他的孩子今年十歲,衣著樸實,會坐長途巴士去巴黎,也可以與人用英語流利地交談,低調(diào)而內(nèi)斂。

見到這對父子,讓我想起一句話:父母見過世面,對孩子真的很重要。

2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同于有錢的父母。他們往往具備的是:非常努力,也非常勤奮,有以此拼搏而來的經(jīng)濟基礎,有后天他人和自我養(yǎng)成的教養(yǎng),最重要的,是擁有對萬事萬物的平和。

他們讓孩子知道,一個人非常努力,是可以有機會成功的;一個人不應該囿于江湖,而是應該走南闖北;一個人不需要為了物質(zhì)而束縛自己,有更廣闊的天空可以去走。

所以,父母見過世面的孩子,更容易對物質(zhì)保持一種天然的寧靜,對欲望有天生的收斂,對精神有無限的渴求。

因為他們從小不缺少物質(zhì),所以,不需要用買買買來滿足自己;因為從小被不斷地滿足,所以沒有那么一刻會因為得到而炫耀;因為他們走過大山大水,所以不會局限于眼前的一切。

3

我的一個朋友,我們喜歡叫他小寧,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企業(yè)的高管,比我大不了幾歲,他的身上,永遠藏著兩個字“見識”。

他一直到年收入80萬的時候,依然開著一輛20萬不到的車子;他聚餐的時候常常一身運動服,休閑得絲毫不像是領導;他也會去路邊燒烤攤吃串串,和我們大快朵頤。他有很多朋友,在他眼里,只有值得信賴和不值得信賴的朋友,沒有所謂的窮朋友和富朋友。

有一次,我們幾個朋友坐在他的車上,有一個朋友問,你怎么不換一輛車,實在太配不上你的身份了。

他笑了笑,問他,身份是什么?你可以告訴我嗎?

那個朋友說,身份就是,你現(xiàn)在好歹也應該算是個高管,好歹開一輛40萬左右的車子啊。

他打趣著說,果然,我要更努力才是。因為,我看上去還需要用一輛車來裝飾。

他的父親曾經(jīng)也是一個國營企業(yè)的小領導。

他說,

他的父親非??炭啵驗槲母?,只有初中畢業(yè),后來恢復高考后,立刻去考大學。

他的父親喜歡讀書和打拼,于是,他小時候,總是看到父親一個人在臺燈下看書,過著帳子,也不知道看書的父親幾點才入睡。父親后來成了小領導,沒有任何背景的他,成了一家人的驕傲。

衣食自然無缺,小寧說,那時,帶給他的并不僅僅是物質(zhì)的滿足,而是他通過父親,堅定地覺得,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改變命運的。

除此之外,他的父親最大的特點,還總是帶他去游山玩水。以前外出出差,總是會帶著他,給他和老師請幾天假,然后會和單位多請假一天,開完會之后,帶他去游玩。小寧說,那些年里的日子,他比孩子幸福的,不是有沒有錢,而是發(fā)現(xiàn)自己走過了大山大水,變得開朗和從容。

“或許,我覺得物質(zhì)可以滿足我,但并不是最能滿足我的,對于我來說,也不是那么重要?!?/p>

“到現(xiàn)在,我自己成了孩子的父親,我父親還是告訴我,作為父親,一定要足夠努力,給孩子優(yōu)渥的環(huán)境,并且讓孩子知道通過努力,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一定要給孩子廣闊的天地,而不是永遠讀書不去走路?!毙幷f,可能他們家境并不是最優(yōu)質(zhì)的,但他自始至終仍然抱有謝意,因為父母,讓他知道,從容地對待物質(zhì),努力地面對生活。

4

所以,我現(xiàn)在盡可能地讓自己保持一種向上的姿態(tài),我也很希望成為一個有見識的母親,在孩子眼中,是勤奮的,努力的,熱愛生活的,是可以不需要為萬事萬物所動,也不需要為任何事折腰,是有安全感的。

這樣,讓自己的女兒,也盡可能更好地面對未來的自己,不恐慌也不急躁。

我們所謂富養(yǎng),其實更多的停留在物質(zhì)上,是在極限的位置去拼命投食自己的孩子,這樣的結(jié)果,可能會讓孩子有一種感覺是,這個世界所有好的一切,都應該是我的。

