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親愛的寶寶,讓爸爸媽媽一起與你快樂成長

發(fā)布時間:2020-10-27 幼兒園我的爸爸媽媽說課稿 幼兒園優(yōu)秀說課稿和你在一起 幼兒園爸爸的教案

不敢說有育兒心得,一方面是作為家長做的還很不夠;另一方面,這其實是一個我們與朵朵一起成長的過程,她在學習,我們也在總結(jié)改進,謝謝貝貝幼兒園給我們一次抒發(fā)感想的機會。

從朵朵出生起,基本上就是爸爸媽媽帶的比較多。相比爺爺奶奶帶,溺愛少一點,思想長遠一點,這是優(yōu)勢。我們對朵朵的態(tài)度一般是剛?cè)嵯酀?,比如吃飯、洗澡,她有時會貪玩、懶,但是她又很喜歡比賽,喜歡被夸獎,所以我們的策略是給她確定一個比賽對象,她就勤快的吃飯了;答應她洗完澡可以潑爸爸水,她就興沖沖地去洗澡了。但是對于她無理取鬧的情況,我們的第一處理方式是冷處理,不起睬她,哭鬧無效,她也會明白過來,向爸爸媽媽道歉,當然,只要她認錯,我們也會及時的安慰她,告訴她:“做錯了事就要承認錯誤,爸爸媽媽還是愛你的。”

朵朵有個表姐,她的很多語言、行為都會向姐姐學習,當然也經(jīng)常吵架,我們盡量讓他們自己處理,她們解決不了,大人要盡量公平的解決,小朋友可不適用“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其實她們是最維護公平和正義的。外婆家的鄰居有一個同齡的弟弟,男孩子嘛,總是強勢一點,調(diào)皮一點,朵朵從開始的不熟悉,開始學會處理小朋友間的矛盾:玩具的共用、小打小鬧,總的來說,有個玩伴真好。

也許是性格原因,朵朵在家里比較活潑,在集體生活中有點沉默,我們就多鼓勵她,和她說:只要勇敢的表達自己,大聲的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你就會越來越棒的。生活中碰到我們的同事、朋友,我們都鼓勵她勇敢的表現(xiàn)自己,真的,感覺她越來越棒!

很湊巧,和南南、袁滿在同一個班學英語,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很適合她,受到鼓勵,她的積極性很高的。生活中,我們常常有意無意的幫他復習英語,逛街游玩,她喜歡認漢字,認字母,高興的喊:爸爸,這里有個BigA;媽媽,Smallb。鼓勵、快樂的學習方式讓她很有成就感,學得很快,讓我們也很有滿足感。

朵朵喜歡爭第一。最近喜歡打牌,學了2種打法,抽烏龜和釣魚,但是她贏不了的時候會賴皮,我們就教育她不可能什么事都是第一,有人輸、有人贏,你想贏,就要動腦筋,就要努力,也是她還不是太懂,但現(xiàn)在她和姐姐比賽跑步的時候會說:“總歸有人贏有人輸?shù)目?!”可愛的讓人發(fā)笑。

對于朵朵,我們不希望她有多聰明、多能干,只希望她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懂得必要的道理,然后的就是健康、快樂,希望她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在歡笑中成長。我們家最親愛的朵朵,爸爸媽媽與你一起快樂成長好嗎?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寶寶偏愛媽媽,爸爸該怎么辦?


當孩子喜歡纏著媽媽,不要爸爸時,千萬別急著責備他,有可能是做爸爸的平常疏忽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而表現(xiàn)出的一種抗議反應;要改善父子間的親子關 系,最好在孩子早教的過程中每天花些時間陪孩子一起玩、跟他聊天、講故事給孩子聽……,了解孩子心理想法,也讓孩子了解爸爸的愛。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擾,讓我們來做一個小測試,應該就不難找出原因了。回答問題時先別找理由,是或不是?有或沒有?只選一個答案。

1.你每天都在孩子沒睡著前回家嗎?

2.你會幫孩子換尿布、泡牛奶嗎?

3.每天專心陪孩子玩的時間有沒有1個小時?

4.你有為他說晚安故事、陪他散步或玩球嗎?

5.你常常抱他并且跟他說話嗎?

6.孩子哭個不停時你會耐心的哄他嗎?

