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成功家教的三個重點 保孩子一生安穩(wěn)

發(fā)布時間:2020-09-29 幼兒一個具體的活動設計方案 值日生的教育筆記 設計一個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

成功家教的三個重點 保孩子一生安穩(wěn)

知好歹

過去的人大都不能識文斷字,卻大都通情達理,就是因為古時候的家教和家風,都教孩子厚道做人,勤儉持家,守住本分,不能辱沒祖先。這是基本的家風,也是家教的基本。

用一句大白話說,就是要教會孩子知道好歹。知道了好歹,孩子本性中的善良,就會指引他去做好的事情,拒絕做壞的事情。孩子的優(yōu)良品質(zhì),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培養(yǎng)出來的。將來孩子踏入社會,這些品質(zhì)也能起著定盤星和指路燈的作用,能讓孩子不走歧路、邪路,并得到善良所應有的回報。

知好歹,這關乎孩子的情感和內(nèi)心認同,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從小給予他們相關的熏陶,在生活的潛移默化中讓他們接受和認同,內(nèi)化為自己的價值觀念。

現(xiàn)在很多孩子不知好歹,甚至做出傷天害理的事。在從前貧瘠的時代,人們守著古訓的時候,孩子卻不敢不知好歹,不敢傷天害理,那是要跪在祖宗牌位前挨板子的。過去孩子要是傷害一個小動物,家長會說甚至打孩子。而現(xiàn)在,一群大學生為了找刺激就會去虐待一只小貓,并看著老貓急得哀號而喜笑顏開。這值得我們深深反思。

懂規(guī)矩

孟子有句家喻戶曉的話:沒有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規(guī)矩是為人行事的準則,背后則是讓人明事理。教孩子懂規(guī)矩,就是教孩子明事理。然后孩子才能知道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才會去做該做的,遠離不該做的。這樣日后自然就能行得正、走得穩(wěn)。

《增廣賢文》中說: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俄n非子》中也說:夫嚴家無悍虜,而慈母有敗子(有嚴厲家長的家庭里連兇悍的下人都沒有,而溺愛子女的慈母卻容易慣出敗家子)。現(xiàn)在教育孩子主張寬愛,要因勢利導,這當然是對的。但因為孩子的特性——理解能力和自律能力都還比較差,所以古代那種嚴家教的方式雖然應當有所揚棄,卻依舊值得借鑒。粗暴打罵固然不可取,態(tài)度嚴厲一些,對教孩子懂規(guī)矩還是很有好處的。

教孩子懂規(guī)矩,主要就是規(guī)矩清楚、賞罰分明。孩子言行合乎規(guī)矩,就要及時地表揚和鼓勵;不守規(guī)矩的時候,批評和責罰也絕不能少。家長有原則,孩子才能對規(guī)矩有敬畏。此外,非常重要的是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為孩子作出表率。家長做不到,孩子打心眼里就不服氣。家長做到了,孩子還很可能會自己跟著做。

會感恩

感恩,即知恩圖報,是中國文化中極有分量的一種品格。古人對此說了很多,告訴了我們?yōu)槭裁匆卸鳎约案卸鞯闹匾浴?/p>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這說的是不忘父母養(yǎng)育之恩;“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說的是不忘師恩;“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說的是不忘別人幫助之恩;“喝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樹后人乘涼”,這說的是不忘前人之恩……一份感恩之心,可以串起這么多珍貴的品質(zhì),父母怎能不為孩子打算呢?事情上引導孩子,生活中熏陶孩子,日積月累下去,則是最好的路徑。

現(xiàn)如今生活好了,父母對孩子都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在家的地位可謂是“位高權重”。全家一切以孩子為中心,孩子們從小到大都是處在被愛的位置,久而久之,很多孩子就會認為從父母親人那里得到的都是理所當然的,于是就會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報,自然就不會想著去關心和感激他人。家長們對此要警醒。