而真正的富養(yǎng),而是一種言傳身教,讓孩子在成長中,慢慢形成自身的價值觀,可以對物質(zhì)有不動聲色的淡定。而父母就扮演了這個傳遞者的角色。

5

我很喜歡一句話是,父母是孩子的終身相伴者。他算不上導師,而是風雨前行的那個人。作為父母,和孩子走一路的時候,必須跑得非常努力,這樣,孩子也會努力跟上你的腳步。

成為一個有見識的父母,讓孩子懂得努力的意義,讓孩子知道未來的寬闊,讓孩子明白世界的廣袤,或許就真的會有平和的生活氣息和生機勃勃的勇氣。

請多給孩子一些賞識


請多給孩子一些賞識接兒子時發(fā)現(xiàn)兒子的額頭上貼了一個小貼紙,上面寫著‘獎’字,兒子驕傲地說:“老師獎勵的!”我笑著摸著他的頭說:“是呀,我就知道你最棒,老師同學都喜歡你!”他更加自豪地拉著我下樓。其實每個小朋友的額頭上或者手上都有類似的東西,表揚他,賞識他,我覺得小家伙自信心會更強些。

在幼兒園的操場上兒子很快找到自已喜歡的小木馬,騎在上面高興地喊著,因為小爸開車在外面等著,我招呼他玩一會兒就離開,正巧小區(qū)的孩子**也在,我讓他們手拉手一起走,可趙同學不肯,他姥姥在旁邊說這孩子如何得不懂事,話音剛落,趙同學就搶了別的小朋友的木馬,小朋友哭喊著追著。我蹲下身來:“**同學,聽說你最懂事最愛和小朋友一起玩了,木馬一起玩多好呀!”他一聽就松了手。我連連跟他姥姥說:“小孩子也有自尊,千萬不可當著孩子的面批評他,多賞識表揚他,他會更好!”姥姥說:“這孩子不懂事,不像你兒子懂事呢?!蔽倚?。果然一會功夫趙同學哭了,原因是他的小紙貼不見了,哄了半天,哭哭啼啼才上車,前提條件是兒子要上他家去玩。兒子痛快地答應了。

在去趙同學家的路上,兒子撿了塊石頭拿在手里玩,趙同學也想要就動手搶兒子的,兒子不給,結(jié)果他朝兒子胸口就是一拳把兒子打倒在地。兒子起來問:“你為什么打我,你是壞孩子!”然后跑向我:“媽媽,他打我!”眼淚含在眼里。我笑著對兒子說:“有點委屈吧,但你做得很對,跟他講道理,現(xiàn)在你把石頭給弟弟,你們一起玩就好了!握個手吧?”兒子起先不同意,但經(jīng)我這么一說就走過去,把石頭遞過去,趙同學這邊被姥姥狠說一通正打姥姥呢,兒子走過去倆人握手,放下石頭,手拉手開門上樓回家了。小孩子就這樣剛才還是‘敵人’,但轉(zhuǎn)眼間就會成為朋友。

做好晚飯去接兒子,兒子在人家里自由自在地開車玩,**的姥姥一再地夸獎兒子,說兒子懂事,我也趁機表揚兒子:“是呀,他現(xiàn)在很懂事呢,我們講道理他都聽?!毙〖一锫犃藫P起頭,“媽媽,我玩差不多了,咱們回家吧!”然后和他們揮手再見。一出門,他恍然大悟地說:“啊呀,怎么黑天了?”“是呀,剛來時天還亮著呢?今天天熱,晚上有雨?!蔽医由险f?!澳翘炖淠??”“天冷就下雪了!”兒子滿懷期待地說:“睡好覺就能下雪了嗎?”“不是,雪要在冬天才下呢?下雪時你想干什么呀?”“下雪時我的小木馬就穿雪衣了?”“是呀,那下雨呢?”“下雨它就洗澡了,變得干干凈凈了!”我被兒子的話感染著,小家伙的想像力開始發(fā)揮,“我最喜歡下雪,雪花從上面下來,我就變白了?!蔽也蝗绦恼f話,怕打擾孩子心中的想像,認真地聽著。“我和媽媽去堆個大雪人,像小企鵝PORORO一樣打雪仗-------”在兒子的想像中我們回到了家。我真誠地表揚兒子:“媽媽真沒想到,你的小腦袋里裝滿了這么多的想像,媽媽像你這么大的時侯還不知道這么多呢?”“當然,因為我最棒!”小家伙瞅著我來了這么一句,我驚喜得狂親他不止,當然這詞也不是他獨創(chuàng),聽起來熟悉,好像又是哪個碟里的吧?

