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著去賞識自己的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0-10-03 送孩子去公立幼兒園 送孩子去私立幼兒園 帶孩子去幼兒園工作總結(jié)每一章中,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實例來探討贊賞給孩子帶來的結(jié)果。其實,不僅是小孩子,我們大人也不是更多地期望別人的贊賞,認同嗎;對于不充分的批評和指責(zé),我們都不喜歡甚至不愿意去接受,更何況是小孩子呢。小孩子它們的年齡比較小,稚氣未脫,還未能正確地認真到自己的位置,我們作為父母、教師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一個評價,都可能會影響到他的一生。
在本書的第一章第二小節(jié)“教育中不能沒有賞識”中,編者舉了一個例子,大致是這樣的:心理學(xué)家哈洛克為了驗證自己的理論“贊揚孩子比嚴厲譴責(zé)孩子更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和心理成長”
,作了一項獎懲混合的比較研究。他選擇了許多數(shù)學(xué)天賦相同的學(xué)生,分為四組。在給第一組上課時,課前總要贊賞他們作業(yè)成績優(yōu)良。對第二組剛好相反,對好的不表揚,對成績差者嚴厲譴責(zé)。對第三組,既不表揚也不譴責(zé),但讓他們知道一二組每天發(fā)生的情形。第四組則安排在其他地方,不讓他們知道其他三組的情形,對他們的成績不贊揚不譴責(zé)。不久,受贊揚的一組和受譴責(zé)的二組的成績立刻有了顯著的進步,約改進35﹪~40﹪,第三組成績有進步但只有一二組的一半。但如此繼續(xù)下去,情形有了顯著變化,受贊揚的一組成績進步了79﹪,受譴責(zé)的二組和不受獎懲的三組的成績低落下去,被隔離的四組的成績也有所降低。這個實驗不僅說明了贊揚和譴責(zé)對學(xué)生的影響還表明了譴責(zé)和懲罰的真正性質(zhì)。從短時間看,譴責(zé)與贊揚有同樣的效果,但從長時間看,贊揚要比譴責(zé)的效果好得多。
因此做為母親和教育者,應(yīng)該讓教育充滿賞識。要對孩子的優(yōu)點和長處小題大做、時刻贊賞,逐步形成燎原之勢,讓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態(tài)中覺醒。一個賞識的微笑,就像陽光照在含苞欲放的花朵上。對渴望賞識的孩子而言,這很可能是孩子一生的轉(zhuǎn)折點。因為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
提起拿破侖,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大家所知道的是他所擁有的成就??捎钟姓l知道,他小時候曾被認定為是一個壞孩子。不論村子里發(fā)生什么壞事,大家都認定是他干的,連他的父親和哥哥也認為他很壞。既然大家都那么認為,拿破侖也就無所謂了,于是變得更加肆無忌憚,直到他的繼母出現(xiàn)。當這個陌生的女人走進家門的時候,她愉快地跟每一個人打招呼,當走到拿破侖的面前,他很冷漠的看著她。父親介紹說:“這是拿破侖,全家最壞的孩子?!笨闪钅闷苼鲇郎y忘的是繼母當時所說的話。她把手放在拿破侖的肩上看著他,眼里閃爍著光芒?!白顗牡暮⒆??”她說,“一點也不,他是全家最聰明的孩子,我們要把他的本性誘導(dǎo)出來?!睆拇艘院?,拿破侖正如他的繼母所說的那樣,成了全家最聰明的孩子??梢哉f,沒有繼母就沒有擁有成就的拿破侖,是繼母造就了他。因為她相信他是個好孩子。不難看出,這個故事印證了賞識教育法中的一個觀點:賞識導(dǎo)致成功,抱怨導(dǎo)致失敗。因為小孩子會在無意識中按照父母的評價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達到父母贊揚或者抱怨中屢次提到的“期望”。因此我們作為父母,不妨試著去賞識自己的孩子,這將是一個了不起的實踐。當我們換了一種心態(tài),以賞識的目光激勵孩子,讓每個孩子都會變成天才。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育兒心得:欣賞自己的孩子
