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知識:如何教育幼兒與同伴友好的交往
發(fā)布時間:2020-07-16 教育知識與能力筆記 安全教育幼兒園教案 教育基礎知識筆記沒有小伙伴的童年是孤獨而無趣的,除了幼兒園里的小伙伴,在日常生活中寶寶也需要幾個長期的好朋友,父母要及時教會孩子與同伴相處,讓他從小在友誼的土壤中成長。
一、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多和小伙伴玩耍
孩子并不會自然而然就能交到朋友的,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回到家里通常都是自己一個人。一個孩子只有經常和小伙伴在一起,才能增進友誼。因此,父母要為孩子交友牽線搭橋,例如多和鄰居打交道,多邀請小朋友到家里玩耍,多帶孩子去家里附近的公園玩耍,多和親戚中有同齡小孩的家庭交往等等。
二、讓孩子自己選擇朋友
父母一般都希望孩子交上品學兼優(yōu)的朋友,但事實上孩子并不懂分辨。家長不應該強行讓孩子斷絕和有不良行為習慣的小朋友交往,而是應該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分辨哪種友誼要得,哪種友誼不值得。比如孩子有個朋友喜歡和人爭辨,生活習慣也不好,到家里玩不經允許就到廚房里拿東西吃,還到處亂翻東西。父母可以向孩子提出來自己的見解,但決不強求孩子停止和這位朋友來往。很快在接觸中孩子會親身感到這位朋友蠻橫、粗俗,就不再愿意來往了。
三、尊重孩子的性格【W(wǎng)ww.w286.CoM 迷你日記網(wǎng)】
孩子的社會需求也是有差異的,這和他們天生的性格有關。交朋友不重數(shù)量,質量才是最關鍵的。適合孩子的朋友,哪怕他只想要一個,也是足夠的。不要強迫孩子和不喜歡的小伙伴玩,但可以教育孩子多觀察一些別的伙伴的優(yōu)點,讓他學會欣賞他人。
四、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
如果不會游泳,就不會被邀去游泳;如果不會跳舞,就不會被邀去參加舞會。如果孩子有一些特長,就會增加他們的自信,并為他們結識新朋友提供了機會。友誼建立在共同興趣的基礎上。如果你的孩子朋友不多,那么就培養(yǎng)他們的廣泛興趣。對事物感興趣了,她才會自己主動的去接觸。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育兒知識:如何培養(yǎng)孩子社交力
在公園、游樂場玩時,有些小朋友會很自然地玩到一起去,有些小朋友很想?yún)⑴c但是卻不知道怎么跟陌生人交朋友,要么很害羞、懊惱,要么就會很抓狂。
有的小朋友見到熟悉的人會主動打招呼,甜甜地笑。有的小朋友卻很羞澀,不好意思,父母再三催促才會蚊子哼似的跟人打招呼。
父母要知道的是:
2歲左右的孩子幾乎完全是從自己的需要和愿望看待這個世界,因為他們還無法理解別人的感受,所以認為其他人都和他想的一樣。他們經常拒絕分享任何自己喜歡的東西,即使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的時候,是各玩各的。這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特點,所以如果媽媽因為寶寶有上述這些表現(xiàn)就認為他自私或社交能力差,可是大大的誤會哦。
如何讓孩子自然、開心地與朋友相處呢?
一、充分給孩子嘗試的機會
讓2歲左右的孩子學習如何跟別人打交道,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他充分的嘗試機會。在爸爸媽媽,尤其是老人眼里,兩歲的孩子還不懂事,所以恨不得事事代勞。
雖然心里明白多讓孩子跟同齡小朋友玩耍能幫助他養(yǎng)成開朗的性格,但一見孩子不主動理睬人家,就急吼吼地“搶臺詞”:“寶寶,跟小姐姐一起蕩秋千吧!”“寶寶,小哥哥在吹泡泡,快過去玩!”
