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說謊并不說明他很壞
發(fā)布時間:2020-10-15 幼兒園小孩游戲 幼兒小班語言活動方案 幼兒園感恩節(jié)親子活動方案一次下午吃完點心,準備打掃衛(wèi)生時,趙老師發(fā)現(xiàn)在垃圾桶里放著一塊完完整整的只吃了一口的點心。為這事,我們倆個在孩子之間展開了調查。其實,我們倆個都知道是誰仍的,因為我們在餐桌子時都看見了誰吃誰沒吃了。但是我們沒有直接點名,而是采取調查詢問的的方式,目的是想讓這個孩子自己站起來,勇于承認錯誤。經過一遍遍的詢問,每個孩子還是斬釘截鐵的說不是自己。我們又讓孩子看著我們的眼睛說一遍不是自己,這時那名幼兒眼神里已有些恍惚,但嘴里還說不是自己。然后,我又說:“請小朋友把小手背到后面去,我和趙老師要檢查每個小朋友的小手,如果是你丟的,你的小手上就會寫著“說謊”這倆個字,而這兩個字只有我和趙老師才能看得到,你們是不能看到的。在檢查小手前,請那名小朋友主動站起來承認錯誤,我和萬老師還有小朋友都會原諒你的,如果你不站出來,而且被我和趙老師檢查出來的話,今天晚上天上的白胡子老爺爺就會把你悄悄帶走,你就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了”,說到這里,還是沒有小朋友站出來,而我看得出那名小朋友一直在觀察著自己的小手,生怕會寫著“說謊”那兩個字。見沒有站出來的,我們就按照計劃讓小朋友閉上眼睛,把手背到后面然后檢查小手,檢查一遍后,那名小朋友還是沒有站出來,不過看他已經是按耐不住了。這時我和小朋友說:“剛才我們已經知道是哪個小朋友,既然他不站出來,那么今晚就讓老爺爺把他帶走吧”。話音剛落,那名小朋友眼含淚花的站了起來說:“老師,我錯了”。對于這件事情,事后我覺得我們處理的方式有些倉促,而且有些不符合教育的規(guī)律,那名小朋友最后能主動站出來,并不是我們教育的結果,而是恐嚇的結果,如果不是恐嚇,可能那名小朋友還是不會站出來。對于孩子說謊,網(wǎng)上有篇文章是這樣說的,我覺得很有道理,值得我深思。作為老師家長,都應該看看。小孩說謊,并不說明他很壞!首先一、澄清一個概念。什么是“撒謊”?簡單說,就是不說真話。但不說真話是不是就一定是壞事呢?顯然不是。對壞人撒謊是好事,否則,壞人問孩子什么,孩子就老老實實答什么,就成了壞事。所以,必要的時候,還要讓孩子學會撒謊,相信家長們也是這么做的。但對好人撒謊就不行了,就是壞事。二、分析一下原因。孩子撒謊、不說真話的原因一般有兩個:一是源于一個“怕”字。怕什么?怕挨罵,怕挨打,怕別人不理他,怕自己受傷害。也就是說,孩子撒謊是出于一種自我保護。老師家長要給予理解。另外,孩子之所以撒謊不說真話,也是來源于他做錯事了,并認識到自己做錯了,應該說,撒謊的孩子已經有了是非觀念,從這點上來說,孩子撒謊更應該給予理解和寬容。不說真話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一個“想”字。想什么?想得到好處,得到好東西,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愛戴。這種想法應該給予理解,尤其是想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愛戴,因為這是人之常情。老師家長不能忽視孩子的這個想法。當然,為了得到這些而撒謊是不對的。三、采取一些措施。辦法有三個:一是和顏悅色。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孩子做錯事了,撒謊了,千萬不要打罵孩子,也不要不理孩子。