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觀念:注意!孩子這些性格缺陷不可放縱
發(fā)布時間:2020-09-08 教育孩子筆記 使幼兒注意的活動方案 中班孩子教育筆記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寶寶基本上都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孩子的心情和身體狀態(tài)也關系著爸爸媽媽們的喜怒哀樂。因此,父母對孩子在進行健康教育的同時也不能忽略了孩子的品德養(yǎng)成和性格培養(yǎng),針對孩子性格方面的一些隱患,父母需提前預防并糾正。
1.膽小內向害羞
有些孩子明顯對自己表現(xiàn)出了不自信的行為,他們做事膽小,平時低頭埋胸說話小聲,做事小心翼翼,對任何事都不敢發(fā)表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和意見,過于害羞,掩藏自己。對于孩子這樣子的表現(xiàn),家長不要以為這是乖的表現(xiàn),其實是一種內心嚴重不自信的表現(xiàn),如果不能及時對孩子進行引導,童年將會成為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時期,日后必定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形成,對他們的健康成長不利。
2.經(jīng)常亂發(fā)脾氣(好工具范文網(wǎng) FANWen.hao86.com)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子的煩惱,就是家里養(yǎng)了個小皇帝,動不動就生氣亂發(fā)脾氣。對于孩子這樣子的性格,很多父母要反思,是不是自己和家人過于溺愛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要什么給什么,孩子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唯我獨尊的錯誤思維,才導致了孩子只要有一點點不如意就亂發(fā)脾氣,這對孩子的性格養(yǎng)成也是存在很大危害的,家長們應該平時就注意對孩子的品德教養(yǎng),從小養(yǎng)成獨立的好習慣,不要過于溺愛孩子,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3.不能融入周圍
有一類孩子平時在家表現(xiàn)好好的,跟父母有說有笑,各方面都不錯,可只要一跟其他小朋友接觸,他們身上的缺點馬上就出來了,不懂得和其他小朋友溝通交流,不會尊重他們,常常鬧得不歡而散,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不合群。孩子有這方面的性格問題,父母先要思考一下自己平時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平時總把孩子關在家里,很少讓他們于鄰居、小區(qū)內的其他同年齡人接觸等等。孩子應該有自己同齡的朋友,學會相處,學會溝通,而不是只有家人。
4.對自己不自信
對于沒有自信的孩子來說,他們的生活是單調的,因為總是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他們只能經(jīng)常遠遠地看著那些自信愛表現(xiàn)的同學,投以羨慕的目光。常說自己不行的孩子,家長應該經(jīng)常鼓勵和表揚孩子,就算是一丁點微小的進步,父母也要放大肯定。而不是經(jīng)常責罰孩子,打罵孩子,不然他們會更不自信。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育兒觀念:放假不等于全放縱
育兒觀念:放假不等于全放縱
