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中班語言教案《我給蝌蚪當媽媽》

發(fā)布時間:2020-09-29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幼兒園語言教案 幼兒園語言教案中班

一、 教學目標

1、 了解故事內(nèi)容并能用語言講述故事。

2、 了解蝌蚪、青蛙的特征。

3、 清楚青蛙生長發(fā)育的過程。

二、 教學重難點

清楚青蛙生長發(fā)育的過程。

三、 教學準備

蝌蚪、青蛙圖片 素描紙一張 筆

四、 教學過程

1、 課題導入

①提問:小朋友你們都是誰的寶貝?是從誰的肚子里生出來的?媽媽對你們好不好?你們和媽媽在一起開不開心?如果長時間不見媽媽想不想她呀?

②介紹故事主人公

今天老師也給我們的小朋友帶來兩位小伙伴。其中有一位小伙伴它也非常愛自己的媽媽,但卻找不到它。還有位名叫達達的小男孩。你們想不想認識他們呀?

出示蝌蚪、青蛙圖片,說出其特征。達達圖片。

③引入課題

你們想不想知道蝌蚪寶寶和我們的達達小朋友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那老師今天就給小朋友講一個故事,名叫—《我給蝌蚪當媽媽》。

2、請小朋友觀看故事相關圖片(6張)并告訴我你看到了什么?這幅圖要表達的意思。

3、師完整講述故事,給幼兒提出問題后講述,以便使其認真聽故事(圖文并茂)。

4、師幼共同復述故事。

5、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單獨復述故事。

6、師幼共同觀察并探討青蛙生長發(fā)育的過程。

①請幼兒觀察故事圖片中的蝌蚪的變化。

②幼兒大膽說出其觀察的結果。

③師小結。出示青蛙生長發(fā)育過程圖片及板書。

7、師引導幼兒共同作畫(蝌蚪變?yōu)榍嗤艿倪^程圖)。加深幼兒對青蛙生長發(fā)育過程的印象。

①在班上展示幼兒作品并給予及時評價。

②鼓勵幼兒課后多收集關于蝌蚪、青蛙的資料,進一步了解。

五、活動結束。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教案閱讀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小蝌蚪找媽媽


一、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能充分展開想象,初步理解詩歌內(nèi)容,并整首學習詩歌。2、感受詩歌中親情對話的愉悅,體驗美好的情感。

二、準備:

1、背景圖、青蛙頭飾、小蝌蚪頭飾、錄音磁帶

2、自然角飼養(yǎng)小蝌蚪、認識過小蝌蚪

三、過程:

1、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展開想象,去理解詩歌內(nèi)容。

(1)理解第一句“小蝌蚪,細尾巴?!?/p>

師:“春天,小河邊的柳樹發(fā)芽了,河里長出了綠綠的水草,小朋友,你們看誰會來呢?”(出示背景圖片)

師:“小蝌蚪來了,他們在河里玩的真開心,小蝌蚪的尾巴是什么樣的?”(細細的,長長的)

“尾巴有什么用?”(游泳、扭來扭去)

師:“對了,小蝌蚪游泳就是靠細尾巴扭來扭去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蝌蚪游泳。(在表演時,教師可

(2)理解第二句“游來游去找媽媽”。

師:“小蝌蚪在小河里,游啊游的,真開心。忽然聽到小鴨子在呷呷地叫‘媽媽,媽媽”。小蝌蚪聽到也跟著小鴨子叫‘媽媽’,鴨子媽媽笑著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我是小鴨的媽媽”。小蝌蚪著急地說:“那我們的媽媽呢?我們快點去找吧”。(邊出事圖片邊講述)

師:“小蝌蚪是怎樣找媽媽的?”(東找找,西找找;東游游,西游游)

師:“小蝌蚪這里游游,那里游游,這里找找,那里找找,我們可以說‘游來游去找媽媽’”。

師:“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蝌蚪怎樣找媽媽的?!?/p>

(師生一起表演,教師提示幼兒“東找找,西找找,游來游去找媽媽,媽媽在哪里呢?”并引導幼兒很著急地在這里游游,那里游游,這里找找,那里找找)

(3)用對話的形式理解最后三句,體驗母子親情。

師:“小蝌蚪游來游去怎么也找不到媽媽,心理多著急,如果我們小朋友找不到自己的媽媽,你會怎么辦?”(喊媽媽)

師:“是的,我們可以大聲一點喊媽媽,誰來試一試你心里著急時喊媽媽的?”(引導幼兒注意表情和語氣的變化,并做呼喚的動作,讓幼兒知道聲音可以傳更遠一點)

師:“我們來聽一聽,小蝌蚪是不是也是這樣做的呢?!保ㄤ浺簦骸皨寢?,媽媽你在哪里?”)