如果以上幾個簡單的問題,你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孩子不要爸爸很正常的。說的現(xiàn)實些,爸爸的存在與否對孩子而言根本沒有差別,因為在他的世界里,你只是一張不陌生的臉孔罷了,也許身為爸爸的你會覺得不平,每天忙著上班工作都是為了誰?

寶寶從出生到進入青少年時期前,可能是父母唯一能給時間陪他、建立親密親子關系的時候,如果錯過,當孩子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世界,父母想陪他也許連 機會都沒有了,但是在孩子最需要的這個階段,爸爸卻常常為事業(yè)、為賺錢,用掉了所有的精神與時間,沒有時間陪孩子是個事實,卻也成了扼殺親子關系的罪魁 禍首,當爸爸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孩子的心中,似乎不被重視、與孩子不親的狀況出現(xiàn),想要彌補往往需要花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并費盡心思來引導,這對爸爸、對孩子都 將會是一種可怕的煎熬。

孩子一歲以前就已經(jīng)會認人,時常出現(xiàn)在他面前、時常抱他、陪他說話的人,即使不是媽媽,都會成為他依賴的對象。但在這個階段如果爸爸參與的時間不夠多,孩子黏媽媽不要爸爸的情況,自然很容易就出現(xiàn)了。

凡凡爸爸今天難得準時下班回到家,看到正在客廳玩積木的兒子,興致勃勃的想陪他玩,沒想到當爸爸拿起積木,凡凡卻馬上搶走,并大叫“這是我的!”“爸爸陪你玩啊!”爸爸解釋著,凡凡說:“不要”,爸爸不解,雖然平常工作忙碌,早上兒子還沒醒來前就出門,回到家時兒子也已經(jīng)睡著了,可是到了周末總會盡 量把工作放下,陪家人到郊外走走,為什么凡凡對爸爸似乎有點冷漠,不論做什么只要媽媽陪,自己一參與,凡凡都會拒絕甚至哭鬧,令爸爸非常挫折……

其實,三、四歲時寶寶已懂得表達自己的喜好情緒,而且不會騙人,全職的媽媽對凡凡呵護有加,不論凡凡做什么都會陪在他身邊,相對的,爸爸雖然會抽空 帶著全家出游,但是個性并不活潑的爸爸,和凡凡之間的互動實在不多,在凡凡的世界里并沒有習慣爸爸陪?。≈挥性谲囎永飼r凡凡才感受到爸爸的存在,因為媽 媽不會開車,剛學會說話的凡凡,甚至會叫出租車司機“爸爸”,也許在他的認知里,會開車的都是爸爸呢!而國內(nèi)孩子早教常見弊端有哪些?

除了爸爸太忙碌之外,爸爸的個性有時也會導致孩子不愿或不敢親近,尤其是生性害羞的寶寶更容易受影響,用幾個小問題可以測試一下,自己是不是那個不受歡迎的爸爸?

1.你常對著寶寶笑嗎?

2.你講話的語氣是不是夠溫和?

3.在孩子面前你會收起一家之主的強勢嗎?

4.你陪寶寶時能否跟他玩在一起,還是只在一旁陪著?

5.孩子吵鬧時,你可以不生氣找出原因幫他解決嗎?

6.你跟媽媽的感情是否融洽?

同樣的,當上面這幾個小問題,爸爸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又如何要求孩子跟你親近呢?

要成為受孩子歡迎的父母是,需要用心去學習、去體驗的,如果幸運的你還沒有遇到這樣令人頭痛的狀況,也千萬別因此忽略了用心的重要。常常會建議忙碌的 父母們,要為自己也為孩子做一個備忘錄,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自己該有什么樣的準備?用什么樣的心情去面對?都要事先有個書面化的規(guī)劃,隨時檢視自 己是否做到了?隨時提醒自己不能忽略孩子的成長,因為陪孩子成長是一項無法預測的挑戰(zhàn),一路上隨時會出現(xiàn)狀況,父母細心的去預防,將會比發(fā)現(xiàn)問題時再來 彌補容易多了。

寶寶非常渴望得到爸爸媽媽的關注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感受,平時去參加一個聚會,在聊天吃飯的過程中,大家肯定希望別人能夠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上,而不是自己一個人默默坐在角落里面,被大家所忽視。