孩子們喜歡的寒假假期馬上就要到來了,一聽到放假所有的孩子都一個表現(xiàn)那就是高興甚至是興奮,因為放假他們就可以在家里隨心所欲的做任何想做的事了,這時家里的長輩們也認為孩子好不容易放假了就放縱一下他們吧,特別是又快過節(jié)了讓他們高興一下也無妨。其實孩子放假讓孩子能放松一下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如果因為放假了就對幼兒的所有的事情都采取放任的態(tài)度那你可就要做好心理準備了因為開學后你的麻煩就要來了。有些家長總是抱怨說自己的孩子在放假回來后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讓他都有些頭疼了,其實這就是家長在無意中給孩子養(yǎng)成的一種新的習慣。放假是為了讓孩子的心理和精神上有個放松不等于所有的一切都放松,如常規(guī)和良好的品質還是需要家長在家時刻的注意與培養(yǎng)的,不要等到開學后在想起來培養(yǎng)與訓練到時可就為時已晚了。良好的習慣和常規(guī)是在于日常的積累的而不是緊急的訓練,同樣不良的行為也不是一兩天就能形成的他們也是一點點的積累起來的。所以在放假時給予孩子空間的同時別忘了幫助孩子留住那些好的習慣與品質,該管的時候還是要管的,這不僅是為了你,更是在為孩子的將來考慮。
溺愛行為會造成孩子性格缺陷
當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時,不能輕易滿足。孩子撒嬌要家長買玩具,家長不能爽快答應,反而可以跟他提條件,例如一個月內孩子能自己收拾玩具就答應買給他。讓孩子學會為自己想要的事情付出努力。
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受到全家人的寵愛,寵愛可以但不要過度的溺愛,溺愛給孩子帶來各方面的缺陷。
過分注意,全家以孩子為中心,想要什么滿足什么。允許孩子飲食起居、玩耍學習沒有規(guī)律。這些都是溺愛的一些表現(xiàn)。過度的溺愛會讓孩子變得自私自利。被過度寵溺的孩子,由于長期被父母的溺愛所包圍,根本不知道為人著想,不會將心比心,不會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又自利,所以孩子可以學習不夠好,或者不夠聰明,但絕對不能過于自私自利,否則將來后果難以設想。
孩子性格驕橫乖張。孩子被寵溺直接的后果就是驕橫,由于父母一切讓步,也滿足其一切要求,包括很多的無理要求,其骨子里就養(yǎng)成他是老大的思想,父母得聽他的,敢于騎在父母頭上說話做事,不懂得讓步,不懂得寬容,更受不了委屈,性格驕橫目中無人,行為乖張專橫。
做事懶散無紀律,誰也管不了他,而且衣食住行都有父母代辦,什么事也不想做,日益變得懶散,偶爾做一點事也是丟三拉四,更沒有紀律性,在他眼中,他就是紀律,他可以不聽別人的,別人卻必須聽他的,將來在社會上勢必難于立足。
如何糾正這些錯誤的做法?
不要讓孩子在思想上形成“以我為中心”的意識,不讓孩子產(chǎn)生特殊優(yōu)越感。家長應從日常小事抓起。例如,家里來了小朋友,應教育孩子把玩家給大家一起玩;吃東西要讓孩子養(yǎng)成分份的習慣。長期堅持,就會使孩子養(yǎng)成與別人平等相處的習慣。
當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時,不能輕易滿足。孩子撒嬌要家長買玩具,家長不能爽快答應,反而可以跟他提條件,例如一個月內孩子能自己收拾玩具就答應買給他。讓孩子學會為自己想要的事情付出努力。
孩子長到兩三歲就有了強烈的我自己干的要求,家長就因勢利導從培養(yǎng)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比如,幼兒期的自理能力培養(yǎng)是獨立性培養(yǎng)的主要內容,在家長的幫助下孩子學會自己吃飯,自己穿脫衣服,穿脫鞋襪,自己如廁,自己收拾玩具,吃東西前后或便后自己洗手等。
育兒觀念:注意細節(jié),保護孩子
育兒觀念:注意細節(jié),保護孩子
小涵說:“媽媽,我為什么這么笨?別人都會的知識,我不會?!薄靶『?,你在聰明的班上,是顯得不聰明,可是你在笨的班級去,你就是聰明的了?!?/p>
小涵是我們班上的孩子,他注意力不太容易集中,接受能力有點差,老師教一次,別的小朋友都學會了,但他必須教十次而且是將答案死記硬背的結果,他有些自卑,他很上進,可是結果總差強人意。
