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我還是管不住我自已
發(fā)布時間:2020-09-30 家庭教育 幼兒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心得我還是管不住我自已
幾分鐘前,我用衣架打了小乖同學。雖然我在屋里貼滿了紙條:“無論多生氣,決不再打?qū)氊悾 笨墒?,我還是打了他。
當泄了氣的皮球癱坐椅子上,我心里想,我還是管不住我自已。這樣的我,又如何能讓孩子管得住自已?
某天,王同學向我傳授如何管孩子,他說要多鼓勵他,表揚他。無誰他做得多不好,都抓到僅有的哪一個閃光點好好的表揚他。給孩子更多的機會來展現(xiàn)自已,更多的時間來思考自已該怎么做。我要少說教,多引導(dǎo)和表揚。我知道他說的都是對的,但心里也知道,每一個還沒有孩子需要親自教導(dǎo)的人都是教育專家,我曾經(jīng)也是。
但現(xiàn)在——我不是了!我是一個學齡兒童焦慮又不得其法的媽媽。n4507.cn
今天的書法課又是過了一點半,我小寐醒來,發(fā)現(xiàn)他們還在家里,在我的怒吼和催促下,兩個孩子才慌忙的出了家。暑假開始,第一次書法課沒上,第二次是我提醒,第三次兩個人完全忘掉沒去。不得已,讓他們各自定了暑期計劃,每天要上什么課都寫到計劃表里。可是,計劃對于他們形同虛設(shè)。第四次書法課又玩到兩點鐘,我午睡醒來大喊著,兩人才跑出門。明明我午睡前我還告訴過他們一點半有書法課??墒且欢僭俣?,如同這件事跟他們毫無關(guān)系!寫計劃,IPAD定上鬧鐘,暑假計劃改成周計劃……最后,這件事情還只是跟我有關(guān)系,跟他們倆沒關(guān)系。
昨天的鋼琴課又第N次忘上!周日定的周計劃,我說了,到周日我再檢查完成的狀況,沒有按照計劃完成的同學都要挨揍??墒?,周一兩人就處于放松的狀態(tài),稀稀拉拉的完成了點,就算過去了;我很擔心他們到周末要挨打,于是,周二就開始檢查每天的進度情況,還一再的提醒他們要把周計劃的量勻到每天來完成;周三,我發(fā)現(xiàn)的情況是每天都不能按量完成計劃,每天都在落作業(yè),每天都在補作業(yè)。還偷機取巧的使用些小聰明指望蒙混過關(guān)。加上一再的忘記去上課——我終于是沒忍住,越說越氣的揍了他。
我不后悔揍他??墒牵倚睦锖懿皇亲涛?!從某些方面來講,小乖是一個很棒的小孩,他乖巧,貼心,善良,懂事,非常體諒我。每次我從外面回來進到屋里,他迎上來就接過我的包,說:“媽媽!累了吧?快坐著去歇著——”家里任何我不想做的家務(wù)活,都可以指揮他去做。看著他的濕疹總不好,我自責不是一個好媽媽時,他會對我說:“媽媽!這不怪你——”他是我的小孩,但也是我的伙伴和朋友,給予我關(guān)懷,包容,體諒的人。
可是,他就是管不住他自已,小小的心眼里全是玩玩玩玩——無論我是溫柔的還是生氣的亦或憤怒的跟他說多少次:“想玩可以!看書、玩游戲媽媽都支持,但必須是在每天的學習任務(wù)完成之后才可以?!笨墒遣还芪以趺凑f,這些好像對他都沒有用!寫一會作業(yè),就想玩一會游戲,玩一會兒游戲就沉浸的什么都忘記。還假裝很忙的樣子,一天都在寫作業(yè)!
我很想把他的游戲刪除掉,可他哭著求我別刪。我也知道——他一點點玩起來的裝備、工具、成果,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墒牵@樣貪玩,不懂得合理的規(guī)劃安排時間,任何事情都要依賴我像鬧鐘一樣提醒他,我也是覺得很崩潰。我希望他迅速的成長起來——能夠做到自我管理好自已。二寶在肚子里呼呼長大,我不知道,當哪個小東西生下來,我還有沒有精力來事無巨細的提醒他,管理他。我迫切的希望——他能夠做到自已管理自已。
可是,假期,他做得不好。興趣課和補習課常常忘記去上,起床需要我叫,作業(yè)需要我來催促。我也做得不好,明明幾萬遍跟自已說,不要管他,可是還是忍不住要提醒他,忍不住要催促他,忍不住要管理他。我揍了他,也不單單是因為他做得不好。也有很大的原因——是我自已也不夠好。
我沒有管理好自已的脾氣;也沒有好的方法來引導(dǎo)他學會自我管理;我不具備足夠的耐心等待他的成長,我自已充滿焦慮,還對他施加壓力??墒俏乙膊幌脒@么檢省我自已——如果做一個放任自流的媽媽,會是一個好媽媽嗎?如果真的不管他,他未來會怪我沒有嚴格要求他嗎?