育兒心得:欣賞自己的孩子
女兒今年七歲了,很可愛,我們?nèi)叶己芟矚g她。自從懂事起,我和她爸爸就鼓勵孩子嘗試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記得在她兩、三歲時的一個早晨,小姑娘手舞足蹈的用稚嫩的聲音大聲的叫著:"媽媽,我會穿襪子了。"進去一看,咦,襪底和襪面調(diào)了個頭,我笑著伸出大拇指"寶貝,你真棒!"。她更是樂開了懷。"嘿,你瞧,媽媽襪子穿著剛剛好,跟你有點不一樣哦。"小姑娘模仿力很強,馬上照著我的樣子糾正過來,望著我贊許的眼神,那副洋洋得意無以言表。接下來的日子,女兒總會給全家?guī)沓鋈艘饬系捏@喜,和那份忍俊不禁……
年齡一天天的長大,成長的煩惱顯而易見。為人父母,最大心愿: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由于她爸爸工作較忙,教育的重責(zé)自然而然落在我的肩上。此時隨著年齡的增大,小姑娘慢慢有了自己獨立的想法,甚至某些方面還跟你唱反調(diào)。而我總時不時把自己的意愿強加于她。一切總希望做得最好。我的教育方式漸漸陷入了誤區(qū),可又無法改變現(xiàn)狀。
有一次女兒學(xué)珠心算,回家把幾道簡單的題目做得一塌糊涂,當時一心急,難以自控,發(fā)火動手狠狠地打她。小姑娘哭得非常傷心,臨睡前,怯怯對我說:"媽媽,你別那么兇好嗎?我害怕,你可不可以對我說媽媽給你再撥一遍,你要記住,然后你自己撥。這樣我就學(xué)會了?quot;短短一席話,一時讓我不知如何應(yīng)答。靜下心來,望著睡夢中的孩子,我重新思考自己剛才的舉動。
人們常說對待外界的事物需要一種和平的心態(tài),可對于孩子的得失,又何嘗不是這樣。每個小孩在成長道路上都不斷地吸取著知識,為人父母,我們同樣需要不斷地完善自我,真誠地希望有同感的父母都能從困惑中走出來,用良好的心態(tài)、欣賞的眼光看待你身邊的孩子,愛她,直到永遠……
讓孩子跟著自己的腳步成長
讓孩子跟著自己的腳步成長今天,我只想說說寶寶在運動能力方面的發(fā)育。其實,如果出生的寶寶是健康的,那么她發(fā)育落后些,沒什么,根本沒必要著急。
每個孩子從離開母體的一瞬間,她就已經(jīng)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之間本身就是千差萬別的,他們之間根本沒有可比性。那么,他們的發(fā)育肯定也就不可能完全按照書本走,借鑒可以,沒有必要完全照搬。
人們常說,孩子應(yīng)該三翻、六坐、八爬,但是,我并不認為這句話就一定適用于每個孩子。只要孩子健康,在某些方面發(fā)育晚點根本不算什么,給孩子時間,讓孩子自己慢慢成長吧。
我的女兒從一出生起,她的體重就成直線上升狀態(tài),體檢的時候,一直是醫(yī)生眼中的“小胖子”、“超重”嬰兒(這點倒是不落后哈)。但是,我從來不認為那個時候她的體重是個問題,只要她一切正常,那么胖點兒沒什么,人不都說胖孩子不愛生病嘛,呵呵。所以,當我42天帶著孩子去復(fù)查,一個奶奶批評我給孩子養(yǎng)得太胖的時候,我就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根本沒當回事。
但是,后來,我發(fā)現(xiàn)嬰兒期的“小胖子”在運動能力方面確實會差點兒。因為胖,她翻身就比較困難,經(jīng)常是扭著身子折騰半天也翻不過去。到了三個月的時候,還是不會翻身。但是,我倒是沒有著急,只是看著她著急翻不過去的樣子有點兒好笑。如果她不著急,我不會主動幫她,我希望她能自己實現(xiàn)翻身的想法,讓她有點兒成就感,呵呵。