小涵的媽媽是一家規(guī)模不大的修車店老板,據(jù)說他老家有一排的廠房,那是涵媽媽自己說的,他還說教育局局長是小涵的干爹,有一次在放學時與遠遠媽媽聊天,大班的孩子能認識多少字,剛巧小涵的媽媽來了,他問遠遠媽:“你們家遠遠認識多少字了?”遠遠媽含蓄的說道:“200多個吧,是包括上下左右,大中小等簡單的字?!毙『瓔寢專骸澳銈冇兴腿ヅ嘤枌W校學嗎?我們小涵已經(jīng)認識2000多個字了?!边h遠媽不可思議地說:“這么說,那你兒子很厲害啦!”涵媽得意地說:“那都是花錢買的一塊錢一個類,我們學了一個學期2000多塊錢呢,別說小涵會2000多個字,他的弟弟沒去學過,也認識500多字?!毙『牡艿墁F(xiàn)在在小班,作為小涵的老師,他認識多少字,相信比媽媽更清楚。
又一次,關于時鐘整點,半點的認識,班上所有的孩子都會了,只有小涵還不會,晚上媽媽來接了。老師與媽媽交流:“小涵,對時間的概念不是很敏感,整點,半點還不認識,你回家讓他練習練習?!眿寢岓@異地說:“不會吧,我們家里都會的?!崩蠋熗褶D地說:“那就回家復習一下。”第二天早上,老師又問小涵關于整點,半點的認識,小涵還是打不上來,晚上老師又一次和媽媽交流:“昨天,小涵回家復習時間了嗎?怎么還是好像搞不清楚?!眿寢屨f:“不會吧,復習了,今天早上起床讓他認的,他都會了。”老師不好意思地說:“可能早上太匆忙了,他有點搞混,回家再給他復習一下吧?!钡谌?,小涵的媽媽風風火火地來了,邊走邊對老師說:“這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怎么教也教不會,笨死了,還是他弟弟聰明。”小涵就在邊上。
為什么小涵有這樣的反應和這樣的習慣大部分來源于媽媽的教育,媽媽對自己小孩的知識見識不清楚,定位不明確,對于兩個兒子的不同能力,以整體劃一的標準來要求,當小涵達不到媽媽的要求時,就遭到了“歧視”。希望小涵的媽媽能認識到這點,注意小涵的心理變化,提早幫助小涵扭轉思想。
育兒觀念:縱容不等于愛
育兒觀念:縱容不等于愛
愛是一種習慣,無法預料,無法言語,但真的到了愛時,那就愛是一種無私的不求回報的付出。而母愛是我們每個人與生聚來的,也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也許整個世界都會變,惟獨不變的是你身邊無微不至關懷著你的那份母愛......現(xiàn)在的家庭中絕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是我們家長心目中的寶貝。樣樣事情都是家長包辦代替,不僅不讓孩子做家務,連自理勞動也由家長包辦。久而久之,孩子把家長當成了拐棍,一步也離不開。孩子,就如一株期待長大的幼苗,而充當農(nóng)夫的是教師和家長,我們要以科學為方法,耐心為心態(tài),感情為飼料去培育他們,不能拔苗助長,更不能放縱任其發(fā)展。在我們班就有那么一個孩子,她的名字叫悠悠,家庭的因素、生活的環(huán)境、媽媽的“用心良苦”養(yǎng)成了孩子嬌縱的性格,但是她嬌縱的非?!疤厥狻薄咐唬簨寢?,她搶我的書事件描述:最近我們班引起了一陣迷宮熱潮,不管來園或離園孩子們總喜歡捧這一本迷宮書在研究。今天離園一如往常,到了最后只剩下了悠悠和樂樂,他們兩拿著一本迷宮書,正商量著該怎么走,悠悠說:“我要直線走”。樂樂說:“應該朝著箭頭符號走”……盡管兩個意見有分歧,但仍友好商量著,這時悠悠媽媽來了忙問:你們怎么了?誰知悠悠大叫了起來:“媽媽,她搶我書”。聽了悠悠的話嚇了我一跳,嚇壞我的不是她的言語,而是在我目睹了解所有經(jīng)過的前提下,悠悠公開撒謊的行為。面對孩子“謊言”我站在旁邊,想看看媽媽的處理方法,然而媽媽只說了一句話:“媽媽又不是萬能,我也沒有辦法,你自己看著辦”只見悠悠迅速搶過了這本所謂她的書。我慶幸媽媽沒有幫助女兒“搶”回那本書,但卻為媽媽的無動于衷感到無奈。站在一旁的我反問了悠悠:真是這樣嗎?她低下了頭,后來我把事情經(jīng)過告訴了悠悠媽媽,而她卻對我這個剛接任不久的新老師表現(xiàn)出了懷疑,甚至還有幾分鄙視和高傲……分析原因:悠悠在我園是有名人物,她能力強,表現(xiàn)力棒,經(jīng)常參加舞蹈演出更讓她充滿了自信,但是她很特殊,有時乖巧的真是無可挑剔,可有時無理取鬧讓人不認識。說出的話并不像出自一個六歲兒童之嘴,而對于我這個剛接任不久的新老師,雖聞其名,但卻未曾深入了解,看著孩子表現(xiàn)及她媽媽的言語,我斷定她是一個聰明且有些“小心機”的小女孩,她是個被寵壞的小公主,而縱容她這么“大膽”行為的就是媽媽那無私的愛。