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育兒觀念:培養(yǎng)陽光的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0-10-06 幼兒園教師的教育觀念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育兒觀念:培養(yǎng)陽光的孩子

各位老師、各位家長:

我是玥玥的媽媽,今天,很榮幸也很高興作為家長代表發(fā)言,和大家在一起學習交流教育孩子心得。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各位出席會議的家長,向長期以來辛勤培養(yǎng)與教育我們孩子的各位老師道聲辛苦,感謝你們一如既往的關心和呵護孩子們,使他們擁有豐富多彩的幼兒園生活。

孩子玥玥已在xx幼兒園渡過了二年半的時間,在這期間我們看到她有了很大的進步和轉變:從不愿上小托班到現(xiàn)在每天開開心心入園;從膽小不敢說話到上課積極發(fā)言、主動和小朋友們交流玩耍。這些進步與幼兒園老師的教育,以及我們家庭的培養(yǎng)和引導是分不開的。我就自己孩子教育的一些做法,與各位家長一起交流。

一、自信心是孩子成長核心。

心是實現(xiàn)人生理想的重要保證。玥玥剛上幼兒園時說話、做事都很膽怯。這讓我很心急,該怎么辦?我主動和老師交流,分析原因:認為玥玥是有能力說好、做好的,只是缺乏自信心,膽子小。古時候,在戰(zhàn)場上時逢雙方?jīng)Q戰(zhàn)的時候,總是擂鼓增強士兵的勇氣、樹立戰(zhàn)勝對方信心。我們就嘗試在日常生活中多以鼓勵的方式和激勵的話語,不斷培養(yǎng)她的自信心?!靶小薄ⅰ翱梢浴?、“你最棒”、“你真厲害”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話語,只要她做的對、說的對,我們就讓她自己大膽地說大膽地做。使孩子逐漸由不敢講、不愿說,到主動與大家說和玩。

二、溝通是樹立孩子自信心的關鍵。

子走出去,走出個體,融入集體、融入社會。我們有時候帶玥玥出去吃飯,就讓她自己告訴服務員想吃什么菜;帶她買東西,讓她自己去收銀臺付款;在公共場所游玩,讓她自己主動和游玩的孩子搭話,一起玩耍。和社會接觸,與不同的人“碰撞”,利用社會生活中不同的場景和對象,有意識為孩子創(chuàng)造機會,培養(yǎng)孩子的勇敢和自信,學會與人交往。讓孩子走出去,走出家門,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特別是2010年那年國慶,我和小姨帶玥玥去xx世博會,參觀一些各國的博館,讓孩子知道了世界有許多國家,各國的人文地理和風土人情都不一樣。還參觀高科技展品,讓孩子看到了神奇的視覺錯覺,聽到了高科技的影音,讓孩子知道高新技術已經(jīng)應用到我們生活當中。放完假入園第一天,玥玥就興高采烈地跟小朋友說她去上海世博了,到中國館看到了會動的清明上河圖,還到石油館里看了4D電影,非常驚險。通過這次外出游玩,我感覺到玥玥進步了,她能將在外的所見所聞,主動地與小朋友一起交流一起分享。

三、表達是培養(yǎng)孩子溝通的技能。

式多樣的方法來鼓勵和激勵孩子,將所聽、所看、所想、所做的勇敢地說出來。我經(jīng)常和孩子面對面,以談心和聊天的方式來交流。媽媽今天在單位作了哪些哪些工作,那你玥玥今天在園里學了什么?和小朋友玩了些什么?就這樣親子的一問一答,孩子也很自然也很樂意交流。久而久之,她會主動跟你說些趣事。特別是兩位老師讓他們輪流當班長講故事的活動非常有意義,玥玥在家里經(jīng)常讓我給她講故事,總想著當班長、講故事,每次都能很認真地聽,能跟著大聲地讀和說。通過和孩子互動,玥玥現(xiàn)在能大膽站在小朋友面前繪聲繪色講故事,并榮獲班級講故事“故事大王”一等獎。(趣祝福 Zfw152.cOM)

是平時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和體會,希望各位家長能把好的教育經(jīng)驗和做法介紹給大家,共同分享教育經(jīng)驗,讓我們的孩子快樂健康成長。謝謝大家!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育兒觀念:培養(yǎng)內(nèi)心強大的孩子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碰到困難和挑戰(zhàn),有時他們會成功,但更多的時候他們會失敗。一些孩子會因為受到一點兒挫折,一點兒批評,就會變得萎靡不振,失去自信。父母一定要從小加強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培養(yǎng)“挫折忍受力”,教會孩子有強大的內(nèi)心,以正確的態(tài)度和方法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對于那些剛毅、天生不愿服輸?shù)暮⒆?,我們應該慢慢地向他們強調(diào):“輸贏并不是最重要的,不要太在意最后的結果,重要的是自己享受這個過程。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只要自己覺得努力了,對得起自己的心就可以。”