我覺得好矛盾,完全放手我做不到。盡心細致的做一個好媽媽,我也做不到。想到他所有的事情都是我的事情——就頭好大!他是一個好孩子——我好擔心和害怕,他會毀在我不得當?shù)慕逃?。什么樣的教育對于小乖來說,是適合的?我又很迷茫。在這個階段——我只是希望他能夠合理的規(guī)劃好自已的時間,管理好屬于自已的功課和事情。可是面對他的貪玩,屢教不改,偷機取巧,耍小聰明,我覺得自已無能又無力。
哪些功課到底要不要做?真的是很大的負擔嗎?真的超出他的能力范圍了嗎?如果任由他不做,會是一個好的選擇嗎?家長是要全面的執(zhí)行老師的要求?還是隨著孩子的心意呢?學校的功課真的可以不管他,由他去嗎?那開學怎么辦?四年級以后怎么辦?放任他,隨波逐流嗎?——男人們覺得這樣可以,可是,我心里一點也不確定。
未來不可期,過去已過去。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的檢省和調(diào)整自已,相信小乖,他會是一個很棒的孩子,方方面面都會是的。不用擔心和憂慮!他會是一個超出你想像的好孩子——會是的!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家庭教育重在“引”而不是“教”
案例:兒子一歲七個月的時候曾經(jīng)上過幾個月的私立幼兒園。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家長會,園長問在座的爸爸媽媽們:“如果孩子在做拼圖的工作,而他的動作跟我們希望的不一致,家長要怎么做?”很多家長都說:“那就告訴他這樣不對,應(yīng)該像媽媽這樣做?!眻@長說:“你們都做錯了!如果你想要孩子發(fā)揮最大的潛能,那么你必須清楚一點,不管孩子怎么做都是對的!你可以在一旁做示范,但一定不要干預(yù)孩子的任何動作。”
這次的家長會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更加體會到什么才是適合孩子成長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重在“引”而不是“教”。每個孩子都是一個擁有神奇力量的天才種子,只有在適宜的環(huán)境里才會茁壯成長,這個環(huán)境就是互相尊重、規(guī)則明確、相對自由的家庭。家庭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教出一個家長心目中的好孩子,而是要疏通引導(dǎo)、讓孩子水到渠成地完成自我塑造。2-3歲時,孩子的自我意識剛剛建立,對于各種事物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任何事情都一定要自己嘗試。在安全且不妨礙別人的前提下,對于孩子看似不合常理的要求,可以適當?shù)慕o機會引導(dǎo)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不妥,然后再告訴他們什么是合理的。有一次我?guī)鹤映鋈ド⒉?,外面晴空萬里,他卻翻出了雨鞋和雨衣,一定要穿上出門。我們都勸他說:“這些都是下雨天才會穿的,今天并沒有下雨??!”他似乎完全聽不進去這些道理。我轉(zhuǎn)念一想,晴天穿雨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讓他自己去試試吧。兒子歡天喜地的全副武裝出了門。在路上走了一會兒,他開始扯雨衣的帽子,于是我蹲下來問他:“你是不是有點熱啊?”他點點頭,我趁機告訴他只有下雨天穿雨衣才會舒服,于是他很快同意我?guī)退延暌掠晷撓聛?,還說:“我等下雨了再穿。”經(jīng)過這件事以后,兒子再也不會晴天要穿雨衣了,而且他也明白了要等下雨了才能穿雨衣雨鞋。
“引”和“教”的最大區(qū)別就在于尊重,家庭教育應(yīng)該把“尊重”擺在“教育”之前,用平等的態(tài)度來對待孩子,用“引導(dǎo)”來替代填鴨式的說教。當家長的都有一顆望子成龍的心,我也不例外:在兒子只有4個月的時候,我就跟風買了一套杜曼閃卡,沒用幾天我忙起工作的事,把這套閃卡放在了一邊。兒子一歲八個月后的一天,他在柜子里發(fā)現(xiàn)了那套卡片,覺得非常有趣,就拿出來玩。我并沒有按照杜曼閃卡的使用說明書來教他,而是順著他的方式,每天拿出一些卡片,由他來當老師教我認,然后比賽扔卡片,再把滿地的卡片撿起來放好,兒子每天樂此不疲地重復(fù)這些游戲。只用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一整套百科卡片他竟然都學會了。