其實,孩子之間有自己獨特的交往方式,有些孩子會安靜地一起玩游戲,有些則會相互依依呀呀地叫……所以,孩子玩耍的時候,父母或老人不妨后退一步,給孩子充分的個人空間,讓他按照自己的方式跟伙伴互動。畢竟孩子要學習的是怎么和其他小朋友玩,而不是跟家人玩。
二、給孩子創(chuàng)造與人交流的機會
為孩子打造“社交圈”。媽媽要讓孩子多接觸周圍的同齡或年齡相仿的孩子,多給孩子創(chuàng)造社交環(huán)境。
比如,吃完晚飯可以和寶寶一起在小區(qū)里散步,周末帶他去公園或游樂場玩,帶上寶寶參加親朋好友的聚會等。
任何時候父母們都不要放棄孩子與人正確交流的好機會,比如和鄰居一起坐電梯主動和鄰居家的小朋友打招呼,邀請同事或是朋友的小孩來家里玩,一起去公園、旅游等等。
如果能為孩子找?guī)讉€固定的玩伴就更好了,這樣他就有了固定的社交圈,可以在其中學會自己處理跟伙伴的關系。
除此之外,還要多鼓勵孩子同小朋友互相交換玩具。這樣的交換,會讓孩子體會到放棄一樣東西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同小伙伴分享并沒有什么損失。媽媽還可以通過與小伙伴交換玩具教孩子怎樣用語言索要一件他想要的東西。
三、用游戲和故事發(fā)展社交能力
模仿和扮演是這個年齡段孩子最喜歡的游戲。所以媽媽可以拿孩子平時喜愛的玩偶玩角色游戲,通過角色扮演讓他體驗一些生活情景,增加孩子的社交經驗。
還可以利用繪本,多跟孩子講一些小動物或小朋友之間如何交朋友的故事。
育兒知識:如何對兒童進行教育?
育兒知識:如何對兒童進行教育?
如何對兒童進行性教育?兒童性教育隨著社會的觀念進步,不斷地受到了重視,家長對兒童性教育也要有正確的態(tài)度,把握時機和尺度,給予孩子適當?shù)囊龑А6紫?,家長自己就要先端正態(tài)度,明確性教育的范疇,一科學的眼光看待兒童性教育。
家長首先需要重新認識性教育的定義,性教育并不僅是性生理教育,而是包括認識身體發(fā)育、兩性差異,以及異性相處之道,是情感教育和親密人際關系的教育,也是人格教育與生活教育。專家認為,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一定要把握時機。
兒童性教育要把握時機,從教育理論的角度,性教育應從何時開始,目前還未有定論,但英國兒童教育專家蘇·浦朗特主張將性教育提到學齡前,最晚不遲于5歲。浦朗特的解釋是:學齡前的孩子性意識雖很朦朧,但是隨著他們自我意識的日趨強烈,對兩性之間的微妙區(qū)別可能興趣倍增而津津樂道。此時開始對他們進行性教育的啟蒙,不僅必要,而且可行。
對孩子性教育,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教育孩子,例如在給孩子洗澡時,可以和孩子說說生殖器官的發(fā)育,和怎樣保持清潔衛(wèi)生,鄰居或親戚懷孕的時候,可以和孩子說說寶寶是從哪里來的,如何在媽媽的肚子里長大。
和孩子到公園散步、郊外踏青的時候,借著觀察動、植物的機會,解釋生物如何藉由傳遞花粉及交配來繁衍生命,告訴他們,這是生物的本能,是很自然的事情。
網(wǎng)上面有很多豐富的資源,家長可以選擇一些適合兒童理解的性教育節(jié)目,也可以給孩子買一些簡單易懂的生理發(fā)育方面的書籍,和孩子一起閱讀,讓孩子了解自己的生理變化。孩子年紀比較大時,可以和孩子討論一下新聞、報紙上的兩性相處、青少年懷孕或強暴事件,聽聽孩子的說法,適當給予引導,樹立孩子正確的觀念。
育兒知識:如何教育調皮的孩子?
育兒知識:如何教育調皮的孩子?