師:“小蝌蚪和我們的辦法是一樣的,現(xiàn)在我們來幫小蝌蚪一起喊媽媽,喊的時候響一點,慢一點。(全體起立,做呼喚狀一起喊“媽—媽,媽—媽,你在哪兒?”)

配班教師(幼兒喊第三遍時,帶著青蛙頭時跳出來)邊跳邊親切地說:“來了,來了,我來了,我就是你們的媽媽——大青蛙”。(歡呼“我們找到媽媽了,我們找到媽媽了。”)

師:“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大青蛙)

2、幼兒通過看、聽、表演學習整首詩歌。

(1)欣賞整首詩歌,幼兒安靜、專心地聽一遍。

師:“小朋友真能干,老師把你們剛才幫助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編成了一首詩歌叫《小蝌蚪,找媽媽》。

我們來聽一聽。(教師有激情地朗誦一遍)

(2)幼兒整首念詩歌二遍(邊看圖片邊念,注意引導對話時的語氣和表情)

(3)以游戲的方式表演、復習鞏固詩歌,體驗母子親情的愉悅。

師:“我們來做一個小蝌蚪找媽媽的游戲,你們做小蝌蚪,老師做媽媽。(戴上頭飾)

師:“你們剛才念的很好,但是在喊媽媽的時候,可以稍微輕一點,再慢一點,這樣的聲音媽媽才喜歡?,F(xiàn)在我們再來做一遍,看誰表演最好。”

師:“現(xiàn)在老師來做媽媽,你們做小蝌蚪。(讓幼兒通過自己的動作、語氣、表情來表達自己對詩歌的感受,在對話時,讓配班教師引導喊得好聽一點,這樣媽媽就會很快出來的)

3、活動,教師扮青蛙媽媽的角色,自然結束活動。

師:“孩子們,你們剛才表演地真棒,以后媽媽再也不和你們分開了,現(xiàn)在我?guī)銈兊叫▲喿蛹依锶ネ鎲?,去告訴小鴨子,你們也找到了媽媽。

(幼兒聽歌曲《小蝌蚪找媽媽》模仿小蝌蚪游泳的動作,走出教室)

幼兒園《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大班綜合活動:連環(huán)畫《小蝌蚪找媽媽》

活動目標:1、在對故事情節(jié)與角色特征認識的基礎上,能畫出物體的主要特征、物體間的相互關系,掌握初步的構圖技能。2、會按照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與同伴共同設計有連續(xù)情節(jié)的畫面,制作連環(huán)畫。3、以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小組討論,明確分工,體驗合作、交流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對《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情節(jié)較熟悉。

2、《小蝌蚪找媽媽》動畫片(已作剪輯)故事中的小動物圖標。

3、白紙、水彩筆、毛根。

活動過程:

1、回憶故事《小蝌蚪找媽媽》的主要情節(jié)。

l 師:小蝌蚪把哪些動物當成自己的媽媽了?為什么會這樣?

2、看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進一步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先后順序。

l 師幼共同觀看動畫片。

l 師:小蝌蚪去找媽媽,它們先遇見了誰?又遇見了誰?

3、討論:怎樣制作連環(huán)畫?

l 明確制作要求:請小朋友以小組為單位來制作連環(huán)畫,一個小組共同做一本。

l 怎樣來做連環(huán)畫?

(1) 先想好故事有哪幾個主要情節(jié),一個情節(jié)畫一張紙,一共需要幾張紙?商量好由誰來畫?