孩子“輸不起”的根源:

1.個性所致

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因此,面對挫折時的反應也會有所不同。有些孩子比較外向、做事大大咧咧、豪放、不拘小節(jié),因此在遭遇挫折時,他們更容易面對。而有些敏感、焦慮、對人對己要求非常高、追求完美的孩子則不同,他們一旦出了點兒差錯,不是怨天尤人,就是變得非常焦慮、憤怒或者不高興。

2.過多的表揚

現(xiàn)今社會,贊揚、激勵孩子漸漸成為教育孩子的核心理念。孩子們稍有一點兒成績,父母就大加表揚,激勵他們繼續(xù)努力:“你真棒!”“你真聰明!”這樣的做法確實在一定程度能起到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的作用。但也正因為事事以表揚為主,孩子很少聽到批評,使得孩子們對失敗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較脆弱,稍不如意,就會被擊垮,心理失衡,無法承受。

3.溺愛

現(xiàn)在的孩子從小生活在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環(huán)境中,而一旦希望和要求落空時,他們就感到無比的失落和挫折。讓孩子“輸”得起!培養(yǎng)內(nèi)心強大的孩子的六個關鍵:

關鍵一:設置恰當?shù)哪繕?/p>

許多父母從小給孩子灌輸這樣一個觀念:“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要你努力了就一定能行,一定會有進步,一定能考出好成績?!碑斎贿@句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鼓勵孩子的作用,但很多時候,這樣的話語也可解釋為:“如果你不會做習題,考試成績不好,就一定是你不認真、不努力的結果?!焙⒆右坏┛荚嚊]有得到理想的成績,父母就批評孩子不用功。這么做,父母完全忽視了每個孩子在能力上是有差異的。在這種情況之下,父母就是請名師給孩子補課,再督促孩子、逼迫孩子,孩子也不可能達到父母的要求和目標。父母因此很失望,責罵孩子,甚至體罰孩子。孩子一定會感到很委屈,覺得自己再努力也白搭。那么既然如此,還不如破罐子破摔好了。其實,孩子的個性不同,能力也不同。因此,父母在給孩子設定目標時,一定要根據(jù)孩子的能力,設置合乎孩子個性和特征的目標。

關鍵二:賞識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能力

因為“聰明”而受到表揚的孩子,他們把考試失敗看成是自己不聰明、沒有能力的結果。因此他們不愿嘗試去做有挑戰(zhàn)的事情,而傾向于選擇自己擅長或者簡單的事情來避免失敗。碰到他們不能很快解決的事情,常常以“我不擅長這個”而很快放手,這些孩子表現(xiàn)出缺乏忍受挫折的能力。與此相反,那些因“努力”而受到表揚的孩子更愿意把考試沒有取得好成績的原因歸結于自己“不夠努力”。因此,他們也愿意更加努力來接受挑戰(zhàn)。

關鍵三:并非所有人都是贏者

勝敗乃兵家常事,人在一生中,不可能事事第一??上У氖牵诟偁幖ち业臅r代,許多父母都害怕孩子失敗,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們的父母都變著法子、竭盡全力地鼓勵孩子爭第一。每個家長或者都會碰到這樣的事情,如果孩子考試考砸了,只要讓他們認識到自己在考試中的差錯,吸取教訓,在將來的考試中爭取好成績就行。(瑪希婭原創(chuàng))

關鍵四:強調(diào)過程而不是結果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以成敗論英雄。如果孩子得了第一名,父母就非常高興。但當孩子出現(xiàn)了差錯,父母就會毫不顧及孩子的心情,批評孩子。這樣不僅會給孩子很多壓力,也會使沒有取得好成績的孩子感到很沮喪,特別是當他們竭盡全力卻沒有做好的時候。

關鍵五:借用英雄情結幫孩子走出困境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常常會有自己仰慕的英雄。有時候,父母苦口婆心說一百句,也比不上偶像隨意間的一句感慨。甚至偶像們什么都不用做,小粉絲們會主動為了追隨偶像而勇敢迎接生活中的挑戰(zhàn)。父母可以借助孩子心目中的榜樣,讓孩子明確自己的不足,幫他們走出成長過程中的困境。

關鍵六:接受孩子的失敗

在一般的情況下,沒有一個孩子會故意做出讓父母生氣、失望的事情,也沒有一個孩子愿意輸。很多時候,孩子犯錯時,他們的內(nèi)心也很沮喪、很痛苦。因此,面對孩子失敗,父母不要明里暗里地向孩子表達自己的不滿“你怎么不像我的孩子,一直出錯”或者給孩子提各種“有用的建議”。其實,父母在給孩子建議或者責罵孩子不努力之前,首先要設身處地地想象一下孩子因為做錯事而產(chǎn)生的內(nèi)心掙扎和痛苦。他們可能因為自己的錯誤而感到尷尬、羞愧、委屈、沮喪、悲傷、憤怒,也有可能因為自己的錯誤而喪失了自尊和自信。因此,父母在告訴孩子自己很生氣或者感到很丟臉之前,要靜下心仔細想一想:自己要說的話是不是能夠幫助他們?怎樣幫助他們?更重要的是,自己所要說的話將如何幫助孩子調(diào)整情緒,走出困境。