我用這些瑣事來說明一個事情,我在生活中越來越多地加進了我對兒子的賞識教育,我發(fā)現(xiàn)兒子正如我所賞識的那樣,變得越來越懂事,越來越自信,相像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動手能力都有很大的發(fā)展,收到這樣的效果是我沒有想到的,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多用表揚賞識的話來說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建立起來,相應地思維也會發(fā)生變化,你所期望的好的品德,好的體能,好的習慣都會在我們的賞識中建立。當然賞識教育也要有一定的方式方法,比如賞識孩子的時候,“只能賞識孩子的努力,而不應該賞識孩子的聰明與漂亮。因為聰明與漂亮是先天的優(yōu)勢,而不是值得炫耀的資本和技能,但努力則不然,它是孩子后天的應該予以肯定?!保ㄕ蹲鲎畛晒Φ母改浮罚┍热缳p識孩子時一定要真心誠意,不能空洞,要在具體內(nèi)容的基礎上進行等等。

請在日常生活中多給孩子一些賞識吧!相信這些賞識的話語會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永遠存在孩子的記憶中,讓一個美好的童年伴隨他一生一世??!

多角度賞識造就理想孩子


尊重和愛是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由衷地欣賞、贊美孩子,需要家長學會從多個角度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用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悅感染、打動孩子,使其保持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

角度一:

正面強化,贊揚孩子眾所周知的優(yōu)點

今年6歲的剛剛很有環(huán)保意識,常把小區(qū)里的果皮、紙屑撿起來放進垃圾箱,年前還被小區(qū)管理處評為“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墒?,最近剛剛保護環(huán)境沒有以往積極了,因為爸爸媽媽覺得孩子環(huán)保方面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受到了肯定,便不再表揚他這種行為,剛剛拿回“環(huán)保小衛(wèi)士”的獎狀時,他們只是隨意看了一眼,就再也沒有提起。孩子的積極性受到了打擊,慢慢失去了保護環(huán)境的興趣。

孩子在表現(xiàn)優(yōu)秀的時候,最期望聽到爸爸、媽媽的鼓勵與肯定。積極的正面肯定,才能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和喜悅,給孩子帶來愉快的心理感受,強化他正面的表現(xiàn),促使他努力做得更加完美。

角度二:

全面肯定,賞識孩子小小的優(yōu)點

調(diào)皮的東東常會給父母招惹一些小麻煩,但有時也會主動做些好事,把摔倒的小朋友從地上扶起來,幫粗心的阿姨找到丟在角落里的鑰匙……看到東東幫助人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會充滿喜悅地贊揚孩子:“東東真懂事,這么小就知道幫助別人,將來長大了一定會了不起!”在父母的贊揚聲中,東東一天天懂事了,不再沉湎于捉弄別人帶來的小小樂趣,而把精力轉(zhuǎn)移到幫助別人上。

爸爸媽媽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揚是引導孩子一步步走向真、善、美的動力。家長如果老把眼光盯在孩子的過錯上不放,就會心生焦慮,對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與信心,會導致孩子往消極的方向發(fā)展。在糾正孩子搗亂等錯誤行為的同時,用心發(fā)現(xiàn)他身上的優(yōu)點,細心捕捉他的每一點進步,及時加以肯定和鼓勵。孩子會逐步改掉不良習慣,強化優(yōu)秀的品質(zhì)。

角度三:

沙中淘金,賞識孩子錯誤中的閃光點

剛上小學的小井成績不太好,很少受到父母和老師的表揚。3月是學雷鋒月,很多做了好事的孩子都在學校里得到了表揚,讓小井十分羨慕。一天,他交給老師一百元,說是在上學路上拾到的,當天就受到了學校廣播站的表揚,這讓小井興奮得滿臉通紅。那一天,他讀書的聲音特別響亮,作業(yè)寫得特別工整,紅領巾比任何時候都系得整齊??墒堑诙?,小井卻垂頭喪氣地來到了學校,原來他為了得到表揚,竟然偷拿了家里一百元,被爸爸發(fā)現(xiàn)后暴打一頓。幸虧老師了解到真相后及時和家長聯(lián)系,做父母的也檢討了自己的沖動行為,肯定了孩子出發(fā)點是好的,才慢慢讓小井又找回了笑容。