打罵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或變得膽怯,活變得殘忍;不理孩子則會讓他變得孤僻、自卑??傊瑢⒆拥男睦斫】挡焕?。更重要的是,孩子就會學會撒謊——因為他不想挨打挨罵不被理睬。二是關懷備至。不要忽略孩子的需求,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但關注孩子的物質需求不等于就無條件的滿足他的這些需求,合理的、應該的可以滿足,但也是不是沒有節(jié)制,最好讓孩子通過一定的努力來獲得。否則,容易嬌慣孩子。對于不合理的要求,則要學會拒絕,但一定要說明道理。至于精神需求,我想老師家長肯定是愿意無償奉獻的,這也是應該的。但注意一點,應該主動給予,因為孩子多數(shù)情況下,對這種需求不善于表達。三是嚴慈相濟。孩子撒謊有了錯,老師家長不打罵不等于不批評。批評有兩個過程:1、講明道理。給孩子說明撒謊的害處,做錯事的壞處,用通俗易懂的話,用簡單的故事,用生動的案例,必要時可以夸張、做實驗等。2、科學懲處。懲處的最好辦法是取消孩子的某項權利,比如玩耍的權利,得到某種東西的權利,但不是吃飯、睡覺等基本生活的權利。而且,這中取消是有時間限制的,是適可而止的。這樣懲處的目的只有一個,讓孩子知道:因為撒謊而失去的好處遠遠大于靠撒謊得來的好處。也就是讓孩子體驗到:得不償失。這樣一來,孩子還會撒謊嗎?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他是壞孩子
又到戶外活動的時間了,孩子們選擇好自己喜歡的器械玩起來,我來到玩球的小朋友中間和他們玩起來,“你是壞孩子,我不和你玩,”我吃了一驚循著聲音望去,只見洋洋坐在翹翹板上,小琪站在旁邊想玩的樣子,我急忙走過去問:“小琪,你想坐嗎?”他點了點頭,我又轉向洋洋說:“洋洋,蹺蹺板是兩個小朋友一起坐才好玩,來,你一邊小琪一邊,”說著我就去抱洋洋,可是他卻說:“老師,他是壞孩子,我不和他玩,”我一頓他為什么有這種想法,于是我問:“你為什么說他是壞孩子,”洋洋說:“你不是說和小朋友打架,搶玩具,不遵守紀律,就不是好孩子,小琪經常和小朋友打架,搶玩具就是壞孩子,”這時其他小朋友也過來爭著說他的壞處,聽了孩子們的話使我想起我平時對那些調皮孩子的教育,“如果你再打小朋友,搶別人的玩具,亂跑就不是好孩子”就這句話,在孩子們心中形成了像小琪這樣調皮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今天的事情都是我平時教育的不良結果,為了消除小琪在孩子們心目中的印象,我結束了戶外活動,和孩子們一起討論壞孩子與好孩子的區(qū)分。
回到活動室他們什么是壞孩子,他們說:“打小朋友、搶別人的玩具、不聽老師的話等等,”我又問:“我們班里有嗎?”他們舉了小琪、義涵、果果等平時幾個調皮的孩子,雖然那幾個小朋友不高興,但他們也沒說什么,好像默默接受了??磥砦医裉斓挠懻摃r多么的及時。我又請小朋友想一想,他們有沒有做過好事,孩子們想了想說:“小琪經常幫忘記推小椅子的小朋友把小椅子推到桌子下面,義涵搶著幫老師拿東西,果果還幫小朋友背書包,大家爭著說出他們做的好事,我趕緊說:“你沒看,他們也做了那么多好事,我們就不能說他們是壞孩子,以后他們不會再打小朋友了,有玩具大家一起玩,我們跟他們做好朋友好不好?”大家高興地說:“好,”只見那幾個小朋友也驕傲地抬起頭,看到他們的表現(xiàn),我感到這次的教育非常重要。在交流中,使孩子們發(fā)現(xiàn),那些自己不喜歡的認為是壞孩子的小朋友也有很多好的地方,那些調皮的孩子也會從中學會,那些事是小朋友不喜歡的,那些事是小朋友喜歡的,那些該做那些不該做。變成小朋友心目中的好孩子。
從那以后,那幾個調皮的孩子不像以前那樣招惹其他小朋友了,大家也都愿意和他們玩了。
犯錯后推卸責任并說謊的孩子怎么辦?