育兒觀念:培養(yǎng)孩子積極的情緒


育兒觀念:培養(yǎng)孩子積極的情緒

孩子既有高興、得意、愉快等積極的情緒,也有憤怒、恐懼、嫉妒、擔心等消極的情緒。積極的情緒有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發(fā)展,長期不良的情緒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但情緒本身沒有對錯之分,因此我們不能要求孩子不能有消極情緒,更不能壓抑孩子的情緒,作為父母重要的是創(chuàng)設條件培養(yǎng)孩子積極的情緒。

接受孩子的情緒。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整天高高興興地很快樂,但孩子總有不愉快的時候,甚至有的孩子會有強烈的憤怒、擔心和恐懼。情緒雖然有消極有積極之分,但沒有正確、錯誤之分,應允許孩子各種情緒的表現(xiàn),接受孩子不愉快的情緒,如果看到孩子哭就批評或取笑孩子,因為孩子發(fā)脾氣而懲罰孩子,孩子會因為害怕而不敢表現(xiàn)自己的情緒,反而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促進孩子身體健康,身體健康的孩子情緒通常是快樂的。父母應盡可能創(chuàng)造條件給孩子提供活動時間、空間和材料。讓孩子在自由自在的活動中獲得快樂和滿足。

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適度,使孩子通過努力獲得成功,成就感是孩子快樂和自信的基石。父母的愛、關心和尊重是孩子獲得安全感和快樂的前提,父母不僅應關心孩子的身體、學習,也應關心孩子的情緒,尊重孩子、平等對待孩子,關于孩子的事要傾聽并尊重孩子的意見和想法,應每天花時間陪孩子一起同玩同樂。

父母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和進步,及時給孩子肯定和積極的評價。給孩子充分與小朋友交往的機會,滿足孩子與同伴交往的需要,讓孩子在同伴交往中獲得樂趣。

育兒心得:培養(yǎng)一個陽光快樂的孩子


育兒心得:培養(yǎng)一個陽光快樂的孩子

一個內(nèi)心充滿陽光的孩子,總能夠笑著在充滿荊棘的道路上走下去的。

想要讓自己的孩子內(nèi)心滿是光明,遠離黑暗,家長們要怎樣做呢?

訓練孩子獨處的能力

我們總想給孩子安全感,讓他在一個溫暖的懷抱里成長,但是,孩子終將離開你的懷抱,你必須讓他學會獨處。孩子獲得安全感,不一定需要父母時刻在場,即使你不在他的面前,只要他知道你在哪里,他的心就是安寧的。

有限度的滿足孩子的要求

一個人,能夠享受的了生活中的喜悅,也要可以承受得住挫折和失望。你要做的,是制定界限,讓孩子明白并不是他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不要屈從于孩子的所有要求,拒絕孩子一些要求更有助于他獲得精神的平靜。在家庭中接受這種“不如意現(xiàn)實”的訓練,會使孩子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來面對生活中的挫折。

孩子發(fā)脾氣適當?shù)倪M行冷處理

在孩子發(fā)脾氣的時候,家長可以適當?shù)倪M行冷處理,不理他或讓他自己去房間單獨待一會兒,沒人關注他,他自己就會安靜下來了。還可以直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可以的話,將孩子從他發(fā)脾氣的這件事情上引導到其它游戲或事情上去。

教育孩子要正視自己的短處

如果孩子和別的孩子不同,比如孩子太胖了,有蟲牙,個子比較矮,又或者脾氣比較暴,家長不要否認這些事實,要積極和孩子一起討論,是否有解決辦法,或者是直接接受事實。當然了,我們還可以找醫(yī)生來尋求幫助,畢竟孩子一般都會把醫(yī)生的話看的很重。

批評要有針對性,不要東拉西扯

批評孩子,要就事論事,談當下就足夠了,不要因為一件事,把一整年,甚至好幾年的事情都數(shù)落一遍,這樣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當然,還要明確的告訴孩子,他究竟是什么地方做的不對,而不要去否定孩子本身,即便孩子聽不懂,他也能懂得你對他的耐心和尊重。

大膽的讓孩子自己動手做事

從小培養(yǎng)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將來他會更積極主動地做事。孩子對沒有做過的事情會充滿好奇心,他們也想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事情,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正確引導孩子,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鍛煉了孩子的生活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多和孩子溝通,多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