在工作和生活中,成人因為期望得到別人的尊重與肯定,偶爾也會犯些連自己都難以置信的錯誤,小小年紀的孩子又怎么能夠避免呢?發(fā)生這樣的事情時,家長一定要頭腦保持冷靜,客觀分析孩子這樣做的深層原因。如果孩子是為了獲得尊重和肯定而犯的錯誤,至少有令人欣慰的地方:孩子想聽表揚,想要上進。家長要肯定這一點,多找機會表揚孩子,滿足他的心理需要,在此基礎上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來獲得肯定。

角度四:

獨辟蹊徑,賞識孩子的與眾不同點

豆豆性格有些內(nèi)向,常被小朋友冷落。因此她不太喜歡出門,閑下來時就給家里的小狗洗澡、梳理皮毛,把學習和生活中發(fā)生的事編成故事說給它聽。豆豆的父母擔心孩子將來不能與人和諧相處,但轉(zhuǎn)念一想,光著急也沒有用,還不如引導孩子把說給小狗聽的故事記錄下來。豆豆媽媽把孩子記下的故事投到兒童雜志,竟然有幾篇發(fā)表了,讓豆豆感到了成功與快樂。不少小朋友也開始要求豆豆講故事給他們聽,時間長了,豆豆性格逐漸變得開朗起來。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不會有兩個相同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的特點,有著輕微自我封閉傾向的孩子,有時更會令大人覺得難以理解。這些特點是孩子人格的一部分,簡單的斥責和生硬的要求只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把他推向不健全人格的深淵。發(fā)現(xiàn)孩子具有負面的性格特點時,家長先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尋找孩子特殊性格中的積極因素,因勢利導,幫助孩子一步步走出狹隘的天地,在人際交往和社會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樂趣,逐漸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

多帶孩子做客提高交往能力


帶孩子到親朋好友家做客,可以增加孩子的社會經(jīng)驗,鍛煉孩子人際交往的能力,這一類活動對孩子說來很有益處。但有的孩子在做客時不能和小伙伴友好相處,至使聚會不歡而散,令父母難堪。那么,應該怎樣指導自己的孩子在做客時與小伙伴相處呢?以下幾點請參考:

一、做客前指導孩子。

1、向孩子提出要求,明確在外做客時應有的文明禮貌舉止。要讓孩子知道在外面做客,和在家里做小主人不同,各家的生活習慣和規(guī)矩是有區(qū)別的,要守規(guī)矩懂禮貌,別人家的東西,未經(jīng)允許不能隨便拿、翻,有些事情不可自作主張。

2、給孩子介紹去做客家的情況,特別應介紹對方小伙伴的情況和如何稱呼等基本情況,如對方是哥哥姐姐要尊敬,是弟弟妹妹要愛護。

3、指出孩子之間玩耍時的注意點:小客人一定要尊重小主人的意見,要多用商量、征求的口吻,如:“好不好?”“可以嗎?”“我能玩一會兒嗎?”……并可根據(jù)自己孩子的個性特征給予重點強調(diào)要求。如孩子平時好強,事先就要告訴孩子與小伙伴玩時要謙和、忍讓;有的孩子較膽小,家長要鼓勵孩子不要害怕,如“大哥哥很喜歡你,我相信你會和他玩得很開心”。

二、在做客中指導孩子。

做客過程中父母也要關心自己的孩子,不能任隨孩子自己玩,放手不管??蓮膫?cè)面觀察孩子在與小伙伴玩耍中的情況,作一些適當?shù)闹更c、暗示,幫助孩子矯正一些不適宜的言行舉止。如果小伙伴之間發(fā)生了爭吵、矛盾,小問題,可以在大人的提醒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如果發(fā)現(xiàn)是自己孩子做得不對,也可把孩子帶到一邊,慢慢講道理,善意地提出批評,并指導孩子該怎么做。如需要道歉的話,也應鼓勵孩子勇敢承認錯誤,言歸于好。如果發(fā)現(xiàn)錯誤不在自己孩子,并吃了虧,大人也要心平氣和地對待,告訴孩子“你沒有錯,但我們是客人,能謙讓就謙讓?!币媸菦]法一起玩,暫時可把孩子帶開。