大人都有這樣的想法,更何況是孩子呢?孩子出生后對一切都一無所知,所能夠依靠的就只有爸爸媽媽了,因此他們會希望爸爸媽媽能夠時刻關注著自己。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媽媽和家人的關注,不過孩子需要關注的度可能不一樣,有時候爸爸媽媽會覺得處理起來很困難。那么,爸爸媽媽要如何面對這些尋求注意型人格的孩子呢?接下來告訴大家一些方法,這些方法能夠幫助你滿足尋求注意型人格孩子的需求。

根據(jù)他的行為舉止找到需求點

如果你發(fā)現(xiàn)孩子在尋找你,同時希望你能夠關注到他的時候,不管符不符合邏輯,都是有原因的。有時候可能是因為你一直在忙于工作,很久沒有和他玩了,有時候是由于孩子在嫉妒他的兄弟姐妹。

你可能會覺得很神奇,如果寶寶認為自己沒有充分得到你的注意,孩子會想各種辦法,希望你能夠多多關注他。

總結(jié)尋求關注的模式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逐漸摸索出一套固定模式來獲得你關注。不管是在你正打電話的時候,還是你正在給其他孩子喂飯洗澡的時候,或者是孩子不想要某樣東西的時候,這些都是在讓你關注他們。一旦你發(fā)現(xiàn)后并順著他們的意思,孩子就會乖乖地,不會去打擾你,也不會發(fā)脾氣了。

考慮到孩子的年齡

有的爸爸媽媽可能會覺得非常納悶,“孩子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動作?”當寶寶用力拉你,在你說話的時候突然打斷你,或者突然發(fā)脾氣,這些看似不乖的行為都是孩子想要得到你的關注。

告訴寶寶你看見了什么

不管正常與否,這時候你都不需要太刻意來指正孩子的行為。怎么處理那些四歲的孩子插話的行為呢?

你可以跟孩子說,人們在聊天的時候是不能插嘴的,在和別人結(jié)束聊天的時候,你有什么話才能夠說。如果是年紀大一些的孩子,在事情平息后,可以和孩子好好進行一番談話,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

不要用消極的方式

要記住,不管是采用哪種方式來關注孩子,都不要使用消極的方式,比如,過分指責他的行為,直接沖著孩子大喊大叫。如果孩子沒有做出危險指數(shù)高的行為,你就可以簡單的忽視他。如果你想說出來,要心平氣和地孩子說,一定要冷靜。

忽略那些負罪感

一些媽媽在談到孩子時就會覺得有負罪心理,比如說在生產(chǎn)完以后就忙著工作,沒有在孩子身上花費太多的時間。實際上,孩子很容易察覺到負罪心理,如果孩子在你負罪感的基礎上跟你鬧的時候,你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孩子知道他戳到了你的痛處。

孩子在小的時候最渴望的就是爸爸媽媽對自己的關注了,所以爸爸媽媽平時不妨多多關注孩子哦~

早期教育:爸爸媽媽怎么跟寶寶溝通


整理了早期教育:爸爸媽媽怎么跟寶寶溝通,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寶寶滿一歲后,才會開始有意義的口語溝通。之前,寶寶主要是采用非語言的溝通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除了哭以外,臉部的表情、手臂與腳的擺動都算是寶寶在溝通。爸爸媽媽越了解他們的身體語言,就越能和寶寶進行交流,也越能鼓勵他使用非語言的方式做有效的溝通。

非語言溝通方式

寶寶在未滿15個月的時候,一般會使用6種基本的非語言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情緒。??

1.哭??

哭是寶寶的本能趨勢,這樣能夠表達出自己的不愉快。剛出生的時候,寶寶哭一般都是因為不舒服或餓了,在寶寶慢慢長大以后,哭的意義就變得多種多樣了。??

2.面部表情?

寶寶臉上的表情能夠表達出他的想法,包括快樂、悲傷、滿足、不舒服、疲倦、害怕、尋找、生氣等。??

3.手掌與手臂的揮動??

寶寶幾個月之后,會逐漸開始使用手碰觸他想要的東西,也可能會推開你,這時候?qū)殞毦湍軌虮磉_出自己的感情了,也能夠表達出自己想要什么。想知道寶寶心里在想什么,其實也不是困難事。

4.腿與腳的擺動??