和人溝通是一種能力,能夠及時說出自己的想法,避免引起誤會更是一種能力。多說一些積極的話,多和孩子溝通,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多問問孩子的情況,可以更多的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感受孩子的世界。

鼓勵孩子,給孩子更多的自信和勇氣

多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孩子,多關注孩子的閃光點,用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氣,給孩子一種成就感。鼓勵孩子,肯定他,表揚他,孩子會在歡樂聲中變得樂觀開朗,積極向上。

育兒觀念:淺談孩子責任感的培養(yǎng)


育兒觀念:淺談孩子責任感的培養(yǎng)

責任感是指個人對自己和他人、對家庭和集體、對國家和社會所負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以及與之相應的遵守規(guī)范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tài)度。責任感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礎,是能力發(fā)展的催化劑,是一個人日后能夠立足于社會、獲得事業(yè)成功與家庭幸福至關重要的人格品質(zhì)。在我們的周圍,時常能夠聽到這樣的聲音:現(xiàn)在的孩子真是一屆不如一屆、一代不如一代,一點責任感都沒有。究其原因,現(xiàn)在許多父母都過重地注意孩子的智力和身體的發(fā)展,卻忽視了責任感等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這對孩子的成長、成才極為不利。目前,一些孩子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諸如做事不負責、高傲自大、不懂禮貌等缺點,甚至引發(fā)出厭學、厭世等不良心態(tài)。

(鏡頭回放):教室地面上有垃圾,經(jīng)過那里的小朋友無人問津;椅子撞倒了,孩子路過時或視而不見,或繞道而行,沒有人把它扶起來重新擺好;圖書、玩具掉地上了,無人理睬,甚至還有人在上面踩踏過去;在家里向父母要這要那認為是理所當然;父母為孩子所做的一切,孩子認為這是父母的責任……看到這類現(xiàn)象,我們無不堪憂:下一代的道德問題已經(jīng)成為世人面對的一大挑戰(zhàn)。道德情感的貧乏,缺少責任感的人怎么會去真正關心他人,怎么會真誠地與他人合作?由此可見,學校、家長教育和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已刻不容緩。

在孩子責任感的培養(yǎng)方面,我們應遵循這樣一個規(guī)律:從自己到他人,從家庭到學校,從小事到大事,從具體到抽象,而且必須從認知、情感、行為上多管齊下。那么,怎樣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呢?我們是這樣做的:

1、曉之以理,創(chuàng)設情境體驗,以榜樣促成其責任感的認知。

教育規(guī)律告訴我們,責任感和其他道德準則一樣,都不可能直接傳授給孩子,而只能由他們從外界的吸收中獲得,他們在生活的各種環(huán)境中對自己喜歡的人進行模仿,從而塑造自己的品質(zhì)。不少孩子認為,父母親人對自己的關愛是義務,理所當然,而自己對待父母親人的態(tài)度可以憑自己的喜好與心情。有些家長則始終認為這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然出現(xiàn)的問題,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變的,甚至還有的家長認為:我就這么一個寶貝孩子,我不寵誰寵?疏不知這一寵就寵出了壞習慣,孩子也就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對別人是索取的多,付出的少,自私的品質(zhì)也就自然形成,責任感的意識也就不可能產(chǎn)生。為了避免這樣的習慣形成,我們一方面與這些家長進行溝通,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另一方面則有意識地以榜樣教育促其轉變觀念,讓孩子學有榜樣,學有目標。比如,我們和孩子一起有意識地尋找身邊的具有責任感的好人好事,并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搜集成資料,以他人的行為來感染自己,產(chǎn)生認識上的共鳴,自覺約束自己的言行,自尊自律。又如,在各種活動中幫助孩子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以抵制來自社會等其他方面的消極影響,堅定信念,逐漸形成“對人真誠,對事負責,對自己自省,對集體奉獻”的成就感以及責任意識。引導孩子從小做乖孩子、好學生、讀好書,讓孩子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從而潛移默化地使其形成責任感意識。

2、動之以情,導之以行,讓孩子通過自我感受產(chǎn)生責任感。

再過幾個月,孩子們就要成為一名光榮的小學生了。為了進一步作好幼小銜接工作,“五一”過后我們就和孩子約定:從下周一(5月12號)開始背書包上幼兒園。上周因為考慮到個別孩子還沒買好書包,故又推遲了一周進行該活動,請孩子回家后自己和爸爸媽媽說這事,并利用這一周的時間將書包及所需物品準備好。