(2) 分小組畫故事內(nèi)容。

(3) 設計繪畫封面。

(4) 把畫好的紙張按照故事情節(jié)的先后順序排列并寫上頁碼,裝訂成冊。

4、幼兒分小組繪畫、制作連環(huán)畫。

l 只用水彩筆勾線,畫出主要的物體和背景,不涂色。

l 鼓勵幼兒小組協(xié)商,共同決定畫幾張紙,如何分工等。教師注意觀察,給與及時的幫助。

5、分享交流。

各組推選代表根據(jù)自制的連環(huán)畫,為大家講述《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活動延伸:

1、區(qū)域中完成連環(huán)畫的涂色。

大班健康戶外活動設計:小蝌蚪找媽媽

(活動目的)

1、鍛煉幼兒的身體平衡能力,以及身體的靈活性。

2、培養(yǎng)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讓孩子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青蛙頭飾 呼啦圈若干

(活動過程):

1、幼兒隨《健康歌》音樂做熱身運動。

2、教師談話:小朋友喜歡聽《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嗎?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做一個小蝌蚪找媽媽的游戲好不好?

3、活動開始:把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若干組,每組選出一位幼兒當青蛙媽媽,其余幼兒為小蝌蚪。

在場地上畫一個大圓圈做池塘,大圈里面分別畫若干個小圓圈(呼啦圈)做青蛙的家。青蛙媽媽和小蝌蚪在池塘里邊游邊念兒歌:“小小蝌蚪游呀游,圓圓的腦袋黑黝黝,細細尾巴扭呀扭,小河里面轉(zhuǎn)圈游。轉(zhuǎn)呀轉(zhuǎn)呀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東邊游來西邊游,閉上眼睛想一想,媽媽媽媽在哪頭?”;當念到“媽媽媽媽在哪頭”;時,蝌蚪蹲下用手蒙住眼睛。青蛙媽媽任意選擇一個小圈站好,表示先回家了。當老師說:找媽媽去吧。小蝌蚪睜開眼睛,跑向自己的媽媽身邊,說:“媽媽找到了?!?游戲重新開始。請先找到媽媽的幼兒扮青蛙媽媽。

4、活動中提醒幼兒,轉(zhuǎn)圈時不要相互碰撞其他小朋友,不要出圈。

青蛙媽媽的動作可以游(慢跑)也可以跳。

放松整理:幼兒做彎腰,伸手放松運動。

(活動延伸):回家結合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和爸爸媽媽小伙伴做游戲。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在孩子熟知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以后,結合幼兒的興趣特點,進行了有關戶外活動的嘗試性訓練,幼兒在活動中體驗了游戲的快樂,培養(yǎng)了幼兒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是一次不錯的戶外活動訓練。

中班數(shù)學活動:小蝌蚪找媽媽

設計意圖

“引導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并體驗數(shù)學的重要和趣味性”;是我們追求的教育目標。中班下學期,孩子已形成了初步數(shù)概念,但很多孩子還不能正確判斷大小、排列方式等不同,但數(shù)量相同的各種物體的數(shù)量,面對孩子當前的狀況,結合幼兒認知特點及發(fā)展需要,我設計本次活動,教學活動目的就是利用游戲化手段,創(chuàng)設故事情景,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讓幼兒在操作、探索中,排除大小、排列方式等的影響準確判斷10以內(nèi)物品的數(shù)量,發(fā)展觀察及點數(shù)能力,體驗數(shù)數(shù)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能排除大小、排列方式等的影響準確判斷10以內(nèi)物品的數(shù)量。

2、發(fā)展觀察及點數(shù)能力,體驗數(shù)數(shù)的快樂,并能說出幾種動物的特征。

活動準備

PPT課件、鴨子、烏龜、螃蟹、魚、蝸牛、青蛙等大小圖片若干、音樂、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數(shù)一數(shù),引導幼兒準確點數(shù)10以內(nèi)物體的數(shù)量

1、出示課件,用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情境,引導幼兒準確觀察點數(shù)10以內(nèi)物品的數(shù)量。

(1)出示7條魚,引導幼兒正確點數(shù)。

“小蝌蚪遇到了誰?數(shù)數(shù)有多少?”;

