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家長如何贊賞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0-10-16 教育孩子筆記 中班孩子教育筆記 孩子挑食教育筆記 家長如何贊賞孩子本周通過學習韓老師的“家長如何贊賞孩子”這一課,我有很大的收獲,現(xiàn)我就把我的感悟結(jié)合本周育兒的實際應用與大家分享一下。

以前如果是孩子某方面做的好,我就會簡單的說一句,你做的真好、真棒、繼續(xù)努力之類的話。但通過本周的學習,知道贊賞孩子還有這么大的學問和講究。韓老師說,贊賞孩子要針對孩子的努力。我是這樣理解的,當孩子某件事情做的好的時候,你要去表揚贊賞孩子時,要告訴孩子,他具體做了什么,做到了什么程度,自己的感受是什么,都要讓孩子知道,讓他明白。我也就這樣去實踐了。

兒子學?,F(xiàn)在都在玩一種叫魔尺的智力玩具,他也不例外,每天家里玩,帶到學校去玩,真是尺不離手。這天,兒子放學回來在他屋里玩他的魔尺,我看到他一邊認真的看魔尺書上的玩法圖解,一邊專心的琢磨手上的魔尺,沒過多大一會兒,他就叫我:“媽媽,快來看呀,變成龍舟了,我居然把它變成龍舟了?!蔽衣劼暫笞叩剿堇铮灰娝麧M臉笑容,把龍舟舉得高高的讓我看。我心里就想,我現(xiàn)在要去表揚贊賞孩子,我應該怎么說,才能讓孩子明白我的意思呢,讓他感到愉悅呢。我就想到本周所學內(nèi)容,要去贊賞孩子的努力。我就開心的積極的回應了他,走過去,看著他,摸著他的龍舟說:“xx,媽媽剛才看到你在玩魔尺了,一會兒認真的看玩法圖解,一會兒專心的琢磨手上的魔尺,我心想,你一定又能變成一個新花樣,果真你變了個龍舟。你做事情是那么的專注認真,長大了一定是個有所作為的人。媽媽真為你感到高興?!闭f完,兒子笑了,又去琢磨他的魔尺了。我還聽到他小聲的說了句:“好有成就感呀!”我想,我這樣去回應兒子,他應該是很高興的,自然做媽媽的也非常開心。

教育無小事,說的真對,不失時機的去贊賞孩子,是做父母每天必做的功課呀。努力,加油!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如何贊美孩子


孩子取得了進步,父母應給予鼓勵和贊美。贊美孩子,能激發(fā)他正確的行為,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但是過度錯誤的贊美也會讓孩子自以為是。所以家長在贊美孩子時也要掌握技巧和方法。

如何贊美孩子

贊美也是一門藝術,父母只要掌握正確的方式方法,就會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平常生活中,家長要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為,也許對我們來說很簡單的 事,對孩子而言則是很困難或是不錯的成績了。家長不要吝嗇你的表揚,給予孩子鼓勵和肯定,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增強自信心。在表揚時要具體,這樣孩 子才會明白哪些行為是好的,以后也會朝著更好的方向努力。孩子還小,很多時候會好心辦壞事,比如在吃飯后,孩子會想到幫媽媽收拾碗筷,卻不小心打破了碗。 這時家長不要不分青紅皂白一頓批評,這樣反而會打打擊了孩子的積極性。家長應給孩子的動機表揚,然后幫他分析沒有做好的原因,再告訴他如何改進,這樣會有 很好的效果。

贊美孩子的技巧

贊美孩子也是有技巧的,表揚到了點子上,孩子才 會覺得你真正肯定了他的努力,而不是一味的空洞夸大的贊美。表揚要詳細一些,要讓寶寶知道為什么受到贊美,這樣他才會更努力地做好。父母應先表揚孩子的熱 情和進步,強調(diào)參與的過程。贊美孩子時要真心誠懇,這樣會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注。

贊美孩子的誤區(qū)

贊美孩子不僅只是對孩子說“你真棒”這么簡單,空洞的贊美,只會降低效果。父母在贊美時要注意幾點。1,表揚應該一視同仁。2,避免讓孩子產(chǎn)生表揚疲 勞,孩子注意力有限,贊美孩子形式要有改變。3,不要隨意表揚。孩子無論做什么,家長總會不停的贊美,這樣會使孩子產(chǎn)生錯誤的價值觀,承受不了壓力。