我們班有個孩子叫博博,小伙子長得很帥,也很聰明,嘴巴也比較甜。但就是自制力較差,經常犯錯誤,這還不打緊,關鍵是犯錯誤后經常推卸責任,把錯誤歸結到別人的身上。像有一次他跟別的小朋友玩耍時,把同伴給打了,當我問他為什么打架時,他卻告訴我說是別人先打的他,很明顯,他說謊了。還有一次從別人書包里拿了東西,被我看到了,愣說這個東西是他自己的,是從自己家里拿來裝到書包里的,可東西上面明明白白的寫著其他小朋友的名字。
對于孩子不肯承認錯誤還推卸責任的這種行為,在跟家長溝通后,決定采取嚴加制止的方法。又有一次他跟其他人發(fā)生矛盾時,我在問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后,直截了當?shù)闹赋隽怂腻e誤,并嚴肅的對他進行批評教育,但沒有當中揭發(fā),批評,而是單獨跟孩子談話,為的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因大班的孩子有一定的自尊心,雖然要教育,但也要保護孩子幼小的心靈),我先指出了他的錯誤行為,給他講解了說謊的危害,講明老師要給他一次機會,不會懲罰他,更不會告訴別人,但是下不為例。并且給他一個鼓勵,相信他以后一定不會再犯。
這以后,博博小朋友愛推卸責任的的這種行為真的有了好轉,現(xiàn)在更是沒有這種事情發(fā)生了。這說明老師的鼓勵給了孩子很大的鼓勵,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說謊的孩子
我班有這樣一位小朋友:調皮、犯了錯誤從不主動承認,常常惡人先告狀。
記得一天我和小朋友們上廁所,剛進教室我就看到莊浩然在用腳踢王健琪,當莊浩然看到我時立即走到我面前說:“王老師!王健琪用腳踢我”。
其實這一情況我看得很清楚,知道是他先踢別人,但當我問他有沒主動踢別人時,他卻否認。
天真純潔的孩子為什么會說謊?這已日益成為所有老師和家長們非常關心的重要問題。
“說謊”,往往被人視為一種惡劣的品質問題。
但對于幼兒來說,“說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性質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我通過講故事“狼來了”,來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首先了解,放羊的孩子以撒謊為樂,看到那么多人受到愚弄,心里便有了一種滿足感;其次,就是說謊一旦成了癮,仿佛不說謊就覺得缺了點什么;再則,說謊者損人并不利己,只是為了滿足某種快感;最后,說謊者可以騙人一次兩次,不可以長久騙人,不可能不受到懲罰,最終必須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慘痛的代價。
到了大班重在教育孩子做錯了事要勇于承認,懂得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寓教育于孩子一日生活之中。
另外加強家園共育,以身作則,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孩子犯了錯要和風細雨的講道理,這樣孩子才會成人在信任感,肯說出真話。
從孩子說謊想起