三、做客后及時作出評價。

對孩子在做客時與小伙伴相處時的表現(xiàn)要及時地評價,明辨哪些行為是好的,加以肯定;哪些行為不應該,指出為什么,今后應該怎么做,讓孩子改有方向。如果孩子的表現(xiàn)實在令人失望,再三告誡也不聽從,也可以取消下次做客機會,并明確告訴孩子“等你知道怎樣做客,怎樣對待小伙伴時,我們才能帶你去,否則主人不會歡迎你的。”帶孩子在外做客,對孩子來說是他們喜歡的活動,這樣的懲罰也可作正面教育的補充手段,相信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育兒心得:學會賞識孩子


育兒心得:學會賞識孩子

俗話說的好,細節(jié)決定成敗,因此我們在和他人溝通的時候,總會注意很多方面。但是,當我們面對孩子時,就不會注意很多了,總是想到什么,就說什么。其實,大人們這樣做,很容易傷害到孩子幼小的心靈的,我們在和孩子溝通時,也應該注意細節(jié)方面的內(nèi)容!

學會賞識孩子

孩子的自我形象,是在幼年時通過與別人互動后建立的,常常被人告知“笨”、“丑”、“不乖”的孩子,自然就會展現(xiàn)出“笨”、“丑”、“不乖”的特質(zhì),更糟糕的是孩子潛意識里也許就這樣認定自己了。所以,我們在和孩子溝通時,一定要學會賞識孩子,用表揚和肯定來樹立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將“聰明”、“自信”、“漂亮”的特質(zhì)展現(xiàn)出來。

注意保護孩子自尊

不要在別人面前批評孩子的缺點、弱點,常被大人在大庭廣眾下批評,孩子又沒有什么為自己辯護的解決辦法,愛面子的孩子只好生氣!反而更讓家長對其進行數(shù)落,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長此以往,孩子就不再喜歡出門,不喜歡與人交往,極大的影響著孩子與人交流溝通的技巧和能力。

幫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喜愛表演、表現(xiàn)是部份孩子的天性,但不要勉強孩子做這些,尤其是以物質(zhì)利誘、威脅刺激的方式,這樣會讓孩子建立錯誤的價值觀念。所以千萬不要常用此種方法來誘導孩子,以免孩子以為只要有誘惑就可以做任何事。

讓孩子知道你愛他

父母也總會有心情不好,或者壓力大的時候,在這個時候,若是孩子再出點兒小情況,那父母很容易就會對孩子口出惡言,而惡言一出,烙在孩子心靈深處的傷痕,絕對會影響到你和孩子的感情!所以說,各位家長,千萬不要對孩子說出不愛他、不要他、討厭他的話,你要讓孩子知道,你愛他、喜歡他,永遠都會陪伴他!

給孩子學習的機會

不要認為孩子能力不夠、很多事都不會做,而不讓孩子動手學習,在孩子說出要去做某樣事的時候,如果這件事,對孩子并沒有什么傷害,你就放手,讓他去做吧!如果,你不愿讓孩子有自己的選擇,或者因為擔心孩子出問題,而犧牲了孩子的學習機會,那孩子只能是所有的事情都依靠你,失去了自身潛力的發(fā)展。

別總想著處罰孩子

孩子總會出現(xiàn)錯誤,當孩子出現(xiàn)錯誤的時候,家長就別總想著該怎么罰他,怎么教訓他,既然錯誤已經(jīng)發(fā)生了,那我們就要冷靜、耐心地跟孩子說明犯了什么錯,討論分析應該如何避免錯誤發(fā)生,正向的處理過程更為積極有效。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有些家長總喜歡和孩子發(fā)脾氣,說完立馬就后悔,十分懊惱自己為什么會說出這樣的話,認定自己需要把脾氣改一下,但就是難以做到,下次依舊發(fā)脾氣!其實,這些都是人之常情,畢竟,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其實挺難得,各位父母只要時刻彼此提醒,或自我提醒,情況一定會慢慢改善的。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能比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更大,而父母自己的錯誤示范,會給孩子造成很是深遠的影響,所以各位爸媽,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育兒觀念:一個見過世面的孩子是怎樣的