家長應該如何讓孩子學會欣賞自己


正確認識自我,對孩子的行為有著很重要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兒童最初是通過別人,特別是他心目中的權威人物對自己的評價而認識自己的。這時,別人的評價具有很強烈的暗示作用。父母的言行在孩子人生道路上的起點上起著至關重要的啟蒙作用。

讓孩子自我欣賞的關鍵是父母首先要欣賞自己的孩子。如何欣賞自己的孩子,具體建議如下:

(一)讓孩子感覺到“我重要”。這種感覺也是他們今后確立自尊心的先決條件之一。如2歲多的孩子已很愿意表現(xiàn)自己,當孩子幫你拿一張報紙,扔一張廢紙時,父母滿意的微笑和一聲“謝謝”,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作用。隨著年齡的增長,要求孩子有意識地幫助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洗洗手帕,擦擦桌子,并形成習慣,一方面可以讓孩子感覺到他是家庭的一員,他在家中也應盡一點義務,另一方面,讓他感覺到自己在家中的位置和作用。

一般來說,幼兒的自我觀念只含有自我需求的成分,不包括自我評價的成分。所以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也僅僅是在具體活動中讓孩子最初有點良好的感覺而已,但這種感覺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是很有益的。

(二)讓孩子感覺到“我能干”。在生活中,簡單的命令式“這不能動”、“那個你不行”之類的話,會讓孩子感到自己無能。即使有些物品孩子不能隨便動,父母也得很耐心地告訴他:“現(xiàn)在你年齡小,還不懂如何開關(如煤氣灶等),而且有危險,等你長大后就會了?!睉搫?chuàng)造一些能讓孩子做的事,當他通過努力完成了,父母就夸夸他“真能干”。如他能設法搬一個小凳子,然后自己站在小登子上去取原來拿不到的東西時,一句“寶寶真會動腦筋”,就有助于孩子今后自信心的確立。

(三)讓孩子知道“我也俏”。每個孩子在父母的心目中都是美的。如有的女孩皮膚比較黑,父母會說:“這是黑里俏?!焙⒆記]有一雙亮晶晶的大眼睛,父母會說:“我的孩子有一種文靜的美?!备改傅倪@種心態(tài)很好,最好要溢于言表。對所謂不足之處也要善于用轉(zhuǎn)化的語言讓孩子感受到積極的一面。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也不例外。2歲多的佳佳穿了一件新衣服,總愛對著鏡子左看右看,還得問:“外婆,你說好看嗎?”讓孩子產(chǎn)生這種美滋滋的感覺,很有必要。讓孩子自小感覺到父母對他們的接納,有利于孩子產(chǎn)生自己接納自己、自己欣賞自己、自己喜歡自己的感覺,這是人生最初的一種自愛情感和行為。

父母對孩子行為的積極評價,會使他感覺到自己是有力量的。如已學會走路的孩子是很喜歡自己走路的。孩子走了一段路后,父母可以說:“寶寶長大了,真不簡單,自己能走到商店去了?!焙⒆拥焦珗@自己爬山,自己滑滑梯時,父母也應適當?shù)毓膭睿尯⒆幼孕「杏X到自己有力量。