所以,為了孩子,為了那份扭曲的母愛,我決定無論前面有多曲折,我也要將這棵幼苗茁壯成長。首先深入了解悠悠家庭背景,對孩子進行全面了解。通過孩子以前班主任介紹,知道悠悠和她媽媽一直租在外面,爸爸在上海上班,媽媽是個非常有主見性的,事事以女兒為重,所以她非常保護這個女兒,處處不讓女兒受委屈。久而久之,女兒對媽媽的行為耳濡目染,而媽媽那過分保護也變成了她的護身符。這是孩子嬌縱的重要原因。其次就是老師的不斷表揚,讓孩子養(yǎng)成了“為我最大”的性格。不可否認悠悠的聰明和能干,聽孩子以前的班主任介紹,只要老師的一個眼神或者一個舉動,孩子就能有效率有質量的“替”你完成。所以她成了老師心中的“寶”,同時也擁有了一些特殊的權利……教育經(jīng)歷:既然了解了孩子嬌縱的重要原因就是她的媽媽,所以第一步就是從這位偉大的媽媽下手,取得家長的信任,所以我進行了深入家訪。第一次與悠悠媽媽交談中,我只談到了悠悠在幼兒園里的良好行為。比如:與幼兒的融洽相處,自理能力比較強,上課自我表現(xiàn)欲望強,語言發(fā)展水平較好等等。對于孩子本質問題我沒有提及,而悠悠媽媽也表示孩子在家比較乖,就是有時候愛撒嬌。雖然媽媽只發(fā)表了這些意見,但從她的言語及表情中我發(fā)現(xiàn)她已經(jīng)對我有了初步的信任和靠攏意思。第二步:向孩子入手,這段時間我重點觀察孩子的行為,及時用照相機捕捉孩子的行為差異,并經(jīng)常私下找她聊天,告訴她不管媽媽在不在,我們都要做個懂事講理的孩子。第三步:改變以前老師作風,吝嗇我的表揚和給她的“特權”,在平時生活或教學中,我會抓住時機,減少表揚,讓孩子知道老師的表揚非常珍貴。當孩子有時候表現(xiàn)非常好的時候,我不但表揚還會送上我“特殊”禮物。孩子轉變:就這樣兩個星期下來,孩子在園表現(xiàn)有所好轉,至少知道了起碼的規(guī)則意識,一次吃完午飯,孩子們都到圖書角去搶著迷宮書看,而悠悠急匆匆跑來告訴我:“老師,他們都在搶書看了。”說完立即轉身跑向圖書角,大聲說:“我已經(jīng)告訴老師了,看你們怎么辦?”說完偷笑著,這讓我意識到悠悠雖然有改變,但是沒有達到本質上改變。案例二:媽媽,我要排第一事件描述:星期天,我們組織家長和孩子們假日活動——曉塘野餐。孩子們興奮不已,家長們也熱情高漲,很快我們到了目的地曉塘,孩子們在老師組織下排起了整齊隊伍,爸爸媽媽們也有序分配著工作。誰知這時傳來了悠悠哭聲:媽媽,我要排第一,我一定要排第一。這時,只看悠悠媽媽無奈的拍著孩子的頭說:你這個孩子怎么那么不懂事,盡給我添亂。但一邊還是拉著自己孩子拖到了最前面……只聽見旁邊家長說“孩子不能這么寵,會慣壞的”這時只見悠悠媽媽的臉唰的紅了。教育經(jīng)歷:悠悠在媽媽面前這種行為在我意料之內,但媽媽那羞愧表現(xiàn)卻讓我知道這是我邁開第二步的有效時機,通過家訪來影響她。第二次我又和悠悠媽媽進行了一次深談。這一次我徹底的把自己拍的照片和悠悠在園表現(xiàn)告訴了悠悠媽媽,與她在媽媽面前的表現(xiàn)形成了一個鮮明對比。告訴她這已不再是簡單的淘氣和撒嬌,而是形成了一種不好習慣,她不但影響了其他同伴的集體生活,更會成為其他大人面前“厲害孩子”,而這種厲害卻充滿了貶義。聽了我的話,悠悠媽媽充滿了沉思。她說:“我以為她只是想在我面前撒撒嬌,爸爸不在,我以為這很正?!薄N腋嬖V她正是因為孩子在無理取鬧時,你并沒有及時制止,而是在一旁以一種笑話看其撒嬌,這樣會導致孩子更大膽行為。通過談話,悠悠媽媽開始意識到了孩子問題,我也進一步商討了改變悠悠不良習慣的方法,并推介了一些好書。悠悠媽媽表示會積極配合,漸漸隨著時間推移,不但發(fā)現(xiàn)了孩子的變化更發(fā)現(xiàn)了媽媽的變化。孩子的轉變:離園時,孩子們都在玩飛盤,可飛盤花形不一樣,唯獨粉色帶點愛心飛盤最搶手,最后幾個孩子正在玩耍。從悠悠的眼中我發(fā)現(xiàn)她非常喜歡也很想玩,只見這時悠悠媽媽來了,悠悠跑過去說:媽媽我要那個粉色愛心飛盤。只見悠悠媽媽蹲下來說:“媽媽覺得悠悠的飛盤也很漂亮啊!如果悠悠真的喜歡我們下次玩的時候和老師商量一下,給你玩一會兒好嗎?這樣拿別人的東西,小朋友就沒有玩了,對嗎?”只見悠悠低下了頭說了聲:“媽媽,我錯了……”簡單的一句話比什么都珍貴,我與悠悠媽媽兩眼相視,欣慰地笑了。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不管對于誰的孩子,愛是我們對待孩子的主要方式,但愛要得體,愛要注意方法。決不應該把這份愛,僅僅膚淺地放在臉上,甚至讓它變成縱容孩子的“幫兇”。我們要將那份“寵愛”深深的埋在我們心底,用關懷和嚴格去詮釋它的真諦。