寶寶躺在搖籃里的時候,偶爾會用力地踢著他的雙腳,這說明孩子現(xiàn)在是非常高興的。但是,有時候也表示孩子不舒服,因為爸爸媽媽要配合他的臉部表情或其他肢體語言所傳達出的訊息來判斷。??

5.身體動作??

要是寶寶扭來扭去想要逃離你或者睡的地方,就代表著寶寶現(xiàn)在不安寧或不穩(wěn)定,或者是身體有哪里不舒服了。

6.身體的接觸??

你抱著寶寶的時候他會覺得很舒服,會享受跟你在一起的時光。但是,如果他想要掙脫,那就代表他不想被你抱著。

你給寶寶的回應越多,就代表著你越了解他,這對寶寶來說是非常好的。因此爸爸媽媽一定要學會了解寶寶非語言溝通的方式,慢慢地你就會讀懂他的話了,也可以了解他的“語言”。比方說,當你幫他換掉濕濕的尿布之后,孩子不哭了,就代表著你的行為是對的,寶寶也會增加對你的信任。

但在不同的情況下,同一個姿勢可能也代表著不同的含義。比方說,把玩具扔在地上的行為,寶寶有時候可能是因為興奮、生氣或痛苦,有時候可能是因為厭倦、無聊。結(jié)合臉部表情、手腳的擺動、身體的移動,你就能知道寶寶到底要表達什么意思。

與新生兒非語言交流溝通的5種方式?

1.注視著他??

熟悉寶寶肢體語言的最佳方式,就是在不同情況下觀察他的反應。這樣你就能逐漸了解寶寶表達情緒的非語言方式。??

2.練習??

把你看到的寶寶的情緒、行為表現(xiàn)聯(lián)系在一起。你就會發(fā)現(xiàn)寶寶不管做什么動作你都能知道她想要表達什么。

3.模仿他的行為??

如果你不是很清楚寶寶想要表達什么,可以模仿他的行為,然后自我感受一下。

4.說出你對他的詮釋父母常常扮演的角色,你有嗎???

在寶寶剛剛會說話的時候,你總是和他一起溝通嗎?這里所說的溝通,不是嘮叨、提醒、批評、哄騙、威脅、訓斥、質(zhì)問、勸告、評論的表達方式,這些表達方式會影響你們之間的關系,如果你可以把寶寶當作自己的朋友,這樣你們之間的感情就會慢慢地增進。

想想看,如果你不開心的時候,你希望別人怎么做呢?有時候你希望單獨靜一靜,可是有時候又希望別人能跟你聊聊天。寶寶其實也是一樣的。

當寶寶表達感受時,你的角色是什么???

很多人從小就被教育說,生氣、失望或害怕的情緒是不好的,不要隨便表達出來。所以,當寶寶出現(xiàn)這些情緒時,爸爸媽媽不知道該怎么做,于是常常扮演以下幾種角色:??

指揮官:扮演“指揮官”角色的父母,希望自己能夠控制寶寶,不讓寶寶把負面的情緒及感受表現(xiàn)出來,要展現(xiàn)出“中規(guī)中矩”的樣子,做事情不能出現(xiàn)錯誤。命令與威脅是“指揮官型”父母最常用的語言模式。??

道德家:道德家是個“應該先生”,什么話都用“應該”來開頭。這種“道德家型”的爸爸媽媽總是關心寶寶是不是有“正當”的感受。

萬事通:“萬事通”型的爸爸媽媽總是想要告訴寶寶,自己經(jīng)歷了那么多,什么事情都是知道的。這些爸爸媽媽總是使用“訓誡”、“勸告”、“說出理由”等方式,想讓寶寶知道自己是多么的萬能。??

法官:“法官”型的爸爸媽媽不給寶寶解釋的機會,就判定他們的錯誤,他們非常重視的事情,是證明自己是對的,而寶寶是錯的。??

評論家:就像法官、道德家或萬事通一般,“評論家”型的爸爸媽媽總是會評價寶寶做的對不對。但是,“評論家”型的父母常用嘲笑、辯論、諷刺或戲謔的方式。??