家長應如何教育孩子


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各位領導、老師,各位家長、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謝社會各界對思達特培訓學校的關心與工作支持, 感謝希望小學的領導與教師對 我們招生宣傳的配合與幫助, 感謝家長朋友對我們的信任! 你們能在百忙之中前來參加我們 這次講座, 足見你們對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 更體現(xiàn)了大家望子成龍、 盼女成鳳的迫切愿望。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成人、成才,然而每當我們看到別人的孩子有所成就,而自 己的孩子卻顯得平庸的時候,我們都會問自己:這是為什么? 都說思想決定態(tài)度,態(tài)度影響行動,行動才有結(jié)果。一個人做任何事首先要有想法,然 后才會去想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所以在這里我要給大家講兩個觀點: 只要教育方法得當,即使是再普通的孩子也能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一、只要教育方法得當,即使是再普通的孩子也能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大家可能都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故事, 卻很少有人知道孔子是怎樣煉成的?孟子的媽媽 為了改變孟子的學習環(huán)境曾經(jīng)多次搬家, 而孔子的媽媽則是寡婦帶崽, 孔子三歲時就帶著他 遠走他鄉(xiāng)、四處求學。是她們的努力才成就了千古流傳孔子與孟子兩位圣人,這兩位媽媽的 所作所為正是我們家庭教育的成功典范, 而且我們身邊也不缺少通過教育而改變命運的現(xiàn)實 事例。 其實,孩子們都是等待開發(fā)的寶藏,他們都潛藏著巨大的能力,只是由于某種原因他們 的潛能被抑制著,甚至一輩子都難有表現(xiàn)。教育學專家都告訴我們:造成這種結(jié)果的原因大 多數(shù)是家庭教育的方法錯誤!有關調(diào)查資料顯示,我國有2/3的家庭教育是不成功的。當 然,這并不是說我們家長不愿意教育好我們的孩子,而只是缺乏對教育方法的學習。我國著 名教育學家王東華認為:好家長是學出來的,好孩子是教出來的。 我本人有教育管理本科學歷, 在職業(yè)院校從事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十幾年, 我不敢說自己 很優(yōu)秀, 但是我真的一直在努力。 為了教育好正在讀小學的兒子, 我每天都在學習提高自己, 今天我也只是想利用這個機會與朋友們交流,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只靠金錢和時間, 二、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只靠金錢和時間,而必須要家長付出愛心與努力 現(xiàn)實生活中總有家長會有這樣說: 我也知道教育很重要, 可是我們沒有錢讓孩子接受更 好的教育、也沒有時間好好教育孩子。然而很多事實證明,有錢人家的孩子并不一定都能成 才,因為金錢不是萬能的。相反,如果教育不當有錢人家的孩子還可能會有更多的壞習慣。 也有一些家長有足夠的時間陪孩子讀書寫字、 做作業(yè), 但是卻不一定能有好的結(jié)果。 為什么? 幾乎所有的人都明白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的道理。 種田有種田的方法, 做生意有做生意的 門路。當我們耕種的農(nóng)作物不如人家的長勢好、不如人家的收成高時,我們更多會找自己的 原因,而很少找客觀原因,也不會怪農(nóng)作物本身。同樣的道理,對于孩子的學習與成長,我 們?nèi)绻苌僖稽c指責與埋怨,多想想自己的責任,努力學習教育理論與方法,相信我們會有 更多、更大的回報。 雖然說教育是一項偉大的的工程,但卻不是很難的事情,只要我們有愛心、有決心,能 夠努力學習并提高自己,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那么,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們家長能為孩子們 做哪些事呢? 1、營造健康的家庭環(huán)境 我在這里所說的環(huán)境并不是要求居住的房子要很大,也沒必要裝修的有多么精美漂亮, 只要“居者有其屋” ,只要整潔舒適,當然最重要是溫馨和睦。也許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每 個家庭都難免會有困難、有矛盾、有爭吵,但我們不能讓孩子為我們的過錯承擔壓力,我們 不能讓孩子因此而受傷害,更不能拿孩子做擋箭牌、當出氣筒。 家是孩子的主要生活場所,更是孩子學習的第一所“學校” ,父母親就是啟蒙老師,我