后來,突然有一天,丫頭吭哧吭哧地要翻身,我在旁邊看著,沒打算幫她。然后,不知道丫頭怎么就一下子翻過去了,哈哈,她終于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xiàn)了自己的“翻身大業(yè)”。從此以后,她就能自如地翻身了。
后來,又到了傳說中該坐的第6個月。我嘗試著讓她坐,她坐起來就倒下去,像個小不倒翁,特別好玩兒。那個時候的女兒就是我眼中的一個小玩意兒,胖胖的可愛至極。我根本沒時間去考慮她的發(fā)育是不是比別的孩子晚的問題。
到了該爬的時候,是冬天,而且正好住在奶奶家。奶奶家小,東西多,暖氣也不好。于是,本來的就胖的閨女穿得像個小肉球。那個時候,她根本不愿意爬,只要給她放在地上,她就哭,不要爬。后來,為了安全起見,就一直讓她坐在學(xué)步車里。然后,丫頭就沒經(jīng)過爬,直接選擇了走。(這點我要檢討,主要是我們懶,沒怎么訓(xùn)練她。)
綜上所述,俺家閨女的發(fā)育相對別的孩子來講都是晚的,翻身晚、坐得晚、不會爬??墒?,我從來沒有為這些發(fā)過愁。我相信孩子的特點不同,那么他們的優(yōu)勢也會各不相同。沒必要嚴格按照書本中的發(fā)育時間來要求性格各異的孩子。
過了一歲以后,女兒的其他方面的優(yōu)勢開始顯現(xiàn)。她的動手能力很強,很早就能對立玩拼圖,而且時間長了,我們大人都不是她的對手;她很早就能拍球,在別的孩子還拍不了幾個的時候,女兒已經(jīng)能拍八九十個沒問題,而且是左右手都可以……
女兒進入托班的第一個學(xué)年,她們幼兒園組織體能測試,女兒是班里僅有的一個優(yōu)秀,其他的孩子大多數(shù)為合格,良,還有的孩子不合格。這些體能測試包括平衡木、10M往返跑、單腿蹦、雙腿蹦之類的。
小班體能測試,她是優(yōu)秀;中班體能測試,還是優(yōu)秀!看著這些測試結(jié)果,也許沒人相信,曾經(jīng)的小人兒,發(fā)育要落后于大部分孩子。
當然,現(xiàn)在,女兒也還有不如別的小朋友的體育項目,比如,她還不會跳繩(不會跳單繩,能跳大繩)、她跑得不如有的小朋友快、她唱歌不如有的小朋友好,但這并不能妨礙她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我愿意多給她時間,讓她自己慢慢地成長而且我也會欣然接受她在某些方面不如別人,因為這很正常,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強項和弱項,不可能事事都優(yōu)于別人,我不想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我相信很多媽媽見到這種情況都會著急,她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樣樣都不能落后。但是,她們不知道,她們往往只看到了孩子不如別人的地方并因此而著急,拼命讓孩子練不如別人的項目,她們卻忽略了孩子優(yōu)秀的地方。也因此,孩子在媽媽那里得到永遠是:你看你這點不如**,她會這個,你卻不會;你那點兒不如**,他會那個,你也不會……她優(yōu)秀的地方卻往往得不到媽媽的褒獎。我想,永遠生活在這種情緒下的孩子心理肯定會不平衡,為什么媽媽總是對我不滿意,我是不是特別笨,我是不是永遠都不如別人?長此以往,孩子的自信心會大受打擊,這對孩子成長并無好處!
希望天下所有的媽媽們都能多給孩子點兒時間,多給孩子點兒耐心,讓孩子跟著自己的腳步成長。
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好書
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好書“人啊,認識你自己!”這是一句古老的神訓(xùn),字面意思很簡單,但內(nèi)涵可深了去了。不過,對孩子來說不需要想那么深,認識自己,就從認識自己的身體開始吧!