經(jīng)過這件事,我才發(fā)現(xiàn),其實我們不用花費太多精力去給孩子灌輸大量他暫時還不感興趣的知識,只需要在他對某個事物產(chǎn)生強烈好奇心的時候,適當進行引導(dǎo),讓孩子在玩中學習,把學習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引導(dǎo)”是把主動權(quán)交還給孩子,讓孩子決定他要做的事情。古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家庭教育在給孩子自由發(fā)展的空間的同時,也要制定好規(guī)則。從一開始就告訴孩子: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是不允許的。一旦規(guī)則定好了,全家人都要遵守它,絕對不能出現(xiàn)“爸爸媽媽不允許的事情,爺爺奶奶卻可以”。前幾天,我家就出現(xiàn)了從來沒有過的哭鬧現(xiàn)象,原因是我不允許邊看電視邊吃飯,而我母親卻想在吃飯的時候給兒子看電視。一直都很守規(guī)矩的兒子一下子就發(fā)現(xiàn)了家庭成員之間微妙的關(guān)系:姥姥是可以改變媽媽的決定的,并用自己的哭鬧來獲取姥姥的支持。最后我母親及時改變了她的曖昧態(tài)度,跟我保持一致,才讓兒子放棄了看電視的想法。事后我感嘆孩子察言觀色的能力,也佩服他能夠?qū)彆r度勢及時調(diào)整策略。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社交家,家長的態(tài)度在規(guī)則建立和維護的過程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生命之水的動力是與生俱來的,只要家長掌好了舵,相信孩子一定能夠從小小的帆船成長為乘風破浪的巨輪,承載著我們的希望揚帆遠航!
家庭教育之我見
家庭教育之我見
奧地利兒童心理學家阿德勒在他的著作中認為,家庭的環(huán)境對一個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極為重要,每一個孩子都會去追求優(yōu)越感,而教育者的任務(wù)就是把這種追求引向富有成就和優(yōu)異的方向,并確保這種追求給孩子們帶來的就是精神的健康和幸福。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認為,作為家長只有力行言傳身教,率先垂范,將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傳授影響孩子。與時俱進,保持和諧溫暖的家庭環(huán)境,為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對孩子的興趣愛好加以鼓勵與表揚,并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質(zhì)條件和時間。如我的孩子對籃球、足球等體育活動比較喜愛,我們就積極支持,使他在活動中找到自信,樹立自強的精神。和孩子相處,對他的優(yōu)點應(yīng)該積極鼓勵表揚;對孩子的缺點,不能簡單粗暴的批評,應(yīng)正確引導(dǎo),以自己作為過來人的的經(jīng)驗向他傳授自己的生活學習經(jīng)驗,使他少走彎路。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心愿,我相信在正確的家校共育、教養(yǎng)的模式下,孩子就能健康成長,即使不能成龍成鳳,長大也會做一個對國家有貢獻,對小家有責任感的人。
孩子是家長的鏡子---家庭教育征文《不輸在家庭教育上》
很多家長都會跟我一起討論如何教育孩子這個話題,“教育是一名有缺憾的藝術(shù)”,因為它有不可預(yù)見性,我們不確定自己的一個行為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所以作為家長和老師我主張謹言慎行,但是有一點我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只要我們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他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性格,他就能完全憑自己的努力創(chuàng)造自己成功的人生。
每當朋友們夸贊李逸涵的時候,我都會覺得既自豪又羞愧,因為兒子在一些方面是比較出色,但是也有他刻意隱藏的缺點,宋老師要求我和大家一起討論如何教育孩子這個問題時,我就把兒子的優(yōu)點、缺點列了一個表格:
優(yōu)點:開朗、熱情,愛讀書、理解能力強(閱讀理解題目一般不出錯,能很快的給一篇文章或者一段話總結(jié)出比較準確的含義),想象力豐富(每當讀到一篇好文章時,很容易身臨其境,把文字所表達的內(nèi)容浮現(xiàn)在腦海里。這是李逸涵自己的話),喜歡交往(到陌生的環(huán)境會主動與別人交談,詢問行走路線,家里來了客人主動問好,招呼用水果等),能正確的評價自己(去年越野賽、3年級時的禮儀隊,兒子很輕松的跟我談到他沒有入選,原因呢,因為自己體型較胖,會不美觀。當我問及他會不會覺得很失望時,他說“哎呀,媽媽,你兒子學習挺好,愛讀書、愛寫作,愛唱歌,不就這一點不擅長嗎,有什么關(guān)系呢?我覺得老師這樣選是正確的,當我適時提出咱倆一起減個肥時,他竟然毫不在乎的說不就是胖一點嗎,身體健康就行。)既然不會給孩子造成心理的陰影我就尊重兒子的選擇。
缺點:自我整理能力差(書桌里總是亂七八糟,書包里有好多廢紙,家里的書桌不提醒不整理)
不喜歡、不擅長運動(在家很難叫出門去,喜歡在家里玩拼接玩具、看書,動畫片,玩電腦)
做事過分追求完美,可以隱藏自己的缺點(不跳繩,沒有把握不去做事情)
書寫能力差、做事不夠細心等
分析的不夠全面,這是我作為家長對孩子的了解,其他方面還請老師作評價,那么針對我自己和大家對李逸涵平時表現(xiàn)的綜合評價,他的優(yōu)缺點的形成都是習慣養(yǎng)成的產(chǎn)物,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過程,盡管我自己不是一個很有計劃性的人,但是自己在家庭中一些無意的卻是正確的表現(xiàn)給孩子樹立了正面的榜樣,讓孩子可以正確的成長,而孩子那些不良的習慣也跟我息息相關(guān),令我汗顏。好習慣培養(yǎng)我們家長做到以下幾點:
1.榜樣的力量
喜歡讀書是潛移默化的作用,從嬰兒期開始我比較關(guān)注《為了孩子》之類的雜志,根據(jù)書上的指導(dǎo)給孩子買了許多相關(guān)的書籍,家里的家具上貼滿漢字,我想大多是家長都是這樣做的,固定時間個孩子講故事,到大班后識字量很大,我就開始給他買文字多的書看,母子各看各的,由于認識的字多,上小學后從來不需要家長為他讀題、分析題意,因為他總拿不認識的字問我,打擾我看書,學拼音后趕緊教會了他查字典,這樣雖然沒上學前班,因為經(jīng)常查字典的緣故,拼音除了書寫不太規(guī)范掌握的倒很扎實,而讀書多的好處隨著李逸涵年齡的增長和年級的增長越發(fā)顯現(xiàn)出來,比如薄老師說他知識面廣,大概是2年級的時候老師說最小的數(shù)字是零,他說是負數(shù),他會在北京旅游的時候跟一個80多的老先生談?wù)撌裁茨鞲绲拿麆俟袍E,西班牙的美味佳肴,那是我也插不上嘴的話題,理解、現(xiàn)象、寫作能力的逐漸提高,發(fā)在我博客上的作文得到大家的好評“西湖的水很清,清的能看到水底,一些小魚游來游去、嬉戲玩耍。湖底的泥土看上去軟軟的,仿佛一腳踩下就要落下去似的。放眼望去,湖中心有許多小島,小島上長滿了青青的蘆葦,看起來生機勃勃
什么是家庭教育?
1:什么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監(jiān)護人對子女實施的教育。即監(jiān)護人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而按照現(xiàn)代觀念,家庭教育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兄弟姐妹,親戚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
準確而言,家庭教育概念如下:
家庭教育是以孩子為視角的父母教育。以孩子的成長和品格為導(dǎo)向,著手于孩子問題行為的辨識與校正,為孩子的生長經(jīng)歷賦予正向感知與信念,同時針對性提升孩子的各項能力與素質(zhì)(即綜合能力),最終達到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教育過程。
家庭教育的范圍始于胎教,終于終生!
2:家庭教育,監(jiān)護人可以體罰孩子嗎?
從法律上說是不行的。
但我們是一個流行傳統(tǒng)文化,崇尚禮儀廉孝的民族。
從傳統(tǒng)意義與現(xiàn)實需要來說,如果孩子行為觸即底限與原則,可以體罰。比如經(jīng)常坐地打滾,蠻不講理,偷東西等違法行為等等。每位家長要明確底限。
注:體罰不是冷暴力,不是辱罵,不是棍棒出孝子。望子成龍的心情,在孩子的理解中就是壓力。所以監(jiān)護人應(yīng)該就事論事,不要參雜其它無關(guān)的言詞。
調(diào)查中,經(jīng)常聽到某些家長把工作生活的不易,發(fā)泄到孩子身上。負能量滿滿的。比如,我怎么養(yǎng)了你這個沒用孩子?我每天工作那么辛苦你還不爭氣!