(2)出示9只烏龜,引導幼兒正確點數(shù)。

(3)出示10只鴨子,引導幼兒進行封閉式點數(shù)。

小蝌蚪找媽媽(語言一一故事)

活動目標:1、 養(yǎng)成注意傾聽故事的習慣。2、 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復述故事的大概內(nèi)容。3、 帶上帶上頭飾分角色表演故事情景?;顒訙蕚洌?、 鴨媽媽、大魚、烏龜、白鵝、青蛙頭飾各一個;2、 錄音機、故事磁帶、繪制故事中相關角色鴨子、魚、 烏龜、白鵝、青蛙等的圖片。3、 小蝌蚪的圖片、小蝌蚪長成青蛙過程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 出示小蝌蚪的圖片,請幼兒觀察是什么樣子。

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長長的尾巴。

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它能找到它的媽媽嗎?感知蝌蚪和青蛙外形上的差異。

引出故事:“今天我們就來聽一個《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二、 幼兒傾聽故事,養(yǎng)成注意傾聽的良好習慣。

教師邊出示圖片邊請幼兒欣賞配樂故事,讓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

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

討論:“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里講了哪些內(nèi)容?小蝌蚪先找到了誰?后來有找到了誰?誰是小蝌蚪真正的媽媽?青蛙媽媽是什么樣的?有什么方法能把故事聽得既完整又準確?

三、 幼兒表演故事

1、將故事劃分為鴨子、魚、烏龜、白鵝、青蛙幾段,教師講一段故事,請幼兒分小組分角色根據(jù)自己的記憶表演一段故事,然后請大家一起討論:“他們哪些地方表演得好?”;通過討論,學說故事中角色的對話,幫助幼兒記憶故事的內(nèi)容,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2、自由選擇頭飾分角色表演故事。

活動延伸:

1、 美工區(qū)請幼兒畫一畫小蝌蚪,看看誰畫得漂亮。

2、 有條件的話回家后請家長幫助收集小蝌蚪,觀察蝌蚪的生長情況。

活動反思:本次活動是一次語言活動,故事內(nèi)容有些長,但是幼兒對此非常感興趣?;顒忧叭绻麖暮永锎恍┬◎蝌?,讓幼兒親自觀察它們的樣子、以及生長情況,效果會更好。在分角色表演故事時,雖然他們的語言表達得不是很完整很準確,但是努力,我還是表揚了他們?;顒舆^程欣賞傾聽故事遍數(shù)少,教師應讓幼兒多聽幾遍。教師在講述故事時請幼兒注意不同的動物用不同的聲音。

小蝌蚪找媽媽(托班)

活動目標:

1、 在有困難時能進行語言求助。

2、 激發(fā)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活動準備:胸飾魔法場景,配班教師扮演魔法師

活動重點:學說“請你幫幫我。”;能力弱的幼兒學說“幫幫我。”;

活動過程:

一、 引題

“小小蝌蚪水里游,搖搖尾巴點點頭,媽媽、媽媽在哪里,寶寶找你不停留?!?(念兒歌進場)

“咦?媽媽是誰呀?我們?nèi)フ艺野?!?

二、 過程

1、 教授咒語“請你幫幫我!”;,并講解游戲規(guī)則。

“找媽媽的路可不好走,有三道魔法門,要從門里的魔法師手上拿到媽媽的畫像,可是想通過魔法門要先學會一句咒語‘請你幫幫我!’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一一”;

“通過三道魔法門拿到三張圖畫拼在一起就能看見媽媽啦!準備好了嗎?出發(fā)一一”;

2、 教師引導幼兒游戲

第一道門:請幼兒一起說,并引導幼兒說出想幫什么忙。

第二道門:請部分幼兒一起說,并引導幼兒說謝謝。

第三道門:請個別幼兒說,并繼續(xù)引導幼兒說謝謝。

3、 拼圖

“三張圖片都拿到了,我們真是一群能干的小蝌蚪,現(xiàn)在把圖片拼起來看看我們的媽媽是誰一一”;“看!她是誰?”;(幼兒回答)

“對,原來我們的媽媽就是能干的小青蛙?!?