育兒觀念:一個見過世面的孩子是怎樣的

記得大一的時候,上工業(yè)設計的大課,前面幾節(jié)課講的是不同時期的家具設計,當時老師就讓我們周末去宜家看看,主要看一下不同的家具,然后寫一篇感想。當時是我第一次去宜家,以前家住在邊緣的城鎮(zhèn)里,離市中心遠,沒什么機會去看到好的東西。只在電視上看過很多次宜家的廣告。

第一次去宜家,心里好激動呀,覺得每樣東西都好漂亮,擺設精致,設計感很強,摸起來每個東西都是極好的,回來以后我就寫了一篇大贊宜家設計的稿子,信心滿滿地交了上去。

大學的老師肯定不會單獨地念某個同學的文章,只會概括性地總結(jié)一下。老師在點評總結(jié)的時候說的那段話,我至今都沒有忘記,她說,大部分同學都覺得宜家的設計很不錯,但也有同學,可能平時見的好東西多了,就覺得宜家的東西一般。

當時給我的觸動真的很大,明明我覺得很好的東西,居然有同學說不怎么好。那是我在上大學以來,第一次意識到,原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未必是身高,未必是成績,而是眼界。

在大學畢業(yè)后,我在一個課外培訓機構(gòu)里做過一段時間的美術(shù)老師,帶的是4、5歲的孩子們學畫畫。有家長帶著孩子來報名上課,也負責接待。當時就能感覺到不同的家庭出來的孩子會有很大的區(qū)別。

有些新來想要報名的孩子,雖然第一次跟著家長來培訓班,但顯得落落大方,跟著我們到處參觀。看見一些好玩的東西,新鮮的道具,都表現(xiàn)出很大的熱情和好奇心。在想看看摸摸的時候,都會很禮貌地問我,“我可以看看那個嗎?”每次遇到這樣的孩子,都會很喜歡,因為從他們身上能感覺到孩子那種天真單純,但又非常有家教,懂分寸。

而有些孩子,就會明顯地感到怯場,可能平時比較少到其他地方,看見的東西都比較少,來到環(huán)境比較好的地方,雖然會很好奇,但會更加謹慎。就一直跟著媽媽的身后,大部分都不會問我們問題,反而是家長會問得比較多。

當時的我,只是一個剛畢業(yè)的姑娘,對孩子的事情不懂,但現(xiàn)在想起來,明顯是兩種不同環(huán)境下成長的孩子。前者就是跟父母去過不同的場合,見過的事情多了,待人接物也顯得落落大方。而后者的孩子明顯就是出門比較少,見識和膽子都不如第一種孩子。

在正式上課以后,兩種孩子在課堂的區(qū)別會更加明顯。在一次畫畫課堂上,主題是關于小船和海水的,當時我主要是講解船要怎么畫,不同的船有什么特征。然后讓大家畫上海水,海水里可以畫上魚,會讓畫面更好看。一個小男孩在畫完船后,給海里畫上魚、海星、海草、還有一個帶著類似氧氣罩的人。當時我很驚喜,因為我只引導大家在海水里畫魚,根本沒有提及其他東西,而他卻畫上了。我問他是不是在卡通片上看來的,而他卻回答我,說是爸爸媽媽帶他去海洋水族館看過。而班上部分孩子都只是按照我的引導去畫魚,表現(xiàn)得中規(guī)中矩。

一個人提高見識和眼界,往往通過兩個方法,第一多旅行、多逛逛、多出去走走,第二就是大量閱讀。

很多人都建議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其實就是希望能通過旅游游玩增加孩子的見識。有人會說,孩子這么小,哪里記得玩過什么東西。其實真的不用孩子記得,比如帶孩子去游山玩水,出去郊游,只是讓他知道,山有各種不同的山,水也有不同的水。等他以后長大了,從書本里讀到“青山綠水”的時候,不會一臉茫然,至少曾經(jīng)見過。