們的所作所為都能對孩子產(chǎn)生最為深刻的印象。 我們就是孩子的榜樣, 我們的言傳身教對孩 子的身心健康與發(fā)展非常重要,甚至可以決定孩子的一生。 2、教育孩子要尊重老師 俗話說:人非圣賢,熟能無過?任何一個人都必然經(jīng)歷由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任何一 個人都需要在工作崗位上逐漸熟悉業(yè)務。 我們也應該相信, 學校領導對每一個班級的教師配 置, 都是在現(xiàn)有的條件下經(jīng)過認真研究與慎重考慮而認定的最理想的結(jié)構組合; 我們應該相 信學校領導會對教師的業(yè)務水平提高與專業(yè)技能的發(fā)展負責; 我們也應該相信老師很清楚自 己的缺點與不足,他們都會為改善現(xiàn)狀而不斷的努力。 雖然我們都接受過教育, 也可能懂得一點有關教育的知識和理論, 但是我們應該尊重老 師的專業(yè)角色, 絕對不可以任意干涉老師的教學觀念與方法。 盡管老師也許有些地方做的還 不夠完善,我們可能對某個別老師會有不滿情緒,但我們不可以責難老師,更不能當著孩子 的面數(shù)落老師,我們這樣做對孩子的教育只有壞處而沒有好處。 我們可以傾聽孩子的訴說,讓孩子反映他們不愉快的事情,正確面對事實真相、幫助孩 子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nèi)绻娴年P心孩子,可以用請教的態(tài)度與老師交流思想、討論 問題,表達出適度的合作誠意,相信老師也能接受我們的合理建議。 3、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 我不知道家長們最擔心孩子什么問題?可能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結(jié)果, 如果一個孩子 他除了吃飯睡覺,上課不聽講,課外活動不參加,不看電視不看小說,甚至不想和任何人說 話,他對任何事都沒有興趣。正所謂衰莫大于心死,如果我們的孩子出現(xiàn)這樣的狀況,不知 道家長們還會有什么更好的辦法?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愛好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的 學習才會有最好的結(jié)果。 相信所有的家長都能通過自身的經(jīng)歷體會到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現(xiàn) 實生活中更不缺少這樣的事例, 而且?guī)缀跛械闹Z貝爾獎獲得者都是從小就對自己的研究充 滿了無限的樂趣。 作為家長, 我們應該從小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和熱情, 讓孩子養(yǎng)成熱愛新生事物的良好 習慣。因為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他們將更難對新鮮事物產(chǎn)生興趣與熱愛,他們的潛能能夠 得到發(fā)揮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小。所以我們更加要善于發(fā)現(xiàn)、積極引導、耐心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 興趣。而培養(yǎng)興趣的最好辦法就是讓他有成就感! 4、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 做事先做人。每一個成功的人必然具備成功的品質(zhì),比如:文明禮貌、尊師重教、誠實 堅毅、自信樂觀、有愛心、有勇氣、有責任心等。一個誠實的人才可能獲得他人的信任,有 信任才會有有尊重; 一個做事果敢堅毅的人才不會找借口和理由, 才能明確目標勇于追求并 堅持到底; 一個有愛心的人才能熱愛生活, 才能關心他人, 才能承擔應有的家庭與社會責任。 教育孩子不只是老師的責任, 也不僅僅是課堂上的事情, 而更多需要我們家長在生活的 細節(jié)中用愛去感悟、用心去體會。孩子就是我們的未來、是我們的希望,我們不但要對孩子 的教育舍得花錢、花時間,更應該多花點心思。一個講座、一場報告不足于改變什么,只希 望各位家長朋友能夠在思想上真正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影響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是父母 親。 當然,孩子的家庭教育并不一定須要家長多么富有,也不須要家長擁有淵博的知識,最 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明白:孩子終究是要自己去面對現(xiàn)實、要靠自己的努力在社會上立足,我 們盡力給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機會就是給他一生中最好的禮物!

家長們?nèi)绾谓逃⒆?/h2>

俗話說,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p>

而對于孩子的教育來說,方式不在多,有以下2點,足以培養(yǎng)出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

1

幫助孩子建立好習慣

有很多家長,一生努力打拼,只為給孩子留下萬貫家財,護其一生無憂。但卻沒想到,錢財這種有量的東西,遲早有一天會被孩子們揮霍殆盡。

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習慣了每日大手大腳的孩子,一旦高品質(zhì)生活被打亂,到時留給他們的只有墮落和無盡的悔恨。

所以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給孩子們百萬財富不如給他們幾個好習慣。要知道,好習慣能改變孩子的命運,拓寬他們未來的人生格局,對他們的人生成長及其重要。

閱讀的習慣

閱讀對于孩子的成長很關鍵,對學習和人生閱歷都作用極大。

孩子有閱讀的習慣,不僅在寫作上的詞匯會大幅增加,而且對于見識、知識的拓展也能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果孩子小升初,會明顯發(fā)現(xiàn)初中的科目數(shù)量、難度,都要遠遠超過小學。所以孩子涉獵廣,會讓學習輕松很多。

吃苦的習慣

不知道家長有沒有這樣的感受:當我們給予孩子優(yōu)渥的物質(zhì)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時,孩子們往往不會珍惜,肆意揮霍。

這樣的孩子除了自私自大、不能體恤父母的辛勞之外,也沒有一顆感恩、孝順的心。所以,家長們請給孩子們吃苦的機會,讓他們知道生活的不易,這樣才能理解生存的艱難。

計算的習慣

對于中高考來說,數(shù)學一直都是拉開差距的學科。要想數(shù)學學得好,首先孩子要愛上計算,學會與數(shù)字打交道。

對此,家長們應該從小就培養(yǎng)孩子的計算能力,可以在買菜的時候邀請孩子算計所花的費用,也可以讓孩子學會記賬,幫助孩子養(yǎng)成愛計算的習慣。

2

培養(yǎng)良好的親子關系

人們常說,

“有錢能使鬼推磨,只要有錢,什么東西都能買到?!?/p>

但我卻想說,世界上還真有種東西是用錢買不回來的,那就是親子關系!