三、 結束

“我們是一群能干的小蝌蚪,能在有困難的時候請人幫忙。現(xiàn)在我們一起去媽媽那里吧!”;(念兒歌出場)

小班健康活動:小蝌蚪找媽媽

活動目標:

1、教幼兒練習向指定的方向跑,并鍛煉幼兒腿部肌肉力量。

2、培養(yǎng)幼兒觀察力,動作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diào)性,并努力與同伴間保持距離。

3、激發(fā)幼兒熱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告訴幼兒今天學做小蝌蚪,引起幼兒的興趣。(幼兒戴上頭飾,教師也戴上小蝌蚪的頭飾)

2、啟發(fā)幼兒一起學習小蝌蚪游。

3、告訴幼兒帶他們到有趣的地方玩,幼兒隨音樂學做小蝌蚪游,做不同的游水動作。

二.基本部分

1、請幼兒圍坐在草地上,提問:知不知道媽媽是誰?想不想找媽媽?想一想媽媽在什么地方?

2、教師示范怎樣找,對幼兒說明向指定方向怎樣跑。

3、提問:我是怎樣找媽媽的?

4、幼兒分組練習。

5、集體練習向指定方向跑,到處找媽媽。

6、游戲:《小蝌蚪找媽媽》。利用幼兒園的大型設備和設施,從場地的不同地方找尋媽媽3-4次,增加運動量。

7、最后老師換頭飾變成小青蛙,告訴小蝌蚪:“媽媽在這兒?!?

三.結束部分

1、和幼兒交流心情,與幼兒親一親,抱一抱。

2、讓幼兒找同伴樂一樂。

3、帶小蝌蚪隨音樂回家。

中班藝術活動:小蝌蚪找媽媽

活動目標:

1、根據(jù)《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內(nèi)容,按故事情節(jié),并參照有關的繪畫資料,合作畫三、四張連環(huán)畫。

2、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學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業(yè)。培養(yǎng)幼兒的集體觀念。

活動準備:

1、幼兒熟悉故事情節(jié)。

2、教師的范畫。

3、幼兒在課外練習畫過魚、鴨子、鵝、烏龜?shù)?,有一定的基礎。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復述故事中的對話,幫助幼兒分析出故事中的主要情節(jié)。

2、請幼兒討論一下,這個故事可分成幾個畫面?每個畫面應該有什么角色?

3、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范畫。

4、理解詞:連環(huán)畫。(我把這些畫按次序裝訂起來,就成了一本書,這種以圖畫為主的書叫連環(huán)畫。)

5、提出要求:

我們每一組小朋友一起來完成一本連環(huán)畫。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自己畫哪一幅,要求每人都不一樣。并請個別幼兒說說:你選的是哪一幅?這幅畫需要畫哪些東西?

6、幼兒作業(yè)。

幼兒根據(jù)自己的選擇畫畫,教師巡回指導,特別指出鴨子和鵝的區(qū)別。

7、講評。

請畫同一幅畫的幼兒把畫放在一起,選出畫得較好的裝訂冊,加上封面成小型連環(huán)畫,放在圖書角上。

小班藝術教案:小蝌蚪找媽媽

活動目標:1.體驗游戲的快樂及表演的樂趣。

2、培養(yǎng)幼兒動作的創(chuàng)造性。

活動準備:青蛙媽媽、鯉魚媽媽、鴨媽媽、烏龜媽媽頭飾各一個;聽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重難點:重點:體驗表演的樂趣。難點: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蝌蚪游的動作,學說各角色的話。

活動過程:一.欣賞音樂,學蝌蚪游。

1、師:小朋友,老師帶來一段很好聽的音樂,《小蝌蚪找媽媽》的音樂。你們想聽嗎?(彈奏唱)

2、提問:小蝌蚪長什么樣子?小蝌蚪在水里怎樣游?誰來學小蝌蚪游泳?有誰想出的小蝌蚪游的動作是不一樣的?(請幼兒來學一學小蝌蚪游泳)