《小眼睛大發(fā)現(xiàn)》系列叢書中有一本“人體”,對孩子就大有幫助。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身體都是這樣來的。
這本書先從最基礎(chǔ)的知識開始介紹,由內(nèi)而外、由淺入深地進行講解。皮膚和毛發(fā)的作用、血液與心臟的關(guān)系
肌肉與運動、身體的自我修復(fù),這些看似復(fù)雜的知識,都配合著精美的圖片和簡短的說明,讓人很快認知和理解。
書中通過一些小貼士,把關(guān)于身體的趣事介紹給我們。
為什么要打哈欠?因為身體需要休息了。
為什么會有鼻涕和噴嚏?因為身體在抵抗異物入侵。
食物在身體里經(jīng)過漫長旅程,最終被吸引了能量,變成了糞便;身體還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你很多信息。這些有趣的知識通過簡單直觀的思考,會讓孩子留下深刻的記憶,成為他們一生受用的財富。
身體是父母最珍貴的禮物。讓孩子從小認知自己的身體,更好地保護和使用自己的身體,是非常重要的啟蒙課。從這一課開始,孩子將會逐漸認識自己,認識這個神奇的世界。
讓孩子自己去處理問題
讓孩子自己去處理問題節(jié)前,帶xx去夢清園玩,以獎勵他鋼琴練得努力。
看到有蹦床玩,才后悔沒帶錢出來,于是兩個人再打道回府取錢,回家的路上,他走不動了,中途坐了下來,我說:你走路都走不動,等會兒怎么玩蹦床呢?他答:我走是走不動的,不過玩是玩的動的。
我大笑,孩子的大實話真好,連聽的人都覺得爽。
好不容易取來了錢,結(jié)果玩的卻不痛快,時間已經(jīng)是下午4點多了,天氣有點涼,蹦床上只有兩個6、7歲的女孩,而且是結(jié)伴的一對姐妹淘,等于是兩個人包了場,諾大的游樂場上只有她們倆,看見來了xx這個“外人”,很不爽,聯(lián)合起來跟他過不去,最后還向她們的媽媽哭訴,倒打一耙,說xx欺侮她們。
我一直遠遠地坐著打毛衣,只當沒看見,xx起初為自己分辨,最后選擇退出不玩了,即使退出了,兩個女孩還不放過他,對著已經(jīng)在獨自玩小火車的xx大聲嘲笑,xx只是不搭理,只當沒聽見。
終于又來了一個男孩子,xx找到了新的玩伴,發(fā)揮了他的自來熟天性,又上去玩得興高采烈,全然忘記了剛才的不痛快。
xx下來的時候向我訴說兩個女孩的不是,我只是輕輕一句話:他們是女孩,你是男孩,不要跟她們一般見識。
從頭到尾,xx沒有跟兩個無理的女孩子吵架,也沒有向我討救兵,更沒有鬧情緒,只是在她們向自己的家長告狀時為自己辯解了一句。他自己化解了這場不愉快,并且找到了新的樂子去玩。
在我的觀念里,男人是應(yīng)該大度一些的吧;還有,不管男人還是女人,做人不必為了一些小事動氣,最終傷害的是自己的肝,何必。
讓孩子自己去體驗生活
這里我要強調(diào)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父母千萬不要自以為是。父母的苦惱在于:我是為你好,你怎么這么不懂事?父母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點:孩子年齡越大,參與意識越強?!秲和瘷?quán)利公約》就強調(diào):要根據(jù)兒童的成熟程度去聽取他的合理意見。很多父母會說:孩子容易沖動,他一定要做的事如果不可行的,怎么能讓他去做呢?