看過《變形計》的人都知道,能上那檔節(jié)目的孩子,家庭都是非富即貴。這些事業(yè)上發(fā)展的再順風順水的父母親,卻有個共通的心病——孩子不聽話,親子關系惡劣。

這些家庭表面光鮮,可內(nèi)里支離破碎,家長和孩子一言不合就開罵,二言不到就動手,要想和孩子談教育,也得看有沒有說話的機會。而爸爸媽媽和孩子交流的唯一方式,早已變成了給錢、給錢、再給錢!

在教育學里,與其苦口婆心勸孩子好好學習,不如建立一個良好的親子關系。如果一個家庭的氣氛是和諧有愛的,那對于孩子的教育,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父母與孩子的關系融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父母與孩子的關系緊張,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敗。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關鍵在于身份定位。

不當“領導”,學做“教練”

對于孩子的教育問題,父母總喜歡以“過來人”的身份為孩子鋪路,告訴他們學什么特長好,看什么書籍有用……

雖說這些的出發(fā)點是為孩子好,卻絲毫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想法,沒有征求他們的意見。長此以往,孩子就會畏懼你,遠離你,不會和你談心,自然對你的話也是左耳進右耳出。

孩子成長道路上,會出現(xiàn)很多難題。這時他們需要有人給他們建議,幫他們指出問題所在,然后一起攻克難關。比起一個要求聽話和服從命令的上級領導,他們更需要的是一個貼心教練。

不當“裁判”,學做“拉拉隊”

運動場上的裁判,眼睛時刻盯著運動員,一旦發(fā)現(xiàn)有犯規(guī)行為,立馬給予警告和退場,處理起來毫不心軟。而啦啦隊則時刻充滿活力,為隊員們加油鼓氣和吶喊助威,給運動員帶來自信和動力。

[分割線]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學走路、第一次拿筷子、第一次騎車……可能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摔倒很多次,也會不斷重復錯誤。

這時,家長一定要給孩子一點緩沖的機會,不要開口就是“你怎么這么笨,都幾遍了還學不會”。

俗語道: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家長對孩子的批評除了會讓孩子心里難受外,也會讓父母和孩子的距離拉遠,對親子雙方?jīng)]有任何好處。

沒有誰天生就有做某事的能力,大人都免不了犯錯,更何況孩子呢?當孩子事情完成的不夠好,我們要多給他們鼓勵,保護他們的自尊,幫助他們更正錯誤。

教育沒有想象中的難,不過是“有所為有所不為”。準確地說,只要抓好習慣和親子關系這兩點,養(yǎng)育孩子很簡單!

家長如何去教育孩子


不少媽媽對于孩子的教育和管理,都缺少堅持。往往是突然感覺到孩子的錯誤,才會想起來去管一下。在看到孩子一些不如意情況,就開始擔憂孩子多年后的高考、婚姻、工作。那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

家長的憂慮 主要因為不關注孩子

家長之所以會有這種憂慮,是因為對于孩子的關注往往是間歇性的。當孩子有問題的時候,就多關注一些,而沒有明顯問題的時候,就減少關注。

這類家長對于孩子教育,缺少一個宏觀掌控,所以自己也不知道要做些什么,不做什么,以及做的夠不夠等等。所以說他們自己心里沒底,想應的對于孩子還來缺少缺少一份確信。而這種憂慮可能會毀了孩子的前程。

為什么家長會沒有這份確信?

不少媽媽們在結(jié)束自己學習生涯,有了工作、家庭以及孩子,就感覺自己達到了人生“圓滿”,為此便放棄了自我摸索,生活也主線趨向于安逸,看上去非常悠閑、自在,生活穩(wěn)定惹人羨慕。

但是其實這些只是表面上的圓滿,此時依舊有很多人生議題沒有完成。就比如有很多達到這一年齡的成人,兩極分化特別嚴重,有的人生活越來越豐富、有魅力;又有的人視線越來越窄,與外在世界疏離。尤為女作家甚至用“四十歲死,八十歲埋”這句話來形容這種狀態(tài),讓人倍感凄涼。

人生就是一幅地圖 你需要不斷完善

這種安逸生活并沒有錯,但是你的人生議題不會因為這種回避也消失。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寫道:“每個人對現(xiàn)實的觀念就是一幅地圖,憑借這幅地圖,我們可以和人生的地形、地貌進行談判。如果地圖是正確的,那么就能確定自己的方向,知道要去什么地方;如果地圖不完整,那么就會迷失自己的方向?!?/p>