3、教師示范游。師:小蝌蚪游得真好看,看蝌蚪姐姐是怎樣在水里游的。

二.在音樂伴奏下學蝌蚪游,吃食。

(1)[1~8]小節(jié):在音樂伴奏下重復三遍。師:蝌蚪姐姐請蝌蚪弟弟妹妹一塊兒來水里游。

(2)[9~12]小節(jié):老師帶領在xxx處咂嘴表示吃東西。師:蝌蚪弟弟妹妹游了那么久肚子餓了,我們來吃點東西吧。

(3)重復[1~8]小節(jié)兩遍:師:吃飽了,小蝌蚪一起游來游去做游戲吧。

(4)[9~12]小節(jié):師:吃飽了,姐姐帶你們?nèi)フ覌寢尠伞#ㄒ魳穂13~16]上)

三.蝌蚪姐姐帶小蝌蚪找媽媽。

(1)音樂[13~16]結束,鴨媽媽出現(xiàn),蝌蚪姐姐帶小蝌蚪上前問:“你是不是我們的媽媽?”;鴨媽媽{配班老師扮}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到別的地方去找找吧?!?

(2)音樂再起,蝌蚪繼續(xù)游,到最后一句“媽媽,媽媽在哪里”;時鯉魚出現(xiàn),蝌蚪上前問:“你是我們的媽媽嗎?”;鯉魚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到別的地方去找找吧。”;

(3)音樂起,蝌蚪游。音樂結束,烏龜出現(xiàn),蝌蚪上前問,烏龜回答,同上。

(4)音樂起,蝌蚪游。音樂結束,青蛙媽媽出現(xiàn),叫“呱呱,我就是你們的媽媽?!?小蝌蚪快速游到媽媽身邊,一起拍手說:“媽媽找到了!媽媽找到了!”;

四.學說角色的話。

1、學說蝌蚪的話及其他角色的話。提問:剛才去找媽媽時第一個遇到誰?小蝌蚪是怎么問的?(學說小蝌蚪的話)它是怎么回答的?(學說鴨媽媽的話)

2、學說鯉魚、烏龜?shù)脑捦稀?/p>

五.游戲重新開始。

請四位幼兒來做鴨媽媽、鯉魚媽媽、烏龜媽媽和青蛙媽媽(配班老師在一旁幫助)其他幼兒做小蝌蚪,老師做蝌蚪姐姐。

六.結束。

師:小蝌蚪們,我們在小河里快樂地游泳、找東西吃、做游戲,還找到了媽媽,你們高興嗎?那我們下次再來玩小蝌蚪找媽媽的游戲,好嗎?

中班語言活動:小蝌蚪找媽媽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理解,熟悉故事內(nèi)容,并能看圖復述故事。

2、感受媽媽們的熱情和關懷。

3、通過故事,讓幼兒了解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活動準備:

1、頭飾:青蛙小蝌蚪鴨魚烏龜?shù)念^飾

2、池塘(提供綠色彩帶)

3、幼兒操作用圖片2幅

4、教學軟件一片、幻燈片、故事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引導語:小朋友們都見過小蝌蚪吧,現(xiàn)在小蝌蚪長大了,它們要去尋找自己的媽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蝌蚪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媽媽的。

二、教師展示幻燈圖,引導幼兒談談小蝌蚪遇到誰?他們會說些什么?

三、提供材料,讓幼兒看圖編故事

1、按照圖書順序編故事

2、按照幻燈片順序編故事對話

3、提供圖片,讓幼兒在操作板上進行排圖講述

四、集中幼兒,請1~2名幼兒介紹自己編的故事。

五、組織幼兒看VCD,與一起傾聽故事。

六、聽完故事后教師提問教師設

1、蝌蚪為了找媽媽,向誰去打聽?

2、小蝌蚪看到鴨媽媽,是怎么詢問?故事中的小蝌蚪和媽媽們的對話時都使用了哪些禮貌用語?這有什么好處?

3、動物媽媽們的外型特征有哪些不同?

4、鴨媽媽是怎么描述青蛙的樣子的?她說的完整嗎?

5、最后小蝌蚪在哪兒找到了媽媽?你能說說它們的媽媽是什么樣兒的?有什么本領?

七、集體邊看VCD邊學習復述故事,重點讓幼兒掌握故事中人物的對話,幼兒復述時要啟發(fā)幼兒通過不同語調(diào)\速度\音色和節(jié)奏來表現(xiàn)媽媽們的不同形象。(如烏龜媽媽比較憨厚;大白鵝速度較快,嗓門大,表現(xiàn)出熱情)

八、小蝌蚪找不到媽媽心情是怎么樣的?你如果找不到媽媽會怎么做?