父母說的不是沒有道理,我的經(jīng)驗是:父母的生活經(jīng)驗豐富,知道做某事的后果是什么,但不要用簡單的命令去制止,而是要把可能出現(xiàn)的后果告訴孩子,建議他不要做。但有的孩子還是堅持要去做,那么如果不是很危險,就可以讓孩子去做或是有限度的同意。孩子是在體驗中長大的。
摘自《好的關(guān)系勝過許多教育》
看到這一段,我深有體會,講幾個小故事給大家聽吧。
故事一:前幾天帶著三周歲的兒子到同事家去吃晚飯,吃過飯,兒子提出要上廁所,因為地形不熟悉,我?guī)チ诵l(wèi)生間。完了之后就不肯出來了,因為有機會可以和“水朋友”親密接觸了,這個機會他是決不會錯過的。他說,我要洗手。我就一個人出來了,但叮囑他:(1)水最好不要濺到地上,因為弄濕了人要滑倒的;(2)時間不要太長,否則手要起褶皺的。哦,兒子答應(yīng)的很爽快!過了三分鐘,兒子還是不肯出來,孩子他爸不高興了,在客廳里大叫,好了,洗好了就出來,否則打屁股了。兒子應(yīng)都沒應(yīng)。我走進一看,兒子拿著他們的牙刷在擦洗手盆。我耐心的問:兒子,你在干嗎?兒子說,我在洗洗手盆。我又問,那洗好了嗎,呦,真干凈呀!我們把東西整理好到外面去吧。受到了媽媽的表揚,兒子抬起頭來,得意地朝我笑了笑,一會兒就乖乖地跟我出去了。
故事二:吃晚飯的時候,同事家的客廳里開著空調(diào),把暖氣排在了陽臺上,我想看看外面是否下雨時去了陽臺,那可真像在鍋爐里蒸呀,連氣都喘不過來。兒子本來赤著腳板在客廳里跑來跑去,忽然看見玻璃門外的陽臺上有幾雙拖鞋。兒子跑過來和我說,媽媽,我要穿拖鞋,陽臺上有的。我的第一反應(yīng)是馬上告訴兒子我的經(jīng)驗:外面很燙,你不要出去了。我的同事更絕,說:這門打不開!對于這兩個建議兒子一個都不采納,還是要去。我說,那去吧,看看陽臺上熱不熱?兒子屁顛屁顛的去了,打開了門,連彎腰拿拖鞋都不愿意,就退回來了,嘴里還在說,好熱,好熱。后來我問他還去嗎。兒子說不去了,太熱了。
故事三:史迪文滿一個月了,我是他父母的媒婆,理所當然的被邀請到酒店喝滿月酒。小孩子就是這樣,吃了一會兒,就下桌了。瞧,小孩子的相處能力強吧!五六個孩子已經(jīng)玩在一起了,其中有我兒子,還有比我兒子大四個月的李易哥哥。本來他們就已熟悉,他們追趕著,笑著,摔倒了笑著再爬起來,有時候他們的摔倒還是故意的呢!看著他們玩的開心,我和李易的媽媽也在一旁樂。但這時出現(xiàn)了一幕:一個老奶奶也跟在這些孩子后面跑。原來是奶奶心疼孫子了!累不累呀,不要跑了,要摔倒的!你怎么能跟著他們跑呀,你要小,他們要大。(據(jù)我目測,這孩子可能比我兒子小六個月)但這孩子不聽,還是照跑。他奶奶一開始跟著跑,后來發(fā)動了孩子的媽媽,把他架了回去。這孩子離開這塊小小的屬于孩子們的娛樂場地的時候,從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是老大的不樂意。
講這些發(fā)生在我兒子身上或周圍的事情,其實我想說的是,留給孩子一些空間,讓孩子們自己去體驗生活吧!品嘗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孩子們會更健康茁壯地成長的!