綜上:《戰(zhàn)國策》中說:遠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如何計深遠呢?就要把做人最根本、最重要的東西,盡早地教給他們。而知好歹、懂規(guī)矩、會感恩都是為人的大素質(zhì)、做人的大原則。教會孩子這些,一定能讓孩子一生的路更順,活得更安穩(wěn)。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早教三個重點


早教三個重點

目前許多家長都意識到了對兒童的早期教育,那么,真正的早教該如何入手?專家提出了三個著重點,希望能給關注早教的家長們一些啟發(fā)。

身體方面。當前許多父母很早就開始了對孩子智力開發(fā),然而大多數(shù)父母忽略了重要的一點,即身體健康。0-6歲正是造就良好體能的關鍵時期,從兒童生長發(fā)育和人才成長的規(guī)律來看,兒童的早期教育把體能訓練放在首位是比較科學和恰當?shù)摹?/p>

良好性格方面。應重視孩子優(yōu)秀的非智力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在家庭生活的瑣事中,在點滴的小事上,充分利用各種機會進行教育。比如孩子跌倒了,要讓他自己堅強地爬起來,教育孩子不要怕打針之痛等。別小看這些隨機教育,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會鑄就勇敢堅強、不怕困難的性格以及較強的獨立能力,使孩子的人生綻開絢麗的花。

智力開發(fā)。當前許多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智力開發(fā)時走進了一個誤區(qū),即認為教會孩子掌握一種樂器、學會一種技能就是智力開發(fā),實際上真正的智力開發(fā)應讓孩子開闊視野,多接觸自然,多思考和探索,在這一過程中學習知識,鍛煉能力。

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很多的家長給孩子實施了早教,針對一些家長在孩子早教中出現(xiàn)的一些誤區(qū),在此也給大家一些建議:

1.養(yǎng)護和教育分不開:孩子的早期的教育和養(yǎng)護、保健是分不開的。孩子最初的發(fā)展能力是最快的,對他的一生影響重要,機會決不要錯過。在養(yǎng)護時,與寶寶進行語言和感情的交流,就可以促進寶寶語言和情感的發(fā)展。早教不是教孩子知識和技能,而是引導寶寶感知、認識的過程,寶寶爬、站、走都是一種教育。

2.包辦、放任都不可取:包辦孩子應該學,應該做的事是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比如看孩子在游戲中表現(xiàn)不佳,有時家長會為了自己的面子,三下五除二幫孩子弄好。這點陽光寶貝的專家們認為是不可取的。因為孩子自己探索成功是最高興的,孩子探索時,反復的過程是必須的。意識到包辦不好,于是年輕的現(xiàn)代父母又走了另一個極端:放任。任孩子自由發(fā)展,把孩子往玩具中一扔了事。1歲左右,正是孩子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時期,如果不管理孩子,孩子很有可能養(yǎng)成有頭無尾,不認真做事的壞習慣。

3.給孩子思考的機會:現(xiàn)在有很多父母有時在孩子的教育上會急于求成。拿生活中常見的情況舉個例子:自己的孩子的東西被其他孩子搶了,第一位母親對孩子說,他搶你的,你也搶他的;第二位母親讓孩子要大度點;而第三位母親讓孩子自己想該怎么做。陽光寶貝專家分析:“第一位的母親的做法不太可取,如果所有的母親都這樣教育孩子,將來孩子將生活在什么樣的人際環(huán)境之中;第二位的母親沒有給孩子思考的機會;還是第三位的母親做法比較可取,給了孩子一個獨立思考的機會?!?h2 style="color:#F7DA61">內(nèi)向的孩子也可以成為人生贏家,家長做到這三點很重要