沒想到周一上午就有一些家長來問我了:“沈老師,今天是否要讓孩子背書包上幼兒園啊?我不知道啊,怎么沒收到你發(fā)的短信呢?”是的,之前我們也在考慮:是否要發(fā)條短信給家長,讓家長給孩子提個醒(因為以前很多活動我們都會通過路路通發(fā)短信讓家長提醒孩子),但最后經(jīng)過我們的商量,這次決定不發(fā)信息給家長,讓孩子自己記住、去做這件事,因為我們覺得,對于大班孩子來說,這是他們自己所能做的事,也是他們應負的責任,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意識也是幼小銜接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內(nèi)容。但是,很遺憾,據(jù)我們當天的統(tǒng)計,全班只有十八個孩子(三分之二還不到)做到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還發(fā)現(xiàn),每天都有孩子忘記帶書包或由家長拎著書包來園,問及原因,孩子回答得振振有辭:“我媽媽(爸爸)忘了幫我?guī)?!”好像背書包上學本來就是家長的事情,與自己無關一樣,盡管我們一再強調(diào):自己背書包來園,可收效甚微。于是我們想到了獎懲制,凡是忘帶書包或是由家長拎書包來園者,都將從其評比欄中扣除一顆五角星,反之,凡能自覺做到者,則可以獎勵一顆五角星。這樣大概堅持了半個多月,情況明顯好轉??粗u比欄中自己的星星越來越多,孩子更自信、更有責任感了,有的家長還向我們反應:現(xiàn)在孩子晚上睡覺前,會自己整理好書包以及第二天所需帶的物品,而且不讓我們幫著拎書包了,好像一下子長大了!是的,我們的孩子真的長大了。其實,這本來就是家長責任心的“錯位”和“越位”,對孩子來說有害而無益。因此,我們在得到家長的理解、支持后,工作的展開就順利多了。比如,我們請家長在星期天或節(jié)假日里,讓孩子當一回家,清理一次住家周圍的衛(wèi)生,對自我的不足進行反思,對反面的事物也要進行思考,家長也對孩子多鼓勵,多激發(fā),和孩子一起多交流有關的話題,談感受。在發(fā)現(xiàn)問題時,鼓勵孩子多與家長、老師交流,共同想辦法,決不采取粗暴的訓斥、責罵等方法來看待孩子的錯誤,使孩子在與大人的交流中產(chǎn)生情感。因為責任感是以情感為基礎而形成的,在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的同時,也不能忽略了孩子集體觀念、榮辱觀的形成。

總之,新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如何塑造孩子美好心靈與健全完美的人格,對于每個家庭,每個父母,每個教育者來說,是任重而道遠的,就讓我們從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做起吧!

育兒觀念: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育兒觀念: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獨立性是指一個人能夠獨自料理個人生活、獨立處理問題、做出決定的能力。孩子有主見嗎?喜歡模仿別人嗎?孩子喜歡獨立解決問題嗎?孩子的日常生活需要依賴成人的幫助嗎?……這些問題都是關于幼兒的獨立性的。其實,孩子從2、3歲起就有了獨立意識的萌芽,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意識將會越來越強烈,并表現(xiàn)在思想和行為的各個方面。但是,如果我們不注意引導或是培養(yǎng)的話,那么幼兒的獨立意識就會停滯不前,他們的獨立性也將無從談起。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不僅是我們學校要研究和解決的課題,也是家長們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呢?我們是這樣做的。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

我們主要是結合幼兒一日活動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來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的。

幼兒的獨立性是在實踐中逐步培養(yǎng)起來的。隨著他們身體的發(fā)育,大小肌肉群的逐漸成熟,心理能力的不斷提高,從不會做到逐漸學會做,從做的不象樣到做的井井有條,這是必然的規(guī)律,也是必經(jīng)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也獲得自身的發(fā)展。記得一個教育學家的一句話:“我看過了,我忘記了;我聽過了,我記不清了;我做過了,我就記住了”這充分說明了動手對幼兒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我們在培養(yǎng)獨立性中一定要重視“做”的過程。從身邊的一些小事開始,讓幼兒自己穿脫衣服,自己收拾玩具,自己睡覺等等。

幼兒的獨立生活能力如何,是反映其獨立性發(fā)展的重要側面。雖然獨立生活能力并不等同于獨立性,但幼兒獨立性的發(fā)展往往首先表現(xiàn)在其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中。因此,我們以培養(yǎng)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為抓手,重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進行獨立性的培養(yǎng)。比如用餐時,我們引導孩子一手拿勺、一手扶碗,一口飯、一口菜,爵爛了咽下去,并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以游戲的方式以及親切的口吻等鼓勵孩子自己吃飯。又如有些孩子玩過玩具后不會自己收拾整理,離開座位時不會塞椅子……我們就采用督促、獎勵等形式要求他們自己進行收拾、整理。試想,一個連自己的生活起居都不能負責的孩子,將來又怎么能要求他對工作、對社會、對國家、對民族負責呢?事實證明,從小讓幼兒逐步學會自我服務、自我管理,不僅有利于幼兒身心的自然、全面發(fā)展,而且還能夠培養(yǎng)他們獨立生活、自覺安排個人生活的能力,有利于其良好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因此,從幼兒剛入園開始,我們就鼓勵孩子自己走進幼兒園,走進活動室,并慢慢培養(yǎng)他們獨立進餐,獨立穿衣服、系鞋帶、疊被子等生活自理能力,還鼓勵幼兒做我們的小幫手,如到別的班級借還物品、去辦公室取放東西、做值日生等。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我們都盡可能讓他們自己去完成。孩子其實是很喜歡自己做事情的,當他干完了一件事情時,他會很自豪地說:“看,我多能干!”或“我也會做這件事?!?/p>