周末的時候多帶孩子出去逛逛,即使是去商場、公園、博物館,不消費,看看一些新鮮的東西,好玩有趣的,總比一家人呆在家里強。

而閱讀的成本就更加低,是最值得投資的。平時多給孩子買些繪本,抽空給他念,陪他讀,從書本中就能看到更大的世界和去過的遠方。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只是需要一些書,還有你每天的一些時間,但收獲的卻是巨大的。等孩子養(yǎng)成自我閱讀的習慣,愛上閱讀以后,自己就能省心很多了。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的見識和眼界,往往決定了孩子成長的寬度。父母提供怎樣的環(huán)境,是個怎樣的人,孩子往往就與父母相似。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長成一個有見識,眼界開闊的人,往往以為這些東西等孩子長大以后,出去上學工作就能自動擁有,但真的不是。小時候沒有好好培養(yǎng),長大了需要靠孩子自己更多的努力才能填補過去成長環(huán)境中的缺陷。如果爸爸媽媽有這個意識,從小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見識,長大以后表現(xiàn)出來的格局和眼界,往往就會比同齡人高很多。

家園共育:賞識我們的孩子


家園共育:賞識我們的孩子

身為父母,我們都是高中教師,對高中生的心理還算比較熟悉,處理起這些高中學生的事情來也還算得心應手,但談到教育自己的小孩子,我相信我們每位家長都會有過感到痛苦的時候,特別是在孩子開始懂事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之后。

4月份過去了,我們的兒子已經(jīng)過了四周歲了,做事情有時會固執(zhí)己見,不聽長輩的勸告,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都要花較長的時間、通過耐心教導讓他改正壞習慣。但有些不是很好的習慣卻不能徹底改掉。教來教去,很多時候弄得自己傷透腦筋。為此,作為父母的我們開始好好研究以前自己用過的教育資料,也開始學習新的教育理念。

通過一段時間的積累,我們在回顧一些教育影片,如美國電影《師生情》、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中找到了些教育孩子的智慧;我們在學習一些教育資料,如宿茂臻老師的“舉左手與右手的故事”、周宏老師的《賞識你的孩子》、馮恩洪老師的“及格+特長”模式教育中學會了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優(yōu)點和缺點。

總結(jié)起來也就是讓孩子時刻品嘗到成功的甜頭,而不是失敗的苦頭;多鼓勵,少埋怨。這些說起來簡單,但要真正做起來并不簡單,這要求我們做父母的在教育過程中要融入情感、融入道德、更要融入智慧。因為我們應該意識到離開情感的教育是失敗的,離開道德的教育是危險的、離開智慧的教育是失去活力的。

賞識教育誤區(qū)之亂夸孩子麻煩大


單憑多多夸獎,就能把孩子塑造成“人見人愛”的天使嗎?在“賞識教育”的發(fā)祥地美國,也有越來越多的知識階層的父母,在反思“過分鼓勵”的害處,太多的鼓勵就像太多的糖一樣,要知道,你若想讓孩子知道“糖”的美,就不要讓他掉進糖罐出不來。

夸張鼓勵毫無意義

“你好乖呀!”“你真是懂事的好孩子,你是爸爸媽媽的驕傲?!薄芭叮裉煸缟夏惚憩F(xiàn)得像一個天使!”對于小于5歲的寶寶來說,這樣“抽象”的鼓勵毫無意義,他根本不明白他的哪些行為像“天使”,哪些行為又成了爸媽的“驕傲”。既然鼓勵的目的是為了強化寶寶的好行為,那么表揚應該越具體越好。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旦我們指出孩子的哪些行為“有進步”,孩子以后會遵循這些行為規(guī)則去做事情,他就會自覺自愿,我們的養(yǎng)育過程就會“省力而見效”。具體到某一個細節(jié)的鼓勵往往是低調(diào)的,比如,“你今天早上主動幫媽媽鋪床,我真高興,謝謝。”“你主動幫媽媽擺放碗筷,下樓時主動攙扶爺爺,真不錯!”低調(diào)而具體的鼓勵聽上去隨意而親切,明白地告訴孩子:這是應該養(yǎng)成的行為,我們是一家人,互相幫忙,這很自然。

引發(fā)反感和不安

相當一部分父母誤解了“賞識教育”的基本原則,他們以為“賞識教育”,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出夸孩子的理由來,甚至認為,“孩子本沒有這些長處,你夸了他,他不好意思否認,自然就會朝這個方向努力。”孩子會懷疑父母這樣夸他是有他們自己的目的,“他們?yōu)榱俗屛夜怨跃头恫胚@么說,他們很虛假?!睘榱吮頁P“真正的自我”,孩子很可能得到的贊揚越多,就越頑劣。