內(nèi)向的孩子也可以成為人生贏家,家長做到這三點很重要

瑪莎·平托一直是一個內(nèi)向的孩子,六年級時,瑪莎的新班主任想讓她變得更加外向,總是在公共場合點名讓她發(fā)言,這令她十分尷尬、無所適從。

課后瑪莎向班主任訴苦,求班主任不要再喊自己發(fā)言了,可是班主任卻告訴她,如果她不能克服自己內(nèi)向的性格,她永遠不會進步。

瑪莎知道新班主任可能是出于好意,但她更傾向于一個人安靜地看書、學習,享受屬于自己一個人的校園生活。

老師對瑪莎的關心反而引起了其他同學的妒忌,一些人甚至嘲笑她"古怪",更加排擠她。

當瑪莎把自己受欺負的事情告訴班主任時,班主任卻說她過于懦弱,不會為自己辯護,如果不改變內(nèi)向的性格,以后到了社會上還是會受人欺負。

最后,瑪莎只能向心理老師求助,心理老師很好地安撫了她,告訴她并不"古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沒有必要逼著自己去改變。

琳達·西爾弗曼是丹佛市兒童發(fā)展中心主任,她說:

外向的孩子可以從別人的關心中獲得能量,但內(nèi)向的孩子可能會因外界的關注而倍感壓力,所以內(nèi)向的孩子并不需要太多來自他人的關心。

如果強迫一個內(nèi)向的孩子去參加活動,強迫他在公眾場合大聲說話,會讓內(nèi)向的孩子覺得自己缺乏什么東西,反而影響他的信心。

所以內(nèi)向孩子的父母無需對孩子的性格擔憂,只要加以引導內(nèi)向的孩子也能快樂健康地長大,沒必要通過后天的訓練改變孩子的天性。

蘇珊·凱恩著有《內(nèi)向者》一書,她在書中說:"內(nèi)向的人在行動前先思考,在徹底消化了信息后再開始工作,所以他們堅持的時間更長,更不容易放棄,工作更有效率。"

在書的最后,蘇珊還列出了一些建議,有助于父母明白如何更好地培養(yǎng)他們內(nèi)向的孩子。

1、提供練習。

也許你擔心孩子過于內(nèi)向,是害怕他們不知道如何與陌生人交談,別擔心,找一個孩子熟悉的地方,比如說每個周末全家人一起去的家庭餐廳,引導孩子學會開口。

讓孩子試著去向服務員點單,或者嘗試把錢包給孩子,讓孩子去找收銀員付款,在孩子感到舒適的地方慢慢鍛煉孩子的社交能力。

2、幫助孩子找到合適他們的愛好。

培養(yǎng)一項愛好可以幫助孩子走進一個廣闊的世界,如果孩子是內(nèi)向的,不必帶他們?nèi)W習唱歌或是表演,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練習書法,或者帶孩子體驗一對一的鋼琴課程,或者僅僅就是讓孩子在自己的房間中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孩子總能擁有自己的一方天地。

3、專業(yè)和職業(yè)選擇建議。

當孩子要步入大學需要選擇攻讀的專業(yè),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在他們興趣的基礎上選擇。

對于內(nèi)向的孩子而言,文學、語言學可能好過市場營銷和管理。而在職業(yè)選擇上,內(nèi)向的孩子在幕后當一名作家好過在臺前當一名演員。

教育孩子成功的6個方法


1.對孩子總是抱有賞識的情緒

在和這些爸爸媽媽往來的過程中,你會感受到他們對自個孩子的賞識有時分讓你動容,比方這些孩子在家里都有自個的奶名,爸爸媽媽叫的時分經(jīng)過語音語調(diào)你會感受到這些奶名即是專歸于爸爸媽媽的。他人叫的時分會相形見絀。他們在議論自個孩子的時分也絕不斥責和訴苦,即使自個的孩子相貌并不拔尖,有時分考得也欠好,但他們從沒有訴苦,很平靜地協(xié)助孩子剖析疑問。賞識并不等于不切實際的夸贊和鼓舞,而是來自心里的一種靜靜支撐,一種心照不宣的力氣。在和這些爸爸媽媽觸摸中,我能感受到從頭到尾爸爸媽媽都對自個的孩子有一種永不干涸的賞識的力氣在存在。