總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引導孩子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或是公益活動,如帶幼兒拾落葉、學做小小清潔工等,盡可能多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些鍛煉的機會,以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性。雖然有時在幼兒學習自己照顧自己、管理自己的時候會出現(xiàn)給我們添亂、幫倒忙的現(xiàn)象,但我們還是給予他們積極鼓勵、耐心指導,決不隨意挑剔指責,以免挫傷幼兒的積極性。

二、在教育活動中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教育家蒙臺梭利十分重視幼兒的獨立性的培養(yǎng),她說:“教育者先要引導孩子沿著獨立的道路前進?!彼J為,兒童自身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應尊重幼兒的自主性、獨立性,放手讓他們在活動中發(fā)展。一個缺乏獨立性的人,往往在作判斷、決定時要依靠別人的頭腦,在行動上也幾乎完全依靠別人的指導、督促,甚至讓別人代替自己去行動。但是,一個人不可能永遠都依賴別人,也不可能時時、處處都能得到別人的幫助。生命中注定有一些困苦是要獨自承受的。如果在小的時候養(yǎng)成了過分依賴別人(如父母、親人、師長、朋友等)的習慣,那么在今后的歲月中,就難免在需要自己承受困苦的時候不堪一擊。

認識到這一點后,我們就有意識地通過各種方式對幼兒進行獨立能力的培養(yǎng),如聽故事、玩游戲,等等。在區(qū)域活動以及創(chuàng)造性游戲中,我們尊重幼兒對游戲的設計,角色的選擇,在游戲中有意識的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當他們在游戲中發(fā)生了矛盾和爭吵時,我們并不是立即出馬替他們解圍,而是給他們一個自己處理困難的機會,鼓勵他“再想想辦法”,勝利往往就在于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許多時候,對孩子不加幫助,反而是最好的幫助。這樣放手讓幼兒自己獨立解決,反而能幫助幼兒提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在家園互動中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21世紀充滿挑戰(zhàn)、競爭和較量,因此我們要讓孩子盡早學會獨立。幼兒的獨立能力并不是只在幼兒園中教師教育鍛煉就行的,他們生活中更多的時間是呆在家里的,如果家長不重視,總是護著幫著,包辦代替,我們的教育工作就很難進行。因此,我極為重視家長工作一頭,經(jīng)常推薦給家長看一些包辦代替對孩子成長的危害的文章,讓家長了解培養(yǎng)孩子獨立能力的重要性,爭取家長們的理解與合作,并給予他們一些家庭教育培養(yǎng)的方法。

首先是對孩子要放手,讓孩子從小學會自己管理自己。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有成功,也有失敗和失誤。而且通常是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失敗,才能獲得較大的成功。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失敗乃成功之母”。那么孩子的成長也是一樣,大人應放手讓孩子在他生活的小范圍內(nèi)自理,讓他失敗,碰釘子,這樣孩子就會從失敗中記取教訓而成長起來。如果從小一切都由父母包辦,孩子感到一切都可以依賴父母,形成一種“安全感”,那樣反而容易出大事。家長們認識到這一點后,從理念上發(fā)生了改變,同時也落實到了自己的行動中。比如有的孩子在家不肯自己吃飯、穿衣等,家長會悄悄和我取得聯(lián)系,再由我和孩子作巧妙溝通,收到了一定成效。

其次是讓孩子做點家務事。小時候讓孩子做些家務或者學會做些家務,對孩子來說,不但不是虐待,反而有莫大的教益。如今的家長都明白這些道理,因此,家長們鼓勵孩子在家?guī)椭鲆恍┝λ芗暗募覄?,如為父母洗個蘋果,拿杯水;吃飯時,發(fā)發(fā)碗筷;父母在掃地、洗衣時,讓孩子幫忙拿拿簸箕、肥皂之類的東西。這些看上去雖是很小的事,但實際上是一種很好的生活教育,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孩子的勤勞習慣,為孩子日后的獨立生活打下了基礎。當孩子完成一項工作后,作父母的再給以適當?shù)目隙ê唾澷p:“做得好!”孩子的存在價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們也會感到無比的興奮和快樂,在很大程度上增進了孩子與父母的感情,同時獨立能力也得到了較好的鍛煉與培養(yǎng)。

最后,我們還應注意陶冶良好性情。在家庭中父母要為幼兒提供良好的行為楷模,多抽一些時間陪孩子玩,給幼兒提供更多的接觸模仿機會;在幼兒園中,我們教師更是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和孩子交往中,時時處處注意自己的形象,因為這對幼兒獨立品質(zhì)的形成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未來是屬于孩子的,孩子未來的路要他們自己去走,未來的生活要他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作為教育者應循序漸進、耐心引導幼兒逐漸養(yǎng)成獨立習慣,特別是多給幼兒自己去嘗試體驗的機會。在培養(yǎng)過程中積極鼓勵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幫助他們樹立自信,讓孩子在獨立中成長!