調皮是孩子的天性,不能把孩子調教成大人想象的“乖”孩子。對調皮孩子還是要以賞識為主。再調皮的孩子也有閃光點,要通過和諧的教育手段,使孩子的調皮變得有水平,老師和家長如果通過一句欣賞的話,一次輕輕地撫摸,一份心與心的交流,來調教調皮,會顯得很有風度和藝術。
再者說,把調皮孩子調教成“乖”孩子,也未必是教育的成功?,F(xiàn)在一些大人則以自己的眼光要求孩子,用他們對“乖”的解釋來衡量孩子,結果孩子不該成熟的早熟了,不該老練的世故了,一開口就是“大人腔”。其實這種“乖”是以犧牲孩子的天性為代價的,是以大人意志決定孩子的粗魯行為。事實上,當孩子成為所謂大人眼中的“乖”孩子時,他們的童趣也就被“剝奪”了。
調皮兒童的逆反心理特別強,當他做錯事時,如果只是一味的訓斥和責罵,效果只能是適得其反。這個時候,如果和他的“預期”結果相反,不去責罵訓斥他,甚至只是保持沉默,不理睬他,孩子的心理反而會緊張起來,自己會把犯錯的地方重新再思考一遍,這樣,給孩子一段時間冷靜一下自己的頭腦,過些時候再與他交談,因為孩子已經檢討過自己的過失,所以就能坦然接受老師和家長的意見。
盡管孩子年幼,但他們的自尊心很強,尤其是調皮兒童,教師和家長更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待他,盡量找出其閃光點以鼓勵他們進步。一般來說,調皮的孩子大都聰明、精力充沛、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等等。只要好好引導,他們往往更有出息。對于調皮兒童,教師更不應該吝嗇自己的語言和表情,而要通過多種形式,向他們表示我們的愛。即使只是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關心的話語、幾下親切的撫摸,都會使他們感受到“老師和父母還是愛我的,我應該聽老師的話”。
孩子就像是一個家庭的一面鏡子,什么樣的家庭,很容易培養(yǎng)什么樣的孩子。因此,對于調皮兒童的教育,更應注重家校聯(lián)系這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從家庭入手,了解反思兒童的家庭環(huán)境,家長的素質,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通過家訪、家長問卷以及電話聯(lián)系等多種渠道,老師與家長共同探討教育調皮兒童的辦法。在此基礎上做到有的放矢,優(yōu)勢互補,形成最佳合力。
育兒知識:家長如何正確培養(yǎng)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育兒知識:家長如何正確培養(yǎng)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為什么要讓家長改變觀念,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交往能力呢?答案無疑就是“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交往能力,提高孩子的情商,對孩子的一生發(fā)展肯定是非常有利的?!薄毒V要》里也提出把培養(yǎng)幼兒的情商放在第一位,但是幼兒在園里的時間必定是有限的,在家還需要家長密切配合,才能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那么家長要如何培養(yǎng)自己孩子的交往能力呢?我認為家長應該先從轉變思想開始,其次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轉變思想,情商大于智商。
生活中有很多家長都喜歡和其他(她)孩子對比,“某某孩子認識那么多字、會那么多才藝......我家孩子怎么什么都不會,一天也不愛說話,也不會處理生活中的一些小問題,難道是腦子太笨了?”。這正是情商與智商誰最重要最好的解釋。——許多孩子的學習問題不是智商低,而是缺乏情商培養(yǎng)!情商教育,是良好道德品質,是樂觀的個人品性,是誠懇的處事態(tài)度,情商高了,孩子找到了自己的價值,當然智商就會高。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認為,情商(EQ)比智商更為重要。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智商只起到20%的作用,剩下的80%取決于情商。因此,父母作為教育的指引者和扶持者,在情商教育方面一定要用心。情商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經過后天的有意培養(yǎng)和教育逐步發(fā)展的。
二、改變自私學會無私
教會孩子分享這點我相信絕大多數(shù)家長都能做到,但是這里所說的“無私”不是分享,而是要讓孩子學會把自己的優(yōu)點無私的教授與朋友。比如說,當孩子們在一起玩時溜溜球,別的小朋友不會玩,那么自己就應該主動去幫助別人,教交朋友玩的方法。這樣做不僅能增加孩子的自信,更有利于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作為家長,我們要盡量讓孩子養(yǎng)成無私的好習慣。
三、改變傲慢學會贊美
孩子包括成人都喜歡聽好聽的、夸贊的話,卻很少有孩子主動贊美別人。作為家長的我們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交往能力強的人,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受歡迎的人。那么我們要想培養(yǎng)自己孩子的交往能力的時候,就一定要教會自己的孩子是要多加贊美別人的,在贊美別人的時候,不僅是會增強對方的自信,你也是會受到對方的好感的,同時你肯定會變得越來越受歡迎的。
四、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每當孩子發(fā)脾氣、打人時家長都覺得是孩子的錯、而且對孩子一頭兇,孩子的世界有時候我們大人可是不懂的,其實我們要做的不是批評和呵斥,而是教會孩子怎么樣去管理自己的脾氣,不要讓孩子隨意生氣不要讓孩子多說無用話
不要讓孩子揭別人的短處。
任何一個成功者都是具備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所以作為家長應該從小就培養(yǎng)孩子的交往能力,否則容易使孩子養(yǎng)成獨來獨往的個性的,不利于健康成長。