成功孩子父母教育孩子的六大法則

2.原則性強,不容易改動自個的建議

孩子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爸爸媽媽清清楚楚,而且立下規(guī)則。不會容易改動。比方,該寫工作的時分,必定要寫工作,該讀書的時分,必定要讀書,不會由于今天是周末或許今天狀況特別就有所改動。敬重爸爸媽媽,不撒謊,誠篤,假如違背絕不輕饒,這是一條做人的底線。

成功孩子父母教育孩子的六大法則

3.長于運營自個的家庭

一個杰出的家庭空氣,是孩子生長的根底,縱觀這些爸爸媽媽的家庭,家庭空氣調(diào)和溫馨。爸爸媽媽之間很少發(fā)生爭執(zhí),孩子在這么的家庭中感受到溫溫暖依托。媽媽通常在家庭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她們把家清掃的干干凈凈,收拾的整整齊齊。不在乎穿多貴的衣服,用多貴的東西,關鍵在于把孩子大人都裝扮的利利落落。

成功孩子父母教育孩子的六大法則

4.明事理,舉動慎重,樸素低調(diào)

爸爸媽媽都很通情達理,善解人意。對疑問的觀點通常十分折中,不偏激不頑固,舉動慎重,談吐優(yōu)雅,不給人咄咄逼人的感受,很少在他人面前夸耀自個家庭和收入。

成功孩子父母教育孩子的六大法則

5.關懷但絕不溺愛自個的孩子

他們關于自個的孩子很關懷,但關于孩子的不合理能斷然拒絕,而絕不懊悔,關于孩子所犯的過錯也不會姑息遷就。

成功孩子父母教育孩子的六大法則

6.爸爸媽媽配合默契

教學孩子的疑問上,遙相呼應配合默契,一個唱紅臉的一個必需要唱白臉,爸爸媽媽不要相互拆臺,相互指責,這是大忌,曾親眼見過,一個孩子不聽媽媽的話,和媽媽發(fā)生爭執(zhí),做爸爸嚴厲斥責他這種做法,孩子歪著頭不服,爸爸過去就踹了一腳。孩子掉淚,但爸爸并沒有退讓。嚴厲指出他的做法是不妥的。做媽媽的立刻給她說道理,兩個人配合默契。很快孩子不再頑固已見。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功的第一步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孩子不乖難管,往往是家庭教育出了毛病。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應承擔孩子思想教育及智力開發(fā)的主要作用,應主動幫助孩子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還要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tài),與孩子一起抵御來自社會的負面影響。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健康活潑。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功的必要條件。教育孩子是一個培養(yǎng)人的過程。孩子出生后,從小到大,在這個演變過程中,家庭成員間的關系也必須不斷地進行調(diào)整。第一要弄清角色。以往,家長制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據(jù)了主要的地位。一切都是家長說了算,家長具有最大的發(fā)言權。而隨著社會民主、開放的要求(),現(xiàn)代社會要求家長做一個通情達理、善于溝通、善于自我批評和調(diào)適的人,既是家長,又是孩子的朋友。作為家長,過分的嚴厲和過分的寬容都是不可取的。

作為家長,要想在家庭教育中少走彎路,應注意一下幾方面:

首先,發(fā)現(xiàn)孩子錯誤,應及時引導,忌大加譴責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誤時,總愛大加譴責、恐嚇。其目的是阻止孩子再犯同樣的錯誤,但這樣做常常會產(chǎn)生相反的作用。孩子們或因害怕受責備而不敢冒險,失去探索的熱情和膽量;或產(chǎn)生逆反心理,反其道而行之。有些父母的眼睛總是盯住孩子的缺點,并翻來覆去地講這些缺點的危害,這樣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其實,當發(fā)現(xiàn)孩子的錯誤時,心平氣和地引導其認識并改正,也許效果會更好。其次,發(fā)現(xiàn)孩子優(yōu)點,應積極肯定,忌視而不見父母要有敏銳的目光,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深入挖掘孩子的優(yōu)點,充分肯定、鼓勵孩子。這樣更加有利于激發(fā)孩子的積極性,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而有的家長卻信奉“優(yōu)點不說跑不了,缺點不說不得了”的觀點,往往對孩子的優(yōu)點視而不見,這是完全錯誤的。