古人云:“寄言立身者,勿學柔弱苗?!彼娼湮覀円凶粤⒆詮姷木?,不要像那些依附攀緣的寄生植物,經(jīng)不起風雨的侵襲,而要像獨立向上的小樹,隨著歲月的流逝,逐漸成長為傲立挺拔的參天大樹。而我們需要的也正是一個有獨立思想和獨立行為的孩子。華服美食不是愛,包攬?zhí)娲膊皇菒?。讓我們放開孩子的手腳,收攏起庇護幼兒的羽翼,“逼”他吃苦受累,使他們在磨礪煎熬中成長以至成材。

育兒觀念:培養(yǎng)孩子的做家務的能力


育兒觀念:培養(yǎng)孩子的做家務的能力

以前我覺得孩子還小,只要好好學習,就行了。沒想到讓孩子做家務事了。我讀了《特別狠心特別愛》,沙拉女士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在家里實施有償生活機制,鍛煉他們的家務能力,培養(yǎng)給他們的財商、生存能力、管理能力和責任意識。我心里觸動很大,沙拉女士成功教育孩子的秘訣,為天下父母樹立了好的榜樣。并指出了一條有效的家教道路。我決心嘗試一下。

吃晚飯時,我就邊吃飯邊討論這個問題。沙拉女士的三個孩子在家里怎么幫助媽媽做家務活的。長大以后成為世界富豪。

當我宣布,我們家從現(xiàn)在開始,也要實施有償生活機制時,誰幫媽媽干家務活就可以得到零花錢,女兒和兒子都躍躍欲試,首先是兒子搶者說;“今晚我來洗碗?!?/p>

吃過晚飯我和老公就坐在沙發(fā)上觀看,兒子戴上小套袖,開始收拾碗筷,到廚房開始洗起來,別看兒子才九歲,干起活來,很認真,先用洗潔精把碗盤擦干凈,在清水洗,很仔細,沒想到竟然把鍋也刷的干干凈凈,灶臺、水池也清洗的非常光亮。第一次就干的這么漂亮,我及時表揚了他,并付給他5角錢的報酬,他高興的說,既然干的這么好,能不能在獎勵我一下。我想:“這小家伙知道討價還價了?!蔽乙菜斓拇饝怂知劻怂?角錢。兒子高興的說:“謝謝媽媽?!钡谝淮渭覄諆鹤泳瓦@么能干,看來真的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第二天早上是女兒洗碗了,吃過早飯,我照例來到沙發(fā)坐下,看著女兒收拾碗筷、洗刷,洗完后,我到廚房檢查,碗盤洗干凈了,灶臺、水池沒有收拾。女兒比兒子大,收拾的還不如她弟弟干凈、整潔。我也給予適當?shù)脑u價,也給她5角錢的報酬,她沒有講價錢,心里也很高興。

我們?nèi)疑塘?,以后星期天、?jié)假日,就由他們兩個來洗碗、掃地,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從小培養(yǎng)生存能力。孩子們欣然同意。

育兒觀念:培養(yǎng)孩子愛勞動的好習慣


育兒觀念:培養(yǎng)孩子愛勞動的好習慣

本周閱讀了《幼兒教師最需要什么》一書中的第三章節(jié)“幼兒教師最需要的教育機智”中的“讓孩子在

勞動中享受快樂”,蘇聯(lián)的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講到體力勞動對于小孩子來說,不僅是獲得一定的

技能和技巧,也不僅是進行道德教育,而且還是一個廣闊無垠的、豐富的思想世界。

想要讓孩子在勞動中享受快樂,應該先要讓孩子熱愛勞動,培養(yǎng)孩子愛勞動的好習慣。但是,就目前的

現(xiàn)狀看來,如今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都很差,別說完成什么勞動了,那么這就要我們從小幫助孩子樹立

愛勞動的觀念。

今年我?guī)У氖切“嗟暮⒆?,和孩子相處已?jīng)兩個多月了,在和孩子們相處的這段時間里,我漸漸地發(fā)現(xiàn)

了這樣一個問題。一屆孩子不如一屆,班里較多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有的不會穿鞋子,每次都等