九、小蝌蚪怎么找媽媽的,我們知道了,在找媽媽的一個多月時間里,小蝌蚪是怎么長成青蛙的呢?小蝌蚪是怎么長成青蛙的呢?一一組織幼兒看教學課件。

十、分組活動

1、邊聽故事錄音磁帶邊表演故事

2、看圖講故事

3、看VCD講故事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設計:小蝌蚪找媽媽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設計:小蝌蚪找媽媽

一、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能充分展開想象,初步理解詩歌內(nèi)容,并整首學習詩歌。2、感受詩歌中親情對話的愉悅,體驗美好的情感。

二、準備:

1、背景圖、青蛙頭飾、小蝌蚪頭飾、錄音磁帶

2、自然角飼養(yǎng)小蝌蚪、認識過小蝌蚪

三、過程:

1、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展開想象,去理解詩歌內(nèi)容。

(1)理解第一句“小蝌蚪,細尾巴?!?/p>

師:“春天,小河邊的柳樹發(fā)芽了,河里長出了綠綠的水草,小朋友,你們看誰會來呢?”(出示背景圖片)

師:“小蝌蚪來了,他們在河里玩的真開心,小蝌蚪的尾巴是什么樣的?”(細細的,長長的)

“尾巴有什么用?”(游泳、扭來扭去)

師:“對了,小蝌蚪游泳就是靠細尾巴扭來扭去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蝌蚪游泳。(在表演時,教師可提示:小蝌蚪,細尾巴,游呀游,扭呀扭,游來游去真開心)

(2)理解第二句“游來游去找媽媽”。

師:“小蝌蚪在小河里,游啊游的,真開心。忽然聽到小鴨子在呷呷地叫‘媽媽,媽媽”。小蝌蚪聽到也跟著小鴨子叫‘媽媽’,鴨子媽媽笑著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我是小鴨的媽媽”。小蝌蚪著急地說:“那我們的媽媽呢?我們快點去找吧”。(邊出事圖片邊講述)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小蝌蚪找媽媽》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安靜地傾聽故事,知道故事名稱,理解故事內(nèi)容,發(fā)展觀察、比較的能力。

2.根據(jù)小蝌蚪找媽媽的內(nèi)容,學習表演。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4.樂意觀看表演,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nèi)容。

活動難點:

在理解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上學習表演故事。

活動準備:

1.《樂園》圖譜,《小蝌蚪找媽媽》課件.

2.小蝌蚪頭飾若干(鴨媽媽、鯉魚媽媽、烏龜媽媽、青蛙媽媽、一群蝌蚪等貼絨教具一套,頭飾一套)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興趣

1.今天,樂園里來了許多朋友,小朋友看看是誰呀?

(熊媽媽、小熊;鴨媽媽、小鴨;雞媽媽、小雞……)

2.“小動物們在樂園里玩得可高興了。天漸漸地黑了,小動物們也陸續(xù)回家,小雞、小鴨玩累了,也想回家了,可怎么也找不到媽媽了,急得要哭了?!毙∨笥言敢鈳托‰u、小鴨找到媽媽嗎?

3.小動物們都有了自己的媽媽,你們想知道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呀?聽了故事就明白了。

二、教師有表情地完整講述故事。

故事里有誰?

三、教師出示池塘背景圖,按故事內(nèi)容,引導幼兒講述故事。

1.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樂的時候,先遇到了誰?(鴨媽媽)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邊在背景圖上貼上相應的教具)

2.鴨媽媽怎么對小蝌蚪說的?