再者,培養(yǎng)良好習慣,應前后一致,忌隨心所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們往往會制訂一些“規(guī)則”,以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這很好。需要注意的是,執(zhí)行這些規(guī)則時,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朝令夕改、言而無信。否則,也會影響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傊?教育需要嚴格,但更需要寬容。

再次,作為家長,應明確規(guī)則、善于引領。有的家庭,父母事無巨細、過分照顧,過多地干涉了孩子生長的空間和自身人格的建立;有的家庭又過度放任,任由孩子興之所致,兩種極端態(tài)度都不足取。家長不應見到孩子遇到問題或預計到會出問題就頻出“援手”,這樣會挫傷孩子自主能力和自信心的建立。有的家長還經(jīng)常說“你應該這樣”,而不喜歡問孩子“你怎么看?”“你準備怎樣做?”我們應該在孩子遇到問題解決不了時再進行指導,這樣更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庭教育要以方法引導為主(),要讓孩子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具體的學習方法是方法,而意志品質(zhì)、道德情操等的訓練和養(yǎng)成更是一種方法的教育。有學者研究指出一個人的成功,智商誠然重要,情商更是關鍵。所以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要培養(yǎng)他的意志,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對成材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除了正面教育外還要適當給孩子提供一些艱苦環(huán)境的體驗,采取適度的責與罰,使他們具備一定的抗挫折和克服困難的能力;當孩子遇到利益沖突時,幫他們學會明辨是非,所有這些都是更重要的方法培養(yǎng)。最后,家長應做好榜樣作用。以良好的言傳身教,教育和感染孩子家庭中,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孩子的影響都是巨大的。我們常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指的就是言傳身教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最主要的方法與途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血緣關系和親緣關系的天然性、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樂對孩子有強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對父母的言行舉止往往能心領神會

送給孩子走向成功的點金石


傳說中點金石是一塊小小的石子,它能將任何一種普通金屬變成純金。

有一則關于“點金石”的故事是這樣的:

一個窮人,偶然得到了一卷神秘的羊皮卷書,書上道出了點金石的秘密:點金石就在黑海的海灘上!它和成千上萬的與它看起來一模一樣的小石子混在一起,但,真正的點金石摸上去很溫暖,而普通的石子摸上去是冰涼的。

于是,窮人變賣了他為數(shù)不多的財產(chǎn),買了一些簡單的裝備,在海邊扎起帳篷,開始檢驗那些石子。

他知道,如果他撿起一塊普通的石子并且因為它摸上去冰涼就將其扔在地上,他有可能幾百次地撿拾起同一塊石子。于是,他決定,每當他摸到冰涼的石子時,他一律將它們?nèi)舆M大海里。他這樣干了一整天,卻沒有撿到一塊傳說中那溫暖的石子。然后他又這樣干了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三年;但是他還是沒有找到點金石。然而他繼續(xù)這樣干下去,撿起一塊石子,是涼的,將它扔進海里,又去撿起另一顆,還是涼的,再把它扔進海里,又一顆……?

終于,有一天上午,他撿起了一塊石子,這塊石子是溫暖的……但是啊,他把它隨手就扔進了海里!

是的,他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習慣:把他撿到手中的石子都扔進海里!

他已經(jīng)如此習慣于做扔石子的動作,以至于當他真正想要的那一塊石子到來時,他也還是將其扔進了海里!?

……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笨磥?,真是如此??!