著老師和阿姨穿,從來不主動學著自己穿。有些孩子吃飯的時候連勺子都不會拿,桌子上米飯吃的到處

都是,有的孩子脫衣服也不會等等,那是什么原因?qū)е潞⒆觽兊纳钭岳砟芰@么差呢?很大原因就是

因為家長的寵愛,在家家長們都幫自己的寶貝做好了這些事情,從不給孩子機會自己去學習,自己去完

成,或者很多的家長機會是給了,但是沒有耐心讓孩子一次次的學,看到孩子一次學不會就放棄了,自

己去幫助孩子,在家長的眼中孩子總是還小了,大一點會會的。其實,作為家長,我們也要從小培養(yǎng)孩

子愛勞動的好習慣,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家中可以指導孩子簡單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

如,讓孩子幫助家長一起整理房間,學會疊衣服。幫助奶奶掃地,擦擦桌子、整理自己的圖書和玩具等

等,家長們不要覺得孩子做不好,在給自己添亂。其實在孩子們勞動的過程中他們也在成長、學習。孩

子做多了他自然會覺得累了,自然而然體驗到了勞動的艱辛。

愛勞動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我們要幫助孩子們傳承這種美德。培養(yǎng)好的勞動習慣,對孩子的成長會有很大

的幫助。老師們,家長們,讓孩子一起參與進來,多給孩子勞動的機會,與孩子一起在勞動中成長。

相關推薦

  • 育兒觀念:培養(yǎng)孩子積極的情緒 育兒觀念:培養(yǎng)孩子積極的情緒 孩子既有高興、得意、愉快等積極的情緒,也有憤怒、恐懼、嫉妒、擔心等消極的情緒。積極的情緒有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發(fā)展,長期不良的情緒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但情緒本身沒有對錯之...
    2020-10-29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培養(yǎng)內(nèi)心強大的孩子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碰到困難和挑戰(zhàn),有時他們會成功,但更多的時候他們會失敗。一些孩子會因為受到一點兒挫折,一點兒批評,就會變得萎靡不振,失去自信。父母一定要從小加強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培養(yǎng)“挫折忍受力...
    2020-05-22 閱讀全文
  • 育兒心得:培養(yǎng)一個陽光快樂的孩子 育兒心得:培養(yǎng)一個陽光快樂的孩子 一個內(nèi)心充滿陽光的孩子,總能夠笑著在充滿荊棘的道路上走下去的。 想要讓自己的孩子內(nèi)心滿是光明,遠離黑暗,家長們要怎樣做呢? 訓練孩子獨處的能力 我們總想給孩子安全感,...
    2020-08-10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育兒觀念: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獨立性是指一個人能夠獨自料理個人生活、獨立處理問題、做出決定的能力。孩子有主見嗎?喜歡模仿別人嗎?孩子喜歡獨立解決問題嗎?孩子的日常生活需要依賴成人的幫助嗎?……這些問...
    2020-10-09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淺談孩子責任感的培養(yǎng) 育兒觀念:淺談孩子責任感的培養(yǎng) 責任感是指個人對自己和他人、對家庭和集體、對國家和社會所負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以及與之相應的遵守規(guī)范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tài)度。責任感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礎,是能力發(fā)展的催...
    2020-10-09 閱讀全文

育兒觀念:培養(yǎng)孩子積極的情緒 孩子既有高興、得意、愉快等積極的情緒,也有憤怒、恐懼、嫉妒、擔心等消極的情緒。積極的情緒有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發(fā)展,長期不良的情緒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但情緒本身沒有對錯之...

2020-10-29 閱讀全文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碰到困難和挑戰(zhàn),有時他們會成功,但更多的時候他們會失敗。一些孩子會因為受到一點兒挫折,一點兒批評,就會變得萎靡不振,失去自信。父母一定要從小加強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培養(yǎng)“挫折忍受力...

2020-05-22 閱讀全文

育兒心得:培養(yǎng)一個陽光快樂的孩子 一個內(nèi)心充滿陽光的孩子,總能夠笑著在充滿荊棘的道路上走下去的。 想要讓自己的孩子內(nèi)心滿是光明,遠離黑暗,家長們要怎樣做呢? 訓練孩子獨處的能力 我們總想給孩子安全感,...

2020-08-10 閱讀全文

育兒觀念: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獨立性是指一個人能夠獨自料理個人生活、獨立處理問題、做出決定的能力。孩子有主見嗎?喜歡模仿別人嗎?孩子喜歡獨立解決問題嗎?孩子的日常生活需要依賴成人的幫助嗎?……這些問...

2020-10-09 閱讀全文

育兒觀念:淺談孩子責任感的培養(yǎng) 責任感是指個人對自己和他人、對家庭和集體、對國家和社會所負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以及與之相應的遵守規(guī)范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tài)度。責任感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礎,是能力發(fā)展的催...

2020-10-0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