受不了挫折和批評

因為超乎尋常的夸獎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覺,覺得自己就是最好的,或者自己做事永不會錯。這樣他受到老師和小朋友的批評時,會很受不了。因此,在家受到無微不至夸贊的孩子,經(jīng)常到大班快畢業(yè)時還沒有喜歡上幼兒園,他也會時不時產(chǎn)生這樣的困感,“為什么我把玩具撿回抽屜里,媽媽就會夸我‘真了不起’,老師卻會批評我沒有把玩具一樣樣收進紙盒里呢?”家庭教育對孩子鼓勵的“過分慷慨”,事實上與幼兒園的鼓勵原則形成雙重標準,這讓孩子感到迷惑,從而更有可能樂意呆在家中,而不愿意留在集體活動的場景中。

相關推薦

  • 賞識教育給孩子帶來了自信 我們班振振是個非常內(nèi)向的孩子,加上他各方面能力發(fā)展較慢,所以其他孩子也不大與他交往。.他也很少有主動跟其他小朋友交流的愿望,多數(shù)時候,他都是一個人默默地玩。我曾想辦法鼓勵振振與其他孩子交往,而他緊張、...
    2020-03-18 閱讀全文
  • 多方面賞識讓孩子充滿自信 多方面賞識讓孩子充滿自信 尊重和愛是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由衷地欣賞、贊美孩子,需要家長學會從多個角度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用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悅感染、打動孩子,使其保持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 一、正面強化,贊揚孩...
    2021-07-07 閱讀全文
  • 父母見過世面,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1 西班牙旅行的時候,碰到一對中國父子。父親因為到歐洲出差,帶著孩子一路游歷歐洲城市,在巴塞羅那,然后又去巴黎。 他的父親研究生畢業(yè)之后,赴國外工作,若干年后回國內(nèi)的一個大型企業(yè)工作。你可以感受到他身...
    2021-01-12 閱讀全文
  • 請多給孩子一些賞識 請多給孩子一些賞識接兒子時發(fā)現(xiàn)兒子的額頭上貼了一個小貼紙,上面寫著‘獎’字,兒子驕傲地說:“老師獎勵的!”我笑著摸著他的頭說:“是呀,我就知道你最棒,老師同學都喜歡你!”他更加自豪地拉著我下樓。其實每...
    2020-11-09 閱讀全文
  • 多從正面教育孩子 案例:那天,在連續(xù)兩個多月的大晴天下終于迎來了一場及時雨。自主活動時,老師擔心小朋友跑出活動室把衣服弄濕,特地叮囑孩子們:“外面在下雨,小朋友可不能出去哦?!笨墒?,才說完一會兒的功夫就有七八個小朋友在...
    2020-09-01 閱讀全文

我們班振振是個非常內(nèi)向的孩子,加上他各方面能力發(fā)展較慢,所以其他孩子也不大與他交往。.他也很少有主動跟其他小朋友交流的愿望,多數(shù)時候,他都是一個人默默地玩。我曾想辦法鼓勵振振與其他孩子交往,而他緊張、...

2020-03-18 閱讀全文

多方面賞識讓孩子充滿自信 尊重和愛是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由衷地欣賞、贊美孩子,需要家長學會從多個角度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用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悅感染、打動孩子,使其保持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 一、正面強化,贊揚孩...

2021-07-07 閱讀全文

1 西班牙旅行的時候,碰到一對中國父子。父親因為到歐洲出差,帶著孩子一路游歷歐洲城市,在巴塞羅那,然后又去巴黎。 他的父親研究生畢業(yè)之后,赴國外工作,若干年后回國內(nèi)的一個大型企業(yè)工作。你可以感受到他身...

2021-01-12 閱讀全文

請多給孩子一些賞識接兒子時發(fā)現(xiàn)兒子的額頭上貼了一個小貼紙,上面寫著‘獎’字,兒子驕傲地說:“老師獎勵的!”我笑著摸著他的頭說:“是呀,我就知道你最棒,老師同學都喜歡你!”他更加自豪地拉著我下樓。其實每...

2020-11-09 閱讀全文

案例:那天,在連續(xù)兩個多月的大晴天下終于迎來了一場及時雨。自主活動時,老師擔心小朋友跑出活動室把衣服弄濕,特地叮囑孩子們:“外面在下雨,小朋友可不能出去哦?!笨墒?,才說完一會兒的功夫就有七八個小朋友在...

2020-09-0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