但是不少人在過了青春期之后,就放棄了地圖的繪制。不少中年人,都覺得自己的地圖非常完全,世界觀也無瑕疵,甚至有的封閉自己,不接觸和學習新的訊息。只有小部分人能夠繼續(xù)努力探索和擴大自己對世界的認識,一直到生命盡頭。

人生地圖有三部分 不可回避

每個人的人生地圖,都有三各部分,分別是與自己的關系,與他人的關系,與世界的關系。如果不想再完善地圖,可以有無數(shù)方法,最直接的就是退縮,保持現(xiàn)狀。

就比如很多人不會接納自己,經(jīng)常自我否定和攻擊,面對事情往往選擇逃避或者忍耐。人際交往有障礙也不想辦法改變,而是簡化人際關系,嚴重的就是只剩下親人關系。因為在這部分人面前,即使是任性而為,也會得到包容。

許多媽媽就只會關注日常生活,最大程度的規(guī)避掉這三組關系。但是如果大部分情況都選擇逃避,那么當孩子到來的時候,媽媽們將避無可避。親人會包容我們,但是孩子靠的是天生知覺,所以我們的情緒以及對人生理解和態(tài)度,都會直接暴露在孩子面前。

孩子是天使 是父母的老師

大家都說父母是孩子的老師,事實上孩子也是父母的老師。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也在督促父母把自己忽略掉的課程補起來,完善人生地圖。

如果成人就抗拒成長,那么就會把這種任務,交付給孩子。如果成人不接受自己,對自己不滿意,那么就需要一個非常讓人滿意的孩子。如果無法處理好親子關系,那么心中就希望有個完美孩子,會主動迎合成人的要求。于是孩子開心,你就開心,孩子難過你就難過。這樣孩子幼小的肩膀要承受兩個人的成長任務,時間久了會出事的。

與孩子一起成長 努力完善人生地圖

要學會和孩子一起成長,學會去面對自己人生的問題、尋找到答案并且完善自我。事實上過了18歲,并不代表你是大人,依舊只是個大孩子。成長道路上各種錯誤、漏洞,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展露無遺,可能會感覺困惑、力不從心,此時最好是休息下,看看是什么阻礙了自己的腳步。

等到我們不再逃避,而選擇勇敢直面困難的時候,也就離開了心理舒適區(qū)。但是成長就是這么個破繭重生的過程,它意味著冒險、痛苦,是不可回避的事情。你會發(fā)現(xiàn),每當解決一個問題時,你的人生也會變得更加順暢,不會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每次苦難背后,都有一份人生的禮物。

所以說那些知道勤奮好學、不斷進取自我成長的父親和母親,是非常值得尊敬和稱頌的

家長該如何教育孩子?


孩子是需要從小就教育的。小時候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1、首先,要培養(yǎng)孩子自立的能力。獨立面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現(xiàn)代社會每一個人必須具備的生存能力,也是個人面對生活和職業(yè)所必須具有的基本能力,這需要從小培養(yǎng)。

2、其次,要培養(yǎng)孩子非常勤快地閱讀。沒有勤快閱讀習慣的孩子將來一定不會有持久的發(fā)展力!勤,是要有閱讀的習慣、要學會零星時間閱讀、要在遇到各種困難時堅持閱讀,快,是有較快的閱讀速度、有獲得新閱讀信息的能力、有及時與同伴交流閱讀心得的能力。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建議給孩子練習一下“快速閱讀”,具體練習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把快速閱讀和記憶結(jié)合在一起,能更好更快地提高孩子閱讀能力。同時這個練習對孩子的記憶力、注意力、思維等多方面的能力也會有一些提高。貼吧《速讀吧》里有很多練習快速閱讀的朋友分享練習經(jīng)驗,可以去交流一下。

3、要訓練孩子會耐心地傾聽。傾聽真的很重要!如今的很多人大多缺乏耐心,容不得傾聽別人的解說,總希望自己說的才是最準確的、最有道理的,其實很多情形下自己考慮的會有很多的片面性。

4、可以和任何人溝通。沒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就無法深入現(xiàn)實社會,也就會失去很多個人發(fā)展的機遇。就是在實施家庭教育中,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溝通也顯得尤為重要。

5、懂得彼此尊重,懂得自我批評。很小的時候外婆就告訴我:“敬人者受人敬”。意思很明白,只有尊重別人,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

家長如何教育好孩子?