心理學家:“心理學家”型的父母試圖分析問題。他們想要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所有的細節(jié),所以能夠更好地跟寶寶溝通。但是這類的爸爸媽媽總是喜歡用診斷、分析、探詢的方式,有時候不能很好地處理問題。

安慰劑:“安慰劑”型的爸爸媽媽會不想自己參與到跟情緒有關系的事件,總是輕描淡寫地處理寶寶的感受。

當父母扮演以上這些角色時,雖然出發(fā)點都是好的,但有時候方式不一定妥當。??

跟他重復說“你是不是餓了”、“你不喜歡這樣躺著,是嗎”之類的話,這也能幫助寶寶發(fā)展。

5.與他人討論??

跟別人說一下寶寶的肢體語言,這樣你可以更加了解寶寶的情緒。??

有效的傾聽與溝通??

基于相互的尊重,爸爸媽媽和孩子都希望能夠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作為一個有效的傾聽者,注意力要集中,包括眼神的接觸,都要表達出專心傾聽的訊息,有時保持沉默,有時要給寶寶回應,讓寶寶知道,我們正在耐心傾聽。

溝通分為封閉式反應與開放式反應。封閉式反應就是說聽得人聽得不是非常認真,或者雖然在聽但卻無法理解當事人的意思和感受,所以溝通不是非常順利。??

開放式的反應是指傾聽的人聽到了對方的話,同時也能明白對方的感受,而說話者也能感受到傾聽者明白他的意思。多用開放式的反應,少用封閉式的反應,才能讓我們更好地溝通。??

有時候,寶寶表達情緒非常直接,但有時候,他們的身體語言其實包含著更多的訊息,多用“眼睛”傾聽寶寶的“聲音”,你就會發(fā)現(xiàn)寶寶其實是非常好理解的。

成長故事連載:媽媽和寶寶一起前進


媽媽又一次手術(寶寶自述)

今天是媽媽第二次做手術的日子,也是我滿一歲一個月的日子,一早老爺為我照了照片,就和小姨去看媽媽了,下午傳來了好消息,媽媽的肚肚里只是長了一個小包包,是良性的,真好呀!很快,我就又可以見到媽媽了,好想她呀!

那天手術前媽媽來看我,她走的時候我好失落呀!我抱著小皮球楞在了那里,媽媽為什么要走呀?為什么不能天天陪我呢?

現(xiàn)在好了,一切都好好了,我等著媽媽來看我的一天!

小搗蛋

雨雨在我媽媽那里,聽說她現(xiàn)在會蹲下尿尿了,而且尿完了還用手和攏,真逗,她還把皮球往馬桶里扔,如果馬桶蓋著蓋,她就打開蓋再扔,哎,真是越來越會淘氣了!

翻斗樂

今天帶雨寶寶去了翻斗樂,小人人,一早,穿上姥姥新買的白毛坎肩,就跟著我和雨爸出發(fā)了!

她一進那里,眼睛就看不過來了,不過,她最喜歡的還是海洋球,一手一個,懷里還抱著倆,最近,雨兒一直都愛玩球,家里已經(jīng)有一堆大大小小的球了!

翻斗樂里的貝貝樂園是專為一二歲孩子設計的,里面還有超大的球,我把雨雨抱到球上,叫她趴在上面,她就一趴,好象球上粘了一只小壁虎,可老實了,一動不動!

小汽車和搖椅也有很多,她每個都玩了會兒,還有小秋千,雨爸爸可真是粗心,掀起秋千的保護欄時,忘了檔住雨,結(jié)果雨雨翻了下來,頓時哭的“背過了氣兒”,還好,小雨是個不怎么愛哭的寶寶,一哄就好了,OK,繼續(xù)玩,倒是心疼死了在一旁的媽咪我,因為,早上一出門,雨爸沒領好就已經(jīng)摔了一大交,現(xiàn)在又來一下,哎,雨爸爸還需要繼續(xù)磨練呀!

兩小時的時間很快就到了,我們快樂的告別了這里!

第一次學會親親

雨寶寶以前也會親人,但只是把嘴張著貼一下人家的臉,就算是親了。

但今天,雨姥姥說:不知她什么時候偷偷學會親人了,早晨親姥姥的時候,居然小嘴先閉后張,發(fā)出了“巴兒”的聲音,哈,小寶寶又進步了!