育兒觀念:不同的家庭教育造就不同性格的孩子
育兒觀念:不同的家庭教育造就不同性格的孩子
案例背景:
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會造就出不同的孩子,家庭是孩子學習的直接場所,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決定著孩子處理問題的方法和能力,不同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父母是孩子的鏡子,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會有什么樣的該子。
案例描述:
案例一:有一天,一個家長找到我,跟我談了家庭生活中的一幕:那是一個中餐時間,丈夫吃完飯站在離餐桌不遠處看著愛妻吃飯的樣子,自己的孩子新年8歲了,坐在大門口的椅子上吃飯,這時丈夫看到愛妻快吃完了,轉身想給愛妻說些什么,正在這時,他們的兒子已經(jīng)吃完飯,拿著飯碗拿到桌子上去,一邊低頭走一邊說:“媽媽,我已經(jīng)吃完了”??煲龅睫D身的丈夫時,妻子正好轉過頭來看到即將碰撞的一幕,一本正經(jīng)地說:“你這人怎么總是毛毛躁躁的,孩子走過來了不好讓一下嗎?”丈夫說:“我背對著孩子,又沒看到他走過來,難道我背后長眼睛了!”妻子說:“你是沒看見,但是他在說話你總聽到的吧,他的聲音離你那么近了,會沒聽到的?。∵@分明就是你的問題!”丈夫說:“無論什么事都是我的錯,你的孩子永遠沒錯,凡事都給他搭建一個一帆風順的臺階,不磕磕碰碰的話,這樣的孩子還會成長嗎?”妻子說:“我是公平的,看到的樣子就是你的錯,站在那不動好了,誰教你動的,毛毛躁躁的,我說誰錯就說誰!”丈夫坐在一旁不再說話,而孩子呢,聽到不是因為自己眼睛沒有看前方而導致差點撞到爸爸,反而批評爸爸的不對,開心地去一邊玩了……
案例二:聽了這位家長的傾訴,讓我回憶起在公園碰到的一個情景:某天,我和朋友爬山,看到一個孩子在學啞巴“嗚嗚啊啊”的說話,我很快發(fā)覺這是非常不好的事情,如果這是我的孩子,我必須正視這個問題。于是停下腳步觀察起來??吹胶⒆拥膵寢尪紫聛恚诟约旱暮⒆诱f些什么,于是我走近了一些,聽到孩子的媽媽在跟自己的孩子開展“愛的教育”,媽媽說:“那位阿姨是一位聾啞人,你知道什么是聾啞人嗎?”孩子說:“就是不會說話嗎?”媽媽說:“對,不僅不會說話,而且還聽不見。你覺得難過嗎?”孩子沉默而又緩慢的點了點頭。“所以,其實你叫她或者學她說話的時候她都聽不見,可憐嗎?”孩子似懂非懂的點點頭。“這樣吧,以后再碰到她,想要跟她打招呼就一邊微笑一邊揮揮手好不好?!焙⒆娱_心地跑過去跟這位聾啞人打招呼去了……我不知道這位聾啞人有沒有感受到,總之我在那一刻看到了在媽媽正確的引導下,孩子自身散發(fā)出的那種只有天使才有的溫柔而又善良的光芒……
案例分析:
從以上兩個案例可以看出,每位家長身上都蘊藏著改變孩子命運的神奇力量,而要看你怎么去引導孩子,這就需要講究一定的方法。如果家長一味地認為自己的孩子無論做什么事都是正確的,錯了也是別人的錯,那么,這樣的孩子不會懂得感恩,只知道索取,如果有一天別人待他不好了,也會認為是別人的錯,跟自己無關。如果家長意識到是自己的孩子由于疏忽引起的錯誤,經(jīng)過正確的引導之后,孩子就會懂得怎樣做事情才是正確的,也就讓孩子生成了分辨是非的能力,以后做事情就會從自身先找原因,也會替對方去考慮問題,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后,做事的能力會很完美。
案例措施:
1、如何教育與管理孩子是現(xiàn)今家長煩惱和探索的事情,也有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身上顯得力不從心。首先,家長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多學習家庭教育的書籍,多跟別的父母進行育兒交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2、家庭之間的教育要一致,當出現(xiàn)分歧時,及時解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首先得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多進行反思,然后共同討論,再化解矛盾。
3、豐富家庭的業(yè)余生活,大家在一起可以圍坐在一起看書,去書店,去圖書館,看電影;飯后可以一起散步,逛公園,壓馬路,周末去公園、玩游樂場所,回來后再討論出去后的收獲;因為孩子需要家庭的溫馨,這樣的家庭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情商高超,做事周全,精神飽滿,樂觀。如果家長在家里只會自己顧自己,每天不是顧著手機就是看電視,當孩子需要家長的時候,家長對孩子說:走一邊去,我沒時間跟你玩。爸爸不管,媽媽忙于家務,爺爺奶奶又有自己的事情,孩子呢?除了自己管自己之外,還能做什么?也就是手機游戲、電視,自言自語、自娛自樂。大家各顧各的,很少有交集,他們的業(yè)余生活單調無比。這樣的孩子總是一副無精打采、萎靡不振的樣子,生活處處充滿抱怨,總是說別人的不是,還會在人前顯露出膽小怕事,背后會搞破壞,頑皮得讓人不堪一幕。因此,為了孩子能夠快樂、健康、茁壯地成長,家長首先得審視一下自己,為孩子做出一些改變,讓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陽光,都能受到別人的喜愛。
育兒知識:教育好孩子必須注意這些原則
教育孩子一直都是很多家長的難題,如果教育的方式不對,那么就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教養(yǎng),如果教育得好,那么孩子就會比較出色,那么你知道該如何教育好孩子嗎?
1、言傳身教。
很多大人常常要求孩子這樣做那樣做,但是自己卻沒有做到,會讓孩子很沒有信服感,所以家長想要教育孩子一件事就應該要一身作則,如果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如何讓孩子去做呢?家長本身給孩子做個榜樣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2、要循循善誘,不要過于著急。
教育培養(yǎng)一個孩子是長時間的堅持,不是短短幾天就能要求孩子有所改變的。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注意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不要急功近利,這樣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而且欲速則不達,這個道理應該都是懂的。
3、要注意教育說話的方式。
面對孩子所犯的錯誤,作為家長不應該對孩子大吼大叫的教育,打罵孩子是沒有用的,教育方式越激烈,孩子往往會有一定的心理陰影,所以對孩子的教育說話要保持心平氣和,用耐心的方式講道理,進行教育,這樣效果才會更好。
4、要因材施教。
每個小孩都有自己不一樣的特色,特長,或者說缺點也會有不一樣的地方,家長要對孩子進行教育,應該要根據(jù)自己孩子的特點進行教育,也許嚴厲的教育方式對其他小孩有用,而對自己的孩子沒用。還有在讓小孩參加各種特長班也應該要根據(jù)自己孩子的興趣,而不應該盲目的給他報各種家長自認為有前途的輔導班。
5、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
現(xiàn)在的孩子壓力越來越大,家長不應該不顧孩子的心理,應該要適當?shù)臑楹⒆訙p壓,適度教育就好,在勞逸結合的同時引導孩子多讀多看一些課外知識,讓孩子有自由的空間,這樣也能幫助孩子有興趣的拓寬自己的思維空間,動手實踐也比死讀書來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