所謂習慣,詞典上解釋說,是在長時間里逐漸養(yǎng)成的、不容易改變的行為。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大師威廉?詹姆士對一個人的日常行為和習慣與他的性格及命運間關系的闡釋尤為絲絲如扣,他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一個人未來的生活方式、生活質(zhì)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從小養(yǎng)成的習慣。

一次,有記者采訪一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你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里學到了你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這位獲獎者平靜地說:我是在幼兒園學到了對我終生有用的東西。在幼兒園里我學到了: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飯前要洗手,吃飯時不說話,喝湯時不出聲,午飯后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老師說話要認真聽,學習時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是幼兒園老師從小培養(yǎng)了我良好的習慣。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習慣是一個人的道德資本,存放在你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里。你有了好的習慣,你一輩子都享受不盡它的利息;你有了壞的習慣,一輩子都償還不完它的債務。

所有愛孩子,渴望孩子優(yōu)秀成功的父母們,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吧,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思維習慣……事實上,良好的習慣是做父母的今生能夠送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因為,良好的習慣才是真正的通向優(yōu)秀的點金石!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原始資本!

楊瀾:教育重點在于成長而不是成功


導讀:楊瀾說,教育是否成功有一個標準,那就是,看孩子是否能從學習、動腦中得到樂趣;教育的目的是讓那些小小的腦筋成為一個噴泉而不是水庫。

日前,著名媒體人楊瀾做客北京史家小學“史家講壇”時表示,教育的重點應當放在成長上而不是成功上。

楊瀾說,今天的孩子與孩子之間似乎不那么親熱了,因為他們彼此間都是對手。但我們應當思考,我們對于成功的理解是否過于狹隘了?孩子們有必要這么早就進入對立競爭的關系中嗎?

在楊瀾看來,成長是不斷地完善,成人要允許孩子犯錯,并能挖掘孩子們的潛能空間,讓他們感覺我和別人是不一樣的,有良好的自我認同,并且能與周圍伙伴融洽相處。

孩子是有差異的,成人不應用同樣的目標要求所有的孩子。楊瀾表示,盡管每個人都有自己理性的選擇,最終卻形成社會極不合理的荒謬的取向:別人上奧數(shù),我們也不能落下;孩子們不停地超前學習,初一就要學初二的課程,初二又趕初三的課程……重壓之下,是孩子的疲倦、厭倦;是他們身體素質(zhì)的不斷下滑,沒有朝氣;是情商、想象力的欠缺。

作為家長,要尋找和孩子分享成長快樂的機會。楊瀾說,教育是否成功有一個標準,那就是,看孩子是否能從學習、動腦中得到樂趣;教育的目的是讓那些小小的腦筋成為一個噴泉而不是水庫。

錯誤的家庭教育影響孩子成功


馬云說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許多聰明并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不能成功,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從小受到了錯誤的教育。我理解他所指錯誤的教育,主要是指我們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

1.家庭教育觀念的落后帶有普遍性,具體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

第一是錯誤的兒童觀,不懂得尊重孩子和尊重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有人說,全世界最無私的父母是中國的父母,他們愿意為孩子獻出一切。而最自私的父母也是中國父母,有許多父母把孩子當作家長的私有“財產(chǎn)”或?qū)崿F(xiàn)大人理想或光宗耀祖的工具,不懂得尊重孩子,不考慮或很少考慮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只按家長的意愿和用自己的經(jīng)驗去教育孩子,忽視了家庭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諸要素及家長自身言行的影響,忽視了兒童也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員,也是成長中的人,不能根據(jù)兒童成長所發(fā)生的變化調(diào)節(jié)教育方式、方法和要求,從而造成教育的低效和失效。

第二是錯誤的教育觀,體現(xiàn)在重智、輕德、輕情感的教育思想和行為。常表現(xiàn)在“十多十少”:過問成績多,過問思想少;嬌寵溺愛多,嚴格要求少;物質(zhì)滿足多,精神給予少;期望要求多,因材施教少;關心身體多,關心心理少;關心學習多,關心做人少;嘮叨、打罵多,啟發(fā)誘導少;考試作業(yè)多,戶外活動少;家庭矛盾多,統(tǒng)一一致少;個人著想多,社會著想少。應試教育的邏輯是只要考試成績好就是好學生,只要學習好就是好孩子。家長過分看重孩子的學習、學業(yè),只用一把尺子衡量孩子,忽略了孩子做人、處事、交往、人格、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常聽到有些家長這樣說,你只要把學習成績搞上去,別的什么都不用你管。這樣“抱大”的孩子不但自己能力低下,而且很難培養(yǎng)出家庭責任心和社會責任感。