親子游戲讓寶寶快樂成長


尋寶藏培養(yǎng)觀察能力過家家鍛煉社交技能

日常生活中,父母安排一定的時間陪寶寶玩上一兩個小游戲,可多一些親近孩子的機會,還可讓孩子緩解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緊張和拘束,也是孩子發(fā)泄情感的有效途徑。

扮鬼臉

游戲方式:慢慢對著寶寶吐舌頭、發(fā)出啊啊咿咿的聲音,或鼓起腮幫子吹氣、吹口哨,或擠眼、皺眉……

解讀:游戲動作主要鍛煉孩子的口腔、舌頭,為2個月以上寶寶的語言發(fā)展做好生理器官方面的準備。

提示:在游戲中要注意觀察寶寶的反應,適當調(diào)整速度和刺激程度,讓寶寶有興趣觀察到整個過程,并學習模仿。此外,游戲中,父母要對寶寶先做如笑、咳嗽等動作,之后再說話,有利于促使寶寶產(chǎn)生積極的溝通愿望。

爬高山

游戲方式:媽媽面對面抱著寶寶靠坐在沙發(fā)上,雙手托住寶寶的腋下,讓寶寶的雙腿站在媽媽的腿上,寶寶在媽媽托舉的力量下,沿著媽媽的身體向上踩,一直到肩;稍作停頓,再把寶寶的背轉(zhuǎn)向媽媽,貼著媽媽的身體滑下來,一直滑到腳背。邊做邊念歌謠:“寶寶爬高山,爬呀爬,爬到頂啦!”暫停后又說:“寶寶滑下山,滑呀滑,滑下來啦……”

解讀:這個游戲?qū)﹀憻?個月以上寶寶的腿部力量和前庭器官,以及培養(yǎng)寶寶的音樂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益。

提示:游戲中媽媽的身體要注意保持平衡,盡量使用腰腹及胳膊的力量。同時,如果寶寶動作緩慢,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注意保護好寶寶,以免寶寶磕碰。

找媽媽

游戲方式:媽媽可以先讓寶寶注意到自己“媽媽在這里!”然后用絲巾遮住臉問寶寶:“媽媽在哪里?”停留兩秒,慢慢再從絲巾后露出笑臉:“媽媽在這里。”大一點的寶寶會自己扯掉絲巾,媽媽可以夸張地做驚奇狀:“哦,寶寶找著媽媽啦!”對于9個月以上的寶寶,媽媽可以躲到別的房間,要讓寶寶能看到媽媽從房間里出來。

解讀:這款游戲適合4個月至5歲的孩子,對緩解寶寶分離焦慮、消除不良情緒非常有效。

提示:當寶寶有意躲在同一地方讓人找到時,媽媽不要干涉;媽媽躲的地方也要容易被寶寶找到,如露出身體的一部分,或躲在同一地方,以讓寶寶提高興趣。

尋寶藏

游戲方式:在抽屜或盒子里放入一些小玩具,讓寶寶看到媽媽是如何打開抽屜或盒子發(fā)現(xiàn)寶藏的。重復幾次后,讓寶寶自己打開抽屜和盒子尋找玩具;對已經(jīng)能夠聽懂一些提示的2歲以上寶寶,可以把玩具放在房間里某個開放的地方,如茶幾或椅子下,讓寶寶去尋找;對于5歲以上的則可以繪制一張尋寶圖,標上藏寶地點,讓孩子去尋找。