多方面賞識讓孩子充滿自信
多方面賞識讓孩子充滿自信
尊重和愛是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由衷地欣賞、贊美孩子,需要家長學(xué)會從多個角度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用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悅感染、打動孩子,使其保持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
一、正面強化,贊揚孩子眾所周知的優(yōu)點
今年6歲的過過很有環(huán)保意識,常把小區(qū)里的果皮、紙屑撿起來放進垃圾箱,年前還被小區(qū)管理處評為“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墒?,最近過過保護環(huán)境沒有以往積極了,因為爸爸媽媽覺得孩子環(huán)保方面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受到了肯定,便不再表揚他這種行為,過過拿回“環(huán)保小衛(wèi)士”的獎狀時,他們只是隨意看了一眼,就再也沒有提起。孩子的積極性受到了打擊,慢慢失去了保護環(huán)境的興趣。
孩子在表現(xiàn)優(yōu)秀的時候,最期望聽到爸爸、媽媽的鼓勵與肯定。積極的正面肯定,才能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和喜悅,給孩子帶來愉快的心理感受,強化他正面的表現(xiàn),促使他努力做得更加完美。
二、全面肯定,賞識孩子小小的優(yōu)點
調(diào)皮的東東常會給父母招惹一些小麻煩,但有時也會主動做些好事,把摔倒的小朋友從地上扶起來,幫粗心的阿姨找到丟在角落里的鑰匙……看到東東幫助人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會充滿喜悅地贊揚孩子:“東東真懂事,這么小就知道幫助別人,將來長大了一定會了不起!”在父母的贊揚聲中,東東一天天懂事了,不再沉湎于捉弄別人帶來的小小樂趣,而把精力轉(zhuǎn)移到幫助別人上。
爸爸媽媽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揚是引導(dǎo)孩子一步步走向真、善、美的動力。家長如果老把眼光盯在孩子的過錯上不放,就會心生焦慮,對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與信心,會導(dǎo)致孩子往消極的方向發(fā)展。在糾正孩子搗亂等錯誤行為的同時,用心發(fā)現(xiàn)他身上的優(yōu)點,細心捕捉他的每一點進步,及時加以肯定和鼓勵。孩子會逐步改掉不良習(xí)慣,強化優(yōu)秀的品質(zhì)。
三、沙中淘金,賞識孩子錯誤中的閃光點
剛上小學(xué)的小井成績不太好,很少受到父母和老師的表揚。3月是學(xué)雷鋒月,很多做了好事的孩子都在學(xué)校里得到了表揚,讓小井十分羨慕。一天,他交給老師一百元,說是在上學(xué)路上拾到的,當天就受到了學(xué)校廣播站的表揚,這讓小井興奮得滿臉通紅。那一天,他讀書的聲音特別響亮,作業(yè)寫得特別工整,紅領(lǐng)巾比任何時候都系得整齊??墒堑诙欤【畢s垂頭喪氣地來到了學(xué)校,原來他為了得到表揚,竟然偷拿了家里一百元,被爸爸發(fā)現(xiàn)后暴打一頓。幸虧老師了解到真相后及時和家長聯(lián)系,做父母的也檢討了自己的沖動行為,肯定了孩子出發(fā)點是好的,才慢慢讓小井又找回了笑容。
在工作和生活中,成人因為期望得到別人的尊重與肯定,偶爾也會犯些連自己都難以置信的錯誤,小小年紀的孩子又怎么能夠避免呢?發(fā)生這樣的事情時,家長一定要頭腦保持冷靜,客觀分析孩子這樣做的深層原因。如果孩子是為了獲得尊重和肯定而犯的錯誤,至少有令人欣慰的地方:孩子想聽表揚,想要上進。家長要肯定這一點,多找機會表揚孩子,滿足他的心理需要,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dǎo)孩子用正確的方式來獲得肯定。
四、獨辟蹊徑,賞識孩子的與眾不同點
豆豆性格有些內(nèi)向,常被小朋友冷落。因此她不太喜歡出門,閑下來時就給家里的小狗洗澡、梳理皮毛,把學(xué)習(xí)和生活中發(fā)生的事編成故事說給它聽。豆豆的父母擔(dān)心孩子將來不能與人和諧相處,但轉(zhuǎn)念一想,光著急也沒有用,還不如引導(dǎo)孩子把說給小狗聽的故事記錄下來。豆豆媽媽把孩子記下的故事投到兒童雜志,竟然有幾篇發(fā)表了,讓豆豆感到了成功與快樂。不少小朋友也開始要求豆豆講故事給他們聽,時間長了,豆豆性格逐漸變得開朗起來。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不會有兩個相同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的特點,有著輕微自我封閉傾向的孩子,有時更會令大人覺得難以理解。這些特點是孩子人格的一部分,簡單的斥責(zé)和生硬的要求只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把他推向不健全人格的深淵。發(fā)現(xiàn)孩子具有負面的性格特點時,家長先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尋找孩子特殊性格中的積極因素,因勢利導(dǎo),幫助孩子一步步走出狹隘的天地,在人際交往和社會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樂趣,逐漸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孩睡覺,只不過不是在一張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