第三是錯誤的養(yǎng)育觀,過分嬌寵、溺愛孩子和對孩子的保護過度,忽視了孩子自主、自理、自立、自強能力和精神的培養(yǎng)。學生入學、上學、放學,學校門口停滿了送、接孩子的各種車輛,有的孩子一直到讀大學還要家長陪讀。在照顧孩子的物質(zhì)生活、生理健康以及孩子的學習等方面,這樣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他們節(jié)衣縮食,可以為孩子獻出一切??蓪⒆拥木窕蚯楦猩顏碚f,他們是“狼”,他們根本不知道孩子情感上需要什么,而是將自己的意愿強加在孩子身上。他們的想法是,只要是為了孩子“好”,可以采取一切手段。這就好比種田施肥,不了解莊稼需要什么,只顧往地里澆硫酸、鹽酸,結果反而毀了莊稼。

2.教育的目標和期望值普遍偏高。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還有逼子成龍和逼女成鳳的家長不在少數(shù)。但家長自己也說不清楚現(xiàn)代社會什么是“龍”、什么是“鳳”。有不少家長也是期望很高,代價很大,失望不少。比如有一位父親花了半年時間研究高考志愿填報,結果兒子卻填報了一所離家最遠的學校。兒子說,我只想早點離開他們而且越遠越好。

3.受學校應試教育功利化影響,家庭教育內(nèi)容變得狹隘、陳舊。

家庭教育學?;瘍A向突出,不能根據(jù)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變化和兒童發(fā)展需求而加以調(diào)整,有的家長還把家庭教育僅僅理解為為孩子請“家庭教師”或參加各種名目的培訓班。什么1、3、5理化生,2、4、6語數(shù)英,星期天還得去少年宮??珊⒆觽冋f“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可精神越來越苦惱了;家里住房面積大了,可自由的空間小了;學習負擔重了,可學習動力小了;可支配的錢多了,可結交的朋友少了。我們很想玩,可沒時間玩、沒地方玩。家長只要我們好好學習,可他們自己卻不能天天向上?!?/p>

4..教育方法簡單、傳統(tǒng),重養(yǎng)輕教,重教而又不會教。

有的家長只注重給孩子定目標,但卻不注意教給孩子正確的道理和方法;有的非常愛孩子,但卻不能跟孩子很好地交流與溝通;有的只想物質(zhì)上給孩子創(chuàng)造好的條件,卻不能騰出時間多陪陪孩子;有的總喜歡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攀比,自己卻不能做出好樣子等等。嘮叨多、說教多、訓斥多、打罵多或嬌寵、溺愛多,親子關系、親子溝通也都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

5.隨著社會的變化和轉(zhuǎn)型,單親家庭、重組家庭、特殊困難家庭、流動人口家庭、留守子女家庭的增多,家庭教育出現(xiàn)的困難和問題更加突出。

當不太懂事的孩子遇到不太懂教育的家長時,有問題的家庭教育也就產(chǎn)生了“有問題”的孩子。2006年,蕭山發(fā)生了一起少女分尸案,五個作案人大多輟學在家無人管教,有兩個人是家庭離異。庭審時,一位陪審員說:“本案從審理到今天的宣判,我的心情都非常難過,非常沉重。難過的是我無法想象你們小小年紀會這樣心狠手辣,會這樣殘忍地對待和你們年齡相仿的被害人。沉重的是你們的犯罪是我們教育的失敗,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失敗”。