昨天晚上,吃過晚飯,接到一位家長的來電,說她的孩子英語抄寫本沒有拿到,所以今天晚上的回家作業(yè)無法完成,問我怎么辦?我聽了她的陳訴后既氣又好笑,心想這好像不是我要解決的問題,應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事情,你能叫我怎么回答她的提問呢?于是,家長聽孩子說,老師發(fā)本子的時候,孩子不在教室,而是在外面玩。我一聽,這明明又是在說謊,因為本子是我在孩子們午自修的時候發(fā)的,每個孩子都在教室里,怎么會她的孩子不在教室呢?于是我跟孩子的家長說明,孩子沒有說實話,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本子沒有拿到,孩子只要說明原因就可以了,為什么非要編出一個不存在的理由,來騙家長和老師呢?這樣事情的性質就發(fā)生了實質性的變化,所以我要求家長必須對孩子教育,教育她的孩子無論發(fā)生什么事情,你只要如實的說明事情來龍去脈就可以了,相信老師和家長會用正確而妥當?shù)姆椒▉硖幚硎虑榈?。家長聽了也表示贊同我的做法,但是就是放下電話怎么做,就不知道了。
其實類似的事情在上個學期在這個孩子身上就已經發(fā)生過了,但是在昨天又發(fā)生了,說明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事情過了就讓它去好了。反過來說,每一件事情的發(fā)生都有它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偶然性中有必然性。如果當這樣的事情第一次發(fā)生時就把它扼殺在搖籃中,或者狠很批評一頓,讓孩子知道這樣做事情的嚴重性,并告訴孩子正確的處理方法,那么下次發(fā)生的幾率會大大減少。所以一切的一切,還是看我們大人對待問題的處理方式是否恰當,是否到位。
說謊,其實危害很大,就像一直說,狼來了,狼來了,最終別人不相信你了,受害的還是你自己,因為你給別人的誠信度實在是太底了,每一次人家都認為你是在說謊,在玩弄別人。
在現(xiàn)今社會,也許有些人就是靠欺騙別人而生存,但是這些的下場肯定是很狼狽的,終究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的,或許有些人蒙混過關,但是能有幾個是這樣的呢?
所以我們要教育自己的孩子,首先要學會怎樣做人?并且做一個優(yōu)秀的人。其實在學習上也要努力,多學一點科學文化知識。因為在信息高速發(fā)展的將來社會,如果一個人沒有一定的知識,是很難在社會立足的。
觀察記錄:學會不說謊
觀察背景:
我看到很多家長因為孩子說謊而抓狂?!拔业慕逃踪M了,他竟然學會了撒謊!”、“他這么小就學會撒謊了,以后可怎么辦?!”。我們都知道如果孩子經常性的撒謊,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育,也是很不利于孩子以后和其他人接觸的,使孩子失去了做人應該講究基本的誠信禮儀,慢慢的,還有可能會走上犯罪的道路。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今年新來的霍妍郡小朋友,會無意間說出一些與事實不符的話。
觀察案例:
在一次主題活動中,我請小朋友們自主的整理自己手中的彩筆及圖冊,并排隊將彩筆放進筆筒,圖冊放進書架。大部分小朋友都能自主整理材料,個別小朋友需要老師提醒完成。當所有小朋友收拾完畢后,我們正準備組織孩子們喝水、入廁,卻突然發(fā)現(xiàn)最后一桌有幾根彩筆沒有放回筆筒,在我的多次詢問提醒下,有幾個小朋友告訴我,是自己放忘記了,可郡郡小朋友卻說:“我放了,這根彩筆不是我的,是涵涵的?!苯又覇柡?,是不是她不小心忘記了,涵涵很有自信的告訴我:“老師,我放進筆筒了?!辈⑶椰幀幚蠋熞沧C實看見涵涵小朋友的確放了??煽たば∨笥延纸又f是果果小朋友放的,怎么也不承認是自己忘記了,這時嘟嘟小朋友說:“我看見郡郡沒拿彩筆就跑了”。我就再次問郡郡小朋友,可這時她卻告訴我:“老師,那個小朋友她不坐好”,以此來岔開話題。
現(xiàn)象分析:
見到這樣的情況,我想再這樣問下去,肯定是不會有結果的。孩子之所以會不肯承認,寧愿說謊是什么原因呢?對于這個問題,我下班和郡郡媽媽取得聯(lián)系,并告知事情經過,了解到孩子在家也有這種情況,犯錯后不愿意承認錯誤,并扯開話題來逃避。父母由于工作和孩子相處的時間較少,爺爺奶奶帶孩子較多,當孩子有這方面的問題時,父母一般都是批評為主,而爺爺奶奶覺得孩子還小,不用和孩子多計較,而父母也沒有過多干涉,長此以往,孩子就養(yǎng)成了這樣的習慣。當做錯事情的時候,會害怕批評,想保護自己,于是采取最簡單的逃避辦法,任憑老師反復詢問,他們都否認。
采取措施:
1、換位體驗:為了幫助孩子克服撒謊的不良行為,我請郡郡小朋友當小老師,創(chuàng)設情景事件。當她來幫忙收材料,我特意請一名幼兒說自己交了,這不是她的,肯定是郡郡沒交。而她來告狀時,我什么都沒說。當她第二次收東西時,同樣的事情又發(fā)生了。到第三次時,郡郡小朋友心急如焚地來告訴我:“老師,洋洋怎么會這樣?明明是她不對,她卻始終不承認,還說是別人不對?!蔽业木陌才旁诳たさ纳砩嫌辛藦娏业姆磻?。本來為大家做事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可是卻得不到別人的認同,反而被小朋友冤枉,郡郡心理覺得很難過。我抓住她此時的心理感受與她耐心地交流,告訴她:“以前你不也是這樣嗎?明明是你做得不對,卻從來都不愿承認,還推到別人身上。你想想看,別人會難受嗎?”她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通過這各方式,讓她學會換位思考,體驗到撒謊時別人的心理感受。這樣,她不愿認錯的不良行為也漸漸得以改正。
2、家園共育:私下里我與她的父母通過交流,讓她們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并請她們配合老師,在家中也要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交流溝通,孩子的生活要多參與,并請爺爺奶奶也適當對孩子嚴格一點,犯了錯一定要指出來。通過批評加講道理,讓她明白,犯了錯,勇于承認錯誤并不斷改正,就是好孩子。
當孩子有意說謊時
當孩子說謊時,父母最關心的不是謊言本身,而是找出孩子說謊的動機;最應該做的不是批評和責罰,而是向孩子說明道理,使孩子懂得為什么不應該說謊。
下面的例子也許可以幫助你更好地對待孩子的謊言。
媽媽在楠楠的口袋里發(fā)現(xiàn)一個沒見過的玩具,就問楠楠:“這個玩具是從哪兒來的?”楠楠小聲說:“小朋友給我的。
”看到楠楠躲閃的眼神,媽媽很懷疑。
于是,她蹲了下來,輕輕握住楠楠的小手,溫和地說:“楠楠,看著媽媽的眼睛,告訴媽媽實話,玩具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只要你說實話,媽媽一定不會罵你。
”
楠楠媽媽的做法中值得借鑒的是:
1、語氣親切、溫和。
過于嚴厲、苛刻的問話方式只會嚇得孩子更不敢說出真話。
2、保持目光對視。
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謊對大人來說都很困難,何況孩子。
父母看著孩子時,用眼睛傳遞信任和鼓勵,很容易突破孩子的心理防線。
3、鼓勵孩子說真話。
大部分情況下,孩子是因為畏懼懲罰而說謊,所以,向孩子保證他不會因為承認錯誤而受罰,是最重要的一步。
當然,父母必須說到做到。
楠楠承認,自己因為喜歡這個玩具,所以就偷偷把它拿回家了。
這時,媽媽把楠楠抱在懷里,說:“媽媽很高興你對媽媽說了實話。
喜歡別人的玩具,你可以請他借給你玩玩,但不能偷偷地拿走。
那個小朋友找不到自己的玩具了,一定很著急,你說,是嗎?”楠楠點點頭。
后來,媽媽撥通了小朋友家的電話,楠楠在電話里小朋友道了歉,告訴他明天一定把玩具還給他。
楠楠還準備把自己的一個玩具也帶去給小朋友玩呢。