(這里可以叫小朋友一起來說鴨媽媽的話。)

3.謝過了鴨媽媽,小蝌蚪把誰當成了媽媽?(鯉魚媽媽)(出示貼絨教具)

4.鯉魚媽媽怎么說?(幼兒重復鯉魚媽媽說的話)

5.小蝌蚪又把誰當成了媽媽?(烏龜媽媽,出示教具)

6.烏龜媽媽怎么說?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小蝌蚪和媽媽那些地方不一樣?(請幼兒說說小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征)

四、師幼一起完整講述故事

1.按圖片內(nèi)容和幼兒一起復述“小蝌蚪怎樣找到媽媽”中的一些情節(jié)。

2.個別幼兒講述(鴨媽媽、鯉魚媽媽、烏龜媽媽說的話)

課后反思:

事先準備好五幅畫,分別為小蝌蚪、長了兩條前腿的蝌蚪、長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變短的青蛙、小青蛙。通過幼兒看圖引導孩子說出小蝌蚪的變化過程,教師相機貼出對應的圖片。要求要求用上先、再、接著、最后,說小蝌蚪的生長過程。這樣孩子掌握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時就輕松自如,毫不吃力?;顒又校冶M量讓孩子自己說,自己問,進一步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最后還請孩子分角色表演了一次,孩子都很開心。

幼兒百科:蝌蚪是兩棲類個體發(fā)育的一個初級階段,早期的小蝌蚪,體呈圓形或橢圓形,外形似魚,具有側線器官。

相關推薦

  •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小蝌蚪找媽媽 一、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能充分展開想象,初步理解詩歌內(nèi)容,并整首學習詩歌。2、感受詩歌中親情對話的愉悅,體驗美好的情感。 二、準備: 1、背景圖、青蛙頭飾、小蝌蚪頭飾、錄音磁帶 2、自然角飼養(yǎng)小...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大班綜合活動:連環(huán)畫《小蝌蚪找媽媽》 活動目標:1、在對故事情節(jié)與角色特征認識的基礎上,能畫出物體的主要特征、物體間的相互關系,掌握初步的構圖技能。2、會按照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與同伴共同設計有連續(xù)情節(jié)的...
    2020-03-06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設計:小蝌蚪找媽媽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設計:小蝌蚪找媽媽 一、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能充分展開想象,初步理解詩歌內(nèi)容,并整首學習詩歌。2、感受詩歌中親情對話的愉悅,體驗美好的情感。 二、準備: 1、背景圖、青蛙頭飾、...
    2019-12-26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小蝌蚪找媽媽》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安靜地傾聽故事,知道故事名稱,理解故事內(nèi)容,發(fā)展觀察、比較的能力。 2.根據(jù)小蝌蚪找媽媽的內(nèi)容,學習表演。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4.樂意觀看表演,感受游戲的樂...
    2020-12-07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小蝌蚪找媽媽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小蝌蚪找媽媽 活動目標: 1、根據(jù)《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內(nèi)容,按故事情節(jié),并參照有關的繪畫資料,合作畫三、四張連環(huán)畫。 2、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學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2021-07-24 閱讀全文

一、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能充分展開想象,初步理解詩歌內(nèi)容,并整首學習詩歌。2、感受詩歌中親情對話的愉悅,體驗美好的情感。 二、準備: 1、背景圖、青蛙頭飾、小蝌蚪頭飾、錄音磁帶 2、自然角飼養(yǎng)小...

2019-12-12 閱讀全文

大班綜合活動:連環(huán)畫《小蝌蚪找媽媽》 活動目標:1、在對故事情節(jié)與角色特征認識的基礎上,能畫出物體的主要特征、物體間的相互關系,掌握初步的構圖技能。2、會按照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與同伴共同設計有連續(xù)情節(jié)的...

2020-03-06 閱讀全文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設計:小蝌蚪找媽媽 一、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能充分展開想象,初步理解詩歌內(nèi)容,并整首學習詩歌。2、感受詩歌中親情對話的愉悅,體驗美好的情感。 二、準備: 1、背景圖、青蛙頭飾、...

2019-12-26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安靜地傾聽故事,知道故事名稱,理解故事內(nèi)容,發(fā)展觀察、比較的能力。 2.根據(jù)小蝌蚪找媽媽的內(nèi)容,學習表演。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4.樂意觀看表演,感受游戲的樂...

2020-12-07 閱讀全文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小蝌蚪找媽媽 活動目標: 1、根據(jù)《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內(nèi)容,按故事情節(jié),并參照有關的繪畫資料,合作畫三、四張連環(huán)畫。 2、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學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2021-07-24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