解讀:游戲?qū)﹀憻?歲以上寶寶手眼的協(xié)調(diào)能力、培養(yǎng)寶寶觀察記憶能力都很有幫助。

提示:如果寶寶一時找不到寶藏,一定要智慧地幫助他完成任務,譬如媽媽走到玩具旁做尋找狀,以吸引寶寶注意藏寶地點;當寶寶找到玩具,應及時用鼓掌加以激勵。

過家家

游戲方式:當寶寶扮演某個角色時,父母就扮演與之對應的角色。如果媽媽扮演寶寶時,可以表現(xiàn)寶寶平時的弱點,如不肯吃飯等,觀察寶寶的反應。

解讀:游戲能幫助2歲以上的寶寶了解社會關系,鍛煉社交技能。

提示:角色扮演游戲能讓寶寶掌握適當?shù)纳缃患记?。更重要的是,讓游戲取代訓斥,使寶寶在快樂中克服自己存在的弱點。

相關推薦

  • 寶寶偏愛媽媽,爸爸該怎么辦? 當孩子喜歡纏著媽媽,不要爸爸時,千萬別急著責備他,有可能是做爸爸的平常疏忽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而表現(xiàn)出的一種抗議反應;要改善父子間的親子關系,最好在孩子早教的過程中每天花些時間陪孩子一起玩、跟他聊天、...
    2021-12-10 閱讀全文
  • 媽媽+寶寶+爸爸的游戲一家人 1+1:媽媽+寶寶 寶寶出生后,媽媽要給孩子喂奶、換洗尿布、洗澡,要與寶寶一起游戲,給寶寶講故事,逗寶寶開心,教寶寶認識周圍事物和社會常識等。因此,可以說與寶寶交往最多的是媽媽。然而,寶寶在與媽媽交往...
    2019-12-16 閱讀全文
  • 做蛋寶寶的爸爸和媽媽(小班) 活動一:帶蛋寶寶上幼兒園 教育目的: ⒈鍛煉幼兒的耐心、責任心,體驗做蛋爸爸媽媽的辛苦。 教育過程: 讓幼兒帶著蛋寶寶上幼兒園,并帶著蛋寶寶參加半日活動,要求不能將蛋寶寶打碎。 活動二:想站立的蛋寶寶...
    2020-02-27 閱讀全文
  • 適合寶爸寶媽一起的親子游戲4則 適合寶爸寶媽一起的親子游戲4則 01靜電 可以教孩子學會這些詞:摩擦、靜電 你和孩子會用到以下材料:氣球、碎紙屑、細彩帶、絨毛等 活動步驟詳解: 1、用吹氣、打氣等方法讓氣球鼓起來。 2、將氣球與毛衣...
    2020-10-31 閱讀全文
  • 爸爸媽媽親親我,夸我是乖寶寶:托班教案 引言:我是乖寶寶,爸爸媽媽親親我,我會做的更好,聽話聽話再聽話,再親親我這個乖寶寶。 活動目標: 1、初步體驗父母與寶寶之間愛的情感。 2、通過動作的表現(xiàn),感受歌曲的韻律。 活動準備: 錄音帶,照片,...
    2019-12-13 閱讀全文

當孩子喜歡纏著媽媽,不要爸爸時,千萬別急著責備他,有可能是做爸爸的平常疏忽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而表現(xiàn)出的一種抗議反應;要改善父子間的親子關系,最好在孩子早教的過程中每天花些時間陪孩子一起玩、跟他聊天、...

2021-12-10 閱讀全文

1+1:媽媽+寶寶 寶寶出生后,媽媽要給孩子喂奶、換洗尿布、洗澡,要與寶寶一起游戲,給寶寶講故事,逗寶寶開心,教寶寶認識周圍事物和社會常識等。因此,可以說與寶寶交往最多的是媽媽。然而,寶寶在與媽媽交往...

2019-12-16 閱讀全文

活動一:帶蛋寶寶上幼兒園 教育目的: ⒈鍛煉幼兒的耐心、責任心,體驗做蛋爸爸媽媽的辛苦。 教育過程: 讓幼兒帶著蛋寶寶上幼兒園,并帶著蛋寶寶參加半日活動,要求不能將蛋寶寶打碎。 活動二:想站立的蛋寶寶...

2020-02-27 閱讀全文

適合寶爸寶媽一起的親子游戲4則 01靜電 可以教孩子學會這些詞:摩擦、靜電 你和孩子會用到以下材料:氣球、碎紙屑、細彩帶、絨毛等 活動步驟詳解: 1、用吹氣、打氣等方法讓氣球鼓起來。 2、將氣球與毛衣...

2020-10-31 閱讀全文

引言:我是乖寶寶,爸爸媽媽親親我,我會做的更好,聽話聽話再聽話,再親親我這個乖寶寶。 活動目標: 1、初步體驗父母與寶寶之間愛的情感。 2、通過動作的表現(xiàn),感受歌曲的韻律。 活動準備: 錄音帶,照片,...

2019-12-1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