楠楠承認了錯誤后,媽媽做了很好的處理:
1、給孩子說真話以積極回應。
2、對孩子做錯事和說謊的動機表示理解,并引導孩子理解正確的處理方法。
3、啟發(fā)孩子用實際行動彌補過失。
如何糾正孩子說謊
孩子說謊是不能正確的對待自己言行、不誠實的一種表現(xiàn),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也是成人深感頭疼。導致孩子說謊的心理因素很多,有時是記憶、想象等方面的錯覺造成的。孩子記憶的特點是具體形象,記憶的方法上以機械記憶為主:孩子想象十分豐富,有時把想象中的東西帶到言行中并與像是東西混淆起來,記憶錯誤和想象豐富都可以造成孩子說謊。對這種說謊是孩子的求悅心造成的,孩子的目的是為了表現(xiàn)自己的能力,為了討得成人的歡心、表揚贊賞而講了假話。這樣老師就要在意了,平時不要不適當?shù)慕o孩子獎賞,也不要過頭表揚,要實事求是,適度表揚為主。有時候是孩子恐懼心造成孩子撒謊,孩子為了避免承認的責罵、懲罰,把自己的缺點錯誤遮蓋起來,編了瞎話。這種撒謊完全要從成人方面去找原因并加以避免。承認要正確的對待孩子的過頭行為,心平氣和的幫助孩子認識錯誤,不要動輒就訓斥、打罵孩子,而造成孩子為避免皮肉之苦而撒謊。有的時候有虛榮心和報復心造成撒謊,孩子為了自己的自尊心和面子而編造謊話,為了報復別人而亂說,希望得到別人的同情,幫助他去懲罰對手。這種說謊成人經分析他不正確的思想,耐心地說理解釋,幫助孩子認識不說真話是不對的。成人要熱情的幫助孩子糾正說謊行為,使孩子明白說謊是不良行為,說了假話要承認,并努力改正,老師對這種表現(xiàn)要表示歡迎,今后還是信任他。當孩子說了真話,盡管他有再大的過錯,也要熱忱歡迎,表示諒解,這樣孩子會逐漸說真話。
如何面對孩子的說謊
今天下午,王宇晨的媽媽來園接孩子的時候,向我講述了一件讓她感到不可思議的事情。
上午,王宇晨的爸爸帶孩子去花果山玩。孩子上車時,一不小心手指被車門擠了一個黃豆大的紫皰。玩過后,王宇晨的爸爸就直接將孩子送到幼兒園,孩子手指被擠的事情打電話告訴了孩子的媽媽。
放學時,王宇晨的媽媽來園接孩子,王宇晨對媽媽說:“媽媽,今天李明明小朋友打我,將我的手指打了一個大皰,老師批評了李明明,李明明跟我說對不起了?!?/p>
王宇晨的媽媽聽了很生氣,認為孩子怎么能說謊呢?便及時與我進行了溝通。我聽了當時也感到很震驚!但我又一想,不能簡單地、武斷地認為孩子在說謊,便和王宇晨的媽媽進行了分析:
一是孩子可能將想象當作現(xiàn)實了。李明明小朋友經常會與同伴發(fā)生沖突,與人交往會出現(xiàn)攻擊性行為。王宇晨手指被擠的時候可能受到了爸爸的責備,便把自己的“不小心”想象成了李明明的攻擊性行為,發(fā)泄自己的不滿,掩蓋自己的過失。成人應該原諒孩子的過失行為,教給孩子避免造成過失的方法。
二是孩子受了傷可能很希望得到別人(特別是家長和老師)的同情和關心。可是家長和老師都忽略了,便找個對象跟自己說“對不起”進行自我安慰。對于感情細膩、敏感的孩子,成人在給予孩子同情和關心的同時可以從另一個角度鼓勵孩子勇敢起來。
另外,老師對某個孩子攻擊性行為的過多批評,可能造成了孩子心中的負面影響,是老師教育過程出現(xiàn)的失誤,發(fā)現(xiàn)問題后老師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經過我的分析,王宇晨的媽媽一下子豁然開朗了,知道該如何去做了。
根據(jù)孩子的心理特點、思維和認知的發(fā)展水平,孩子的說謊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成人應該細致了解,從細微處入手,保護孩子脆弱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