6.家庭物質(zhì)的豐富并不一定能帶來家庭精神的豐富和家庭教育質(zhì)量的增長。

如果家庭教育觀念落后,家長自身素質(zhì)不高,人格不健全及不良情緒和言行對兒童的不良影響更為嚴重。

7.兒童成長的環(huán)境不盡如人意。

并未優(yōu)化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一些學校教育的片面性,家庭不和諧,家庭內(nèi)部成員的不一致,家庭成員之間、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力量并未完全統(tǒng)一形成合力,也會削弱整個教育的功能和價值。

相關推薦

  • 讓孩子安心做功課三大要點 許多孩子不能安心做功課。有的孩子雖然看似安安靜靜地坐在那里做功課,但實際上卻在神游四方,心不在焉;有的從放學回家一直做到深更半夜,可是作業(yè)仍然質(zhì)量低下、漏洞多多、錯誤百出。 那么,怎樣才能很好地處理孩...
    2021-12-18 閱讀全文
  • 早教三個重點 早教三個重點 目前許多家長都意識到了對兒童的早期教育,那么,真正的早教該如何入手?專家提出了三個著重點,希望能給關注早教的家長們一些啟發(fā)。 身體方面。當前許多父母很早就開始了對孩子智力開發(fā),然而大多數(shù)...
    2020-11-13 閱讀全文
  • 內(nèi)向的孩子也可以成為人生贏家,家長做到這三點很重要 內(nèi)向的孩子也可以成為人生贏家,家長做到這三點很重要 瑪莎·平托一直是一個內(nèi)向的孩子,六年級時,瑪莎的新班主任想讓她變得更加外向,總是在公共場合點名讓她發(fā)言,這令她十分尷尬、無所適從。 課后瑪莎向班主任...
    2020-09-29 閱讀全文
  • 孩子成長中重要的22點 1.給孩子一些私人空間。2.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和權利。3.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的伙伴、朋友。4.讓孩子做想做的事。5.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洗洗自己的衣服、燒水煮飯等,讓他意識到自己是家庭成員中的...
    2020-09-12 閱讀全文
  • 教育孩子成功的6個方法 1.對孩子總是抱有賞識的情緒 在和這些爸爸媽媽往來的過程中,你會感受到他們對自個孩子的賞識有時分讓你動容,比方這些孩子在家里都有自個的奶名,爸爸媽媽叫的時分經(jīng)過語音語調(diào)你會感受到這些奶名即是專歸于爸爸...
    2020-09-30 閱讀全文

許多孩子不能安心做功課。有的孩子雖然看似安安靜靜地坐在那里做功課,但實際上卻在神游四方,心不在焉;有的從放學回家一直做到深更半夜,可是作業(yè)仍然質(zhì)量低下、漏洞多多、錯誤百出。 那么,怎樣才能很好地處理孩...

2021-12-18 閱讀全文

早教三個重點 目前許多家長都意識到了對兒童的早期教育,那么,真正的早教該如何入手?專家提出了三個著重點,希望能給關注早教的家長們一些啟發(fā)。 身體方面。當前許多父母很早就開始了對孩子智力開發(fā),然而大多數(shù)...

2020-11-13 閱讀全文

內(nèi)向的孩子也可以成為人生贏家,家長做到這三點很重要 瑪莎·平托一直是一個內(nèi)向的孩子,六年級時,瑪莎的新班主任想讓她變得更加外向,總是在公共場合點名讓她發(fā)言,這令她十分尷尬、無所適從。 課后瑪莎向班主任...

2020-09-29 閱讀全文

1.給孩子一些私人空間。2.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和權利。3.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的伙伴、朋友。4.讓孩子做想做的事。5.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洗洗自己的衣服、燒水煮飯等,讓他意識到自己是家庭成員中的...

2020-09-12 閱讀全文

1.對孩子總是抱有賞識的情緒 在和這些爸爸媽媽往來的過程中,你會感受到他們對自個孩子的賞識有時分讓你動容,比方這些孩子在家里都有自個的奶名,爸爸媽媽叫的時分經(jīng)過語音語調(diào)你會感受到這些奶名即是專歸于爸爸...

2020-09-3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