真實案例:一位22歲的孩子,現(xiàn)在性格孤僻,只有2個朋友而且都是老實人,他解釋:因為其它人都很虛偽!他非常恨當初的老師和父母。據(jù)回憶,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成績非常好。到了二年級換了一個“嫌貧愛富”的老師,總是對他冷嘲熱諷,最后導(dǎo)致厭學,成績一落千丈。家長由于不懂家庭教育,看到孩子成績差就罵。孩子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你怎么不去死”?
3:家庭教育,監(jiān)護人應(yīng)該注意什么?
(1)錯誤的贊美,導(dǎo)致孩子自以為是。分清楚什么是鼓勵,什么是贊美,什么是炫耀。
一切平常心就好,可以贊美孩子的品行和行為,但不要贊美孩子的天賦。
不要在別人面前“過多”的贊美自己孩子,也不要在自己孩子面前“過多”的提別人家的孩子。前者是炫耀,后者是壓力。
(2)窮養(yǎng)誤區(qū)?,F(xiàn)在很多家庭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但他們相信一句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然后刻意讓孩子感覺自己生活在一個艱苦的家庭中。其實這句話只是個例,不能適用所有孩子。孰不知,這種誤區(qū)會讓孩子從小缺少自信,缺少依靠,缺少被保護的感覺??梢宰尯⒆芋w驗“窮”的感覺,但不要長期生活的“窮”的環(huán)境中。
(3)富養(yǎng)誤區(qū)。這類家長相信的是另一句話“在窮不能窮孩子,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自己本身是農(nóng)民,工人,卻要送孩子去一些私立學校。導(dǎo)致孩子被同學看不起。不是一個生活水平的人,聊不到一塊去。
有能力的情況下,可以讓孩子去體驗一些“富”的世界。讓孩子有個目標,開闊一下視界。但不能長期生活在不對等的環(huán)境中,否則物極必反。
一句話,正常心態(tài),平常對待。不要太刻意去營造一種虛假的環(huán)境。同時富人不要大手大腳,窮人不要砸鍋賣鐵。生活水平保持在目及范圍內(nèi)的平均水平即可。
(4)幫孩子做事的誤區(qū)。筆者相信一句話“孩子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家長可以給幫助,給支持,但不要替代!
有些家長為了孩子早點回家,就到學校幫孩子打掃衛(wèi)生。殊不知這樣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心理依賴,變懶。
正確的做法是,孩子自己去打掃,如果孩子做得不對可以善意的指正。如果孩子要求你幫他一起掃,你回他一句話: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
PS:視角很重要。學會從孩子的視角理解孩子的世界。不要以為自己曾經(jīng)也是孩子,就相當然的認為自己很了解現(xiàn)在的孩子。
4:樹立家規(guī),制度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家規(guī)被越來越多的人遺忘。孰不知,家無規(guī),而社會卻有制度。
你讓一個從小散養(yǎng)成性的孩子,突然走進充滿制度的學校,怎么可能快速適應(yīng)?
假如適應(yīng)期為一個月,你知道這一個月會發(fā)生什么事嗎?各種突如其來的約束會對孩子心理造成多大負擔嗎?如果學習落下一個月,后面靠自己追趕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家規(guī)”能更好管理類似家庭這種小單位的群體成員。
假如孩子范了錯,違反“家規(guī)”。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有理有據(jù)。該怎么罰就怎么罰。是“家規(guī)”在懲罰,不是家長憑直覺和情感在懲罰。
“家規(guī)”一定要具備公平,公正的原則。
PS:"家規(guī)“只是制度,在孩子該表揚的時候,該鼓勵的時候,該自由的時候,想到得到愛的時候,不要吝嗇表達你的支持和愛。
小孩子的認知很簡單,你對他好,他就認為你是愛他的。
總結(jié):不要過度寵愛,不要過度保護,不營造虛假環(huán)境,不要過度散養(yǎng)。凡事不要過度。孩子的事”盡量“讓孩子自己解決。既然社會是有制度的,那么家庭也要有“家規(gu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