孩子一向被認為是我們未來的希望,家長、社會都期望著孩子長大后能夠有所積極的作為。

可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卻不知不覺忽略了對其的教育。常在網(wǎng)上看到一些孩子間的“玩鬧”卻導致了致命后果的事情,這讓人唏噓不已。

一個天真爛漫的孩子如何能與那些血淋淋的悲劇有所關聯(lián)呢?究其深淵,背后隱藏著教育的危機。

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訴孩子什么可以做,還要告訴他什么不能做。父母教育孩子,老師教育學生;教只是盡責,教懂才是盡心。

生兒養(yǎng)子,父母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有著根本性的作用。李嘉誠說,一個人事業(yè)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到底該給孩子怎樣真正的教育?不妨來看看古人是如何做的?

1、謝安:身教重于言傳

謝安是東晉孝武帝時期的一代名相,“淝水之戰(zhàn)”就是在他的運籌帷幄下取得勝利的。

可能因為平時公務太繁忙了,所以他看起來似乎都沒有時間好好教導自己的孩子。這樣一來,教導孩子的重擔就全都落在妻子的身上。

一天,謝夫人又在對兒子耳提面命,實在是忍不住了,就質(zhì)問他說:“你這個當?shù)囊蔡环Q職了,怎么從來都不見你教導自己的兒子?”

沒想到這位平時沒有時間教導兒子的父親卻回答道:“我常常自己教導兒子啊!”

謝夫人一聽,頓時懵了。

原來,謝安教育孩子,靠的并不是耳提面命,而是自己平日里的身體力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只有自己先做好了,孩子們才能在耳濡目染中加以效仿;如果自己都做不好,又怎能去要求孩子們呢?

我們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也是一樣,耳提面命的言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身體力行的身教。

2、殷仲堪:以儉為本

殷仲堪出生門閥世家,是東晉末年的重要將領和大臣,他擅清談,曾說三日不讀《道德經(jīng)》,就覺得舌根變僵硬了。

他就任荊州刺史后,正好遇上水災,年成歉收,吃飯通常只用五碗盤(古代南方的一種成套食器,由一個托盤和放在其中的五只碗組成,形制較?。送庠贈]有其他葷菜。

要是吃飯時飯粒掉在盤里或坐席上,他就撿起來吃掉它。

他這樣做,是想給大家做個好榜樣,也是因為他本性質(zhì)樸。

他常常告誡子侄們說:“不要因為我擔任了州郡的長官,就認為我拋棄了平時的操守?,F(xiàn)在我做了刺史仍沒改變這種操守。清貧儉樸是讀書人的常態(tài),怎么能做了官就丟掉做人的根本呢!你們要記住我的話!”

3、孟母:環(huán)境熏陶

孟子和母親一開始居住的地方臨近墓地,孟子年幼,嬉戲游玩時喜歡模仿墓地里的事情,熱情于挖坑埋土之類的活動。

孟母見此以為這個地方不適合居住,于是搬走,住在市場旁邊。孟子又開始學習商人做買賣的行為,孟母仍以為此地不適合孟子居住,又遷居到學宮附近。

耳濡目染,在學校的影響下,孟子開始學習演習禮儀,孟母這才放心地住了下來。孟子正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努力學習《六藝》,終成一代大儒。

孟母的行為為我們指示出環(huán)境熏陶的重要性。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所以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p>

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想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謹慎選擇居住的環(huán)境。

4、諸葛亮:儉以養(yǎng)德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就寫道: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也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教育子女“儉以養(yǎng)德”的道理。

他曾經(jīng)在給后主劉禪的上表中說道:“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孫衣食,自有余饒。臣身在外,別無調(diào)度,隨時衣食,悉仰于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內(nèi)有余帛,外有盈財,以負陛下?!?/p>

諸葛亮親自履行著自己“儉以養(yǎng)德”的做人準則,希望子孫后代成為擁有遠大理想、勤學儉樸的有為之人。

5、梁啟超:做人比學問重要

梁啟超確實不強求孩子的成績,也不干涉孩子個人的興趣選擇,但是有一樣東西,他十分在意,那就是孩子的品行。

他曾經(jīng)這樣說:

你如果做成一個人,智識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個人,智識卻是越多越壞。

在梁啟超很小的時候,母親對他總是很溫柔,但是有一次,梁啟超因為一件小事而撒謊,一向溫柔的母親為此盛怒,打了他十幾鞭子,告誡他,不誠實的人將來只能成為乞丐,盜賊。

梁啟超謹記在心,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對孩子的品行要求更是嚴格。他還讓孩子們從小讀中國的傳統(tǒng)經(jīng)典《論語》《孟子》,教導他們“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的道理。

而事實上,梁啟超的九個孩子無一不是品德高尚之人。他的大女兒在丈夫去世之后獨自撫養(yǎng)四個孩子,生活十分困難,卻始終不肯向日本人低頭。

三子梁思忠,在淞滬戰(zhàn)場浴血奮戰(zhàn),以身許國。而九個孩子中,七個曾經(jīng)在國外名校留學,學成之后,無一不回到他們的祖國,投身到祖國的建設中來。

愛國,對梁家而言,從不是一句空話。這樣優(yōu)秀的家風家教,在中國確實首屈一指。

6、魯迅:尊重孩子

有一回,蕭紅到魯迅先生家吃飯,許廣平從街上一福建菜館要了一碗魚丸子。吃飯的時候,海嬰最先夾了幾個丸子放到自己碗里,吃了一個后就說:“不新鮮、不好吃?!痹S廣平便夾起一個吃,感覺很新鮮。

于是就批評海嬰,并又給海嬰夾了一個,海嬰吃了這個之后,依然說不新鮮。許廣平生氣了,更加嚴厲地斥責海嬰。

見此情形,魯迅先生便把海嬰碟子里的魚丸夾起來嘗了嘗,果然不新鮮。原來,在這碗魚丸中,有一部分是新鮮的,還有一部分是不新鮮的。于是,魯迅先生說:“他說不新鮮,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指責是不對的?!?/p>

對于大部分家長而言,孩子往往是被教育的那個,家長往往很難尊重孩子的意見。

但是魯迅卻不一樣,他十分在乎孩子的觀點、想法,不會想當然地斥責孩子,能夠設身處地的去觀察、思考孩子的意見有何合理,這樣的尊重是很多家長不能做到的。

7、豐子愷:自然真誠獨立

豐子愷育有七個子女,他認為童年是人生的黃金時代,極力反對把孩子培養(yǎng)成“小大人”。

在生活中,豐子愷稱外出做事為“無聊”,和孩子們在一起則內(nèi)心充滿歡喜,抱孩子,喂孩子吃飯,唱小曲逗孩子,畫畫引孩子笑,和孩子們特別親近。

有一次,長子瞻瞻要豐子愷抱他到車站去買香蕉,“滿滿地擒了兩手回來”,到家時,卻熟睡在父親肩頭,手里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

豐子愷在《給我的孩子們》一文中感嘆:“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與熱情!大人間的所謂‘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來,全是不自然的、病的、偽的!”

豐子愷還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精神。

1947年,他步入知天命之年,與子女“約法”,強調(diào)最多的便是“獨立”,其中一條寫道:

大學畢業(yè)后,子女各自獨立生活,并無供養(yǎng)父母之義務,父母亦更無供給子女之義務。

同時,子女獨立后,要與父母分居,“雙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屬鄰誼性質(zhì),絕非義務”。

而在這樣的要求下,他的孩子都在很早的時候就不再依賴父母生存,可謂十分獨立,這和他們后來做出的成績是密不可分的。

相關推薦

孩子取得了進步,父母應給予鼓勵和贊美。贊美孩子,能激發(fā)他正確的行為,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但是過度錯誤的贊美也會讓孩子自以為是。所以家長在贊美孩子時也要掌握技巧和方法。 如何贊美孩子 贊美也是一門藝術...

2021-09-01 閱讀全文

正確認識自我,對孩子的行為有著很重要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兒童最初是通過別人,特別是他心目中的權威人物對自己的評價而認識自己的。這時,別人的評價具有很強烈的暗示作用。父母的言行在孩子人生道路上的起點上起著至關重...

2020-12-31 閱讀全文

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各位領導、老師,各位家長、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謝社會各界對思達特培訓學校的關心與工作支持,感謝希望小學的領導與教師對我們招生宣傳的配合與幫助,感謝家長朋友對我們的信任!你們...

2020-12-31 閱讀全文

不少媽媽對于孩子的教育和管理,都缺少堅持。往往是突然感覺到孩子的錯誤,才會想起來去管一下。在看到孩子一些不如意情況,就開始擔憂孩子多年后的高考、婚姻、工作。那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 家長的憂慮主要...

2020-12-0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